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找规律
《找规律》说课稿
《找规律》说课稿《找规律》说课稿《找规律》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和89页,《找规律》的例1~例3及“做一做。
”2、教材简析“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内容。
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只是在练习中有少量的习题;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本节课的3“找规律”作为新单元的第一课,非常重要。
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如果这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将会造成阻碍。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知道下一个物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猜一猜”,舞蹈动作等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规律现象,通过观察主题图,认识规律同时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通过涂色与摆学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美。
4、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图形或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会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5、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彩笔、涂色卡等。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找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重点内容的处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的效果。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找规律测试卷新人教版.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找规律测试卷新人教版一、。
1.与其他三排列律不同的数列是( ) 。
A. 1. 4.7.10.13.16B.2. 4. 6. 8. 10. 12C. 2. 3. 5.8.13.2l D.1l. 15. 19. 23. 27. 312.察下 . 空格填写的是 ( )。
A.GB.HC.P3.下面的四个形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B C D4.有—串彩灯. 排列的律是 4 、 3 黄、 2 、 4 、 3 黄、 2 、⋯⋯第二十五灯是( )色。
A .色B.黄色C.色5.右空白小方形框中填下面形中的哪一个?把它找出来。
( )A B C D二、填空。
1.按律填出下面括号中的数。
(1)4. 5.7.10.().().⋯(2)l. 2. 5.10.().().⋯(3)l. 2. 4.5.7.8. 10.().( ).⋯(4)19.9.17.8.15.7.().().⋯(5)2. 5. 6.9.10.13.14.( ).( ).⋯(6)18.9.10.5.6.().().⋯2.按律画一画。
1 / 5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1. ( 探究题 ) 一桶油连桶重900 克 . 倒出油的一半后连桶还重500 克。
求桶重多少千克。
2. ( 推理题 ) 观察下面两图. 算一算每一个小乒乓球有多重?92克98克3. ( 实践题 ) 用 9 根火柴棍摆成只有 4 个同样大小的正三角形。
4. ( 情境题 ) —只蜗牛从12 脏米深的杯底往上爬. 每爬 3 厘米要用 3 分讣。
然后停 1 分钟 . 求蜗牛从杯底爬到杯口时要用多少时间。
5. ( 探究题 ) 交换下面算式中的—个数. 使个位数上数字的和都大于10。
(1) 4 5 (2) l 32 / 5+3 8+16答案:第九元找律一、1.C提示:其余每个数列中都是每两个相的数相差的数完全相同。
2. C提示:前两行都是由一个“G”、一个“H”、一个“ P”构成的。
二年级-第九单元-找规律1
规 律:
横着看,每一行的四个图形都相同, 只是所在的位置不同。上一行和下一 行相比,上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 后,其他每个图形都向前移动一格, 就变成了下一行。 竖着看,后面一列和前面一列相比, 前面一列的最上面的图形移到最下面, 其他每个图形都向上移动一格,就变 成了后面一列。
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 地改变自己的位置,这样的排列 规律,叫做循环排列规律。
图 形 横 着 看
每一行的四个图形都相同,只是 所在的位置不同。上一行和下一 行相比,上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 到最后,其他每个图形都向前移 动一格,就变成了下一行。 后面一列和前面一列相比,前 面一列的最上面的图形移到最 下面,其他每个图形都向上移 动一格,就变成了后面一列。 每一行的四个图形都相同,只是 所在的位置不同。上一行和下一 行相比,上一行的最后一个图形 移到最前面,其他每个图形都向 后移动一格,就变成了下一行。 后面一列和前面一列相比,前 面一列的最下面的图形移到最 上面,其他每个图形都向下移 动一格,就变成了后面一列。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 下册
对 称图形 找规律(一)
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横着看,每一行的四个图形都相同, 只是所在的位置不同。上一行和下一 行相比,上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 后,其他每个图形都向前移动一格, 就变成了下一行。
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竖着看,后面一列和前面一列相比, 前面一列的最上面的图形移到最下面, 其他每个图形都向上移动一格,就变 成了后面一列。
竖 着 看
请你开动脑筋, 积极思考,从这些卡 通贴画中选择你喜欢 的摆一摆,创造有规 律的图形。
你能按照规律完成下图吗?
1 30
2 30
3 30
4 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找规律》ppt课件
数 学
SHUXUE
二年级 下册
1
0
3
2
5
4
7
6
9
8
我的家装修得漂亮吗!
地面
墙面
森林短跑比赛要开始了, 老虎大哥做裁判!
这些小动物们的排列有规律吗?
起
跑
线
第9单元第一课时
找 规 律
你能找出地面图案的规律吗?
我家 的墙面也 要像小熊 家一样漂 亮,同学 们能帮帮 我吗?
