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导学案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导学案2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导学案NO:2班级姓名小组等级【课标要求】:联系实际,初步认识人们怎样听到声音的及相关联的物理现象。
【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人耳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提高观察能力和联系实物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和小组合作,掌握骨传导和双耳效应。
3.激情参与,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预习使用指导】:1.利用10分钟时间预习课本,用红笔勾画出重难点,20分钟做完导学案,标记出疑点交由小组长汇总,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
2.A层同学要完成标有★的题目,B、C层同学可选做。
一、自主学习1:人耳是怎样感知声音的?2:人耳能感觉到说话的方向与位置是什么原因?说明了什么?3:蛇没有耳朵也能听声音,这是为什么?这在物理学上称之为什么?4:要想表现舞台上的立体声,我们应该怎么做?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空气传声和骨传导的区分:问题1:小丽很爱唱歌,并用录音机录下自己所唱的歌,可放自己的录音时,她为此感到迷惑,为什么不太像我的声音?你能帮她分析一下吗?问题2: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很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你的猜想是针对训练:1.蛇能听到声音,蛇是利用去倾听猎物的.2: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齿咬住一根木棍的一端,将另一端顶在钢琴弦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仍能继续谱写出伟大的音乐作品,这说明()A人的牙齿可以振动发出声音B固体可以传声C贝多芬与其他人不同,有特异功能D人的牙齿也是听觉器官的一种探究点二:双耳效应:问题1:双耳听声音的主要好处:能判断声源的方向和产生的效果。
针对训练:1、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都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可以利用双耳效应准确地判断。
探究点三:人听到声音的条件:问题1:小刚说,我们只要距离不超过10米,无论在哪里只要你说话,我就能听到,他说的对吗?为什么?问题2:有人说,耳朵聋了不一定是耳膜坏了,对吗?针对训练:1、人听到声音的3个条件:、、。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导学案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是不同的。
3、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二、重点、难点1、重点:声音产生的原因及传播条件。
2、难点:声音的传播的有关计算三、导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学生阅读P24,观察活动1:观察振动发声,从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
2、学生预习P25,声波是:______________。
声音以_____形式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不仅能被听见且可以“看见”。
比较(a)(b)两图,观察波形有什么不同?4、学生预习P26,活动2:传声试验,完成下列问题A、图2-6,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空气,铃声会变______。
当抽去到一定程度还能听到铃声吗?如果瓶内是真空呢?本实验表明:。
B、图2-7,把耳朵贴在水槽外面,能否听到敲击石块的声音?说明:_________。
C、图2-8,室内的同学能否听见敲击声?再将耳朵离开墙,还能听到声音吗?说明:____能够传声,而且____传声效果更好。
总结:声音需要___、___、___等作为传播的___来传声,在真空中,声音____传播。
5、图2-10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__。
一般地,固体传声速度__,气体传声速度__。
声音在150C 空气的传播速度约为:__;在铁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
6、声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7、观察图2-11,外界的声音顺着____传至____,引起振动。
通过___传到___,再通过听觉神经传入大脑产生听觉。
(二)合作讨论1、你还能日常生活中举出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例子吗?2、你听到过回声吗?任何时候都能听到回声吗?3、在研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中,运用了什么物理研究方法?4、“打雷”时,看到闪电的同时就听到雷声吗?为什么?(三)课堂学习过程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振动,发声也。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1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骨传导的原理,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利用声音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关心残疾人。
【自主学习】1、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 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 ,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_______ ,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声音通过____ 、_____ 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_______ 。
3、声源到两只耳朵的 _____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_____、______ 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____ 的重要基础,这就是_________【课堂导学】(一)素质提升、分层训练1、耳聋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2、立体声是怎么回事?3、人直接听自己说话和听自己的录音,这两种情况传声方式相同吗?请分析一下。
4、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要过一会儿才能听到 ___,实质是声波与障碍物 ____回来的结果。
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秒以上,人耳才能将原声与回声分开,如果不到 ______秒,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二)试一试归纳总结知识点,你一定会成功。
(三)巩固记忆(给你5分钟,抓紧时间)(四)细心体会,你会有什么新发现?【达标检测】一、填空题1、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_,__________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声音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__________。
3、双耳效应是指人们依靠听觉能够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
3:了解声音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领悟其中的研究方法。
2、通过观察耳的结构图,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感受实验的严谨性及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养成乐于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习惯2、理解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培养关心帮助聋哑人的爱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条件难点:会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三、教学过程(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通过使纸发声的活动进行猜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老师通过演示实验:1、喇叭发声时纸屑跳动2、发声的音叉使水四溅3、发声的音叉使乒乓球跳起来验证学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猜想。
并由老师给出声源的定义,再由练习巩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均可以发声”(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的传播方多媒体演示:声波的形成。
2、声音的显示实验:用话筒和示波器显示声波。
(三)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周围的物体有气体、液体和固体。
