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自主创新保障体系的构建

合集下载

高校科研创新模式研究与机制构建

高校科研创新模式研究与机制构建

高校科研创新模式研究与机制构建高校科研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高校科研创新,需要研究并构建适合高校环境的科研创新模式和机制。

一、高校科研创新模式研究在高校科研创新模式的研究中,应该充分考虑到高校作为知识与智力的集聚场所的特点,以及科研人员的工作方式和需求。

一个有效的高校科研创新模式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融入教学:高校科研创新模式应该与教学相互融合,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可以开设科研导论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各种科研方法与技巧,并动手实践。

2. 多元化合作:科研创新需要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的合作。

高校应该鼓励跨学科合作,建立科研团队,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这样能够促进创新思维的碰撞,推动科研成果的跨学科应用。

3. 开放共享:高校科研应该鼓励开放共享,建立科研成果的共享平台。

这样可以提高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同时也能够促进不同科研团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高校可以建立科研机构的开放数据库,为其他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合作的机会。

4. 创新激励:高校科研创新模式应该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研创新。

可以通过设立科研奖励制度、提供科研项目经费等方式来鼓励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动。

二、高校科研创新机制构建除了研究科研创新模式外,构建适合高校科研创新的机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1. 宽松的管理:高校应该给予科研人员一定的自主权和宽松的管理环境。

这样能够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

同时,高校也应该建立科研工作督导机制和评价方法,确保科研工作的质量。

2. 建立科研基金:高校科研创新需要相应的经费支持。

高校应该积极争取科研项目经费,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和设备。

此外,高校科研基金可以为科研项目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提高科研工作的资金运作效率。

3. 建立科研成果评价体系:高校科研创新应该建立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创新研究。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是一个国家在科技创新和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个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可以有效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各种科技创新主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总和。

构建和发展一个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努力。

一是政策支持。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需要有明确的政策指导和支持。

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科技创新政策来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

这些政策应包括财政支持、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以鼓励和保护创新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创新的氛围和条件。

二是科研机构的发展。

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政府应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投入力度,提高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要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高校等其他创新主体的合作和交流,促进创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创新。

三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最直接的实施主体。

政府应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要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其他创新主体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是人才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资源。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和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科技创新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和评价,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五是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政府应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的融合,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应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为各方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研机构和高校应加强与企业和政府的合作,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人才是最重要的创新资源,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高等院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构建研究

