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 假设的多视角批判与超越

合集下载

简述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简述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基于对人类行为的基本假设,即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追求理性、自私、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收益、市场均衡、资源有效配置、价格机制、竞争性市场、有限信息、风险规避和效用最大化。

1. 理性行为: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类在面对经济问题时,会以理性的方式进行决策和行动,即他们能够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对各种可能的选择进行明智的权衡,并选择最优的决策。

2. 自私动机: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具有自私动机,即他们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这种自私动机引导人们采取行动以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

3. 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追求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收益。

他们通过比较不同选择的成本和收益,选择能够带来最大净收益的决策。

4. 市场均衡:经济人假设认为市场会达到均衡状态,即供求关系达到平衡,市场价格反映产品的真实价值。

在这种状态下,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均衡状态。

5. 资源有效配置:经济人假设认为资源会被有效地配置,即资源会流向最需要它的地方,以实现最大的效益。

这种资源有效配置的假设是建立在市场均衡的基础上的。

6. 价格机制:经济人假设认为价格机制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价格会引导消费者购买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激励生产者生产最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7. 竞争性市场:经济人假设认为市场是竞争性的,即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买家和卖家,他们之间的竞争使得价格接近于真实价值。

在这种竞争性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和生产者的供给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均衡状态。

8. 有限信息: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们在进行经济决策时所拥有的信息是有限的,他们无法完全掌握所有可能影响决策的信息。

这种有限信息的假设反映了现实世界中信息的复杂性和不完全性。

9. 风险规避: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们在面对风险时,会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即他们希望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并寻求稳定的收益。

这种风险规避的假设反映了人们对风险的恐惧和避免风险的愿望。

经济人基本假设

经济人基本假设

经济人基本假设摘要:一、经济人假设的概念与含义二、经济人假设的起源与发展三、经济人假设的主要内容四、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五、经济人假设的评价与批判正文:一、经济人假设的概念与含义经济人假设,又称理性—经济人假设、实利人假设或唯利人假设,是一种分析人类行为和经济现象的基本假设。

它认为人类行为是理性的、目标导向的,并试图在各种选择中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二、经济人假设的起源与发展经济人假设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18 世纪提出。

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

此后,这一假设在经济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三、经济人假设的主要内容经济人假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行为是理性的:人们在做决策时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和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2.人们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人们在各种选择中都会试图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工作、消费等行为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3.人类行为是目标导向的:人们在行为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目标来调整行为策略,以实现目标。

四、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中有广泛应用,如在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者行为分析,以及在宏观经济学中的政策分析等方面。

通过这一假设,经济学家可以更好地分析和预测人类行为和经济现象。

五、经济人假设的评价与批判经济人假设虽然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基本框架,但也受到了不少批评。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忽略了人类的非经济动机: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类行为只受经济利益驱动,忽略了人们的道德、情感等非经济动机。

2.忽略了信息的有限性: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们具有完全的信息,而在实际情况中,人们往往面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3.忽略了行为的不确定性: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们总是能做出理性的决策,而在实际情况中,人们可能会受到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的影响,难以做出完全理性的决策。

”经济人“假设--亚当斯密

”经济人“假设--亚当斯密

“经济人”亚当.斯密(2)赵峰原创 | 2008-02-01 22:46 | 投票编辑推荐标签:经济人金钱理性亚当.斯密“经济人”亚当.斯密亚当.斯密是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应用“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家i[i]。

以“经济人”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斯密演绎出第一个经济学理论体系。

在斯密那里,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人”具有两个特质:一是自利,二是理性。

所谓自利,指人们行为动机在于实现自身利益。

所谓理性,指人们的行为具有目的性,同时也内涵人具有对目的和手段关系进行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斯密强调,人的行为理性表现在对利益相互性的认识和认同,追求自身利益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

于是,个体利益追求的无意识的结果是社会利益的实现。

研究“经济人”行为的斯密,本身是一个典型的“经济人”。

斯密很少感情用事,在他看来,缺乏理性指导的行为至少是效率低下的;斯密一贯强调自身的经济利益,强调个体是自身利益最好的评判者和维护者;斯密有勇气积极追求金钱利益,同时对金钱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斯密行为的理性色彩在与休谟的关系上有着深刻的体现。

1751年9月,斯密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大学道德哲学教授,他原来的逻辑学教授职务空缺。

休谟是斯密最亲密的朋友,而且,以休谟的能力和水平,也是该职位的最佳人选。

休谟对该职位提出申请。

休谟的反宗教和反道德观念在英国思想界有着不好的名声,对休谟表示支持可能会影响斯密的前途。

于是,具有评议资格的斯密对休谟的申请采取了一种暧昧的态度。

在给格拉斯哥大学评议会执事西森姆的信中,斯密说:“我最喜欢同大卫.休谟共事,但深恐公众跟我意见不同。

为了社会的利益,我们不得不顾及公众的意见”。

ii[ii]个人是自身利益最好的照顾者,深信这一点的斯密一贯积极追求和努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的13年间,斯密换了三次住房。

每当学校有条件更好的住宅腾出来,斯密就会积极申请搬进去。

斯密这样刻意追求改善住宿条件有着可以理解的原因。

当时,斯密和母亲及姨妈住在一起,“斯密非常孝顺,对于两位老人哪怕是最微小的愿望,也要尽力给以满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假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假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假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假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假设“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对人经济行为的基本核心假设,被视为西方经济学理论大厦的根基所在。

