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多媒体4-3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4-3-2分析螺旋传动机构

机械设计4-3-2分析螺旋传动机构
差动螺旋传动机构
复式螺旋机构,两段螺纹
任务拓展2 分析螺旋传动机构
finish
任务拓展2 分析螺旋传动机构
1. 螺杆与蜗杆的比较 2. 认识螺旋传动机构
1. 螺杆与蜗杆的比较
观察
同样有右旋、左旋之分, 螺杆有单线、双线和多线等类型,蜗杆也如此
(单头蜗杆、双头蜗杆,多头蜗杆)
2. 认识螺旋传动机构
(1)螺纹回顾
2. 认识螺旋传动机构
(2)螺旋传动特点
螺旋传动具有传动平稳,增力显著,容易自锁, 结构紧凑,噪声低等优点,
但也存在效率低,螺纹牙间摩擦、磨损较大等缺 点。
2. 认识螺旋传动机构
(3)螺旋传动的常用运动方式
单螺纹副螺旋传动机构,只含有一个螺纹副,一个转动副和一个移动副
2. 认识螺旋传动机构
(3)螺旋传动的常用运动方式
复式螺旋传动机构 像圆规和紧线器等有两个螺旋副,且旋向相反 的螺旋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曹井新)项目4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曹井新)项目4教案

授课教案No授课内容任务4.1 棘轮机构的认识一、复习10分钟复习上次课学习内容二、教师导课与课程学习:(1)学习提示,教师介绍本任务的学习内容。

15分钟本任务将通过对自行车后轮超越离合机构(内啮合式棘轮机构)的学习来认识棘轮机构。

教师介绍本任务的学习内容: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棘轮机构的主要类型。

(2)分小组学习: 40分钟4.1.1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的外啮合式棘轮机构由棘轮1、棘爪2、扭簧3摇杆4止动棘爪5及机架组成。

棘轮1安装在摇杆4的固定转动轴上,可绕机架定轴转动。

棘爪2铰接于摇杆4上,摇杆4可绕棘轮轴自由摆动,将曲柄的连续转动转换成往复运动。

是一种典型的间歇运动机构,其运动简图如右图所示。

外啮合式棘轮机构2.棘轮机构的应用卷扬机、提升机中常用棘轮停止器,棘轮停止器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机构自主逆转,从而有效阻止重物坠落。

提升机的棘轮停止机构学生发言汇报、记录学习笔记学生发言汇报并记录学习笔记阅读教材和PPT、分组讨论、撰写发言提纲、学生发言汇报,课,记录学习笔记No 授课内容4.1.2棘轮机构的主要类型1.按照结构特点来划分,常用的棘轮机构有齿式棘轮机构和摩擦式棘轮机构两大类。

其中,齿式棘轮机构的内、外缘或端面上具有刚性的轮齿。

2.按照啮合方式来划分,可分为外啮合式棘轮机构和内啮合式棘轮机构两种形式。

3.按照棘轮轮齿形式来划分,可分为锯齿形棘轮机构和矩形齿棘轮机构两种。

4.按照棘轮可转动方向来划分,可分为单动式棘轮机构、可变向式棘轮机构、双动式棘轮机构。

双动式棘轮机构4.1.3齿式棘轮机构和摩擦式棘轮机构的特点1.齿式棘轮机构的特点棘轮机构只适用于低速、轻载和棘轮转角不大的场合,通常用来实现间歇进给式输送和超越运动等工作要求。

