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2)

合集下载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精选1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介】这一课是文言文,主要讲了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伯牙把感情融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的感受,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伯牙的心意。

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

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也没有人能成为他的知音,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课文层次清晰,先概括写了伯牙善弹,子期善听,再具体写如何弹如何听,最后写子期死,伯牙绝弦。

全文共用77个字,表达了朋友之间真知己的思想境界,成为千古佳话。

【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步:激趣导入,解题质疑1、谈话交流:同学们,古今中外有许多交友的名言名句,谁能说一说?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君子之交淡如水,酒肉朋友不可交。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流传千古,吟诵至今的有关知己朋友的文言文,感受文言文带给我们特有的语言魅力。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准字音,强调“弦”的读音。

3、解题质疑:(1)学生通过课前的查资料简介伯牙,老师做适当的补充:伯牙,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琴师。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精选15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1、体会人物的心情。

2、课前进行一个词语积累的训练:我们要描写优美景物时常常要用到一些好的词语,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老师说一个,大家认真听,微微清风,谁能像我这样也这样说几个词语,教师板书。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有一段情,流传千古,令人荡气回肠,有一个故事世代久远却历久弥新,成为歌颂友谊的千古绝唱。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伯牙绝弦》。

这是一篇文言文,是继我们学习了《杨氏之子》之后与文言文的又一次亲密接触。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加喜欢文言文,为自己的文学积累加上更加厚重的一笔。

板书课题:伯牙绝弦2、谁能读一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3、伯牙绝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是何魅力让它流传千古仍能动人心弦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读不好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4、指名读文,指导注意句子的节奏和停顿。

教师做范读。

读好语气词。

注意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1、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我们已经读通了文章,接下来,就要读懂文章,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读懂文言文的好方法。

(结合注释、工具书、讨论交流等)学生自学,然后进行交流。

2、都读懂了吗?交流一下你都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⑴通过解题,让学生理解“绝弦”的本意和变通的含义。

学会因文而异,理解词语,不机械翻译。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3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3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3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小学语文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学生特点】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而且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

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强行灌输。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重点难点】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操练1、背诵《三字经》“人之初——千而万”2、(教师在黑板左板书)峨峨泰山洋洋江河指名朗读,说这两个四字词语有什么特点。

(AABC式;前面的叠词形容后面的景物)同学们能不能也说几个这种形式的词语。

(生说,教师板书)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蔼蔼云雾袅袅炊烟依依杨柳青青草色……齐声朗读。

一、激情导入,揭题解题1、同学们,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知音难寻。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的珍贵啊!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教师在黑板中板书:“知音”),讲述的就是两千多前春秋时期的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名字叫——“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0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0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0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2、潜力目标培养和作潜力3、情感目标欣赏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1、体会的深刻含义:知音难求。

2、欣赏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要求学生不要发出声音,静静地看老师在黑板上所写出的题目(板书课题)知音故事我们以前耳闻过。

这天我们学习它的经典原文。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1、注意字词,又不懂得地方可透过查字典或问老师解决。

2、指名朗读课文,教师对其中学生读错的字词进行纠正。

3、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朗读本文时所应有的感情4、指明学生带有感情的朗读。

三、分析课文1、疏通文意,理解字词。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貌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貌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绝:断绝。

鼓:弹。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峨峨:高。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洋洋:广大。

2、理解题目的意思。

3、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4、伯牙仅仅是不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第二课时一、回顾前文,复习知识二、深入课文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善”字在文中出现过几次?分别是什么意思?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体会?3、从哪里能够看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4、俞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还会有什么样的景色?(鸟语花香。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2)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2)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伯牙绝弦》,学生能够:1.了解古代故事《伯牙绝弦》的意义和背景;2.熟悉古筝的基本构造、演奏技巧和音域;3.掌握《伯牙绝弦》这首曲子的基本演奏方法;4.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引入(10分钟)师生互动:引入故事情节,介绍《伯牙绝弦》这个故事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古筝基础知识介绍(30分钟)•古筝的基本构造:琴身、弦、音柱等;•古筝的演奏技巧:使用指甲弹奏、用手掐弦等;•古筝的音域介绍: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等。

