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电视人物专题片的三个重要元素
CCTV《人物》栏目的选题创意及其节目构思透析
中央电视台 CCTV《人物》栏目的选题创意及其节目构思透析作者:黄铮铮中文摘要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大型栏目《人物》开始播出。
该栏目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理念,关注现当代文明进程中那些显现出智慧光芒、卓越创造力和非凡品格的人们。
《人物》栏目以纪录片为主体形态,利用人物口述、丰富的影像资料和适度的细节再现等多种拍摄手法,来展现人物的经历。
该栏目每周一到周六日播,节目时长 30 分钟,每次推出一个人物。
《人物》的观众以知识阶层为主要对象,这些人普遍有较高的学历、较高的收入,年龄层在25-55岁之间,代表社会的中坚力量。
本文从纪录片创作的角度入手,结合自己在《人物》栏目为期 8 个多月的实践经历,以选题创意和节目构思作为切入点,对《人物》栏目的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和解读。
对人物类纪录片的选题精髓进行了艺术学领域的人文精神观照。
同时借鉴了戏剧创作中的叙事结构理论,对《人物》栏目纪录片的构思进行了深入分析。
同时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结合叙事学理论,对其中的个案进行了收视率方面的解读。
文中列举了《人物》栏目的大量优秀样片,通过分析论证,为人物类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价值。
关键词:《人物》栏目选题创意节目构思人物类纪录片ABSTRACTA program named PEOPLE start to play in CCTV-10 in 07,09,2001.This program has special angle of view and original idea to focus on those people who are sapiential, creative, or have uncommon characters. ” PEOPLE” resorts todocumentary to form the base of the program, uses many methods like nuncupation, image data, detail emersion to show the lives of the ones in the story. ” PEOPLE”shows in every night form Monday to Saturday, the length of time is 30 minutes. It tells a story of one person at a time. The audience of ” PEOPLE” are well-educated,high-earning-level, aged from 25 to 55,who are the elites of the whole society.This study enter on the theoretic of indite documentary, and combine with exercitation in ” PEOPLE”, study on the originality of the subject matters and designs of the program. Use the theoretic of humanism and narrate for reference to analyze ”PEOPLE”. Synchronously, quantitative analysis a case of ” PEOPLE” in audience rating. The purpose of the whole study is to make a reference of the documentary of people.KEY WORDS: the program"people" designs of the programthe originality of the subject matters the documentary of people文献综述纪录片是一种引人入胜的影视艺术形式。
浅谈人物类电视专题片的拍摄制作与后期编辑
浅谈人物类电视专题片的拍摄制作与后期编辑本文分析了人物类专题片拍摄制作和后期编辑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原则、重点与技巧。
指出对于人物类电视专题片的策划,从拍摄制作到后期编辑,都需要工作人员精心而细致地设计,把握每一个关键细节,注重对人物心路历程的刻画,采取先进的拍摄手法,通过合理的剪辑处理,融入一些配乐和特效,从而制作出高品质的人物类电视专题片。
标签:电视专题片;人物类;拍摄制作;后期编辑;技巧观众在观看人物类电视专题片的时候,易于受到片中人物事迹的影响,从而达到专题篇的放映效果。
它具有传播先进思想、宣传典型事迹、塑造社会模范等良好的社会效益,其表现效果是生情并茂,能够带给人们直观的感受,传扬速度极快,凭借其强大的感召力受到很多成功人士的热衷。
要想人物类专题片获得突出的、良好的、印象深刻的效果,就必须对其拍摄制作以及后期编辑过程加以重视。
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先进经验,用于其设计方面,借以保证专题片的质量。
一、拍摄制作1、编写脚本在人物类专题片拍摄制作之前应该开展有关脚本编写相关的工作,其主要有剧本资料、分镜头内容等方面。
一方面,剧本资料所选人物的性格特点、相关业绩、先进事迹等内容,经过设计人员综合考虑,来确定主题、表达的思想、体现的方式等。
人物类电视专题片的播放时间通常比较短,而其所要突出的重点内容又较为密集,因此专题片策划人员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现更多的含义就变得尤为重要。
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策划人员从人物大量文字资料信息中精准地找出着手点,并以此作为源点进行辐射,达到体现重点的目的。
对于必要的场景描述、事件说明、人物对白等所需的文字资料,不必保持外在的华丽。
应该注重其体现的内涵,引发人们的深刻思考,让他们有种很强的带入感,获得十分切实的感受。
关于人物事迹的叙事方式,可以选用正叙、倒叙、插叙的措施对其进行描述,例如在对每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进行电视专题片拍摄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人物所主导的典型事迹进行报道,并在日常生活中提取一些有意义的元素进行烘托体现,更为圆满真切地表现人物,进而升华主题,引起共鸣。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拍摄制作技巧分析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拍摄制作技巧分析人物访谈类专题片常常是电视节目和纪录片中的重要形式,通过对特定人物的深入访谈来展现其生活、思想和经历。
在制作这类专题片时,需要充分挖掘人物的独特性,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下面将从采访准备、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三个方面,分析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制作技巧。
一、采访准备1. 深入了解被采访人物在进行人物访谈类专题片制作前,需要对被采访人物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这包括其生平经历、工作和成就,以及其个人性格、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等。