2.摩擦式棘轮机构的特点为了减少棘轮机构的冲击及噪声,并实现棘轮转角大小的无级调节,可以采用摩擦式棘轮机构。

由于摩擦式棘轮机构是依靠主动棘爪与无齿棘轮之间的摩擦力来推动棘轮转动的,所以摩擦力足够大。

刍议多媒体技术在《机械设计》教学中运用的功能

刍议多媒体技术在《机械设计》教学中运用的功能

刍议多媒体技术在 《 机械设计 》
教学中运用的功能
赵 华
260 ) 25 0
( 如皋市广播 电视 大学,江苏 如皋
[ 内容提要] 本文阐述 了在 《 机械设计》教学中,运 用现代 多媒体教学技术 ,对 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启发学 生思维,提 高学习效率所起到的特殊功能 。同时,还指 出了教师应如何根据教学 内容与学生的学 习兴趣 ,巧妙地 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教学与 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等 ,进行 了有益的探索。 [ 键 词 ] 多 媒体 技 术 ;学 习兴 趣 ;机 械 设 计 关 [ 中图分类号] G7 1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4 7 (0 0 00 3 -1 0 87 2 2 1 )1 -0 50 《 机械设计 》是 高职类学校机械 ( 电)类专业 的一 门 机 专 业 基 础课 , 学 习 专 业 课程 和 从 事机 械 产 品设 计 的必 备 基 是


教师应 当利用 当代学生的青春期具有强烈 的好奇心、 凡 事凭兴趣去做 、自我约束能力还不够强的特 点, 充分设计组 织好每次课 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好奇 、新鲜 、兴奋 、无意 识 的状态下去掌握所学的比较枯燥 的知识 。在 《 机械设计》 的教学 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 学在达到教学 目的的同时, 使学 生 的思 维 能 力 也 得 到 了 进一 步 的活 化 , 已成 为学 生 学 好 这 门 课 一 项 不 可 缺 少 的 教 学 手段 了 。 三 、 运 用 多 媒 体辅 助 教 学 ,提 高 学 生 的 学 习效 率 学生在学习《 机械设计 》 知识 的过程中会遇 到很 多困难 。 这些 困难就是 《 机械设计》 课程涉及许 多常用机构的运动过 程和机械 的 内部结构 ,许 多章节 的内容 由于事物不容 易表 现, 学生又缺乏相应的经验 , 仅靠形象和想象对初学者来说 是不易理解 和掌握 的, 利用 多媒体软件就能较好地解 决这 但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C4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C4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C4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力学、材料学、工程图学等方面的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机械设计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培养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工程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如力学、材料学、工程图学等方面的知识。

2.机械设计的步骤和流程,如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制造和测试等。

3.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如机械传动、机械结构、机械控制系统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加深对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考能力。

课程设计机械设计C4

课程设计机械设计C4

课程设计机械设计C4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学习并应用机械设计中的公差配合、传动系统和机械零件设计方法;3. 掌握机械设计中的工程图纸表达和阅读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制;2. 能够运用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资料进行机械设计计算;3. 能够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和动力需求,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工程职业的尊重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设计C4,是在学生掌握了基础机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机械设计的相关内容。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学生对机械设计有一定兴趣,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章:机械设计概述- 1.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2 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第二章:公差配合与机械零件设计- 2.1 公差配合的基本知识- 2.2 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 第三章:传动系统设计- 3.1 传动系统的分类与选择- 3.2 常用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 第四章:机械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4.1 机械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分析- 4.2 设计实例讲解与讨论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课时1-2:机械设计概述,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课时3-4:公差配合与机械零件设计,学习公差配合知识,分析常用机械零件设计方法- 课时5-6:传动系统设计,学习传动系统的分类与选择,进行常用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 课时7-8:机械系统设计实例分析,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和动力,进行设计实例讲解与讨论3. 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机械设计》第四章内容紧密关联,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实例分析,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4-c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4-c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4-c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机构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如齿轮传动、凸轮机构等。

2. 使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机械设计中的工程制图标准和规范,准确表达设计意图。

