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爱国古诗词教(学)案(四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凉州词》(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凉州词》(教案)

《凉州词》教案一、教学内容《凉州词》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课,属于古诗三首之一。

本节课将深入学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这首诗,通过朗读、解析、感悟,使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韵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凉州词》,理解诗意,背诵全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会鉴赏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回顾已学的古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古诗及原因。

(2)出示课题:板书《凉州词》,引导学生关注“凉州”的地理位置。

2. 朗读全诗(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3. 解析诗意(1)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2)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

4.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全诗,感受古诗的韵味。

(2)分组朗读,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5. 背诵全诗(1)教师引导学生分段背诵,逐句检查。

(2)全班齐背,巩固记忆。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韵味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六、板书设计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七、作业设计1. 背诵《凉州词》。

2. 摘抄诗句,进行默写练习。

3. 查找与《凉州词》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凉州的地理位置及历史。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掌握了《凉州词》的正确朗读方法,理解了诗意,感悟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但在解析诗意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出塞》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出塞》教案
1.《出塞》:关关难过,难过关关。大军行处,旌旗蔽日。孤城落日,斗柄东指。一门三代,尽忠报国。
2.《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塞上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古诗阅读技巧,提高对古典文学的理解能力,增强对边塞文化的认识。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出塞》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出塞》:本节课主要学习《出塞》这首古诗。内容包括理解古诗的字词、句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王昌龄表达出的爱国情怀和边塞风光。具体篇目如下:
1.《出塞》:关关难过,难过关关。大军行处,旌旗蔽日。孤城落日,斗柄东指。一门三代,尽忠报国。
3.边塞文化分享:让学生分享课前收集到的边塞文化资料,增进对边塞文化的了解。
五、课后作业
1.抄写三首古诗,并解释重点字词。
2.写一篇关于边塞文化的短文,不少于100字。
3.家长参与:家长协助学生了解边塞文化,共同探讨古诗中的情感价值观。
六、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此外,课堂讨论环节,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感到欣慰。他们在小组内积极交流,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方面,通过学习《出塞》等古诗,学生们对爱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联系生活实际方面,仍显得有些吃力。为此,我将在课后作业中布置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题目,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古诗学习真正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教案(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教案(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教案(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的内容、作者和背景;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4.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感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古诗三首》的诵读和理解;2. 《古诗三首》的作者、背景介绍。

2. 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的抒情意境;2.学生自主欣赏和表达古诗内容。

三、教学准备1.课件:《古诗三首》教学课件;2.教辅材料:古诗原文、注释;3.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包含《古诗三首》的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熟悉古诗的语音。

2. 学习《关山月》(15分钟)教师逐句解读《关山月》,向学生介绍唐代诗人王之涣及其背景。

学生跟读古诗,理解抒情意境。

3. 学习《春晓》(15分钟)教师逐句解读《春晓》,向学生介绍唐代诗人孟浩然及其背景。

学生跟读古诗,理解描述春天的诗意。

4. 学习《渔家傲》(15分钟)教师逐句解读《渔家傲》,向学生介绍宋代诗人范成大及其背景。

学生跟读古诗,理解诗人的豪情和态度。

5. 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三首古诗,对比三首诗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五、课堂作业1.背诵《关山月》中最喜欢的一句;2.用自己的话描述《春晓》中描绘的情景;3.总结《古诗三首》的共同点和特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三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上存在困难,需要在后续课堂上加强引导和训练。

未来可以结合古诗的创作让学生自主写诗,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最新少儿爱国古诗词教案(四年级上册).docx