高等院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构建研究

[收稿日期]2021-07-07[基金项目]教育部JM 融合战略研究基地项目 高校实施JM 融合战略路径研究 (JR2020028);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 山东省重点产业领域科技安全风险预警及应对机制研究 (2020RZE27011)㊂[作者简介]李燕(1980 ),男,北京化工大学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㊂都业爽(1987 ),男,山东大学科技创新军民融合研究院项目办主任,助理研究员㊂高擎(1991 ),男,北京化工大学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㊂李瑞瑞(1987 ),女,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㊂吕晓茵(1986 ),女,北京化工大学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项目办主任,助理研究员㊂2022年第2期总第119期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2.2022Total No.119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构建研究李燕1㊀都业爽2㊀高擎1㊀李瑞瑞3㊀吕晓茵1(1.北京化工大学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北京100029;2.山东大学科技创新军民融合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3.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29)㊀㊀[摘㊀要]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已经进入密集活跃期,我国相关技术领域也已从跟跑向并跑转变,迫切需要在前沿技术㊁颠覆性技术等方面开展自主创新,以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发展㊂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科研组织管理模式㊁创新人才成长培育㊁创新服务能力提升㊁新形势下的全球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构建创新生态环境,并以解决一系列 卡脖子 技术难题为创新目标,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㊂㊀㊀[关键词]高校;创新;生态环境㊀㊀[中图分类号]G647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22)02-0083-06一㊁引言㊀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为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和人才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㊂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再次指出要 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 [1]㊂高校作为一个国家发展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强㊁高端人才聚集㊁学科齐全及对外交流广泛等优势,从科研体系㊁创新人才成长培育体系㊁创新服务能力提升㊁高校全球化体系等方面着手建设,构建创新生态环境,以解决一系列 卡脖子 技术难题为创新目标,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建设需求,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更多力量㊂高校创新环境的构建一直是高校管理者关注的重点,相关学者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㊂其中的一个研究重点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讨论高校创新环境的构建问题㊂如北京交通大学冯海燕从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协调的角度提出了高校团队创新环境建设的意见[2];上海师范大学周倩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人才成长的角度对高校创新环境进行了研讨[3];南京工程学院杨铭等人从高校管理和教师评价模式两方面对高校创新环境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4];南京财经大学陈进从营造创新意识观环境㊁教学管理环境㊁学术交流环境㊁人文氛围环境㊁信息网络环境和设施硬件环境等方面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环境进行了讨论[5];宜春学院郑玉刚则是从高校内部制度建设㊁树立创新典型等角度对如何建立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进行了研究[6]㊂另一个研究重点是从高校创新评价体系来进行研究,如西安财经学院邓凯在 一带一路 背景下对高校创新环境进行了研究,在完善政策制度环境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7];洛阳理工学院杨鲜霞在对高校科技创新环境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高校科技创新环境的策略性建议[8];合肥工业大学王章豹等人在分析高校科技创38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新能力及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与方法[9];北京工业大学王金国等人从地方高校发展的角度对高校科技环境的构建提出了有效建议[10];暨南大学雷亚楠等人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11]㊂图1㊀习近平科技创新论述关键词词频权重综合分析以上相关研究,基本上2015年前的研究集中于人才培养创新环境的构建,这是与我国科技发展的阶段需求相一致的,后续的相关研究则主要是从创新能力评价角度入手㊂而对于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构建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㊂现阶段,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我国发展的第一动力[12],只有构建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新型高校生态环境,高校人才聚集㊁多学科综合交叉及对外交流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从而更大程度地释放 高校科技创新潜力 [13]㊂二㊁准确把握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㊀㊀从世界范围内看,迄今对人类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科技成果有70%以上诞生于高校,以刊发原创性重大理论和创新性科技成果为主的‘自然“和‘科学“发表的论文为例,2/3以上作者来源于高校,3/4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源于高校[14],这足以说明高校的创新活动对人类文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㊂从国内情况看,伴随 211 工程㊁ 985 工程和 双一流 建设的实施,我国高校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建有全国6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汇聚了6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15],由此带动满足国家重大急需和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能力不断提升㊂以近10年国家和高校科技创新各项发展数据为例:十年来,高校R&D 拨入经费从2012年的768.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592亿元,十年累计拨入经费总额上万亿㊂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由2012年的391.8亿元增至2021年的847.5亿元,增长超过116%㊂高校专利授权量从2012年的6.9万项增加到2021年的30.8万项,增幅达到346.4%,授权率从65.1%提高到83.9%;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2000多项增长到15000多项,专利转化金额从8.2亿元增长到88.9亿元,增幅接近十倍㊂十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10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的6项㊁全部自然科学奖中的67%,是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主力军;获得了全部1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的10项㊁全部技术发明奖中的72%,并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6],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㊂由此可见,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集颠覆性㊁前瞻性㊁创新性于一体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前沿主阵地,成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㊂三㊁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要素与问题分析㊀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面对未来世情国情作出的时代思索,该重要论述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作出了科学指引㊂本文拟深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结合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探析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要素组成,并剖析当下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问题㊂(一)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要素分析本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论述的相关内容开展了数据分析,并进行了关键词提取(如图1)㊂482022年第2期李燕㊀都业爽㊀高擎㊀李瑞瑞㊀吕晓茵: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构建研究分别按月和年对各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反映当下的热点及趋势㊂通过对各个关键词经常和其余的相关关键词共同出现的比例整理关键词关系图,以此得到热点等关键词之间的依赖和基础或促动关系㊂从习近平科技创新论述可以看出, 创新 是近两年来十分热的关键词㊂从2020年几个月的关键词词频权重统计直方图可以看出 创新 一直居于第一位,可见创新的重要性㊂与此同时, 科技 ㊁ 实验室 等关键词也进入高位,说明了高校实验室科技创新也频频进入大众的视野,无疑是当下应该关注的热点和方向㊂如图2所示,通过分析各个关键词之间共同组合配对的情况,可以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论述的关键词进行关系图构建㊂在该关系图中, 科技 ㊁ 人才 ㊁ 政策 ㊁ 管理 ㊁ 全球 是围绕 创新 出现最多的词汇,可以看出这5个词汇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论述中的核心关键词㊂人才是创新的基石,科技培育是前沿颠覆创新技术实现的有效手段,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和科技培育环境有利于创新生态环境的构建;创新政策是吸引教师开展创新的重要牵引,完善的创新政策体系能够调动教师开展创新研究的积极性,有利于创新生态环境的构建;管理模式是组织科研人员有序开展科技工作的一种管理行为和方式,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是创新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良好保障;全球化的交流是创新进一步发展的有效策略,全球化交流环境给予创新生态环境发展的多样性㊂综上所述,结合高校现状提出高校创新生态环境主要由科技培育㊁创新政策体系㊁管理模式㊁人才培养及全球化交流等五部分内容构成,如图3所示㊂图2㊀习近平科技创新论述关键词关系图从世界上大部分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一流大学的快速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体现出了这些大学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敏锐的机遇意识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 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这一指示精神的主要内涵之一就是大学要为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区域发展服务㊂要深刻认识到,一所大学的发展图3㊀创新生态环境构建要素要顺应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需要,大学产出什么样的科研成果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都要紧紧把握时代脉动需要,在满足国家和地方需求的同时,院校自身也能够在发展中赢得先机㊂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和科技力量的主要代表,高校应加强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潜能,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国家战略和地方区域发展需求㊂(二)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综合高校的现实情况和影响创新生态环境的五大要素进行分析发现,高校在科技培育体系方面已成规模,高校在 双一流 建设经费和中央(地方)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的支持下已经基本建立起校内的科技培育体系㊂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学校针对青年教师设置了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基金,针对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设置了培育基金,鼓励创新的培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㊂各个学校也针对自身创新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激励政策,如上海交通大学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形成了 鼓励问题导向的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的科学研究 创新体系,同时与中船㊁商飞集团等各大部门共同出资开展前沿预先研究;北京化工大学与中国石化共建 分子联合研究中心 ,由企业出资针对行业需求开展创新研究,该校还针对特色学科创新发展制定了 特色学科首席科学家负责制 的发展模式,以期在首席科学家的带领下实现学科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哈尔滨工程大学则在项目自主管理㊁经费管理㊁成果管理㊁诚信管理等方面鼓励教师开展创新研究㊂但是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㊁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善,如高校现行的科技评价体系㊁科研资助模式和科研管理模式等㊂这些问题将导致高校的创新活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甚至会导致国内的科研生态环境的失调㊂下面具体介绍高校所存在的问题㊂1.