我们已经知道气体可以传声,下面同学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对你的问题作出猜想。
学生会提出:“液体和固体能传声吗?”和相关猜想。
请:设计实验或说出生活中的现象:证明你的猜想。
让学生汇报结果。
教师提出:真空可以传声么?『演示实验』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最后再让玻璃罩内进入空气。
让学生听声音的变化。
(最后,后面的学生听不到声音,而第一排的学生却能听到微弱的声音)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真空不能传声。
航天员到达月球后,他们是如何相互交谈的?(同学相互交流方法的可行性)(四)声音传播有多快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总结声速与什么有关记住在150c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五)人怎样听见声音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导致耳聋。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导学案)崔鹏
导学案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理解认识人耳的结构和听到声音的过程。
2、理解骨传导。
3、明白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二、自学题目(时间25分钟)【情境引入】:2004年9月,在雅典残疾人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千手观音》一舞世界惊。
舞蹈《千手观音》是聋哑女孩邰丽华领着20位聋哑演员排练出来的。
邰丽华两岁时因高烧注射链霉素失去了听力。
7岁时,邰丽华进入聋哑小学。
学校有一门特殊的课程叫律动课,老师踏响木地板上的象脚鼓,把震动传达给学生。
“嘭、嘭、嘭”,有节奏的震动通过双脚传遍小丽华的全身。
邰丽华说,一刹那,她震颤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幸福体验撞击着她的心。
她趴在地板上,用整个身体去感受这最美妙的声音!……:《千手观音》的编导张继钢说:“这些演员真不容易,每天我跟她们排练之后,每个人还要自己去练,身上真是有一股精神在感染我。
”基础题:目标一:人耳的结构基础题目:阅读课本17页认识人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耳廓:鼓膜听小骨外耳中耳鼓室------与咽鼓管相通外耳道:咽鼓管----调节鼓膜内外气压半规管前庭:内有感受器维持身体平衡内耳耳蜗:听觉感受器所在地目标二:引起声音的基本过程【学法指导】:从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三方面理解结论:声源-------()--------()-----()-----()----()----()-----()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学法指导】:从以上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导致耳聋。
结论:神经性耳聋:由于而导致的耳聋为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聋(能或不能)治愈非神经性耳聋:由于声音的发生了障碍(如鼓膜、听小骨损坏)而导致的耳聋为非神经性耳聋,非神经性耳聋(能或不能)治愈.。
波的形式振动振动外耳道振动振动信号信号信号目标三:骨传导学生阅读课本17页想想做做讨论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结论:声音通过、、等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学案教师版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预习风向标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人说话是靠声带的振动发声的。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做声波。
2、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作为传声介质。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三、声速1、声音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仲传播的距离是不同的。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
3、声音在气体中传播的较慢,在固体中传播的较快。
四、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外界的声音顺着外耳道传至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通过听神经传入大脑,使人产生听觉。
名师巧指津要点一、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当物体的振动停止时,发声也停止,但已经发出的声音,将会继续各前传播。
气体、液体和固体都会由于振动而发出声音,如风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典例】用手按住正在振动的鼓面,声音会立即消失吗?【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用手按住正在振动的鼓面,鼓面虽然停止了振动,不会再发出声音,但是已经发出的声音,将会继续各前传播。
【答案】声音不会立即消失,已经发出的声音将会继续向前传播。
【名师点金】一个物体只要在振动,就会发出声音;物体一旦停止了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
已经发出的声音,仍然会向前传播,不会消失。
要点二、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人耳所听到的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就叫做回声。
人耳能分清前后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1/15秒,即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11.3m时,人耳才能听到回声。
人发出声音到人耳听到回声,声音的传播路程是人与障碍物距离的两倍,可利用回声和速度公式测距离,即“回声测距”。
【典例】人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桥洞两端是开口的,不反射声音B、桥洞窄小,反射回来的声音与原声混在一起,听不出来C、桥洞反射回来的声音都从桥洞跑了D、桥洞两侧反射回来的声音刚好相互抵消【解析】人耳分清前后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1/15秒,由于桥洞窄小,前后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极短,反射回来的声音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了,故人耳听不出来。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6课时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一、本节课学什么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3、不同介质和温度不同,传播声音的快慢是不同的4、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二、课前导学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请认真阅读P24,回答下列问题:1、敲鼓时,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
2、人说话靠________振动,蚱蜢叫靠_____________振动。
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________。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请认真阅读P25,回答下列问题:1、声音以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__________ 。
2、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__________ 。
3、“山间铃响马帮来”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敲击而________发声,在山间的小路上的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的。
三、把声音显示出来请认真阅读P25,回答下列问题:1、可以在____________显示出声音的波形。
2、上课时我们能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我们在肥皂泡的附近吼叫一声,肥皂泡会破,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填能量或信息)。
四、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请认真阅读P26-27,回答下列问题:1、声音的传播需要 __ ,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 ____ 。
2、一切体、体、体都能传声。
3、宇航员在飞船舱外时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
在飞船舱外,不可以直接对话原因是()A、太空噪音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五、声音传播有多快请认真阅读P27-28,回答下列问题:1、单位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叫做。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
