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椎前路可动固定系统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

合集下载

寰枢椎前后路固定技术及融合器研究进展

寰枢椎前后路固定技术及融合器研究进展

寰枢椎前后路固定技术及融合器研究进展邹小宝;马向阳;陈育岳;王宾宾;杨浩志;葛苏【摘要】寰枢椎疾患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寰枢椎固定融合术是治疗寰枢椎疾患的主要方法.与下颈椎不同,寰枢椎融合器目前在临床上尚未获得广泛应用.本文总结目前常用的寰枢椎前路和后路内固定技术,介绍寰枢椎植骨融合方式,对寰枢椎前路及后路融合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寰枢椎手术技术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年(卷),期】2018(010)002【总页数】5页(P117-121)【关键词】寰枢关节;关节不稳定性;寰椎;枢椎;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内固定术;骨螺丝;骨板;脊柱融合术;骨移植;融合器【作者】邹小宝;马向阳;陈育岳;王宾宾;杨浩志;葛苏【作者单位】510010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510010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510010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510010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510010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510010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7;R687.3创伤、炎症、肿瘤、先天或后天畸形等因素均可导致寰枢椎疾患,患者多伴有寰枢椎失稳,可进一步出现脊髓受压及神经损害,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寰枢椎固定融合术可实现寰枢椎间骨性融合,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有效术式。

其固定方式包括后路和前路内固定,目前仍以单纯植骨为主要植骨融合方法。

与下颈椎椎间融合器不同的是,寰枢椎部位应用融合器较为困难。

作为目前国内外研究最多的寰枢椎融合器装置,寰枢椎侧块关节间融合器符合传统脊柱椎间融合器的设计思想;而后路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间融合器后路寰枢椎板间融合器等也相继见诸报道[1-2]。

本文就寰枢椎前后路固定技术及融合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寰枢椎内固定技术1.1 后路固定1910年Mixter等[3]最早报道使用双股编织、经安息香树脂浸泡的丝线线圈固定寰枢椎;随后发展为钢丝捆扎,包括Gallie技术[4]、Brooks技术[5]及Sonntag 改良技术[6],虽具有临时固定作用,但其瞬时稳定性、抗侧屈及抗旋转作用均较差,且钢丝需要穿透椎板下,损伤脊髓的风险较大,目前已较少采用。

经口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枢椎固定螺钉拔出强度的实验研究

经口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枢椎固定螺钉拔出强度的实验研究

WU F , I Qn — u mg YN igs i h ( ee l o i lf G a gh uMitr o ma do e l’ i rt n , G nr s t u n zo layC m n P o e s b ai r a H pa o i f p Le o
9 .7 N, 77 ) 强于枢椎椎体和 关节 突螺钉 , 枢椎关 节 突螺钉 拔 出力 ( 6 . 4±7 .2 N, 于枢 椎椎 体 螺钉 ( 9 .5± 499 33 ) 强 35 1 TR A P系统枢椎螺钉 固定采用前路 椎 弓根及 关节 突 固定 优于枢 椎椎体 固定 , 固定 安 全可靠 。临床应用尤 以枢 椎前路椎 弓根螺钉 固定 为最佳 。
方式 的选择提供依 据 。方法
6例枢椎新鲜标本分别采 用椎体 、 前路椎 弓根 及关 节突螺 钉 固定 , 生物力 学实 验机 在 枢 椎前 路 椎 弓 根螺 钉 拔 出 力 ( 9 . 4± 53 1
上通过传感器测 定 固 定螺 钉 的最大 拔 力 并进 行 统计 学 分 析 。结果 7 .7 N( 50 ) P均 < . 5 。结论 00 )
山东 医药 2 1 0 0年 第 5 0卷第 2 8期
经 口前 路 寰 枢 椎 复 位 钢 板 系统 枢 椎 固定 螺 钉 拔 出强 度 的 实 验 研 究
吴 峰 , 庆水 尹
( 州军 区广 州总 医院 , 州 5 0 1 ) 广 源自 10 0 摘要 : 目的
对 经 口前 路 寰 枢 椎 复 位 内 同定 钢 板 系 统 ( A P 枢 椎 螺 钉 进 行 同 定 螺 钉 拔 出 力 实 验 , 螺 钉 固 定 TR ) 为
T ARP i sr n n a e s e il e i l . s to g a d s f ,e p ca l C2p d ce y

寰枢椎C1-C2脱位外科治疗的进展

寰枢椎C1-C2脱位外科治疗的进展

C1-C2脱位外科治疗的进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耕町C1-C2脱位不是独立的临床疾病,而是累及颅椎区的某些损伤或疾病的一种病理状态。

一旦C1-C2发生脱位,或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可能累及脊髓与椎-基底动脉,威协生命或导致严重残废。

因此,在治疗上除原发疾病与损伤之外,矫治脱位,重建稳定也是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为C1与C2处于颅、椎连接区域,解剖位置深、隐避,结构复杂。

脊髓、椎动脉、颈内动脉、咽喉、食管等重要结构与之关系紧密,所以被视为外科手术的危险区域。

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来,在外科治疗的技术与方法,外科治疗的概念上有了明显的进展。

