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行

合集下载

【古诗三百首】十五从军行 原文及翻译

【古诗三百首】十五从军行 原文及翻译

【古诗三百首】十五从军行原文及翻译【古诗三百首】十五从军行原文及翻译朝代:汉代作者:佚名原文: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

(从军行一作:征)我家里有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子从狗的鼻窦进入,野鸡从横梁飞出。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把谷物捣成米饭,摘向日葵做汤。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当我出去向东看时,我的眼泪弄脏了我的衣服。

译文他1五岁参军,80岁回到家乡。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现在住的地方是松柏林中的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有野生小米,井台周围有野生向日葵。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米饭一会儿就好了,但我不知道该给谁。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笔记始:才。

返回: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这是文章中的一个拼音词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从远处看:从远处看柏(bǎi):柏树。

坟墓(zh)ǒNG):坟墓。

累累:与“垒垒”相通,形容坟墓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DòU):供狗进出的墙洞、窦和洞穴。

雉(zhì):野鸡中庭:房子前面的庭院生:长绿谷:不播种的植物被称为“绿生”。

绿生谷被称为“绿谷”。

旅葵(kuí):即野葵。

Pound(CH)ōNG):将某物放入砂浆或砂浆中,以敲掉或打碎皮肤。

持:用。

充当羹(gēng):菜。

糊状的等一下,等一下贻(yí):送,赠送浸:渗透。

《十五从军征》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十五从军征》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十五从军征》古诗词鉴赏(含答案)十五从军征(汉乐府)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一、《十五从军征》阅读【主旨情感】1.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2.战争是残酷的,可对于日益猖狂的台独势力,我国在提倡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冒着战争的危险,声称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当今台独势力猖獗,如果台独分子关掉和平的大门而恣意迈开台独实质性的步伐的话,我们也只有采用正义的战争去维护领土的完整,去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练字】1.“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分)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由远及近地描写了一幅老兵回家看到人去屋空、人亡园荒的凄凉画面。

【写作手法】1.“十五”“八十”运用的是什么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夸张;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的不合理。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分)“十五”与“八十”相对照,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主人公从军时间之久。

说明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了诗歌的主题。

3.本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分)描写了松柏冢累累、兔、稚、旅谷、旅葵等景,渲染凄凉、悲伤的心情。

【选择题】1.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BE)(5分)A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所见所思。

B“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由遥看到近见,体现了家中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场景。

《十五从军行 / 十五从军征》原文及赏析(最新)

《十五从军行 / 十五从军征》原文及赏析(最新)

《十五从军行 / 十五从军征》原文及赏析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征朝代:两汉作者:佚名原文: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

(从军行一作:征)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阿(a):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远远的看柏(bǎi):柏树。

冢(zhǒng):坟墓。

累累:与“垒垒”相通,形容坟墓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ì):野鸡中庭:屋前的院子生:长旅谷: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

旅生的谷叫“旅谷”。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作羹(gēng):菜。

糊状的一时:一会儿就贻(yí):送,赠送沾:渗入鉴赏《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65年返回故里时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也同时说明了作者讨厌战争,渴望和平,关心劳动人民。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古诗三百首】十五从军行 原文及翻译

【古诗三百首】十五从军行 原文及翻译

【古诗三百首】十五从军行原文及翻译【古诗三百首】十五从军行原文及翻译朝代:两汉作者:佚名原文:十五从军行,八十方能归属于。

(从军行一作:叛)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眺望就是君家,松柏冢累累的。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后生旅谷,井上后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甜,无人知晓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路上遇到一个乡下的邻居们,问:“我家里除了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跑到家门前看到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去洗衣服,取下葵叶清蒸称得上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踏进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满在征衣上。

注释始:才。

归:回家。

道可逢:在路上碰到阿(a):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君:你,则表示敬重的称谓。

遥看:远远的看柏(bǎi):柏树。

冢(zhǒng):坟墓。

累累的:与“垒垒”相连,形容坟墓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ì):野鸡中庭:屋前的院子生:短旅谷: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

旅生的谷叫“旅谷”。

旅葵(kuí):即为野葵。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抱持:用。

作:当作羹(gēng):菜。

糊状的一时:一会儿就文定(yí):送来,获赠沾:渗入。

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征原文、注释及赏析

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征原文、注释及赏析

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征原文、注释及赏析十五从军行 / 十五从军征原文、注释及赏析原文: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征两汉:佚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贻一作:饴)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贻一作:饴)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始:才;归:回家。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ē)谁?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阿: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遥看是君家,松柏(bǎi)冢(zhǒng)累(lěi)累(lěi)。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松树、柏树。

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

冢,坟墓、高坟。

累累:众多的样子。

兔从狗窦(dòu)入,雉(zhì)从梁上飞。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窦,洞穴。

雉:野鸡。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kuí)。

中庭:屋前的院子。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旅葵:葵菜,嫩叶可以吃。

舂(chōng)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gēng)。

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羹:用菜叶做的汤。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yí)阿谁?(贻一作:饴)一时:一会儿就。

