知识分子良知为尺度:文学的心理人格论批评——王彬彬及王彬彬的文学批评
王彬彬的博士论文:却顾所来径—
却顾所来径——八十年代文学批评思考之一姓名王彬彬系别中国语言文学系攻读专业中国现代文学攻读方向中国当代文学攻读学位博士指导教师潘旭澜完成日期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内容提要在八十年代中期,西方现代各种批评理论、方法同时被介绍到中国,在中国文学批评界形成了一股方法热潮。
但是方法热却并没有使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全面方法化。
方法热虽然对中国批评家原有的批评观念予以了猛烈冲击,但却并未使中国批评家都去诚心诚意地学习、钻研和运用各种外来理论、方法。
在方法论之后的六七年时间里,中国文学批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中国传统的印象感悟式批评。
印象感悟式批评的盛行,是方法热所导致的。
但印象感悟式批评本身则本与西方现代各种方法相对立,因此,印象感悟式批评因方法热而盛行,便构成对方法热的嘲讽。
在方法热与印象感悟式批评之间起中介作用的是文学批评的观念热。
1984年或1985年被称为方法年,1986年则被称为观念年。
在观念热中,批评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批评观。
紧随着方法热而来的观念热,与方法热之间有着很微妙的关系。
观念热是由方法热所触发的。
西方现代各种方法的引进使习惯于按照某种统一的模式进行批评的中国批评家如大梦初醒,于是争相反思过去的批评观念并提出自己对批评的新的看法。
在这个意义上,有理由认为观念热是对方法热的顺应和响应。
但是,这种顺应和响应却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观念热是对方法的反动,是对方法热的遏制和否定,方法热要求文学批评方法化,方法热要求文学批评按照某种方法的理论规则进行,而不能随意畅谈批评者的主观感受、印象。
一种方法既是一种视角一扇窗口,又是一种束缚一副枷锁。
因此,方法便意味着制约。
而观念热中,多种批评观念的一个共同特征,便是极度张扬批评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不少批评观念都认为批评可以甚至应该是个人化的。
“我所评论的就是我”,“深刻的片面”,批评不妨追求“好玩性”、“游戏性”,批评不妨成为“智力游戏”,等等。
批评家学术档案——王彬彬
批评家学术档案——王彬彬
王彬彬
【期刊名称】《当代文坛》
【年(卷),期】2022()6
【摘要】《风高放火与振翅酒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该书共收录文章11篇,论述的对象大都是“五四”以来的文学人物或文学史上的一些问题,如《皆起于此夜之会》一文,试图呈现出陈独秀离开北大的来龙去脉,从历史“必然性”中的“偶然性”因素,揭示新文化运动的复杂面貌。
也有几篇超出了狭义的“文学”范围,谈论了近代以来文化史上的问题。
书中收有一篇《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通过鲁迅的“不骂”蒋介石与胡适的“敢骂”蒋介石,对鲁迅与胡适的政治观念和现实姿态进行了比较。
【总页数】1页(PF0002)
【作者】王彬彬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知识分子良知为尺度:文学的心理人格论批评——王彬彬及王彬彬的文学批评
2.评论、指控与发表上的失当——对王彬彬教授《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
学世界>的学风问题》的学术批评3.做一个诚恳真实的批评家——王彬彬和他的文学批评4.批评家学术档案·王兆胜5.批评家学术档案--贺仲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面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直面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作者:郭大章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5期我佩服王晓明的勇气。
剖析别人需要勇气,剖析自己尤其需要勇气,而王晓明就有这样的勇气。
王晓明是一个责任感极强的学者,他关注着这个社会,关注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关注着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然而,他的这种关注得到的是什么呢?得到的竟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面临着极度的精神困境,甚至处于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
中国的文人有一种通病。
那就是骨子里总是浸透着一种悲观的情绪。
或许是社会的缘故吧!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似乎还有无限延伸下去的趋势。
我自以为自己不是文人,也算不上文人,但我却觉得我的精神正在陷入一个深不可测的陷阱之中,无法逃离,甚至根本就不想去逃离。
或许这是选择“文学”的后果吧!这让我想起一句话:选择文学实际上就是选择一种精神方向,选择一种生存方式和态度。
可以这么说。
是文学擦亮了我的眼睛,教会了我怎样去感受这个社会。
但是。
我却深深地失望了,因为我所看到的是一个病快快的社会,一个满目疮痍的场景。
读了王晓明的文章,发现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特点。
那就是他的文章都是在表达某种否定性的意见。
我只能说王晓明的目光太深刻了,他总能看到隐藏在深处而别人看不到的那些东西。
王晓明的文章总是深入到作家的内心深处去指出其不足和缺陷,读来让人产生那种一针见血的快感。
在当代文坛这个批评风气不怎么正的情形下,王晓明无疑是独特的,是令人尊敬的。
比起某些违心的吹捧性文学批评。
王晓明的文学批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
以前。
我曾有这么一个荒谬的想法。
那就是认为文学批评家都是吃饱了撑着。
无事可干,自己写不出东西,而别人写出一个东西就在那里指手画脚,说东道西。
现在看来。
这种观点是大错特错了。
批评离不开创作,同样,创作也离不开批评。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批评比文学创作要求更高、更困难,文学创作需要的是感性。
而文学批评需要的则是理性。
王晓明是知识分子,他的内心同样充斥着强烈的悲观意识。
我认为,王晓明的这种悲观来源于他过高的希望。
王彬彬批刘禾
"标题:"王彬彬:花拳绣腿的实践(评刘禾《跨语际实践》的语言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数位在美国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在中国大陆十分地走红起来。
这自然得力于此岸同行的大力推许。
与此岸的那些外语充其量只有半桶水的人相比,这些长期生活于美国的同胞,把玩起西方理论来,当然要得心应手些。
他们往往同时用多种西方时髦理论解读中国现代文学,这就不免令此岸的有些人们在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之余,对他们十分地佩服和敬畏起来。
不少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开口“被压抑的现代性”,闭口“被翻译的现代性”,可见对他们是很崇拜的。
这些人越过辽阔的太平洋投射过来的似西还中、似中还西的目光,不可能没有丝毫独特之处。
目光的独特,使他们颇多新见。
但新见并不等于真知。
在他们的新见中,谬误和偏见即便不比真知更多,至少也是同样多。
他们怀揣最新式的鸡刀和牛刀,昂然踏入中国现代文学领域,却往往不辨鸡牛地狠刺猛砍起来。
如果碰巧是鸡刀杀鸡和牛刀杀牛,那就有可能把活干得很漂亮。
但如果是鸡刀杀牛和牛刀杀鸡,那就难免有些糟糕。
更何况他们对之又刺又砍的,往往并不是真实的鸡牛,而只不过是鸡牛的影子。
对着鸡牛的影子,他们都能使出浑身解数地砍杀一番,就不得不让人对他们的“醉翁之意”心生疑虑:他们到底是要砍杀鸡牛,还是仅仅要做砍杀表演呢?刘禾就是他们中的一位。
一刘禾的《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本是用英文写成的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专著,1995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中国大陆的汉译本2002年6月由北京三联书店推出。
我在这里谈论的,是作为汉译本的《跨语际实践》。
“被压抑的现代性”是王德威的名言,“被翻译的现代性”则是刘禾的高论。
这高论就出自这本《跨语际实践》。
这句话的英文原文是“translated modernity”,这有几种不同的汉译。
上述书名中“被译介的现代性”是一种译法,而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又有“在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一说。
王彬彬散文的两副面孔
王彬彬散文的两副面孔
周红莉
【期刊名称】《扬子江文学评论》
【年(卷),期】2022()6
【摘要】读王彬彬散文会遇到两副截然的面孔。
一副是瞪着眼睛似乎准备干仗的“骂人”气派,一副是把学术的冷板凳搬进历史现场坐着哀叹往事。
也正是这两副可感的面孔,形成了王彬彬式文章的两个阐释路径。
前者直指当代文学文化中的人物或事件,直面社会现场或现象;笔墨较为切实、锋利,有时甚至刻薄;情绪节奏相对激烈,血液中的“狼奶”饱和度高,颇有为当代知识分子刮骨疗伤的态势。
但他没有像沈雁冰那样,取一个类似“郎损”的笔名遮遮掩掩做些批判文章,而是不惮于把自己制成一把利器,也不惮于背负“骂名”。
【总页数】7页(P96-102)
【作者】周红莉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两副面孔:网通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业务的两种策略
2.一种官司两副面孔--辉瑞和葛兰素史克两宗专利例案浅析
3.两副面孔——谈《山海经》两英译本中的山、
水和兽4.诺奇克的政治哲学:一种主义,两副面孔?5.两副两副“面孔”下的张力与弹性——从参议院委员会履职经历分析拜登的政策倾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关于王彬彬的文学批评
气 ,“敬 鬼 神 而远 之 ”。这 有 欠 厚 道 ,也 很 不 健康 。他 当然 不会 被 默杀 ,倒 是 企 图 默 杀 他 的 “过 于聪 明 ”的直 接 或 间接 的被 批 评 者 们 因此 失 掉 “正 衣 冠 ”的 一 面镜 子 ,未 免 可 惜 。 我这 回不 嫌 哕嗦 ,不 知避 忌 ,特 来 说说 不怕 别 人攻 击也 无 需 别 人 帮衬 的 王彬 彬 ,破 了 多 年 不说 同行 的“戒 ”,似乎 也并 非 多此 一举 。
他也 没有 许 多 文 人 那 种 悲 哀 ,即 主 观 上 并 非不 想 把话 说 清 楚 ,客 观上 却 好 像 被 什 么 人 勒住 了舌 头 ,硬是 不 能痛 痛 快 快 说 明一 件 事 。他 不惮 于“为 浅 人说 法 ”,哪 怕 因 此 被诋 为 浅显 、肤 浅 、浅 薄 ,也 绝 不 故 作 高 深 。 “非 名 山不 留仙 住 ,是 真佛 只说 家 常 ”,他 截 取 九 华 山九 华寺 这 副 对 联 的 下 联 做 口号 ,文 章 总 是 清清 楚楚 、明明 白 白 ,有点像 鲁 迅所 谓 独秀 先 生 的“韬 略 ”,大 门 敞 开 ,里 面 刀 枪 一 目了 然 ,不 劳别 人再来 明察 暗访 。
王彬彬 或许 刻 意追 求 文 章 的 “气 势 ”,有 人 不 喜 欢 ,但 我 以 为 要 具 体 分 析 。 “文 以 气 为主 ”,以至 于 盛气 凌 人 、气 冲 斗 牛 ,这 在 “尚 力 ”的古 代 或 者 出 于 不 得 已 ,到 了 崇 尚理 性 的 当下 ,终 非 理 想 的 为 文 之 道 。但 如 果 “理 直 气壮 ”“气 盛 言宜 ”,如果 立 意 、布 局 、逻 辑 、 文 辞甚 至体 魄等各种 因素凑 合 而成一 种 自然 的气势 ,则 又何 必大 惊小 怪 。允 许浅 吟低 唱 , 也 该能欣 赏 引 吭高歌 。
做一个诚恳真实的批评家——王彬彬和他的文学批评
《皇帝 的新 装 》中那 个 孩 子 一 样 说 出 真 相 就 不容 易 了 ;一 旦说 出后 ,问 题便接 踵 而来 。后 来 的王彬 彬说 ,那 篇文 章发 出后 ,我 吃 了多少 亏 ,我 自己还 不知 道 吗?