一.C1-C2脱位常见的原因头、颈的创伤引起C2齿状突骨折,C1前后弓骨折,横韧带损伤,以及C1-C2侧块关节骨折等是C1-C2脱位的常见原因之一。

颅-椎连接区域骨与关节结构发育异常,包括某些先天性畸形也是C1-C2脱位常见的原因之一。

放射学检查中,常常可见有C2齿状突发育不良;齿状突缺如,发育不全,先天性不连,或齿状不骨(OS)。

其次先天性寰枕融合也较为常见。

这些先天性畸形或发育异常往往有多种结构异常,可能伴并颅底凹陷、扁平颅底,下颈椎融合,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等。

先天性骨关节结构异常成为C1-C2脱位的潜在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地发生脱位,或者轻微的外伤而导致脱位。

类风湿关节炎可能累及C1-C2关节。

因为关节滑膜、韧带、软骨与骨结构的病损,合C1-C2关节松驰,进而发生向前、向后甚至向颅腔内的脱位。

这一类脱位,在西方国家比较常见,而在中国很少。

其次C1-C2关节的结核、肿瘤,甚至C1-C2侧块关节的退行性改变都是C1-C2脱位的原因。

1999年北医三院住院病例的统计中表明,400余例C1-C2脱位中,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的脱位占69%,创伤占27%,其它只占5%。

二.C1-C2脱位的外科治疗从矫正脱位,重建稳定的角度,C1-C2脱位可分为两类。

一是经过颅骨牵引获得复位,或者经手法可复位的病例,称为可复性脱位。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究做一 综述 。
[ 关键 词 ]寰 枢椎 ; 弓根 ; 椎 螺钉 固定技 术
[ 图分 类 号 ] 6 73 [ 中 R 8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 文 编 号 ]10 —9 12 1 )50 7 -4 论 040 5 ( 0 0 0 —5 10
Re e r h Pr g e so c n lg o tSc e Fi a i n Thr u h s a c o r s fTe h oo y Ab u r w x to o g Pe ceo e tbr1Ar h o lsa d Axi dil fV re a c fAta n s
H U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N n qa g . U ixng Ya — in W Ru — i
( . p rme t fPot r d aeS u e t2 0 ,I n tMo g l e ia olg , 1 De a t n s a u t t d n 0 7 n e n o i M d c lC l e o g a e
( . 蒙古医 学院 2 0 1内 0 7级研 究生 , 内蒙古 呼 和 浩特 2 内 蒙古 自治 区医院 脊柱外科 , 。 内蒙古 呼 和浩 特 0 05 ; 1 0 9 00 1 ) 1 0 7
[ 要 ]寰 枢 椎椎 弓根螺 钉 固定技 术是 近 年 来临 床 常 用的 手 术 方 法 , 治 疗 上 颈 椎疾 患具 有 重 要 的意 摘 对 义 。 目前 随着科 学技 术 的进 步, 其研 究发展越 来 越快。 本文 将对 已经 进 行 的寰 枢 椎 椎 弓根 螺钉 固定技 术研
[ s at : eh o g b u ce x t nt ru hpdc f etba ac f t s n xss o Abt c] T cn l ya o t rw f ai o g e ieo v r rl rho l da i iacmmo r o s i o h l e aaa n

医疗器械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参考_毕业论文选题_

医疗器械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参考_毕业论文选题_

医疗器械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应急物流中的应急物资调度研究
水胶体伤口敷料的工艺学研究
产品设计中折叠结构的运用与研究
港通集团股权结构、激励机制变革与调整研究
物理气相沉积crn和alcrn涂层转动微动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车用精密塑料齿轮注射成型工艺参数优化
精密数控三维样品台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能量有限元的柔性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国产自动无针粉末(单次)注射器样机研制及其性能评价
腭裂手术患儿体质量与气管导管内径的关系探讨
寰枢椎schanz钉棒复位固定系统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和初步临床评估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探讨
多分组资料倾向得分匹配法的研究。

枢椎后路3种螺钉固定技术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枢椎后路3种螺钉固定技术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中国骨伤2009年2月第22卷第2期ChinaJOrthop&Trauma,Feb.2009,V01.22,No.2・153・・综述・枢椎后路3种螺钉固定技术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进展胡勇,徐荣明(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浙江宁波315040)【摘要】阐述枢椎后路3种螺钉固定的可行性并进行解剖学和生物力学比较,枢椎后路3种螺钉固定技术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是可行的,宜首先选择柩椎椎弓根螺钉固定。

