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用)

合集下载

归去来兮辞 并序 解析

归去来兮辞 并序 解析

归去来兮辞并序解析《归去来兮辞》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辞章,共有八章。

全篇以“归”和“来”为线索,展现了作者在逃离尘嚣,归隐田园的心境,并融入了陶渊明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于政治变革的期望。

下面就《归去来兮辞》进行详细解析。

序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撰《归去来辞》,曰:“归去来!归去来兮,甘泉之洞庭。

汨有余之西山,永和之水济。

文水其纯,洞庭其清。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此可知陶渊明是对归隐田园生活青睐有加的。

为何如此?一是因为他生于乱世,苦于纷争;二是因为他善于表达,有诗为伴,有笔可书,对他来说,文字就是生活的精彩。

《归去来辞》引言部分提到“甘泉之洞庭”、“汨有余之西山”和“永和之水济”,表现出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里的“甘泉”、“汨有余”和“永和”都是虚构的地名,代表美好的环境和生活。

作者希望能够回到这样一个自然和谐、安逸宜人的地方。

第一章讲述了陶渊明主张归隐的理由。

他将当时的社会形势描述为“尘嚣不得”、“达旦之嗟”和“卷舒之高节”,意指纷争不断,生活压力大,他感到疲惫不堪。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陶渊明选择了归隐,返回自己向往的田园生活。

第二章以陶渊明的亲身经历为例,具体阐述了他为什么选择了归隐。

陶渊明曾经历了被贬为长沙王府谒者、父亲去世、流亡等一系列痛苦的经历。

这些遭遇使他对于功名富贵的追求产生了怀疑,同时也让他更加珍惜田园生活的平淡与自由。

第三章中,陶渊明以自然景物来对比人事变迁,表达了他对于政治变革的期望。

他用“备醢之器”、“裁锟”等比喻来描述社会中的险恶和暴虐,而用“蓼莪”、“梁辺”等词语来描绘自然山川的清幽与美好。

通过对比,陶渊明希望能够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

第四章描述了陶渊明归隐后的田园生活。

他向往的不仅是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还有田园的景色和情趣。

这一章节中,陶渊明娓娓道来,将田园景色与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然与和谐,田园生活的宜人和清静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并序)》理解性默写练习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修下册)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并序)》理解性默写练习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修下册)

39.《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在劝自己断绝与外界的交往后,
进一步告诫自己“
, ”。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世与我而相违 复驾言兮焉求
40.在《归去来兮辞》中,表现农人对陶渊明诚恳热情的句
子是“ ,
”。
41.《归去来兮辞》中的“ , ”,表现了陶渊明决 定与外界断绝交往后,希望过上的富有情味和高雅闲适的 生活。
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
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54.“山”“水”“鸟”是诗人们钟爱的意象,在诗人笔下,它们或 灵秀,或壮阔,或低吟,或高唱,给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意趣。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的流云倦鸟、令作者留恋不已的图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归 去 来 兮 辞 并 序 》 中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面对此景,作者却发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作者的悲愁叹老, 其实是他郁闷难展的苦痛隐忧之情的自然流露。
他“ ”。
问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

者归家时,家人对自己的热情迎接。
”,表现了作
33.《归去来兮辞》中的“
, ”,描写陶渊明刚回
到家中所看到的庭院中的景象,借以暗中表达归田之志。
僮仆欢迎 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
34.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答案】 22.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23.乃瞻衡宇 载欣载奔
24、《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陶渊明想象自己归家时家人欢迎 自己辞官归来,主仆同心,长幼一致,颇使诗人感到快慰。 25、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的号“易安居士”中的“易安”一词出自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傲然自得之情和甘于淡泊之志。

《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归去来兮辞并序》学问点总结《归去来兮辞并序》是王勃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使用并诗体写作的辞章文。

本文以屈原追忆祖国和家乡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抱负社会的憧憬,呈现了王勃雄心壮志和抵制现实的精神风貌。

本文是乐观献身的辞章,不同于《离骚》中屈原的悲愤抒怀,更强调了新政权对才子的招揽和敬重。

下面将对《归去来兮辞并序》的学问点进行总结。

一、题材特点:《归去来兮辞并序》主要通过屈原的抒怀情怀和社会现状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不满和对抱负社会的憧憬。

文中通过描绘祖国的富强和自然景观的壮丽来反衬当时的社会动荡和混乱,以此来凸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奇特将来的追求。