3.学习《伯牙绝弦》曲谱(40分钟)教学方法:分段教学第一段:云中有一团云,九月里还算什么云。

1. 弹奏示范; 2. 分解教学音符与节奏; 3. 示范学生跟随弹奏。

第二段:魂断无声洞,心零碎断的苦痛。

1. 弹奏示范; 2. 分解教学音符与节奏; 3. 示范学生跟随弹奏。

第三段:谁哭谁唤,辗转远离的涟漪。

1. 弹奏示范;2. 分解教学音符与节奏;3. 示范学生跟随弹奏。

第四段:一不留神你便走远。

1. 弹奏示范; 2. 分解教学音符与节奏; 3. 示范学生跟随弹奏。

4.全曲合奏(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学会各段的演奏方法后,进行全曲合奏。

5.欣赏与反思(10分钟)学生欣赏《伯牙绝弦》优秀演奏视频,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感受与心得。

6.作业(剩余时间)要求学生每人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曲子,进行独立学习与演奏。

三、教学手段与工具1.古筝;2.古筝曲谱;3.演奏示范视频;4.黑板和粉笔;5.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观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2.对学生的个人表演进行评价;3.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

五、教学扩展1.鼓励学生参加古筝社团或培训班,提高演奏水平;2.组织学生集体演出,增加舞台经验;3.引导学生学习古筝的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丰富艺术素养。

六、教学心得通过《伯牙绝弦》这个故事,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古筝的基础知识和演奏技巧,还可以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力量。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通用13篇)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通用13篇)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通用13篇)《伯牙绝弦》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目标2三、教学难点:目标3四、课前准备:课件、音乐欣赏五、教学过程:(一)板书文言文题目,直接导入。

1、板书:伯牙绝弦同学们,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呤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大屏幕出现课题《伯牙绝弦》)2、释题――大屏幕出示“伯牙”俞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

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

故被人尊为“琴仙”。

绝:断绝。

“伯牙绝弦”讲述的是俞伯牙因为钟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的故事。

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以此为题,直接点出课文内容,简洁明了。

(二)1、复习文言文学习方法。

⑴反复朗诵。

⑵根据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

⑶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2、(大屏幕出示)文言文在节奏和重音的读法。

(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个别读)3、根据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

(讨论回答)4、感知内容。

⑴文言文写了谁和谁(板书:伯牙、子期)。

他们俩互为什么?什么是“知音”。

⑵从哪里看出伯牙和子期互为知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板书:善鼓琴善听,所念必得。

5、品读体味,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

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样赞叹?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叹?6、口味知音之情。

正当伯牙为遇到知音而高兴时,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伯牙悲痛欲绝。

难一句话表现了伯牙悲痛的心情呢?(齐读)板书:绝弦之死伯牙为什么把琴摔了,终身不弹琴?(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知音难得。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2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2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3、通过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伯牙学琴》故事导入2、学生谈感受。

3、板书课题,解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分层指导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出节奏和韵味自由读——评议读——范读——有节奏地读2、回顾理解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全文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感悟文本1、挑疑,引出“知音”。

2、划出能体现钟子期视伯牙为知音的句子。

3、了解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

指导读好赞叹的句子,深化理解。

4、拓展运用:引导学生想象他的琴声还可以表现出哪些场景,怎么赞叹?5、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感悟“知音”。

6、引导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有很多人赞美伯牙,那些人会怎样赞美伯牙?钟子期又是怎样赞美的呢?通过对比,深化“知音”。

7、指导朗读。

8、学习知音之死部分,出示句子感悟知音难觅,珍惜知音。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2)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引入短歌,配乐朗读。

2、朗读课文,再次感受知音相聚的“喜”和知音死的“悲”3、伴随《高山流水》,感情读文。

4、背诵课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二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二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2《伯牙绝弦》教学设计2课前谈话、揭题导入: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看看将来谁有可能是文学家。

我们知道中国的语言文字最有情味,从文字中,我们能读出颜色、声音、画面、情节,甚至能读出气味。

我给你一个词,你能读出什么呢?请注意看——“鸟语花香”(你和文学家有缘,因为你读出了声音和颜色。

你将来肯定是一名出色的文学家,你不但读出了一幅群鸟齐鸣、百花吐艳的画面,还带领我们走进了花的海洋,闻到了花的芬芳。

你将来肯定能成为文学家,你能通过想象,读出文字中的情节。

)“高山流水”(这个孩子也有文学家的潜质,你能读出颜色和声音。

你真棒,你读出了一幅高山流水图,静态的大山、动态的河流相映成趣。

)不过,当邹老师看到“高山流水”这个词时,我读出来的是一个流传千古的动人故事——《伯牙绝弦》,因为高山流水觅知音就是讲的伯牙绝弦的故事。

(上课!)一、揭题导入板书课题,生读。

指导生读准“弦”。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还记得我们以前学文言文的方法吗?生谈学习方法。