我 后来 看 到 了一 些 关 于 王 彬 彬 的 材 料 , 特别是 他 复旦 博 士 毕 业 留校 未 果 ,重 返 部 队 后 的郁 闷心情 。这 时他 写 了系列 随 笔式 的文 章 如 《渴望 跪下 》《所 谓事 业 》以及 《尊严 像 破 败 的旗 》,特 别 是 在 《尊严 像 破 败 的旗 》中他 说 :
4 当代作家评论 2018年 第 4期
DOI:10.16551/j.enki.1002-1809.2018.04.001
做一个诚恳真实的批评家
— — 王彬彬 和他 的文学批评
知识分子当下何为
知识分子当下何为作者:林雅华来源:《博览群书》2019年第09期读完王学斌的新著《弦断有谁听——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学人、学术与学校》,那一段历史中的人物、事件、更迭、建制、风骨、恩怨……在脑海中奔腾而来。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言,“从爬梳一手资料着眼,避免观念先行,力求揭示民国学界、政界与社会的真实一面”。
所以,整部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可读性,更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隐现着太多历史转折处与“思想三岔口”下的学人心声,而这正是这部作品最为恳切与动人的地方。
从学问人心的至幽深处洞见时代与历史的风云变化,情理交融、文史互动,忧患与展望相随、古今与中西比照,这一整套的治学理路,在共事8年之后的今天,我尤其能够体会。
现代知识分子的风骨学人、学术与学校,三者贯穿于一个基本的概念,那就是学人,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因此,即便没有作者在后跋处对中国知识分子困境的探讨,我们也能在洋洋洒洒15万字的正文中,读出作者至深的关怀——即“现代知识分子何为?”的问题。
在当下这样一个以“流量”吸睛,知识分子走下神坛,长息慨叹“弦断有谁听”的时代中,作者情之所系、思之所想、学之所为,却处处不忘知识分子之初心使命。
这真是十分难得。
于是乎,我们看到,他在绵密细致的文献爬梳中描绘了一幅复杂而真切的,在国仇家恨、社会动荡巨变中的知识分子的群像图。
那一批知识分子所面对的,是一个急剧的文明裂變,更是一个文化根脉的抽离与转型。
当是之时,是帝制瓦解、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之时,亦是风雨飘摇、异族入侵亡国灭种之时。
个人烦恼与民族危机、先生气象与从政入仕、出山孤寂与入山漩涡、挺剑入长安与交游织学网……构成了当时知识分子融道统、学养、关怀、人格、时政、世事于一体一身的复杂状貌。
这样一段历史下的这样一批人物,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士大夫走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艰难之路,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学术体系与西方现代学术体系之间的激烈碰撞。
若非这段历史所关联的深沉而广阔的中华文明传统,以及它所开启的波澜壮阔的现代中国历程,我们断无从看到在这一历史转折口处的知识分子的识见、气象、操守与担当。
【推荐下载】关于历史的误读与道德的偏执
关于历史的误读与道德的偏执历史的误读与道德的偏执,因为本文的题旨是对道德和历史的反思并非是参加什么论争。
-----迟到的反思地处文化边城青岛,信息、资料有限,只知王彬彬一篇《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引起一场热闹的论争,却不知就里。
直到前不久收到人大复印资料,才得以拜读全文。
读后,我久久地陷于深思之中。
王彬彬挑起的这场争论可能已经平息,但王彬彬凭他正义的激情,说出或表达了一代青年文人的义愤,却触发了我对当代中国文人心路历程和中国现实社会道德与人文价值重建问题的反思。
这的确是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重要性远远超出围绕王彬彬的这场论争本身。
但要将这些问题揆理清爽,却必须心平气顺不动肝火,将个人是非置于度外。
这似乎只有旁观者方可作到;这似乎只有将争论气氛淡化才能作到。
正因如此,笔者不自量力,在此围绕历史的误读与道德的偏执问题将自己多年来思索的一些观点陈述出来,作一迟到的反思。
所谓迟到,不仅仅指对王彬彬的这篇文章,而更指文中所涉及的原本是一些早该廓清的问题。
因此,行文中难免涉及的萧乾和王彬彬,并非针对他们个人文章是非的评价,而大都是作为共名运用并借以阐述或贩卖本人观点的,因为本文的题旨是对道德和历史的反思并非是参加什么论争。
上篇:历史的误读萧乾先生关于吕荧事件的评述,涉及他对有关说真话的道德认识,而王彬彬批评否定了他的这种认识。
但俩人在问题真、假本身上并没有分歧。
他们都是基于今天的清晰的是非标准评价那场事件的。
萧乾是从他个人经历反思中得出他的道德标准结论,而王彬彬的批评则产生于他由此而对当代中国历史或更准确地说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误读,即认为中国聪明的知识分子或其中的萧乾们应当为前改革年代悲剧承担道德责任。
产生这种误读的不仅是王彬彬这一代人,而可能是整个后文革时代人。
他们的审父情结难以解脱的痛苦,正源自他们父辈缺少自审意识的麻木。
从这个意义上,我的确很理解王彬彬们。
但批评他的父辈们过于聪明过于世故过于圆滑却是批评错了。
王彬彬的文学评论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88
南方文坛
2020.2
Southern Cultural Forum
没有一个明确的社会政治意义上的理想,并没有一
量只能说是武侠小说的优秀之作,最多就是武侠小
种中国在社会政治的意义上‘应该如何’的理
真,也是王彬彬的文字那么打
书里对胡适的“粗暴批判”,并
动人心,而且能看到别人看不
说 :“ 这 是 足 以 令 我 终 生 羞 愧
到的地方的最大原因吧。
①
的。” 也深情感谢了徐友渔对他
《鲁迅内外》 是王彬彬的第
的“迎头痛击”,也促使他“认真
二本关于鲁迅的著作,收入他
②
地读一些关于自由主义的书” 。
发表的关于鲁迅的论文二十六
价值观,还有他对人性的理解。
的学养,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
一个内心陈腐的人,和一个深具
了清明的理性,这就让他的文
现代意识、心灵清明的人,面对
学批评 (当然,也包括历史随
同一部作品会有截然相反的感觉
笔 等) 有 了 不 同 俗 人 的 境 界 ,
和结论。
与那些常识不足、思维混乱、
在 《鲁迅内外》 自序里,王
的创作情况,他们存在的问题。在讨论的时候,作
为文学史家的王彬彬体现了自己优秀的史家意识,
个中国现代文学史家的样子。至于他提出金庸的小
说“超越政治思想的分野”,似乎颇有力量,我很期
待他从文本角度展开深入分析,结果没有,却只提
供一个证据,就是邓小平和蒋经国都爱读金庸的小
说,由此来论证金庸的小说“超越政治思想的分
奇特,很有意思。我有时想,王彬彬骨子里是不安
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关于王彬彬的文学批评
博见为馈贫之粮袁贯一为拯乱之药关于王彬彬的文学批评郜元宝 王彬彬为文绝少“曲笔”,总是昂然举起“正正之旗”,泰然摆出“堂堂之阵”,与“问题”或“论敌”周旋到底。
有他发言的“研讨会”,不用进会场,老远就能听到满屋子高亢激越的声音,其文章风格跟说话架势高度一致,含糊躲闪、扭捏作态,这些文人惯技与他无缘。
许多场合他扮演的角色就是《皇帝的新装》里那个男孩,率真耿直为他赢得不少“粉丝”,也招致或明或暗的许多敌人,但他我行我素,并不在乎这些。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彬彬之谓欤?他也没有许多文人那种悲哀,即主观上并非不想把话说清楚,客观上却好像被什么人勒住了舌头,硬是不能痛痛快快说明一件事。
他不惮于“为浅人说法”,哪怕因此被诋为浅显、肤浅、浅薄,也绝不故作高深。
“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说家常”,他截取九华山九华寺这副对联的下联做口号,文章总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点像鲁迅所谓独秀先生的“韬略”,大门敞开,里面刀枪一目了然,不劳别人再来明察暗访。
文坛和学界对王彬彬的态度大可玩味。
其直言傥论直接刺中许多人要害,间接令许多人怫然不悦,私底下群议汹汹,但公之于众却难得一见。
似乎都商量好了,只当他是空气,“敬鬼神而远之”。
这有欠厚道,也很不健康。
他当然不会被默杀,倒是企图默杀他的“过于聪明”的直接或间接的被批评者们因此失掉“正衣冠”的一面镜子,未免可惜。
我这回不嫌啰嗦,不知避忌,特来说说不怕别人攻击也无需别人帮衬的王彬彬,破了多年不说同行的“戒”,似乎也并非多此一举。
王彬彬或许刻意追求文章的“气势”,有人不喜欢,但我以为要具体分析。
“文以气为主”,以至于盛气凌人、气冲斗牛,这在“尚力”的古代或者出于不得已,到了崇尚理性的当下,终非理想的为文之道。
但如果“理直气壮”“气盛言宜”,如果立意、布局、逻辑、文辞甚至体魄等各种因素凑合而成一种自然的气势,则又何必大惊小怪。
允许浅吟低唱,也该能欣赏引吭高歌。
遇到不爽利乃至不通的文章,王彬彬似乎特别感到格格不入,甚至有生理上的不适,如鲁提辖初见打虎将周通,忍不住批评几句。
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若干维度——王彬彬近作的方法论启示
人们谈到新世纪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时,总喜欢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无疑是十分准确的。
“机遇”指海量基本文献(如作家全集、评传、年谱)的整理、历史档案的解密、海内外稀见史料(如稿本、抄本)的不断发现、电子信息技术(资源检索)的全面应用、中外学术交流的频繁、思想环境的宽松与开放等远超前辈学者的研究条件,而挑战则是多元的:当资料的占有不再困难,穿越历史迷雾、清除文本中“权力”“预设”的遮蔽,使其成为有力的“证词”便更加重要了;当公认的基础知识体系日益确立,破除那些远非不证自明的“常识”“共识”的桎梏,使学术后出转精就成了当务之急。
