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教案【篇一: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全套教案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1—3课)[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文明古人类基本情况[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6课时[课型] 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方式与方法] 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开国大典相关多媒体、图第1课人类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重点和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本课的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相关多媒体、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可借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也就是“上帝造人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提问,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人类的出现:(1)讲清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基本阶段,即“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个概念。
“猿类”是指生活在千、百万年以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的过渡,他们已能直立行走。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史前时期的人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知道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过程和方法:1、通过资料揭示人类的起源2、看图辨别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培养观察和识别能力,并理解形成人种差异的原因3、探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引导学生养成唯物史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2、认识历史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难点:氏族社会经历先是母系阶段后是父系阶段的原因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家知道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吗?该书探索了物种起源和进化的规律,指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与“上帝造人说”形成对立。
那么,人类究竟是古猿进化而来的,还是上帝创造的呢?今天我们将解决这一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课文A、人类的起源1、南方古猿大约在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也要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相近。
(1)指导学生看图,了解“人类的出现”进化过程水母------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2)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
“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3)南方古猿是如何演变成人的呢(南方古猿向人转变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劳动。
正是由于长期的劳动,使古猿从地上站起来,能直立行走,从而实现了前肢和后肢的分工,前肢用来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大脑的发育,迈出了向人类转变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初中九年级历史人教版教案
初中九年级历史人教版教案
年级:九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课题:中国近现代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事件和发展过程。
2. 掌握中国近现代史主要历史人物的生平及其影响。
3. 能够描述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变革。
教学重点:
1. 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和意义。
2. 掌握孙中山的生平和贡献。
3. 了解五四运动的意义。
教学难点:
1. 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中重要事件的具体历程。
2. 分析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人物对社会变革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二、讲授(15分钟)
1. 简要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的背景和特点。
2. 详细讲解辛亥革命、孙中山和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
三、讨论(15分钟)
分组讨论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学生需要结合课堂讲授的内容展开讨论。
四、展示(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引导学生通过展示了解其他小组的观点和见解。
五、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六、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整理本节课的学习笔记,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该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事件,掌握部分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和贡献。
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古代埃及》 公开课教案_1
第1课古代埃及(详案)一、课标要求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二、教学目标1、认识古埃及的地理位置,了解古埃及国家的发展历程;2、了解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掌握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发展的关系,了解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的原因。
3、了解古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认识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三、重难点1、重点: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2、难点: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四、教学基本过程(一)新课导入:问题导入:你知道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吗?(提问: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观察地图四大文明古国有什么共同之处?(都起源于大江大河流域)为什么人类文明会产生于大河流域呢?(因为:(1) 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2)气候温和,利于农作物生长,适宜人类生存。
所以说古代文明的产生往往都和河流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这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出现得最早的可以说是古埃及文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了解这个曾经无比神秘的国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这节课内容中我们将学习什么内容。
从整体上来说,要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其中重点是古埃及有哪些文明成就,难点是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因此,我把这课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篇章是自然成就埃及、第二篇章是埃及造就文明。
(二)新课探究:【第一篇章】自然环境孕育古埃及(一)地理概况(展示古埃及地图)1、观察地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书本古埃及地图,找出古埃及的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角。
(2)根据地理知识,分析该的气候条件。
古埃及地处非洲的北部,北临地中海,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旱少雨。
(3)谁孕育了古埃及的古老文明?尼罗河。