十五从军行

十五从军行

十五从军行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纍纍。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穀,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飰,采葵持作羹。

羹飰一時熟,不知飴阿誰。

出門東向看,落淚沾我衣。

译文:十五岁参军出征,八十岁方可回来。

路上碰到一个乡里人,(我问:)“我家中有谁在呢?”(乡人回答)“那远远望见的就是你的家,一棵连一棵的松柏长在高坟上。

”(走近家门前看到:)兔子从狗洞里出出进进,野鸡从屋梁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满了野谷子,井台长满了野冬葵。

割来野谷舂米做成了饭,采来野葵熬成了菜汤,米饭菜汤一起做熟了,不知道送给谁人吃。

出門面向东方看,泪水滚下沾在我的衣服上。

赏析:这首叙事诗描写了一个老兵“少小离家老大回”悲惨情境,抒发了老兵的凄凉悲痛的情怀。

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开篇以“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归。

”,几十年死里逃生的他,怎么能不惦念家人呢?回家是他几十年的期盼,由此可见他对回家的迫切心情。

这两句话看是随口所说,平淡无奇。

实质耐人寻味,颇见功底。

“八十”和“十五”相对照,突出时间长。

“始得归”和“从军征”相呼应,表明他中途从未回过家。

因为“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几十年与家人失去联系,对家里的情况一无所知,所以老兵“道逢乡里人。

”迫不及待的问:“家中有阿谁?”乡里人回答他:“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乡里人觉得直接回答他说“你家人全没了。

”有些残忍,只好绕了个圈子,指着长满松柏的高坟说,那里就是你的家。

家变成坟场,一个个亲人都埋在地底下,就是抛开坟墓也只剩一些骨头了。

亲人肯定是没了,见不着了。

家又是什么景象呢?“兔从狗竇入,雉在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野兔子野鸡,野谷子野葵,野生的动植物早已在这儿安了家了,不正是说明这个家早已就破了吗?远看家是坟场,内含着“人亡。

”近看是荒野,内含“家破。

”这里以哀景写哀情,突出了“家破人亡”的凄惨。

而且这个家“破”是全方位的,远看近观,从地下到梁上,从中庭到井台,处处破败,败不忍睹。

十五从军行 : 十五从军征赏析

十五从军行 : 十五从军征赏析

十五从军行/ 十五从军征赏析十五从军行/ 十五从军征朝代:两汉原文: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

(从军行一作:征)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赏析《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65年返回故里时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也同时说明了作者讨厌战争,渴望和平,关心劳动人民。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

,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

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

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在这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第24课《十五从军行》课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4课《十五从军行》课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自主学习
04 识文本 1.熟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自主学习
04 识文本 2.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自主学习
01 晓常识
姓名:郭茂倩(1041年-1099年),字德粲。
籍贯:宋代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 身份:侍读学士郭仲裦(郭劝,字中褒)之
孙,源明之子,其仕履未详。 作品: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
自主学习
01 晓常识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 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现 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乐 府诗集》是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所在。内 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汉魏 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 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自主学习
02 知背景
据《乐府古题要解》,《十五从军征》 晋代已入乐。在它被用为横吹曲辞以前, 是否曾入乐,已难查考。此诗原来或许是 汉魏间大动乱时代的民歌,是为控诉残酷 繁复的兵役制度而创作的。
自主学习
03 夯基础 (1)掌握下列字音
冢( zhǒng ) 雉( zhì ) 贻( yí )
窦( dòu ) 舂( chōng )
拓展延伸
诗歌大意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朝廷的将帅刚出了宫门,身着铁甲的骑士就直捣据点。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征原文及赏析

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征原文及赏析

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征原文及赏析十五从军行 / 十五从军征原文及赏析原文:十五从军行[两汉]佚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嵴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始:才;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阿(ē):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唿;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bǎi):松树、柏树。

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

冢(zhǒng),坟墓、高坟。

累累(léiléi),与“垒垒”通,连续不断的样子。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窦(dòu),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旅葵(kuí):葵菜,嫩叶可以吃。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羹(gēng):用菜叶做的汤。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

看:一说为“望”。

沾:渗入。

赏析:《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65年返回故里时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也同时说明了作者讨厌战争,渴望和平,关心劳动人民。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关于战争的诗句】十五从军行 十五从军征原文_翻译和赏析

【关于战争的诗句】十五从军行   十五从军征原文_翻译和赏析

【关于战争的诗句】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征原文_翻译和赏析十五从军行 / 十五从军征朝代:两汉作者:佚名原文: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

(从军行一作:征)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相关内容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阿(a):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远远的看柏(bǎi):柏树。

冢(zhǒng):坟墓。

累累:与“垒垒”相通,形容坟墓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ì):野鸡中庭:屋前的院子生:长旅谷: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