【关键词】枢椎;骨折固定术,内;解剖学;生物力学;综述文献StudyadvancementofanatomyandbiomechanicsofposteriorthreetypescrewfixationtechniquesofaxialHUyD增,XURong-ming.TheMnsVoo6thHospital,Mn960315040,ghej/a昭,ChinaABSTRACTToexplainthepossibilityoftheplacementofposteriorthreetypesscrewinstrument,andtocomparethemor-phologyandbiomechanicsdifferenceamongthem.Itisfeasibleandreliableforposteriorthreetypesscrewinstrumentinanato-myandbiomechanics.AxialpodicleScrewwouldbebestchoiceamongposteriorthreetypesSCreWinstrument.KeywordsAxis;Fracturefixation,internal;Anatomy;Biomechanics;ReviewliteratureZhongguoGushang/ChinaJOahop&Trauma,2009,22(2):153・165www.zggszz.com枢椎螺钉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功能,现有的枢椎后路螺钉固定技术主要包括枢椎椎弓根螺钉…、枢椎侧块螺钉幢1和枢椎椎板螺钉∞1等。

钢丝与不同钛缆内固定系统固定寰枢椎失稳的抗扭转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钢丝与不同钛缆内固定系统固定寰枢椎失稳的抗扭转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 关键 词 】 颈 椎 ; 寰枢 关 节 ; 骨折 固定 术 , ; 生 物 力 学 内
An - oat n b o e h n c l su y o r n a i u a l y t m n t e p s ro o k n t u e t to o i t r t i im c a i a t d f wie a d v ro s c b e s se i h o t i r Br o s i sr m n a n f r o e i
钢丝与不 同钛缆 内固定 系统 固定寰枢椎失稳 的 抗扭转生物力学 比较研究
刘铁 龙 , 章允志 , 望军 , 严 李家顺 , 文 袁
(. 1上海 长 征 医 院骨 科 , 海 上 2 0 0 ;. 江 台州 珠 光 医 院 ) 00 3 2浙
【 要 】 目的 : 较 寰 枢椎 不稳 后 路 Bok 固定 技 术 中钢 丝及 不 同钛 缆 内 固 定 系统 抗 扭 转 生物 力 学性 能 。 摘 比 r s法 o
(ru , en w tp i nu c be(ru , t sta im a l( ru ,o grTtnu c l (ru ,tils go pM) t e eT t im a l go pA) A l tnu cbe go pB) S n e i im a e go pC) s nes h y a a i a b a wi (ru r go pD)Reut : ema t n ho A, C, go p a 25, 13 1 .2, 15 e . sl T sh xs e g f B, D ru sw s1 . 1 ., 1 r t 5 1 .5N・ rse t ey, ema i ii m p ci l t e v h xr dt g y

寰枢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寰枢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1 2 枢 椎 .
枢椎 椎 弓根 长 度 为 (0 1±2 9 m, 度 为 ( . 2. . )m 宽 7 3±1 3 .)
2 寰枢 关节临床 应用
2 1 寰枢关节 的损 伤原 因 .
寰枢关节损伤 主要有 以下 几种 原 因: ①意 外突 发暴 力损 伤, 如高 空坠落 、 车祸和体育运动伤 等。脊柱力学分析表 明 』 , 如果外力作用方向与脊柱的夹角越 小, 脊柱受到垂直方 向的压 力就越大 , 颈椎发生压 缩性 骨折 的概率就越 大 ; 之亦然 。② 反
m 高长度为 ( . 07 m, 弓根 由后外下 向前内上走 向, m, 8 5± . )m 椎
平 均 内倾 角 为 90 ± .。 上倾 角 为 4 .。± .。 上 述 参 数 对 .。 6 5 , 24 5 3 , 于后 入路 经 寰 枢 关 节 螺 钉 内 固 定 术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由 于 椎 动 脉 在 经 过 枢 椎 侧 块 下 方 时 ,0 的 人 形 成 一 动 脉 压 迹 沟 , 2% 致
14 翼状 韧带 .
翼状韧带主要 作用 在 于限制寰 枢关 节 的轴 向旋 转运 动。
翼 状 韧 带 长 1. 0 3—1. 2 3mm, 突 起 点 处 宽 6 9 m 厚 6 9 齿 . m、 . m 枕 骨 髁 止 点 处 宽 6 6m 截 面 为椭 圆形 , 积 约 32m m, . m, 面 . m ,
[ 关键 词]寰 枢关节 ; 生物力学 ; 临床应用 [ 中图分类号 ]R 8 . 3 [ 6 15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7 -02 20 )407 - 625 4 (0 8 0 -2 30 2 寰枢关节作为枕颈部 的移 行部位 和构成头颅 旋转运 动的 重要结构 , 其形态结 构复杂 , 作用关键 , 因其 邻近颈髓 、 动脉 椎 和颈神经等重 要结构 , 该关 节损伤 后不 仅可 导致寰 枢椎 不 故 稳, 而且可造成高位颈脊髓 急性或慢性 的压迫并 出现相 应的临 床症状。寰枢关节 由寰椎 、 枢椎 及维持其关 节稳定 的横韧带 、 翼状韧带等结构组成。了解寰枢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 , 可进一 步揭示寰枢关节的运动和损伤机理 , 并为寰枢椎失 稳的临床诊 断和治疗提供可靠 的理 论依据 。本文 就寰枢椎 的生物力 学研 究及常见 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2008年第6卷(1~6期)第一作者和主题词索引