经济人假设赋予了作为经济主体人的如下基本涵义:第一,经济人是自私自利的;第二,经济人只在乎经济利益或者说物质利益;第三,经济人是理性的。

在我国,“经济人”假设一直是理论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一个关于人的行为动力的理论基础,而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缺乏这种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主义道德标准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本文梳理了关于“经济人”假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适用性的四种观点。

在创建适合中国自己的经济学的背景下,梳理和评价我国理论界针对“经济人”问题的研究成果,探索进一步研究的趋向,对于理论创新和发展而言都有着积极意义。

一、第一种观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没有“经济人”的位置这种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人的本质分析为出发点,对“经济人”假设进行了批判。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经济人”假设把“利己”绝对化、永恒化和一般化,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本质,也不能说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经济人”假设的主题是个人主义的,与集体主义思想格格不入,如果承认并接受它,将会意味着放弃集体主义,将导致整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变形。

“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也是批判的重点。

“经济人”分析具有的合理性是针对单个经济主体和市场竞争机制来说的,只局限于微观经济领域和市场机制,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人”行为只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不能成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导向。

并且,“经济人”假设具有在理论上片面、不合理,在结果上不能出现公平社会,并且导致外部性等问题等重大缺陷,因此在我国的发展中,应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经济人假设理论。

在所掌握的文章材料中,我们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反对“经济人”假设应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多是哲学和社会学学者,因而对这一假设的批判大多始于意识形态,也终于意识形态。

对四种人性假设学说的对比及评析

对四种人性假设学说的对比及评析

对四种人性假设学说的对比及评析任何社会任何组织的管理制度的设计无不与管理者对人的基本认识有着直接联系,也即是对于人性的假设决定了管理者的管理制度。

了解人性的假设,我们就很容易理解社会制度演变的内在原理,因为任何社会制度良好运行的前提是符合现实的人性状况。

在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上出现过几种影响较大的人性假设。

分别是经纪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因此,以下我们就介绍下这四种人性假设的内容及对其评析比较。

一、经纪人假设及对其评析经纪人假设起源于边沁的享乐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的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

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他的《企业中人的管理》一书中,提到两种对应的管理理论:X理论和Y理论,而X理论就是对经纪人假设的概括。

基于经纪人假设为基础,相应的管理方式是胡萝卜加大棒的办法,一方面靠金钱的收买与利益刺激,一方面靠严密的监控监督,惩罚迫其为组织目标努力,泰勒制就是这类管理的典型代表。

对经纪人假设的评价1、经纪人假设含有科学管理的成分,基于这种假设基础上的科学管理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状态;加强了社会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管理实践,仍有借鉴作用。

2、经纪人假设是从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

它把人看作室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这是20世纪初个人主义价值观点统治思想的反应。

因此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观点相对立。

3、经纪人假设的管理是从金钱利益为主的机械的管理模式,是从企业的利益点出发,忽略了人类行为的其他推动因素,把人看做是机器,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心,实际上,人的行为时非常复杂的,不可能全靠经济利益去驱动的。

4、经纪人把人分为多数被管理者和少数管理者,将两者对立起来,反对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其管理思想也存在片面性。

试论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

试论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

试论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1. 引言1.1 引言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理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之一,也是许多经济模型和理论的基础。

经济人假设假设了人类是理性的、自私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体,他们在做出决策时会根据各种信息和条件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这一假设使经济学家能够更好地研究和分析经济行为,解释市场现象,预测经济发展。

经济人假设并非没有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这一假设过于简化了人类的行为,并且忽略了人类的情感、道德和其他非理性因素。

他们认为,经济人假设无法充分解释复杂的经济现实,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

尽管如此,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研究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经济问题的有力工具。

本文将围绕经济人假设展开讨论,首先对经济人假设的定义进行阐述,然后探讨其理论基础以及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随后,将重点讨论经济人假设所引发的争议和局限性,最终得出结论。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2. 正文2.1 经济人假设的定义经济人假设是经济领域中的一个基本假设,它认为在经济决策中,个体行为主体是理性经济人。

理性经济人被定义为具有完整信息、目的明确且能够做出最优选择的主体。

换句话说,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体在进行经济行为时,会根据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来做出决策。

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边际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个体在资源配置和决策过程中会追求效用最大化。

这种假设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经济分析的复杂性,使经济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行为和经济现象。

经济人假设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批评者认为这种假设忽视了个体的行为并不总是理性的事实,而现实中的决策者往往受到情感、习惯和有限理性的影响。

尽管如此,经济人假设仍然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被用来分析市场竞争、消费行为、企业决策等各个方面,并为经济学家提供了一个简洁的框架来探讨经济问题。

经济人假设也存在局限性。

现实中的经济行为可能受到信息不对称、心理学因素和制度约束等多重影响,导致理性经济人假设在某些情况下不适用。

对人性假设理论的评述

对人性假设理论的评述

评论人性假定理论的合理内核级不足人性假定理论不是专指某一项理论,是一个完好的理论系统,它是由有名的管理心理学家雪恩于 1965 年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提出了四种人性假定理论。

这四种理论主假如:(一)“经济人”假定又称“实利人”或“惟利人”假定。

这类理论产生于初期科学管理期间,其理论本源是西方享受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的劳动互换的经济理论,即以为人性是懒散的,干工作都不过为了获得经济酬劳,知足自己的私利。

所以,管理上主张用金钱等经济要素去刺激人们的踊跃性,用强迫性的严苛处罚去办理悲观怠工者,即把赏罚建议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的基础上。

最早提出“经济人”看法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他于 1960 年在其《公司的人性问题》中,将以“经济人”人性假定为指导依照的管理理论归纳为 X 理论,并以为它是一种错误理论。