2、分析材料:在古埃及人中,尼罗河就是埃及的母亲河,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受到了古代埃及人的赞美:“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你慷慨无私地给予我们所有美好的东西!”(请学生起来朗读)①什么说“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尼罗河为古埃及农业大发展带来灌溉水源,为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掌握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了解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特点和影响-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2.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和农业生产方式- 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和手工业产品的特点3. 教学难点- 理解农业和手工业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分析农业和手工业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其他经济因素的联系4.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引入通过一个图片或短视频展示农田耕作和手工制作等古代劳动场景,引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关注和思考。
步骤二:知识讲解讲解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和农业生产方式,包括从原始农业到农业社会的转变,以及耕作工具和农业技术的进步。
步骤三:讨论互动与学生展开讨论,了解他们对农业发展的理解和意见,并引导他们分析农业与其他经济因素的关系。
步骤四:知识梳理梳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和手工业产品的特点,如纺织品、陶器、铁器等。
步骤五:分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手工业品种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其制作工艺、用途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步骤六:成果展示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他们对手工业的理解和认识。
步骤七: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思考农业和手工业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5.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小组研究成果和课堂测试等方式,对学生对农业和手工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6. 参考资料-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 相关历史资料和教学资源7.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历史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8. 教学反思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引入实物、图片和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九年级历史上册的整体教学内容和目标。
-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 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的全部内容,包括以下单元:- 第一单元:我国古代的几大文明古国-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 第三单元:中世纪欧洲的变革-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的命运与抉择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教案将重点讲解以下内容:- 各个文明古国的特点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 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变迁和政治制度的发展。
-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 近代中国在外族入侵和内外环境变化下的命运抉择。
教学难点包括:- 各个文明古国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 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周期性和原因分析。
- 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的关系。
- 近代中国面临的困境和抉择的教训。
四、教学策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结合历史故事和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 设计小组合作研究活动,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 提供适应不同学生水平的研究资源和辅导,保障每个学生的研究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互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展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书面作业和测试:布置书面作业和测试,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4. 研究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为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六、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和教辅资料。
- 多媒体设备和相关资料。
- 学生研究用书和作业本。
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的简要内容,详细教案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具体需要进行编写和调整。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原因;2.理解和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具体过程;3.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原因;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具体过程;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具体过程;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2.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相关视频素材,引起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趣;2.与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回忆和了解一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向学生介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原因,包括英国的封建社会结构、资本主义的形成、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增强等;2.详细解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具体过程,包括军事革命、市民革命、革命政权的建立等。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封建社会的影响;2.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进行探究。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变革所起到的作用;2.指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和研究,加深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了解。
五、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资料,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读后感。
七、教学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的得失,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有了基本的了解。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阅读,学生培养了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对历史事件的认知水平。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4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word教案
四、例题分析
1.(2013·山东青岛)当西方为新的文明打下了基础时,拜占廷帝国却一
直躺在光辉灿烂、占压倒优势的遗产上,一直无力冲破过去的桎梏,因而变成
了一个陈旧的,与时代不合的存在物,直到 1453 年遭到耻辱的但却不可避免
的灭亡为止。拜占廷帝国是被下列哪个国家灭亡的?( )
A.阿拉伯国家
知识体系:
1.西欧封建社会
第 5 课 中古欧洲社会
教会
西欧封
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主线一:世俗权力
导引: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领土上建立了几个国家,其中
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等级制度不断完善。
查理改革:
内容:废除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
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9 世纪后期,这种封地逐渐变成世袭领地。
有人认为这一准则代表的不只是理想,武士的忠诚、勇猛是建立在他所效忠的
领主能对武士所作出的贡献给予奖赏的主从制度上。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什么是阿拉伯国家:
阿凡提
阿拉伯国家一般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主要 分布在西亚。它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统
阿拉伯国家是怎么形成的?一(国的教文)化,和阿风拉俗伯国习家惯均,为绝伊大斯部兰分会人议信组织奉成伊员斯国兰。教
考察形式:设问,法兰克帝国的国王想要处罚小封建主的附庸农奴,可不 可行?(不可行)
主线二:宗教特权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西欧长期动乱之中, 基督教会乘机扩大势力和影响,法兰克等国君主在整个中古时期,教皇和教会 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 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 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 流归宗的地位。 罗马教会的地位: 政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经济: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思想: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课外拓展:丕平献土 751 年,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Pepin)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 创建加洛林王朝。丕平即位后, 为了酬谢教会相助, 两次出兵意大利。 公 元 756 年,丕平(Pepin)把他夺到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 地区,送给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丕平献土”,加强了国王和教会的 联系,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权更迭和社会变革;2. 熟悉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 掌握相关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的原因和影响;2. 熟悉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三、教学内容1. 先秦时期1. 周朝的衰败和分裂;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变革;3.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4. 孟子及其儒家思想。
2. 秦汉时期1. 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法制国家;2. 秦始皇统一文字和货币,修筑长城,推行统一度量衡等重大措施;3. 汉朝的兴起和辽阔疆域的拓展;4. 武帝时期的科举制度和文化繁荣。
3. 魏晋南北朝时期1. 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社会变革;2. 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及其事迹;3. 西晋时期的政治改革和文化发展。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教学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2. 问答互动:通过提问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性;3. 图片展示:利用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具,增加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4. 对比分析: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政权更迭和社会变革的原因和影响。
五、教学评价1. 完成课堂练:通过课堂练检测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2.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提升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交流。
六、教学资源1.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教材;2. 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具;3. 参考书籍和互联网资源。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优质课教案_1
课堂教学设计表概要部分课题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材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设计课时1个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准确简述文艺复兴的背景及其核心内容和实质意义等。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提升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
3.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和成就都是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任务分析文艺复兴的实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成就认识文艺复兴的实质[]情景导入法、讲授法、参与式教学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本质和主要代表人物教学难点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和阶级实质。
产出掌握文艺复兴的原因、时间、本质、影响等。
预习设计阅读课文勾画新的历史名词,完成练习册上的课前热身课前教学准备提示多媒体、教学设计、教师用书等教学过程26 ↓↓↓↓↓↓↓↓40 知识点二但丁5.__但丁__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他的长篇诗作是《__神曲__》。
知识点三达·芬奇6.达·芬奇与__拉斐尔__、__米开朗琪罗__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7.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有《__蒙娜丽莎__》和《__最后的晚餐__》等。
知识点四莎士比亚8.英国著名文学艺术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__哈姆雷特__》《__罗密欧与朱丽叶__》等。
指导、帮助、巡视。
让学生展示成果、进行讲解4.归纳总结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称谓代表作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著名文学艺术家《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进行总结和知识点的归纳教学过程环节时间学习过程(学生活动)学习指导(教师活动)内容和目标提示41↓45认真倾听老师小结进行本课小结小结板书设计达标作业一、选择题:1、文艺复兴“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篇一: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 . (2)第1课人类的形成 ....................................................................................................... . (2)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5)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 (9)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13)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3)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 . (16)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19)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19)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22)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25)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28)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 (32)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32)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6)第12课美国的诞生 ....................................................................................................... (39)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42)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45)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47)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47)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50)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52)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52)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 .. 55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58)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61)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 61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 ....................................................................................................... . (68)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68)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阅读1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读了《赫胥黎在演讲》,你是否愿意加入到“庄严的科学讨论中”?承上启下,教师讲授:牛津大主教认为人是上帝造出来的,他完全依据神话传说,含有许多夸张、虚构的成分;赫胥黎认为人和猿有同一祖先,人是由类似猴子那样的动物进化而来的,他所依据的是科学分析。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