谢 谢 大 家
大 大家 能按照斜 家 着看的规 律帮我设 真 计吗? 棒
佩 再加 一列,这 服 列会是怎 么样的图 大 案呢? 家
画一画
做一做Biblioteka 一做你能在手帕上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吗?
今天大家都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 再见!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7篇)
《找规律》的说课稿(精选7篇)《找规律》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本课时的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内容。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
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本册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如图形和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教材的内容选择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而且活动性和探究性较强。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2、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
四、说教法和学法1、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它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请学生到老师家做客为线索,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到老师家中做客一系列活动展开,选取贴近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
2、观察讨论,互动合作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教师要紧扣学生已有的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互动、合作、讨论等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单元教学内容教材第109~112页的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猜书和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简单推理过程和找规律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和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在设计本单元时,教学的重点要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事物的推理。
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简单的事件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能按一定的方式整理信息,进行推理;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通过游戏,让学生用推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推理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经历观察、猜测、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条理地阐述自己推理过程的数学表达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1.能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
2.能运用推理方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课时安排共计3课时。
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例1(推理)。
教学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进行分析、体验推理的过程,理解推理的含义。
2.使学生推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与推理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师:下课了,小红、小丽和小刚在玩猜书游戏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玩游戏的技巧吧。
二、探索新知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信息: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小红、小丽和小刚各拿一本。
人教版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9单元试卷答案《找规律》试题
第九单元测试卷一、接着画。
1、▲■☆▲■☆△、、。
2、3、4、5、二、接着写。
1、500、480、460、、、、。
2、2、5、10、13、18、、、。
3、4、5、三、想一想。
1、请你根据规律画出被挡住的部分。
2、把2、3、4、5、6、7这六个数学分别填入下面空格里,使等式成立。
+ - = ×÷第九单元测试卷的部分答案:二、1、440、420、400、3802、21、26、293、4、5、三、1、2、5+7-6 = 3×4÷27 尊严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6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能懂得什么是尊严。
学习重、难点通过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态,体会他自尊的可贵品质。
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含义。
学习时间:2 课时。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这位大家认识吗?课前同学们查找了关于他的资料,能用一两句给我们介绍一下吗?学生会说:哈默先生是一位传奇人物,被誉为20 世纪最令人不可思议的大富翁。
哈默先生被誉为石油大王。
邓小平同志称他为“勇敢的人”。
哈默先生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他用智慧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奇迹。
……)二、同学们用简练的语言向大家做了介绍,你们了解的都是在他成名之后,人们对他的赞誉。
可是在他年轻的时候,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就有人赞美他,预见他会取得成功。
结合课前的预习,谈一谈,(1)赞美哈默的是谁?怎么赞美他的?(师出示问题)三、师:杰克逊大叔为什么会赞美他,为什么在他一无所有时会预见他成功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学生读课文,汇报。
四、师:刚才同学们说,哈默在自己非常饥饿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先干完活再吃饭,从这种行为,你有什么疑问吗?1、学生提出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_7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 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15—118〕第一课时:找规律课本第116页例2教学目的:1、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拟,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才能。
2、培养学生的推理才能,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1、出示情境挂图你们看哪些图案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2、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
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例2a、仔细观察我们刚刚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b、出例如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d 、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1〕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2〕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11+〔〕=〔〕,肯定是11+5=162、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3、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发现新的规律,并找出和原来的规律的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根底上探究,进一步理解这些规律的特点,最后再设计活动,创造性地利用规律,稳固新知。
三、深化探究,应用规律:1、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机密规律吗?2、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么?3、出示稳固练习题〔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1、2、3、5、8、13、21、〔〕、55〔2〕96、〔〕、24、12、6、3[设计意图]:在例2的根底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做一做”的规律,并总结出找规律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考虑。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找规律》说课稿
《找规律》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找规律的第一课时。
首先,我谈谈教材编排的一些特点:一、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学生继一年级学习了简单的周期排列规律以后第二次学习找规律,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知识上,学生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此次找图形的规律以循环排列为主。
这样,学生不仅要看清图形形状或颜色的组合规律,还要发现图形排序上的规律,对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综合概括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对于学生而言,要透彻理解与掌握很不容易。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通过图形的有序排列,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形式美,培养学生发现、创造、欣赏数学美的能力。
二、教材编排的特点和重难点教材的主题图设计了小东家厨房装修的画面,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都是有规律排列的。
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然后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在学生探索完它们的排列规律后,安排了学生独立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情境。
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本节课最大的变化是图形的排列较复杂,主题图形的排列呈现循环变化,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喜欢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来掌握图形的排列规律。
本课的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老师有一个好朋友小东搬新家了,他邀请老师去他家做客,老师来到了他的门前,可是进不去,知道为什么吗?原来,他的防盗门上安装了密码锁,密码是一组数字, 要想进去必须得破解密码才行,谁愿意帮老师破解他门上的密码呢?下一个数该填多少呢?课件展示,复习图形规律1 5 9 13 ---------师:对了,这些数是按照依次加4的规律排列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规律,小东就运用有趣的规律设计了他的房子,我们一起到他家里去看看好吗?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好奇心来到了一个环节。
《找规律》说课稿_5
《找规律》说课稿《找规律》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找规律》是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的第一课时。
《找规律》是在学生认识了数字、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
同时,教材内容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些现象,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学数学的乐趣。
2、教学目标①结合现实场景,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对数字、图形、物体等的排列规律有初步的了解。
②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体验寻找事物规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能够找出所列举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是发现数字、运算、图形的排列规律,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二、说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
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
找规律这个知识点相对来说很简单,关键就看老师怎么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怎么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
从简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再过渡到数字规律,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摆出规律、运用规律。
由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
三、说教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北京课改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 加法和减法(二)课件 探索规律
9 14 15 16 17 18 19
8 13 14 15 16 17 18
7 12
13
14 15 16 17
6 11 12 13 14 15 16
5 10 11 12 13 14 15
+ 5 6 7 8 9 10
每一行中的数从左往右依次增加1,每一列
中的数从下往上依次增加1……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1 3
3456789111
9
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从左下方往右上 方斜着看,你发现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了什么?