如声音在150C空气的传播速度约为 __ 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____ m/s 。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导学案-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导学案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为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一堂以“我们怎样听见声音”为主题的课程。
设计意图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3.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扬声器、气球、塑料管、盆子、水、木块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气球和一根塑料管。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我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入课题,讲述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演示实验:我展示了如何通过振动扬声器产生声音,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声音的产生。
3. 实践操作: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振动气球和塑料管,观察声音的产生。
4. 讨论交流: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实验感受,讨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5. 游戏环节:孩子们用气球和塑料管进行游戏,进一步体验声音的传播。
五、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验观察到声音的产生。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了直观的认识,他们在实验中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讨论交流环节,部分孩子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在家里尝试用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如在空气中、水中、固体中,观察声音的传播情况,进一步深化他们对声音传播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堂课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孩子们通过实验观察到声音的产生,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让孩子们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导学案2: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是不同的;3.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声音产生的原因及传播条件。
难点:声音的传播的有关计算。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声现象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利用转换法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声现象直观地呈现出来;2.完成预习案,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独立完成。
预习案一、知识梳理1.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2.声音的需要、、等作为传播的介质,在真空中,声音传播。
3.在小学数学课中我们已经知道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路程=。
声音传播的和传播所用的之比叫做声速。
4.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速在中最快,在中次之,在中最慢。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5.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形式向远处传播。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
知识链接: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如果原声与回声时间间隔小于,不能区别原声和回声,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加强原声。
二、预习自测1.唐朝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垂钓小儿不敢应人的原因是和能够传声,把鱼吓跑。
2.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土电话说明了可以传播声音。
我的收获:我的疑惑:探究案探究一:声音产生的原因1.将敲击了的音叉插入水中, 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现象:。
2.用手握住振动的音叉,还能发出声音吗?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
3.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举出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例子吗?分析上述现象,得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也停止。
探究二: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课本活动3,观察实验现象:1.用抽气机将逐渐抽去空气,铃声会变__。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导学案: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导学案: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探究和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和交流中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课程的思路是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声音入手,引导他们发现声音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掌握声音的基本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难点:声音传播的速度和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叉、气球、玻璃杯、水、乐谱架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气球和一杯水。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倾听周围的声音,然后分享他们听到的声音。
2. 探究声音的产生:让孩子们用手敲击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声音的传播:将气球放在孩子们的耳边,让他们用手指轻轻地戳气球,感受声音的传播。
4. 声音的强弱:让孩子们用乐谱架上的乐谱,用自己的声音唱出不同的音高和音量,了解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有关。
5. 声音的音调:用玻璃杯装上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玻璃杯,让孩子们听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声音的强弱和音调的影响因素。
难点:声音传播的速度和影响因素。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声音的强弱和音调的影响因素。
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表现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课后,可以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探究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因素,例如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声音是否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观察和记录不同的声音,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2.1我们怎样听得见声音导学案
2.1我们怎样听得见声音导学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孩子的学习应该以游戏为主,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来掌握知识。
因此,我设计了这节《我们怎样听得见声音》的课,希望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提高他们的听觉敏感度。
一、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小朋友们能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这节课中,我将引导孩子们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以及声音的传播方式。
