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都是影响全球气候的重要现象。
它们的出现和演变对于气候的预测和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别介绍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探讨它们的形成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一、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东部海表温度异常偏冷的气候现象。
它通常会伴随着太平洋海表面风异常的变化,从而影响全球气候。
拉尼娜现象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海洋深层冷水上涌异常增强,导致赤道太平洋东部海表温度下降。
拉尼娜现象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拉尼娜年份,太平洋赤道地区通常出现干旱天气,而南美洲西海岸则偏冷多雨。
此外,拉尼娜现象还会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进一步影响全球气候格局。
例如,北半球的冬季风会变得更强,并且副热带地区的降雨量会减少。
为了应对拉尼娜现象带来的气候影响,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强对拉尼娜现象的监测和预测能力,以便及时预警和对应对措施。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也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二、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东扩的异常温暖事件,常常伴随着东太平洋上的西风异常减弱。
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引起大气环流和海洋温度的异常变化,其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与海洋深层暖水的向东混合有关。
当这些暖水向赤道太平洋东部的表层水移动时,会导致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升高,从而形成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在厄尔尼诺年份,太平洋赤道地区通常出现异常降雨,并且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较大影响。
同时,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影响全球温度分布,使得某些地区的温度偏暖。
为了应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强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监测和预测,及时提供预警信息。
此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是重要的举措。
结语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一、厄尔尼诺(El Nino)现象:通常指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水温度大围的持续异常升高,引起全球气候异常并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
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圣婴"。
该现象首先发生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和秘鲁太平洋沿岸附近,多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因此得名。
在一般情况下,热带西太平洋的表层水温较高,而东太平洋的海温较低。
这种东、西太平洋之间海表温度梯度变化和信风一起,构成了海洋――大气耦合系统的准平衡态。
每隔2-8年,这种准平衡态就要被打破一次,西太平洋的暖气流伴随雷暴东移,使得整个太平洋水域的水温变暖,气候出现异常,其持续时间为一年或更长时间。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前的几个月里,太平洋赤道暖水发生大规模的自西向东移动,圣诞节前后,赤道太平洋东部沿岸暖水沿着厄瓜多尔和秘鲁海岸南下,水温异常声高,最大时比常年升高5到6℃。
由于暖水区迅速向西扩展,热带多雨带也随之南下。
原来干旱的赤道太平洋东部降水量剧增,河水泛滥成灾;本为雨季的赤道太平洋西部地区则干旱无雨。
此外,世界各地的气候因此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拉尼娜(La Nina)现象:厄尔尼诺过后,热带太平洋有时会出现与上述情况相反的状态,称为拉尼娜现象,拉尼娜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小女孩"。
拉尼娜现象表现为中、东太平洋海温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异常。
用以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
以赤道太平洋北纬5度至南纬5度,西经150度至西经90度区域的海表面温度平均值连续6个月以上高于或低于正常0.5℃分别作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二、走近厄尔尼诺――成因研究厄尔尼诺现象怎样形成的,又为什么会影响到大气的状态和变化呢?这一直是国际海洋和气象科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世界气象组织制定过从1985年开始为期十年的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计划(TOGA),其目的之一就是想通过对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寻求提高对厄尔尼诺及异常气候的预测能力。
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两种自然变化现象。
它们对全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定义、形成机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等相关内容。
一、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升高,并伴随着大规模热带海洋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
它一般以2-7年的周期出现,是全球气候系统中最重要的年际变化现象之一。
1. 形成机制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与赤道东太平洋上的温度异常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该区域海水较凉,热带东风从东向西刮,推动温暖的海水向西流动,结果导致赤道东太平洋上升温带(常称为厄尔尼诺升温带)的温度相对较高。
但当异常的东风减弱或逆转时,温暖海水不能向西流动,导致东太平洋上升温带异常升温,从而形成了厄尔尼诺现象。
2. 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降水量明显下降,而南美沿海、美国加州等地的降水量增加。
这种异常的降水分布会造成旱灾和洪灾的发生。
(2)风暴活动: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大规模热带海洋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从而对热带风暴的生成和路径产生影响。
东太平洋地区的风暴活动减弱,而西太平洋地区的风暴活动增强。
(3)海洋生态系统:厄尔尼诺现象引起浅层海水的异常升温,导致珊瑚礁白化、渔业资源减少等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
二、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并伴随着大规模热带海洋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
它一般以2-7年的周期出现,是全球气候系统中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对的现象。