二、结构特点:全文分为序言和辞两部分。

1. 序言:主要通过对屈原背叛的描写来引出屈原的追忆和思考,用以凸显现实社会的荒芜和作者的不满。

2. 辞:以屈原追忆祖国、反思自身、寄予情感和自我劝慰等四个部分开放,结构紧凑且层次分明。

通过屈原追忆美丽的乡村景色,寄予对家乡的深情告辞,并表达了坚决的抱负信念和乐观投身社会的愿望。

三、意境描写:1. 描写家乡景色:作者通过描绘家乡的河流、山峰、田野、花草等自然景观,形象地呈现了乡村风景的壮丽和美丽。

这些景色既呈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也通过对城邑的对比,凸显了城市的浮躁和不健康的社会现象。

2. 表达情感:作者通过描绘屈原临别家乡的情景和自身内心的冲突苦痛来表达了对祖国和家乡的眷恋之情。

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抱负社会的憧憬和追求。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文学风格:1. 对偶和互文:在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对偶和互文的修辞手法,使文笔雄浑而有力。

2. 池州体:接受“池州体”即并序之法,将寄予情感和表达思想的辞章与前文的序言相结合。

通过对序言的铺垫和对辞章的表达,使整篇文章的意境更加深远。

3. 喻辞和典故:文中使用了一些比方手法和典故,如“玉珂逢骊山,料峭映鲸波”中的鲸波即指沧海,引用了《诗经·鲁颂·骊姬之什》中的典故。

《归去来兮辞(并序)》注释、分析

《归去来兮辞(并序)》注释、分析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①。

幼稚盈室②,缾无储粟③,生生所资④,未见其术⑤。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⑥,脱然有怀⑦,求之靡途⑧。

会有四方之事⑨,诸侯以惠爱为德⑩,家叔以余贫苦⑪,遂见用于小邑⑫。

于时风波未静⑬,心惮远役⑭,彭泽去家百里⑮,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⑯。

何则⑰?质性自然⑱,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⑲,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⑳,皆口腹自役㉑。

于是怅然慷慨㉒,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㉓,当敛裳宵逝㉔。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㉕,情在骏奔㉖,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㉗,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㉘,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㉙。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㉚?既自以心为形役㉛,奚惆怅而独悲㉜?悟已往之不谏㉝,知来者之可追㉞。

实迷途其未远㉟,觉今是而昨非㊱。

舟遥遥以轻飏㊲,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㊳,恨晨光之熹微㊴。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㊵。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㊶。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㊷。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㊸。

引壶觞以自酌㊹,眄庭柯以怡颜㊺。

倚南窗以寄傲㊻,审容膝之易安㊼。

园日涉以成趣㊽,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㊾,时矫首而遐观㊿。

云无心以出岫○51,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52,抚孤松而盘桓○53。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54。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55?悦亲戚之情话○56,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57,将有事于西畴○58。

或命巾车○59,或棹孤舟○60。

既窈窕以寻壑○61,亦崎岖而经丘○62。

木欣欣以向荣○63,泉涓涓而始流○64。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65。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学问点总结《归去来兮辞并序》是古代文人辞章作品之一,作者是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曹操。

这篇辞章是曹操在临终之际所写,表达了他对生死的思考和对壮志未酬的不甘。

下面我将从文学特点、主题思想和艺术价值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一、文学特点:1. 语言美丽:整篇辞章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倒装、排比等,使文辞美丽动听。

2. 意境深远:作者通过质问、劝慰和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将自己对生死的思考和对壮志未酬的不甘心情呈现得淋漓尽致。

3. 表达真情实感: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作中流露出对家人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自己事业未竟的圆满之情。

4. 辞章结构严谨:整篇辞章布局清楚,分为序言、辞章、结语,每一部分的内容和意义都得到很好的表达。

二、主题思想:1. 生死观:作者在辞章中透露出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对死亡表示了一种无奈和不甘之情。

2. 壮志未酬:曹操是一位有壮志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但由于种种缘由,他的壮志未能实现。

在辞章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未竟事业的圆满和不甘之情。

3. 家国思念:辞章中透露出作者对家人和国家的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呈现了他作为一位宏大政治家对国家的忠诚之心。

三、艺术价值:1. 辞章的艺术性:《归去来兮辞并序》以辞章的形式呈现了曹操的真情实感,处理辞章的结构和辞句运用上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修辞手法的应用: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倒装、排比等,使文辞显得更加美丽动听,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

3. 内容的感人性:全文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壮志未酬的圆满之情,给人一种深深的感人之感。