7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6
7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从左上方往右 下方斜着看,得 数是9的格子像 一条直直的线。
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7
8
9
1 0
1 1
1 2
1 3
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找规律》的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12页例1及练习二十四相关习题。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等方式,让学生探索发现图形与数字中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方法,找出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探索发现图形与数字中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方法发现规律,并能用语言准确描述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直尺、三角板、圆片、方片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课件展示“小兔子采蘑菇”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小兔子采蘑菇的路线,找出其中的规律。
2. 例题讲解(1)教材第112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找出图形中的规律。
(3)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规律。
3. 随堂练习(1)教材第113页练习二十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2)第2题,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教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列出教材例1及随堂练习的题目。
2. 黑板右侧:展示学生发现规律的思维导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四第3题。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寻找生活中的规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中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小组合作交流;4. 板书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二年级数学下 第九单元 找规律练习 教案设计
找规律练习教学内容:教材118页练习二十三第5---8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发现数字简单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能力。
2.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推理等活动发现一列数中数字的简单变化规律。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找数字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练习小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回顾再现。
孩子们,顽皮的小星星这节课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想和我们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欢迎吗?(1)(2)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课本118页第5、6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填一填,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2.综合练习。
课本118页第7题。
先引导学生分别观察,5粒珠子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上表示:5、50、500.再让学生思考:按照数位的顺序这5粒珠子应该花在千位上,表示5000.3.提高练习。
(1)课本118页第8题。
第1小题是著名的裴波那契数列,从第3个数列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
第2小题是一个等比数列,每一个数都是前一个的一半。
(2)课本118页思考题。
这是一个特殊的数列,教师可以通过下面算式讲解,使学生明白:每一个数都是这个数所在项数的平方。
三.自主检测,完善评价。
1.观察规律,涂一涂,填一填。
2.找规律,填上合适的数。
3.集体订正。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布置。
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规律。
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找规律_二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第九单元找规律_二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15—118)单元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教学中用主题图找规律的方法。
2、数列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第一课时:找规律教学内容:课本第115—116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给每对同桌学生提供3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一、观察引入:1、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面图)师:小东家厨房装饰得真漂亮,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如果学生只看到斜行的规律,则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竖行的规律,要是还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a、每行有几种瓷砖?b、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1)学生交流(2)揭示课题:找规律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1、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2、把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列为循环排列规律。
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知识点
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知识点:1、4×3=12,或12÷3=4。
那么12是3和4的倍数,3和4是12的因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互存在的,不可以说12是倍数,或者说3是因数。
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2、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如18的因数有:1、2、3、6、9、18。
3、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如:18的倍数有:18、36、54、72、90……(省略号非常重要)4、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5、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个位是0、2、4、6、8的数)6、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个位是1、3、5、7、9的数)7、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8、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0。
(如:10、20、30、40……)9、一个数各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如:453各位上数字的和是4+3+5=12,因为12是3的倍数,所以453也是3的倍数。
)10,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素数或质数。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1和0既非素数也非合数。
《倍数和因数》练习:一、填空。
1.30的因数有(),其中奇数有(),偶数有(),素数有(),合数有()。
2.20以内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有()个。
3.9的因数有(),9的倍数从小到大写出5个:()。
4.一个数既是48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5.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1,最大因数是11,这个数是()。
6.在36、89、120、145、738中,奇数有(),偶数有(),5的倍数有(),3的倍数有()。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7.一个三位数,个位是最小的合数,十位是最小的素数,百位是最小的奇数,这个三位数是()。
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复习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复习题一、画一画。