1. 形成机制拉尼娜现象的形成与赤道东太平洋上的温度异常降低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东风会将冷海水推向西太平洋,导致赤道东太平洋下沉冷却带的温度相对较低。
但当异常的东风增强时,冷海水向东流动,导致赤道东太平洋下沉冷却带温度异常降低,从而形成了拉尼娜现象。
2. 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同样有重要的影响。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El Niño)和拉尼娜(La Niña)是指发生在太平洋热带地区的一种气候现象。
它们是由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引发的,对全球天气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定义、成因和对气候的影响。
一、厄尔尼诺现象1. 定义厄尔尼诺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通常,厄尔尼诺现象会每隔几年发生一次,持续时间约为数个月至一年左右。
2. 成因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是与太平洋海洋大气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在正常情况下,东赤道太平洋的海水温度比西赤道太平洋的海水温度高。
而当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水温度升高,与西太平洋形成温度梯度差,导致大气环流异常,从而引发全球气候的变化。
3. 对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会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广泛的影响。
其主要影响包括:- 欧亚大陆及中东地区降水减少,干旱频发;- 地中海地区降水增加,洪涝灾害发生的风险增大;- 南美洲西海岸地区干旱加剧,造成农作物减产;- 澳大利亚的洪涝和干旱事件频繁发生;- 全球气温升高,气候极端事件增多。
二、拉尼娜现象1. 定义拉尼娜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
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拉尼娜现象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发生,并持续一段时间。
2. 成因拉尼娜现象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太平洋海洋表面温度在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迅速回升。
这种急剧变化导致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水温度下降,从而影响大气环流。
3. 对气候的影响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系统同样产生重要影响,其主要影响包括:- 南美洲东海岸地区及西北美洲干旱和火灾事件增多;- 大洋洲和东南亚地区降水量减少,干旱情况恶化;- 赤道地区降水量异常增加,引发洪涝灾害;- 非洲东南部地区降水异常减少,导致干旱和饥荒。
综上所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由太平洋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引起的重要气候现象。
它们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广泛影响,导致气候极端事件的增加,对农业、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重大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是全球气候系统中重要的大气环流变动现象。
它们对全球天气和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定义、成因、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厄尔尼诺现象的定义和成因1.1 厄尔尼诺现象的定义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升高,并且与大气环流紧密联系的天气现象。
它通常发生在每2-7年的时间尺度上,持续数个月至一年之久。
1.2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东太平洋海水温度的异常升高。
正常情况下,东太平洋表面水温较低,而厄尔尼诺发生时,暖水从西太平洋沿赤道向东移动,导致海温升高。
二、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2.1 全球气候影响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变化。
例如,发生厄尔尼诺时,东南亚地区的降雨增加,而澳大利亚和南美洲西部则出现干旱。
此外,厄尔尼诺还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海平面上升、风暴增多等气候现象。
2.2 农业和渔业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对农业和渔业产生重要影响。
在厄尔尼诺发生期间,由于降雨模式改变,很多地区可能发生洪涝灾害或旱灾,影响农作物生长和渔业生产。
2.3 生态系统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对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都有显著影响。
暖水进入东太平洋会对珊瑚礁和海洋生物造成灾害性影响,引发珊瑚白化和海洋生物大规模死亡现象。
同时,厄尔尼诺也会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群和生态平衡带来一定冲击。
三、拉尼娜现象的定义和成因3.1 拉尼娜现象的定义拉尼娜现象是指东太平洋海温异常降低,并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的大气环流现象。
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对,拉尼娜发生时,东太平洋海水温度下降。
3.2 拉尼娜现象的成因拉尼娜现象的发生通常与厄尔尼诺现象呈现相反的趋势。
当厄尔尼诺结束后,海洋系统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开始下降,形成拉尼娜现象。
四、拉尼娜现象的影响4.1 全球气候影响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带来明显的影响。
例如,发生拉尼娜时,东南亚地区的降雨减少,而澳大利亚和南美洲西部则降雨增多。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厄尔尼诺(El Niño)和拉尼娜(La Niña)是自然界中重要的气候现象,它们对全球气候和环境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定义、形成原因、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厄尔尼诺的定义与形成原因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的现象,通常表现为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洋表面水温异常上升。
厄尔尼诺的形成源于赤道中东太平洋上层海水温暖化,导致正常的海洋和大气环流发生变化。
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形成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太平洋赤道东部的海洋地下热含量增加,使得海洋表面温度升高;其次,大气压力场发生变化,原本的东风成为西风,造成赤道中太平洋地区的海水在亚洲大陆沿岸积聚;再次,大规模的水汽上升,形成对流云团,并造成南美洲上空降水增加。
二、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产生广泛影响。
首先,厄尔尼诺导致南美洲、中美洲及墨西哥地区的降水偏多,而东南亚则普遍干旱;其次,南美洲沿岸地区气温升高,而东南亚则气温下降;再次,南美洲地区的风暴活动增强,热带气旋频繁,而东南亚的风暴活动减弱。
此外,厄尔尼诺还对全球气候形成链式反馈影响。