如何将扎实的文献考辨与文艺批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重访那些被遮蔽的文学史实,发掘长期被忽略的“低音”,在史实重建与价值判断之间达成一种平衡,以修正、完善我们的“公共记忆”?怎样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回到文学本身”?年过知命的王彬彬对上述问题有独特的思考:就宏观层面而言,从《我们应该怎样重写中国当代文学史》到《何为文学,如何治史?———1949年以来的文学史重考》,他始终坚持文学研究必须具备历史视野、世界眼光、批判精神与启蒙意识;在具体的方法层面,他讲求会通,无古今、新旧、中外等门户之见。
关于王氏的启蒙意识与人文情怀,学界多有论述,兹不赘述,本文旨在对王彬彬近十年的作品进行评议,并尝试指出他的研究路径与方法对进一步深化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启示。
一、版本考辨与史源追溯王彬彬治学重视文献考辨与文艺批评的有机结合。
当代新文学研究所能依据的史料空前广泛,除却传统的全集、传记、年谱、日记、书信、序跋外,文学年鉴、同学(职员)录、方志、拍卖图录、影像、校史档案、报刊广告都被纳入了研究视野①。
文献的扩大要求我们的研究既要有“独断之论”,又须兼“考索之功”,且后者尤为重要。
一位研究者囿于识见无“独断之论”,但倘能忠实地辨别、排比材料,最多不过是因袭旧说、无所发明;然若缺少“考索之功”,“一旦依据之材料忽被历史科学家所推倒,则其全部理论亦如空中之蜃阁,沙上之重楼,幻灭于倏忽之间”②。
【转】王彬彬的文学鉴赏力低下
【转】王彬彬的⽂学鉴赏⼒低下
在诸多论者看来,出⽣于1962年的王彬彬年纪是红⼩兵,从⼩不学⽆术,本科毕业⾃⽇语系,没读过硕⼠,博⼠论⽂⼀塌糊涂,“是最⼤的次品假货抄袭货”。
博⼠毕业时发表⽂章百般艰难,后来发现骂⼈是成名捷径,于是习惯了像疯狗⼀样疯狂咬⼈,还把这种话语⼒⽐多的失控宣泄(⽂⾰式粗暴⽽猥琐地打棍⼦)打扮成学术争论,⼀步步成为⽬前的流氓学阀,同时让许多友⼈、后学和新闻媒体把⾃⼰包装成学术宪兵。
实际上,已经骂了20余⼈的王彬彬的骂⼈套路就是三板斧,⽆⾮“⽂字粗糙”、“逻辑错乱”、“(疑似)抄袭”,然后抱着本《辞海》挑别⼈的⽂字错误,⼤肆⽤羞辱性⽂字表⽰⾃⼰的先知先觉和正义勇⽓,其实毫⽆营养,⽆⾮沽名钓誉、哗众取宠,这些操作是⾼中⽣都能够完成的事务。
他根本⽆⼒读懂王德威、汪晖等⼈的论述,却习惯举起道德⼤棒,靠着名校教授的⾝份招摇撞骗。
被他骂过的⼈⽆⼀通过学术⽅式回应他的批评,因为他的批评根本就是⽆聊的泼妇骂街。
这就让他⽇益颛顼张狂、飞扬跋扈。
王国杰教授的《王彬彬的耍酷兼及⽂学鉴赏能⼒》(《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3期)借助于王彬彬误读蔡翔教授的论述,证明了王彬彬不仅理论功底脆弱、专业基础堪忧,⽂学阅读能⼒低下,⽽且是⼀个喜欢断章取义、嫁祸于⼈的骗⼦。
这个个案不是唯⼀可以证明王彬彬的⽆耻和⽆知的例证,实际上,王彬彬批评他⼈的⽂章绝⼤多数都可列⼊此类。
王彬彬文学批评的语言艺术浅论———以《八论高晓声》为例
第35卷第6期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35,N o .62019年11月J o u r n a l o f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f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N o v .2018ʌ收稿日期ɔ2019G08G28ʌ作者简介ɔ程桂婷(1977-),女,江西鄱阳人,汕头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及文学史料研究.王彬彬文学批评的语言艺术浅论以«八论高晓声»为例程桂婷(汕头大学文学院,广东汕头㊀515063)ʌ摘要ɔ在当代文学批评热衷于理论跑马和方法竞技时,王彬彬仍正本清源地坚持对文学语言的欣赏和批评.但如果仅谈论王彬彬对作家们的语言的批评,而不谈及他自身的批评的语言,也是偏颇的.本文即以王彬彬近作«八论高晓声»为例,去品鉴他的批评语言.王彬彬的批评语言颇有特色:讲究一字一音的平仄,注重长句短句的变化,追求 骈偶 与 散体 的融合,常自觉不自觉地押韵和换韵,遣词造句也独具匠心,还不乏幽默.本文虽是对王彬彬语言艺术的粗浅之论,但品鉴的又不仅仅是语言本身.因为语言与思想㊁情感不可剥离,王彬彬的精美㊁有趣且韵味无穷的批评语言,正是生发于他的深邃的思想和真诚的情感之中的.ʌ关键词ɔ王彬彬;«八论高晓声»;文学批评;语言艺术ʌ中图分类号ɔI 206.7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ʌ文章编号ɔ2095G7009(2019)06G0039G06O n t h eL a n g u a g eA r t o fW a n g B i n b i n sL i t e r a r y Cr i t i c i s m T a k i n g E i g h tE s s a y s o nG a oX i a o s h e n g as a nE x a m p l e C H E N G G u i Gt i n g(S c h o o l o f 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a n dL i t e r a t u r e ,S h a n t o u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t o u 515063,G u a n g d o n g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W h i l e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l i t e r a r y c r i t i c s a r ek e e no nt h e t h e o r y e x a g g e r a t i o na n d m e t h o dc o m p e t i t i o n ,W a n g Bi n b i n s t i l l i n s i s t s o n t h e a p p r e c i a t i o na n d c r i t i c i s mo f l i t e r a r y l a n g u a g e .B u t i t i s a l s ob i a s e d t o t a l ko n l y a b o u tW a n g B i n b i n s c r i t i c i s mo f t h e l a n g u a g e o fw r i t e r s ,w i t h o u t t a l k i n g a b o u t t h e l a n g u a g e o f h i s o w n c r i t i c i s m.T h i s p a p e r t a k e sW a n g B i n Gb i n s r e c e n tw o r k E i g h tC o mm e n t s o nG a oX i a o s h e n g as a ne x a m p l e t oa p p r e c i a t eh i s c r i t i c a l l a n g u a g e .W a n g B i n b i n s c r i t i c a l l a n g u a g e i s q u i t ed i s t i n c t i v e h e p a y s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 t o n a l p a t t e r no fw o r d sa n ds o u n d s ,p a y s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 c h a n g e o f l o n g s e n t e n c e s a n d s h o r t s e n t e n c e s ,c o n s c i o u s l y o r u n c o n s c i o u s l y ,h e o f t e n r h y m e s a n d c h a n g e s r h y m e s ,c h o o Gs e sw o r d s a n d s e n t e n c e sw i t ho r i g i n a l i t y a n dh u m o r .T h i s p a p e r s h o w s a s u p e r f i c i a l v i e wo nW a n g B i n b i n s l a n g u a g e a r t ,b u t i t i sn o t o n l y t h e l a n g u a g e i t s e l f t h a t i s e v a l u a t e d ,b e c a u s e l a n g u a g e c a n n o t b e s e p a r a t e d f r o mt h o u g h t s a n d e m o t i o n s ,W a n g B i n b i n s e x q u i s i t e ,i n t e r e s t i n g a n d c h a r m i n g c r i t i c a l l a n g u a g e o r i g i n a t e s f r o mh i s p r o f o u n d t h o u g h t s a n d s i n c e r e e Gm o t i o n s .K e y wo r d s :W a n g B i n b i n ;E i g h tE s s a y s o nG a oX i a o s h e n g ;l i t e r a r y c r i t i c i s m ;l a n g u a g e a r t ㊀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好坏是评判一部作品好坏的首要标准.王彬彬是一个语言意识非常强烈的批评家,他在评判一部作品好坏的时候,最先评判的就是语言的好坏.