只有在充分了解被采访人物的基本情况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和策划专题片的内容。
2. 制定提纲和问题清单在采访前,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提纲和问题清单,以确保采访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提纲和问题清单需要包括对被采访人物生平、工作和思想等方面的涵盖,同时也要开放性地设计一些问题,以便引导被采访人物展开更丰富的讨论。
3. 创造舒适的采访氛围在采访过程中,需要创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氛围,让被采访人物感到舒适和放松。
这有助于他们更加自然地表达思想和情感,也能够给观众带来更真实的观感。
二、拍摄技巧1. 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在拍摄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时,拍摄地点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被采访人物工作或生活的地方作为拍摄场景,以展现其真实的生活状态。
也可以考虑通过虚化背景或布置简洁的背景来突出被采访人物的形象。
2. 注重人物表情和肢体语言在拍摄人物访谈时,摄像师需要特别关注被采访人物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通过镜头的捕捉,可以展现被采访人物的表情变化和情感交流,加深观众对他们内心世界的理解。
3. 保持镜头稳定和焦点清晰在拍摄过程中,需要保持镜头的稳定和焦点的清晰,在不影响被采访人物表现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画面的晃动和模糊。
这需要摄像师具备稳定的拍摄技术和对焦的敏锐度。
三、后期制作1. 精心剪辑和选取在后期制作阶段,需要对拍摄到的素材进行精心剪辑和选取。
要选取出最有代表性和情感共鸣的片段,并通过合理的剪辑手法将它们组合成一个连贯的故事,以便更好地传达被采访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人物专题片解说词与画面案例
人物专题片解说词与画面案例人物专题片解说词与画面案例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物专题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媒体形式,通过视频和文字的结合,展现出一个人物的生活、工作和成就。
与传统的纪录片相比,人物专题片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更具有情感色彩,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本文将从解说词和画面案例两个方面来探讨人物专题片的制作技巧,并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二、解说词的重要性解说词是人物专题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引导观众对画面的理解,更可以帮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在制作人物专题片的过程中,解说词的选取和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解说词需要简洁明了。
它们应该言简意赅,能够用最少的语言传达最丰富的信息,避免过于冗长的描述,从而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这样的解说词可以有效地激发观众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故事情节。
解说词需要有情感渲染力。
通过情感化的解说词,观众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一段充满情感的解说词,可以使得观众与主人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增强观众的共鸣感。
解说词需要具备感染力。
人物专题片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传递正能量,激励观众,因此解说词需要具有感染力,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三、画面案例的选择和运用除了解说词,画面案例在人物专题片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画面案例在展现人物生活、工作和成就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画面案例需要具有代表性。
它们应该能够最大化地展现出主人公的一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从而能够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主人公的形象和内在品质。
画面案例需要有感染力。
与解说词一样,画面案例也需要具有感染力,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让他们产生共鸣。
通过展现主人公的成就和努力,可以激励更多的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奋发向上。
画面案例需要具有视觉美感。
人物专题片是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画面案例的选择和运用需要具有一定的美感,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信息,同时也能够享受到视觉上的愉悦。
人物专题片拍摄方案
人物专题片拍摄方案近年来,人物专题片成为电视台、网络平台竞相争夺的节目类型。
从追寻纪录片时代的编导名家许鞍华、陈凯歌、杨洪基等,到如今网红选手深度剖析文章的网红纪实热度,人物专题片以真实、感人、有温度的形象形式,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
人物专题片所掌握的核心能力便是丰富的信息量和独特的人物关系。
因为片中所呈现的信息量强于普通报道而又具有可塑性。
同时,对人物志下的细节刻画与独特的人际互动刻画,往往能够打破对观众的心理预期,把观众直接带入被拍摄人的生命体验,激发出观众对于人性、人格与世界、命运伤痛的思考与感受。
如何拍出一部成功的人物专题片?首先,导演和摄像人应该有足够的敏锐性和感知力,能够从平淡的生活中感知到拍摄对象的特殊或者不寻常之处。
对于镜头处理,摄制必须走遍当地,走进村庄宾馆、小贩市场、餐厅和学校。
这些地方是获得当地社区和个体和文化气息的最好方法,带给观众更真实的感受。
其次,培养气氛和调动工作方式也是拍摄人的必修课程。
如何有效利用创意和工艺手段去达成心理体验,将固定的场景和摄影方式元素加入其中来提升观赏的艺术质量,这也是摄制人员在摄影方案上的必要工作。
在镜头语言上,人物专题片追求的是真诚性和可读性。
片中人物的语言和情景必须保证自然并且贴近其生活环境,以最直接的方式与观众沟通。
特别是口述本人意见时,摄制人员要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与人物建立长期的深入沟通,学会如何发现对其事物的见解和体验,以达到在人物汇聚时接受其真实想法的效果。
最后,高质量的拍摄需要人物专题片制作团队的密切合作。
每个决策片的细节必须在团队中得到完整贯彻,以确保片中的拍摄效果能够令人信服和引人入胜。
总之,人物专题片是充满感度和深度的电影作品,在拍摄方案上需要摄制人员踏实肯干、对于人物的感受敏锐,才能完美呈现片中人物的内心和外部经历。
论人物专题类纪录片采访技巧