总结起来,《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一篇以辞章形式呈现的文言文作品。

作品流露出作者对生死的思考和对壮志未酬的不甘之情。

通过辞章的艺术性和修辞手法的应用,呈现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和文学才华。

同时也在其中透露出作者对家人和国家的深深思念之情。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总结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总结上学期间,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词类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风波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幼稚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遗憾。

《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归去来兮辞·并序魏晋:陶渊明原文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序译文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

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

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

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

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

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序言《归去来兮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辞章。

此篇文章以韩愈特有的豪情壮志和才情横溢的文字,表达了对于大好河山的眷恋以及个人的志向和抱负。

本文通过分析《归去来兮辞》的背景、内容和特点,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篇文学作品。

背景介绍韩愈是唐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学、历史和政治领域都有着与众不同的贡献。

《归去来兮辞》是韩愈对时政的回应之一,表达了他对于混乱时局和社会动荡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兴旺和社会稳定的期望。

内容分析《归去来兮辞》以华丽的辞章为载体,运用辞章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沉痛的离愁作者通过描绘自己远行的场景,表达了对家园的眷恋之情。

他描述了远行的路途中的困苦、危险,以及思念家人的痛苦。

韩愈运用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他心中对家园的眷恋和思念。

第二部分:壮志凌云本部分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个人抱负。

韩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变迁和时局动荡的不满和忧虑。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能够对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部分:追求卓越这一部分集中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卓越的渴望和信念。

韩愈坚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才能够获得个人的成就和社会的进步。

文章最后,作者呼吁读者也要珍惜机会,不断追求卓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特点分析文风奔放韩愈的《归去来兮辞》文笔豪放,情感真挚。

他以浩荡奔放的文字展示了豪情壮志和深情厚意,充满激情和力量。

这种文风能够深深地触动读者的心灵,使人对他的思想和感情产生共鸣。

修辞手法丰富《归去来兮辞》中使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排比等。

这些修辞手法使得整篇文章更加生动有力,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读者通过这些修辞手法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运用自然景物描写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和渴望。

这种运用自然景物的手法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静和情感的激荡,同时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第二年(公元406年)写的,这时他42岁,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幼稚:指孩童。

〕,瓶无储粟〔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瓮之类。

〕,生生所资〔生生:犹言维持生计。

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

〕,未见其术〔术:这里指经营生计的本领。

〕。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

指小官。

〕,脱然有怀〔脱然:轻快的样子。

有怀:有所思念。

〕,求之靡途〔靡途:没有门路。

〕。

会有四方之事〔四方之事:指他接受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任命出使的事情。

〕,诸侯以惠爱为德〔诸侯:指州郡长官。

〕,家叔以余贫苦〔家叔:指陶夔,当时任太常卿。

以:因为。

〕,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风波:指军阀混战。

〕,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彭泽:县名。

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

〕,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眷然:依恋的样子。

归欤之情:回去的心情。

〕。

何则?质性自然〔质性:本性。

〕,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违己:违反自己本心。

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

〕。

尝从人事〔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

指做官。

〕,皆口腹自役〔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

〕。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一稔(rěn):公田收获一次。

稔,谷物成熟。

〕,当敛裳宵逝〔敛裳:收拾行装。

〕。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不久。

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

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

〕,情在骏奔〔骏奔:急着前去奔丧。

〕,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仲秋:农历八月。

〕,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

正文归去来兮(1)!田园将芜,胡不归〔胡:何,为什么。

〕?既自以心为形役〔以心为形役:让心灵被形体所驱使。

意思是说,为了免于饥寒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做官。

《归去来兮辞 并序》 )

《归去来兮辞  并序》 )

朗读节奏
第三段
归去 /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 / 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 //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 春及,将//有事于 / 西 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
亦// 崎岖/而经丘。木 //欣欣以/ 向
荣,泉// 涓涓/而始流。善//万物
xī 熹微 miǎn 眄庭柯 yì 景翳翳 hé 曷不 zhào
载欣载奔 棹孤舟
课文研读
结构梳理: 1:辞官归隐之意坚决 2--3:归隐田园之乐 4:综述情志:乐天安命之感 【学习目标】 1、梳理1—2自然段,积累文言知识。 2、理解景物中寄寓的作者的情怀。
朗读节奏 第一段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 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 //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 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 /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 //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 光/之熹微。
本段主要写作者到家之后的情景和生活, 找找作者都 喜欢干些什么?归纳作者归隐之后的乐趣和情感。
(1)亲人团聚之乐:欣喜 高兴 (2)居家之乐:闲适 安逸 恬淡 (3)游园之乐:孤傲 高洁
松菊的象征 当外物的品格与诗人的情志相一致 时,诗人往往借物言志,托物抒情。 诗人将松树的傲岸不群、挺拔向上, 菊花的素雅淡泊,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 趣自然联系起来,使松菊成为自己坚贞、 孤傲、不同流合污的隐士情操的象征。
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用舟轻 快、风吹衣的飘衣来表现自己辞官归田途中的 轻松愉快,形象而富有情趣,有很强的感染力。 表现了作者乘舟返家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
朗读节奏
第二段