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待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㊂人才58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资源牵一发动全身,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㊁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的最主要因素㊂健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架构是为我国创新型科研生态环境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存在的学术 近亲繁殖 以及各类评估中的 唯论文㊁唯帽子㊁唯职称㊁唯学历㊁唯奖项 情况都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㊂在一定历史阶段,学术界的 近亲繁殖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人才大团队的产出,形成多代名师同堂㊁共处一所一系的局面,从而产生学术科研大师的裙带链条,但是大量的研究和实际情况表明,只有碰撞才能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这种科研门阀制约了人才的自由流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术的自我封闭,影响了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成才㊂另一方面,在项目㊁基地评审㊁自主科研经费分配㊁论文奖励㊁国家㊁省部级配套奖励支持㊁研究生导师评选㊁评奖评优㊁人才计划评选㊁人才引进等多个评审过程中, 五唯 现象严重,基本上贯穿了人才培养㊁成长的全过程㊂这种评价方式在一段时期内能够极大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学校科研体量㊂但是,教师为了能够顺利晋升,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写论文㊁跑关系㊁拿帽子,长此以往会不利于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也会严重影响创新型人才的成长㊂同时,为了能够提升学校某一方面的科研能力及在领域内的影响力,高校往往花大力气进行 人才引进 ,忽略了自身培养,这也造成了人才非正常流动㊂这种局面的形成,一方面与国家现行评估体系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高校自身 懒政 的结果㊂显而易见,承担多少项目㊁发表多少论文是最容易量化的指标,但是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不是简单以项目和论文就可以衡量的㊂2.现行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待完善科技规划编制和科研资助体系决定了科技创新工作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这些都是科研管理的重点环节,然而二者目前都存在一些问题㊂首先,目前的规划编制方式需进一步改革㊂我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 五年计划 ,至今已走到第十四个 五年计划 ,通过一个一个 五年计划 的实施,我国社会经济㊁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都获得重要进展,但是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部分专家未能站在国家角度开展工作,夹带 私货 的情况时有发生㊂其次,科研资助模式急需改革㊂目前高校科研是以竞争性科研经费资助为主㊁稳定经费支持为辅的资助模式,一线教师为了科研的持续发展,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项目申报,申请竞争性经费支持,这对于科研主管部门发现科研能力最强团队㊁最大程度发挥资金效益有重要作用,但申请获批科研项目㊁争取相关资源支持将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教师开展科研的时间㊂而且为了保证研究团队的稳定性,团队的研究方向会随着研究方向的热度而转移,不利于科研的深耕细作㊂3.高校现行科研管理模式待完善目前高校中 倒金字塔 式管理体系不利于构建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㊂ 倒金字塔 式管理体系主要是指科研管理人员集中在学校层面,而在院系这一层面却没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很多事务性工作需要教师自己处理㊂为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教育部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要求,于2010年制定出台了‘高等学校科研助理管理办法(暂行)“,围绕高校科技创新机制和人事人才体制深入推进系列改革,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高校进一步构建起 金字塔 式的校-院-研究中心(系)三级科研管理助理体系,把一线科研教师从纷繁的行政事务和财务事务中解放出来,有效促进了高校科研人才队伍科技创新实力的显著提升,推动了科技创新整体能力变大变强㊂但是在实施层面,高校受限于各种客观条件仍然没有实施到位㊂四、构建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的思考与建议㊀㊀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高校在科技培育体系和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人才培养㊁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不少问题㊂同时,高校国际合作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高校应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工作㊂(一)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构建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的基础首先,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就需要进一步破除学术 近亲繁殖 的问题㊂近年来,北京大学㊁南开大学㊁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已经出台相关政策,规定不再将本校博士毕业生直接留于本校㊂‘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 2020年)“指出,高校要将本校毕业生直接聘任为本校教师的数量大大减少甚至清零,但是由于行政权力过度参与等问题,使得这一现象并未彻底改变㊂对此,还需要国家和高校从发展需要出发,构建 统一的学术评价标准 或建立 研究生互送 等制度来消除学术 近亲繁殖 ㊂682022年第2期李燕㊀都业爽㊀高擎㊀李瑞瑞㊀吕晓茵: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构建研究其次,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则必须改变急功近利的考核评价办法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㊁质量㊁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㊂目前国家和高校都已意识到这一点,正逐步刀刃向内,进行改革㊂2018年以来,科技部㊁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 唯论文㊁唯职称㊁唯学历㊁唯奖项 专项行动的通知“,科技部印发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 唯论文 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清理 唯论文㊁唯帽子㊁唯职称㊁唯学历㊁唯奖项 专项行动的通知“等文件,目的就在于推动针对科技人才发展的评议体系更加合理可行㊁突出贡献导向㊂对此,高校应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结合自身学校特点,建立突出创新能力㊁贡献㊁实效的新的评价机制和分类型㊁分阶段㊁长周期的评价体系;同时,要鼓励并支持高校按照自身实际和特点探索人才评聘制度改革,保障教师具备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㊂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该校在自身发展需要和国家政策指引下,已经在探索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针对不同学科㊁不同岗位类型和人员所处的不同阶段,逐步建立分类评价机制,逐步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和发现更多有能力有担当的青年人才㊂(二)科研管理体系的深化改革是构建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的核心科研管理体系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规划编制方式改革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各大会议中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规划谋划编制工作,并且针对网上意见征求作出指示㊂对此,在将来编制第十五个 五年计划 时,笔者建议在科研创新领域建立以应用需求牵引类为主,以技术推动为辅的规划㊁指南编制模式,在规划和指南的编制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各领域专家的作用外,还应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的作用,从而使规划的实施能够取得预期效果㊂科研管理体系深化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改革目前的 科研资助体系 ㊂在以基础研究为主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充分考虑到基础研究难度大㊁周期长㊁成果产出慢等特点,建立具有差异化特点的并以长期稳定的经费资助为主㊁以竞争性经费争取为辅的科研经费资助制度体系,使科研人员能够将更多精力放在科技创新本身,回归科技创新的实质进展㊂同时,也要进一步改革高校内部的科研管理体系㊂在政府层面,要赋予高校和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减少上级部门的审批和要求,比如项目预算㊁审计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㊂在高校层面,要从上至下,不断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简化程序㊁简化流程,加大信息化系统推广力度,这样才会减少高校相应的事务性工作,从而让更多一线科研教师从纷繁的行政事务和财务事务中解放出来,聚焦主责主业㊂(三)新形势下的 全球化发展 是构建高校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的有益补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推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由大到强大的具有历史性和跨越性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因此必须在学习国外一流大学先进办学经验的同时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紧密合作,科技创新也是如此,离开 全球化 的创新只是 闭门造车 ,唯有坚持 全球化发展 战略,着力健全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体制机制,才能有效汇聚全球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创新发展要素,不断增强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高我国高校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㊂新形势下,要推动高校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构建国际合作新格局㊂一方面,要加强高校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在科技人才联合培养㊁访学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㊁科技园区合作㊁技术培训㊁文化论坛等方面的全方位科技合作[17],另一方面,要鼓励一流大学加快全球布局,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加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㊂[参考文献][1]㊀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0-09-12(02).[2]㊀冯海燕.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环境与绩效的协调性水平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5):99-103.[3]㊀周倩.高校创新环境浅论[J].中国科学教育,2007(14):10-11.[4]㊀杨铭,楼晞,单怡超,等.高校创新环境培植理念探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8-51.[5]㊀陈进.论高校创新环境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8-171.[6]㊀郑玉刚.加强高校创新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J].华章,2008(10):91-92.[7]㊀邓凯. 一带一路 倡议背景下陕西高校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8(6):86-92.[8]㊀杨鲜霞.高校科技创新环境构成的因素分析和模式探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8。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能力 ,主要包括科 技创新 投入 和科 技创新 产 出能力 ” 。孙 孝
科 从高校与企业 、科研机构 和政府 以及整个社会关 系的角 度来 定义。鄢 晓彬 “ 等从高校 的社会职能来定义 ,他从高 校改造社会 职能与科研成果 产业化 的角度 ,将高校科 技创新 能力 界定 为 “ 高校 内外部创 新能力要素 在不 同条件下 相互产 生作 用 ,对科学研究 中的创 新资源进行 创造性集 成 ,产 出科 研成 果的能力 ” 。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高校 的科 技创新 能力 应是 高校 在 科技创新 活动 中所表现 出来 的一种综合 能力 ,是指高校有 效 利用 和优 化 配置 各种 科技 创 新资 源 ( 括人 才 、机 构、设 包 备、场地 、经费等有形资源 和创新文化 、政 策机制 、组织 管 理等无形资源 ) ,通过知识创 新 、技术创新 、成 果转化创新 、 管理创新 等 各种 科技 创新 活 动 ,产 出高 水平 科技 创新 成果 ( 包括论文 、著作 、专利 、奖 励等 直接 成果 以及 创新人 才 和 成果转化所产生 的经济 、社 会效 益等 间接成 果 ) ,并 形成具 有竞争优势的科技领域 与创新特色 的能力 。
结合 目前我 国高校 的实 际情况 ,提 出 了一套高 校科技 建设提供 理论依 据和决策参考 。
1 高 校科技 创新 能力 的概念探 讨
如何理解高校科技创新 能力是开展 综合评 价研 究所要解 决 的首要 问题 。 目前 ,国内许多学者 对该概念 的理解均有 J 所 不同。梅轶群等 从科技 创新资 源的角度 ,将 高校科技创 新 能力看作是 “ 由多种要 素构成 的有 机整体 ,他们 认为高校 科 技 创 新 能 力 是 指 高 校 创 造 新 知 识 和 新 技 术 ,将 新 知 识 和 新 技术转化为新产品 、新工 艺和新服务 ,推动 区域科 技 、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 闫海 燕 从 高校科技 创新 活动 的 内容 。 和 目的来理解 ,认 为 “ 校科 技 创 新 能力 包 括人 才创 新 能 高 力 、知识创新 能力和 技术创新 能力 ” 。敖 慧 和刘小 明 则 从高校科技创新过程 来理解 ,但具体 描述稍有差 异 ,敖 慧认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劳动力 、 资本 、 源 能 源 等要 素驱 动 , 资 缺乏 可 持 续 发 创新活动主要依靠高校。通过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 展 的深 层动 力 , 产业 层 次 低 、 构 不 合 理 , 别 是 资 结 特 系, 整合 现有 的资源 , 现 资源 的优 化 配 置 , 挥其 实 发
源开发 型产 业 比重 大 , 业 同类 化 和 同质 化 问题 非 在 人才 培养 、 技创 新 方 面 的 区位 优 势 和 在 区域 经 产 科
施具有 重要 的意 义 。