师: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很多,比如反复诵读加揣摩,比如联系上下文,比如参看书下注释,比如借助工具书等等,今天,我们就继续用老祖宗用了几千年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多读来品析文言文。

二、初次读文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3遍,做到字正腔圆。

指名读,师:他读得怎么样?评议字音准确和发音的清晰。

再读一读,不但字音要准,每个句子都要读通顺,尤其要注意断句。

2.指名读,纠正断句错误的句子。

师:谁来评一评?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范读,生再读。

)师:再把课文读一读,读出古文的意味。

3、生齐读,要求文从字顺。

三、理解课文过渡:书是越读越有滋味的,同学们再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一)整体感知:1.生谈读懂的地方。

(提醒学生不要重复别人的话,认真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品质。

)2.师: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很强,但是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一点是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4、理解伯牙的悲痛之心,并于朗诵声中。

5、熟读朗诵。

教学过程:1、揭题导入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的《伯牙绝弦》。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2、整体读文(1)、自由读,大声读,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再读,随机点评,必要时教师范读或带读,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3、初解绝弦(1)、理解*的题目:"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用大家熟悉的表达方式说,学习文言文要学会变通。

)(2)、*还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这里的"绝弦"意味着什么,向世人宣告了什么?(它意味着终身不再弹琴,向世人宣告了彻底地放弃弹琴。

)4、再解绝弦。

何为知音:将*再读一遍,看看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没读懂?学生研读课文后交流。

预设的几个教学生成点:(1)、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示赞叹之义。

(2)、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3)、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4)、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皎皎乎若明月!")(5)、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

《伯牙绝弦》教案(优秀6篇)

《伯牙绝弦》教案(优秀6篇)

《伯牙绝弦》教案(优秀6篇)伯牙绝弦,也叫做伯牙鼓弦。

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榜样。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下是漂亮的编辑为大伙儿找到的《伯牙绝弦》教案【优秀6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课件、《高山流水》的乐曲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放录音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5.指导朗读,出示课件。

三、读懂课文,领会文境1.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课件示)(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 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学习情况,互相补充,疏通文意。

4. 全班交流学习情况:在学生汇报时,老师相机重点指导文中四个“善”字的不同用法和含有“善”的句子意思,弄懂全文的意思。

(1)课件出示含有“善”的句子:“善鼓”、“善听”中的“善”解释为“擅长、善于”;两个“善哉”中的“善”解释为“太好、太妙”。

(2)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伯牙弹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的场景,还会有哪些动人的场景?假如你是子期,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会用怎样的词语来概括呢?这时,你是怎样赞叹呢?(3)分角色表演:老师当伯牙,学生是子期。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伯牙绝弦》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感受艺术的美好。

【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齐读课题。

2、正音。

弦读xián,再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初步弄懂古文的意思1、在1918年鲁迅先生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前,中华民族所有的文章、书籍都是像本文一样的文言文。

(大屏幕出示课文原文)通过电视电影,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读古文的呢?2、学生学古人摇头晃脑初读本文。

3、在现代,我们都喜欢有节奏有感情地读文章,老师给本文划分了节奏,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一读吧。

(大屏幕出示划分好节奏的古文)4、学生以抽读、比赛读等方式读古文,教师随机正音,让学生能节奏正确,发音正确。

三、再读课文,理解句意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这些大多都记载在古书古文中,我们要尝试去读懂古文。

你能根据在这些字词解释的帮助下,读懂本文每句话的意思吗?试一试,可以和同桌讨论,也可以求助老师。

(大屏幕出示带字词注解的课文)2、学生根据注解尝试说出每句话的意思。

四、讲解课文,感悟知音。

(一)以考查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句意1、题目伯牙绝弦怎样翻译?2、在正文中哪个词句和题目的意思差不多?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教案2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教案2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Boya Juexin编订:JinTai College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教案2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教案2、篇章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教案篇章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

引导学生说词。

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课件出示: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绵绵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

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孩子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

为课文的拓展做好了铺垫,为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为孩子的说话训练铺好路。

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案2

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案2

一、教案基本信息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优秀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体会伯牙与钟子期的深厚友谊。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知音”的含义,懂得珍惜友谊。

教学重点:1. 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

2. 掌握文中关键字词的意思。

3. 体会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

教学难点:1. 文中关键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对“知音”含义的深入理解。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伯牙绝弦》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理解大意。