《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及翻译

《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及翻译

《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及翻译《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及翻译《归去来兮辞·并序》这篇辞体抒情诗,不仅是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

下面小编整理了《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归去来兮辞·并序魏晋:陶渊明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序译文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

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

《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整理++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整理++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归去来兮辞·并序》成语、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情境默写、作文素材一、相关成语1 、今是昨非: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息交绝游:屏绝交游活动,隐居。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3 、欣欣向荣: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4、乐天知命: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

5、倦鸟知返: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

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6、逝者已矣来者可追: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了,将来的还是可以去追求追寻的。

晨光熹微:早上天上微明。

7、迷途知返:迷了路才意识到回来。

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

8、矫揉造作:矫:使弯的变成直的。

揉:使直的变成弯的。

造作:制造。

形容很不自然地故意做作。

9、容膝之安:本指可以立足的安身之地,常用来谦称自己的居处狭小。

10、聊以慰藉:意思是姑且用来自我安慰。

二、文化常识辞: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楚国,又叫楚辞,因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到了汉代,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

富有浪漫气息,便于抒情。

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而允许有错落参差,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多变化。

从作风上看,辞一般都比较讲求文采,多用铺张手法;内容上辞以抒情为主;表现形式方面,辞常在句子中间或结尾加添语气助词“兮”以调节音律。

一般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

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

指小官。

一稔:公田收获一次。

稔,谷物成熟。

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bèng],瓮之类。

仲秋:农历八月。

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

干支纪年法。

熹微,天色微明。

衡宇:横木为门的房屋,指简陋的房屋。

衡,通“横”。

三径:院中小路。

汉朝蒋诩[xǔ] 隐居之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于少数友人来往。

《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从来都不 抢我的 玩具, 他跟我 换。” 我又问 他,“ 那,为 什么你 认为那 女
陶 渊 明
关于陶渊明
陶渊明(1007-1072),名 潜 ,字元亮 ,
号 五柳先生,世称 靖节先生。东晋时期 田园 诗人。
有《陶渊明集》传世。他的作品质朴、冲淡、自然。 也有一些被鲁迅先生称为“金刚怒目”式的抒发政治 理想的作品,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 木》等诗,有悲愤慷慨之情,这说明他对政治并没有 忘怀。
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的收益(收获的粮 食),足够用来酿酒,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什么道理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 不是造作勉强所能够改变的;
《归去来兮辞》序文
•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 2、“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 3、“程氏妹丧于武昌。” • 其中第一条是根本原因。
朗读节奏
第一段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 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 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 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 微。
《归去来兮辞》序文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
刚巧遇到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 地州郡长官都把爱惜人才作为美德,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 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

《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辞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1、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2、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桃花源记》是我们在初中接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

师生一同背诵。

《桃花源记》中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

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决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

二、精要了解作者和其性情陶潜(365-427)东晋大诗人。

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曾孙,后人亦有疑其说者。

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

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者。

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

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散文以《桃花园记》最有名,而辞赋以本篇最有名。

有《陶渊明集》。

注意几点:1、陶渊明青少年时,受儒家思想教育,曾有“大济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远翥”的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非士族出身,因而很难有通过做官来伸展志向实现抱负的机会。

2、他“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与子俨等疏》),“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有心做官,但又厌倦官场世俗条框的束缚,所以总处在“一心处两端”(出仕与归隐)的情状之中。