要 实 现这个 目标 , 小 与发达省 市 经济 的差距 , 缩 只有 建设 符 合省情 的科 技创新 体 系 , 紧紧 抓住 影 响长远 、

河 南省 高校建 设科 技创新 体 系的必要 性
随着 国家促进 中部 崛 起 战 略 的实施 和建 设 “ 创 带动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 , 中优势 , 集 合力攻关 , 实 促 提 新 型河南 ” 略的提 出, 南省 正面 临新 的科 技 革命 现在 高新 技术 产业发 展 、 进科 技 成果 转化 、 高企 战 河 不 断推进 、 经济 结构 加速调 整 、 技 创新 的热潮 正在 业技 术创新 能力 、 科 建设 创新 人才 队伍 等 方 面 的突破 。 形 成 的重要 时期 , 强 自主创 新 能力 将 成 为 发 展科 高校 作为河 南省 知识 创新 的主 体 , 培 养人 才 、 增 是 生产 学技 术 的 战 略 基 点 。 20 06年 , 南 省 G P达 到 河 D 和传播 新 知识 、 思想 的重要 基 地 , 河 南省 区域 创 新 在
基金顶 目: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 目“ 构建河南循环经济产业链 和企业群对策研究” 0 10 0 0 ) ( 63 34 0 。

实施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施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

科教兴国战略旨在推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人才强国战略则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支持创新发展的需求。

通过这两项战略的实施,中国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无愧于国际社会的大国崛起。

一、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核心是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进:1.加强基础研究。

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础,基础研究的投入和支持应该得到加强。

政府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并建立一套科研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2.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转化,提高科技创新的经济效益。

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贷款、减税等支持,搭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对接平台,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

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鼓励创新创业,培养和吸引创新型人才。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环境,提供税收减免、创业资金等支持,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同时,要加强对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科研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和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4.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面对全球化的科技竞争,我国不能闭门造车。

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世界先进科技创新的经验和成果,同时也要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发挥中国的影响力和作用。

二、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侧重于人才培养与引进。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和驱动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1.加强教育体制改革。

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扩大高教规模,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支持,改变目前应试教育的倾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推动产学研结合。

地方高水平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略——以广西大学为例

地方高水平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略——以广西大学为例
lc l a e o a —b s d。n t n —o e td .T eg a h u d b ” fwe u e tr .T e s e i c me s rs s o l og v ul ai a ol i r ne ” h o l o l s e e r t t ” h p cf a u e h u d b t i ef l b b e i e
(c nea dT cnlg eat n o u gi n esy N nig50 0 ,G agi Si c n eh o yD pr t f a x U i r t, ann 3 04 u nx) e o me G n v i
Ab t a t sr c :Th o s u t n o c — e h i n v t g s se i e in l h g - e e nv ri s n to l o d cv o e c n t c i fs i —tc n o a i y tm n rgo a i h— lv lu ie st i o ny c n u ie t r o n y
t s r d,su e t i n v t n,e t . r f me n a o t d ns n o ai o e. .
Ke o d :h h— ee rg n nvr t; c —t hinvt nss m; o sut n yw rs i lvl e oa u i s y si e oao yt cnt co g i l ei e n i e r i
patigi re jruci s n ee pn pdy n s i by b t l n ui poi g nln e rccn she o n tn dd vl ig ai ds t n l。 u as c dcv t i rv gr i a id— i t t ma f o a o r la u a a oo e om n eo

