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原理总结
中学政治必修4哲学原理总结哲学原理是中学政治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其学问点比拟抽象,所以比拟难理解。
以下是学习啦我为您整理的关于中学政治必修4哲学原理总结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中学政治必修4哲学原理总结一、辩证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1、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确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启程。
实事求是③意识能动性原理: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人能动地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能能动地改造世界又表现为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开展,错误意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整和限制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作用,重视精神力气,要自觉树立正确意识;克制错误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事物的变更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必需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反规律。
(二)唯物辩证法1、联系的观点:(1)联系普遍性、客观性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条件性原理:联系具有条件性,人们可以依据事物固有联系变更事物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联系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要求我们留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开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局部辩证关系原理: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局部,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统筹全局,选择最正确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任何整体都是由局部组成的,局部的功能及其变更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局部的功能及其变更甚至对整体功能起确定作用,这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开展推动整体的开展。
(5)系统优化方法: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根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构造的优化趋向。
这要求我们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构造的有序性;留意系统内部构造的优化趋向。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政治必修四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中的两种对立观点,其中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思想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物质是意识的表象。
2.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推动的,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变化的多样性;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3.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是一种观察事物发展的方式,通过分析矛盾、转折和否定之否定等过程揭示事物的本质;形而上学则是一种抽象、片面和静止的观察方式,忽略了事物的变化和矛盾。
4. 实证主义和批判思维:实证主义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科学理论,注重客观事实的规律性;批判思维则认为科学理论应该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和社会的利益关系。
5. 价值观念和社会效益:哲学原理和方法论也涉及到对于价值观念和社会效益的讨论,如何实现人民的利益最大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
总体而言,政治必修四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主要强调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强调矛盾和变化的普遍性,提倡科学的观察和批判思维,并关注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效益。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按书本目录单元)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向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求世界的本质分1:世界的物质性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应用】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批驳各种歪理学说、各种有神论及各种主观主义错误。
分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原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而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例词】稳定\稳健\不变\同步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是普遍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例词】因为人的活动而造成某种消极后果(如生态失衡)\揠苗助长\根据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面向市场\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成功某事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能被创造和消灭;另一方面,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总结\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1)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1)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2)方法论:①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应当尊重、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1)原理: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但是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无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2)方法论:①人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②人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②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①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②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5.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②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③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总结
总纲(辩证的)唯物论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内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整个世界就是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事,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违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观主义作风。
2、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反对]:既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又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做到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既反对否认运动绝对性,把世界说成是绝对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静止观;又反对否认相对静止,借口事物的运动变化,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
4、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内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故而规律具有普遍性。
同时规律又是客观的:①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是不可创造或消灭的;(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方法论]:承认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作风。
5、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内容]:从意识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哲学与文化中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必修4《哲学与文化》之哲学部分原理归纳唯物论=辩证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把握世界的规律≈联系+发展+矛盾认识论=探索认识的奥秘≈实践+认识+真理社会历史观=寻觅社会的真谛≈实践的、社存和社意,生力和生系,总趋势,改革,人民群众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关系、特点、标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唯物论+辩证法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认识论+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观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联系观≈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发展观≈普遍性+实质+量变与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否定观)矛盾观≈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即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指导实践活动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2)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总结
总纲(辩证的)唯物论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内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整个世界就是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事,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违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观主义作风。
2、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反对]:既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又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做到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既反对否认运动绝对性,把世界说成是绝对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静止观;又反对否认相对静止,借口事物的运动变化,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
4、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内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故而规律具有普遍性。
同时规律又是客观的:①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是不可创造或消灭的;(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方法论]:承认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作风。
5、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内容]:从意识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政治必修四哲学 原理知识点 总结【很全】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1.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 性。 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其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 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形 式。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1)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遍,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 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注意把握事物长远的、本质的、间接的 联系。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具体性指在具体的历史范畴来判断某个观点是否为真理。 条件性指任何真理都有一定的使用条件和范围。
(3)认识的反复性: 从主体看,认识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从客观看,认识是复杂变化的。使 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认识的无限性: 主体:人类世代延续。客体:客观世界不断发展。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 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 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 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10.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重要条件】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正确的促进作用 ,错误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 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 树立正确的意识:在历史条件现实条件基础上,着重从主观方面努力, 尽量形成正确的意识。 克服错误的意识。 反对,否认意识作用的形而上学;夸大意识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方法论简洁必备
哲学原理+方法论(简洁版)一、辩证唯物论: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又是普遍的。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③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②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指导作用。
方法论:①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①真理是客观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③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因此,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高中政治必修4政治学科的哲学原理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4政治学科的哲学原理知识点高中政治学科的哲学原理知识点1.物质的概念: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放映的客观实在叫物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也是根本特性、本质属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有了人脑不一定就有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
3.意识能动作用包括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和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两个方面。
4.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因素: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知识构成。
5.①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②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③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a.反对主观主义;b.要坚持全面地、整体地、发展地看"实际"6.主观和客观"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地的实际,主观和客观"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湿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二者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展开的。
8.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1.联系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才叫联系。
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联系是客观的,所以人们不能否认联系,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但人们可以改变条件创造条件,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之哲学部分原理归纳
必修4《哲学与文化》之哲学部分原理归纳(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咀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现和人生观等部分。
