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者,音之所由生也——《乐记》中的儒家传统音乐观
浅论《乐记》中音乐的起源发展及音乐的影响
浅论《乐记》中音乐的起源发展及音乐的影响作者:万玉杰来源:《黄河之声》2017年第08期摘要:《乐记》继承与发展了春秋战国以来儒家关于音乐的特征、音乐的教化作用、音乐的起源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决定性影响的现状与格局,在强调音乐对于“修身及家、平均天下”的社会作用方面,在注重礼乐并重“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其基本思想比在它之前的儒家著作中都更明确、更丰富、更深入、更系统,它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系统的音乐教育思想的论著,至今仍然深远地影响着中国音乐的审美取向和音乐发展的潮流,并且超越了其作为音乐审美取向的功能而影响到其他各个领域。
关键词:音乐美学;先秦儒学;美学思想《乐记》作为先秦儒学的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两多千年来汉民族古典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乐教和礼教相结合,在特定的场合下,才能显示其效果,人的道德品质,可以从乐中反映出来。
音乐同样也能够制约人欲,人的感情有时会与“理”发生冲突,若不加以控制,从而就会丧失上天所赋予的一切纯良自然地本性,乐,则是首当其冲的抑制手段。
乐还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和睦相亲,社会从而协调稳定。
同样,音乐和礼仪、刑法一样,目的一致,都是为了让天下民心归一而达到政治的影响简介推动国家的统一安定。
首先,谈到音乐的起源,就要从《乐本篇》说起。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
其声哗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历;其散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人的感情并不为人为所控制,这是常识,但是音乐却对人的情绪走向、情绪动态有着明显深远的影响,就像我在上文描述的一样,音乐实际上对人的情感起着催化的作用。
就如同一部电影再精彩绝伦,如果没有配乐的功劳,荧幕下的观众也仅仅只能感受到艺术家们的肢体语言而产生不了不可磨灭的共鸣和经久不衰的印象。
浅析《乐记》中《乐本篇》的音乐观
浅析《乐记》中《乐本篇》的音乐观仇雨薇(宁夏大学音乐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摘要】《乐记》是我国古代最早涉及音乐的美学论著,作为儒家经典著作,承载了较为完整的儒家思想,共著有23篇。
纵观其音乐内容,既有包括各家思想的言论,又有融合了思想政治等的美学理念。
从其音乐思想来看,代表了当时儒家学派及孟子、荀子等的各家美学思想全部涵括在内。
【关键词】音乐思想;《乐记》;《乐本篇》【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乐记》,对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较好的总结,是刘德及于西汉所创作的,且是一部最早的较为完整的音乐理论著作。
是西汉成帝时戴圣所辑《礼记》第十九篇的篇名,美学思想非常丰富,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深刻影响着中国古典音乐两千多年来的发展。
《乐记》的内容丰富,涉及了许多音乐思想的重大问题。
《乐记》对研究古代音乐思想史提供了不可泯灭的借鉴,尤其《乐记》中的音乐思想,影响更为深远。
“乐”,在《乐记》中的内涵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
集声音、诗歌和舞蹈于一体化的综合艺术形式;以快乐愉悦之情为行乐时的社会性情感特征;含有“德”的规定性。
因《乐记》的本质为音乐论著,所以“乐”比较注重和声音、诗歌、舞蹈的区别,正如《乐象篇》所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
”,一方面,个别的乐音与其所构成的曲调不同,人的自然声音和乐音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宫、商、角、徵、羽交错排列即为音,五者单出则为声,乐器所奏并伴有舞蹈则为乐,因此,“声”组成“音”,“音”组成“乐”,三者不可混为一谈。
换言之,知“声”者并非知“音”者,而知“音”者也并非知“乐”者。
但三者之间却又相互联系,不可分离,这也体现了儒家音乐中“和”的音乐思想,“乐者,天地之和也”,乐所表现的是田地间万物的和谐,因其和谐,万物方能化育生长,在音乐的作用下,“和”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乐记》也对儒家“和”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乐记
《乐记》与《声无哀乐论》一、《乐记》对音乐本质的“他律论”回答凡音之起,由人心也。
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乐记·乐本》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与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乐记·乐本》“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乐记·乐本》是否懂得音乐,是区别人与禽兽,君子和大众的标准。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
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
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唯君子能知乐。
是故审声已知乐,审乐已知政,而治道备矣。
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
知乐则几于礼矣。