3.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校核计算。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三维建模和工程图纸绘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机构运动仿真和动力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完成简单机械装置的组装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任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工程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未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对机械设计领域的兴趣,鼓励勇于尝试和不断探索。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采用任务驱动、分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a. 机械设计基本流程及方法b. 常用机构设计原理与计算方法c. 机械零件三维建模与工程图纸绘制d. 机构运动仿真与动力分析e. 机械装置组装与调试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1周:回顾机械设计基本流程,学习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

b. 第2周:讲解常用机构设计原理与计算方法,如齿轮传动、凸轮机构等。

c. 第3周:介绍机械零件三维建模与工程图纸绘制方法,运用CAD软件进行实践操作。

d. 第4周:学习机构运动仿真与动力分析方法,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实践操作。

e. 第5周:进行机械装置组装与调试,总结课程设计经验。

3. 教材章节与内容:a. 教材第3章:机械设计基本流程及方法b. 教材第4章:常用机构设计原理与计算方法c. 教材第5章:机械零件三维建模与工程图纸绘制d. 教材第6章:机构运动仿真与动力分析e. 教材第7章:机械装置组装与调试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机械设计相关知识和技能。

《机械基础》教案3-4

《机械基础》教案3-4

2、塑性(1)定义: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永久变形的能力。

(2)衡量指标:伸长率(δ):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

断面收缩率(ψ):试样拉断后,颈缩处的横截面积的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

(3)塑性的意义(1)任何零件都要求材料具有一定的塑性。

很显然,断后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Ψ越大,说明材料在断裂前发生的塑性变形量越大,也就是材料的塑性越好。

(2)强度与塑性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

在金属材料的工程应用中,要提高强度,就要牺牲一部分塑性。

反之,要改善塑性,就必须牺牲一部分强度。

3、硬度金属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称为硬度。

(1)布氏硬度布氏硬度试验是指用一定直径的球体(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以相应的试验力压入式样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用测量的表面压痕直径计算硬度的一种压痕硬度试验.使用钢球压头时布氏硬度值用符号HBS表示;使用硬度合金压头时用符号HBW表示。