论人物专题类纪录片采访技巧作者:刘旭光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25期摘要:在人物专题类纪录片制作的过程中,采访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采访的效果对于纪录片能否成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人物专题类纪录片的概念入手,对其采访技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阐述,希望可以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人物;纪录片;采访纪录片的内涵是指对现实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即对现实片段进行有意义的组合。
在媒体行业快速的发展背景下,纪录片这一艺术形式受到的关注也出现了一定的提升。
如何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寻找自然环境、社会人员以及人类生存的切入点,是现如今人物专题类纪录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而采访则是其中最需要注意的一个环节。
一、人物专题类纪录片简介人物专题类纪录片即是指以“人”为主题,伴随着人物故事的发展而发展的纪录片类型,其特点是独立真实,采用非虚构的记录形式。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这类纪录片可以纳入到宣教类专题片或是历史文献片的范畴。
在拍摄的过程中,力求使用真实的画面展现真实的环境、人物以及事件,通过多种视听造型的塑造提升内容的真实性。
从前提调查和选题开始,纪录片的创作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其中融入了创作者或是编导的主观情感以及想要表达的主题,希望能够通过人物故事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二、人物專题类纪录片的采访技巧分析(一)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人物采访前,一定要做好先期准备工作,但结合实际工作实践可知,大部分采访前的准备都是毫无意义。
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在于事物的两面性,不同人物的采访往往表现出巨大差异性。
一方面,为了保障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采访者会预先对被采访者进行调查了解,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为了获得理想的采访效果,甚至还需要和采访对象长时间相处。
例如,张以庆在进行《幼儿园》拍摄的过程中,在一所寄宿制幼儿园中生活了一年多,和其中的小朋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影像资料。
在对采访对象进行调查了解时,可以从其交际圈子入手,对其朋友、家长等进行深入的交流。
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
论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及拍摄技巧1. 引言1.1 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概念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是电视节目中常见的两种形式,它们在内容呈现和制作手法上有着一定的差异。
电视纪录片是以真实事件或人物为主题进行记录和呈现的影视作品,其目的是通过记录和展示真实的事实来传递信息和思想。
而电视专题片则更侧重于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或议题展开深入报道和探讨,通过更加专业的角度和手法呈现出更加详尽和系统的内容。
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虽然在形式上有所区别,但它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们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历史的真实面貌,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
它们可以对当今社会问题进行深入解析和批判,引起观众的思考和讨论。
它们也可以记录当下的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成为后人了解和研究的重要资料。
通过对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概念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今后的探讨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异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要点。
【字数要求2000】1.2 纪录片与专题片的重要性纪录片与专题片在电视传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通过生动的影像与声音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不同领域的故事和事件。
纪录片以其真实性和客观性成为人们了解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世界,丰富他们的知识与视野。
而专题片则更侧重于某一特定主题或事件的深度挖掘,帮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特定领域的知识和信息,对于提升观众的认知水平和审美品位也起着重要作用。
纪录片和专题片的制作与播出不仅可以传播知识、增长见识,还可以引起社会关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与共享。
纪录片与专题片在电视传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社会发展、传播文化遗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正文2.1 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差异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虽然都是以电视为媒介展示的影视作品,但在制作手法、内容形式及观众受众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探讨电视专题片拍摄过程中细节的把握和技巧
探讨电视专题片拍摄过程中细节的把握和技巧【摘要】电视专题片在传播信息、展示价值观念和记录历史事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拍摄过程中,细节的把握能够提高专题片的质量和观赏性。
选题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主题和目的、策划拍摄计划和做好前期调研。
摄制过程中需注意灯光、音效、场景等细节,确保画面和内容的完整性和质量。
后期制作时要注重剪辑、音效和特效的运用,以提高专题片的视听效果和流畅度。
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和技巧,如合理运用镜头语言、抓住关键时刻和细节、提升团队合作效率等,可以更好地完成专题片的拍摄和制作。
细节的把握和技巧的提升对于电视专题片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随着经验和技巧的不断积累,拍摄出更加优质的电视专题片将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拍摄,细节,技巧,选题,准备工作,摄制,注意事项,后期制作,效果提升,技巧分享,结论,重要性,积累,经验。