二、关于音乐的社会作用1、音乐和礼仪、刑政都是治理国家的工具和手段《乐记》认为:“礼”和“乐”的作用在于:“礼辩异,乐和同”。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礼仪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合矣。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
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
”——《乐记·乐论》《乐记》说:“致乐以治心,致礼以治躬,乐动于内”,而“礼乐相济”,这样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
2.音乐在“和”方面的作用“礼节民心,乐和民声。
儒家音乐观
儒家音乐观儒家的音乐观是:1、主张善与美、仁与乐的统一;2、主张“礼”“乐”并重;3、提倡乐通伦理。
中国素以“礼乐之邦”称着于世,具有悠久的乐教传统。
音乐更多地承载了道德教化的作用,“音乐思想,即音乐观,是指对音乐的看法”。
从古至今对音乐的看法众说纷纭,而儒家学派的音乐思想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
1、“美”(其最重要的本质就是“乐”)“善”(即合乎孔子“仁”的政治思想)合一,是孔子基于对音乐的体验而提出的对音乐的基本认识、要求。
《礼记·乐记》说:“乐者乐(Le)也。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乐(Yue)首先能带给人以感官上的快感“乐”(Le),这是音乐“美”的基础。
孔子对此十分重视、充分肯定,因为这也是孔子把音乐作为教化手段的基础。
但是正如《史记·乐书》所说:凡作乐者,所以节(节制)乐。
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Yue)其如此也。
所谓“和”,实指各种异质的谐和统一,各种对立性质的消解。
音乐的功能正在于和合人心,当然只有“美”、“善”统一,“仁”、“乐”结合的音乐才具备这样的功能。
强调“美”与“善”、“仁”与“乐”的和谐统一,是孔子为人生的艺术的最重要基础。
2、所谓“礼节民心,乐和民声”;又把“礼”“乐”“刑”“政”同举,认为“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史记·乐书》)。
可见乐被赋予了何等重要的政治教化功能。
当然,“乐”与“礼”与“刑”“政”发生作用的方式是不同的,因为乐由中出,礼自外作。
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是也。
乐者圣人之乐也,而可以善民心。
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荀子·乐论》)“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
因人心之乐(而以乐导之,,就是陶冶的功能。
以美善合一,合乎“仁”的要求的音乐陶冶教化人,可以让人心之乐(le)成为追求“仁”的力量,使得出治道也。
乐记中强调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的句子
乐记中强调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的句子《乐记》是《礼记》的其中一篇,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乐记》所贯彻的便是儒家的“礼乐”思想。
可以说,《乐记》既是对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的一个总结和集大成,也是对于“礼乐”思想的丰富和系统化。
《乐记》开篇之《乐本》篇首在探析乐的本原。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这就将音乐的起源归之为人心对于物的感应。
心物感应,这就是音乐的起源。
人心感于物而成乐,既如此,音乐便与人心相关联。
换言之,人心的情感的表达,便是以音乐为外在的表现形式。
音乐包含有对于人心情感的表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
”音乐是对人的情感的自然感发,反过来说,人的情感的喜怒哀乐势必会影响到对音乐表达的体验感受:“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也,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这是音乐对人心的情感的外现。
《乐记》的音乐观及其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共8页
《乐记》的音乐观及其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正文】《乐记》是孔子再传弟子公孙尼子的音乐理论著作,经过东汉时期的儒生们整理丰富,成为我国古代最重要、最系统的音乐美学论著。
《乐记》和儒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受儒家影响成书,又被收入《礼记》,深深的影响着儒家,以至中华民族。
它对音乐事业之真善美的追求,在人类历史上始终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一、《乐记》的理论基础《周易·系辞》云:“天之大德,曰:生。
”[1]就是说,天地间最大的道德就是生生不息。
《周易·系辞》还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1]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就是在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化过程中生长出来的。
儒家认为,这种“生生之德”就是天地间永恒的规律。
人是从天地中生化而来的,所以人的身上也秉承了天地的规律,这种“生生之德”在人身上的体现就是儒家所说的“仁”。
生与仁相对,死与恶相对。
《中庸》说“率性之谓道”(依照我们天然的善良本性为人做事就是真正的大道),就是这个意思。
天地间生化运行的秩序,在人类社会的体现就是礼,人也应该遵从礼制。
天、地、人都生活在仁与礼的状态下,天地就会呈现出和的景象。
音乐就是这种和乐景象的体现。
《乐记》无疑是以这种“天人合一”的观点为理论基础写成的。