甚至可以说,如果他赞美一部作品的话,那部作品的语言一定精美出色;如果他贬斥一部作品的话,那部作品的语言一定粗糙乏味.他之所以赞赏鲁迅㊁孙犁㊁高晓声㊁刘庆邦㊁迟子建㊁毕飞宇等作家的作品,贬斥的如«红旗谱»«知青变形记»那样的作品,首要的依据就是语言的好坏.而王彬彬对语言有着出色的审美感受力,这也是他能在众人多视为寻常之处却屡有惊人之语的关键.例如,长期以来高晓声的语言艺术都不为研究者所关注,而王彬彬在系统地阅读了高晓声的作品之后,就写了一系列文章来论说高晓声语言艺术的诸多特色.文中举例甚多,分析每每细腻而独到.不妨略举一例.如高晓声的小说«解约»开头有这样一句: 天还没有亮,隔壁她爹张敖大几声老咳嗽,就又把她吵醒了,一醒来,烦人的心思又缠住她了. 且看王彬彬对这句话中的 老咳嗽 一词的解读:而 老咳嗽 的说法,也别有意味. 咳嗽 而 老 ,至少让人想到两种意思.张敖大是上了岁数的人,已经咳嗽了许多年了,每天天还不亮时要咳嗽一阵,已是一种习惯,这是 老 的一种意思.张敖大上了岁数,咳嗽声是沙哑的㊁干涩的,还是短促的,这是 老 的另一种意思. 老咳嗽 三字,不但让我们听到了张敖大这一天的咳嗽声,还让我们听到了他每天天不亮时的咳嗽声,这声音沙哑㊁干涩而短促.[1]21没有对语言的极端敏感,就不会注意到 老咳嗽 一词的修辞手法,更不会领悟到如此深意.正如王彬彬所言: 对语言的敏感,是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共同的先决条件 [2].如果仅谈论王彬彬对作家们的语言的批评,而不谈及他自身的批评的语言,也是偏颇的.虽然王彬彬曾说: 我也常被称作 文学批评家 .这总让我羞愧,觉得自己实在不配. 我之所以羞于被称为 文学批评家 ,是因为深感自己语言上的天赋不够. [2]这或许是其自谦之辞,又或许是因了后天的努力,总之,王彬彬的语言艺术其实是很值得一谈的.下面就以王彬彬的«八论高晓声»为例,谈谈他在语言艺术上的造诣和追求.当然,以«八论高晓声»为例,并不是说王彬彬在这本著作中所表现出的语言艺术水准要高于他以往的著作,而实际上他那些纵横文史的著作如«城墙下的夜游者»«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并未远去的背影»«顾左右而史»等,其中均不乏文采斐然㊁脍炙人口的名篇;以«八论高晓声»为例,一方面因为这是王彬彬最近出版的一本著作,另一方面还因为在我看来,如以语言的艺术特色而论,王彬彬的批评语言与他所赞赏的高晓声的文学语言恰有许多相通之处,或者说正有许多可以媲美的地方.一、修辞手法的妥帖运用王彬彬在«高晓声小说修辞艺术初论»一文中,极为赞赏高晓声对小说语言一字一音的计较,句子的长短搭配,以及对句㊁对偶㊁押韵等修辞手法的妥帖运用.而细读王彬彬的文学批评,就不难发现,王彬彬之所以会如此兴趣盎然地品呷㊁玩味高晓声小说修辞的精妙之处,又能如此独具 毒眼 地辨识其中的奥秘,并且还能用 毒手 将其中的奥秘,准确地剖析,充分地呈现出来,正是因为他自己在语言表达上,也是这样地讲究一字一音的平仄,这样地注重长句短句的变化,这样地追求骈偶 与 散体 的融合.下面就先举王彬彬评论高晓声小说语言的一段话为例(为叙述方面,笔者将例文的每个句子都编了号):①由于一字一音都细细计较,高晓声的小说语言,在总体上表现出干净利落的风格.②文字收放有度,决不拖泥带水;句子结结实实,决不疲疲沓沓;叙述条理分明,决不夹缠不清;音调上抑扬交替㊁顿挫有致,平平仄仄㊁高高低低都十分讲究,决不错乱嘈杂.③在叙述过程中,高晓声十分注意句子的长短搭配.④全是长句,容易显得呆板㊁沉闷;全是短句,则容易给人以零碎感,难以形成气势.⑤长短参差,则规整中有变化,端庄中杂流丽.⑥对句㊁对偶手法的运用,在高晓声小说中十分普遍.⑦在叙述过程中,对句㊁对偶单组出现的情形非常多,而连着多组出现的现象,也时有所见.⑧高晓声非常重视语言的声音美,对声音美的追求不但使他十分注意字音的长短㊁轻重㊁清浊,更使他的叙述常常出现押韵的现象.[1]25~26这段话看似寻常,实则多有讲究.首先是气势上的收放自如.第一句为总论,开门见山地道出高晓声 干净利落 的语言风格,第二句从字㊁句㊁条理和音调四个方面分述高晓声的语言风格,是对第一句的补充和说明.而再接下来的几句则着重在句子和音调两方面作了分析.第三句指出高晓声注重长短句的搭配,第四句和第五句论述了长短句的合理搭配产生的美学效果,是对第三句的补充和说明.第六句指出高晓声善于运用对句㊁对偶的修辞手法,第七句是对第六句的进一步说明.第八句指出高晓声对语言的声音美的重视,回到第二句中的第四个方面,以示收尾.真可谓一气呵成㊁环环相扣㊁有条不紊.其次是长短句的合理搭配㊁ 骈偶 与 散体 的夹杂融合. 整段话既整饬又灵动.整饬,是因为有多处对偶.而灵动,则因为句子的长短不断变换,营造了一种凌乱㊁参差的局面,而正是这种凌乱㊁参差,产生了一种灵动感. [1]27这是王彬彬对高晓声小说语言的称赞之辞,而用在这里来评析他自己的批评语言也极为恰当.最为精彩的是第二句.第二句有四个分句,前三个分句 文字收放有度,决不拖泥带水;句子结结实实,决不疲疲沓沓;叙述条理分明,决不夹缠不清 ,每个分句都由两小句组成,每小句都是六字短句,有明显的对偶和排比的意味,而每一分句中前一小句都有变化,从 文字 到 句子 到 叙述 ,六个字里每个字都不同;后一小句则都保留了相同的 决不 二字,这样一来,既让对偶句在规整中富于变化,又在变化中展现出规整.再看第四个分句 音调上抑扬交替㊁顿挫有致,平平仄仄㊁高高低低都十分讲究,决不错乱嘈杂 ,是一句是很长的散体句,紧接着前面已形成对偶关系的六字短句出现,不仅避免了过多对偶句会带来的刻意和呆板之感,还呈现出 骈偶 与 散体 错落夹杂的美感.特别是前面写 文字收放有度 句子结结实实 叙述条理分明 ,后面却来一句 音调上抑扬交替 读者读到这里或许会有疑问,为什么不像前面一样写成音调抑扬交替 的六字句,却要多写一个 上 字呢但在反复诵读之后,我对这多写的一个 上 字十分佩服:正是这多写的一个 上 字,打破了前面连用六字短句而形成的紧张㊁铿锵的节奏,让语气自然变得轻松㊁缓慢,实现了 骈偶 与 散体 的无缝对接.而紧接着 平平仄仄 与 高高低低 的对偶句式以及 决不 句式的再次出现,竟将 骈体 短句十分熨帖地融合在 散体 长句之中,读来朗朗上口㊁妙趣横生.第三是对押韵和换韵的不自觉运用.第二句中 决不疲疲沓沓 的 沓 和 决不错乱嘈杂 的 杂 押的是 a 韵; 叙述条理分明 的 明 和 决不夹缠不清 的 清 押的是 i n g 韵;第四句 难以形成气势 的 势 和第五句 端庄中杂流丽 的 丽 押的是 i 韵;第六句 在高晓声小说中十分普遍 的 遍 和第七句 也时有所见 的 见 押的是 i a n 韵.正如王彬彬认为高晓声运用押韵手法 只是因为他十分重视表达的声音美 而常常出现的 不自觉的行为 一样,我们也不能设想王彬彬在写作批评文章时还老想着押韵,这也只能说明,对语言表达的声音美的审美追求,已内化为王彬彬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才会使之像高晓声一样 常常自然而然地押韵和不知不觉地换韵 .王彬彬在评论高晓声的小说语言时曾说: 但对偶也好,押韵也好,本身都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就是在文言作品中,对偶㊁押韵如果用得不好,也给人以恶俗㊁做作之感.用现代白话创作小说㊁散文一类非韵文作品而要运用对偶㊁押韵这样的修辞手法,比起文言作品,难度更大,但也更容易弄巧成拙,更容易显得矫揉造作,高晓声值得称道之处,并不在于运用了对偶㊁押韵这类修辞手法,而是把这类修辞手法用得自然㊁妥帖,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1]29~30同理,在文学批评中要运用对偶㊁押韵这样的修辞手法,比起文学创作,似乎难度更大,也更容易弄巧成拙,更容易显得矫揉造作,而王彬彬值得称道之处,也正在于他将这类修辞手法用得自然㊁妥帖,并使其批评语言更富美感和韵味.例如,王彬彬在揭示高晓声既想暴露丑恶又有政治顾忌而产生的微妙的一边 包扎 一边 戳洞 的创作心理时,这样写道:« 漏斗户 主»«李顺大造屋»这一类小说,应该就是这期间躲在阁楼上写的.我们不妨想象一下高晓声写这些小说时的姿态和心态:他时而奋笔疾书着,时而停笔思索着;停笔思索,不仅因为小说本身的发表遇到阻碍,更有非文学的分寸要把握,更有政治性的风险要评估.写,是为了替农民 叹苦经 ,是为了揭露 极左路线 的危害,是为了表现几十年间的所见㊁所感㊁所思;同时,写,也是为了发表,是为了能够重返文坛,是为了改变命运,是为了名和利.既要抒发愤懑㊁积郁,又要能够发表并且不给自己带来政治上的麻烦,高晓声便必须寻找一种平衡.时而 包扎 ,时而 戳洞 ,便是高晓声实现平衡的方式.高晓声写作的过程,便是 包扎 与 戳洞 交替进行的过程.[1]165~166这一段话也呈现出长短句相交替㊁ 骈偶 与 散体 相夹杂的语言风格. 时而奋笔疾书着,时而停笔思索着 , 更有非文学的分寸要把握,更有政治性的风险要评估 , 时而 包扎 ,时而 戳洞 ,都是对偶. 写,是为了替农民 叹苦经 ,是为了揭露 极左路线 的危害,是为了表现几十年间的所见㊁所感㊁所思;同时,写,也是为了发表,是为了能够重返文坛,是为了改变命运,是为了名和利 ,是宽泛意义上的对偶,也是排比.而在对偶与排比之间,既夹杂着一个字的掷地有声的短句,又伸展着二十来个字的语气舒缓的长句.真可谓是长短交错㊁骈散相融㊁张弛有度,实得语言之道也.二、遣词造句与幽默文风王彬彬文学批评的语言艺术不仅表现为他能自然㊁妥帖地运用长短句交错㊁ 骈偶 与 散体 夹杂㊁押韵及换韵等修辞手法,也表现在他看似无心㊁却有深意的遣词造句上.语言表达当然离不开遣词造句,但刻意㊁过意的遣词造句,或为卖弄或为炫耀,如果痕迹明显,弄巧成拙,总会让人感到趣味恶俗.而自然㊁恰当㊁不露痕迹的遣词造句,才会在提升语言的艺术性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晦涩艰深的学术话语已成为一种时髦的当下,纵观王彬彬的批评语言,极少出现生僻的词语㊁难懂的典故㊁绕口的长句㊁食而不化的异域理论㊁佶屈聱牙的表达方式.有道是 是真佛只说家常 [3],正如老舍力求用最浅显的白话写小说一样,王彬彬也致力于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表达他的学术思考.但浅显易懂,决非就没有文采,浅显易懂,也不是寡淡无味.浅显易懂的字词,经过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也能达到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例如,王彬彬在分析高晓声善于用 算账 的方法来揭示农民心理时引申出的一段议论:①对于农民来说,所谓 算计 ,主要就表现为在吃穿二事上的 缩 与节 .