1. 引言1.1 电视专题片的重要性电视专题片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对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作用。
通过专题片的制作,可以将各种文化元素进行传递和保存,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电视专题片还可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电视专题片的存在不仅可以让观众获得知识、感悟和启发,还可以提升整个社会文化的品位和品质。
电视专题片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其制作过程中的细节把握和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1.2 拍摄过程中细节的作用在电视专题片的拍摄过程中,细节的把握至关重要。
细节是构建整个专题片视听效果的基础,是观众感受和理解主题内容的关键。
一个细节不到位,就有可能影响整个片子的质量和效果。
1. 内容细节的把握:拍摄前需要对选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了解主题要传达的信息和表达方式。
在实际拍摄中,要注意捕捉角色的微表情、动作、环境细节等,通过细节展现主题信息的深度和广度。
2. 视觉细节的把握:灯光、色彩、构图等视觉细节对影片的氛围营造和情感传达至关重要。
电视人物专题片画面语言的构建
电视人物专题片画面语言的构建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
从本体意义上讲,电视画面是视听一体的,电视媒体也正是以这种独特的视听双通道来进行信息的传播。
在电视艺术诸表现元素中,画面是第一位,最基本的。
我们说作为一部完整意义上的电视片,全片可以没有音乐、音响、文字和语言,甚至没有色彩,但却一时一刻也不能没有画面。
正像绘画艺术不能没有线条、音乐艺术不能没有音符一样,电视节目离开了画面也就不复存在了。
画面是电视片画面语言构建的载体和主干,它既是表现的内容,同时也是表现的形式。
虽然有的电视片内容结构的主要线索可能是语言和文字,但它们都必须依附和构架在电视画面的基础之上,在与画面的相辅相承中完成表现作品主题的目的。
画面语言的构建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具体的镜头组接,即在剪辑机或非线性编辑系统上的剪辑工作,侧重于物理效果,是技术层面上的;二是指创作上的策划、构思与编辑,它贯穿于电视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侧重于意义的表达,是艺术层面上的。
本文将就画面语言构建的两个层面对人物类专题片的创作做一探析。
电视作为一门独特的视听艺术,有着其自身特有的内在规律,我们在构建一部电视作品时既要讲求其作为大众传媒的特性,也要注意其艺术特性.与电影、电视剧画面语言构建所不同的是,人物类电视专题片是以纪实性为特征的,它不可能像影视剧那样为剧中人物编造一个虚拟的故事情节,进而构建一个虚拟的画面语言环境.纪实性的特征决定了人物类专题片的画面语言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它是在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这就要求创作者对画面语言的构建首先要求真,应该是对真实的人和事进行艺术的再创作。
我们都知道“人物专题片要讲故事”。
片中人物形象是否丰满、可信,人格魅力能否彰显,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它的故事是怎么讲的,这就涉及到作品的结构问题。
结构通常是叙事最直接、最重要的具体化形式。
一部专题片能否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图,能否吸引观众,与它的结构技巧有着重要的关系。
解析电视专题片解说意境之美
情怀 。诚 然 , 在现 实 中确 有不少 专题 片 配音 虽 然描 述 了 “ ”, 上升 不 物 却
到 “ ”的高度 , 因就 在 于 创作 者 境 原
义 , 而赋 予他参 与作品 意义构成 的 从
“ 乎道 ” 个层次 。情景 交融是 意 进 三
境 内涵 结构 的基础 层次 , 象外言 外 为 第 二层次 ,最高层 次为进 乎道层 次 , 在这一 最高层 次 , 文学 艺术意 境之道 与哲学 之道相通 为一 , 而文 学与哲 从 学也相通 为一。 三个层次 既表现为 这 不 同作 品意 境 创造 上 存在 的横 的关 系, 又表现 为一个 逐级 升华的纵 的完
信 息 在 片 中后 面 的解 说 中也 得 到 印
证。
的 人物 刻 画 ,包 括解 说 中对 人物 肖 像、 为、 行 语言 、 态 、 情等 细 节方 神 表 面 的勾勒。这 些描绘 看似客 观 , 不露 声色 ,似 乎 并 未直 接 表露 创作 者 的
“ 迹 ”, 同 时 又建 立 了一个 “ 心 但 召
融汇 于这些客 观的描 述 中, 受到这 感
单纯 的 “ ”, 物 而是 蕴 涵 着 其 自身 带
给 人 的思考 。 我们 在解说 中应做 的就 是通 过 这个 “ ”由 己及 人 、 物 由景言 情。
个 艺术 形象 的 真实 、 客观 , 同时通 过
展开联 想来使 这个形 象更加 丰富 、 完 整, 生发 出无 限的新 的面。在专 题片
题片播 音员的 二度创作 , 表现 为审美 的初 级本 体 的 情象 才 能得 以更好 释
放 , 过 审美超 越 升 华为境 界 , 通 因此 可 以说 , 境界 实现 与否是 解说 动能 实 现 程度的终极体 现。
论电视专题片的元素
论电视专题片的元素作者:刘洋来源:《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11期电视专题片由电视纪录片衍生而来,是电视纪录片的一种形态,取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以真人、真事、真景作为拍摄对象和表现内容,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是及时、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
那么,一部优秀的专题片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呢?结构。
茅盾曾经说过:“结构是全篇的架子。
”这个概念不仅适用于做文章,也同样适用于电视专题片的制作。
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中,只有解决了结构问题,才能进一步做到“言之有序”。
依据主题思想和塑造人物的需要,对所拍摄的素材进行取舍、组织和衔接,将纷杂的题材依据主题表达的需求进行适当编织,根据恰当的结构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就是电视专题片结构所承担的主要任务。
电视专题片在结构上一般是横行结构形态,在事实真实的基础上,不注重展现生活的完整过程,多以创作者的主题思想为依据,片断式地截取生活画面,允许对生活本身进行较多艺术处理,构成横断面反映社会生活的意向。
在电视专题片的制作过程中,主题的确定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体现主题,电视工作者必须将采集来的材料进行合理安排。
这些材料的组合和搭配,就是专题片的结构。
细节。
电视细节是指电视屏幕上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是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变化的展示。
电视细节不仅指有冲击力的图像,还包括富于感染力的现场语言、播音、音响、屏幕文字等要素,它可以是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也可以是一个场景、一处环境。
电视专题片可以没有情节,但不可以没有细节。
正像美学家王朝闻所说:“没有细节,没有具体描写,就没有艺术形象。