2008年第6卷(1~6期)第一作者和主题词索引

李坚. 联合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强直性脊柱炎驼背畸形—— 附 1例报告.
6 5 :1 ( )3 9
樊健.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治疗的技术改进.( )33 66 : 4
范海 泉 . 皮 椎体 后 凸成 形 术 治 疗 骨 质 疏 松 性 椎 体 压 缩 性 骨 折 . 经
6 4) I 7 ( :9

陈建庭. 胸椎 复发 性附件滑膜 肉瘤 1例报告. ( ):9 63 11 陈兴. 颈椎结核耐 药性观察及个体化治疗. ( )2 4 6 5 :8 陈宇. 前路减压 sIx人工椎体重建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 ( )1 yl e 6 1: 5
程 永 耿. 椎 前 路 分 节 段 减 压 融 合 术 三 维 有 限 元 分 析 . 6 :5 颈 6( ) 3 6 崔 泳.h MP2复 合 物 与 自体 骨 移 植 后 腰 椎 融 合 率 的 系 统 评价 . rB .
6 3 : 6 ( ) 15
宫树一. 颈椎前路单节段减压四种不同融合方式的疗效比较. ()35 66 : 2



李 博 . 形 态 发 生 蛋 白和碱 性 成 纤 维 细胞 生长 因 子 激发 纤维 环 细 胞 骨 董军 . 椎 后 纵 韧 带 骨 化症 病 因 的研 究进 展 . ( ) 5 颈 6 1 :1 成 骨 的 潜 能 . ( ) 11 6 3 :6
杜开利. 脊柱原发性肿瘤的切 除方式与疗效分析. ( ) 26 6 4 :0
6 3 :4 ( ) 18
贾连 顺. 颈椎 神经根性痛 的再认识. ( )2 4 6 4 :5
居 宇峰 . 椎 后 路 椎 体 间植 骨 融 合 技 术 应 用研 究 进 展. ( ) I9 腰 6 2 : l

颈椎的寰椎和及枢椎

颈椎的寰椎和及枢椎

参考资料
本演示文稿中的信息来自多种可靠的医学参考资料,包括专业医学期刊、教科书以及权威机构的指南和报告。这些资源提供了关于颈椎寰枢椎的详细解剖、生理和临床知识,确保了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您呈现这一专题的全面概述。
寰椎和枢椎的解剖学
探讨寰椎和枢椎的解剖结构,包括其独特特征和彼此的关系。深入了解这两个重要的颈椎节段,有助于理解它们在颈椎运动中的作用。
寰椎的环沟承载枢椎的齿突,同时与枢椎前后运动时相对滑动。
环状韧带
连接寰椎齿突的环状韧带将其固定在寰椎的环沟内,限制枢椎的过度转动。
寰椎的功能
旋转功能
寰椎能够上下旋转,提供头部的水平旋转活动范围,是头部运动的主要关节之一。
倾斜功能
寰椎还可以让头部前后倾斜,为头部活动提供重要的灵活性。
稳定功能
寰椎与枢椎构成的枢椎关节,为头部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
寰枢关节的运动范围
多种运动模式
寰枢关节能够实现颈部的多种运动模式,包括屈曲、伸展、旋转和侧屈,为人体颈部的灵活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广泛的活动幅度
寰枢关节拥有广泛的活动范围,可以实现45度的前后屈曲、80度的旋转和10度的侧屈,使颈部具备出色的灵活性。
受伤影响活动
寰枢关节的活动受到任何损伤或疾病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活动范围的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
原因
寰枢关节脱位通常由于剧烈外力作用而发生,如交通事故、跌落或严重头部外伤等。某些先天性疾病或退行性改变也可能导致寰枢关节失稳。
寰枢关节半脱位
定义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椎和枢椎之间的关节发生部分分离或错位,但未完全脱位。这种情况会造成关节活动的受限和疼痛。
原因

寰枢椎脱位的分型及外科治疗的进展

寰枢椎脱位的分型及外科治疗的进展

寰枢椎脱位 的分型及外科治疗的进展
刘 自国
(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4 8 3 ) 50 0
中图分类号:R6 4Z 8.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 号:1 0 -4 4 ( 0 8 -1 20 0 47 8 2 0 )70 6 — 1 外固定)并植骨融合 。这一原则 已经历 了半个世纪,并没有太 多变化。然而,近二十多年来,内固定方法与技术有 了长足进 步,内固定方法种类繁多, 安全性与 内固定生物 力学合理性也
有 显 著进 步 。
寰枢椎 ( ~2 脱位并不是独立 的临床疾病, 而是某些 C1 ) 疾病或损伤的一种病理形态 。一旦发生 C1 ~2脱位 ,很容易 引起高位颈脊髓 损伤与椎基底动脉供血 不足 ,造成 四肢瘫痪 ,
甚至 危 及 生 命 。 多数 病 例 需 要 外 科 治疗 , 并把 解 除脊 髓 压 迫 ,