②要总是吃得很饱㊁穿得很暖,是不可能的.③谁要是图一时享受而尽情地吃穿,那就是不会算计,其结果便可能是冻饿而死.④所谓 算计 ,说穿了便是数米而炊,便是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⑤只有坚持半饥半饱,才能免于饿死;只有总是穿得不太暖,才能免于冻死.⑥所谓细水长流,说的也是这意思.⑦水只有很 细 ,才能长流不息.⑧代代相传的贫穷,使得掂斤播两㊁锱铢必较成为最重要的生存手段.[1]7且不去管这一段话里 计 死 思 细 息 的押韵;不去说 吃得很饱 与 穿得很暖 ㊁ 才能免于饿死 与 才能免于冻死 的对偶;不去谈三个所谓 句式共生出的排比语气;也不去算短句有多短㊁长句有多长 这里仅讨论遣词造句的精妙.先看第一句的后半句: 主要就表现为在吃穿二事上的 缩 与 节 ,这后半句还可以有另一种写法,即把 上 字移到句子末尾: 主要就表现为在吃穿二事的 缩 与 节 上 .对于这种 在 上 的句式,可能大多数人更习惯于后一种把 上 字放在句子末尾的写法.王彬彬在写作过程中,也极有可能先是将 上 字放在了句子的末尾,而后才改成现在这样以 节 字结尾.而相较于 上 字的口唇大开的翘舌长音, 节 字的嘴角微展的短促的舌尖音,显然更能形象地突出农民缩手缩脚㊁省吃俭用的穷苦状态.一字之移,意味竟大不相同.再看第三句前半句: 谁要是图一时享受而尽情地吃穿 , 图 是民间俚语,是农民惯用的口头语,用在这里特别合适,如换作 贪图 或 妄图 之类的书面语,不仅意思有变,韵味也要大打折扣.更值得一提的是,在 图 这样地道的口语和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这样常见的俗语之间,夹杂着使用了 数米而炊 这样一个成语,第八句还接连使用了 掂斤播两 与 锱铢必较 两个成语,这三个成语的使用,不仅起到了在俗雅之间自然而然地转换语气的作用,还因 贬词褒用 而产生了丰厚的意蕴. 掂斤播两 与 锱铢必较 本都用来形容对鸡毛蒜皮的小钱小事的过分计较, 数米而炊 的意思也相差不大,都带有贬损之义,但因其成为对抗贫穷的重要手段,谁又能对这几个成语的施动者投以鄙夷的目光呢?这三个成语的 贬词褒用 蕴藏着写作者对世世代代都陷于贫苦的广大农民的深切的悲悯之情 这里的写作者,既是王彬彬,也是王彬彬正在评论的高晓声.王彬彬用 顺势借意 来说明高晓声的一种遣词造句法,即 第一个词,表达的是通常为人们所理解的意义,或者说是这个词的词典意义,而后面出现的词,则是顺着语势有了独特的意义 [1]51.其实这样的遣词造句法,也可算是王彬彬的语言特色之一.例如,王彬彬在综述以往的高晓声研究时写道:实际上,对高晓声的研究从未停止,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研究高晓声的文章问世,只不过,发表文章的刊物,大多是冷僻的刊物,而撰写文章的作者,也大多是冷僻的作者.[1]158冷僻 的词典意思有两种,其中之一是 不常见 ,一般多用来形容字词㊁名称㊁典故㊁书籍等. 冷僻的刊物 是说得通的,即不常见不重要的刊物.可用 冷僻 来形容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乍看之下, 冷僻的作者 似乎说不通,但因为有 冷僻的刊物 在前,我们便可以很顺畅地领会到 冷僻的作者 所蕴含的深意.若不然,试问又能用哪个词来取代 冷僻 还可以表达出同样的深意呢? 不常见的作者 ? 不知名的作者 ?竟都不如 冷僻的作者 富于神韵.王彬彬还说: 语言的俏皮㊁机智㊁幽默,也是高晓声小说的一大特色. 而我也要说,语言的俏皮㊁机智㊁幽默,也是王彬彬批评语言的一大特色.王彬彬的批评文章,不仅常让人击节叹赏,也常使人开怀大笑.且举一例.王彬彬在分析高晓声善于观察的 毒眼 和善于表现的 毒手 时有这样一段话:中篇小说«陈家村趣事»中,乡村无赖陈龙宝当小学代课老师时,老让学生从家里带东西给他吃.一次,一家人家花了大价钱买了两斤肉,烧了一碗半,准备招待新亲.第二天,新亲来了,却发现那一整碗肉连碗都不见了,只好硬着头皮用半碗肉待客.后来得知,是孩子将那一整碗肉带给了陈龙宝,于是: 家长就不如学生客气了,顿时便跑到学校来当众大闹,把墙上的石灰都骂脱了一层. 小说并没有写家长以怎样的姿态㊁怎样的语言骂陈龙宝,但 把墙上的石灰都骂脱了一层 ,却让我们清楚地想见那家长(一定是女家长,因为男家长骂脱的会是房梁)动作和言辞的激烈.[1]40王彬彬赞赏高晓声没有直接去描写家长骂陈龙宝的姿态和语言,只用 把墙上的石灰都骂脱了一层 这样夸张的修辞手法,就婉转㊁风趣地暗示出学生家长来骂陈龙宝时动作和言辞的激烈.王彬彬幽默地补充道: 一定是女家长,因为男家长骂脱的会是房梁 !顿时, 女家长 拍手跺足㊁唾沫横飞地骂脱一层石灰的样子仿佛来到眼前;而其对 男家长 的勇猛威力的滑稽想象,更不由得让人忍俊不禁.三、互为表里的批评语言与批评思想综上所析,王彬彬有着强烈的语言意识,他的语言艺术在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方面,不说出神入化,也已炉火纯青.然而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以上所谈,虽只是对王彬彬语言艺术方面的管窥之见,但我们在品鉴语言的时候,往往品鉴的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王彬彬在他的批评文章中曾多次引用汪曾祺的一段话: 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 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能像桔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 [4]的确,语言与思想不可剥离.所以,语言的粗糙就是思想㊁情感的粗糙,语言的凌乱就是思想㊁情感的凌乱,语言的平庸,就是思想㊁情感的平庸[5];反过来说,语言的精美,也就是思想㊁情感的精美,语言的有趣,也就是思想㊁情感的有趣,语言的韵味无穷,也就是思想㊁情感的魅力无穷.精美的语言生发于深邃的思想,语言与思想的关系,或如 文 与 气 的关系.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6]正所谓为文需养气,气盛则言宜.精美的语言还生发于真诚的情感,古人所谓 修辞立其诚 大概也有这样的意思吧.王彬彬的精美㊁有趣且韵味无穷的批评语言,也正是生发于他的深邃的思想和真诚的情感之中,不可与之割离.而若没有这样深邃的思想和真诚的情感作为富饶的底蕴,也就不能生发出这样精美灵动㊁妙趣横生的语言了.再回到本文开头所言,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又因为语言是一个作家的思想㊁情感㊁观察㊁体验等等内在因素的外在表现,所以王彬彬坚信:欣赏文学的最高层次,是欣赏语言.他说: 小说的思想㊁情感㊁心理㊁风景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可归结为语言问题;方方面面的好,都可归结为语言的好;方方面面的坏,都可归结为语言的坏.一个最高层次的欣赏者,始终不离语言而欣赏作品的方方面面. [5]在当代文学批评场域已逐渐沦为各种时髦理论的跑马场和各种主义或方法的竞技场的喧嚣时刻,王彬彬仍朴素地坚持着对语言的欣赏和批评,这不仅需要始终如一的深情,也需要能甘寂寞的沉着,更需要正本清源的勇气和卓尔不群的胆识.最后,不妨转引尼采的一段话来当作结尾.丁帆曾在评论王彬彬的«文坛三户»时引用过尼采批评 学院匠人 的这段话: 事实上,我们有理由假定,除了个别人能证明自己是例外,学者们大多数既没有趣味,也没有思想,在审美上更是粗俗不堪.一旦加入到当代学术气喘吁吁㊁神经兮兮的赛跑中去,他们还有多少人能保持一个战斗的文化个体的沉着㊁勇敢的凝视呢? [7]放眼当代学术界,似乎仍被一百年前的尼采不幸言中.但我想,所幸还有王彬彬是这样例外的 文化个体 :有趣味㊁有思想㊁有审美,并且始终保持着 沉着㊁勇敢的凝视 .ʌ参考文献ɔ[1]王彬彬.八论高晓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7G166.[2]王彬彬.一个批评家应该从语言中得到快乐[J].南方文坛,2011,(3):25G27.[3]王彬彬. 是真佛只说家常 [N].文学报,2012G8G16(19).[4]王彬彬.语言:小说欣赏的最高层次[J].语文建设,2016,(1):17G19+27.[5]王彬彬.欣赏文学就是欣赏语言[J].当代作家评论,2018,(4):21G23.[6]韩愈.答李翊书[M]//韩愈选集.孔昌武,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85.[7]丁帆. 与人驳难 的批评姿态背后[J].文艺争鸣,2002,(4):51G52.[责任编辑:王作华]。
独立不羁的风姿———王彬彬论
第35卷第6期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35,N o .62019年11月J o u r n a l o f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f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N o v .2018ʌ收稿日期ɔ2019G08G28ʌ作者简介ɔ徐改平(1971-),女,甘肃会宁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独立不羁的风姿王彬彬论徐改平(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㊀710062)ʌ摘要ɔ20世纪90年代进入文坛的王彬彬,之所以锋芒毕露,既有师承与自我塑造的原因,更有他明确地以鲁迅为仿效对象的关系.因为尊崇鲁迅,他自觉继承了新文学的启蒙传统,批评通俗文学作家及为其张目者;因为尊崇鲁迅,他更积极地进行恢复鲁迅真实面貌的工作,主要是去除官方强加在他身上的革命家色彩.青年期的王彬彬单纯地以偶像鲁迅的标准写作时,对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曾有过很不恰当的评价,但2003年时他就有所醒悟并体现在写作中;当王彬彬发现著名的研究鲁迅专家汪晖,以鲁迅杂文为工具宣传其新左派主张时,写下了批评其著作涉嫌抄袭的文章,引起海内外学人的广泛关注.王彬彬最新的文章,已能直面其偶像的不足,代表了他尊崇鲁迅的新高度.他的大量学术散文,呈现了历史的复杂多样性,皆属开卷有益之读物.