3. 精讲细读:讲解文中关键字词的意思,分析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对“知音”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深入学习:分析课文中的情节,让学生体会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

3. 情感教育:讲解“知音”的含义,教育学生珍惜友谊。

4. 拓展延伸: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珍惜友谊,与同学分享经验。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三、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

3. 收集有关友谊的名言警句,进行积累。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4. 名言警句积累:查看学生收集的名言警句,评价其理解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课外拓展内容,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情感教育方面,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友谊观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分角色朗读、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3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3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等方式学习课文,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继续运用借助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了解特殊的语言现象,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围绕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比较等方式学习课文,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继续运用借助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了解特殊的语言现象,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高山流水》音乐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单元导读,了解单元目标(1)、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2)、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3)、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的表达方法(4)、通过其他渠道了解艺术2、感受音乐魅力,揭题导入:(1)教师播放名曲《高山流水》,感受音乐魅力,引出演奏者(板书:伯牙绝弦)(2)人物了解俞瑞,字伯牙,战国时的音乐家,被尊称为“琴仙”。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

春秋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

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3)解题“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伯牙绝弦:绝,断绝。

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

3、出示学习文言文方法,学生自学学习文言文的方法:A读准字音,读顺句子B借助注释,一句一句读,想一想每一句的意思C读懂整篇课文的意思,并借助课外搜集的资料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D不理解的地方与同学共同探讨交流或请教老师E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课文背诵下来4、交流自学情况,学习课文A朗读课文,注意停顿(1)自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指导难读的句子(3)划分朗读节奏B翻译课文合作学习,出示要求请同学来翻译课文,先把句子朗读一遍,然后解释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最后翻译整个句子(1)结合注释,理解句子注释:绝:断绝。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4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4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漂亮的编辑帮大家分享的《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4篇),欢迎参考。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高山流水》录音或flash动画。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1.师:我们来看一下下面一组成语:(展示)一琴一鹤人琴俱亡琴心剑胆琴挑文君琴瑟和好琴瑟不调琴棋书画焚琴煮鹤对牛弹琴请大家读一读,找出这些成语的共同点。

(成语中都含有一个琴字)2.师:谁能再说几个带琴字的词语。

(预设答案:琴瑟、琴曲、琴师、琴意、抚琴、钢琴、月琴、胡琴、口琴、竖琴、小提琴、电子琴……)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一些词语,可以使我们知识视野更宽阔,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3.师:有一个故事千古传诵,流传至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伯牙绝弦》,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

我们以往学的都是现代文,也就是白话文,今天一次接触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欢。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释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小游戏入手,引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兴趣。

然后激情导入新课,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1.请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和平时课文的有什么区别。

2.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谈谈体会。

3.师: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4.师: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

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教案人教版2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教案人教版2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教案人教版2篇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教案人教版2篇这个故事温暖着一代又一代渴望知音的人们。

但是世上知音又太少了,一代名将岳飞曾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老师想问岳飞是真想弹琴吗?诗人贾岛则吟诵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

贾岛又在期盼什么呢?知音可遇不可求,得一知音,不仅是音乐家伯牙,名将岳飞,诗人贾岛的期盼。

也是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或高贵或普通的人们的---永远的思求....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教案人教版2篇,谢谢阅读。

《伯牙绝弦》教案1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25课,请一位同学读课题,最后一个字怎么读?谁再读?大家一起读。

(设计意图:弦字的正音,建立在对学情的预知,因为弦字音很难读准,必须强化。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篇古文。

我们先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因为是古文,再加一条:根据提示读出恰当停顿,按自己的语速去读,读好了就坐正。

多媒体出示(设计意图:老套的初读要求真正做到,很不容易,要课课落实才能培养学生严谨的自学意识与能力。

)2、检查读书(1)谁读第一句。

预设:口齿清楚、声音响亮!(2)谁读第二三句?预设:哉和兮老师用红色标示强调,都是语气词,这样的词后边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

听老师读自由练读。

谁再来读。

(3)谁读第四句。

预设:有一处重音强调要读好--------必得之(4)谁读最后一句。

预设:要读好谓/世/这里的连续性,语气停顿。

3、就这样,语速放慢,适当停顿。

我们齐读。

读的有点意思了,感到自己越读越好的请举手。

把掌声送给自己。

(设计意图:第一句预设看是评价语,实际是读书基本要求。

以此为榜样,学生知道该怎样努力达到要求。

后几句的预设,目的在于教师心中有数。

教师的主导如何体现?此处留有点拨的可能。

若学生达到,教师不需赘言;若学生达不到,教师则进行精当的点拨。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2)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2)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节奏、韵味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能力目标: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情感目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教法、学法教法:运用“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古文引路,揭示课题。