师:补充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有 关材料,通过设问引起学生思
个区域)。在这里兴起了米兰、 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威尼斯、布鲁日、根特等城。
在城市兴起之前,西欧的土地 已为教俗封建主所瓜分。城市 多兴起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因 而受到领主的盘剥。中世纪时
生:关注同一内容的不同解 释,善于思考问题;明确本节 所学主要内容。
三、大学的兴起 【问题 1】大学兴起 阅读本目第一段内容,结合 “相关史事—大师:呈现东西方现代大学学生 生活场景的图片、视频等资 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 导阅读,帮助学生学习。
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根 据题目思考问题,查找答案。
师:概括: ①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 和自由空气);许多希腊、罗 马文化的古典著作在西欧传 播、阿拉伯文化传入; ②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新 气象。
师:指导学生角色互换,自主 讲解本目内容。
生:“我来当老师”。先让“小 老师”自告奋勇上台展示交流 学习成果。
师:点评学生交流情况。出示 问题答案: 成果: ①自由城市:市民是自由人, 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 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 意征税。 ②自治城市:有权选举市长、 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
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的形式: 取得“特许状”。
影响: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 获得城市的拥护。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阅读教材“城市居民的身份” 师:利用导学提纲引导学生学
一目,结合“相关史事—城市 习。
中的行业组织” 。找出:城
市居民包括哪些人?他们是 生:根据导学题目,自学本目
从什么转变来的?从事什么 内容。
第 9 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反思 完善
中世纪城市 和大学的兴起
自由和自治城市
城市兴起条件 争取自由与自治的成果
部编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公开课优质课教案-第18课 美国的独立
部编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公开课优质课教案-第18课美国的独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英属北美的社会经济状况,认识美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历史必然性;2.了解美国建立中的重大事件,认识其建立过程,理解其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3.通过本课研究,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有关图片及史料的能力;4.通过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5.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对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价值的认识和尊重。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独立战争的起因和过程;教学难点:战争的双重性质。
一、导入新课提问:这是哪国国旗?有谁知道国旗上红白宽条和星星代表什么含义吗?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第18课:美国的独立。
美国是世界上一个超级大国,但是在200多年前,它却是英国的殖民地。
那么,美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独立战争的序幕1.教师讲述:1607年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地区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
这个时候,在英属13块殖民地上生活着欧洲移民、英国人、法国人、黑人、印第安人等。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能联合起来对付英国,发动了这次美国独立战争呢?2.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1)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民族觉醒、争取民族独立。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18世纪中期美利坚民族形成。
2)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3)英国对北美实行殖民统治:政治上高压政策激起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经济上英国欲将北美殖民地作为它永久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总之: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利益,更加激起人民的不满、反抗和斗争,从而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目标导学二:华盛顿与独立战争1.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12月)2.独立战争的过程:1)1775年4月,列克星敦战役爆发,美国独立战争全面爆发。
2024年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2024年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及启示。
具体章节内容为:1.黑船来航与明治维新的背景;2.明治维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3.明治维新的成果及影响。
二、教学目标1.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理解其发生的必然性;2.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3.通过学习明治维新,培养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国家独立、民族振兴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明治维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内容及其影响;重点: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及启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日本国旗、国徽等元素,引导学生关注日本;(2)提出问题:“为什么日本能够在近代迅速崛起?”,引发学生思考。
2.新课内容(1)讲述黑船来航事件,引导学生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2)详细介绍明治维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内容;(3)分析明治维新的成果及影响。
3.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举例说明日本在近代崛起的例子;(2)讨论明治维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4.例题讲解(1)明治维新的背景是什么?(2)明治维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有哪些?(3)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5.随堂练习(1)选择题:关于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的选择题;(2)简答题:简述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
六、板书设计1.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2.(1)背景:黑船来航(2)政治改革:废藩置县、兵制改革(3)经济改革:殖产兴业、土地改革(4)文化改革:文明开化、教育改革(5)影响:日本崛起、民族振兴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简述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2)谈谈你对明治维新的认识,以及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2.答案:(1)见板书设计;(2)示例: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