临床研究 ・
20 0 8年 7月第 l 卷第 1 7 4期 C i clora l iaJun n l
出现不典型增生、原位癌 、早期浸润癌 占 2 。 2例
经济状况低下 、种族和 地理环境等也是 宫颈癌发病 的原因。
2 2 在 10例病例当中,以接触性 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癌 . 0 变 占 7% 1 ,结婚年龄早 、多育 、多个性伴侣者 ,易发生宫颈癌 , 对 多个性伴侣 H V阳性年轻患者, P 出现接触性 出血症状而发生 癌变者据统计要 占 4 % 9。
3 讨论
接触性 出血是 宫颈癌 的主要症状 ,有一部分患者伴不规则 阴
道流血 ,有 白带增 多等证状 ,病 变在早期 肉眼检查 宫颈无特
殊变化 ,为 了防止子 宫颈癌 的发生 ,我们应重视筛 查,筛查 的主 要方 法包 括细胞 学检 查 ( 最好采 用超 薄液 基细胞 学检 查) 、高危 H V检测 、阴道镜检 查下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 , P 对阴道镜不满意者还 需进行 宫颈管诊 断刮 宫、宫颈锥切 、高 频 电刀切 除 ( E P L E )取材进 一步明确诊断 。因此普及防癌知 识 , 强对年轻妇女性知识 的宣传 , 防癌 工作有重大意义, 加 对 所 以为 了降低 宫颈癌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防癌普查工作尤为

寰枢椎不稳和脱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寰枢椎不稳和脱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脱位 则 是 M a g e r l 法 固定 的禁 忌 。
1 . 1 后路钢丝 固定技 术
者为 G a l l i e 技 术( 1 9 3 9年 ) 及B r o o k s 技 术( 1 9 7 8年 ) 。G a l l i e 法为: 钢丝绕 过寰 椎后弓及枢椎棘突 。 自髂 骨取兼有皮质 和松质骨 的 3 c m x 4 c m大小 骨块 ,修成 “ H ” 形, 置 于寰椎 后弓及枢椎椎板 和棘 突间 , 钢丝两个游离端在植骨块两侧 凹 槽 内拉向背侧 , 在中线上缠绕 、 打结。 该
1 后 路 固 定 技 术
G a l l i e 法仅能达到 6 7 %P 一 。后路钢丝技 术主要 靠 C 。 后 弓和植 骨块 的整体 性 , 而钢丝 固定 并不能使 寰枢椎 达到 充分 的稳定 , 即使术后 应用石膏背心外 固定 骨不连 比率也高达 3 0 %1  ̄ 。 另外 , 钢丝经
板夹进行均衡用力加压 , 寰枢椎便 向植
骨块移位并嵌紧成为一体 。 剪掉多余的
连接套管部分 , 将松 质骨大量植于寰枢 椎后侧 。 椎板 钩固定 的前提是必须保持
根, 螺钉通过 双侧 纵向杆 固定 。该技术 跨越了整个椎体 的前后柱 , 可 以提供 足 够的稳定性。Me l c h e 等研 究表 明这种 固定技 术 与 Ma g e r l + G a l l i e 技 术提 供 的 机械稳定性相当。 R i c h e — s 等 认为寰枢 关
摘要: 寰枢椎 不稳和脱位内 固定的方法较 多 , 如何正确选择手术方法 对其治疗 的安全 及颈椎功能 的保留具 有重要 意义。 本 文根据 国内外近期文献 , 综述了寰枢椎前后路内固定 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 使对 临床工作有

寰椎一体式椎板钩与枢椎椎板钉组合应用于非对称内固定生物力学研究

寰椎一体式椎板钩与枢椎椎板钉组合应用于非对称内固定生物力学研究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0 3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i t v e T o d e s i g n a n e o t y p e i n t e na r l i f x a t i o n c o m b i n a t i o n f o r a t l a n t o a x i a l p o s t e —
Bi o me c h a n i c l a e v a l u a io t n o f a s y m me t r i c a t l a n t o a x i a l i n t e r n a l i f x a i t o n s y s t e m i n c o r p o r a t e d a
定的I 临床指导意义 。 方法 将 6 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 置于 2 N m载荷下 , 运用脊柱 三维运动测量
系统测量 C 。 节段 的三维运动范 围( R a n g e O f Mo t i o n , R O M) , 并将之进行两两对 比 。实验依完整 组、 失稳组 、 双侧寰椎侧块螺钉联合枢椎椎 弓根螺钉 内固定( Ha r ms 技术 ) 组、 寰椎侧块螺钉联合单
侧枢椎椎 板螺钉 +对侧枢椎椎 弓根螺钉 固定组 、一侧寰椎一 体式椎板 钩 +枢椎椎板钉联合对侧
寰椎侧块螺钉 +枢椎椎 弓根螺钉 内固定组 的顺序进行 。结果 失稳组 R O M较完 整组 显著增加 ,
内固定后 R O M 显著减小 , 三种 内固定组 中 : 寰椎侧 块螺钉联合单侧枢 椎椎板螺钉 +对侧枢椎椎
弓根螺钉 固定组在旋转和侧屈方 向上具有最小 的 R O M, 双侧寰椎侧块螺钉联合枢椎椎 弓根螺钉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加压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加压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动 范围小于寰枢椎椎 弓根 螺钉 组 , 但差异没有统计 学意义。在轴 向旋转时 ,寰枢椎椎 弓根螺钉加横 连杆 固定组 的运动 范围明显 小于寰枢椎椎 弓根 螺钉 组( P<00 ) . 5 。结论 : 在失稳的 寰枢椎节段上 , 寰枢椎椎 弓根螺钉 组及 寰
枢 椎 椎 弓根 螺 钉 加 横 连 杆 组 固 定后 的 三 维运 动 明 显 减 少 , 能 达 到 临床 固 定 的 目的 。但 是 , 枢 椎 椎 弓根 螺 钉 都 寰
srw a dcosiksse ce rsl y tm.r l tredme so a v me t o l—C e c r e h u hp oor mer i ue n n I e h i nin moe ns fC ' e } l 2w r r od d to g h tga t w t ap r ee y h
Mei l nvr t, a nn 3 0 1 C ia dc i s y N n ig5 0 2 , hn ) a U ei
Abtat Obet e I re rv etemeh n a eiet f t tail eia srw adcos n o — src jci : odrt p i cai l v n o l o a pdcl ce n rsl kcm v n o o d h c d aa x n i pes nfrnt l Jf r nf c r , eeaut es blyo al tai nt nf ao yi Meh d :i o rs o s be e e o at e w v a dt t it f t nox lu ci xt nb . to s s f i oi a s r u l e h a i a aj o i i t x t d lcri ia sei es hc e ni w t aae (rm oc i l t C )w r aet s uae e n h aut ev a s nl pcm n i w r ete e —cdvr f ci te o 4 e m d i lt t — e c p l w h e r s o pa e o m a h