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实验,直观地感受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运用声音传播的知识。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活动,我准备了多个小鼓、气球、盆子等,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声音的产生;同时,我也准备了纸币、小瓶子等,让孩子们在实验中感受声音的传播。
四、活动过程1. 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触摸小鼓,让他们感受鼓面的振动,从而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敲打小鼓,观察并感受声音的变化,引导他们发现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 进行“气球吹爆”的实验,让孩子们看到气球爆炸时产生的声音,感受声音的传播。
4. 让孩子们拿着纸币,对准盆子的边缘,轻轻地摩擦,观察并感受盆子发出的声音,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5. 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圈,互相传递小瓶子,感受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五、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实验,直观地感受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运用声音传播的知识。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实施效果,看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同时也會根据孩子们的反馈,进行课程的调整。
拓展延伸部分,我会让孩子们在家中尝试寻找不同的声音,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提高他们的听觉敏感度,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沪粤版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导学案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3.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知道骨传导的原理(课本第28-29页信息浏览);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课本第41页STS)课前学习: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_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的,它可以在中传播,还可以在和中传播。
3.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的。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在______中较快,在______中最快。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4. 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波引起_______振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_______,这样我们便听到了声音。
5.如图所示,使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当你的伙伴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时,你听到了什么?如果用绕有细绳的食指堵住双耳,重复上述操作,猜一猜,你还能听见敲打衣架的声音吗?试一试,将你听到的情况写下来。
6.用一次性塑料杯、线自制一个土电话。
(1)研究线的松紧和材料(棉线、细金属丝或塑料)对通话效果的影响;(2)研究用纸杯、牛奶盒和易拉罐对通话效果的影响。
课堂学习:一、声音的世界观察课本P2-1插图。
请提出两个有关声音的问题,并和同学交流。
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请大家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头部分,轻喊一声“啊”,有什么感觉?(2)在扬声器中放些小纸片,播放音乐时,纸片;停止播放音乐,纸片。
(3)将用力敲响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会看到。
原因是。
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还能听到声音吗?做一做:利用你身边的器材(例如刻度尺、钢笔帽、纸、塑料薄膜、橡皮筋、音叉、水等)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想一想:物体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上面的这些实验与活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停止。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导学案(含答案)
一、自主学习
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3.声音需要固体、液体、气体等作为传播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4.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外界的声音顺着外耳道传至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个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耳蜗,再通过听神经将信息传入大脑,这样就产生了听觉。
二、小组合作学习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阅读P24,观察活动1:观察振动发声,回答下列问题.
1.将敲击了的音叉插入水中.
现象:水面会溅出水花,有波纹产生.
2.将手指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收录机的扬声器上.
2.声音以波形式传播.
3.把声音显示出来
声音是一种波,不仅能被听见,而且可以“看见”.比较图(a)(b)两图,观察波形有什么不同?
通过振幅和频率分析波形图.
三、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阅读P26,活动3:传声试验,完成下列问题
1.图2-6,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空气,铃声会变小.
当抽去到一定程度还能听到铃声吗?如果瓶内是真空呢?你认为该实验用了什么物理研究方法?
八年级物理科导学案
主备:科组长审核:使用时间:
学习内容
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
3.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学习重难点
重点:声音产生的原因及传播条件.
难点: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2.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导学设计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导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⑵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
⑶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⑷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领悟其中的研究方法——转换法。
⑸通过观察耳的结构图,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⑹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感受实验的严谨性及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养成乐于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习惯。
⑺理解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培养关心帮助聋哑人的爱心。
【教学步骤】一、出示学习目标1与自学指导学习目标:⑴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⑵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带着问题找问题,注意:不懂的地方可先做个标记。
二、学生按自学指导自学,老师巡视自学完毕,老师再用实验来说明声音的产生、传播三、自学检测:(1)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A 、空气B、木头C、铁管D、水(2)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的树叶发现“沙沙”的响声,这种声音是()A、空气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播 B.树叶振动产生并由空气传播C.树叶振动产生并由大地传播D.空气振动并由空气传播(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B.传播声音的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C.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D.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四、出示学习目标2学习目标: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及双耳效应学生按自学指导自学,老师巡视。