)一、辩证唯物主义(第2、3、4课)(一)辩证唯物论【唯物论】(物质观、意识观、规律观,共9条原理)(第2课)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白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委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尊里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要求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尊重、一发探、两结合、两反对)①做事情婴尊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7、世界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方法论+关键词
(二)发展观:
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 问题。(材料中出现时间变化的词汇,如“新”,“从„„ 到”,面向未来,为了子孙后代;前瞻性,科学预测,昨天、 今天、明天等。)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或前进性与曲 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 准备。(虽然。。。但是,好事多磨,多难兴邦,严峻挑战 等。)
三、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观:
1.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要坚持用联 系的观点看问题。(结合,协调,统一,影响,意义,
有利于,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关,处理„„关系,同时, 统一整体,导致、后果,离不开等。 )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 具备的功能。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 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应当立足整体,树 立全局观念,同时,重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 整体的发展。(东、中、西部与全国,组成部分,环节,全局、
3.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 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要 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分阶 段、有步骤,循序渐进,防微杜渐,适度、火候、分寸、尺度, 一次次,一蹴而就,过度,急于求成等。)
Hale Waihona Puke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 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 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 指导作用。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 用。(新课题;实践证明;出水才看两腿泥,耳听是虚,眼 见是实,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 心。 ) 2.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和有条件性。要坚持和发展真理。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发现和检验真理。(材料中有随着时间的变化, 人的主观认识深化的句子。)
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原理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归纳哲学原理归纳一、哲学原理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哲学原理是指揭示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普遍规律,是哲学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要素。
哲学原理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普遍性:哲学原理适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2. 统一性:哲学原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 基础性:哲学原理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为其他学科提供思想方法和理论指导。
4. 抽象性:哲学原理是对实际事物的一般规律的抽象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以下基本原理:1. 辩证法的一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2. 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原理:包括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飞跃、事物的发展的周期性等。
三、唯心主义的基本原理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它认为意识或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和决定性因素。
唯心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1. 精神第一性原理: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或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和决定性因素。
2. 意识的独立性原理:唯心主义主张意识具有独立存在的能力和本质。
3. 精神的创造性原理:唯心主义认为精神具有创造事物的能力和作用。
四、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观点,它们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存在着根本的对立关系。
1. 认识论上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2. 方法论上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主张实事求是、全面分析问题,唯心主义则强调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
3. 社会实践上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唯心主义则强调精神的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
五、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关系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也存在着对立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待事物的态度上:唯物辩证法强调对事物进行全面、具体、历史的分析,而形而上学则倾向于片面、抽象和静止的认识。
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总结
高二政治原理+方法论总结★原理与方法论★(辩证)唯物论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3.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4.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原理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原理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派别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的学问用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即叫哲学原理。
政治必修4哲学原理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原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原理:唯物论部分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按规律办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原理:认识论部分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022年高中政治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新人教版必修4
辨证唯物论)【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世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反映。
【措施论】:规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辨证唯物论)【原理内容】(1)人可以能动地结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性、积极发明性、自觉选用性 (2)人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引作用。
对旳意识,增进客观事物发展。
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措施论】:规定我们一定要注重意识作用,注重精神力量,自觉地树立对旳思想意识,克服错误思想意识。
辨证唯物论)【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对旳意识对事物发展增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妨碍作用。
【措施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注重意识作用,注重精神力量,自觉地树立对旳思想意识,克服错误思想意识。
辨证唯物论)【原理内容】:事物运动是有规律,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措施论】: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定我们,必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辨证唯物论)【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不以人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发明,也不能被泯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结识和把握规律基本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条件和形式运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措施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足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辩证唯物主义结识论)【原理内容】(1)实践是结识基本(实践决定结识):实践是结识惟一来源,实践是结识发展动力,实践是检查结识真理性惟一原则,实践是结识目和归宿。
(2)结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对旳结识(真理)对于人们实践活动有积极推动作用。
【措施论】:规定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实践第一观点,积极参预实践,同步我们要树立对旳结识辩证唯物主义结识论)【原理内容】:真理是客观具体有条件。
【措施论】:人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复习
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一)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实事求是,
4、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二)认识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会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会阻碍实践的发展。
(三)辩证法
1、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从事物固有的联系当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的多样性→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①树立全局观念②重视部分的作用
2、发展观
发展的普遍性→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的道路和趋势: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①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和支持新事物的成长②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于面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挫折,从而走向成功。
发展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①积极做好粮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发展的原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①重视内因的作用②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3、矛盾分析法
矛盾具有普遍性一→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一→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四)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并非总是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同步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
会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
基本矛盾。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
律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5、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五)价值观部分
1、人生价值在于社会价值(贡献)与自我价值(回报或索取)的统一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促进或阻碍)
3、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4、价值的创造于实现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
成功。
二、哲学部分疑点、误点
第一单元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错误的观点:
人人都有世界观,因此,人人都有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错误的观点: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3、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错误观点:
哲学能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对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错误观点: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第二单元
1、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物质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错误观点:
物质就是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离开物质谈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会导致唯心主义;
离开运动谈物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会导致形而上学。
3、物质的两种属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4、规律
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错误观点:
人们能够改变、消灭和创造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因此人在规律面前时无能为力的。
5、意识
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错误观点:
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宗教、鬼神观念是人脑自生的,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6、意识的能动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既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又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7、人们改造自然物的基础是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
错误观点:
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界。
第三单元
1、联系是普遍的
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联系。
错误的观点:
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直接联系。
2、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P56)
错误的观点:
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的。
3、整体和部分功能
当整体中部分以合理的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错误观点:
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4、新旧事物的含义及判断标准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错误观点:
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错误观点: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因此,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只有发生质变才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因此,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错误观点:
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7、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错误观点: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8、创新意识与革命批判精神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坚持辩证否定观。
错误观点:
树立创新意识就要敢于批判,敢于否定一切,推翻一切。
第四单元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错误观点:
宗教等观念是人脑自生的。
2、哲学上的价值的含义
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的意义,即一事物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错误观点:
凡是有用的东西就是有价值的。
毒品能满足吸毒者的需要,因此,它是有价值的。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错误观点:
价值观能对人们的行为起正确的导向作用,从而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