寰枢关节后路内固定稳定性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寰枢关节后路内固定稳定性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维普资讯
28 2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 0 8年第 1 8卷第 4期 C ieeJunlf却i n hns ora o e n ad却ia od,0 8 V 1 8,o4 nlC r 2路 内固定稳 定性 的生物 力 学比较研 究
09  ̄ . N /。 1 4 01 N /。P 00 ) .6 01 m3 和 . ± . m3 (< . 。结 论 : ael 螺 钉 + ai 丝 固 定 稳 定 性 好 . 替 代 Mae 双 7 4 3 5 M gr单 G le钢 l 可 gr l
螺 钉 , Ma e 单螺 钉 固定 效 果 不 佳 , 尽 量 避 免 单 独 使 用 。 而 gr l 应
Yo go g。 n ln HAI Yo g。ta/ i ee J u n l o p n n p n lCo d。0 8。 8 4)2 2 2 5 n e lChn s o r a fS ie a d S ia r 2 0 1 ( :8 - 8 /
【 src】 Obet eT v ut te ime ie tte d ni a b m ca i tbly o a O Sc m i Abtat jci :o ea a I m da Ie— i s n l i eh n a s it fvi U o b. v l e l t l me o o c a i l l
【 摘要】目的: 比较 寰枢椎后路手术 中常用 的 G l 、rosMael le a i Bok 、 gr双螺钉 、 gr单螺钉等 内固定方法单独应 Mael
用 或 联 合 应 用 时 的 力学 稳 定 性 , 临 床选 择 治 疗 术 式 提 供 实 验依 据 。 方 法 : 5具 新 鲜 冷 冻人 体 颈 椎 ( 1 C ) 为 取 C ~ 5 标本 , 固定 C 1和 C ~ 5 仅保 留 C ~ 2之 间 活动 。 断 寰 椎 横 韧 带 和 齿 状 突 , 成 寰 枢 关 节 不 稳定 。每个 标 本 2C , 1C 切 造 依 次 行 Ma e 单 螺 钉 、 g r 双 螺 钉 、 a i 、 a el 螺 钉 + a i 、 a el gr l Ma e l G lc M g r 单 l G l M g r 双螺 钉 + a i 、 ro s固定 。 在 生 物 l e G Ue B k o 力学 试 验 机 上 应 用 位 移 控制 法测 定 各 组 的 稳 定 性 , 屈 和侧 屈 的 位 移 定 为 l m, 转 角 度 为 3 。 测 定 正 常 组 、 前 m 旋 o

寰枢椎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寰枢椎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定 在 一 起 … 。 13 9 9年 , el 报 道 了 使 用 金 属 丝 从 后 路 固 定 G le i
c 和 C 1 2的方 法 。1 7 9 8年 , ro s J n i B o k 和 e kn s提 供 了另 一 种
固定 c 和 c 1 2之 间 的方 法 。 19 9 1年 Dn m n和 Smt m l ik a o a a g 进 一 步 改 进 后 路 固 定 器 的技 术 。 在 2 0世 纪 8 0年 代 , 板 椎 夹 融 合 术 被 推广 作 为后 路 固定 c 1和 c 2的 另一 种 方 法 。后 路 螺 钉 固 定应 用 于 c 和 c 1 2固定 和 c 侧 面 螺 钉 固定 于 c 1 2同一 水 平 面是 最 终 的两 种 后 路 固定 方 法 。G e 用 薄 金 属 片 和 螺 丝 ol 钉 创 立 c 侧 面螺 钉 固定 于 c 1 2螺 钉 残 端 , 种 方 法 得 到 了 广 这 泛 的应 用 。本 文 主 要 综 述 寰 枢 椎 固 定 技 术 的 研 究 进 展 和
床 的研Hale Waihona Puke 究 热点 。 参 考 文 献
1 韩业华 , 王伟 勇 , . 等 肉毒 毒 素 . 床 军 医 杂 志 ,0 7,5 1 :1 临 2 0 3 ( ) 17—
19 1 2 Ha n — C o g Ku . Ef c fBo u i u o i n t r am e to n hm o f to t l m A T xn i he T e t n f e n
3 Mi a l k a.R p  ̄e ouiu c e A b r e e db tl m—A txnijci si tet a— h n o i n t n n h et e o r

