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历史八下《4 工业化的起步》word教案 (27)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准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

毛泽东感慨地说了一段话。

请听──毛泽东(学生模仿,用浓重的湖南口音):“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实现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

为了实现工业化,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好,让我们来学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二)自主学习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对照提纲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上初步做笔记。

(三)合作探究1.小组对照提纲,互相质疑释疑。

2.师生合作解决疑难:(1)读《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回答:由表中数字比较,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先自己观察分析后,小组讨论,得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落后,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PPT出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发展重工业,为什么?根据自学情况和下列材料讨论:首先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工业基础薄弱,其次是受苏联的影响。

斯大林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让学生从材料中找出两个原因:首先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工业基础薄弱,其次是受苏联的影响。

PPT出示:为什么还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农业、商业,培养建设人才?老师点拨:“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农业、商业,培养建设人才”,这是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否则,光生产汽车、飞机,老百姓无法过日子;没有人才无法进行工业建设。

(3)PPT出示图片《鞍山大型轧钢厂》《毛泽东为第一汽车制造厂题词的奠基石》《长春一汽生产和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图》。

由以上图片,你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有哪些成就?学生回答。

然后PPT动态出示《“一五”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与作业布置1.我国现在正处于“十二五”计划期间,“一五”计划的重要任务应该是()A.在新解放区完成土地改革 B.实现国家工业化,完成三大改造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下图是1954年邮政总局发行的特种邮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工业化的起步 教案 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工业化的起步 教案 教学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实行土地改革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实现国家工业化D.进行三大改造
2、“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大庆油田建成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教学流程】
2、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发现并及时解决学生自主探究中所遇到的疑难。
3、学生完成自学后,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内统一“探究过程”答案,鼓励学生相互间质疑释疑。
4、指导学生做《同步探究》中的单选题,考查学生自主探究情况,巩固自主探究成果。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编写人王洪光单位平邑兴蒙学校
【教学任务】




知识与
能力
了解和掌握“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引导学生分析“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培养其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教案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达标检测:A组1.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A.发展重工业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C.培养建设人才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其中心是()A.鞍山钢铁公司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C.沈阳第一机床厂 D.宝山钢铁公司3.下列所举,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C.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D.实施“863计划”4.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选举法》的决定,首次实现城乡选举的“同票同权”,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于()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5.建国以来,我国以执行五年计划的形式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至今“十一五”规划即将完成。

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于()A.19世纪5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C.20世纪50年代 D.19世纪60年代B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 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材料二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2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2新人教版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第一个五年打算的大体任务。

明白1954年发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18——22,新中国成立后,尽管通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取得全然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可是,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伍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伍于许多进展中国家,即便与印度相较,差距也不小。

为了有打算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展国民经济,我国政府组织编制“一五”打算,起止时刻是1953年至1957年。

本课要紧讲述了第一个五年打算的大体任务、第一个五年打算工业交通建设要紧成绩、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发布等问题,主题是工业化的起步,这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伍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学情分析】学生关于建国初的经济建设不了解,经济问题学生也不易明白得,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教师最好能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学习探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育学生的探讨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提供大量资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了解和把握第一个五年打算的大体任务。

第一个五年打算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要紧成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发布。

进程与方式: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打算工业交通建设要紧成绩散布示用意》,说明第一个五年打算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庞大成绩,培育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试探“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育学生归纳、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熟悉到:第一个五年打算的逾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伍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发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大体形成。

【教学重点】一是了解第一个五年打算的大体任务是集中要紧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明白1954年发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自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自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自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本课主要内容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我国工业化起步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就,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对于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工业化起步的具体过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和意义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工业化起步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就,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工业化起步的过程和取得的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和意义。

2.难点:对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制作好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教材,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照片,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向学生介绍我国工业化起步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就,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和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一、教学目标与分析依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参考资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和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等基本史实。

2.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分析】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的情况,正确掌握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影像资料、史料和图片,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2)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掌握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分析】落实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和课堂学习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史实,提倡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促进学生间互相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一五计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国情,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2)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分析】通过落实该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加深对“一五”巨大成就的理解,发挥历史课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功能。

在教学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策略1.本节内容决定了本节教学应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探究和交流,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及其主要成就。

通过组织学生收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开展知识竞答评比活动,增加学生的印象,增强历史的真实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工业化的起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2.理解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的冲击,了解工业与城市的联系,初步认识工业化进程对社会造成的影响;3.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到工业化时期新技术、新制度、新思想的创新,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工业化对于农业、手工业的冲击,了解工业与城市的联系,初步认识工业化进程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工业化时期新技术、新制度、新思想的创新,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图表解析、视频展示等多种教学方式。

四、教学过程1.导入:印刷术的普及通过印刷术的普及介绍欧洲文化传播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欧洲文化传播的特殊性,以及欧洲文化传播对于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2.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讲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启示学生理解蒸汽机的革命性质和应用范围。