”细节起着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情感、揭示主题的作用。
刻画人物性格。
记得2004年,笔者做过一个专题片,题目叫《养父养女》,讲的是养女有病,需要输血,养父没钱,就把自己的血输给了养女。
其中有一个细节:输血后,养父削了个苹果给养女,同时又很自然地将手中的苹果皮塞进自己的嘴里。
浅析电视人物专题节目呈现
▲THE FILM影视78浅析电视人物专题节目呈现郑淇夫(作者单位: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摘 要:电视人物专题节目是电视节目的传播形式之一。
如何做好电视人物专题考验着创作者的智慧。
找准选题、深挖内涵、坚守质量、提升品位、注重节目包装才能把人物专题节目做得生动出彩。
关键词:电视;人物专题;节目呈现在国内电视节目体裁中,电视人物专题节目具有多元特性和呈现要素,承载了电视媒体传播的表现形态和重要责任。
现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竞争融合、高速发展,不同年龄层次和文化教育程度的受众群体,对电视节目形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形态新颖的电视节目类型层见叠出,其中电视人物类专题节目始终处于高收视长青位置,并不断朝向政治经济、大众文化等广度普及和深度专业方向演进,获得良好的收视效果和传播效应。
作为一级地方主流传统媒体,从1984年建台至今,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历久以来以不同的栏目策划、节目定位和编导制作方式,采编制作播出了众多人物类专题节目,积累了不少经验。
经过多年实践创作的摸索和积累笔者认为,对于如何把人物专题节目做得生动出彩,除了找准选题、深挖内涵和节目包装之外,精髓之道依然是提升节目的品位,坚守节目的质量,唯有在节目中求真知真情真理,才能在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保持前驱之势。
电视人物专题节目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涉及新闻时政、社会生活、情感交流、专业话题等不一而足,在节目形态上主要以视觉形象直接传导于受众,呈现符号既有声音和文字、更有图像和包装的传播,通过画面的剪接组合和人物的采访表述来传达立场和态度,辅以画外音语言和字幕,进一步描述事实、表达观点。
形象性、故事性和真实性是电视人物专题节目的最大特点和亮点,在节目形态呈现上更能够有效地凸显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
一般来说,电视人物专题介于电视纪录片与电视艺术片之间,是以某一专门话题、故事事件或现实生活中的焦点人物为电视表现的客体和对象,充分运用电视专题片的综合特性和手法,更注重于人物语言故事经历的表现,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件起承转合、细节情节铺叙挖掘,以展现人物的内心境界、风貌神采,发掘和表现人物这一核心主旨,从而达到电视节目弘扬人性关怀和精神追求,引发观众思考的目的。
试论电视人物专题片中人物呈现技巧
GRASS ROOTS LINE试论电视人物专题片中人物呈现技巧■■江苏省海安市融媒体中心:丁晓红【摘要】电视人物专题片是指采用不同的拍摄技巧与编辑手法突出展现人物,并通过融入的音乐、特技和文字等元素将人物外貌、个性以及内心活动等表现出来的一种节目形式。
本文简述了电视人物专题片内涵,并就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创作要点与人物呈现技巧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电视人物专题片;人物;呈现技巧一直以来电视人物专题片深受观众喜爱,因其不仅将人物的思想与情感融入在片中,同时丰富的画面以及同期声的运用容易激发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
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创作需要采用合适的拍摄技巧与表达手法,需要特别的人物呈现技巧,以达到表现人物丰富内心与情感的目的。
1.■电视人物专题片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与进步,当下的电视节目以更为生动的方式将内容展示给观众,电视屏幕相较以往更为丰富多彩。
其中,电视专题片作为电视节目的一大种类,其充分反映了人物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所呈现的社会形态,其数量正在逐渐增多。
电视人物专题片重点对人物的特点进行集中展现,人物的诸多细节被淋漓尽致的刻画,并配合一定的表现技巧凸显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得最终呈现的作品无论是从其质量还是内容都更加鲜明。
电视人物专题片将人物从多个角度与层次呈现给观众,让观众能够通过表现出来的人物特征与内心情感更为直观的了解人物,质量优秀的电视人物专题片具有将人物生动表现给观众的特点,相较于其他种类的电视节目呈现的人物细节也最为直观。
电视人物专题片独特个性并不是其仅有的特征,其同样以客观的角度将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具有真实性的特点,让观众在观看时能够从中体会到人物更为鲜明的个性与饱满的精神,感受主人公日常生活的美好,这也是电视人物专题片的灵魂。
2.■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创作要点2.1 遵循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创作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在专题片中应以真人、真事以及真景作为重点的表现内容,能够通过反映真实生活让观众有强烈的共鸣感,从而达到渲染气氛与启迪观众的最终目标。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拍摄制作技巧分析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拍摄制作技巧分析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是一种通过采访特定人物并记录其言行举止来展现他们内心世界和人生经历的影视作品。
这类影视作品常常以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故事为素材,因此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制作技巧直接关系着作品的质量和效果,下面将针对这一主题对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制作技巧进行分析。
一、选题与策划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选题至关重要,一个好的选题可以决定作品的成功与否。
在选题阶段,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确保所选题目具有独特性、鲜明性和话题性。
首先要确保选题对大众有吸引力,其次还要考虑选题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
选题也需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程度,是否符合大众的审美和价值观。
在策划阶段,需要对选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确保策划方案完备。
策划方案需要包括选题介绍、采访对象、拍摄地点、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内容。