旅生的谷叫“旅谷”。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作羹(gēng):菜。

糊状的一时:一会儿就贻(yí):送,赠送沾:渗入相关内容译文二作者:佚名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他说)“从远处望去,你家就在那个松柏环绕着的坟墓中。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十五从军行注释及翻译

十五从军行注释及翻译

十五从军行注释及翻译
1、十五从军行注释:
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松树、柏树。

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

冢,坟墓、高坟。

累累:众多的样子。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窦,洞穴。

雉: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旅葵:葵菜,嫩叶可以吃。

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羹:用菜叶做的汤。

一时:一会儿就。

贻:送,赠送。

望:一说为看。

沾:渗入。

2、十五从军行翻译: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3、十五从军行原文:
十五从军行
【作者】佚名【朝代】两汉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贻一作:饴)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行汉乐府诗

十五从军行汉乐府诗

十五从军行汉乐府诗十五从军行汉乐府诗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

(从军行一作:征)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及注释「翻译」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阿(a):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远远的看柏(bǎi):柏树。

冢(zhǒng):坟墓。

累累:与“垒垒”相通,形容坟墓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ì):野鸡中庭:屋前的院子生:长旅谷: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

旅生的谷叫“旅谷”。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作羹(gēng):菜。

糊状的一时:一会儿就贻(yí):送,赠送沾:渗入「赏析」《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65年返回故里时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也同时说明了作者讨厌战争,渴望和平,关心劳动人民。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十五从军行拼音版古诗

十五从军行拼音版古诗

十五从军行拼音版古诗十五从军行拼音版古诗:shí wǔ cóng jūn zhēng,bā shí shǐdé guī.Dào féng xiāng lǐ rén,“jiā zhōng yǒu ā shuí?”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里有阿谁?”“yáo kàn shì jūn jiā,Sōng bǎi zhǒng lěi lěi.”tù cóng gǒu dòu rù,zhì cóng liáng shàng fēi,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zhōng ting shēng lǚ gǔ,jǐng shàng shēng lǚ kuí.Chōng gǔ chí zuò fàn,Cǎi kuí chí zuò gēng.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Gēng fàn yì shí shú,bù zhī yí ā shuí.chū mén dōng xiàng kàn,lèi luò zhān wǒ yī.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看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进出,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联想记忆十五从军行

联想记忆十五从军行

联想记忆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贻一作:饴)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始:才;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阿(ē):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bǎi):松树、柏树。

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

冢(zhǒng),坟墓、高坟。

累累(lěilěi):众多的样子。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窦(dòu),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旅葵(kuí):葵菜,嫩叶可以吃。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羹(gēng):用菜叶做的汤。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

望:一说为“看”。

沾:渗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十五从军行汉乐府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2、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3、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4、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5、北冥有鱼《庄子》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

南冥者,天池也⑦。

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注释①冥:亦作溟,海之意。

“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

下文的“南冥”仿此。

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②鲲(kūn):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

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

④怒:奋起。

⑤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

一说遮,遮天。

⑥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海面飞行。

徙:迁移。

⑦天池:天然的大池。

⑧齐谐:书名。

一说人名。

⑨志:记载。

⑩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11)抟(tuán):环绕而上。

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

扶摇: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12)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

息:停歇。

(13)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14)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15)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16)极:尽。

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6、虽有佳肴《礼记•学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翻译: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

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

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7、伯牙善鼓琴《列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①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②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③,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④声哉?”——选自《列子·汤问》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注释:①得:体会。

②卒:通“猝”,突然。

③操:琴曲。

④逃:隐藏。

⑤志:志趣,心意。

⑥伯牙善鼓琴,善:擅长。

⑦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⑧峨峨:高耸的样子。

⑨洋洋:宽广的样子。

⑩鼓:弹奏。

8、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â)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â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â)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

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

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

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

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错乱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正确的结论。

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

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

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

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颠倒错乱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错乱了吗?”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注释:1.沧州:沧州市临:靠近。

河:指黄河。

干:岸边。

2.山门:寺庙的大门。

圮:倒塌。

3.阅:经历。

岁:年。

余:多。

4.棹:船桨。

这里作动词用,划船。

5.木柿:木片。

6.湮:埋没。

7.颠(一本“傎”):颠倒、错乱。

8.河兵:治河的士兵。

9.啮:本意是"咬".这里是冲刷,冲击的意思。

坎穴:洞坑。

10.臆断:主观判断。

11已:停止。

12是非:这不是是:这非:不是。

13如:按照。

14设帐:设立学管教学。

15.竟:最终。

16.并:一起。

17.临:岸边。

18.圮:倒塌。

19.曳:牵引,拖着。

20.钯:通“耙”,整地的农具。

21.但:只。

22.倒掷:倾倒。

23.盖:原来(是)发语词放在句首。

24.暴涨:凶猛的河水。

25.尔辈:你们。

26.干:岸边。

27.临:面对。

28.并:一起29.焉: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30.求:寻找。

31.以为:认为。

32.盖:因为。

33.溯:逆流而上。

34.物理:古义:事物的原理。

今义:一种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