一种后路寰枢椎动态内固定系统的研制及其解剖学研究

一种后路寰枢椎动态内固定系统的研制及其解剖学研究
其稳 定性 、 动度 及 生 物 力 学 问题 正 在 做 进 一 步 探 活
讨分析。
参 考 文 献
Na e d f S,Cr w o d NR ,S n i a fr o g GS,e 1 t .Bi me h n c lc mp r— a o c a i a o a i s n o — o tro x to s o fClC2 p se rf a in .Ca l i i b e,g a t n c e o i r f ,a d s r w c mb —
影 像学 测 量为 内 固定器 的设计 提供 了解 剖 学基 础 , 利 于确定 内固定器 的大 小 、 有 型号 。不 同位 置对
[] 6
a h t [ ] J r o Si 2 0 , 1 4 : 4 - 2 r ri J . t p c, 0 6 1 ( ) 3 73 . t s i Oh 5
以通过枢椎连接棒的弯棒来解决。而对于解剖异常
无法 行 C 或/ C 椎 弓根螺 钉 固定者 , 。 和 : 则无 法行 该 术式 。对 于患有 其他 全身 疾病 或局 部骨 质结 构异 常
[ ] 任 中武 ,倪斌 ,张美超 ,等.上颈椎 三维非 线性有 限元模 型 9 的建立及其有 效性 验证 [ ] J .脊 柱外 科杂 志 , 07 5 3 : 20 , ( )
同一参数的测量保证 了数值 的可靠性 , 同时在某种
程 度上 影像 学 测量 比标本 更接 近人 体 的正 常解 剖结
o a a o i i t i y J .JS i l i r eh 2 0 , 2 f l t x s b i [ ] p a Ds dT c , 0 9 2 r tn a a n a l l t n o

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联合Gallie法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联合Gallie法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联合G lc a i法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l
郭 亮 , 正学 , 权 欧云 生
( 庆 医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骨 科 . 庆 重 重 40 的: 目 评价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联合G l 法内固定重建寰枢椎不稳 的三维稳定性。方法 : 具成人标本 ( ) ai l c 2 5 c ,
GUO L a g e in , ta l
( eateto r odc, eFrt fltd H silC og i dc nvri ) Dp r n fOt p i t i i ie opt ,hnqn Mei U iesy m h sh sA a a g l a t
i ie n o d i , na t ei at ru )ooti t fe d f etcn io ste it ts t( tc gop ,dno a e Ⅱ f cuegop O F ,xt nwt ot o I t na- v fr tn h c a n d p r tr(ru T )f ai i p s r rC_ r sr a i o h e i 2 a tua ce (ru T )atr rapoc c w f ao ho g 2vr ba bd o C a rlmasgop A M)A M n i l srw go pP S ,ne o p rah sr xt n tru h C e erl oy t llt a c r i e i i t e s(ru S , S a d G lcst h iu (ru S al e n e gop A MG) T eo tn d dt w r s tt a ya a zd R s l :h a g fm t n i l drco s i c q . h ba e aa e t i i l nl e . eut T ern eo o o n a i tn i e a sc l y s i l ei