策划方案的完备性直接关系着后期的拍摄工作和整体效果,因此在策划阶段需要认真对待,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充分的考虑和论证。
二、人员选聘在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制作中,人员选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需要选派有经验的导演和摄像师,他们可以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拍摄计划,保证拍摄效果的质量。
其次还需要选聘专业的编辑和后期制作人员,他们可以通过剪辑和特效等手段提高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还需要选聘有丰富经验的采访记者和解说员,他们可以在采访和解说过程中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在人员选聘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人员的专业能力、经验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选聘的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的拍摄制作工艺流程,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执行策划方案,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以保证整个拍摄制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拍摄技术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技术对作品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拍摄技术上,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镜头运用。
镜头的运用可以直接影响作品的节奏和叙事效果。
在访谈环节,需要根据不同的访谈对象和访谈内容选择不同的镜头角度和焦距,以突出访谈对象的表情和情绪。
人物专题片评选要求
人物专题片评选要求1、策划选材构思人物专题片,应该选取新闻人物或具有新闻点的人物作为对象,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深度挖掘,找出与众不同的。
灵感来源于生活,多观察,从身边细节去感受,拒绝人云亦云,要找到人物自身有独特点,寻找新闻由头去策划选题。
对人物思想的表达,体现的方式,要从人物大量文字资料准确找出着手点,达到体现重点的目的。
获取鲜活丰富的典型人物选题,要时刻把握时代脉搏,深入社会实际,在观察中捕捉机会。
以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和挖掘新闻点,选题对整部片子有决定性作用,策划好选题就为成功打下一半良好的基础。
围绕主线去选取素材,表现人物的独特个性和与众不同的先进性。
面对众多素材,要深入思考,反复比较,去粗取精。
找准人物身上的“新闻点”和“闪光点”,比如郑州菲力克影视公司制作的《中国银行李倩形象片》,虽然很普通,但是主题很鲜明,在平凡中传递正能量。
2、细节把控采取偷拍、抓拍、正反拍的形式,这样才没有造作的痕迹,素材也变得自然朴实。
拍摄过程中不应忽视每一个体现人物精神的细节之处,从多个角度对人物进行塑造,一切从实际出发,注意逻辑把控。
通过合理的艺术渲染,增添表现力,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把握每一个细节,注重人物心路历程的刻画,采用先进的拍摄手法,通过合理的剪辑处理,融入一些配乐和特效,从而制作出高品质的人物专题片。
注意人物生活中带来的自然声音,如脚步声,鸟鸣,汽车鸣笛,这种配音可以使专题片更加可信,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注重人物细节描写,可以掺杂同期声纪实手法,靠细节取胜。
除了注意选题、布局、细节之外,也要考虑片子自始至终的表现形式。
3、解说词配音员要遵从从常规创作规律又不能拘泥于一般理论,注意对语调语速的把握,感情是片子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变化的声调要与画面相配合更能增加人物专题片感染力,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解说词的朗诵也要符合片子,人物片的解说词一般是叙述型,表达极为自然、流畅、语言亲切。
解说者一方面要把握好自己解说的角度,进入人物的视野来说话,另一方解说还要将叙述者的内心,化为主人公的心态,以他的口吻述说,表现他的内心感情,使人听起来亲切、自然。
电视专题片的拍摄技巧
电视专题片的拍摄技巧电视专题片是一种传统的影视制作形式,常用于对某一主题或事件进行深入报道和分析,通过情节、画面、音效等手段带领观众进入主题的世界,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生动的体验。
电视专题片拍摄技巧十分重要,本篇文章将会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电视专题片的拍摄技巧。
一、剧情策划剧情是电视专题片存在的灵魂,好的剧情可以吸引观众的目光,从而让整个专题片更加生动和有趣。
在策划电视专题片剧情时,必须要考虑清楚整个专题片的主题,合理安排剧情,便于观众理解,既要符合事实,又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同时,在剧情设计上,应遵循时间和空间的连贯性,创造出场景连续、人物形象丰满,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
二、选材准确电视专题片的成功还在于选材,选材准确可以让专题片有准确性、权威性和独特性。
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专题片的主题和角度,只要选材符合专业性、唯一性且具有新闻价值,就可以成为好的选材。
并且,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和资源来把所有的细节都展现出来,因此,一定要从多个维度和角度出发,抓住核心要点,以使整部专题片更加紧凑。
三、画面设计画面是电视专题片中最直观的表达形式,它大大提升专题片的制作质量和观赏性。
通过画面的设计,可以准确地传达某一个主题,而且可以加强情感体验和信息传递的效果。
在画面设计上,需要注重画面的美感,具有美感的画面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在画面的设计上,更需要考虑画面组织的方式和画面构成,尤其是拍摄视角、光线和颜色等。
四、音效专题片的音效是给整个专题片带来更真实的感觉,音效是专题片制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
良好的音效是一个专题片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能够使得影片更有气氛感和真实感,让人们感到身临其境。
正确采用各种音效,能够让专题片的故事情节更加有感染力和更有说服力。
五、视频后期视频后期对制作好的视频进行细节处理,可以让视频变得更加完美。
在电视专题片制作中,后期处理的内容包括识别和编辑、声音和音乐处理、颜色和光影处理等,后期处理的质量和技巧的高低决定了整个专题片的质量高低。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拍摄制作技巧分析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拍摄制作技巧分析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是目前非常流行和广泛应用的一种影视制作形式。
它通过对专题人物的深入访谈和生活照片、视频素材的拍摄,以及背景音乐和解说词的配合,展现了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成长历程。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制作技巧。