泰勒是以 X 理论为指导的管理典型代表,以严格控制和严实监察为根本特色,只考虑怎样提升生产效率,绝不关怀工人的心理需要和思想感性。

(二)“社会人”假定这类理论源于“霍桑实验”及其人际关系学说。

“社会人”的看法也是由该实验主持者梅奥提出。

这类假定以为,人是社会人,人们的社会性需假如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员工的士气、集体心理等对踊跃性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管理上要推行“参加管理”,要重视知足员工的社会性需要,关怀员工,协调好人际关系,推行集体奖赏制度等。

(三)“自我实现人”假定这一看法是最早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

此后,麦格戈提出了以“自感人”人性假定为理论基础的管理理论,赐予“X理论”相反的“Y理论”,他明确否定“X理论”,而必定“Y理论”。

“自感人”假定以为,人是自主的,勤劳的,自我实现的需假如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只需能知足这一需要,个体踊跃性就会充足调换起来。

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的潜能获得充足发挥;只有人的潜能得以表现和发展,人材会有最大的知足。

所以,管理上应创建优秀的环境与工作条件,以促进员工的自我实现,即潜能的发挥,重申经过工作自己的要素,即运用内在激励要素调换员工的踊跃性。

当代西方人的异化生存困境及其超越_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_的启示

当代西方人的异化生存困境及其超越_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_的启示

变成了抽象的符号化的存在;其次表现为人的碎片化,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冷漠,丧失了本该有的联系和 温情,僵硬和隔膜的人际关系必然带来人本身的机械 化、孤立与碎片化;最后表现为人的主体客体化,由于 人被物化,主体价值被客体价值所占有和替代,使得其 人在活动中丧失了主体性和创造性,最终被对象化和 客体化。
二、对人的异化生存困境的超越 马克思及其后来者们为了剖析人的异化生存困 境,探寻人类生存美好前景的现实途径,从不同的角度 提出了各自的理论构想,以期扬弃人的异化生存,实现 其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望。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路 马克思从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指出了人 的全面发展的道路。内部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因为只有以“发达的生产力为基 础”才能保证“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和 运用”"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只有通过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才能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消灭私有制和 旧的社会分工,实现社会制度及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完 善,最终达到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其次是生产关 系的高度发展,光有生产力的发展并不会自然带来生 产关系的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无产阶级异化的 直接原因,因此必须推翻这一奴役人的制度,废除私有 制,进而使全社会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最后是一定的 教育或训练。马克思指出: “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 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专门的
(二)卢卡奇的“人的物化”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中,最早论述人的异化生 存困境的是卢卡奇。他认为: “在这里最重要的是因为 这种情况,人自身的活动,他自己的劳动变成了客观的 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某种东西,变成了背离人的 自律力而控制了人的某种东西”⑤,在他看来,商品交换 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 这种条件下也随之被物化了,人的价值被物的价值所 占有和代替,人成了商品,因为“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 义的产物,必然隶属于它的创造者的(生存)模式,这一 (生存)模式就是非人性和物化。”⑥卢卡奇的眼中人的 生存物化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表现为人的符号化,人 失去了主观能动性,狭隘的分工束缚了人的主体性,人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程恩富理论假设是包括政治经济学在内的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深入到理论假设来确立基本思想并展开逻辑叙述,这也是从根本上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对话或论战的需要。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理论假设的现实性、科学性和辩证性,因而具有更大的理论认知功能和社会建设功能。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精神与批判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假设的基础上,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并坚持四大理论假设,即/新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假设0、/利己和利他经济人假设0、/资源和需要双约束假设0、/公平与效率互促同向变动假设0。

关键词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假设作者程恩富,195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学部委员(北京100732)。

过去,人们为了强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真理性和现实性,往往偏好使用/普遍原理0或/基本原理0来指谓马克思的某些经济思想,而不愿把这些思想同时也视为一种/理论假设0。

似乎理论假设都是脱离实际或无意义的空想和幻想,把马克思的某些经济思想视为理论假设就贬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重要性。

实际上,采用/理论假设0及其逻辑叙述方法更有利于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对话或论战。

严格说来,理论假设同原理或公理是有区别的,但也是可以转化的。

在某一经济学理论假设算不算作公理的问题上,渗透着研究主体不同的价值判断和对实证资料的不同理解。

基于不同的方法和立场,即使马克思主义者依据坚实的实证史料和科学的逻辑证据,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不一定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是正确的,但会确认其为理论假设,这将有益于论争的简化和深化。

此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某些被资本主义或前资本主义经济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以及属于对向社会主义过渡或社会主义的理论分析,均须在当代中外经济实践中继续进行检验和展开,并使其逻辑体系不断完善。

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被认为是某种原理、公理或预见的思想,不妨也可称之为理论假设。

超越“单向度”社会

超越“单向度”社会

超越“单向度”社会马克思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谈到了人的异化问题,他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指出在当时的社会里,普遍存在着劳动对象、劳动本身、人的类本质和人的异化,最后由此推出了人和人的异化。

100多年后,马尔库塞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出发,指出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人已经严重被物化,失去了批判能力,成为了单向度的人。

发达的工业技术已不知不觉的统治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整个社会已经失去了它的否定和批判维度,完全变成了仅具有肯定和顺从维度的单向度社会。

一、单向度社会与单向度人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马尔库塞向我们描述了单向度社会里经济、政治、文化艺术、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人的发展状况。