“V”型寰枢椎复位内固定器的有限元力学模型分析

“V”型寰枢椎复位内固定器的有限元力学模型分析

端 与 稳 定 臂 折 弯 处 , 最 大 应 力 强 度 为 4 7 MP , 2 9 其 . 8 a 有 74个 节 点 范 围 ; 型 翼 的 锐 角 交 汇 点 处 所 承 受 的 应 力 强 度 次 之 , V 达 03M a有 15 . 1 P , 9 3个 节 点 范 围 ; V型 翼 的末 端 受力 最 小 , 12 0~MP , 1 3 为 .2X1 a 有 7 0个 节 点 范 围 。I形 固定 钉 的 应 力 集 中 在 钉 齿 I 中央 部 位 和 钉 齿 尖 端 两 侧 , 大 应 力 强 度 为 16 最 . 8×1 0~MP , 14 a有 16个 节 点 范 围 。结 论 复 位 固 定 器 加 载 后 恢 复 形 变 时 的 受 力
sg r m ee s a d usn o 01 a d MSC. ta 05 s f c lultd t e r go o ti i n paa t r , n i g Pr /E 20 n Par n20 o t r e p a fn t l me tmo e n a c ae h e i n c na — n n h d c p ft o c h i s bnd n n ON c nc dd n . Re u t The mo e o k e lsi i g te no e s o e o he fr easte st i i g a d 1 e O me ha is a i g s ls d llo ed ra itc,g o ti i lr e me rc smia - iy The d fr ain sr s e d t. eo m to te sf l ma ny c n e r td i he r s td v c — tp a m n i g n t blt .Th sr n t fis m a i m i i l o c ntae n t e e e ie V i r be d n a d sa iiy e te gh o t x mu sr s s4. te s wa 78MPa, n h c p a 7 d s V — tpewi ft e a ue a g ep i to o e g n e o heprm ie obe rt te s a d t e s o e h d 2 94 no e . y ngo h c t n l o n fc nv r e c ft e s st a hesr s i e i o lwe I s0. Pa. nd t e s o a 953 no s V — tpe wi y t n fe g s t ma ls o he 1. 2 ×1 ntnst f lo d. twa 31 y M a h c pe h d 1 de . y ng b he e d o d e wa he s le tfrt 2 0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寰枢椎融合术 尽管稳定了手术节段,但却丧失了寰枢椎之间的运 动功能,特别是旋转运动,很多患者术后颈部的旋转 运动明显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融合后 的寰枢椎由于运动和弹性功能的丧失将会对颈椎的 生理及生物力学特性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1-5]。为 解决这一问题,有学者设计出了人工寰椎齿状突关 节,期望以此达到既稳定寰枢关节又保留其运动功 能的目 的[6,7]。然 而 现 有 的 技 术 只 有 部 分 单 向 运 动,不符合正常人体运动规律,并且手术操作复杂,
·422·
JShanxiMedUniv,Apr物力学研究
蔡 璇,王 杰,李浩鹏,贺西京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西安 710004;通讯作者,Email:xijinghe@ya
hoo.com)
摘要: 目的 依据解剖学参数设计并制造寰枢椎前路可动固定系统,采用新鲜尸体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评价可动固定 术后寰枢椎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 方法 采用 60套干燥寰枢椎标本进行解剖学观测,依据解剖学参数设计并制造寰枢椎 前路可动固定系统,将 12具新鲜的成人头颈部标本制备成生物力学实验模型,分别测定其完整状态、寰椎前弓与齿状突切除 减压术后、可动固定术后以及 Harms钢板内固定术后四种状态下的运动范围和中性区。 结果 寰枢椎前路可动固定系统 术后,寰枢椎在屈伸、侧屈下的运动范围和中性区与完整状态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向旋转运动与完整状态 相比有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完整状态、减压术后及假体置换术后相比,Harms钢板内固定术后 寰枢椎在各个方向运动下的运动范围与中性区均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寰枢椎前路可动固定系统 能够从结构和功能上对寰枢椎进行仿生模拟,达到了兼顾寰枢椎稳定性和运动功能的双重目的,为寰枢椎疾患的手术治疗提 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关键词: 寰枢椎; 生物力学; 可动固定系统; 尸体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6611(2018)04-0422-04 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18.04.019
Biomechanicalevaluationofanovelmotionpreservingatlantoodontoidjointsystem:aninvitrohumancadavericstudy CAIXuan,WANGJie,LIHaopeng,HEXijing (DepartmentofOrthopaedicSurgery,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Xi’anJiaotongU niversity,Xi’an710004,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Email:xijinghe@yahoo.com) Abstract: Objective Todesignanovelmotionpreservingatlantoodontoidjointsystemaccordingtoanatomicalparametersanddeter minetheinitialstabilityandfunctionofthisdeviceinhumancadavericcervicalspinemodels. Methods Flexibilitytestswerecon ductedon12humancadavericcraniocervicalspecimensintheintactstate,afterdissectionoftheatlantoaxialligamentsandodontoidec tomy,afterthemotionpreservingatlantoodontoidjointsystemimplantation,andafterHarmsrigidfixation,respectively.Rotationalan glesoftheC1-C2segmentweremeasuredtostudytheimmediatestabilityandfunctionoftheartificialatlantoodontoidjointimplanta tion. Results Comparedwiththatintheintactstate,therangeofmotionandneutralzoneshowed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flexion, extension,andlateralbendingafterthemotionpreservingatlantoodontoidjointsystem implantation,buttherangeincreasedsignifi cantlyinaxialrotation(P<005).Comparedwiththatintheintactstate,afterdissectionoftheatlantoaxialligamentsandodontoidec tomy,orafterthemotionpreservingatlantoodontoidjointsystem implantation,therangeofmotionandneutralzoneinalldirections decreasedafterHarmsrigidfixation(P<005). Conclusion Themotionpreservingatlantoodontoidjointsystemmaycorrecttheat lantoaxialinstabilityarisingfrom C1-C2anteriordecompressionprocedures,andcanbeanewchoiceforatlantoaxialsurgery. Keywords: atlantoaxialjoint; biomechanics; motionpreservingsystem; cadav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