厄尔尼诺导致大气环流异常,进而影响北大西洋中纬度地区降水和温度,以及欧洲冬季风和印度季风。
三、拉尼娜的定义与形成原因拉尼娜是厄尔尼诺现象的相反现象,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降低的现象。
拉尼娜的形成源于赤道中太平洋上层海水温度异常降低,导致海洋和大气环流发生变化。
拉尼娜现象的主要形成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赤道中太平洋上层海水温度下降,使得海洋表面温度降低;其次,大气压力场发生变化,原本的西风成为东风,造成赤道中太平洋地区的海水向南美洲沿岸推移;再次,水汽下降,形成干旱条件。
四、拉尼娜对气候的影响拉尼娜现象同样对全球气候造成显著影响。
首先,拉尼娜导致南美洲沿岸地区气温降低,而东南亚气温升高;其次,南美洲、中美洲及墨西哥地区干旱,而东南亚则降水偏多。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和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一、厄尔尼诺(El Nino)现象:通常指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水温度大围的持续异常升高,引起全球气候异常并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
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圣婴"。
该现象首先发生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和秘鲁太平洋沿岸附近,多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因此得名。
在一般情况下,热带西太平洋的表层水温较高,而东太平洋的海温较低。
这种东、西太平洋之间海表温度梯度变化和信风一起,构成了海洋――大气耦合系统的准平衡态。
每隔2-8年,这种准平衡态就要被打破一次,西太平洋的暖气流伴随雷暴东移,使得整个太平洋水域的水温变暖,气候出现异常,其持续时间为一年或更长时间。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前的几个月里,太平洋赤道暖水发生大规模的自西向东移动,圣诞节前后,赤道太平洋东部沿岸暖水沿着厄瓜多尔和秘鲁海岸南下,水温异常声高,最大时比常年升高5到6℃。
由于暖水区迅速向西扩展,热带多雨带也随之南下。
原来干旱的赤道太平洋东部降水量剧增,河水泛滥成灾;本为雨季的赤道太平洋西部地区则干旱无雨。
此外,世界各地的气候因此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拉尼娜(La Nina)现象:厄尔尼诺过后,热带太平洋有时会出现与上述情况相反的状态,称为拉尼娜现象,拉尼娜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小女孩"。
拉尼娜现象表现为中、东太平洋海温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异常。
用以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
以赤道太平洋北纬5度至南纬5度,西经150度至西经90度区域的海表面温度平均值连续6个月以上高于或低于正常0.5℃分别作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二、走近厄尔尼诺――成因研究厄尔尼诺现象怎样形成的,又为什么会影响到大气的状态和变化呢?这一直是国际海洋和气象科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世界气象组织制定过从1985年开始为期十年的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计划(TOGA),其目的之一就是想通过对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寻求提高对厄尔尼诺及异常气候的预测能力。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一样都是一种海水温度大范围季节性异常变化的现象,由此可导致一些地区的天气异常,从而形成气象灾害。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每隔若干年发生一次大规模海水温度异常增高的现象。
在赤道南北两侧,由于长年受到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的吹拂,形成两股自东向西的洋流,而下层冷海水上涌补充,使得太平洋海面的水温西高东低。
但是,有的年份东南信风突然变弱,使得南赤道洋流也变弱,太平洋东部上升的冷水减少,而更多的暖水随赤道逆流涌向太平洋东部。
厄尔尼诺现象明显出现在南太平洋东岸,即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国的西部沿海,周期一般为2—7年。
它的出现一般在圣诞节前后或稍后一两个月,于是讲西班牙语的当地人把它称作了“厄尔尼诺”,即“圣婴”。
拉尼娜现象正好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海水温度异常变冷的现象。
拉尼娜的发生与赤道偏东信风加强有关。
偏东信风加强,赤道洋流受信风推动,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高温暖水在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堆积,成为全球水温最高的海域。
相反,在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比较暖的海水向西输送后,深层比较冷的海水就来补充,因此造成东太平洋海表水温偏低,从而引发拉尼娜现象。
讲西班牙语的南美当地人就把它称作“拉尼娜”,即“圣女”的意思。
一般认为,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
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重要依据。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形成示意图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都会引起全球气候系统的异常变化而形成气象灾害。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海洋上空大气层气温升高,破坏了大气环流正常的热量、水蒸气等分布的动态平衡。
这种海水和空气温度的异常升高的结果,往往是全球范围的异常天气变化。
使得一些地区到了该冷的时候冷不下来,另一些地区该热的时候热不起来;那些原来是多晴少雨的地区却出现了雨量猛增而形成洪涝灾情,那些原来雨量充沛的地区反而烈日当空久旱缺雨。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讲解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讲解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地球气候系统中两个重要的现象。
它们分别指的是热带太平洋上热带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高和异常低的现象。
本文将详细解释这两个现象的成因、特点和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一、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指热带太平洋上热带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
它的发生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风场异常:在厄尔尼诺发生期间,东太平洋交替的东北风和东南风减弱,而暖流的增强则导致海表温度升高。
2. 太平洋海洋环流异常:由于厄尔尼诺发生时海洋环流发生异常改变,热带太平洋的暖流向东太平洋的海水水温增加。
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会带来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海洋温度异常: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太平洋热带东太平洋地区的海表温度明显偏高,可能比平均温度高出1至3摄氏度。
2. 降雨分布异常: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海洋环流异常,会影响大气运动。
通常,与厄尔尼诺相关的大气运动会导致热带太平洋地区的降雨量明显增加。