指出了发达工业社会现已变成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社会,社会的否定性批判性多元性已经不复存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被整合到了单一的技术经济秩序中,成为了极权主义社会。

1.经济领域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工人在工厂里做工,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因此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极其尖锐而明显。

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环境的改善、工资的提升使工人的否定性和革命性不再那么明显,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白领阶层表面的光鲜亮丽,他们穿着时尚,消费高端,工作地点是城市商业中心的高层写字楼,那里干净而舒适,每天只需坐在电脑前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还能获得较高的薪水。

人们渴望并满足于这样的生活,认为这样就是幸福所在。

但是,其实这种幸福只是不幸中的幸福而已。

整个工人(包括白领、金领)阶层的否定立场日益衰弱,不再表现为同现存社会激烈的矛盾了。

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行政型社会,资本主义老板和所有者在公司机器中发挥着官僚的职能,而工人阶层仍然处于纯粹的工具地位,人的物化异化现象依然存在,他们虽然地位提高了,但是只是地位提高了的奴隶而已。

2.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类似,政治领域也日渐被同化为一种技术官僚统治。

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在强大的物质基础的条件上和诱惑下形成了极强的内在统一和凝聚力。

马克思对亚当·斯密资本正义观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对亚当·斯密资本正义观的批判与超越
II
Contents
1. Introduction························································································1 1.1 Research provenance·······································································1 1.2 Research meaning ··········································································2 1.2.1 Practical significance·······························································2 1.2.2 Academic value ·····································································4 1.3 Research thought, content, method and Innovation ···································5 1.3.1 Research thought ···································································5 1.3.2 Research content and method ·····················································5 1.3.3 Basic view ···········································································6 1.3.4 Innovation ···········································································7 1.4 Literature review ···········································································7 1.4.1 Domestic study review·····························································7 1.4.2 Foreign literatures review ·······················································11

马克思视域下的“经济人假设”及当代启示

马克思视域下的“经济人假设”及当代启示

马克思视域下的“经济人假设”及当代启示内容摘要:当前,物质需要的满足成为社会个体的首要目标,个体对财富的无限追求一方面给社会注入了积极的动力,另一方面造成了贫富差距、传统价值观衰落等问题。

在今天,重新阐发马克思关于经济人的理论,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人假设劳动异化启示经济人假设的意义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作了如下表述:“请给我以我所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需要的东西:这话是交易的通义。

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

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

我们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虽然斯密并没有明确提出“经济人假设”,但已经提出了理性自利人的概念,其后穆勒沿着斯密的思路提炼出了“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实际上是打上启蒙思想烙印的早期资产者,他们的特点是:拥有内在的才智和能力;要从教会的传统和权威的重担下解放出来;白手起家、精于计算、自控力强。

每一个为着自己私利打算的经济人在市场上交易的结果是各得其所。

在马克思之前,黑格尔洞悉了现代“经济人”的秘密,他认为一个由经济人组成的社会是市民社会,经济人从传统伦理关系中解放出来,因此经济人代表了时代的进步。

在市民社会中,经济人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人成为达到目的的手段,特殊目的通过同他人的关系取得了普遍性的形式,在满足他人福利的同时满足了自己。

经济人在相互满足对方需要的过程中彼此尊重,产生了平等意识。

马克思从生产方式的角度肯定了经济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进步作用,他同意黑格尔的观点:经济人是人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环节。

“从现实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生资本家对土地所有者的胜利,即发达的私有财产对不发达的、不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胜利,正如一般说来动必然战胜不动,公开的、自觉的卑劣行为必然战胜隐蔽的、不自觉的卑劣行为……,精明机敏的开明利己主义必然战胜眼界狭隘的、一本正经的、懒散的、幻想的迷信利己主义,货币必然战胜其他形式的私有财产一样。

浅析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背景和多视角认识

浅析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背景和多视角认识
重 视 同 事 间交 往 、 和谐 的 人 际 关 系 , 轻 而 视 物 质 需 要 与 经 济 利 益 的 人 称 为 “ 会 社
人 身依 附 _系 , 炎 建立 了以人 的利 己本 性为 基 础的 商品经 济关系。资本 家拥 有资本 ,
劳 动 者 拥 有 自己 的 劳 动 了 ,人 们 都 是 “ 平
维普资讯
全 国 中 文 核 心 期 刊

析人性假设理论的
发展背景和多视角认识
刘红梅
人类社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作为主体
的人 的参 与 , 界 上一 切 科 学技 术 的进 步 、 世 资 本 主 义社 会彻 底 催 毁 了这 种 封 建 的
湖北武 汉
工 人 的 生 产 积 极 性 的 , 科 学 管 理 ” 论 在 “ 理
实 际 应 用 中逐 渐 暴 露 了 自 身的 不 足 。
作会说话 的工具 , 奴隶作 为商 品可以交换 , 同时社会可以通过家庭 中奴隶的数量判断 其在权 力结构 中的层级 。在 封建社会 , 经 济上 的人身依 附关系成为人性 中最为普遍
的 现象 。君 臣之 间 、 民 之 间 、 官 夫妇 之 间 、 师徒 之 间 、 主仆 之 间 … …儿 乎 无 不 以人 身 依 附作 为 建 立 正 常 关 系 的 准 则 , 且 以是 并 否完 全 遵 守 这一 准 则 作 为 评 价 人性 是 否 完
变 的操作产生了J 犬烦情绪 ,劳资关暴也 日
趋 紧张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后 ,特 别是 上 世
等人提山来 的。他们认为 , 上述经济人 、 社 会人 、 自我实现人理论虽各具合理性 , 但却
不能 说 明 人性 的 全部 ,人 是 复 杂 的 。人 的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观对“经济人”假说的批判意义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观对“经济人”假说的批判意义