3.新制度的创新引入工厂制度,帮助学生了解工厂制度的特点,明确工厂制度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4.新思想的创新通过导入亚当·斯密的理论,启示学生认识自由放任主义的理论基础,以及自由放任主义对于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5.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讲述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帮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和重要人物。

6.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的冲击通过讲解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的冲击,帮助学生理解工业化进程对社会的影响和转型,以及认识到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7.工业与城市的联系通过讲解工业与城市的联系,帮助学生了解工业和城市的相互关系,理解城市化进程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8.展示与讨论通过展示与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工业化进程中新技术、新制度、新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资源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视频资料等。

人教版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性。

2.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及取得的成就。

3.掌握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过程及其内容和意义。

二、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业化开始起步。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真正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显著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教学方法:1.比较法。

通过和其他国家的比较,使学生看到我国落后的一面,从而理解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

2.讲解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性。

通过教师的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3.例证法。

对于本课的教学,可通过例证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内,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

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

1955年9月1日兴建,1957年10月13日全部建成通车。

若从底层坐电动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桥公路桥面参观,眺望四周,整个武汉三镇连成一体,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武汉长江大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建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之相关的内容。

[板书]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结构[教师分析]同学们,从1949年到1952年,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经过三年时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建国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三年中平均年递增率为21.1%;其中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45.1%,年递增率为34.8%,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53.5%,年递增率为15.3%。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的历史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材通过翔实的内容,生动的插图,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在建国初期,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工业化进程,并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过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理解工业化的重要性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工业化的起步过程,认识工业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认识其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核心地位。

3.通过对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工业化起步的过程和意义。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包括书籍、文章、视频等。

2.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

3.准备教学PPT,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文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工业化的重要性和起步的过程。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我国工业化的起步过程,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操练(15分钟)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关于工业化起步的问题。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工业化的重要性和起步的过程。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工业化起步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通过点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拓展(10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以及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工业化建设和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这两个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及其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的过程,掌握这两个方面的重要史实和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的过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人教版历史八下工业化的起步word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下工业化的起步word教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师寄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学习目标:1、知道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成就2、识记第一部宪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能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重、难点:1、识记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2、识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学习过程:一、自主构建知识网络: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是()A、1949年B、1950年C、1952年D、1953年2、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A、华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A、南京长江大桥B、武汉长江大桥C、杨浦大桥D、钱塘江大桥4、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B 、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C、共产党核心地位确定D、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制定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

但是,一辆汽车、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针对材料二的状况我党采取了什么措施?你能说出这些措施实施后取得的成就吗?6、简答题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我国国家政权性质是什么?(2)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3)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五、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六、教后反思:。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新人教版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以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工业化的起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阶段,因此本课在整个中国现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习后面的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逐步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的必要性、基本任务。

取得的主要成就;了解和掌握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主要内容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一五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1954年宪法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认识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真正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四、重点难点:1、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2、难点: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1954年宪法的性质。

五、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大量的历史图片和资料,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六、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一五计划的成就。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旧版1分钱的纸币正面主景图案,提问:1分钱的图案上有什么?学生:一辆汽车。

教师:这是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你们知道这辆汽车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当时的中国还有哪些成就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两个板块:(一)一五计划领风骚、(二)宪法制定利人民。

板块(一):一五计划领风骚课件展示图片和材料:材料:“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等基础知识。

2.体验与感悟“一五”计划实行的背景,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知道“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体制基本形成。

教学重点了解一五计划基本任务和成就,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法与学法启发式教学、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

毛泽东感慨地说了一段话。

请听──毛泽东(学生模仿,用浓重的湖南口音):“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实现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

为了实现工业化,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好,让我们来学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二)自主学习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对照提纲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上初步做笔记。

(三)合作探究1.小组对照提纲,互相质疑释疑。

2.师生合作解决疑难:(1)读《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回答:由表中数字比较,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先自己观察分析后,小组讨论,得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落后,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PPT出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发展重工业,为什么根据自学情况和下列材料讨论:首先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工业基础薄弱,其次是受苏联的影响。

斯大林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让学生从材料中找出两个原因:首先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工业基础薄弱,其次是受苏联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山东省郯城县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郯城县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郯城县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时间第 3 周第 1 课时课题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一五”的主要任务,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认定导入新课回顾:建国初期的任务(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政权统一大陆、民族团结保家卫国满足农民需要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4课.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第一个五年计划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教师过渡讲解: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态,党中央依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条件,决定通过政府制定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发展重点项目,带动各行各业全面发展。