在实际测试时,不必用公式计算,一般用读数显微镜测出压痕直径d,然后根据 d大小查表,即可求出所测的硬度值。

应用:测量比较软的材料。

测量范围 HBS<450、HBW<650的金属材料。

优缺点:压痕大,测量准确,但不能测量成品件。

(2)洛氏硬度原理:加初载荷加主载荷卸除主载荷读硬度值根据压头类型和主载荷不同,分为九个标尺,常用的标尺为A、B、C。

符号HR前面的数字为硬度值,后面为使用的标尺。

优点:操作简便、迅速,效率高,可直接测量成品件及高硬度的材料。

缺点:压痕小,测量不准确,需多次测量。

测量范围:4、韧性。

机械设计教材习题解答第4章

机械设计教材习题解答第4章

第4章习题解答4-1 普通平键、花键连接有哪些特点?答:普通平键按端部形状不同,分为A型(双圆头)、B型(平头)、C型(单圆头)等3种类型。

有这3种类型是因为轴上键槽加工时用的刀具不同所致。

双圆头键的轴上键槽用指状铣刀加工,键槽的形状与键的形状相同,这种键在键槽中固定良好,但轴上键槽端部的应力集中较大。

平头键的轴上键槽用盘形铣刀加工,轴上键糟的应力集中小,但对于尺寸大的键容易松动,有时需用紧定螺钉将键固定在轴上键槽中。

单圆头键主要用在轴的端部。

花键连接是由轴和毂孔上的多个键齿和键槽组成,工作面为齿侧面,可用于静连接或动连接。

花键连接在结构上可以近似看成多个均布的平键连接,只不过键与轴毂是做成一体的。

此外,与平键连接相比,花键连接的齿槽较浅,对轴和轮毂的强度削弱较小,应力集中小。

花键连接具有对中性好和导向性好的特点。

花键连接由内花键和外花键组成,外花键可以用铣床或齿轮加工机床进行加工,需要专用的加工设备、刀具和量具。

所以花键连接成本较高。

它适用于承受重载荷或变载荷及定心精度高的静、动连接。

4-2 简要回答各种键连接适用于哪些场合。

答:双圆头键的轴上键槽用指状铣刀加工,键槽的形状与键的形状相同,这种键在键槽中固定良好,但轴上键槽端部的应力集中较大。

平头键的轴上键槽用盘形铣刀加工,轴上键糟的应力集中小,但对于尺寸大的键容易松动,有时需用紧定螺钉将键固定在轴上键槽中。

单圆头键主要用在轴的端部。

薄型平键传递的扭矩较小,主要用于薄壁结构的场合。

导向平键适用于轴上零件轴向位移量不大的场合,滑键适用于轴上零件轴向移动量较大的场合。

半圆键只用于轻载场合。

钩头楔键的钩头是为了便于拆卸,楔键一般用于轴端。

切向键多用于对中要求不高而载荷较大的重型机械。

花键适用于承受重载荷或变载荷及定心精度高的静、动连接。

4-3 简要回答平键和花键连接的失效形式和强度校核方法。

答:平键连接主要有以下2种失效形式。

一是对于静连接。

一般是键、轴或轮毂中较弱的零件的工作面被压溃,严重过载时可能被剪断。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随着社会对技术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获取和理解的需求。

多媒体技术以其图文并茂、直观生动的特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受到教学手段和方式的限制,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而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方式将知识呈现得更加具体和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验、互动学习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机械工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深入分析多媒体技术如何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领域中的作用和案例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和激发学习兴趣。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媒体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机械制图教学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多媒体技术对机械制图教学的促进作用,为未来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机械制图知识。

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图文并茂、动画演示等形式向学生传达知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机械制图的原理和方法。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提供实时的3D模型展示,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看到机械零件的结构和运作过程,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提供交互性强的学习环境,通过模拟练习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机械制图的技能。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摘要:多媒体教学集声、光、视频、动画于一体,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

本文就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应用《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它主要介绍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中不少插图较为复杂且涉及动态的分析过程,采用挂图、简易实物模型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说明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理论,教与学双方都感到比较困难,学生学习也缺乏兴趣,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之后,不但使教与学双方都感到轻松,还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有效实现直观教学运用计算机的动画制作技术,可将一些难以想象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机械运动过程和工作原理制成多媒体课件,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巧妙地将现有教具与多媒体课件结合使用,使那些难以想象的机械运动过程和工作原理演示出来,清晰的图像可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讲解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时,由于内容过于抽象,借助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用语言表达一对齿廓或相邻齿廓不同时刻的啮合状况,导致学生很难理解教学内容。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先展示一对啮合的直齿轮模型,之后播放多媒体课件中用Flah做成的一对相互啮合齿轮运动状况的动画给学生观看,齿轮啮合过程可用按钮进行控制,演示时可方便地使啮合过程停留在任何位置。

这样,学生能清晰地观察到一对齿廓或相邻齿廓在不同时刻的啮合状况,为讲解渐开线标准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与连续传动条件做好准备。

又如利用Flah动画来演示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的工作过程,学生对机构的工作过程一目了然,对极限位置、死点、极位夹角等抽象的概念也能有一个明确的理解。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接受过程学生接受其中一知识,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目录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目录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目录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2. 学会运用力学知识进行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3. 掌握常用机械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4. 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制;2.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运用力学原理进行机械结构的受力分析;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简单的机械传动装置设计;4. 能够撰写机械设计报告,并进行口头汇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4.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设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机械设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机械设计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概述、设计要求和设计步骤,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2. 机械零件受力分析:介绍力学基础知识,重点讲解受力分析的方法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零件受力分析3. 常用机械传动装置:讲解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等常用机械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性能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常用机械传动装置4. 机械设计CAD软件应用:介绍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教授学生如何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制。