(20分,每题各5分)(一)(二)(三)(四)11二.接着画。
(15分,每题各5分)(一)(二)1 123456789 10 1112 1 23 4 5 6 7 8 9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4+( )+32、下面是小明设计的“有规律排列的数”,可是他有几个数写错了,请找出来,并想一想应该换上什么数。
⑴ 90 75 60 45 30 15 1⑵ 0 14 28 42 56 71 86三. 接着写。
(21分,每空3分)(一) 5 ,50 ,500 , ,(二) 1 ,3 ,7 ,13 , ,31 ,(三) 0 ,1 ,3 ,6 ,10 , ,(四) 5 ,5 ,10 ,15 ,25 , ,65 四.选一选,在合适图形的序号下打“ ”。
(10分,每题各5分) (一)○1○2○3○4○5?○1 ○2 ○3 ○4 ○5 ○6 ○7 ○81,1,2,3,5,8,1399 90 82 75 ( ) ( ) 60五、找规律,填一填。
(10分)六.解决问题。
(24分)(一)360千克560千克张大伯家一共收了多少千克南瓜?(二)儿童剧场能坐800人。
路南小学一、二年级同学去儿童剧场观看演出,一年级有368人,二年级有409人,估计一下,儿童剧场能坐得下吗?(三)你能帮妈妈解决吗?330元260元林林妈妈呀,这辆有点贵。
我还是买这辆吧,可以少花……七、火眼金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找规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15—118)
单元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
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教学中用主题图找规律的方法。
2、数列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找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5—1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
给每对同桌学生提供3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观察引入:
1、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面图)
师:小东家厨房装饰得真漂亮,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如果学生只看到斜行的规律,则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竖行的规律,要是还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
a、每行有几种瓷砖?
b、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
(1)学生交流
(2)揭示课题:找规律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
(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
(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
(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
2、把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列为循环排列规律。
3、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或别人好的想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三、动手实践,创造规律:
1、如果你是小小建筑设计师,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美丽图案?老师和同学拿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卡片,请大家设计一些有循环规律的图案。
2、展示:□○★△、△□○★、★△□○、○★△□
3、让学生按要求去思考,下面的图形应当怎样摆。
生:这图形是后面的向前循环移动
一个位置,所以应该是□○★△,与第一个图一样。
4、出示练习题:a、一只鸭子头像和两只鸟的头像循环排的
b、看书第115页,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规律?
五、提高练习:
出示小黑板:
1、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
2、上下、下右、右左、左右、上左、下上、。
3、123
4、4123、3412、。
第二课时: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
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独立完成
(1)1 4 7 10
(2)4 6 8 10
(3)△▲ △▲
今天我们来学习“图形的变化规律”(揭示课题)
2、请大家看书第117页,用已掌握的知识把第2题最后一个图的时针和分
针画在书上,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3、出示小黑板:
第一行贴图片:小熊、兔子、猴子、青蛙
第二行贴图片:兔子、猴子、青蛙、小熊
第三行贴图片:猴子、青蛙、小熊、兔子
第四行怎样贴呢?由学生来贴,说出为什么要这样贴?
4、问: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1、画一画
◇◆□■、◆□■◇、□■◇◆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认真审题,明确解题要求
2、请同学们尝试,动手画一画
3、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4、请学生汇报一下这幅图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1)它们全是四种图形组成的
(2)从右边起,每组图形中的第一
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第四个图形,第二
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 如此循环排列。
(3)看成动态的就是图在向前一格一格地移动。
5、完成第116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同组同学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6、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应该怎样画?为什么要这样画?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很好地突破难点。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三中第1、3题
2、自由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它的规律是什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规律?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P52页
第三课时: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
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出示情境挂图
你们看哪些图案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2、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
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a、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d 、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1)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
(2)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
1+1=2,2+2=4,4+3=7,7+4=11
11+()=(),肯定是11+5=16
2、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
3、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发现新的规律,并找出和原来的规律的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进一步了解这些规律的特点,最后再设计活动,创造性地利用规律,巩固新知。
三、深入探究,应用规律:
1、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秘密规律吗?
2、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么?
3、出示巩固练习题
(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
1、2、3、5、8、13、21、()、55
(2)96、()、24、12、6、3
[设计意图]:在例2的基础上,以小
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做一做”的规律,并总结出找规律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18页4—7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并同时渗透数轴的知识和数位的知识。
2、出示课本p118页8的思考题,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仔细思考,认真倾听。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但找出了图形的变化规律,还找出了数字的变化规律。
每组图形的个数是怎么变化的,就有了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
六、课堂作业:作业本p53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