ʌ关键词ɔ王彬彬;尊崇;鲁迅;直面不足ʌ中图分类号ɔI 206.7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ʌ文章编号ɔ2095G7009(2019)06G0029G10W a n g B i n b i n ,AU n i q u eL i t e r a r y Cr i t i c X U G a i Gp i n g(S c h o o l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S h a a n x i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X i a n 71006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W a n g B i n b i n ,w h o e n t e r e d t h e l i t e r a r y w o r l d i n t h e 1990s ,h a d s t o o do u tw i t hh i s s h a r pp e n ,n o t o n l y f r o mh i s m e n t o r s i n h e r i t a n c e a n d s e l f Gm o l d i n g ,b u t a l s o f r o mh i s i m i t a t i o no fL uX u n .H e p a i da t r i b u t e t oL uX u n t h r o u ghh i s c o n s c i o u s i n h e r i t a n c e o f t h e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 t r a d i t i o no fN e w L i t e r a t u r ea n dt h ec r i t i c i s m o f t h e m o s t p o p u l a r l i t e r a t u r e w r i t e r s a n d c r i t i c sw h o h a d a p p r e c i a t e d a n d p r a i s e d t h e mo f t h eT i m e .M o r e o v e r ,h e s h o w e d h i s r e s p e c t f o r h i s i d o l b y r e Gd i s c o v e r i n g L uX u n s t r u e s p i r i t ,a t r u eL uX u n f r e e o f t h e i m p o s e d r e v o l u t i o n a r y i d e n t i t y .I nh i s e a r l i e r t i m e ,W a n g B i n Gb i nh a d s o m e v e r y i n a p p r o p r i a t e c o mm e n t s o nH uS h i a n do t h e r l i b e r a l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sw h e nh e s i m p l y a d o p t e dh i s i d o lL u X u n s s t a n d a r d .I n2003,W a n g a w o k e a n dh i s c h a n g e sw e r e r e f l e c t e d i nh i sw r i t i n g s .W h e nh e n o t i c e d t h a tW a n g H u i ,aw e l l Gk n o we x p e r t o nL uX u nu s e dL uX u n s e s s a y s a s a t o o l t o p r o p a g a t eH u i sN e wL e f t i s t i d e a s ,W a n g B i n b i nw r o t e a r t i c l e s c r i t i c i z i n g W a n g H u i sw o r k s f o r s u s p e c t e d p l a g i a r i s ma n d a r o u s e dw i d e p u b l i c c o n c e r n .W a n g Bi n b i n s l a t e s t a r Gt i c l e sh a v e r e p r e s e n t e dh i sn e wh e i g h t o f r e s p e c t f o rL uX u nb y b e i n g a b l e t o f a c e u p t h e s h o r t c o m i n g s o f h i s i d o l .H i s a Gb u n d a n t a c a d e m i c e s s a y s s h o w i n g t h e c o m p l e x i t y a n dd i v e r s i t y o f h i s t o r y a r e v a l u a b l e t o r e a d e r s .K e y wo r d s :W a n g B i n b i n ;p a y i n g ;a t r i b u t eL uX u n ;f a c i n g t h e s h o r t c o m i n g s d i r e c t l y 一㊁偶然又幸运的师承静坐数日,细细回想自己初知文坛好汉王彬彬时的情形,才意识到岁月流逝得何其快哉!2000年秋天我到上海读书,偶与同学聊天,才知道有个叫王彬彬的人把王朔解读为流氓文化的当代传人,当时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印象里时贤们对此公评价颇高.1990年读大学的我,还没强大到不信服不读名校的人生即失败的时代主旋律的高度,中国特色的政治气候,让初中就读过«中国的眸子»的我,对时政没兴趣,文坛新秀们的大作,多数也对我没什么吸引力.不知不觉间,我成了一个传统读书人,在学习基础常识与泛读经典作品中囫囵吞枣地扩展着视野,满足着好奇心,读到快而立之年时,我都有底气鄙视最潮作家与时愚了,据说新世纪文坛最劲爆的口号是提倡下半身写作!闻知王彬彬大名的那一年,我们完全不知道,此前好几年,他还写过更惊吓时人的«过于精明的中国作家».那一年,我读到的最刺激的书是«太平杂说»,似乎它是我在上海的两年里唯一站着读完的书.很长时间里,我都不知道,和王朔㊁王蒙打笔账的王彬彬,正是«太平杂说»的作者的高足.潘旭澜先生往生后很久,我才读到«我的老师潘旭澜先生»,始知王彬彬的挑战时愚绝非偶然.不过,这对勇敢的师生得以结缘,成为学界佳话,也有极大的偶然性.1978年的潘旭澜先生终于有机会在复旦大学的课堂上正规讲授中国现代文学课了,但讲了一次后就再不讲了,因为他的学术兴趣转移到关注当下创作了.来年,他就给本科生讲授当代文学.潘先生的课堂一小时,必须课前备课三十小时[1],单就这点说,他的学术转向付出的时间成本实在高.那一年,16岁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王彬彬只因填报志愿时无奈写下了 服从 的字样而被一所他闻所未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纳入麾下,可这个成长于文革的少年, 即便是发高烧时,也没敢想过成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一员 [2],须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长期以来是中国大陆男女两大性别的集体时装,能不被如此强势潮流所感染的少年,得有多彪悍的内心!当年的那所军校天天给学生吃小米发糕喝白开水的后勤供应对吃米喝茶长大的南方小孩儿来说,更是日日要面临的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煎熬.因此,进了大学的王彬彬非但没像绝大多数大学生那样因百分之七的录取率下被拣选的这份荣耀而庆幸而自豪,反而在相对压抑的氛围中继续着他自个儿的成长之路.就当时的部队管理制度而言,他进复旦大学的理想似乎很难实现.好在1980年代是改革的年代,王彬彬最终也从这改革大潮中抓住机遇,于1986年秋天,成为潘旭澜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后来又被老师推荐提前攻读博士学位.长达六年的时光里,这对师生的无数次漫谈中,自叹未曾年青过的老师,与孤单长大的青年之间的共鸣一定要比那些人生皆顺遂者之间来得更深沉些.早年无意间看见王彬彬用担心被活埋的字样儿概括自己被迫走进的军旅生活时,我曾触目惊心过,终因心有旁骛任它飘过了.这次系统读其著述,再度看见这熟悉又刺心的语言时,我确认了,无数人逸兴遄飞的新时期之初,在少年王彬彬走向青年的过程中,却有生存考验之意味.由此,我就更难想象,当年因莫须有的原因长期中断心爱的学术工作连小家庭的相聚相守都无从实现的潘老师,过的又是怎样的煎熬岁月!这对深深体验过无力把握自己人生的师生,漫谈历史兴亡学术变迁个人遭际的当儿,喝点儿小酒就成为必须, 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嘛!小饮,因兼具了助兴,浇愁,抒怀乃至于心理疗愈等多重功能,成了古往今来无数好汉的贴心伴侣,潘老师师生亦复如此.毫无疑问,潘先生由现代文学而当代文学而转向学术散文的为学之路,一定启示着学生王彬彬日后为学为文不拘于一域的路向.不独如此,潘先生写«太平杂说»所昭示的学术清算意义,仿佛也预告了其学生日后的学界清算活动.太平天国研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因被划分在历代农民起义的范畴而成为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显学之一,罗尔纲,便是此领域的代表性人物,这位先后两度自谦为 行尸走肉 的学者,早年受胡适熏陶过,日后面对强大的政治文化霸权时依然缺乏有效抵抗的事实,让我确信: 学 随 术 变,绝对是中国传统的治学之路,不独古代如此,当代亦不绝如缕.但我绝没兴致说,越是土特产,还真就会成为世界的.