课前同学们背诵了很多首古诗、词、曲,很有节奏。

古文,古诗我们怎么读懂它,理解它呢?(根据注释理解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看插图理解课文)古文虽然有点难,但反复诵读,入情入境的朗读一定能读懂。

今天我们要用这个方法再来学习一篇课文就是一篇文言文,板书课题,理解文章的目的:“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初解绝弦。

这篇课文只用了77个字,却像我们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感人故事,现在我们就一同走进这个故事好吗?(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在读正确读通的基础上,注意还要读出古文的节奏,慢慢的再读课文。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也可以跟着默读。

(教师正音,“哉”平舌音;“得”是多音字读“dé”。

还有哪些字要注意呢?你在读书时有没有读不好的句子?)4、教师范读学生体会文言文的停顿和节奏。

5、指名读,指导在读正确读流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指导: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小结:有进步,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

小学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经典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经典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经典教学设计三篇本文叙述伯牙擅长演奏,钟子期擅长观赏。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哀思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像钟子期这样的知音了,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挑断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学校六班级语文《伯牙绝弦》经典教学设计三篇,盼望能关心到大家!学校六班级语文《伯牙绝弦》经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懂课文:借助解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伴侣间相互理解、相互观赏的真挚友情;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爱好。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伴侣之间相互理解、相互观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的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谈话:1、我们来做一个文字嬉戏,老师说一个词语“皑皑白雪”,你们依据这个词语的结构来连续说像这样的词语。

(AABC)2、出示课件1:皎皎明月、缓缓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萋萋芳草、3、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漂亮的景物) 平常假如我们多加积累这些词语,对我们的写作肯定有很大的关心。

课文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爱音乐吗?2、音乐的魅力就在于那些奇妙的音符,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享受。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

由于音乐,使两个生疏人成为挚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是什么样的音乐这般奇妙呢?请观赏古筝曲《高山流水》。

出示课件2:播放《高山流水》3、悠扬的古筝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时间隧道,我们仿佛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我们在高山流水间,寻着琴声,见到了这首曲子的演奏者,楚国琴师俞伯牙。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俞伯牙和他的伴侣钟子期的故事。

板书课题:伯牙绝弦。

出示课件3:25、《伯牙绝弦》二、熟读课文1、这是一篇文言文,同学们先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不通的地方,可以反复读几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沙河镇龙村小学吴华庭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学生特点】
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而且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

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强行灌输。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重点难点】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
1.课件。

2.《高山流水》古筝曲。

【课前交流】
记忆比拼:准备了一些ABCC的词语看谁记得多
清风徐徐明月皎皎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炊烟袅袅流水潺潺白雪皑皑云雾蒙蒙碧草青青春雨绵绵秋风簌簌硕果累累书声朗朗
2、齐读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题解题
【音乐导入设计】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

你感觉这首乐曲如何?美妙吗?谁知道这首曲子的曲名?这首优美的乐曲叫做《高山流水》。

美妙的乐曲声中还包含了一个千古流传的美丽故事,讲述了古代两个好朋友相互理解相互欣赏成为知音。

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伯牙鼓琴》。

(板书课题:这是一篇古文,也叫文言文。

2.学生齐读课题。

课题加停顿(伯牙/鼓琴)再读,注意节奏。

1、鼓是什么意思?
2、讲了什么故事呢?走进文言文,回顾三种方法。

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
(一)读通课文
1.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读课文,读2—3遍,把字音读准,把语句读通顺,难读的
地方多读两遍。

也可以摇头晃脑读。

2.同桌互相读。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小声跟读,修正自己断句错误的地方。

4.说说老师在哪些地方停顿?试着用“/”标记。

(出示课件)
5.学着老师的样子,按照正确的停顿,自己再练读一遍。

6.练读后再指名读(2-3名),教师评价。

7.全班齐读,教师评价。

(二)读懂课文,会说大意
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课文中有一些难字、不常见字,你又是怎么理解它们的呢?
(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右板书:看注释、查字典、自己琢磨……)善出现了几次?意思都一样吗。

善:①擅长,善于;②夸奖,太好了,太妙了。

乎:语气词,“啊”之类。

教师小结: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你们看,这位同学,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出示课件)
2、读准读通,我们还要读懂。