教材章节:第四章 机械设计CAD软件应用5.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设计实例,使学生了解实际设计过程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机械制图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从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率、多媒体辅助示范与实践操作、动画展示机械工作原理、数字化教材和在线学习平台的应用以及虚拟仿真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生动地展示机械制图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多媒体技术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工具和资源,能够更好地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结合实际案例,本文强调了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在未来应继续深化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学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机械制图教学、教学效率、示范、实践操作、动画展示、工作原理、数字化教材、在线学习平台、虚拟仿真技术、发展机遇、重要意义、深化应用。

1. 引言1.1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逐渐被多媒体技术所取代。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图像、视频和声音等手段进行更直观、生动的教学展示。

通过多媒体辅助示范和实践操作,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来提升技能。

利用动画展示机械工作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机械运转的过程。

数字化教材和在线学习平台的应用也为机械制图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虚拟仿真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们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和模拟练习,以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多媒体技术为机械制图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全面的学习资源。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继续深化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为教育事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机械制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探讨

机械制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探讨

机械制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探讨引言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训练中的重要环节,是通过图形和符号的方式将机械零部件、装配件和结构表现出来的过程。

然而,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缺乏互动性和视觉效果,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机械制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的必要性、应用的形式、应用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机械制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的必要性1. 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通过老师讲解或者习题来理解知识,缺乏实际的操作和视觉体验。

而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在视觉上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机械零部件和结构的特点和运作原理,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多媒体技术可以在课堂上实现互动交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提高教学效率。

2. 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

制图软件可以模拟机械零部件的设计、表达和展示,从而可以让学生灵活掌握制图技巧。

此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实际机械零部件的工作环境和状态,更好地贴近实际应用场景,提高教学质量。

3.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技术使机械制图教学具有更多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提供多样性的教学资源,例如图像、动画、视频等,让学生更加自由地选择学习的形式和内容。

二、机械制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形式1. 彩色图像展示彩色图像展示是机械制图教学中最基础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形式。

彩色图像展示可以使机械零部件、装配件和结构更加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视觉上更加容易地理解内容和掌握技巧。

这种应用形式的优点是简单实用,易于教师和学生使用和操作,缺点是信息量相对较少,无法全面充分展示机械零部件和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2. 动画展示动画展示是机械制图教学中比较常用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形式。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讨论了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吸引他们更多地投入学习。

多媒体教学可以实时展示机械制图的三维效果,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图纸设计。

利用多媒体进行机械制图的模拟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多媒体技术还能更清晰地呈现机械制图的细节和工艺流程,促进学生深入理解。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机械制图的实际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未来有继续探索和拓展的潜力。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机械制图教学、学习兴趣、三维效果、模拟实践、细节、工艺流程、案例分析、讨论、教学效果、应用领域、探索、拓展。

1. 引言1.1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引言: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多媒体展示机械制图的三维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认识。

利用多媒体进行机械制图的模拟实践,能够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巧。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更全面、详细地呈现机械制图的细节和工艺流程,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

在未来,应继续探索和拓展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领域,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机械制图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2. 正文2.1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展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动画效果,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专注于课堂内容。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机械制图的三维效果,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机械零件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探讨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探讨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一直以来是中职教育中的重点科目之一,其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和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针对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引入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

探讨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

1.2 研究意义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

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研究对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探讨,旨在深入研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分析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特点,探讨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原则,总结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并了解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反馈,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和学生成绩的提高。

通过展望未来,可以为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和改进。

2. 正文2.1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相关知识。

《机械设计-吴昌林》课后习题答案(部分)

《机械设计-吴昌林》课后习题答案(部分)