人 的狭 隘视 野 , 索社会 主 义市场 经济 的人 性选择 , 进 经济社 会进 步 与人 的 自由全 面发展 的 探 促
不 竭 思 想之 源 。
关 键 词 : 实 的 个 人 ; 济 人 假 说 ; 济 伦 理 现 经 经 中 图分 类 号 :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8 A 文 章 编 号 l 0 4 1 0 (0 1 0 —0 3 — 0 10 — 6 52 1 )2 0 3 5
d ・ 踅 哲学视界/01 2 21 ・
马 思现 的 人观 “济 ”说 批 意 克 “实 个 ”对经 人假 的 判 义
吴 兵
( 中共 四川 省 委 党校 哲 学 部 , 川 成 都 6 0 7 ) 四 1 0 2
摘 要 : 经济人 假说 面临着 自利动机 的单一 性 、 个人利 益 最 大化 的 内在 限度 以及哲 学 方法


“ 济 人 ” 说 的 理 论 与 现 实 困 境 经 假
假设 的前提 存在 与经 济现 实 的强 烈 冲突 , 因此 , 自 它产生 之 日起 就 遭到来 自各方 的批判 。在 西方 经 济学理 论 中 ,经 济人 ” “ 主要 包括 三个基 本命 题 : 第

1 自利 动机 的单 一性 : 经 济 人 ” 说 的伦 理 . “ 假
逐 个 人 利 益 以 来 ,8世 纪 和 1 1 9世 纪 初 , 有 人 对 就 经 济 人 理 念 提 出 过 批 判 。美 国经 济 学 家 凯 里 就 指
判断, 并使 自己的 经 济行 为适 应 于 从 经验 中学 到 的东 西 , 而使 自己所 追 求 的利 益尽 可 能最 大化 。 从 第三个 命题 是 只要 有 良好 的 法 律 和制 度 的 保 证 , 经济人 追求 个人 利益 最大 化 的 自由行 动会 无 意识 地 、 有 成 效 地 增 进 社 会 的 公 共 利 益 。1 然 而 , 卓 [ ]

马克思对蒲鲁东人民主体观的批判和超越

马克思对蒲鲁东人民主体观的批判和超越

马克思对蒲鲁东人民主体观的批判和超越作者:刘真金来源:《西部学刊》2019年第17期《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为批判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而撰写的。

蒲鲁东是法国小资产阶级学者,《贫困的哲学》的法文题目直译为中文是《经济矛盾的体系,或贫困的哲学》,中文译本对其前半部分的省略容易让读者误认为这本著作讲述的是“哲学很贫困”。

其实这本书首先是一部经济学著作,探讨的是经济方面的贫困现象及其诊治办法。

①只不过蒲鲁东认为他高明的地方,在于他掌握了解决贫困问题的哲学方法,解决了“自古以来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相脱节”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蒲鲁东的这一著作也可以看作是哲学著作。

从1840年撰写《什么是所有权》到晚年,蒲鲁东一直关心并致力于解决无产阶级的普遍贫困问题,而这一问题是现实社会不平等在经济上的具体反映。

蒲鲁东探讨并致力于解决的其实是关于人民主体问题,正如他在《贫困的哲学》中所指出的,他致力于要实现的目标就是要“使资本从属于人民,把权力交给人民”②。

正因为蒲鲁东对人民主体目标的探索和追求,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对他给予肯定,“我们一再提起这一点……蒲鲁东是为了无产者的利益而写作的。

”“蒲鲁东写作的出发点……是群众的、现实的、历史的利益”。

③但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则对蒲鲁东进行了集中批判,批判他追求人民主体目标的政治经济学基础和哲学方法的双重错误,批判他追求人民主体目标的错误方案。

基于唯物史观的形成,马克思对蒲鲁东的人民主体观进行批判的理论旨趣是为了阐述自己不同于蒲鲁东的人民主体观。

马克思对蒲鲁东人民主体观的批判还体现在写于1844年的《神圣家族》、1846年致巴·瓦·安年柯夫的信、1865年致约·巴·施韦泽的信以及《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其中有“蒲鲁东对财产的起源问题的错误看法”一节)等文献中。

一、马克思对蒲鲁东人民主体观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的批判就全书的结构而言,《哲学的贫困》由第一章“科学的发现”和第二章“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共两章构成。

新制度经济学的三大假设

新制度经济学的三大假设

新制度经济学的三大假设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特征有三个假设,即非财富最大化动机、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特征的这三个假设是对传统经济学思想的补充和完善,使经济学理论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符合现实世界中人的行为特征。

首先从非财富最大化动机假设来看。

传统经济学假设所有经济人都是理性的,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里所说的利益就指财富的最大化。

这里的利益最大化指的就是财富的最大化。

但是关于理性人假设的不能解释的一些现象只能说是特例,然而这种的说法其实是很缺乏说服性的。

现实世界中人的行为是复杂的,人的行为动机也是复杂的,有的是出于自己良好的素质,有的则出于社会道德规则或者法律规则的约束,因此单纯的理性人假设不能完全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人的行为。

正如新制度经济学的非财富最大化动机的假设所表达的,人的行为可能还有一些非财富的动机的需求,如名利,地位,荣誉等,有的仅仅是满足自己心理需求,比如有些人帮助了别人不为什么,就是觉得心里舒服,满足自己乐于助人的心理需求。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最终还是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这里所说的利益不同于之前所说的利益,这里的利益包括财富和非财富,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其实就是在财富和非财富之间寻求一个最优组合比例,即寻求两者之间的一个均衡,而这个均衡就使的其所得的满足程度最大。