自主创新体系构建中的“1+3”科技创新模式——以信阳市 浉河区为例

自主创新体系构建中的“1+3”科技创新模式——以信阳市 浉河区为例
被 国 家 科 技 部 批 准 立项 , 得 资 助 资 金 4 万 元 ;0 9 l 月 申 获 O 20 年 2 报 的 国家专 利 顺 利 通 过授 权 : 三 是 延 长 企 业创 新 服 务 链 条 , 足 企 业 创 新 需 求 :科 技 创 满 新 涉 及 从 项 目立 项 、 发 试 制 到试 验 检 洲 、 品批 量 生 产 等 多 个 研 产
二 是 以企 业 的 创 新 需 求 为 主 导 , 进 创 新 要 素 向 企 业 聚 促 集 。狮 河 区 中 小 企 业 的 长 时 期 缺 乏 创 新 能 力 , 中一 个 重 要 其
主创新载体 、 整合利用科技人才资源等方面大胆探索 , 成功 闯出 “ 企业+ 创新载体+ 专家库+ 大学生创新团队” 13 科技创新模 的“ + ”
业 技 术 人 员 组 织 联 合 攻 关 , 功 开 发 “ 糊 控 制 滚 简 茶 叶 杀 成 模
青 机 ” 20 年 6月 , 项 目产 品顺 利 通过 由河南 省科 技厅 组 ;0 9 该 织 的成 果鉴 定 ;0 9年 7月 申报 的 “ 技人 员服 务企 业” 日 20 科 项
式 。 1指 自主创新主体——企业 ;3 分别指狮河区生 产力促进 “” “” 中心 、 公共技术服 务平 台 、 科技企业孵 化器 等创 新载体 , 狮河 区
专 家 库 以 及 大 学 生 创 新 团 队 。 一 年 来 , 过 “ + ” 技 创 新 模 通 13科
原 因就 是缺 乏必 要 的创 新资 源 。实 践 汪明 , 1 3 模 式在 促 “+ ” 进 创新 要 素向企 业聚集 , 励高校 和科研 机 构向企业 提供 智 激 力 支 持 、 品研 发 和 人 才培 养 支 持 等方 面具 有 显 著 作 用 : 产 20 年 , 过“ + ” 式 , 区高校 和科研机 构与 企业共 同研 09 通 13模 全 发 的科技 项 目和 成果 达 3 O多项 , 上年项 目数量 的2倍多 是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运行情况分析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运行情况分析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运行情况分析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一个完善、高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能够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通常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科技研发服务、技术转移服务、创新创业孵化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等。

这些服务相互关联、相互协同,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科技研发服务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核心之一。

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企业的研发部门在这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通过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头动力。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科技研发服务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研发资源的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领域重复研究,而一些关键领域的研究投入不足。

此外,产学研合作机制还不够完善,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技术转移服务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技术转移机构作为桥梁和纽带,连接着科研成果的提供者和需求者。

但目前,技术转移服务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一方面,科研人员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不足,难以准确把握技术转移的方向和时机;另一方面,企业对新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有限,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方面存在困难。

这就需要加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的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

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为初创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成长的摇篮。

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等通过提供场地、资金、导师指导等资源,帮助创新创业者将创意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

然而,一些孵化机构存在着服务内容同质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为了提高创新创业孵化服务的效果,需要进一步优化孵化模式,加强专业导师团队建设,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

科技金融服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等金融手段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资金保障。

高校科技自主创新:问题与对策

高校科技自主创新:问题与对策
貌 正在 发生 着根 本性 的 变化 ~些 高水平 大学 已经 ・
鉴定成果 、 比获奖数量等。 一些教师和科研人 员从事
科研 活 动 , 是受 到职 称 评定或 相 关利益 的驱 动 , 也 即 从 事科 研 的主 要 目的是 为 了晋升 职 称或 获取 相关 利
益, 可以称其为 “ 职称型科研” “ 和 利益型科研 ” 。在 “ 职称型科研” “ 和 利益型科研” 的导向背后 , 实质上 是部分教学科研人员科学探索精神和抵御名利等外
进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进行的消化吸收和技术再创
收 稿 F期 :0 6—7—2 I 20 7
作者简介: 查啸虎 .9 2年生. . I6 男 安徽师范 人学教育科学学院剐教授 . 硕士牛导师
维普资讯

1 2・
中 国 科技 沦坛
(06 1 月) 6期 20 年 1 第
或已有的各种技术发明, 产生新的技术成果; 三是引
进、 消化 吸收 和再 创新 , 般是指 在 积极 引进 圆外 先 一
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 汁, 0 4 2 0 年高校获国家自然
科学奖 、技术发 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分别 占总数的 6 .% 、 0 4 3 6%和 5 .% , 5 1 并产生了一大批具有 自主 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成 果。20 年在 国内发表的 03
创新 , 就是 通过 研究 和 开发 , 获得 新 的科学 发现 与技
事实也表明 , 高校在开展科技 自主创新 、 推动科
技 成果 向现 实生 产力转 化 、解 决 国 民经 济 重大科 技
问题 ,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大事业中, 正发挥着越
术发明 ; 二是集成创新 , 即通过综合、 融汇相关学科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 识、 知 信息 、 资源 、 技术 造 。高校不仅是传播知识、 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 也

高校自主创新需要机制保障

高校自主创新需要机制保障

越 逑 产 麟 合作 翱 槐 , 已经 遴 喊 咐 瀚 发 谣求
前 ,企 业 的 技 术 来 源 多 数 都 是 靠 引
进 、模 仿 、跟 踪 而 来 的 ,引 进 的 技 术 也 许 比研 发 的 成 本 低 , 一 定 不 但 会 是 最 新 的 技 术 ; 可 能 为 企 业 带 它 来 利 润 ,但 却 使 我 们 在 技 术 上 跟 在