《乐记·乐本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己干戚,羽旄,谓之乐。
”[2]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乐记》认为,音乐是人心感于物而形成的。
我们再来看,《乐记·乐礼篇》:“天尊地卑,君臣定矣。
高卑已陈,贵贱位矣。
动静有常,大小殊矣。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
······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
”[2]也就是说,天地间的秩序就是礼,天地间万物运作的和谐气象就是乐。
礼记乐记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礼记·乐记》是经长期积累而得出的儒家音乐理论,其音乐思想由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这两个交织着的系统主要从三个方面讲解乐,第一是声,音,乐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乐的本质。
礼记乐记原文及翻译是什么的呢,我们来看看下文。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
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焦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
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声成文,谓之音。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
五者不乱,则无怙懘之音矣。
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征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
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
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
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唯君子为能知乐。
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德者,得也。
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致味也。
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礼记文言文翻译乐者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
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乐之发,也必以其道。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志气乐则心乐,心乐则声乐,声乐则音乐,音乐则乐。
乐者,和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乐者,天地之和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
夫乐者,乐其天地之和也。
是故乐者,乐天地之和也。
《乐记》中“乐者”一词的翻译如下:乐者,音乐之根本也。
音乐之起源,源于人心对万物的感受。
因此,音乐中的哀乐之情感表达,必然遵循一定的规律。
所谓规律,是不可离开的,离开了就不是规律。
所以,志气愉悦则心情愉悦,心情愉悦则声音愉悦,声音愉悦则音乐愉悦,音乐愉悦则整体愉悦。
乐者,和谐之谓也。
喜怒哀乐的情感未发之时,称为中。
情感发而皆符合节度,称为和。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各安其位,万物得以生长。
乐者,天地之和也。
春天生长,夏天成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这是天地的大规律。
而音乐,正是为了表达这种天地之和。
因此,音乐是表达天地之和的。
翻译如下:乐者,音乐之根本也。
音乐之产生,源于人心对万物的感受。
因此,音乐中的哀乐之情,必然遵循一定的规律。
所谓规律,是不可须臾离开的,离开了就不是规律。
因此,志气愉悦则心情愉悦,心情愉悦则声音愉悦,声音愉悦则音乐愉悦,音乐愉悦则整体愉悦。
音乐,是和谐之象征。
喜怒哀乐的情感未发之时,称为中。
情感发而皆符合节度,称为和。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各安其位,万物得以生长。
音乐,是天地之和的体现。
春天生长,夏天成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这是天地的大规律。
而音乐,正是为了表达这种天地之和。
因此,音乐是表达天地之和的。
在《乐记》中,乐者不仅仅是指音乐本身,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它强调音乐与人心、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
乐者,既是音乐之根本,也是和谐之象征,更是天地之和的体现。
通过音乐,人们可以感受到天地之美,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达到心灵的愉悦和升华。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音乐具有极高的地位。
《礼记》乐记原文及翻译
《礼记》乐记原文及翻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
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所有音乐的起始是从人心产生的,而人心的变动往往是外部事物造成的。
心有感于外部事物才会有所改变,由声表现出来;声与声相应和,才发生变化;按照一定的方法、规律进行变化,这就叫作音;随着音的节奏用乐器演奏之,再加上千戚羽旄以舞之,就叫作音乐了。
所以说乐是由音产生的,而从根本讲是人心有感于物造成的。