举个微观经济学上的例子,厂商生产一方面追求产量最大化,另一方面追求成本最大化,但是单纯的产量最大化或者单纯的成本最大化不能使厂商获得最大的收益,必须寻求产量和成本的一个最优组合才能使得收益最大,即利润最大。

对于产量来说,单纯的多投入劳动或者单纯的多投入资本都不能使产量最大化,只有劳动和资本以一个最优比例组合起来投入才能获得最大的产量。

新古典经济学三大假设

新古典经济学三大假设

新古典经济学三大假设新古典经济学,这个名字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说白了,它就是在研究人们怎么做选择、怎么利用资源的。

我们生活中满是选择,对吧?今天吃什么、去哪儿玩,每天都是各种“抉择”。

这就引出咱们的主题——新古典经济学的三大假设,听起来好像有点严肃,但咱们来轻松聊聊。

咱得说说“理性人假设”,这可是个重要概念。

啥叫理性人呢?说白了,就是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头脑做出最优的选择。

想想看,谁不想在每次购物时都能捡到便宜呢?在理性的世界里,大家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

想买最新款的手机?当然得先看看价格和性能,最后选择最划算的那一款。

我们聊聊“边际效用递减”这条定律。

简单来说,就是一开始吃东西,那个味道,哇,真是美妙无比。

但是啊,当你吃到第三碗、第四碗的时候,那个感觉就没那么强烈了。

说得直白点,就是“过犹不及”,太多了反而不香。

这个理论其实是告诉我们,选择的过程不仅仅是追求数量,享受每一口、每一次选择,才是最重要的。

想想如果你能把每一口都当成一场盛宴,那生活不是会更加美好吗?然后是“市场均衡”,听起来好像很复杂,其实挺简单。

市场均衡就是供需之间的平衡关系。

当某种商品供得多,价格自然就低,大家买得开心;反之,供得少,价格就会涨,这样一来,大家就得再三考虑值不值得买。

这个道理就像我们平常的生活:有时候朋友聚会,你提议去吃火锅,大家都疯了,立马点餐;但如果人少,那你就得慢慢挑菜,看看哪道能让大家满意。

市场就像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而价格就是这个舞台上跳的舞,只有舞得好,大家才会买单。

大家可能会想,这些理论有什么用呢?其实生活中到处都能用得上。

就拿你逛超市来说吧,走到水果区,你会发现苹果和香蕉都在打折。

你会比较价格、看着库存,最后选出最划算的,别小看这小小的决定,实际上就是在应用这些经济学原理。

咱们平常和朋友出去吃饭的时候,总得考虑大家的口味,这个选择的过程不就是在不断平衡供需吗?新古典经济学的三大假设,虽然听起来有点学术,但其实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浅析行政学三种范式比较【论文】

浅析行政学三种范式比较【论文】

浅析行政学三种范式比较摘要: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这三种行政学典型范式都是在对先前主流行政学研究重点及观点质疑与批判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行政学核心价值观及发展方向,并总结出可替代的新的理论范式。

从行政学传承与更替的视角来看,这三种范式是在“效率”与“民主”两种核心价值观间钟摆式地取舍与博弈,进而形成不同的理念、制度与方法,主宪主义与管理主义相互交替过程中,在实践上指导着西方国家的公共部门改革。

关键词:行政学;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范式”是由美国学者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着作中提出的,他用范式这个词来阐释科学发展中的一定模式,从而形成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的框架。

范式用来界定应研究什么、应追问什么、应遵循什么规则等。

在行政管理研究领域,学者们研究公共组织定位与实践方向的视角各有特色,进而形成不同的研究流派。

从近现代行政管理学术思想发展历程来看,按照时间先后,出现影响力较大的三种范式,次序是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互为基础与条件,每种范式都具有批判、扬弃、超越色彩,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

三种范式的价值追求从名称上可见一斑,新公共行政强调“行政”,推崇公共的宪政思想;新公共管理侧重“管理”,探究技术手段;新公共服务意在“服务”,突出行为方式。

通过比较的方法对行政学研究领域三种典型范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范式”的认识。

一、依于不同的理论基础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产生都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复杂而强烈的社会诉求下做出的一种应和,是对先前思想的梳理、总结与超越。

(一)早期公共行政学行政学是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以1887年威尔逊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为诞生标志。

其最初的理论基础被公认为由三个部分组成: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韦伯的官僚制组织、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这三个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关注效率。

威尔逊提出将政治与行政独立开来,以保证行政有足够的自主权;韦伯因受军事化组织的影响,认为等级森严、制度严密、层级分明的官僚制组织能保证政令畅通、执行迅捷,以任务为中心的组织是理性而高效的;泰勒通过动作研究与时间研究,关注个体细节效率,为了效率穷尽一切可能。

“经济人假设”与行为经济学理论前提的关系探讨

“经济人假设”与行为经济学理论前提的关系探讨

摘要: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经济人假设”中“完全理性”与“完全自利”的基本假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局限性,因而面临诸多争论。

行为经济学在理论前提上针对传统“经济人假设”做出了修正,然而其理论前提与传统“经济人假设”的关系是批判性继承而非颠覆性革命。

关键词:经济人假设;行为经济学;完全理性;完全自利西方主流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设”为起点,推演出效用、偏好等一系列经济学概念和理论。