因为,土特产不一定都是值得永远发扬下去的 国光 ,现代学人的使命之一就是修正那些不值得发扬的土特产,以免其继续贻误后世.新中国培养的新文学研究者潘旭澜,用扎实的历史资料,以散文的方式为罗尔纲等贡献了一生心血的官方史学重镇的除魅工作,就属于真学术.这个不以 隔行论史 为缺点的中文系学者,勇敢地揭去了半个世纪来涂在太平天国运动身上的浮华釉彩,凸显其反人性㊁反文化㊁反经济规律的丑恶本质,其中渗透的史识岂是拿着教条的主义与政治领袖的著作去剪裁历史者所能望其项背的!我相信,这样的史识与勇敢,一定在与学生王彬彬无数次的漫谈中早就流露过了,杂说的出版不过是引发众人高度关注而已.在«我的老师潘旭澜先生»中,王彬彬就说, 这样的谈话,让我深切地体验什么是春风化雨㊁润物无声.这样的谈话也很快上瘾. 何者是最好的教育?这就是哦.二、人文精神的初步探讨与实践与老师漫谈中度着研究生岁月的王彬彬,很快开始了他的文学批评之路.他的第一本书«在功利与唯美之间»就由已发表的百余篇文章中挑出来的19篇文章组成,其中的10篇写作于读书时,最早的一篇居然发表于1987年.这些读书期间的文章以作家作品评论居多,对文学的基本理论与批评方法论也有所思考.从写作时间看,随着写作能力的提高,王彬彬对理论问题的兴趣更浓,文集中收录他博士毕业后的9篇文章中,只有1篇张炜作品的分析,还有5篇属于文学理论,其余3篇集中谈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属于文化批评的范畴.这些文章编辑成书时,作者不按写作与发表的顺序编排,而把晚出的关于文化批评的一组文章放在第一辑,这自然是有用意的.上世纪90年代初始,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国走向工业化的商品经济社会终成现实,文史哲类知识分子如何自处一度成为话题.在对刚冒头的中产阶级的批判中,在对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分门别类考查后,王彬彬确定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做一个有道德理想的唐吉诃德型的知识分子,今后所能做的和应该做的, 便是以各种方式争夺对大众的引导权,便是以各种方式制约 大众文化 对大众的操作,便是以各种方式反抗社会的野蛮化而为社会传播文明,便是以各种方式捍卫理性㊁真理㊁正义㊁价值和尊严 [3].这些话语的写作时间,是1994年6月22日,那一年,他32岁.写下上述自励并呼唤同道中人的王彬彬,一定不是写定此文时才认定,此生理应如此度过方有意义.空口无凭,且看他本人的文字吧.1996年出版的«死在路上»和1999年出版的«独白与驳诘»所收篇目,与收入«在功利与唯美之间»中的篇章,写作时间基本相近或略后,主题也基本一致.陈思和,王晓明,张汝伦等发起人文精神大讨论时,王彬彬由于就学经历的关系,也热心地参与进去,这绝非他爱凑热闹,而是一直认真思考着如何有尊严地生活这个大主题的青年王彬彬,终于找到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人. 尊严像破败的旗 作为小专辑题目,在«死在路上»和«独白与驳诘»中都赫然列在第一辑,同名散文收录在后出的«独白与驳诘»中.根据文意,此篇应写于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期间,这是一篇王彬彬笔下少有的自述心灵成长史的长文.透过此篇,一个敏感,上进,打小儿就因追寻有尊严的人生而与俗世格格不入的执拗少/青年的形象跃然纸上:初进大学时执意赔偿打扫宿舍卫生时不小心碰碎的水瓶儿,稍大了一岁后,在吃不饱饭的军营又吃了捡到的一颗奶糖,事发当年都在他的小心灵里起过不小的波澜;十年后,已经实现了少年理想在大上海读书颇久的文艺青年在某个失眠之夜,偶然回忆起来,还是那样慎重地将它们与尊严挂钩了.辑录在 尊严像破败的旗 栏目下的文章也好,«死在路上»中作为宾词的理想与作为主词的理想 和 偶思长短录 两个小辑里的文章或片段也好,都记录了青年王彬彬细细琢磨后的人生道理.因此,这样的青年理想主义者,遇到有人高呼人文失精神,理想待重建时,热情呼应是自然的.不过,抓住了外界眼球的,却是«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因为其批评锋芒指向了王蒙,王朔和萧乾等知名度颇高的作家.被批评的王朔也好,某些围观观众也好,都断定王彬彬想成名.多年后,当我读到这篇曾名噪一时的文章时,觉得对萧乾的批评显然过于苛刻了.在没有不说话的自由的年代里,不说假话,就坚守了良知底线.年少气盛未经太多人世摧残的青年王彬彬对理想道德的基点设置显然偏高了,才会把萧乾与王蒙这样的人精等量齐观了.因此,文章发表当时不为理性的读者所接受也是正常的.后来,萧乾的名字不再出现在王彬彬的批评性文章中,也许就是作者反省后的调整.写了«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两个月后,王彬彬在«当代知识者的主体定位»里正式宣告了自己的使命与职责: 便是以各种方式争夺对大众的引导权,便是以各种方式制约 大众文化 对大众的操作,便是以各种方式反抗社会的野蛮化而为社会传播文明,便是以各种方式捍卫理性㊁真理㊁正义㊁价值和尊严.不独是大声宣告了,知了就行更是王彬彬的风格.«文坛三户:金庸 王朔 余秋雨»就是他大众文化批判工作的代表作.不过,争夺大众引导权这事儿,还真是桩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对金庸热的降温工作了.作为附录收入书中的«面对 金迷 »,就记录了那些王彬彬想影响并争夺过来的 大众 们,是怎样误解与不接受他 引导 的种种情形,他特别留意到,金庸笔下的女性形象并没有体现出现代意义上对女性的尊重态度,可这丝毫不影响女金迷们对金庸的痴心崇拜.文末,作者对 浅薄和愚昧 的女金迷们的用词颇猥琐,这类对女性的刻薄语言很少出现在王彬彬笔下,估计女金迷们的蠢把他气得着实不轻.这尴尬的情形与五四先贤们极力提倡具有 真挚之感情,高远之思想 的新文学而当时的大众依然沉溺于通俗小说的境遇非常相似.王彬彬批评金庸时,直指北京大学的严家炎,钱理群以及已经去国颇久的刘再复等前辈学者对金庸的过高评价.自然,针对金庸及其研究者的批评,并不是对被指名者的个人批评(虽然对个别人的用词确实够狠),问题的核心是要不要坚持以启迪大众为基本创作宗旨的新文学传统,新文学倡导者胡适㊁陈独秀或长期或短暂任职过的北京大学,率先聘请金庸为荣誉教授,且其教授现代文学的三代教师都热衷于研究金庸的事实说明,消费时代的来临迅速加剧着新文学研究队伍的分化.三㊁偶像鲁迅的引领不过,即便被王彬彬指名的学者们并不用王朔或王蒙的方式回应来自他的公开批评,可新时期以来,出于种种原因,似乎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文坛与学界的常态.王彬彬如此勇猛,力量又从何而来呢老师潘旭澜的榜样,做有道德理想的唐吉诃德型的知识分子的自我期待与自我塑造都起作用外,更有一个他心仪多年的偶像 鲁迅 引领着他必须如此度过自己的人生.回想起来,初次接触鲁迅,是中学阶段.那是70年代初,我也不过十来岁.那时别的书没有,鲁迅的文章却能读到.当然,当时是似懂非懂,或者说全然不懂.现在留下来的记忆,只有读«秋夜»开头时的感受.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当时无端地觉得,这样的重复,有一种重复的美,并且想,要是自己在作文里也这样写,恐怕要被作为行文搧嗦的典型而加以批评的.[4]这是1996年王彬彬回想自己与鲁迅结缘的最初情形.看来, 文革 中鲁迅著作的广泛传播,虽是政治文化专制的产物,却也启迪了少年王彬彬对文学之美的感知(也导致了新时期之初全国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的人都在鲁迅研究上大显身手的奇观).上大学后,他忙里偷闲地从图书馆借阅过几册«鲁迅全集», 只记得有些篇什,那时仍不能领会其妙处,但读有些篇什,却使我时时如受电击 拥有一套«鲁迅全集»就成为大学生王彬彬的心愿.1983年7月4日,这愿望才正式达成.从此,研读鲁迅,与体察身边的人世变迁都让他 察见人情世态 .1986年,借着去复旦参加研究生面试的机会,王彬彬第一次拜谒鲁迅墓.10年后,鲁迅辞世60周年时,他又与朋友专程去鲁迅墓园凭吊缅怀.就这样,我们也透过王彬彬的追溯,感受到了鲁迅对他产生深刻影响的事实,这是他在«心中的先生 谨以此文纪念鲁迅辞世60周年»中给我们交代的信息.1999年出版的«给每日以生命»,与«死在路上»和«独白与驳诘»中的杂文一道,都是青年王彬彬在鲁迅精神指引下的文明与社会批评之作.的确,鲁迅是王彬彬自少年时代起持续礼敬的唯一思想家与文学家.惟其尊崇,他才要捍卫鲁迅所代表的新文学启蒙传统,把争夺大众文化引导权的重点落实在以虚构的武侠世界的程式化写作蒙蔽大众认识真实世界的金庸,与貌似反抗一切崇高以鲜有的叛逆面目混迹于文坛实则只继承传统文化中最糟粕的流氓传统的王朔,以及拒绝反省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积极帮忙行为的余秋雨等当年风头最盛的通俗文学作家们上.对王朔的批评,就源自他对鲁迅的不敬,随着王朔不以为然的傲慢回应,王彬彬这才深挖细掘,点出了他是历代流氓的旧传统与新中国早期歧视知识分子的当代 新 传统的相结合的精神实质.四㊁为偶像而战(一)鲁迅,作为个性鲜明的启蒙思想家与文学家,在他有生之年与不少人笔战过.鲁迅也好,他曾经的论敌们也好,生前身后都不乏追随者,于是,王彬彬的批评对象首先就不得不追溯到与鲁迅有过各类文字纠缠者及其追随者;另一方面,自延安时期起,鲁迅就被中国共产党尊崇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方向,1949年后更成了中国大陆地区最受推崇的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1966年开始的十年浩劫中,鲁迅著作是少有的可以公开发行的作品,他的部分话语被抽离具体语境后作为批判的武器广泛使用在神州大地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政府强力管控思想的局面虽有所松动,可许多与官方政见不同者,依然慑于强大的国家机器不敢直陈政见,于是,激烈批评或谩骂鲁迅就成为他们泄愤的一种方式,这也是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同时,少数海外研究者出于种种原因,也对鲁迅及其作品作出过度解读或流露出明显可见的贬抑态度.