3. 全球气候影响:厄尔尼诺现象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的影响。
比如,它可以导致亚洲季风减弱,从而影响亚洲地区的农业产量。
二、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是指热带太平洋上热带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低的现象。
它的发生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风场异常:在拉尼娜发生期间,东太平洋交替的东北风和东南风增强,而冷流的加强则导致海表温度降低。
2. 太平洋海洋环流异常:由于拉尼娜发生时海洋环流发生异常改变,热带太平洋的冷流向东太平洋的海水水温降低。
拉尼娜现象通常会带来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海洋温度异常:拉尼娜发生时,热带太平洋热带东太平洋地区的海表温度明显偏低,可能比平均温度低出1至3摄氏度。
2. 降雨分布异常:拉尼娜现象通常导致热带太平洋地区的降雨量降低,可能引发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3. 全球气候影响: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同样产生广泛的影响。
它可能导致大气环流异常,进而对全球各地的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如影响大气环流和降水模式。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El Niño)和拉尼娜(La Niña)是全球气候系统中重要的现象,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温产生了显著影响。
本文将探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以及它们对我国气候所带来的影响。
一、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厄尔尼诺现象指的是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它与正常的海洋循环有关。
正常情况下,副赤道和赤道沿海地区的东风会将表层水流推向西太平洋,导致此地的海水较为凉爽。
然而,当这种东风减弱或逆转时,副赤道和赤道沿海地区的表层水流变得较为平静,太平洋暖池的海水开始向东移动,使得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水温度升高,从而形成了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通常发生在每隔2至7年的时间间隔内,其具体发生时间和影响范围会有所不同。
然而,厄尔尼诺现象与气候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并与其他气候现象(例如南方涛动)产生相互影响。
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拉尼娜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向现象,指的是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
拉尼娜现象通常发生在厄尔尼诺之后,是厄尔尼诺现象缓解的结果。
拉尼娜现象的形成与风暴发生频率和强度有关。
当赤道地区的东风变得更加强劲时,由于风强会将冷水推向东太平洋地区,导致拉尼娜现象的发生。
拉尼娜现象的具体时间和影响范围也有所不同,但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我国的气候产生显著的影响。
具体来说,厄尔尼诺现象会引发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降雨量分布: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我国北方地区的降雨偏少,而南方地区的降雨则较为丰富。
这会对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分配造成一定影响,可能导致干旱和洪涝等相关问题。
2. 气温变化:由于厄尔尼诺现象使得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水温度升高,从而会导致我国东部地区的气温升高。
一些地区可能出现异常高温和热浪现象。
3. 暴雨和风暴增多:厄尔尼诺现象会增加我国南方地区的暴雨和风暴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导致洪灾和水患等问题。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全球气候领域中引人注目的两个重要现象。
它们以周期性的出现,对全球气候产生显著的影响,包括我国。
本文将探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并分析它们在我国气候中的影响。
一、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都源自于热带太平洋中的海洋温度异常,而这种异常又与大气环流密切相关。
1.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这个异常通常发生在每3-7年一次,持续时间约为数月至一年左右。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厄尔尼诺现象与热带太平洋大气和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东部的厄尔尼诺冷池(也称为拉风洼地)可以维持相对较低的海温。
然而,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这片海域的海温升高,与大气环流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正反馈的效应。
其次,厄尔尼诺现象与赤道东部外洋气候波动有关。
夏季,赤道东部外洋随着温度升高,海洋表面风向发生改变,促使热带太平洋暖池的水向赤道东部重新充盈。
这使得热带太平洋东部的海洋温度升高,形成厄尔尼诺现象。
最后,大尺度海气耦合过程也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海洋环流与大气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海洋表面温度变化,从而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
2. 拉尼娜现象的成因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对应,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东部海水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
它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的数年内出现。
拉尼娜现象的形成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首先,拉尼娜现象与热带太平洋的海洋环流紧密相关。
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东部的海洋表面风把暖水由东走西,将暖池的水推向西太平洋。
然而,在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这种海洋环流几乎停止,使得热带太平洋东部海温降低。
其次,南方涌流是拉尼娜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它是指来自赤道附近的暖流,会把暖水带到热带太平洋东部,从而导致热带东太平洋海温升高。
然而,当南方涌流减弱或消失时,拉尼娜现象就会出现。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现象,它们具有显著的周期性,并对我国的气候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探讨它们对我国气候的具体影响。
一、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厄尔尼诺现象指的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暖现象。