因此,被外部事物所感而生哀痛心情时,其声急促而且由高到低,由强到弱;心生欢乐时,其声舒慢而宽缓;心生喜悦时,其声发扬而且轻散;心生愤怒时,其声粗猛严厉;心生敬意时,其声正直清亮;心生爱意时,其声柔和动听。
以上六种情况,不关性情,任谁都会如此,是感于物而发生的变化,所以先王对外物的影响非常慎重。
因此说礼用以诱导人的意志,音乐用以调和人的声音,政用来统一人的行动,刑用来防止人们违法乱纪。
礼乐刑政,其终极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齐同民心而使出现天下大治的世道啊。
详细翻译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
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③,其臣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
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
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乐记中的儒家传统音乐观-精选文档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 《乐记》中的儒家传统音乐观《乐记》①是先秦儒家解释乐理的传世之作,它系统地论述了“乐”的起源、性质、功能、风格及其与“礼”的关系。
《乐记》认为,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现情的,“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乐记》强调了“乐”的教化功能,“民声和”则民心归正,社会伦理秩序就不会紊乱,政治也就走上正轨。
《乐记》还描述了“天人合一”的仪式表演,经由表演塑造的想象世界,具体落实“以乐示礼”的音乐原则。
《乐记》认为理想的音乐,不是在声音方面刻意雕琢,而是追求声音之上的道德境界。
所以说:“乐者,德之华也。
”一、《乐记》中的音乐起源论关于音乐的起源与本质,《乐记》中有着精辟的论述,它肯定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
《乐记》开宗明义:“凡音而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上古时代人民生活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情感也往往单纯而直接。
当他们的情感受外物的影响而发为音乐时,他们的喜怒哀乐就会毫无掩饰地表现在音乐里,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但凡虚言伪饰,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音乐,都无法流传久远。
孔子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就是说《诗经》所歌咏的,都是当时人们的真情实感。
而《乐记》也认为:“唯乐不可以为伪!在《乐记》的文本中,以“声”、“音”、“乐”三个互相关联的概念,来指涉音乐表演艺术,以及与这些声响相关联的各种演出和体验。
所谓的“乐”是由“音”所产生,显现“天地之和”的结果,而“声”则是“乐”外化可被感知的表象。
《乐记 ? 乐象篇》认为:“乐者,心之动也 ; 声者,乐之象也 ; 文采节奏,声之饰也。
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
”在此重申“乐” 是心之动,并进一步陈述“声”作为“乐”外显的表象,加以组织并进行演出的“文采节奏”乃是“声之饰” ; 而对于“乐”的运作,则应该从感动其本心开始。
“音”的起源,是人心所生,而心之所以会动,则是“物使之然也”,因此“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互呼应变化,加以组织后成为“音”,将这样的“音”以一定顺序排列演奏,配合各种舞蹈与仪式动作加以演出,其艺术结晶就是“乐”。
浅析《乐记》中《乐本篇》的音乐观
浅析《乐记》中《乐本篇》的音乐观作者:仇雨薇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13期【摘要】《樂记》是我国古代最早涉及音乐的美学论著,作为儒家经典著作,承载了较为完整的儒家思想,共著有23篇。
纵观其音乐内容,既有包括各家思想的言论,又有融合了思想政治等的美学理念。
从其音乐思想来看,代表了当时儒家学派及孟子、荀子等的各家美学思想全部涵括在内。
【关键词】音乐思想;《乐记》;《乐本篇》【中图分类号】J605;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乐记》,对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较好的总结,是刘德及于西汉所创作的,且是一部最早的较为完整的音乐理论著作。
是西汉成帝时戴圣所辑《礼记》第十九篇的篇名,美学思想非常丰富,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深刻影响着中国古典音乐两千多年来的发展。
《乐记》的内容丰富,涉及了许多音乐思想的重大问题。
《乐记》对研究古代音乐思想史提供了不可泯灭的借鉴,尤其《乐记》中的音乐思想,影响更为深远。
“乐”,在《乐记》中的内涵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
集声音、诗歌和舞蹈于一体化的综合艺术形式;以快乐愉悦之情为行乐时的社会性情感特征;含有“德”的规定性。
因《乐记》的本质为音乐论著,所以“乐”比较注重和声音、诗歌、舞蹈的区别,正如《乐象篇》所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
”,一方面,个别的乐音与其所构成的曲调不同,人的自然声音和乐音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宫、商、角、徵、羽交错排列即为音,五者单出则为声,乐器所奏并伴有舞蹈则为乐,因此,“声”组成“音”,“音”组成“乐”,三者不可混为一谈。
换言之,知“声”者并非知“音”者,而知“音”者也并非知“乐”者。