个 重 要 的 主 体 ,在 以 企 业 为 主
体 、产 学 研 相 结 合 的 技 术 创 新 体 系 中 , 挥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在 今 年 的 发 两 会 上 ,本 刊 记 者 就 科 技 创 新 和 产
件 非 常 重 要 的 事 情 。龚 克 认 为 ,
学 研 结 合 等 问题 ,采 访 了 来 自高 校
的 全国 人大 代表 、 国科协常 委 、 中 南开大 学校 长龚克 。 “ 年 的 两 会 上 关 于 科 技 创 今 新 的 话 题 好 像 谈 得 少 了 一 点 ”,当 谈 及 对 两 会 和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的 感 受 时 ,龚 克 代 表 不 无 遗 憾 地 说 。科 技 创 新 已 成 为 国 家 经 济 发 展 的 动 力 之 源 , 是 保 证 我 国 各 项 事 业 持 也
面 需 要 政 府 和 企 业 在 资 金 以 及 政 策 环 境 方 面 长 期 支 持 高 校 、科 研 机 构 的 基 础 研 究 ,来 积 淀 未 来 技 术 创 新 的 基 础 ;另 一 方 面 ,从 事 基 础 研 究 的 主 体 , 需 要 耐 得 住 性 子 , 求 真 还 有 和 奉 献 的 精 神 。 说 ,“ 校 的 研 究 他 高 也 要 面 向 企 业 和 市 场 ,尤 其 是 要 聚 焦 国 家 重 大 的 战 略 性 需 求 , 不 能 但 只 求 ‘ 、 、 ’而 不 顾 ‘ 、 、 短 平 快 长 精 深 ’ 否 则永 远也 不能 真 正形 成 持续 创 ,

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和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和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2 0 NO . 5 08 3
On Eu tnn vt e l ha d ao Io i HPd i c i n ao a n
科 教 创 新
大 学生 自主科技 创新活 动体 系和保 障机 制的研 究 与实践①
胡涛 金叶玲 陈静 钱运华 ( 淮阴工学院生化学 院 江苏淮安 2 3 0 ) 2 0 3
I 大 学 生 自 主 科 技 创 新 活 动 的 意 义
大 学 生 自主 科 技 创 新 活 动 是 大 学 生 群 体在 国家 有 关部 门和 学校 的 组织 引导下 , 依 靠老 师 的指 导帮 助 , 自主开 展 的一 种科 技学 术 括动 。“ 个没 有 创新 能 力的 民 族 , 以 一 难 屹 立于 世 界 先进 的 民 族 之林 ”, 力 提高 民 大 族 的创新 素 质成 了 一项 重大 而 紧迫 的 任务 ; 培 养 创新 性 人 才 就 成 为我 国高 等 教 育改 革 所追 求 的最 高 目标 。 大学 生 是 2 1世纪 科 学 技 术的掌 握 者 、运 用者 和 创造 者 , 高大 学 提 生 的 科 技 素 质 , 就 跨 世 纪 的 优 秀 科 技 人 造 才 , 为 高校 着 力解 决 的 重要 问题 。 成 大 学 生 自主 科 技 创 新 活 动 具 体 表 现 在 参 与 学 校 科 研 课 题 研 究 、科 技 开 发 , 与 参 新 产 品开 发 、 创 业 设 计 等 ; 加 各 类 顶 尖 参 的科 技 创 新 竞 赛 , 数 学 建 模 赛 、 省 电脑 如 软 件设 计大 赛 、 “ 战杯 ”全 国 大学 生课 外 挑 学 术 科 技作 品竞 赛 、中 国 大 学 生 创业 计 划 竞 赛等 …。科 技 创新 活 动 的 有关 科 学 研 究 、 发 现 及 创造 发 明是 一 个 需 要 充 分发 挥 创 新 精神 的过程 , 是 一个艰 苦 的探索过 程 。 也 学 生 在 开 展 自主 科 技 创 新 活 动 时 , 往 涉 往 及 的不 只 是 某 一 识 的 同 时 , 要 为 了 还 完成课题 而学习相关专业 的有关知识 , 使 学 生 的 学 习 由被 动 变 主 动 , 由单 一 向全 面 转变 , 养 复 合型 创 新 人 才 。 同时 , 培 通过 参 加 学 术 科 技 创 新 活 动 , 以 使 学 生 从 中 学 可 到 很 多 书 本 和 课 堂 上 学 不 到 的 东 西 , 炼 锻 了 学 生 的 语 言 表 达 能 力 、组 织 协 调 能 力 、 团 结 合作 能 力 、沟 通 交往 能 力 、创 新 思 维 和 发 明能 力 、 动 手 能 力 等 等 , 而 全 面 提 从 高学生的综合素 质。 在 学 生 工 作 中 , 们 认 识 到 , 论 和 实 我 理 践 相 结 合 是 培 养 学 生 全 面 发 展 的 有 效 途 径 , 别是 在 专业 知识 的 学 习中 , 固和 深 特 巩 化 专 业 知 识 需 要 实 践 。 反过 来 , 过 实 践 通 检 验 理 论 , 够 加 深 对 理 论 的理 解 。社 会 能 发 展 需 要 动 手 能 力 强 且 有 创 新 能 力 的 人 才 。 科 学 技术 的 迅 猛 发 展 以 及 知 识 的 日新 月异 , 切 需要 我们培 养具 有创新 意识 、 迫 创新 精 神 和 创新 能 力的 科 技 人 才 。 在 毕 业 生 就 业 工 作 中 , 多 用 人 单 位 对 在 校 参 加 许 过 社 会 实 践 和 科 技 创新 活 动 , 动 手 能 力 且 强 的 毕 业 生 非 常 感 兴 趣 , 别 是 对 哪些 在 特 科 技 比赛 中 得 过 奖 的 学 生 更 是 情 有 独 钟 。

广东发布高校科技发展规划——“六大重点建设工程”构建高校创新体系

广东发布高校科技发展规划——“六大重点建设工程”构建高校创新体系
建设计划 , 建设 5 O个左右 的 自然科学研 究
家高校科技企业上市 。 日
粤 首例 体 细 胞 克 隆猪
诞生于我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我省成 为国 内第五个拥有体细胞 克隆猪 的省份