它的成因主要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洋-大气系统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以下是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成因:1.1. 风场异常正常情况下,赤道东太平洋的东北信风将温暖的表层海水推向西太平洋,由此导致赤道东太平洋上升流变强,海洋深层冷水上升,使赤道东太平洋维持较低的表层温度。
然而,在厄尔尼诺事件中,东北信风减弱或逆转,导致温暖的表层水向东太平洋偏移,压制了海洋深层冷水上升与表层温度下降,从而使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上升。
1.2. 热带西太平洋异常加热厄尔尼诺现象中,西太平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这主要是因为大规模的暖池形成、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增强、热带西太平洋暖化异常加热等原因导致的。
此异常加热影响热带大气环流,间接导致了东太平洋海水温度的上升。
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拉尼娜现象指的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冷现象。
它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对应,是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的冷位相。
以下是拉尼娜现象的主要成因:2.1. 反风场异常拉尼娜现象时,赤道中东太平洋的东北信风加强,使得大量暖水向东太平洋推进,从而导致表层海水温度下降。
此时,赤道年变化和年际变化的正常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偏离,导致拉尼娜现象的发生。
2.2. 热带西太平洋异常冷却拉尼娜现象中,热带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大规模的冷池形成、东太平洋上升流加强、热带西太平洋异常冷却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种异常冷却进一步影响大气环流,引发拉尼娜现象的形成。
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降水分布变化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我国华南、华中和华北地区的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而西北地区则偏少。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分析和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分析和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而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作为其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分析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其产生的成因主要是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首先,厄尔尼诺现象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洋环流紧密相关。
通常情况下,赤道东太平洋存在着冷流,即秘鲁海流和赤道计都海流,这使得该地区水温较低。
然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海洋表层水温升高,形成暖水带,从而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其次,厄尔尼诺现象与大气环流也密切相关。
在通常情况下,赤道东太平洋上空存在着大规模的向下气流,这导致了湿空气的下沉和稳定的天气条件。
然而,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这种大规模的向下气流会减弱或消失,从而影响大气环流,出现异常的天气现象。
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分析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
其产生的成因主要是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拉尼娜现象正好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而且两者往往处于相互影响的状态。
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洋表层水温下降,形成冷水带,进而导致拉尼娜现象。
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影响1. 气温变化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温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上空的海洋表层水温升高,释放大量热量到大气中,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而拉尼娜事件发生时,海洋表层水温下降,导致赤道东太平洋上空的气温下降,全球气温也会相应下降。
2. 降雨量分布变化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降雨量分布产生明显的影响。
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东亚、东南亚和南美洲等地的降雨量往往较多,而印度、澳大利亚等地则可能出现干旱。
而拉尼娜事件发生时,上述地区的降雨情况则相反,东亚、东南亚和南美洲等地可能出现干旱,而印度、澳大利亚等地的降雨量则有所增加。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地球上两种重要的气候变化现象,它们对我国的气候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气候背景、影响因素和具体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气候背景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海温的异常变化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东太平洋表面海温异常升高,拉尼娜现象则是指东太平洋表面海温异常降低。
这两种现象是跨大洋的,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影响因素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发生与南、北半球之间的海气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太平洋海洋和大气系统的异常交互作用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
其中,厄尔尼诺现象通常是由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和压低位异常触发的,而拉尼娜现象则是由相反的情况引起的。
三、具体影响1. 降水和干旱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降水量通常会减少,导致干旱和水资源短缺问题。
而拉尼娜现象相反,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降水量会增加,可能引发洪涝等灾害。
2. 气温变化厄尔尼诺现象使得我国华南地区的气温较往年偏高,而拉尼娜现象则会导致我国华北地区的气温较往年偏低。
这种气温变化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3. 台风频率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西太平洋的台风频率较往年明显减少,引起我国沿海地区的减灾能力下降。
而拉尼娜现象则相反,会导致台风频率增加,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安全造成威胁。
4. 海洋生物和渔业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于我国的海洋生物和渔业也有重要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我国的渤海和黄海地区的渔业资源减少,而拉尼娜现象则会导致渤海和黄海地区的渔业资源增加。