部编人教版本历史初中九年级上册的第1课《古代埃及》学习教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1.第1课《古代埃及》教课方案2.3.4.5.课题古代埃及单元第一单元学科历史年级九年级6.认识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发祥与发展的有关史实,领会古埃及文明。
学习2.研究金字塔的建筑神奇,认识古代埃及人民的聪慧才华。
目标理解金字塔建筑与古代埃及的法老统治之间的关系,领会金字塔是法老权利的象征。
要点古埃及的文明成就、金字塔的作用和象征意义难点尼罗河在古埃及的重要地位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国观看视频,初创建情境,激发吗?一提到埃及这个古老的国家,第一想到的是什步感知古代埃学习兴趣。
么呢?及文明。
生:金字塔。
师:播放视频《金字塔》,今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神奇的国家,感觉其伟大的文明。
讲解新课1、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联合学习整体感知本课内2、联合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本课内容,达成练习。
目标自学课容。
3、学习第一部分: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本。
(1)出示资料:古埃及国王奥西里斯被自己的恶兄弟杀戮,碎尸后被扔到了尼罗河里。
王后伊西丝沉痛欲绝,她找到遗体,伏尸痛哭,这感人了太阳神。
于是天神帮助她把尸块复原成尸体,做成干尸,即木乃伊。
奥西里斯于是重生,成为冥界的主宰。
此后此后,每个法老死后,都要把奥西里斯神话表演一次,制成木乃伊后装入石棺,再送进“永远的住处”——金字塔中。
古埃及人以为,这样,法老们的灵魂就能长生,并在3000年后的极乐世界里复生。
思虑:金字塔建在哪里?生答:埃及。
2)思虑:什么埃及是尼河的?:每年尼河按期泛,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饶的黑色淤泥,特别有益于生。
所以,古埃及文明被是“尼河的礼”。
尼河人生计繁衍供给了条件,按期泛促了古埃及的展,古代埃及的展确立了物基埃及人就是在与尼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交道中造了无与比的古埃及文明。
3)合作研究一:资料一:2017年5月14日,近平主席在一一学生合作研究培育合作研究能路国合作顶峰开幕式上的演中指出:古力之路超越尼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江流域⋯⋯资料二:古代歌《尼河》中写道:“荣耀啊,发源于大地的尼河⋯⋯你灌土地,使全部生物繁荣昌盛。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案九年级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案九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意义。
2. 掌握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3. 能够分析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事件和人物。
难点: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了解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动荡局势。
二、学习辛亥革命1. 讲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2. 分析辛亥革命的主要事件和人物,如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等。
3. 讨论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社会的影响。
三、学习新文化运动1. 介绍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
2. 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3. 讨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冲击。
四、反思与总结1. 总结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2.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课堂练习】1. 选择题: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是()。
A. 义和团运动B. 百日维新C. 慈禧太后D. 辛亥革命2. 判断题: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一场文化变革运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李大钊。
3. 问答题:你认为新文化运动如何影响了中国社会和文化?【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题目。
2. 阅读教科书相关章节,加深对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理解。
3. 准备一篇关于辛亥革命或新文化运动的小论文。
【板书设计】主题:中国近现代史——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1. 辛亥革命:背景、主要事件和人物、影响。
2. 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主要内容、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有所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进行相关讨论,以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开展小组讨论和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和特点;
2. 掌握明清时期社会变革的原因和内容;
3. 能够分析明清时期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明清时期社会变革的原因和内容;
2. 明清时期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掌握明清时期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和深远影响;
2. 能够分析明清时期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
教学准备:
1. 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历史》;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关键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主题进行简单了解和预习。
二、教学展开(25分钟)
1. 讲解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和特点;
2. 分析明清时期社会变革的原因和内容;
3. 探讨明清时期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小组讨论(15分钟)
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明清时期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和影响,并通过展示、发言的方式展示各小组的讨论成果。
四、知识巩固(10分钟)
通过一些思维导图、填空题等形式的练习,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课堂小结(5分钟)
对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激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充满热情。
六、作业布置
布置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并写一篇关于明清时期社会变革的心得体会。
七、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案,人类,的,人类的形成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阅读1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读了《赫胥黎在演讲》,你是否愿意加入到“庄严的科学讨论中”?承上启下,教师讲授:牛津大主教认为人是上帝造出来的,他完全依据神话传说,含有许多夸张、虚构的成分;赫胥黎认为人和猿有同一祖先,人是由类似猴子那样的动物进化而来的,他所依据的是科学分析。
现在就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个科学分析的进程。
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
讲授新课:一、人类的出现教师: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学生: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教师强调:“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
“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南方古猿生活想像图南方古猿化石教师根据第3页“动脑筋”向学生提问:直立行走是不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应该是的。
因为:①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用于制造工具、进行劳动等,使得人类与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
②直立行走开阔了眼界,促进了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
教师展示图表(完全形成的人)、图片。
完全形成的人进化阶段主要代表猿人早期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智人早期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北京人复原图山顶洞人复原图教师: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进化阶段。
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就显现出来了。
根据现代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哪些主要人种?学生:黄种、白种和黑种。