2018春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word教案

2018春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word教案

2018春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word教案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把握第一个五年打算的差不多任务;明白第一个五年打算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要紧成就;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情形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打算工业交通建设要紧成就分布示意图》,讲明第一个五年打算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庞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摸索“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咨询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一五”打算的实施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认识到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真正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一五”打算的差不多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教学难点:“一五”打算实行的必要性;1954年宪法的性质。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现:毛主席词作《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词是毛主席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

其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寥寥两笔,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速速度和立即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壮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穿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历史可不能不记得,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终止了渡轮摆渡的历史,“天堑”变通途。

你明白现在长江上有多少座桥吗?仅武汉就有十一座长江大桥。

现在的中国差不多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制造大国,然而中国的工业化是如何样起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第一个五年打算(一)工业化开始的背景1.教师讲述:什么是工业化?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专门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持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持续上升的过程。

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

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学习重点】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学习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巩固政权,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完成祖国大陆的统一;1950年—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保卫了祖国的和平与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新课导学
【自主梳理】(5分钟)
请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
1、为了有计划地进行,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

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和;相应的培养。

2、“一五”计划从年开始执行,到年完成。

“一五”计划在和取得最突出的成就。

3、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础得到加强,和也建立起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迈进。

4、年9月,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的新中国第一步宪法是,这是一部类型的宪法。

此后,作为临时宪法不再发挥作用。

三、【合作探究】(20分钟)
1、重点探究:“一五”计划为什么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
资料一:1949年解放前夕:我国国民人均收入66元;人均粮食209公斤;人均钢产量0.29公斤。

问题1:请你根据材料中的数据,用一句话概括解放前夕国民经济的现状?
问题2:结合教材介绍,分析国民经济为什么会如此惨败?
问题3:建国初期实施的哪项措施使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发展?
问题4:根据问题3总结“一五”计划重点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原因。

资料二:中国与苏联、美国、英国比较表,结合教材P18表格探究下列问题
问题5:根据表格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生产的状况?
问题6: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构成以工业为主还是以农业为主?
问题7:由问题5、6概括“一五”计划重点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原因。

资料三:从1949年10月3日到1950年10月28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只有苏联、罗马尼亚、朝鲜、匈牙利、瑞士、芬兰等17个国家,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大国对中国采取孤立、包围、封锁的外交政策。

问题8:根据材料分析,建国初期中国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
问题9:列举建国初期西方大国挑衅中国的一个典型事件。

问题10:根据问题7、8概括“一五”计划重点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原因
(参考答案:问题1:国民经济濒临崩溃;问题2:帝国主义的掠夺、国民党政府的搜刮、长期战争的破坏等;问题3:土地改革;问题4:土地改革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问题5:工业水平与大国相差甚远,与发展中国家也有较大差距;问题6:以农业为主,我国还是农业国;7: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局面,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问题8: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甚至以战争威胁中国;问题9:抗美援朝;问题10:为了巩固国家政权,打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


2、学生探究:“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
资料一:建国初期毛泽东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还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问题1::毛泽东的感慨在“一五”计划完成后基本上都实现了,请你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资料二:“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节选问题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描述的是“一五”计划的哪项重大成就?长江上这样的“桥”你还知道哪些?
问题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哪一项重大工程实现了毛泽东“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愿望?
(参考答案:问题1: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汽车、1954年南昌飞机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架飞机,此后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架战斗飞机、1959年新中国第一辆59式坦克成功制造、1958年洛阳拖拉机厂生产出中国第一台拖拉机;问题2: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样的“桥”还有南京长江大桥、润扬大桥、苏中大桥等;问题3:三峡工程)
学生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学生根据教材介绍,解答下列问题
问题1:这部宪法能否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请用数据说明你的观点问题2:请用宪法中的原话解答我国的国家权力属于什么人?
问题3:结合政治所学解释人民行使权力的机构是什么?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部分内容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六条国营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力
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

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

问题:4:根据宪法内容分析新中国追求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什么?希望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
问题5:根据上述4个问题你能判断出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吗?
(参考答案:问题1:能,宪法制定前1.5亿人参加讨论,提出118条修改和补充意见;问题2:人民;问题3: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问题4: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道路;问题5: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四、【延伸拓展】(10分钟)
走访身边的老人,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你的家乡有哪些重要建设成就?
五、知识网络建构速记(5分钟)
六、【智能跟踪训练】(5分钟)
1、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
A、发展重工业
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2、1956年,一座宏伟的汽车城——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建立。

下列与其相关的事件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行农业合作化
C、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中共八大的召开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

”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其中心是()
A、鞍山钢铁公司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沈阳第一机床厂
D、宝山钢铁公司
5、1957年,一座连接了南北交通的长江大桥在什么地方建成?()
A、武汉
B、沈阳
C、长春
D、鞍山
6、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中国人民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智能跟踪训练答案:
1、A
2、C
3、C
4、A
5、A
6、B
7、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