综上所述,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的气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了解这些影响,可以更好地预测和适应气候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变化,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测技术,为我国的气候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全球气候系统中重要的自然现象,它们对我国的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一、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东太平洋一带海洋表层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引发全球气候模式的变化。
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会导致我国东北地区冬季降水偏多,气温偏高,而南方地区则多雨少旱。
首先,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我国东北地区的冬季降水量增加。
由于厄尔尼诺现象中的海洋表层温度异常升高,形成了一个暖流环流,使得暖湿空气向东北方向运动,增加了东北地区的降水量。
这种现象对冬季种植业和水资源管理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次,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导致我国南方地区雨季强度增加。
由于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海洋温度异常升高,使得南海的水温也升高,从而助长了南方地区的雨季。
这对于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水资源补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厄尔尼诺现象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其中之一是北方地区的干旱。
由于暖湿空气向东部、东北部运动,造成北方地区降水量减少,导致干旱和干燥。
这对于北方地区的农业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另外,厄尔尼诺现象还可能会引发我国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强降雨、洪涝灾害和台风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及早预警和准确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对于我国的气象部门至关重要。
二、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洋表层温度异常下降的自然现象。
拉尼娜现象通常会导致我国的气温持续下降,降水偏少。
首先,拉尼娜现象会导致我国部分地区干旱。
由于拉尼娜现象引发的海洋表层温度下降,使得水汽的蒸发减少,降水量减少,造成部分地区的干旱和旱灾。
其次,拉尼娜现象还可能导致一些地方的气温下降。
由于拉尼娜现象使得我国东部海洋表层温度下降,使得陆地上的冷空气活动加强,进一步使得温度下降。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分析和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分析和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分析厄尔尼诺现象,指的是出现在赤道太平洋的暖流异常加强的现象。
其成因主要与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有关。
在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的东部海域存在着冷水流和暖流之间的气候对比,形成了表层水温的垂直梯度。
而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热带东太平洋的暖流加强,冷水流减弱或消失,导致了表层水温上升。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与热带太平洋海洋大气耦合系统的异常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东太平洋的冷水流会导致大气上升运动,并形成热带东太平洋高压区。
而当厄尔尼诺发生时,由于暖流的加强,水汽量增加,大气上升运动增强,形成强降水区,导致全球一些地区的气候异常。
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分析拉尼娜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对立面,指的是赤道东太平洋海域表层水温异常偏冷的现象。
拉尼娜现象的成因与厄尔尼诺类似,也是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所致。
在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暖流减弱或消失,冷水流加强,导致了表层水温下降。
拉尼娜现象的形成主要与热带太平洋海洋大气耦合系统的异常相互作用有关。
在正常情况下,东太平洋的冷水流导致大气下沉运动,形成高气压。
而当拉尼娜发生时,冷水流增强,大气下沉运动增加,导致气压偏高,进而导致降雨减少和地表温度下降。
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降水模式产生影响。
厄尔尼诺时期,全球东太平洋地区的降水增多,而南美洲沿岸地区的降水减少。
此外,厄尔尼诺还引起全球气候异常,包括气温升高、风暴活动增加等。
相比之下,拉尼娜现象则对全球降水模式产生相反的影响。
拉尼娜时期,南美洲沿岸地区的降水增加,而东太平洋地区的降水减少。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是热带太平洋海洋和大气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东太平洋表层海水较为凉爽,而西太平洋表层海水相对较暖。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东太平洋赤道区域的表层海水温度明显上升,导致大气环流的改变。
具体而言,由于表层海水的上升,形成了所谓的厄尔尼诺海温异常,这将导致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增加,使得云和降水的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全球气候。
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的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方面,厄尔尼诺会导致东亚夏季风缓弱,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减少,气温升高。
另一方面,由于厄尔尼诺海温异常,南海地区水汽增加,加剧了西南风暴雨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导致华南地区的降雨量增加,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拉尼娜现象的成因是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变化,即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较正常时期更为凉爽。
这一现象同样会引起大气环流的改变,从而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与厄尔尼诺相反,拉尼娜会导致东亚夏季风增强,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增加,气温下降。
此外,拉尼娜还可能导致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引发持续性的低温、雨雪天气,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是热带太平洋海洋和大气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减少,气温升高,而拉尼娜现象则使得夏季降水增加,气温下降。