HP1
H lim1 Z N 1
S H min

1200 1 1000 M P a 1.2
HP 2 HP1
FP1
F lim1 YST YN 1
S F min

360 2 1 480 M P a 1.5
FP 2 FP1
2)Fatigue type, and design criteria Hard surface, enclosed gear. Basic fatigue type is teeth breakage. Design using bending fatigue strength , and check the contact fatigue strength.
Material 40Cr, with surface hardening. Hardness:48~ 55HRC Complete the design for the first pair helical gear. Solution: 1)Determine the required materials and hardness of them. Compute the allowable stress. (1)Determine the required materials and hardness. 40Cr, with surface hardening. Hardness:48~55HRC, and use 55HRC. (2)Compute the allowable stress. ① Determine the endurance limit stress. σH lim andσ F lim Check the fig 3-16(c),σ H lim1 =σ H lim2 =1200MPa Check the fig 3-17(c),σ F lim1 =σ F lim2 =360MPa ② Life cycle number N. Determine the life factor ZN、YN

浅析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5-08T14:56:21.30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期作者:黄伟[导读]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主干课程,但机械制图的教学费时、费力、难懂,致使不少学生厌学,甚至弃学黄伟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400036【内容提要】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主干课程,但机械制图的教学费时、费力、难懂,致使不少学生厌学,甚至弃学。

因此,提高质量是机械制图改革面临的难题,改革的最佳途径就是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更条理地了解其演绎过程,引发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等。

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机械制图多媒体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主干基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等重要任务。

任何关于机械类人才培养都离不开机械制图课程,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后续课程是否成功和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

经过对数届学生的调查,机械类职高毕业生在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系统的投影知识不足,难以理解和完成比较复杂的投影关系;运用时往往容易出错。

同时面对社会知识信息激增和“减负提素”工作深入开展,使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目前,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前景与空间,为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注意;可以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栓的残余预紧力为:
Cm Q = Q p − ∆F2 = Q p − ⋅F Cb + Cm
' p
为了保证联接的紧密性,以防止联接受载后结合面间产生缝隙, 应使Qp′>0。推荐采用Qp′为: 对于有密封性要求的联接: Qp′=(1.5~1.8)F; Qp′=(0.6~1.0)F; Qp′ ≥ F; 对于一般联接,工作载荷稳定: Qp′=(0.2~0.6)F; 工作载荷不稳定时: 对于地脚螺栓联接:
八、单个螺栓的受力分析
1、受轴向载荷 a)松螺栓联接 松螺栓联接装配时,螺母不需要拧紧。在承受工作载荷之前,螺 栓不受力。例如起重吊钩等的螺纹连接均属此类。
图9-18起重吊钩的松螺栓联接 书P214
现以起重吊钩的螺纹联接为例,说明松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方 法。如图9-18所示,当联接承受工作载荷F时,螺栓所受的工作拉力 为F,则螺栓危险截面的拉伸强度条件为:
σ = Q 1 πd12 螺栓总拉力为:Q——
4
补充拧紧产生的螺纹摩擦力矩为:T1——
τ=
T1
1 πd13 16
按照第四强度理论:
σ ca =
1.3Q
π
≤ [σ ]
4

d12
d1 ≥
4 × 1.3Q
π [σ ]
Qp下——1.3 这两个不一样 Q下——1.3
例题9-1:P219 图9-23 图9-23所示钢制搭接梁用8个螺栓(每侧4个)连接起来。梁的厚度为25mm, 搭板厚度为15mm,梁上的横向静载荷F∑=40kN,梁与搭板接合面之间的摩 擦因数f=0.15,取过载系数Kf=1.2,装配时不控制预紧力,试分别按钢制普通 螺栓连接和钢制铰制孔用螺栓连接设计此连接,并确定连接件的规格。
3