然而以“理性”和“利己”为核心的“经济人假设”在经济理论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时体现出种种局限,因此“经济人假设”也存在一些争议,并在争议中不断发生发展。

一、主流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概述(一)理论沿革“经济人假设”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认为“利己”心是人的本性,并且是人发生经济行为的动机。

这一观点与其所代表的阶级立场密切相关。

该观点体现了自然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早期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约翰·穆勒最早明确提出了“经济人”概念。

约翰·穆勒结合西尼尔的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在对经济生活中的一般人进行抽象的基础上提出“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在此时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即完全自利,经济主体做出经济决策的动机都符合获得自身最大化利益的原则。

第二个方面是完全理性,即经济主体在做出经济行为的决策时能够考虑到所有可能情况下的行为的结果,从中选出最优方案进行决策。

随着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数理化进程的推进,更多的数理工具在经济学研究过程中得以应用,“经济人假设”的内涵得以进一步的丰富。

原有的“经济人假设”中“理性”与“利己”的核心内涵为经济学数学化提供了可能,杰文斯作为其中的代表提出经济学即“界定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

“经济人假设”在此阶段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即在“经济人”可行的行为结果的范围之内具有完全有序的偏好,进一步体现了“完全自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参会论文(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多视角批判与超越张丰兰贺静摘要:“经济人”假设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本文从“经济人”假设的内涵入手,分析中外经济学界对它的多视角批判与发展,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须超越西方“经济人”假设,并从宏观和微观不同的层面上探讨了“新经济人”的基本特性。

关键词:经济人自利理性批判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经济理论体系赖以建立和理论分析得以展开的逻辑起点。

在西方经济学的假设前提中,最基本的假设就是关于人性的假设——“经济人”假设,它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一切理论推导和政策选择的基础。

“经济人”(EconomicMan)是由意大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德·帕累托引入经济学的一个术语,而在此前, B·弗里赫里奥所著的《精明的管家》(1629)一书中的“管家”这一概念被当作是“经济人”概念的先驱。

“管家”被定义为:“会计算、有理性、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人”。

在此之后,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对“经济人”的含义进行了不同的解释。

概括起来,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主要包含以下基本内容:第一、“经济人”是自利的,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以满足自己的偏好。

第二、“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具有理性特征,理性是人的一种认识、推理和反思能力。

理性体现在“经济人”精明、准确的算计上,能够尽可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

第三、当“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时,是受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的引导。

第四、在良好法律和制度的保证下,“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促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这一点被当作“经济人”假说的核心或灵魂。

一、西方学者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与矫正。

“经济人”假设虽然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石,但自从其提出以后就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判。

西方学者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与矫正主要包括:有限理性的批判、心理实验的批判、X效率理论批判、历史学派、制度学派和公共选择学派的批判有限理性批判的主要代表是赫伯特·西蒙和奥斯卡·兰格。

赫伯特·西蒙早在1947年的《管理行为》一书中,认为完全理性的假设是有很大缺陷的。

其一,只有在确定性情况下完全理性才是适用的,而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完全理性的含义就不准确了。

其二,完全理性对抉择机制提出了三个极不现实的假定:(1)是所有备选方案都是现成的;(2)是在确定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情况下,每个备选方案的后果都已知道;(3)是理性人对所有可能的后果的优劣一清二楚。

事实上,人不可能知道全部的备选方案,外部环境是不确定的、复杂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人的认识能力和计算能力是有限的,经济行为者不可能把所有的价值考虑统一到单一的综合性效用函数中,因而,人只有有限理性的。

决策过程中人们遵循的并不是最优原则,而是满意原则。

也就是说,现实中消费者追求的不是效用最大化而是适度效用;厂商追求的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适度利润。

东欧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认为,所谓理性原则应用最多的场合是资本主义企业,它只会在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以后才会出现。

在一个自然经济中,经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存在相互通约的媒介,因而不可能具有理性,只有遵循习惯和传统。

兰格表明这样的思想:理性不是永恒的, 理性原则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理性原则只适合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经济人”的理性行为是以可比性假设、连续性假设、传递性假设、省略性假设、主导性假设和不变性假设为保证的。

然而,大量实验结果却表明,现实中人的选择行为常常背离这些假设,在心理实验中或在现实中有不少反例。

这种批评表明,即使假定单个人能了解全部方案及可能结果,要做到理性选择也是困难的。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哈维·莱宾斯坦(H· Leibenstein)提出“X效率”概念。

所谓“X效率理论”,是考虑生产组织内部因错过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机会而造成的某种类型的低效率。

X代表造成非配置(低)效率的一切因素,X低效率表现为企业没有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运行。

其原因主要是“完全地或部分地缺乏尽全力有效利用各种经济机会的动力。

”X效率理论最基本的假设是把努力程度当作变量,这些变量是由雇员和管理者掌握,利润最大化只是企业的目标,不是雇员和管理者的目标。

威廉姆森通过引入管理者效用函数极大化模型,论证了在现代公司里,管理者更多关心和追求的是自身效用(可以用工资收入、奖金和股票买卖的特权等衡量)、企业行政人员的规模、豪华的办公设施等,而不是企业的利润。

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虽然对《国富论》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他对其中的“经济人”假设的态度却截然相反,认为它是“使最冷酷的自私自利成为一种法则”,是“以店老板的观点来考虑一切问题”的学说,是一种“将国家与政权一笔抹杀,将个人利己性抬高到一切效力的创造者的论调”1。