教师: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第6页自由阅读卡·《美洲的早期人类》,首先指出其中的“蒙古利亚种”即黄种。
然后说明:印第安人的体貌含有黄种特征,就是历史上亚洲人种的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他们的体貌又含有黑种特征,则是因为地理环境与非洲相似所起的作用。
教师:怎样批驳种族优劣论?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
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
人种属于自然范畴,绝无优劣之分,种族主义者的种族优越论是站不住脚的。
教师介绍第4页插图《早期人类的生产活动》,指出: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必须结成群体才能生存。
后来,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这种群体从“居无定所”发展到比较固定的血缘集团——“氏族”,人类历史就此进入氏族社会。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二、氏族社会教师: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学生:原始社会。
教师: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为什么必须结成小集体过群居生活?学生: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
教师讲解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A.生产力发展:会制造工具,能人工取火等。
(以山顶洞人为例,说明人脑对于自然的认识产生了飞跃)B.婚姻关系变化:群婚→血族群婚。
以古代希腊崇拜大地女神该亚的传说为例,说明当时人类社会的婚姻关系是不论行辈的,尚处于群婚阶段。
后来随着人们认识到近亲繁衍的害处,对于婚姻关系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逐步从群婚发展到血族群婚[在同一族群内,辈分不同,限制通婚;同辈之间通婚则不受限制。
这种婚姻制度使得比较固定的血缘集团形成,氏族产生。
教师: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学生分析讨论,教师总结:它是原始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使得人类具备了远比动物高级的理智性和社会性,既避免了近亲通婚对人类素质的危害作用,也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教师让学生比较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并且填表。
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提高男女地位变化母系氏族采集、渔猎为主,农、牧、手工业大分工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生产出现男子开始支配社会教师介绍厄瑞斯忒的传说,反映当时男女社会地位的变化,强调指出:上表说明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就会根据人们在生产、生活上的不同贡献,自发调节人们的社会地位。
所以,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教师: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学生:A..时间:父系氏族晚期B.过程: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剩余产品和家庭私有财产→奴隶和统治阶级产生→国家机构形成教师提问:比较国家与氏族的组成,你觉得它们之间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学生:氏族是按血缘关系顺其自然组成的,国家是按地域关系通过政府、军队、监狱等机构来组成的。
教师:军队、监狱等机构的设置,证明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十分残暴的。
为什么还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原始社会时,虽然在血缘集团内部财产共有、集体生活、平等相处,但是那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生活也极端艰苦;而且在不同的血缘集团之间,互相杀戮非常残酷和野蛮。
奴隶社会的阶级分化则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
从整体上看,人们生活的物质来源大大地丰富了,精神上也逐步摆脱了蒙昧野蛮状态,跨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比原始社会进步得多。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金字塔的建筑历史,认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等相关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奴隶制度的实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纪念碑;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重要资料。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
教学难点: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图片,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他们是古代埃及早期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成就,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他们分别是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中国。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诞生于亚非大河流域的人类早期文明。
讲授新课:[板书]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7页到第8页有关埃及的内容,了解埃及文明的特点。
[学生看书]……[教师引导]从课本中能获得哪些有效信息?[学生回答]埃及文明的出现与尼罗河有关,尼罗河蜿蜒北流,每年定期泛滥。
水退后留下了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
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
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埃及是金字塔的国度,埃及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教师组织](利用多媒体手段,放映有关尼罗河风光、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的资料片,让学生尽可能多角度地获取课本外的知识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尼罗河胡夫金字塔[教师引导]在看完有关尼罗河风光等内容后,我们来看一组投影。
[投影显示]问题一: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问题二: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筑的?[学生讨论]……(讨论时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最后选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作最后总结)[教师讲述]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话。
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文明两者的关系。
在东非广阔的土地上,尼罗河由南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
古埃及人的活动范围,南起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尼罗河三角洲。
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
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
”古埃及的科学文化知识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因此,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河水犹如母亲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埃及儿女。
金字塔建筑群,散布在尼罗河下游两岸的基萨和萨卡拉一带,位于开罗以南十多千米,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80座。
其中以第四王朝第二代国王(法老)胡夫的金字塔规模最大。
金字塔约用巨石230万块砌成,平均每块重约2.5吨。
塔底占地约 52900平方米。
绕大金字塔一周,约有一千米。
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字塔,比胡夫的大金字塔低 8米。
建筑金字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据说建筑胡夫的金字塔,就有10万人头顶烈日在监工的皮鞭之下劳动,整个工程历时30年。
本课引言篇中选用的插图《狮身人面像》是埃及的著名建筑。
狮身人面像希腊人称它为“斯芬克斯”,它是古代埃及国王威严的象征。
其目的也在于使人们相信,国王凌驾一切的权威是永世不可动摇的,妄图以此震慑人民的心灵,维护奴隶主专政。
在埃及吉萨附近哈佛拉金字塔旁的一座狮身人面像是最著名的。
石像的面部是按哈佛拉的相貌塑造的,它面向东方,高达 20米,长 73米,加上被埋没的前爪,全长70多米,一只耳朵就有 2米长,下额的胡须长达 6米,除狮爪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用建筑金字塔时留下的一块天然巨石雕成的。
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曾用大炮轰击狮身人面像,希望打开通往内部的入口,破坏了雕像的面部,鼻子崩落,眉目模糊,形成一种奇特的“笑容”。
每当风沙弥漫、日影昏暗的时候,出现一种朦胧的神秘感。
它至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