4 来进行计算的。
(1)第一强度理论;(2)第二强度理论;(3)第三强度理论; (4)第四强度理论; 15、当采用铰制孔用螺栓联接承受横向载荷时,螺栓杆受到 用。 (1)弯曲和挤压;(2)拉伸和剪切;(3)剪切和挤压;(4)扭 转和弯曲;
3 作
3 (1)单线矩形螺纹;(2)单线梯形螺纹;;(3)双线矩形螺纹;
(4)双线锯齿形螺纹; 12、被联接件受横向载荷作用时,若采用一组普通螺栓联接,则载 荷靠 来传递。
1 (1)结合面之间的摩擦力;(2)螺栓的剪切和挤压;(3)螺栓的
剪切和被联接件的挤压;
13、设计螺栓组联接时,虽然每个螺栓的受力不一定相等,但对该 组螺栓仍均采用相同的材料、直径和长度,这主要是为了 (1)外形美观;(2)购买方便;(3)便于加工和安装; 14、确定紧螺栓联接中拉伸和扭转复合载荷作用下的当量应力时, 通常是按
' Q = Qp + F
螺栓的预紧力Qp与残余预紧力Qp′、总拉力Q的关系,可由图920中的几何关系推出。由图9-20可得:
tgθ b =
Qp
λb
= Cb
tgθ m =
Qp
λm
= Cm
式中Cb、Cm分别表示螺栓和被联接件的刚度。 由图9-20d得,螺栓的总拉力为:
Cb Q = Q p + ∆F1 = Q p + ⋅F Cb + Cm
F→σ(拉应力)
σ=