旧历史学派的的另一代表人物希尔德布兰德认为,以孤立个体的经济动机为基础的经济分析,无异于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部单纯的利己主义的自然史”。

德国新历史学派认为以“经济人”为基点的演绎方法无法刻画和理解复杂的社会经济。

古斯塔夫·施莫勒指出过去的经济学家只从自然和技术的观点来研究经济而完全忽略了伦理道德因素,人类的经济生活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满足本身物质方面欲望,还是为了满足高尚的、完美的伦理道德方面的欲望,古典学派及其继承者依据趋乐避苦的自私动机推论到整个经济过程,实质上依据的不过是“肤浅的不充分的前提”,以心理力量从数量上加以计算更是“永远做不到的事”2。

历史学派试图通过对伦理价值的强调,达到限制乃至消解人的自利倾向的目的,强调用“真实的人”取代“抽象”的“经济人”,经济学才能成为真正致用之学。

制度学派吸收了新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对“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更尖锐的批评。

凡勃伦(Veblen)在其早期的论文中,就曾集中批判了个人主义方法论。

1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15。

2施莫勒《一般国民经济学大纲》[A] 载季陶达主编《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选辑》[M] 北京:商务印书新制度经济学也力图消除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主张用整体主义和进化主义来代替,把人类行为的根基建立在如标准、工作规则和习惯等制度结构上,而不是建立在个人偏好上。

在吸收了“有限理性”观点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对人的机会主义倾向的分析。

威廉姆森(Williamson)认为, “经济人”假设包含或承认了机会主义的行为假设。

机会主义倾向即一种损人利己的意向,包括投机取巧、见机行事、有意隐瞒、歪曲信息等。

这种意向变成具体的行为,就是机会主义行为。

现实中的人实际上都具有机会主义倾向,是损人利己与利他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混合体。

诺思认为,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只有在制度的约束下,“经济人”追逐自身利益的行动才可以产生有利于整个社会利益的结果。

2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布坎南率先将“新经济人”假设从市场经济决策领域扩展到政治市场决策领域。

他认为,在政治市场上,政府官员以及选民都是“经济人”,选民总是将政治选票投向有利实现自己最大利益候选人;作为掌握行政公共决策权的政治领袖和政府官员,他们抑或支持那些给自身带来最大利益的政策方案;抑或在追求升官、高薪的工作及各种附加的福利等。

“经济人”的行为方式直接导致政府扩张和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从而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为了防止政治市场上的“经济人”行为方式对政府运行的效率以及公共选择的2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 上海:三联书店,1994:225。

有效性的影响,社会必须设计出能制衡政府机构及其人员权力和行为的政治制度条款, “制度研究的全部意义在于确保各种约束、制度和机构能降低自私的政治行为的重要性。

”丹尼尔·R·法斯费尔德进一步提出“个人选择的社会性”,用“社会一文化人”来与经济人的“个人性”相对,其基本看法是:人是一种社会存在,他所做出的选择并不仅仅以其内在的效用函数,而是还要建立在个人的社会经验、随时间而变的学习过程以及构成其日常生活一部分的函数为基础,是相互作用的结果;特别重要的是个人的选择是直接镶嵌到社会文化结构之中的,而不是相反。

西方学者在对旧“经济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经济人”概念,贝克尔认为“新经济人”内涵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经济人”追求的是效用极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二是“经济人”的偏好是稳定的;三是不同的“经济人”其时间价值是不同的。

总之,西方“新经济人”假说一方面把“经济人”假设从经济领域扩展到非经济领域增添了机会主义的描述,另一方面结合交易成本、信息成本等来修改古典“经济人”假设中“标准理性选择”和“完全信息”假设 ,对传统“经济人“假设的内涵进行了修补。

二、我国理论界对“经济人”假设的不同态度我国理论界对“经济人”假设的态度有明显的对立,赞赏者认为,“经济人”假设虽然有片面性,但它抽象出人性的本质特征,是分析经济问题基本的、必须的出发点和前提,“经济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尽管不符合实际,但它们是为了理论分析的方便和需要而设立的,经济学要从复杂的现实中抽象出一般的经济原理就必须设立这些基本的假设条件,否则不可能得出任何结论。

,贺家红(1998年)指出,正如公有制的建立保留了股份制的企业组织形式,社会主义经济分析也不排斥西方“经济人”的理论抽象。

“经济人”从古到今一直是个不断更新的概念,尽管经济人的内容千变万化,但仍然具有理论上的逻辑性、连续性。

范小虎、于海滨、仰书纲(1999年)认为“经济人”假设是市场机制运作的一个基本前提,选择了市场机制就意味着对“经济人”假设的承认,没有“经济人”的市场经济是难以想象的。

陈躬林认为“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础,在经济分析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与其相反假设具有更强的解释力”1还有人认为“经济人”假设“具有无可争辩性”,不是假设而是公理。

批判者认为,从总体上看,“经济人”假设有很大的片面性,人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心理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进步,不难证明有关“经济人”的论点是片面的、不确切的。

“对于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绝不能简单地用经济人人性规定去解释”2,批判者除了接受西方学者对有限理性的批评以外,对“经济人”假设的抨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人”假设的人性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是在用人的低级本能及其经济行为和经济心理替代人的多样性的社会本性。

程恩富教授认为:“旧经济人”理念“视利己心为与生俱来和一成不变的东西不分历史时点地把‘自私人’抽象化、永恒化和绝对化,无视特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对人的经济行为与经济心理的作用,这就有异无1陈躬林《“经济人”假定与经济学的发展》,福州大学学报,2000——4意地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