自学完毕,老师加以讲解。
五、当堂训练:(1) 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空气、水、铜B.铜、空气、水C.水、铜、空气D. 铜、水、空气(2) 在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在计时时应()A.听到枪声时同时按下秒表B.看到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C.听到枪声或看到白烟同都可以按下跑表D看到白烟到听到枪声的任何时间(3) 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A.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D.月球上没有空气六、课后巩固:完成课后练习及基础训练。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导学案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学习目标1、知道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骨传导的原理;2、知道双耳效应及其应用;3、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学习重点: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学习难点:双耳效应二、知识准备1、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播声音。
2、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
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在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受影响。
三、学习过程【学点一】人耳的结构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7页中关于人耳结构及结构图部分的内容,了解人耳的构造,知道耳朵是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的。
2、请同学们参照“想想做做”中内容,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讨论: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跟踪练习:1、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绝大数是由传递的,声波到达人耳后引起的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将这种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递给,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将下列人耳的基本构造及每一部分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①半规管⑤能将鼓膜的震颤传到耳内②听小骨⑥传递信号③听神经⑦它引起运动感觉和姿态反射、维持身体平衡④耳蜗⑧其内液体和纤毛的运动使许多神经产生感觉【学点二】骨传声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7页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题目:声音可以通过、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的方式来听到声音。
【学点三】双耳效应请同学们自学课本 18页“科学世界”,完成下列题目: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及其他特征都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可以利用双耳效应准确地判断。
跟踪练习:关于人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听觉作用B.只有平衡作用C.既有听觉作用,也有平衡作用D.只有人耳分外耳、中耳、内耳。
四、小结1、⑴人耳形成听觉的途径?⑵什么是骨传导?⑶声音传到两耳的什么不同形成的双耳效应?2、你还存在哪些疑问?五、达标检测1、填写人耳听声音的途径:声源的声波→耳廓收集→振动→振动→信号→大脑→听到声音2、蛇是没有耳朵的,然而常听说打草惊蛇,下列关于蛇听觉的产生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蛇头贴在地上,头中的骨头接收到了打草传出的声音 B.蛇是利用了视觉效果C.蛇是利用了骨传声 D.蛇是利用了大地传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的快慢不同。
2、了解人耳的结构,知道声音是怎样被人耳听到的。
3、通过阅读、谈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学习;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4、观察演示实验,感知相关现象,学会分析其中的道理,初步学会分析与概括。
学具准备:
实验室准备:音叉一只,乒乓球一只,细线一根,铁架台一台,视频资料,多媒体设备课前学习:
1、通读课文并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划线;在你有疑问的地方画上“?”;将你阅读时想到的新问题记录下来,以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探讨。
2、在家里,设法完成活动1的(2)和活动2的B、C,记录相关的实验结果。
课堂学习: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2、观察演示,思考问题:
a:将细线拴着的乒乓球轻触未发声的音叉,乒乓球没有太大的反应;将音叉敲响,再用乒乓球轻触音叉,乒乓球被弹开很大幅度。
这个实验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
b:敲响音叉,听,声音持续很长时间;再敲响音叉,稍后用手捏住音叉,声音立即消失。
再对比体验一次。
这个实验说明了。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源发声时,声源在振动,周围物质中的粒子随着声源而,就形成一系列的形状的波向四周传播,这就是。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若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
三、把声音显示出来
观看视频:“显示声音的波形”,体验各种不同的声音的波形是不同的。
将声音信号通过转化成,同通过计算机或,就能在显示屏上显示出声音的波形。
四、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老师讲课的声音,通过传递到了你的耳朵里。
2、汇报预家庭实验结果:你能听到在水中敲击石块的声音吗?你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3、(课堂活动)用手指甲轻刮课桌,人耳在空气中听此声音;在将耳朵贴着桌面听此声音,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同样的声音从空气中传到人耳,与从桌子传到人耳想比较,从传到人耳的声音更响,这说明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传声效果。
4、观察视频:真空不能传声。
通过以上活动,可以归纳出:
声音能通过、和气体传播。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效果是的。
声音在中传播的效果比好。
声音在中不能传播
2、当宇航员到达月球后,他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交谈?
四、声音的传播有多快?
1、什么是声速?在不同物质中,声速相等吗?在同一种物质中,声速相等吗?
2、有一根很长的注水钢管,在它的一端敲击一下后,站在钢管另一端的人能听到几次敲击声?这几次敲击声分别是沿哪种物质传来的?最先听到的声音是由什么传来的?为什么?
3、百米赛跑中,如果终点计时员听见枪响后才开始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正确吗?为什么?已知光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108米,你认为应该怎样计时才更准确?
五、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阅读课文、观看视频“人耳是怎样听见声音的?”)
外界的声音从外耳道传至,引起的振动。
这个振动通过传到,再通过将信息传入大脑,人就产生了听觉。
检测与反馈:
1、将敲响的锣面用手按住,响声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A、声音全部传入人体
B、声音被手挡住了
C、锣面停止了振动
2、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这是由于。
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如果我们把玻璃罩里空气抽掉,就()
A、看见闹铃在动并听见了声音
B、看见闹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C、看见闹铃没动,也没发出声音
D、以上说话都不正确
4、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5、声音能在、、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传播。
识记整理
1、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2、声音以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的,在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体中最慢,在中不能传播。
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