关于访谈采访的技巧。
在拍摄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时,选择与主题相关的专业采访人员进行访谈,能够引导被访者有针对性地展开谈话,并提出深入的问题。
采访人员应尽可能多地了解被访者的背景资料和故事,以保证访谈内容的质量。
在访谈过程中,采访人员要学会倾听,尊重被访者的意见和观点,给予充分的发言权,从而获得真实而有深度的回答。
关于拍摄素材的选取和处理。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一般会穿插一些生活照片、视频素材和重要场景的拍摄。
生活照片和视频素材可以展示人物成长过程中的点滴细节,增加观众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
重要场景的拍摄要注意抓住关键时刻和精彩内容,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和稳定性,以及音频的清晰度。
在后期制作中,可以使用色彩调色和视频剪辑等技术手段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关于配乐和解说词的运用。
配乐和解说词是人物访谈类专题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配乐能够增强影片的氛围和节奏感,引导观众情感的起伏。
选择适合专题主题和人物情感的音乐,注意节奏和音色的变化,能够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影片的故事中。
解说词应简洁明了,结构合理,要注重语音表达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影片的信息。
关于剧情和叙事结构的构建。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剧情和叙事结构应符合故事的逻辑,能够引导观众逐渐了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变化。
在剧情的构建上,可以采用线索递进和转折点的设置,展现人物成长和主题发展的阶段性变化。
叙事结构上可以使用倒叙、并行叙事等手法,增加影片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制作技巧包括访谈采访的技巧、拍摄素材的选取和处理、配乐和解说词的运用,以及剧情和叙事结构的构建。
只有在各个环节的精心把控和协调配合下,才能制作出具有影响力和观赏性的人物访谈类专题片。
论人物专题片采访
论人物专题片采访人物专题片采访是一种常见的报道形式,通过对某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深度访谈,展示其生活、经历、成就、思想等方面的特点,以呈现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下面我将围绕采访人物专题片的主要流程和特点展开讨论。
在准备阶段,我们需要对采访的人物进行全面了解和背景调查。
通过了解其个人经历、成就、影响力以及相关新闻报道等,找到合适的角度和问题。
要对采访内容进行详细规划,确定访谈的形式和时间。
在进行采访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采访设备,比如摄像机、麦克风、照明设备等。
还需要选取一个合适的采访地点,确保声音和画面的质量。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进行提问,也要注意根据采访对象的回答进行深入追问,引导他们讲述更多的细节和见解。
要注意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感到舒适和放松。
要善于观察和捕捉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细节,以丰富采访素材。
采访结束后,我们需要对采访的素材进行整理和归档。
将采访内容进行逻辑排序,删减冗余部分,保持连贯性和逻辑性。
还要对素材进行剪辑和后期处理,加入背景音乐、配音、文字描述等元素,增加影片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我们还需要对采访的影片进行发布和宣传。
可以选择在电视台、电影院、网络平台等渠道上进行播放和发布,通过广告、新闻稿、社交媒体等途径进行宣传。
还可以组织相关的专题讨论、展览、演讲等活动,拓展影片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人物专题片采访是一种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报道形式。
通过对人物生活的真实呈现和深入访谈,可以展示出人物的鲜活形象和内在世界,给观众带来思考和启发。
通过精心的策划和执行,人物专题片采访可以成为一种有力的传媒工具,传递信息、展示人物形象、引发社会关注,起到宣传、教育、启发作用。
论人物专题片采访
论人物专题片采访
人物专题片采访是一种通过采访和展示特定人物的生平、经历、成就和思想等方面来呈现人物形象的电影创作形式。
它以真实的人物和事实为基础,通过采访和记录的方式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同时也反映了特定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变迁。
人物专题片采访是一种具有很高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电影创作形式,它要求创作者通过精良的拍摄技术、深入的采访和清晰的叙事结构来展现人物的个性和特点。
人物专题片采访还需要创作者拥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以便能够准确理解和表达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人物专题片采访可以呈现多种类型的人物,包括政治家、艺术家、科学家、运动员等各个领域的人物。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采访,观众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成长历程、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在特定领域中所做出的贡献和影响。
人物专题片采访不仅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人物,也可以激发观众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人物专题片采访通常会包括多种元素和技巧,例如借助音乐和画面语言来增强情感的表达,使用配音和解说来解释和解读人物的话语和行为,采用剪辑技巧来构建整个故事的叙事结构。
这些元素和技巧可以帮助创作者更好地传达人物的情感和观点,增强影片的艺术效果和观赏性。
人物专题片采访是一种重要的电影创作形式,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不同类型的人物,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所处的社会背景,同时也可以启发人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专题片采访,我们可以走进人物的世界,感受他们的情感和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们的成就和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电视人物专题片的三个重要元素
[摘要]人物专题是专题片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从策划人物选题,构思人物专题片结构,突出主题和注重人物细节描写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拍出一部感人的电视人物专题片。