π
4
F ⋅ d12
≤ [σ ]
d1 ≥
π [σ ]
4F
式中:d1——螺栓危险截面的直径,mm; [σ]——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b)只受预紧力
紧螺栓联接装配时,螺母需要拧紧,,在拧紧力矩作用下,螺 栓除受预紧力Qp的拉伸而产生拉伸应力外,还受螺纹摩擦力矩T1的 扭转而产生扭转剪应力,使螺栓处于拉伸与扭转的复合应力状态下。
七、失效分析、计算准则 失效分析、
轴向、横向载荷——无论受何种形式; 失效 受轴向载荷:断裂、塑性变形 受横向载荷:剪断、压溃
计算准则
τ ≤ [τ ] 剪断 σ ≤ [σ ] 压溃
p p
σ ≤ [σ ]
断裂
对单个螺栓联接而言,其受力的形式不外乎是受轴向力或受横向力。
对于受拉螺栓,其主要破坏形式是螺栓杆螺纹部分发生断裂, 因而其设计准则是保证螺栓的静力拉伸强度;对于受剪螺栓,其主 要破坏形式是螺栓杆和孔壁间压溃或螺栓杆被剪断,其设计准则是 保证联接的挤压强度和螺栓的剪切强度。
4 × 1.3Q p
π ⋅ [σ ]
由此可见,紧螺栓联接在拧紧时虽是同时承受拉伸和扭转的联 合作用,但在计算时,可以只按拉伸强度计算,并将所受的拉力 (预紧力)增大30%来考虑扭转的影响。
C)受预紧力和轴向外载 Qp 和 F Q=?Qp+F 工作载荷
FΣ P
F பைடு நூலகம் FΣ z
这种紧螺栓联接承受轴向拉伸工作载荷后,由于螺栓和被联接 件的弹性变形,螺栓所受的总拉力并不等于预紧力和工作拉力之和 。应从分析螺栓联接的受力和变形的关系入手,找出螺栓总拉力的 大小。
9 承受横向载荷或旋转力矩的紧螺栓联接,该联接中的螺栓 4 。 (1)受剪切作用;(2)受拉伸作用;(3)受剪切和拉伸作用; (4)既可能受剪切又可能受拉伸作用;
10、现有一单个螺栓联接,要求被联接件的结合面不分离,假定螺 栓的刚度Cb 与被联接的刚度Cm相等,联接的预紧力为F′,现开始对 联接施加轴向载荷,当外载荷达到与预紧力F′的大小相等时,则 4 。 (1)被联接件发生分离,联结失效;(2)被联接件即将发生分离, 联接不可靠;(3)联接可靠,但不能再继续加载;(4)联接可靠, 只要螺栓强度足够,外载荷F还可继续增加到接近预紧力F′的两倍; 11、在下列四种具有相同公称直径和螺距并采用相同的配对材料的 传动螺旋副中,传动效率最高的是 。
图9-19表示单个螺栓联接在承受轴向拉伸载荷前后的受力及变形 ∆λb 情况。
λb λm Qp Qp ∆λm F Qp’ Qp’
∆λb = ∆λm = ∆λ
' Q = F + Qp
图9-19a是螺母刚好拧到和被联接件相接触,但尚未拧紧。此时, 螺栓和被联接件都不受力,因而也不产生变形。 图9-19b是螺母已拧紧,但尚未承受工作载荷。此时,螺栓受预紧 力Qp的拉伸作用,其伸长量为λb。相反,被联接件则在Qp的压缩作用 下,其压缩量为λm。
设计时,可先根据连接的受载情况,求出螺栓的工作拉力F;再根 据联接的工作要求选取Qp′值;然后按式(9-12)计算螺栓的总拉力Q。 求得Q值后即可进行螺栓强度计算。考虑到螺栓在总拉力Q的作用下; 可能需要补充拧紧,故仿前将总拉力增加30%以考虑扭转剪应力的影 响。 于是螺栓危险截面的拉伸强度条件为:
图9-19c是承受工作载荷时的情况。当螺栓承受工作载荷后,因 所受的拉力由Qp增至Q而继续伸长,其伸长量增加∆λ,总伸长量为 λb+∆λ。与此同时,原来被压缩的被联接件,因螺栓伸长而被放松, 其压缩量也随着减小。根据联接的变形协调条件,则被联接件压缩 变形的减小量应等于螺栓拉伸变形的增加量∆λ。因而,总压缩量为 λm′=λm-∆λ。而被联接件的压缩力由Qp减至Qp′。Qp′称为残余预紧力。 显然,联接受载后,由于预紧力的变化,螺栓的总拉力Q并不等 于预紧力Qp与工作拉力F之和,而等于残余预紧力Qp′与工作拉力F之 和。
力 ∆F1 ∆F2 F Qp θb λb ∆λ θm λm Qp′ Q 变形
图9-20单个螺栓联接受力变形线图
如图9-20d所示,当联接承受工作载荷F时,螺栓的总拉力为Q, 相应的总伸长量λb+∆λ;被联接件的压缩力等于残余预紧力Qp′,相 应的总压缩量为λm′=λm-∆λ。由图可见,螺栓的总拉力Q等于残余预 紧力Qp′与工作拉力F之和,即:
习题: 第四章 螺纹零件 一、选择题
8、承受预紧力F′的紧螺栓联接在受工作拉力F时,剩余预紧力为F′′, 其螺栓所受的总拉力F0为 (1) F0 = F + F ′ ; (4) F0 = F +
Cb ⋅F Cb + Cm
。 2 ; ;
(2) F0 = F + F ′′ ; (3) F0 = F ′ + F ′′
上述的螺栓和被联接件的受力和变形关系,还可以用线图表示。 图9-20a、b分别表示螺栓和被联接件的受力与变形的关系。由图可见, 在联接尚未承受工作拉力F时,螺栓的拉力和被联接件的压缩力都等 于预紧力Qp。因此,为分析上的方便,可将图9-20a、b,合并成图920c。 力 力
Qp θb λb 变形
Qp θm 变形 λm
螺栓危险截面的拉伸应力为:
σ=
π
Qp d12
4
螺栓危险截面的扭转剪应力为:
τ = T1
π
16
d13
把参数代入上式后可得:
τ ≈ 0.5σ
根据第四强度理论,求出螺栓预紧状态下的计算应力为:
σ ca = σ + 3τ = σ + 3(0.5σ ) ≈ 1.3σ ≤ [σ ]
2 2 2 2
由此可得:
d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