这些变化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以及人民的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发展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世界范围内影响气候的两大现象,它们的发生和发展对气象、农业、海洋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从成因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两个方面着重展开说明。
一、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1.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厄尔尼诺现象指的是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升高,与正常情况下的海温分布差异明显。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气候、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海水温度的异常升高导致海洋表面蒸发增加,释放更多热量到大气中,造成大气稳定层的不稳定,进而影响沿海地区的降水和气温。
2. 拉尼娜现象的成因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下降,与正常情况下的海温分布差异显著。
拉尼娜现象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海洋环流系统:拉尼娜现象是受到海洋环流系统变化的影响。
海洋环流系统的异常,导致海水温度下降,从而影响大气温度和降水,形成拉尼娜现象。
海洋环流带动了大气环流,使得拉尼娜现象持续一段时间。
二、对我国气候的影响1. 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我国是一个气候多样的国家,而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则往往导致我国东北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而南方地区则易受风暴和降水的影响,导致洪涝灾害等问题。
著名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是1998年,许多地区受到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2.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拉尼娜现象的形成对我国的气候有不同的影响。
拉尼娜现象使得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偏低,东北和华北地区易遭遇严寒和干旱,南方地区则可能受到降水和洪涝的影响。
2010年的拉尼娜现象导致我国南方地区雨水增多,引发多地洪涝。
总结: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形成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气候现象。
了解这两个现象的成因和影响,有助于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自然灾害方面能够更为有效地防范和调整。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两大气象现象,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对我国经济、人民生活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气候是地球表面长期变化的统计结果,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常见的气候现象之一。
它们的出现对我国气候产生了直接影响。
本文将介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并分析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一、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厄尔尼诺现象又称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是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周期性变化的一种现象。
它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共同引起:1. ENSO相互作用ENSO指的是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相互作用,包括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当ENSO正常时,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高,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相对较低,形成热带太平洋的正常状态。
而当ENSO 发生异常变化时,就会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2. 湿度变化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深压系统异常移动,导致大气环流和水汽输运发生变化。
此时,大气中的水汽增加,湿度水平上升。
而湿度的变化进一步影响降水量和云量,从而造成降水和云量异常。
3. 暖流ENSO的异常变化会引起位于赤道东太平洋的热带暖流异常活动。
这种暖流会向东移动,导致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
同时,暖流活动的改变也会影响气候环境的改变。
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拉尼娜现象又称为冷事件,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对应。
拉尼娜现象的形成主要源自ENSO相互作用中的异常变化。
具体来说,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ENSO相互作用异常当ENSO的相互作用异常发生时,地球表面的气温也会产生异常变化,拉尼娜现象就开始发生。
此时赤道东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会较厄尔尼诺现象时偏低,而降雨较少。
2. 风暴异常拉尼娜现象会导致洋流和海水循环发生异常,进而引起风暴的异常活动。
这些风暴对地球表面的温度和降水产生负面影响,使得冷事件进一步加剧。
3. 气压异常拉尼娜现象的发生会导致大气压力异常分布。
通常情况下,拉尼娜事件时,赤道东太平洋的大气压较低,而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的大气压较高。
这种气压异常进一步加剧了拉尼娜现象的发生。
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存在对我国气候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2014-01-12 12:27:08| 分类:谭天说地|举报|字号订阅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一样都是一种海水温度大范围季节性异常变化的现象,由此可导致一些地区的
天气异常,从而形成气象灾害。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每隔若干年发生一次大规模海水温度异常增高的现象。
在赤道南北
两侧,由于长年受到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的吹拂,形成两股自东向西的洋流,而下层冷海水上涌补充,使
得太平洋海面的水温西高东低。
但是,有的年份东南信风突然变弱,使得南赤道洋流也变弱,太平洋东部
上升的冷水减少,而更多的暖水随赤道逆流涌向太平洋东部。
厄尔尼诺现象明显出现在南太平洋东岸,即
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国的西部沿海,周期一般为2—7年。
它的出现一般在圣诞节前后或稍后一两个