在这样的语境下,王彬彬要捍卫自己的精神偶像,就不仅以杂文的方式回应那些骂鲁者,论证 骂鲁界里无高手 ,他还必须讲清楚鲁迅的本来面目,并对某些鲁迅研究成果作出自己的判断,以还原他心目中的鲁迅形象.1997年,王彬彬集中写作了«鲁迅:晚年情怀»,力争剥离官方附会在晚年鲁迅身上的革命家釉彩,展示了鲁迅的选择和居留上海,其实只是相当困窘的生存状态之一面,作者用 逆旅中的姑活 来概括.新时期以来,在如何理解五四时,李泽厚的 救亡压倒启蒙 说被广泛接受,«鲁迅:晚年情怀»的第三章: 启蒙即救亡 则通过鲁迅的实际状况说明,在外患日渐的情况下,作为独立个体的鲁迅并未改变其启蒙的初衷.不过,以鲁迅来说明鲁迅,依然有一定局限,体现在«鲁迅:晚年情怀»上,就是第四章 脊梁与篾片 中对鲁迅当年的批评对象从胡适到周作人㊁林语堂都进行了简单粗暴的处理.那么,王彬彬真的以鲁迅之是为是吗2006年写作的«我与几种书的相遇»中,王彬彬如此回顾说: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我在很早的时候,就与鲁迅的书相遇.20世纪80年代初,«鲁迅全集»出版,我立即买了一套.关于鲁迅的意义,许多人说了许多话,我不想多说什么.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确认为鲁迅的话 句句是真理 .如今人到中年,我已能冷静地面对那种合理的鲁迅批判.但我的 长进 还有限.那种对鲁迅的低劣而恶毒的攻讦,仍令我极为反感.所以,我有时会骂骂那些乱骂鲁迅者.鲁迅使我与许多人结仇,鲁迅使我与许多人许多事格格不入,鲁迅使我无法突破为人为文的某种底线,这当然也就使我失去了好些名利.但我至今没有后悔.以后是否后悔,我不知道.[5]这样的夫子自道说明,王彬彬真有以鲁迅之是为是的意愿,好在爱思考的习惯使他早在写作上文的前3年,就跳出了以鲁迅之是为是的初级偶像崇拜阶段.2003年写作«风高放火与振翅高飞 鲁迅的不骂蒋介石与胡适的敢骂蒋介石»时,王彬彬已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从鲁迅与胡适的不同政治观念谈起,详细解读了他们对南京国民政府的不同心态和从不同角度下针对政府的批评,以及当局对他们的不同回应与对待.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作者学术转型的标志,2004年12月出版包括此文在内的新文集时,«风高放火与振翅高飞»的被选为文集名正彰显着此意.不独如此,十余年后,当王彬彬有机会修订出版«鲁迅:晚年情怀»时,他不光给书名儿中间加了个 的 ,更主要的,是把«风高放火与振翅高飞 鲁迅的不骂蒋介石与胡适的敢骂蒋介石»一文略加修订,替换了原来的 脊梁与篾片 一章中的前两部分.在 修订说明 中,作者回顾说,初版本写作的当年 思想上比今天更为幼稚,学识上比今天更为浅薄,评骘历史㊁月旦人物,比今天更没有分寸,所以,这本35岁时写的书,乖舛㊁荒谬之处,是并非个别的. 在具体谈到初版本对胡适的简单否定时,作者用了 充分显示了我那时的浅陋㊁糊涂 的字样儿来自我批评.许多人对王彬彬批评别人时用语刻薄印象深刻,其实他检视自己谬误时亦复如此.或许,精通三十六计者会认为,上引«鲁迅的晚年情怀»出版时的概括检讨,不过是作者以笼统的语言掩饰其明显可见的认知错误而已,并不值得认真对待.那么,我想提醒读者的是:早在一年前,也就是2013年,王彬彬为«鲁迅内外»所写的长篇自序里,就已经详细交代了自«鲁迅:晚年情怀»出版后他的思想发展变化.在这篇«自序»中,他是这样提及«鲁迅:晚年情怀»的: 现在每想到这本书,我都有悔意袭上心头.当然不是对整本书都悔,悔的是第四章«脊梁与篾片»中对以胡适为代表的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粗暴批判.鲁迅与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是鲁迅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在1949年以后的几十年间,胡适被污名化,在谈到鲁迅与胡适的思想分歧时,是绝对地扬鲁抑胡,胡适甚至被骂作国民党的 帮凶 ㊁蒋介石的 走狗 .像我这样年龄的人,从小喝的是狼奶.对于胡适等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这种评价,就是喝下的狼奶之一部分.在1997年的时候,我已经努力吐出许多狼奶了,但还远远没有吐干净.是仍然在体内发挥作用的狼奶,让我在书中鹦鹉学舌地对胡适全盘否定㊁粗暴批判.这是足以令我终生羞愧的. 初知王彬彬大名的那一年,我也曾读到过«鲁迅:晚年情怀»,当时就诧异过,安徽学人中有许多人并不为官方现今都不平反的胡适思想批判运动而模糊了他们推崇故乡先贤的视线,何以胡适在王彬彬的笔下依旧如此反面呢.读了这篇«自序»,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王彬 彬 ; 学批 评 ; 识 分 子 ; 文 知 心理 人 格 论 中图 分 类 号 : 0 . I 6 2 6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8 5 (09 0 — 0 6 1 17 — 2 4 2 0 )5 0 2 — 0
收 稿 日期 :0 9 0 — 7 2 0 — 6 1
论 批 评上 也颇 多 旧病 重发 的感慨 来 。人 文精 神 的缺 失 , 自然 首先 是 文学 中人 的精 神 的丧 失 , 人 的精 神 的丧失 , 只能 到“ 撑作 家作 品的思 想 文 支
化 选择 ” ] [( 那里 去 找 。
时针 转动 的而不可 能是 逆 向 的 、 动 的 . 反 除非文 学 史 的写 作 、 定 、 裁 评估 不是 由这些批 评 家来 完 成 。 么 , 评 家 的批评话 语 趋 向 只能是 朝着 论 那 批 评 对象 的 “ 生存权 ” 发展 , 就 主要是 求证 性 、 它 论 辩 性和 确证 性 的综合 特 点 。文学 批评 都 用学 院 化来 代 表 。本质 上 和文 学批 评都 职业 化 基本 是
02 6
哲学 蕈
版
—
—
王彬彬及王彬彬 的文学批评
牛学智 ( 宁夏社会科学院 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 宁夏 银川 702 50 1)
摘 要 : 学批 评 家王 彬 彬 成 名 比 较 早 , 究现 当代 文 学 , 者 研 究 鲁 迅 、 四知 识 分 子 , 都 文 研 或 五 他
很 出 色 . 都 有 相 关 论 著 行 世 。但 他 作 为 批 评 家 , 引人 注 目、 深 得 人 心 的似 乎 还 是 关 于 时 也 最 最
法 可用 这样 的句 式来 表达 。
个 职 业批 评 家群 体 存 在也 许 有好 处 。 但
一
绝 对有 坏处 。许 多文 学作 品走红 ,是 炒作 的结 果, 创作 与批评 互相 需要 , 带来 负面影 响 。有 的
以文学研究者 的谨严 、 历史感 和理性打通现象 的历 时性 。这 样 , 的批 评 就没 有 了绝 大 多数 他 职业批 评 家 的呆板 、 四平 八稳 和僵 化 的学理 性 、 教条的学术规范。
新式方法 . 么, 那 王彬 彬 为什 么 能做 得 如 此 有 新 意 呢 ?这 是 不是 和他 “ 做 职 业批 评 家 ” 心 态 不 的
有关? 也是 不是 与他 常 常客 串 杂文 创 作 有 关 ? 些 既是 本 文 论 述 的 重 点 , 是 王 彬 彬 作 为 个 案 这 也
的 意 义。
作 者 简 介 : 学 智 (9 3 ) 男 , 牛 17 一 , 宁夏 社 会 科 学 院哲 学 与 文 化 研 究 所 副 研 究 员 , 事 中 国 当代 从
文 学 与 当代 批 评 家研 究 。
作 为 批 评 家 。 彬彬 是 从 骨 子 里反 对 研 究 王 的体 系性 的 . 这首 先 表 现 在他 对 真 切 的 内心 感 受 的信赖 和对 鲜 活 的经 验 事 实 、 素 的 生活 常 朴 识 的拥抱 。文 体 选择 上 , 以杂文 的眼 光 发现 现 实 问题 , 以随笔 的率 性 而为捕 捉思 想 的火 花 , 再
余秋雨作为某一类型、某一层级 的作家或某一 领 域 的名 人肯 定 是题 中应 有 之义 ,但 更 可 以看 作是 王彬彬 以批评 实践 的方式 回应职业批评 家 、职业 文学 研究 者 的再 批评 之作 。甚至 越想 “ 人文 精 神 ” 论 ,文 坛 三 户 》 面 所 蕴 有 的精 讨 《 里 神 品质 .似乎 越 可 以当作 它 的一个 延 续 。至少 “ 文精 神 ” 人 讨论 中属 于王彬 彬本 人 说 了但未 及 充分展开的话题 。 再来读《 文坛三户》犹有从微 , 观 和宏 观两 端补 充 和实证 的味道 了 .也 便油 然 而生 出即使 是在 多 年后 的今 天 。文 学创 作 和理
王彬 彬对 批评 的质 疑 .主要 集 中在 文学 批 “ 不做 职业 批评 家 ” 这句 话并 非王 彬彬 的原 评 能 不 能 职 业 化 和可 不 可 以 全 部 学 院 化 两 点
话, 只不过 , 王彬彬对职业批评家群体存在的看
上。分开来说 , 就 心情会直接影响到论评对 象 的位置和状态 。文学批评就其职责本来说就 是 为还 未 出现 的文 学史 所作 的前 期筛 选 和 汰除 工 作 .而通 常一 流 的或 影 响特别 大 的批 评家 的 批评 话 语 甚 至 可 能就 是 潜 在 的 文学 史 的雏 形 。
这样 的学 术惯 性 , 实际操 作 当中 , 实很 多 时 在 其 候是 反过 来制 约 、 召询 批评 家 的批 评思 维 的 。 事
实证 明 ,学术 惯性 对批 评 活动 的影 响 只能 是顺
“ 王” 二 之争 ) 能有 的心 情 状态 。 可 以及 当时他 可 能有 的 对文 学批 评暴 露 出来 的现 象 的看 法 。又 重新 阅读 王彬 彬 , 得 这 部 书澄 清 金 庸 、 觉 王朔 、
代 和 社 会 问题 的批 评 。 一 点恰 好 与 他 文咩 研 究 中 的 “ 这 心理 人 格 论 ” 法 相 统 一 , 些 拥 有 广 方 一 泛 影 响 的 作 家 作 品 . 他 一 观 照 , 有 了暴 露 真 相 的 感 觉 。 其 实创 作 心 理 、 作 意 图 等 并 不 是 经 就 创
作 品是 写给批 评 家看 的 。 们 的社 会 , 我 有分 量 的
有 必要 的批评 太 少.有一部 分批 评 用学 院代表
有 必要 , 所有 的批评 都 用学 院代 表 即成 问题 。 但 我 的 目的并 不是 否定批 评 ,但职 业批 评 家群体
的存在 是 不合理 的 …
不 做 职 业 批 评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