请同学们根据注释、根据上下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先自己说。

后小组交流。

派代表说意思。

3.再读全文,深入品味
理解了课文的意思,我们再来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读得更好!
三、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一)品读课文第一部分。

(前四句)
1.伯牙、钟子期,一个是晋国大夫,另一个只是普通樵夫。

为什么这两个人能成为知音?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齐读这句话。

还有哪句话能表现他们的擅长弹琴、擅长欣赏?
2.教师引读: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①指导朗读,泰山,五岳之尊啊,读出它“高”的气势来,江河,读出江河的广大
和流水奔腾。

俞伯牙的弹奏技术高哇,他心里想到的大自然的景物他都能用琴声表达出来。

②指生朗读,分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③钟子期更是不得了,俞伯牙用琴声表达的心声他都听得懂。

文中那句话说到了这个意思?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想象说话。

请同学们想象:伯牙的技术既然这么高超,难道只能表现出“高山和江河”吗?琴声还会描绘哪些自然景物?钟子期又是如何称赞的?
指名回答: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____兮若___!”
教师引读: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____兮若___!”
指名回答:(3人)伯牙鼓琴,志在____,钟子期曰:“!”
不管伯牙琴声中表达了什么,钟子期都能感受得到并由衷地称赞。

用课文里的句子说,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所想到的,子其必然懂得,真是心有灵犀啊,所以伯牙才把子期视为——“知音”。

4.“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用一个字来概括他当时的心境,那就是——喜!如果用两字词来形容,那就是----开心,高兴,兴奋;请你用一个四字成语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那就是——欣喜万分!
5.“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得到人生的知己,岂一个喜字了得!来,让我们带着这份欣喜伴着《高山流水》的乐曲,轮读课文的1—4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时的内心的那份高兴、开心和欣喜。

师生互动轮读。

6.伯牙作为全国闻名的大琴师,更是官居高位,他当时是楚国的大夫,难道没有人称赞过他?别人是怎么夸奖他的?(想象说话)(不懂音乐的人只能说些“弹得好,弹得妙”这些肤浅的语言)弹了几十年的琴,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听懂他心声的人,无比欣喜之余,就把钟子期当做他最好的朋友了,把他当做自己的“知音”了,一个能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钟子期只是一个上山打柴的樵夫,竟然有这样对音乐高升的欣赏能力,也是难能可贵啊!
7.引读资料袋,了解“知音”和“高山流水”。

(二)品读课文第二部分。

(最后一句)
1.配乐,教师讲述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子期和伯牙因琴相识,成为知己,把酒言欢,真是相见恨晚啊,于是约好来年中秋老地方再见。

第二年八月,伯牙千里迢迢赶到汉阳江边,伯牙到处寻觅子期,遇一老者,老人说:“子期去年上山砍材时不幸坠崖身亡。

”知音死了,伯牙的琴还有谁能欣赏得了呢?伯牙悲痛万分,久久伫立在子期墓前,长歌一曲后,把琴摔个粉碎,至死不再弹琴。

2.请读最后一句。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弦绝琴,终身不复鼓。

3.用一个字来概括他当时的心境,那就是——悲!用两个字的词语来形容他当时的心情,那就是悲痛、伤心!用一个四字成语来形容那就是——悲痛欲绝!
4.好不容易寻觅到一个知音,再次见面时已是不能两相聚,知音已死,岂一个悲字了得!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请再读最后一句。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弦绝琴,终身不复鼓。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悲痛欲绝的伯牙摔破自己的瑶琴,并写下一首短歌,来祭奠自己的知音子期,祭奠这一段旷世友情,请听: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入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学生齐读。

2.“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好一个“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同学们,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断了自己的前程;断了自己的心弦;断了自己的希望……)
3.对话伯牙。

你是怎么看待伯牙这一举动的,怎样评价俞、钟二人这一段友谊的?(你想对伯牙说句什么话来安慰他?)
4.一曲《高山流水》,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也成了知音的代名词,虽然当年伯牙所作的《高山流水》已经失传,但是后人为了纪念他们重新谱的也一样精彩。

让我们伴着这首曲子,在传唱这个故事中结束这堂课吧(配乐、学生齐背课文)!
五、作业布置,巩固运用。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将课文《伯牙绝弦》改写成一个200字左右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25 伯牙/绝弦
知音
俞伯牙--------------钟子期
高山流水
情深意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