但三者之间却又相互联系,不可分离,这也体现了儒家音乐中“和”的音乐思想,“乐者,天地之和也”,乐所表现的是田地间万物的和谐,因其和谐,万物方能化育生长,在音乐的作用下,“和”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乐记》也对儒家“和”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从《乐记》看儒家音乐思想
化观点下 “ 形” 与“ 神” 的衡量 . 对 表 达 内 心
春 秋 战 国 是 中 国历 史 上 产 生 重 大 变
儒家对于音乐持有肯定的态度 . 认为 音 乐 对 国 家 、社 会 及 百 姓 有 着 积 极 地 作 用, 而对 音 乐 的不 同类 型 则 区 分 对待 。 《 乐
贱 这 样 的 音 乐 淫 乱 的 音 乐所 到 之处 社 会 混乱 . 人 心不安 . 败 坏 了 社 会 风 气 也 污 秽 了人 们 的 心 灵 艺术 本是 陶冶 人们 情 操 , 促 进 人 与 社 会和 谐发 展 的 . 从 这 样 的角 度 出发 , 儒 家乐 舞 思 想 必 将 反 对 淫 乐 。 正 是 这样 。 孔子在 听 了“ 郑卫 之音” 后. 发出了 “ 是 可忍 孰 不 可 忍 ” 的 呐喊 纵观 以《 乐记》 为 代 表 的 儒 家 乐 舞 理 论, 虽有 不 足 之 处 , 但 在 研 究 乐 舞起 源 、 发 展, 探 讨 乐舞 本 质 、 作用 、 乐 舞 与 政 治 的关 系 等 方 面 是 符 合 中 国 古代 社 会 发展 的 , 具
试论《乐记·乐本篇》中的儒家音乐思想
35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16有多大的关联,这种说法存在着迷信色彩。
譬如隋文帝历来迷信五行八卦学说,仅开皇乐议就探讨了十几年,其中问题有三,从开皇乐议的议题来看,解决音乐本身是最重要的问题。
然而这个议题的核心无论是继承发展亦是解决都必须服从“黄钟一宫”的前提。
正是因为隋文帝“好符瑞”的思想,所谓“好符瑞”,就是喜好祥瑞的征兆,即迷信阴阳五行卜筮之类的活动。
西周以后,阴阳五行的发展,包容了乐律学的名称概念,“宫为君”的观念很快出现了。
这也就与《乐本篇》中把五声分别与君臣民事物相对应吻合,只有“宫”才能象征着君,这就是隋文帝为何选择“黄钟一宫”原因。
(二)“乐”与“人”《乐记·乐本篇》将音乐划分为三个层级,即声、音、乐,并将这三种形式对应三类人事物。
不知音为禽兽、不知乐为庶人,把知乐的“君子”视作最高级别。
这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小人、普通人、君子用的音乐必须严格区分开来,不能僭越,譬如孔子就对季氏“八佾舞于庭”持“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态度,他一方面对音乐的评价很高,另一方面又将音乐的等级化持顽固的态度,也侧面反映儒家礼乐思想的封闭性。
儒家的音乐思想是站在政治的立场上为统治者服务,儒家将所谓的礼乐框架认为是音乐的本质,将其功能扩大化,将音乐的好坏对于人性的善恶美丑和国家的稳定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音乐自身。
儒家一直将“郑卫之音”视作“亡国之音”、“靡靡之音”,所以坚决去抵制,但为什么大多数文献记载中都把所有“淫乐”视作“郑卫之音”?郑卫两国的音乐就是靡靡之音吗?此说法古代学者一致认同,而在新中国建立伊始,对于郑卫之音的看法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如吉联抗《乐记译注》认为:“郑卫之音”是描写爱情的民间音乐,“桑间濮上之音”是极尽声色的宫廷音乐。
首先郑卫二国是当时“俗乐”中影响最大的音乐,其国土是商移民的聚居地。
就地域来讲,是因为郑卫两国都建立在故商疆域内,卫在故商的王畿,郑与卫南北接邻,处于故商的南疆。
简析《乐记》对声、音、乐的阐释
简析《乐记》对声、音、乐的阐释信息学院周则安47070610《乐记》创作于西汉时期,是一部体系较为完整的中国儒家音乐理论专著。
《乐记》中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音乐两千多年来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乐记》原为《礼记》中的一篇。
中国古代礼乐文化关于“乐”的教化与“礼教”本身相辅相成。
《乐记》中提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其意为:乐,表现了天地之间的和谐;礼,彰显出天地之间的秩序。
因为和谐,万物能化育生长;因为秩序,万物能显现出差别。
礼乐文化于天地的重要性在此,而礼与乐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可见一斑。
《乐记》中曾对声、音、乐做出过定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其中大意就是,音是由人心而生,而人心的变化是外物使它这样的。
心有感于物而变动,由“声”表现出来;声与声相互呼应产生了变化,有规律、按照一定的方法变化,就称之为“音”;随着音的韵律节奏并用乐器演奏,再加上干戚羽旄的挥舞,就叫做“乐”。
所以说“乐”是由“音”产生的,而其根本是人心有感于物造成的。
这是中国最早的音乐本源理论,后世对于“音乐”的解释几乎皆出于此。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提及“声成文谓之音”,“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宫、商、角、徵、羽,声也。
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而“乐”的注解更是直接引用了《乐记》中上文的选段。
其中还提到《乐记》中所说“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由此可以看出,《乐记》中对于声、音、乐的定义是一种递进关系。
而其最终的乐,代表了人心对于外物的感悟。
而所谓礼,则是由人心向外界的表现、表达或者说是一种展示。
礼乐相结合,正是世界到内心,又从内心到世界的一个循环过程。