20 年 5 中旬 ,我省第一头体 细胞 08 月
性能优 良或特异 的个体 ,增加优秀种 畜数
量, 直接应 用于育种和生产。 此外 , 细胞 体 克隆技术为研究转基 因动物 ,开展定 向育 种、 培育 创新 品系提供 了关键技术 平台 , 为 动物 物种 的保 存提供 了新的方 法。 温氏集 团体细胞克 隆猪的诞生 ,使 广
新 的优 势 , 集聚创 新要 素和资 源, 攻克一批 重大共性 关键技 术 , 形成一批 具有竞争力 的
重大产品和关键 零部件 , 促进产 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升支柱产 业的 国际竞争力。 提
■ J _ 【 ,播报 】 重点 J ● . Il ^ = IU 皇 ¥
广 东发布高校科技发展规划
“ 六大 重 点建 设 工程 " 建 高 校创 新体 系 构
据省教育部 门调 查发现 , 目前广东 高校 高水 平的标 志性科研 成 果不 多 , 基 础研究和高技术 前沿领 域原始性 创新能 资源共享存 在着一定 困难。
据 了解 ,广东高校“ 《 十一五 ” 科技 发 展规划 》 出的” 提 六大重点建设 工程 ” 主 ,
理 ,国家重点 学科和 省级重点学科 中工
科类 的比例偏低 ,对相关支柱产 业的科
技支撑力度不够等。 同时 , 在现行的管理体 制下 , 各高校 间的科技 资源分散 问题较为突 出 ,科 技
科研服 务体 系与资源共享建设 工程。通
过各项 工程 的组织实施 ,大 力推进我省

基于评价体系的高校科研自主创新机制研究

基于评价体系的高校科研自主创新机制研究
夫放赍 2 19号 旬 0 年P 中 刊 1 l
基 于 评 价 体 系 的 高 校 科 研 自主 创 新 机 制 研 究
朱 建 飞
( 京 理工 大 学 电子 工 程 与光 电技术 学 院 , 苏 南京 南 江 摘 要 : 校 科 研 自主 创 新 是 建 设 创 新 型 国 家 的 重 高 200 ) 10 0
织 体 系 , 层科 研 组 织 的建设 l没有得 到重 视 。 基 _ 乜 在 对 科 研 项 目及 科 研 人 才 的评 价 等 科 研 活 动 的 评 价 激 励 上 , 前 的 高校 科 研 管理 机 制 也存 在 局 限 。 研 管 理 当 科 方 式 单 一 , 要 是 “ 管 物 为 本 ” “ 事 为 本 ” 不 利 于 主 以 或 以 . 发 挥 人 的 创 造 性 , 而 影 响 了 基 础 研 究 的 发 展 。 础 研 究 从 基 是 一 种 战 略 性 研 究 , 究 周 期 长 短 不 一 , 具 有 近 期 经 济 研 不 效 益 . 究 成 果 多 以论 文形 式 发 表 , 传 统 管 理 模 式是 一 研 而 种 技 术 合 同 制 . 时 间 、 果 上 限 制 了 知 识 创 新 活 动 的 开 在 结 展 。 研 人 才 管 理 上 也 缺 乏 有 效 的 激 励 机 制 、 制 监 督 机 科 控
要 途 径 .而 良好 的机 制 设 计和 制 度 安排 是 促 进 高校 科研 自主 创 新 能 力 培 育 与 提 升 的 重 要 制 度 保 障 。 行 的 高 校 科 现 研 自主 创 新 机 制 在 科 技 资 源 配 置 、 研 部 门合 作 及 科 研 主 科 体 激 励 上 存 在 缺 陷 和 不 足 。 本 文 认 为 , 该 从 科 研 自主 创 应

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得到了国家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其评价体系的建立也越来越被重视。

本文将从科技创新的定义、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证研究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如何建立科技创新评价体系。

一、科技创新的定义科技创新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对自然界中存在着的物质、能量、信息等资源的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技术探索,创造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这一过程。

科技创新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是指参与科技活动的各类主体,依据现有的知识和技术,借助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某一领域或者跨越领域的多个层面上,提出新的思想、理论、技术或成果,并将它们付诸实践,实现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二、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构建A.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科技创新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三个环节。

其中,基础研究是指以自由探索和开发新概念为核心,进行原创性的探索和研究,是创新的源头;应用研究是基于基础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开发,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行为;产业化是指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B.科技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科技创新评价指标的体系在科技创新管理、科技政策制定和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含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不同层级的评价指标和权重。

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构建:(1)输入指标:包括经费投入、人才资源、政策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2)活动指标:考核科技创新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如基础研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化能力等。

(3)输出指标:科技创新的输出产出,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增加就业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C.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应用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应用主要是在科学研究、企业管理和政府决策三个领域。

在科学研究方面,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可以激励科学家的积极性,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质量;在企业管理方面,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可以鼓励企业投入研发,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在政府决策领域,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可以为政府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落实“五大任务”,加快实现高水平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落实“五大任务”,加快实现高水平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落实“五大任务”,加快实现高水平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五大任务”之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要求我们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创新,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从技术跟随到技术领先的转变。

本文将围绕“五大任务”展开,探讨如何加快实现高水平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一、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和核心,要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

首先,要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加强科技创新政策支持,提高科研经费投入,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其次,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攻关,加大对重大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二、加快构建创新型国家构建创新型国家是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要加快构建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提升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首先,要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创新环境。

其次,要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拓宽科技创新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吸引国际前沿科技资源,提高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加强科技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科技自立自强需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来获取和分享科技创新的成果,加强科技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要坚持开放合作的科技发展理念,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扩大科技合作项目的覆盖面和深度,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国际化。

要加强科技人员的国际交流和合作,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科技人员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

四、强化科技安全保障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具备强大的科技安全保障能力,保障我国科技发展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创新体系工作制度

创新体系工作制度

创新体系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深入推进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创新体系工作制度旨在构建和完善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辅助的创新体系,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充分利用。

第三条创新体系工作制度遵循以人为本、开放合作、重点突破、系统布局的原则,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二、组织架构第四条创新体系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第五条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制定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政策,统筹协调跨地区、跨部门的重大科技创新事项。

第六条国家科学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重大战略任务和项目。

第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具体政策措施。

第八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负责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加强与政府、产业界的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创新资源配置第九条创新体系工作制度加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包括人才、资金、设备、信息等,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第十条建立科技创新项目申报、评审、监管、评价等环节的规范制度,确保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十一条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领域,支持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第十二条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各类创新平台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

四、人才培养与交流第十三条创新体系工作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第十四条实施科技人才计划,支持科技人才成长,鼓励科技人才创新。