《归去来兮辞_并序》文言知识整理

《归去来兮辞_并序》文言知识整理

《归去来兮辞并序》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二.古今异义1.人事尝从人事(古:人事交往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寻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不久今:寻求,追寻)3.非觉今是而昨非(古:错误今:判断词,不是)4.情话悦亲戚之情话(古:知心话今:男女之间表示爱情的话)5.风波于时风波未静(古:战乱今: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6.亲戚悦亲戚之情话(古: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兄弟今:常用于与自己有家庭婚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成员)7.幼稚幼稚盈室(古:小儿今:指不成熟的做法)8.慷慨于是怅然慷慨(古:感慨今:指大方的行为)9.恨恨晨光之熹微(古:无奈,遗憾今: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10.有事将有事于西畴(古:耕种之事今:指发生某事)三.一词多义1.而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时矫首而遐观(连词,表修饰)鸟飞倦而知还(连词,表承接)余之而无罪也(代词,你)而翁归(通尔,你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连词,表假设,如果)2.聊聊乘化以归尽(姑且,暂且)民不聊生(依靠)3.夫问征夫以前路(人,n)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4.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5.将田园将芜胡不归(将要)将信将疑(且,又)暂伴月将影(和,与)出郭相扶将(扶,持)将功赎罪(拿,用)王侯相宁有种乎(将领)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统兵)6.心因事顺心(心意)既自以心为形役(意志,精神之类)7.事将有事于西畴(指耕种之事)尝从人事(指治人之事)8.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往,v)求知靡途(代为长吏,代词)西方之事(助词,的)吾已往之不谏(诸位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悦亲戚之情话(的)之子于归(这个)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代词,这些)9.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10.奔载欣载奔(跑去)情在骏奔(奔丧)11.绝请息交以绝游(断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陡峭的)绝不相干(全然,绝对)12.以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使、让)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引壶觞以自酌(连词,表目的)园日涉以成趣(连词,表结果)木欣欣以向荣(表修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臣之妻妾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家叔以余贫苦(因为)四.词类活用生生所资(生:名作动,维持)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名作动,划着)眄庭柯以怡颜(形,使动用法,使….和悦)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悦、乐:形,意动用法,以….为喜悦,以….为快乐)携幼入室(幼,形做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去吧

归去来兮 辞语气助词 回去
关于辞
文体简介
“辞”是一种古代文体。起源于战 国时期的楚国,也称楚辞;又因屈原所 作《离骚》是这种文体的代表,故又称 “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赋并称, 统称为辞赋。 这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富于抒情和浪漫气息,很象诗,但押韵 和句式都较诗自由。“骚长于言幽怨之 情”。
《归去来兮辞》序文
及少日,眷然有归 欤之情。何则?质 性自然,非矫厉所 得;饥冻虽切,违 己交病。尝从人事, 皆口腹自役;于是 怅然慷慨,深愧平 生之志。犹望一稔, 当敛裳宵逝。
(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 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 辞官的根本原因 (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 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 饥冻之事虽然是急迫,但违背 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 重的痛苦。我曾经做过一些事 情,(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 求而勉强驱使自己;于是烦恼 得愤懑不已,感到自己非常有 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 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 连夜离去。
一、研读第1段。
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 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 联系起来的,而陶渊明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 不好吗?在课文的小序里陶渊明已经明确说出 了自己不愿意做官的原因。那么,辞中第一段 哪些词又明确表达了这样的心愿?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 谏,知来者可追…„迷途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拐杖 远
无 意 地
huán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通 “影” 日光
重点解释
乃瞻衡宇„瞻:望见。衡宇:犹衡门。横木为门,形 容房屋简陋。‟,载欣载奔„载:语助词,有“且”、 “乃”的意思。‟。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三 径:汉代蒋诩隐居后,在屋前竹下开了三条小路,只与隐 士求仲、羊仲二人交往。‟,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 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眄(miǎn免):斜 视。柯:树枝。‟。倚南窗以寄傲„寄傲:寄托傲世的情 绪。‟,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深知。容膝:形容居 室狭小,仅能容膝。‟。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著。扶老:手杖。流:周游。‟, 时矫首而遐观„矫首:抬头。遐(xiá侠)观:远望。‟。 云无心以出岫„岫(xiù袖):山峰。‟,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景(yǐng):日光。翳(yì 义)翳:阴暗的 样子。‟,抚孤松而盘桓。
乃瞻衡宇,载欣载 奔。僮仆欢迎,稚 子候门。
接 近
三径就荒,松菊 犹存。携幼入室, 有酒盈樽。
zūn酒器
寄柯引 傲以壶 酒器 ,怡觞 使动, 审颜以 使高兴 容。自 膝倚酌 之 南 , Miǎn 斜视 易窗眄 安以庭 。
拿起
名作状 在园中 每天