相比于中国古代音乐理论来看,现代西方音乐理论则与上述体系的理解略有不同。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礼记》原文、译文及评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礼记》原文、译文及评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①--音乐表现情感而不是形象原文: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②;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③;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⑤;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注释:①本节选自《乐记·乐本》。
②噍(jiao)以杀(shai):急迫短促。
③啴(chan)以缓:舒展和缓。
④发:振奋。
散:奔放。
⑤廉:端正方直。
译文:乐是由声音生成的,它产生的本源在于人心受到外物的感动。
所以心中产生悲哀的感情,则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低沉;心里产生快乐的感情,则发出的声音就振奋而奔放;心里产生愤怒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粗纩而激越;心里产生崇敬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庄重而正直;心里产生爱恋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和顺而温柔。
这六种情感并非出自人的天性,而是受到外物的激发才产生。
题解:音乐表现情感,不同的音乐是不同情感的表现形式,音乐的动人力量来自它所表现的情感。
儒家学者的这一看法,既是质朴的切合实际的,同时也抓住了音乐最主要的特点。
迄今为止不少人还在喋喋不朽地争论音乐是否有形象,是否具有描述性和形象性。
这种毫无实际意义的争论,在儒家先哲的看法面前,马上就显出了贫血的苍白。
音乐表达情感,音符在时间过程中按情感的波动起伏而发展。
这是一个线形的发展过程。
听到音乐后,在音乐的刺激下产生出想象和联想,想象出事物的刑貌,则是另一回事。
音乐不能告诉我们一个人长得什么样,一朵花的颜色如何,一个物品是什么样子,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它只表达对事物的一种内心感受或内心状态,它通过情感这个中介,把作者与听者、作品和听者、听者与生活联系了起来。
这个道理其实并不深奥。
观点陈来:《乐记》的儒学思想
观点陈来:《乐记》的儒学思想《礼记》一书中,除了《大学》、《中庸》外,在宋明理学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乐记》篇。
因为《礼记》的其他篇章多记述孔门的德行论和君子论,如《儒行》、《坊记》、《表记》、《缁衣》等篇,而《乐记》重视人心和性情,与宋明理学重视心性论的需要正好相合,于是《乐记》的一些思想、观念便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基础。
《乐记》的作者,唐《史记正义》以为是公孙尼子,此说首倡于梁武帝时的沈约,则《乐记》的思想应属于孔子门徒。
《乐记》的成书,近代以来学者多认为是在西汉,但也都承认《乐记》的资料是采自先秦诸子故书,故其思想应属战国儒家。
如果从后来《乐记》的思想影响来说,《乐记》的心性说是最值得关注的。
《乐记》中广泛涉及了对心、性、情、欲、好恶等心性论范畴,以内和外、动于中和形于外等构建心性关系,初步奠定了儒家心性论的基本框架,在先秦儒学中是有代表性的。
这一点也是《乐记》和《荀子·乐论》的不同所在。
一、心性说1.物感心动我们先来看《乐记》的心物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焦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
“人心”是《乐记》整篇的中心观念。
《乐记》首先确定了心物关系,即人心之动,是外物所引起的。
心与物的关系形式是“感”,感是外物对人心的作用。
“心感于物”,“心感于物而后动”,就是说外物对人心的作用(感),使人心产生了发动,于是才有声音的发出。
因为“感”是外物对人心的作用,“感于物而动”在这里便是指心受到外物的作用,使心发生了活动,而这些活动具有不同的形式。
那么,是不是人心的所有活动都是由外物引起的呢?作者并没有这样说,我们只能肯定的是,外物会作用和影响于人心,使人心发生活动;而人心的活动就会见诸于声音,即导致声音的发出。
浅析《乐记》中《乐本篇》的音乐观
浅析《乐记》中《乐本篇》的音乐观1. 引言1.1 《乐记》的背景介绍《乐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古代音乐的理论和实践。
该书共分为五篇,其中《乐本篇》是其中的一篇,主要探讨了音乐的本源、要素以及功能等内容。
在《乐记》中,儒家音乐观被赋予了独特的内涵,对古代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乐记》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的中国,当时社会风气开放,音乐文化繁荣。
《乐记》的作者可能为孔子的弟子或后人,他们从实践中总结出音乐理论,形成了这部宝贵的经典。
在当时的社会中,音乐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礼仪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通过《乐记》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儒家对音乐的看法和理解。
这部经典在传承和发展中国音乐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后世的音乐理论和实践都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字数:228】2. 正文2.1 儒家音乐观的主要内容儒家音乐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音乐的重要性和价值的认识,以及音乐对人心性和道德修养的影响。
在儒家思想中,音乐被视为一种可以感染人情感、教育人品德的重要工具。
儒家强调音乐的作用不仅在于欣赏和娱乐,更在于其对人的修养和道德的塑造。
儒家音乐观强调音乐的内在涵义和美学意义。
他们认为音乐应当具有和谐、整体、节制的特点,能够激发人心中的善良情感和高尚品质。
儒家音乐观注重音乐的审美功能和道德教化作用,强调音乐应当符合伦理道德规范,能够引导人们追求道德美和人格完善。