第十五条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国际化。

五、激励与评价第十六条创新体系工作制度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第十七条设立科学技术奖励,表彰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期 :20 08~1 5 1—1 。修 回 日期 :2 0 0 09— 3—1 2
(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3 据统计 ,目前 我 国高校 科技 成果 能够 签 约转 化 的不 到 3% ,转化 后 能 产 生 经 济 效 益 的成 果 只 占被 转 化 成 果 的 0 3 % ,与发达 国家的 6 —8 %的转化率差距甚大 。在科技成 0 o O 果转化方面 ,高校 的确做得还不够 ,仍存在诸多差距 和弊端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讲学和校内举办学术报告 ,请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 门讲 解本 地科技状况等 ,培养浓郁的科研氛 围,增强科研工作 的重要
性认识。
1 组织保 障 :加强科研 组 织建设 。完善科 技 自主创 新服 务机构
( )优化科研机构 ,重新定位院系功能 1 现阶段 ,我国科研 机构 类型多样 ,数量众 多。传统 的科 技 体 制 造成 研 发 项 目多 头 下 达 ,项 目之 间 相 互 重 叠 ,必 然 受 到多头管理 ,众 多项 目内容相近 ,最终 导致科 研条 块分 割 、 力量分散 、重复研究 等现 象的出现。只有 通过合理 、优 化配 置高校科研机构 ,重新定位 院系功 能 ,才 能做好高校科 研的 前提和基础 。在国家 自主创新 的战略要求下 ,高校创新 科研 机构的改革是必然 的趋势。高校基层创新科研 机构 的变革必 须有利于跨学科交叉融合 ,有利于凝 练研 究方 向,有利 于教 师开展创造性劳动 ,有利于与企业 的联合… 。为此 ,我 国高 校应尽快通过重构基层学术组织模式 ,以学科 为依托改 革与
高校科技 自主 创新保障体 系的构建
卢 志平 ,魏 锋
( 广西工学院管理 系,广 西柳 州
55 0 ) 4 0 6
摘要 :自 主创新是 一个企业组织 ,乃至一 个国家持续发展 的原动力。作 为 自 主创新主体的高等院校应 当 主动参
与科技 自主创新过程。面对不断深化的改革与逐步转换的体制,高校急需构建一套科技 自主创新保障体 系,以 确保高校科技 自主创新顺利实施 ,提 高高校 的科研能 力和综合竞争力。本研 究主要从组织保障、制度保 障、投 入保障 、平台保障和人才保 障等五个方面对保 障体 系进行构建,并详细探讨 了具体的保障措施。 关 键 词 :科 技 创 新 ; 自主创 新 ;保 障 体 系; 高等 院 校 中 图分 类号 :G 4 67 文献 标 识 码 :A 创新是一个 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 一个 国家兴旺 发达的不 竭动力 。要实现 自主创新 就必须加 强原始创 新和 知识创 新 , 加强集成创新,同时在引进 国外先进技术 的基 础上 ,积极促 优化高校科研 机构 ,纵 向形成 “ 学校 一学院 一学科/ 究所 研 ( ” 的层级组织 ,横 向形成专 门从事科技创新的独立学术 室)
科研水平长期 徘徊不前 。这 就要求高 扳加强科研 信息工 作 , 主动弥补科研信息 相对闭塞 的 “ 先天不 足” 。随着信息 技术 的普 及和高校之间交流 的不 断扩 大,高等 院校应通 过两方面 加强努力 ,尽快改变科研信息不 灵的局面。一 方面 ,要 充分 发挥 图书馆和科研管理部 门情报 收集 与服 务的功能。图书馆 通过建立科技数据库 ,充分发挥为科研服 务的作用。科研管 理部 门要及时将本校和本省其它高校 的科研 立项、科技 成果 鉴定等科技信息在校园 网上及时公布 ,增强科研 管理服务功 能,以弥补地方高校科技信息 的不足 。另一方面 ,要加 强学 校与社会 、学校之间 、学校 内部不同学科之 间的交流。 比如 采用 “ 学术活动月” “ , 学者论坛” ,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来 校
完善与否。该保障体 系中,组织保障 的 目的在 于加强科 研组 织建设 ,完善科技 自主创新服务 机构 ;制度保 障的 目的在于
加强科研制度建设 ,形成 良好 的科技 创新 氛围 ;投入保 障的
目的在于完善科研经费投入途径 ,重视现有科研资源的整合 ; 平台保 障的目的在 于加强科研平 台建设 ,注重学科建设 与学 科交叉 ;人才保障 的目的在于加大高层次 人才引进 ,创造 良 好 的人 才 发 展 空 间 。 .
( )加强科研信息发布与信 息共享 2 高校科研工作还应加强科研信息 的发 布与共享 机制的建 立。很多高校 ,特别是地方高校 .存在着 历史 积累薄 、学术 信息 不灵 、科研盲 目性大的问题 j 。由于信息 灵 和资料匮 乏 ,造成低水平 的重复 ,使科研水 平难 以提高 ,逐渐 造成 了
20 第 7期 09年
科 技 管理 研 究
S in e a c n lg a g me tRe e r h c e c nd Te h oo y M na e n s a c
2o o 9 No. 7
文章 编 号 :10 7 9 (09 7— 07一o 00— 65 20 )0 0 4 3
组织 。
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实现科技的快速进步 。随着 改革的 深 化和体制的转换 ,高校创新 体 系中横 向会 聚机制 出现 失 灵、 科研梯队配备发生畸形 、平台与学科缺乏有效 凝聚机制 、科 研开放性和竞 争性无法体现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步显现。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 ,作 为科技创新 主体的高等 院校应迅速 构建科技 自主创新保 障体系,关注科技前沿 ,挖掘 重大科研 需求 ,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 ,加强科技 创新基地 建设 和重 大项 目的集成 和培育 ,提高高校的综合竞争力 。 笔者认为,高校科技 自主创新保障体系 主要 由组织保障 、 制度保障、投入保障 、平台保障 和人才保 障等五个方 面来构 成 。在该体系中 ,高等院校输 入的是 科研 经费 、科 研设 备 、 科研人才以及科研选题 ,输 出的是科 技成果 ,中间 必须 依赖 于 良好的科研环境 ,而科研环境 的好坏则 取决于保 障体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