表 转 折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终于看到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 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守候在门庭。庭院小路快 要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是原样。牵着幼儿走进 内室,美酒已经满觞。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 观赏着庭树使我开心颜。靠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 情怀,觉得身居斗室反而容易心安。小园的门经 常地关闭着,每天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 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 白云自然地从山洞里飘出,鸟儿飞倦了 也知道回还。日光暗淡,太阳即将落山, 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陶 渊 明
归 去 来 兮 辞
前人评价
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 去来辞》一篇耳。
——欧阳修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文学家。一名潜, 字元亮。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陶侃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 赏外祖孟嘉的冲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 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做过江州祭酒, 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 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 定。 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 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 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义熙四年,即归隐 后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 贫乐道;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 刺史檀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 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 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 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 多悲愤慷慨之音。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 首,五言诗116首。后代批评家常用质 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 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 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 很大。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 赋《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在艺术上 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 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从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 自悔(“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 自觉、自醒(“迷途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 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 “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 的这种行为。 4、结合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3、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明确:表达了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生活。
4、“三径就荒,松菊尤存”这一句写松菊有何作 用? 庭院虽已荒废,但松菊却保存 完好,这给作者很大 的慰藉,松、菊傲霜耐寒,一向是忠贞坚强的象征, 陶渊明更是从来以松明志,以菊寄傲的,写松写菊 表现了陶渊明的清高人格。 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景物描写有何 特点?
武昌,情在骏
兮》。乙巳岁 十一月也。
诵 读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 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 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 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 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 晨光之熹微。
奚 惆 怅 而 独 悲 ?
既 自 以 心 为 形 役 奴役,
田 归 园 去 将 来 芜 兮 ! ,为什么 胡 不 归 被动句 ?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 回!既然自知本心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 惆怅而独自伤悲?觉悟到过去做错已不可挽 救,但坚信未来的事情尚可补追。实在是误 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对而昨 天非。 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 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悠 闲地漫步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 向远处看看。云雾自然地从山飘出, 日光渐暗将快要下山,船在水上轻轻 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 前面的路,只恨晨光朦胧天不亮。
二、研读第2段。
1、抵家时的欣喜又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 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 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 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 啊!
2、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又从何看出? “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 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 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 馨”异曲同工。
这是景物描写的名句,用无心形容流云,用知还形容飞鸟,把 云和鸟人格化了,在此基础上,作者将感情寄托到物上,表现 出自己的归田恰似一只倦飞得鸟儿急于返巢的心理,达到了景 中见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奔宇 一旦决计归去,便不迟疑,心无 旁骛地直奔远方的家园。小舟遥遥,晨风飘 飘,这就是回家的感觉。作者借助景物的描 写,将归田的欢愉尽情表露。这跟在官时 “惆怅而独悲”的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一“问”一“恨”,将景中人凸显, 而归途的急迫,也就被渲染而出。终于到家 了,即便是“横木为门”的陋室,作者也 “载欣载奔”。他那孩子般的欢呼雀跃,真 正写尽了弃官归隐的率真与美好。
诵 读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 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 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 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 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 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 盘桓。
于是
通”横“
zài 一边……一边
既 然
助词
田地荒废
挽 回
弥 补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出来做官
而,表修饰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 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
重点解释
归去来兮„助词无义 ‟!田园将芜胡不归 „胡:何,为什么。‟?既自以心为形役„以 心为形役:让心灵被形体所驱使。‟,奚惆怅 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 止,挽救。来者:指未来的事情。追:来得及 弥补。‟。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 遥遥以轻飏„遥遥:漂荡。飏(yáng扬):飘 扬。形容船驶行轻快。‟,风飘飘而吹衣。问 征夫„行人而非征兵之人 ‟”以„拿(以前路问 征夫)后文中:“农人告余以春及”也是这样 的。 ‟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微亮,天未大 亮 ‟。
你知道《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吗
公元405年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 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来县巡视。县 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 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 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 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 乡里小人。”
《晋书· 陶潜传》: “素简贵,不私 事上官。郡遣督邮 至县,吏白应束带 见之。潜叹曰: ‘吾不能为五斗米 折腰,拳拳事乡里 小人邪!‟ 义熙二年, 解印去县,乃赋 《归去来》。”
到了西汉,在辞的影响下又产生了 赋这种新文体。汉人将辞和赋统称为 辞赋,但二者仍有显著的区别:赋的 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常用关联词语, 长短句明显增多,内容则以咏物说理 为主,写法上讲究铺排;而辞仍然是 诗,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 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 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