儒家音乐观也强调音乐与人的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密切关系,认为音乐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态。
通过音乐的欣赏和体验,人们可以增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品质,从而实现个体的道德提升和社会和谐稳定。
儒家音乐观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儒家对音乐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为后世音乐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2.2 儒家音乐观的影响儒家音乐观在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自古代至今,儒家音乐观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音乐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析《乐记》中《乐本篇》的音乐观
浅析《乐记》中《乐本篇》的音乐观《乐记》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礼记》中的一部分,记录了古代音乐的种种规范和礼仪。
《乐本篇》是《乐记》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它详细地论述了古代音乐的本质和作用。
本文将对《乐本篇》中的音乐观进行浅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古代音乐的特点与意义。
《乐本篇》首先强调了音乐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它说道:“乐者,民之朴宅也。
”这句话意味着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文化。
《乐本篇》中还提到,音乐具有治理社会的作用。
它说道:“治之则乐,乐之则治。
”这句话强调了音乐对于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的影响。
古代人们相信,通过音乐的表达和传达,可以调和人们的情绪,凝聚人们的力量,进而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
《乐本篇》中还对音乐的艺术特点进行了探讨。
它说道:“夫乐者,心之和也。
”这句话意味着音乐是人们内心情感的外化和放松,是人们情感的和谐和平衡。
古代人们相信,通过音乐的表演和欣赏,可以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满足和愉悦。
《乐本篇》还强调了音乐的正直和纯洁。
它说道:“琴瑟之谱,不苟失信。
”这句话意味着音乐的演奏和创作要真实,不做作,不虚伪。
古代人们认为,只有真实的音乐才能打动人心,才能传达真正的情感和价值观。
《乐本篇》中呼吁人们要尊重音乐,珍视音乐的独特价值。
它说道:“乐正则和,和正则乐。
”这句话意味着只有当音乐合乎规范和道德,音乐家才能获得和谐的自我满足,而人们也才能获得音乐所带来的宁静和愉悦。
《乐本篇》中的音乐观强调了音乐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它认为音乐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治理社会的一种手段。
音乐也是人们情感和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
古代人们追求真实和纯洁的音乐,强调音乐的道德和和谐。
通过对《乐本篇》中音乐观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古代音乐的特点和意义,同时也能够对当下的音乐艺术有更深入的思考。
浅析《乐记》中《乐本篇》的音乐观
浅析《乐记》中《乐本篇》的音乐观《乐记》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乐本篇》是其中的一篇。
这篇文章对于古代中国音乐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乐本篇》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音乐观的内涵和特点。
《乐本篇》中对音乐的定义和功能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其中提到,“乐者,欢乐之情也”。
“欢乐”是对人们情感体验的一种正面表达,音乐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古代人们对于音乐的理解,是以其能够引发人们愉悦情绪和情感共鸣为核心。
《乐本篇》中也提到,“乐何以成而可听也?以动心也。
”这里不仅强调音乐的情感作用,更加突出了音乐对人心情的影响。
古人对于音乐的功能,不仅着重于它的娱乐性质,更加看重其对内心情感的调动和影响。
这一点在古代音乐观念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也体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对心灵的关注和追求。
《乐本篇》中还提到了音乐的审美标准和形式特点。
其中指出了美与声音的关系,“物美而无声处,好音自还”;还提出了美与和谐的关系,“物美而无和者,好声自还。
若和者,三者足。
”这里强调了音乐美的本质在于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这对古代中国音乐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观念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古人对于音乐的审美要求,着重于和谐、统一和整体协调,这种审美标准贯穿古代中国音乐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音乐特有的审美观念。