[关键词]人物专题片;选题;结构;细节
一、精心策划人物报道选题
策划好人物选题是拍好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前提。
电视专题片专题节目,是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形式。
电视人物专题片类似报刊上的人物通讯或报告文学,因而要拍好电视人物专题片,首先要选取新闻人物或具有“新闻点”的人物作为报道对象。
如改革开放中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为配合形势每年3月5日推出的学雷锋典型,“三八”妇女节期间选出的优秀妇女,“五一”节时选出的劳模,“七一”节宣传的优秀共产党员,“八一”建军节选择出的优秀军人等,都可以寻找新闻由头去策划选题。
否则,人物无较强的“新闻性”与“时效性”,没有新闻由头,那么,即使事迹较为感人也难以引起观众共鸣,更不会具有较强指导借鉴作用,在各类好新闻节目评选中也难以取上好名次。
在一次采访中,我们意外地发现了热力公司管网施工处
抢修工人蔡士良,蔡士良属于那种既平凡又普通的小人物,他每天工作在不见天日的井下,既脏又累,可他却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而且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工作之余,他还是一位青年自愿者,默默地为社会公益事业做许许多多的事。
于是我们走进了他的生活,对他进行跟踪采访,经过精心策划、筹备,制作出一部题为《蔡士良的故事》的人物专题片在五一节期间播出,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讷于言敏于行的蔡士良给观众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要获取鲜活感人的典型人物选题,就要时刻把握时代脉搏,深入社会实际,善于在观察中捕捉机会。
先进人物往往都是存在于实践之中,活跃在群众中间。
因而那些先进典型人物的身上都会具有不同程度的时代精神,亦即新闻性。
作为电视编导就应善于站在时代发展的致高点,以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和挖掘“新闻点”。
已过不惑之年的董鑫是一位下岗职工,可她没有自暴自弃,毅然重新走入社会,竞聘居委会主任,而后又开办了幼儿园、鞋厂、职业介绍所。
不但解决了和他一样许多下岗姐妹的再就业,而且为下岗职工指出一条光明大道。
我们抓住这一新闻点,制作了人物专题片《下岗以后》,许多观众打电话表示,是董鑫重新燃起他们希望之火。
笔者特别强调,在人物选题上切忌一轰而起,人云亦云。
一看到别人发现了典型,自己也跟着去报道,有时甚至从报
刊上找选题。
试想,别人已报道过的选题还会有新闻价值吗?即使是对一些重大典型人物的报导也得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深挖,报出与众不同来。
我想只要勤于思索,敢于下深水,就不难捕捉到鲜活的“大鱼”。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最大成功,可以说是在选题上。
策划好人物选题,可以说为人物专题片的成功打下了一半的基础。
二、精心构思整体结构
在构思人物专题片的整体结构时,一定要突出主题,找准人物的“新闻点”和“闪光点”,千万不可面面俱到,先进人物的事迹可拍可报的内容很多。
而人物专题片短则5到10分钟,长也不过30分左右。
故此,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所有事迹都包容进去,也没必要,因为每个典型都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所以面对众多素材,要深入思考,反复比较,去粗取精,找出先进人物最具有代表性,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侧面和“闪光点”。
并在选定主线的基础上,围绕主线去取舍素材,表现人物的独特个性和与众不同的先进性。
《编外老师》的主人公孙佳平是佳木斯市永红区教委的一位精通多种乐器的指导教师,他业余时间没有去办班,挣外块,而是用在佳木斯市福利院的那些孤残儿童身上,从教他们学乐器,到关注他们的生活,孤儿们个个都希望能有这样一个“爸爸”。
我们没有面面俱到去拍他如何辛苦地工作,而是把镜头对准了孙
老师和孤儿们在一起时的那种自然情感的流露,恰到好处地捕捉到了人物独特的个性和闪光点。
目前一些人物专题片播出后反响平平,不能吸引观众,更不能去参加“评优”,其通病就是结构面面俱到,象个大杂烩。
这样的片子没有主题思想或主题不突出,没有深度,像个好人好事的表扬,人物自然不能引起社会的反响。
三、善于表现人物活动的细节
要成功地拍好丰满生动的人物专题片,必须善于表现细节。
就拿报刊上的人物通讯和报告文学来说,往往都是靠细节取胜的。
因此在表现人物时,更应当善于用引人入胜的细节来展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关铭辰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聋残儿童,在刻画人物时,我们不是运用简单的画面加解说词,而是让小主人公自己去配音,以第一人称叙述贯穿始终,同时又着意在他与妈妈的交流中,运用同期声纪实手法的细节描写,来突出再现孩子的童真和妈妈的不容易,比如,妈妈让孩子用手触摸她的嘴感受发音,有时一个单词要不厌其烦地说成千上万遍,磨破了舌头,说哑了嗓子,孩子才能学会。
现在,聋儿关铭辰的语言,超过了电影《漂亮妈妈》中扮演儿子的聋儿小演员(和关铭辰年龄相仿)的语言水平。
当妈妈回忆起儿子关铭辰说出了他第一句话,“再见”的英语“拜拜”两个字时,妈妈百感交集,她感到多年的艰辛并没有付之东流,这一声,也增添了她对未来的希望,整个片
子声情并茂,唤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
这部题为《我的未来不是梦》的少儿专题片,在省广播电视学会获得了一等奖。
节目播出后,许多聋残儿童的家长都表示要去取经。
片子通过重度聋残儿关铭辰的六个年头的语训经历,不仅能开口说话,而且还能和普通孩子一样走进课堂这一典型事例说明了,聋残儿童的出路并非只有走进聋哑学校这一条出路,只要家长和社会不放弃他们,加上孩子自己的努力,许许多多聋残儿童走出无声世界,回归七彩人生不在是一个难圆的梦。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物专题片见事不见人,从头至尾是解说词和画面的简单结合,很少见到细节,很难让人感动。
所以笔者认为,人物专题片要善于用主线去选取典型的新闻细节。
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栏目的成功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应该说还是靠细节取胜的。
同时,人物专题片要善于形成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如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中“东方之子”和“生活空间”均都是人物类的专题节目。
然而,“东方之子”的表现形式是侧重于“访谈”形式,大都以记者与主人公之间面对面的对话为主,以表现细节为辅,而“生活空间”则是以再现细节为主,很少有记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即便有,也是在现场,而不是在直播间。
所以,每次拍人物专题片时,除了要注意选题、布局、细节之外,还应充分考虑片子自始自终的表现形
式,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至于采取何种表现形式,主要是从电视栏目的特征出发,视人物素材和情况而定。
总之,拍好人物专题片,还要从题材的选择,主体的确立,细节的捕捉,表现手法的多样性等多方面不断探索,从而更好地发挥人物报道的深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