月,于是讲西班牙语的当地人把它称作了“厄尔尼诺”,即“圣婴”。
拉尼娜现象正好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海水温度异常变冷的现象。
拉尼娜的
发生与赤道偏东信风加强有关。
偏东信风加强,赤道洋流受信风推动,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高温
暖水在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堆积,成为全球水温最高的海域。
相反,在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比较暖的海水向西
输送后,深层比较冷的海水就来补充,因此造成东太平洋海表水温偏低,从而引发拉尼娜现象。
讲西班牙
语的南美当地人就把它称作“拉尼娜”,即“圣女”的意思。
一般认为,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
气候现象。
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重要依据。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都会引起全球气候系统的异常变化而形成气象灾害。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海洋上
空大气层气温升高,破坏了大气环流正常的热量、水蒸气等分布的动态平衡。
这种海水和空气温度的异常
升高的结果,往往是全球范围的异常天气变化。
使得一些地区到了该冷的时候冷不下来,另一些地区该热
的时候热不起来;那些原来是多晴少雨的地区却出现了雨量猛增而形成洪涝灾情,那些原来雨量充沛的地
区反而烈日当空久旱缺雨。
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赤道太平洋中部、东部地区降雨量通常都会大大增
加,而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太平洋西部地区则干旱不雨;北半球的很多地区都会出现冬天气温偏高而
夏季气温较低的暖冬凉夏现象
拉尼娜现象一般会紧随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渡现象。
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
时,赤道东太平洋表面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热量向空气扩散,热空气再被太平洋上空的大风吹走,上层海
水的温度逐渐下降。
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海水再翻上来,使得海水表面温度进一步下降。
如果大范围上层海
水持续变冷达6个月以上,其温度低于常年0.5℃以上,就形成了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影响:
当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的迅速升高首先直接导致了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洪涝灾害频繁;同时使得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发生严重干旱,可能引发森林火灾。
产量占世界鱼产量1/5左右的秘鲁渔场海水温度便会异常升高,结果造成鱼死鸟亡,海洋动物迁移,渔业收成大幅下降的现象。
它还会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到中高纬度地区,甚至给全球气候带来异常。
因此,厄尔尼诺还常常引起非洲东南部和巴西东北部的干旱、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北部暖冬以及美国南部冬季暖湿多雨,然后引发严重洪水和泥石流;它与日本及我国东北的夏季低温、日本和我国的降水等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此外,厄尔尼诺常常抑制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热带风暴
生成,但使得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加。
厄尔尼诺对我国大气环流形势、旱涝分布、台风活动异常等也有显著影响。
1、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2、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
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从东南海洋上吹向我国的夏季风强度大大减弱,长江流域入梅推迟,造成我国夏季降雨带的位置偏南,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
1998
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3、相对地,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河套地区)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
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罕见的干旱、高温。
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
4、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东北地区,由于夏季温度偏低,出现低温冷害的可能性较大;43wq,东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低温冷害。
5、在厄尔尼诺的秋冬季,青藏高原多雪。
拉尼娜现象影响我国气候:
拉尼娜现象对气象灾害的催化作用要小得多。
一般来说,拉尼娜现象出现的年份,在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会降雨偏多;在太平洋东部、中部地区、美国南部、赤道非洲等地会出现干旱。
对我国的影响不会十分明显。
一般是冬天变得稍冷些,夏季变得更热些,在西太
平洋与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的数量比正常年份略多些。
1、在拉尼娜年份的冬春季节,由于全球气压场的加强, 造成了中国冬季偏北气流盛行寒潮、大风频繁出现, 黄、渤海冰情普遍偏重,扬沙、沙尘的频率也比正常年份偏高;气候干冷,易形成春旱。
2、拉尼娜年份中国冬季频繁的冷气团南下和夏季太平洋副高的强劲使夏季风加强,北上加快, 从而形成中国降水分布的北多、南少型, 气温分布则为冷冬、热夏型。
3、在拉尼娜年份夏秋季节,夏季在低纬地区, 太平洋高压此时也相应得到了加强,且位置偏北,紧靠副高南侧的热带辐合带也偏北,而台风多是在辐合带的低压或云团发展起来的,再者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偏高,热带风暴能源充足, 上空对流旺盛,在夏季风的作用下,西太平洋、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包括台风)就比正常年份多,会出现东部地区大面积的洪涝灾害。
例题分析:(一)结合厄尔尼诺与对拉尼娜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分析,2009 年初我国北方大面积干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根本原因: 是拉尼娜和全球大气环流异常的共同作用。
2. 直接原因:造成今冬以来我国大部降水少的原因是影响我国的暖湿空气少,这是由于来自东南方向的西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西南方向的印度洋、孟加拉湾暖湿空气都偏少。
3. 综述:拉尼娜现象导致今冬副热带高压偏弱,太平洋西侧水汽输送较弱,同时,全球大气环流异常造成青藏高原空气偏暖,南支槽不活跃。
东南、西南的两条路线水汽输送都较弱,直接导致今冬我国北方的干旱。
(二)2008 年初中国遭遇50 年未遇的雪灾,在复杂的成因中,拉尼娜因素的
遥相关作用也已显现。
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这样一个环流形势非常有利于我国北方冷空气的南下。
它使得我们有一个冷冬。
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团相遇后,使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灾害性天气便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