《乐记》中《乐本篇》所体现的音乐观念,不仅是古代中国音乐思想的重要代表,也对后世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人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音乐文化和审美传统,对后世音乐的创作和演奏产生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乐本篇》中的音乐观念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中国音乐的内涵和特点,为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 “ 音” ;根 据儒家 “ 以乐示礼” 的价值观 , “ 礼”在 “ 乐” 中显 示与被 理解。儒 家 “ 礼乐 治天 下” 的政 治理 想
则必须通过演 出中音乐声 响所乐;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 :J 6 O 9 . 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0 1 2 5 ( 2 0 1 5 ) 0 2 — 0 0 4 5 — 0 2
音乐探究
韦也纳 : 《 乐记 》中的儒 家传 统音 乐观
乐者, 音之所由生也
《 乐记》中的儒家传统音乐观
韦也 纳
( 湖北第l 二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 3 0 2 0 5 )
【 摘 要】 在‘ ‘ 乐者, 音之所由生也”的思维中, 音乐缘起干人心 “ 感于物而动”,“ 乐” 最基础的表象是 “ 声”
文 采 节 奏 ”乃 是 “ 声 之饰 ” ; 《 乐 记 》∞ 是先 秦儒 家解 释 乐理 的传 世 之作 ,它 系统 加 以组 织 并进 行 演 出的 “ 地论 述 了 “ 乐 ”的起 源 、性 质 、功 能 、风 格及 其 与 “ 礼” 而对于 “ 乐 ” 的运 作 ,则应 该从 感动 其本 心 开始 。 “ 音 ”的 起 源 ,是 人 心 所 生 ,而 心 之所 以会 动 ,则 的关 系 。 《 乐记 》 认为 , 音 乐 是通 过声 音来 表 现情 的 , “ 乐者 , 物 使之 然也 ”, 因此 “ 感 于物 而动 , 故形 于声 ”,“ 声” 音之 所 由生 也 , 其 本在 人 心感 于物 也 。 ” 《 乐记》 强 调 了“ 乐” 是 “ 音 ” ,将 这样 的 “ 音” 的教 化 功能 , “ 民声 和 ”则 民心 归 正 ,社 会 伦 理 秩 序 就 相 互 呼应 变化 ,加 以组 织 后成 为 “ 不 会 紊 乱 ,政 治 也 就走 上 正 轨 。 《 乐 记 》还 描述 了 “ 天 以一 定 顺 序排 列 演 奏 ,配 合 各 种舞 蹈 与 仪 式动 作 加 以 演 乐”。 “ 乐 ” 的 本 源在 于人 心 对 人 合 一 ” 的仪 式 表 演 ,经 由表 演塑 造 的想 象 世界 ,具 体 出 ,其 艺 术结 晶就 是 “ 落实 “ 以乐示 礼 ”的音乐 原则 。《 乐记 》 认 为 理想 的音 乐 , 于外 物 的感应 ,而人 因被 外物 引发 哀 、乐 、喜 、怒 、敬 、
一
、
《 乐记 》中的音乐起源论
外在 表现 。
关 于音 乐 的起 源与 本质 , 《 乐记 》 中有着 精辟 的论 述 , 它 肯定 音乐 是表 达 情感 的艺 术 。 《 乐记 》 开 宗 明义 : “ 凡
二、 《 乐记 》中 “ 以乐示礼 ”的乐教 思维
《 乐 记 》看待 音乐 演 出 的观点 ,承袭 了先 秦儒 家 “ 以
本 体论探 讨 。 《 乐论 》开篇 提 到 : “ 乐 者 为 同 ,礼者 为异 。
外化 可被 感 知的 表象 。 《 乐记 ・ 乐象 篇 》 认为: “ 乐者 , 至 则不 争 ,揖让 而治 天下 者 ,礼乐 之 谓也 。 ” 由此 , 《 乐 论 》将 “ 礼 ” 、 “ 乐 ” 二者 的本 质 以对 心 之动 也 ;声 者 ,乐 之 象 也 ;文 采 节 奏 ,声 之 饰 也 。君 礼”、 “ 乐 ” 的不 同本 质 子 动其 本 ,乐 其 象 ,然 后 治 其饰 。” 在此 重 申 “ 乐 ”是 比的 方 式 进行 陈述 ,进 而从 “ 心 之 动 ,并 进 一 步 陈述 “ 声 ”作 为 “ 乐 ”外 显 的表 象 , 在 感 受 与认 识 上 所体 现 出来 的相 异 气 质 ,分 析 二者 在 运
的价值 观 。 以乐 治天 下是《 乐记 》 的深 层 中心 思想 , 音 而起 , 由人心 生也 , 人心 之 动 , 物 使之 然也 。 感 于物 而动 , 乐示 礼 ” 乐 故 形 于声 。 ” 上古 时代 人 民生 活简单 , 日出 而作 、 日落 而息 , 也 是 达致 儒 家 治 国平 天 下 理 想境 界 的重要 路 径 。 如 《 其 情 感 也往 往 单 纯 而 直接 。 当他们 的情 感 受 外 物 的影 响 记 》 首篇 《 乐本 》 的结 论就 提 到 : “ 礼 节 民心 , 乐 和 民声 , 而 发 为 音 乐 时 ,他 们 的喜 怒 哀 乐 就会 毫 无 掩 饰地 表 现 在 政 以行 之 ,刑 以 防之 ,礼乐 刑 政 四达 而不 悖 ,则王 道 备 礼” 、 “ 乐 ” 的运 作 共 同视 为 治 国 的重 要 手 音 乐 里 ,这是 一种 自然而 然 的情 感 流露 。但凡 虚言 伪饰 , 矣 !” 将 “ 乐记 》中直接 对礼 乐关 系进 行探 讨 的论述 , 为赋新 词 强说 愁 的音乐 ,都 无 法 流传久 远 。孔 子 云 : “ 诗 段 与原则 。 《 乐论 》 三百 ,一 言 以蔽 之 日思 无 邪 。” 就是 说 《 诗 经 》所 歌 咏 主 要 集 中在 《乐 论 》与 《乐 礼 》两 篇 中。其 中 《 的 ,都是 当时人 们 的真情 实感 。而 《 乐记 》也 认 为 : “ 唯 是 对 “ 乐”的定义 与各 种 特质 进行 论述 的篇 章 。 《 乐论 》
乐 不 可 以为伪 !” 以 “ 礼”与 “ 乐 ”二 者 对 照 呼应 的手 法 ,进 行 “ 乐 ” 的 在 《 乐 记 》 的文 本 中 , 以 “ 声 ”、 “ 音 ”、 “ 乐” 三个 互 相 关 联 的概 念 ,来 指 涉 音 乐 表 演艺 术 ,以及 与这 同则相 亲 , 异则相 敬 。乐 胜则 流 , 礼 胜 则离 。 合情 饰 貌者 , 礼 自外 作 。乐 由 中出故静 , 些声 响相 关联 的各 种演 出和体 验 。所谓 的 “ 乐 ”是 由 “ 音” 礼 乐之 事也 。……乐 由 中出 , 所产 生 ,显 现 “ 天地 之和 ”的结 果 ,而 “ 声 ”则 是 “ 乐” 礼 自外作 故 文 。 大乐 必 易 ,大礼 必 简 。乐 至 则 无 怨 ,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