最新少儿爱国古诗词教案(四年级上册).docx

少儿爱国古诗词教案( 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1.体会龚自珍的英雄气概 , 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2.熟读诗词 , 理解句意 , 从中领会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古诗词激发爱国情感.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个人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 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衰世” , 是“日之将夕”;他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 , 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改革风雷的风气. 他对死气沉沉的社会 , 砰然一击 , 惊醒很多世人的沉梦 , 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 .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 还表达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师:同学们可知道说的是哪位诗人?生:龚自珍(二)走进作者:师: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关于龚自珍的小故事么?或者你认识的龚自珍是什么样的?和大家一起分享你找到的资料吧 .生:龚自珍是清代人.生:龚自珍是诗人、文人、思想家.生:龚自珍是改良运动的先驱者.师: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龚自珍, 对他如此了解. 那请看一看我眼中的龚自珍吧!(幻灯片)龚自珍( 1792 年 8 月 22 日- 1841 年 9 月 26 日) , 字璱( sè)人, 号定庵(ā n). 汉族 ,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 又号羽琌山民. 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主张革除弊政, 抵制外国侵略 , 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8 岁辞官南归 , 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 , 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 , 洋溢着爱国热情 , 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 , 留存文章 300 余篇 , 诗词近 800 首 , 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 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 350 首 . 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三)、诗词赏析1、教师范读 , 划分断句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感悟作者爱国情吧!师: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范读 , 将停顿的地方在书上用“ / ”标注 , 划分断句 . (浩荡 /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自由诵读 .学生模仿范读有感情地大声诵读. 要求:读书过程中试着读出小节停顿, 注意节奏和重音, 读不准确的句子多读两遍.3、朗读 .男女生、师生配合, 通过不同形式朗读. 朗读过程中纠正字音, 教师随机点拔.(教学理念:自由朗诵、整体感知;聆听范读、比照仿诵等.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 , 同时也提高学生驾驭汉字的能力. )4、诗句赏析 , 理解句意 .(四)《出塞曲》1.作者简介:王昌龄( 698— 757), 字少伯 , 汉族 , 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 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 .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 王昌龄早年贫苦, 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 ,30 岁左右进士及第 .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 , 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 , 因事被贬岭南 .2.诗词赏析(1 )师范读 , 生自由朗读 ,分组读 ,齐读 .(2 )诗句赏析 , 理解句意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爱国诗词, 同学们能从诗词中感受到的两位词人强烈的爱国情感.我们应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 ,勤奋学习 ,增强本领 ,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为祖国大厦添砖加瓦.小小君子格言警句教案(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能熟读四句爱国格言警句 .2. 能理解四句爱国格言警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到作者的爱国之情.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格言警句激发爱国热情.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爱国的格言警句?2.学生讨论发言 .(二)格言警句学习1.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四句爱国格言警句, 我们分组比赛 , 看哪一组表现得最好 .2.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 , 并由小组内自行选出小组长 , 然后给自己的队取队名 , 队名要和爱国相关 .3.下面 , 我们来学习第一句格言 .(1)这句格言的作者是茅以升 . 大家都知道哪些关于茅以升的资料呢?每答对一点就给小组加一分 .(2)学生回答 , 师相机补充 .(3)请同学自己来说说你对“我是中国人 , 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 . ”的理解 , 表达正确即可得一分 .(4)师小结:茅以升曾对人们说 , “我是中国人 , 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 . ” , 展示了茅以升的精忠报国的精神 . 在国家需要可造之材时 , 奉献自己的能力把国家建设的更美好.4.按照上述方法学习后面的三句格言.(1)杨靖宇 (1905--1940), 著名抗日英雄 . 原名马尚德 , 字骥生 , 汉族 , 河南省确山县人 ,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 无产阶级革命家 , 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 ,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 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 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 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 他在冰天雪地 , 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 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 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 杨靖宇曾说过:“国即不国 , 家何能存 . ”( 2)季羡林( 1911 年 8 月 6 日— 2009 年 7月 11 日) , 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 , 又字齐奘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 , 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 年的祖国怀抱 . 同年秋, 经陈寅恪推荐 , 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 . 季羡林回国后 ,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 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 解放后 , 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 , 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 虽然没有实际投入到战争中, 但是他用语言和文字加入到抗战中, 他曾说道:“平生爱国不甘后人 , 即使把我烧成灰烬 , 我也是爱国的 . ”(3)钱伟长(1912.10.9—2010.7.30),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 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1936 年 , 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抗日救国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46 年 5 月 , 钱伟长回国 , 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 , 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1946 至 1957 年 , 研究圆薄板大挠度摄动解和奇异摄动解、润滑理论、压延加工、连续梁、扭转问题、建筑史、扁壳跳跃和方板大挠度 . 他曾说到:“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 , 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 . ”5.小组自由读 , 然后分组比赛读 .(三)小结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 写满了忠和义 , 充满着家国情怀 . 很多仁人志士、英雄豪杰 , 之所以万古流芳、行为世范 , 多因精忠报国、罹难不顾 . 同学们 , 我们也应该向这些伟大的爱国英雄们学习 , 所以 , 我们从现在起 , 要好好学习 , 从小事做起 , 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 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奉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 ,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一份绵薄之力 .小学生健康心理好习惯教案(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心理好习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与人交往中注意培养自己的健康心理 . 知道健康心理对自己成长的好处;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 , 能对不利于健康心理形成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培养自己的健康心理.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今天我们先来听个故事. (播放孟母诫子的故事)(3分钟)2、活动明理( 1)教师:听了刚才的故事, 同学们一定也很可惜孟母把织好一半的布料剪掉, 所以我们的学习也应该和孟子一样要持之以恒, 不能半途放弃.下面我们大家共同来说说健康心理都包括哪些方面.(学生分别议论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 将事先准备好的有关性格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 . 如学生回答不全, 教师及时加以补充. )( 2)教师: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带来了几个动物, 请你们对照黑板上的内容, 看一看哪个动物具备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看好了以后 , 就请你将这个动物的图片贴在这个性格牲下面.(学生边说边贴图片)( 3)说一说自己所喜欢的动物, 为什么喜欢它?人如果也具备这样的性格好不好?( 4)演一演A、请五名同学表演早晨清扫教室的情景;B、再请六到七名同学表演课间活动情景;C、最后请两名同学表演自习课上的活动情景.( 5)说一说按照课文中的要求分别对表演的情景谈出自己的看法 , 并对不健康心理进行帮助 .(帮助措施要具体可行 . )( 6)动动手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白纸发给学生, 请学生写出自己的心理特征.( 7)猜猜看教师将学生写好的纸条收好后 , 抽出几张 , 分别读出其中的内容 , 请同学们猜测纸条上写的是谁?并对猜中的同学加以奖励 .教师:能迅速猜出的同学, 说明你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是一个细心的人. 同时 , 被猜中的同学 , 说明你们的性格特征十分明显, 具有健康的心理, 大家都会喜欢 .三、总结全课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 , 同学们可能更加喜欢诚实守信、持之以恒、善待他人、守时惜时的人了 . 要想成为这样的人 , 其实并不难 , 只要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培养锻炼自己 ,日积月累 , 你就具备了健康的心理 , 你的生活就会充满快乐 .在实践中 , 你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培养、锻炼自己 , 让自己变得更加可爱. 如果你有了更好的方法也可以介绍给同学们, 让大家与你分享快乐, 共同培养良好性格.小学生礼貌待人好习惯教案(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礼仪之邦 , 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要继承和发扬 .2.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 , 是社会交往的需要 , 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 情感:二、教学重难点学生懂得礼貌待人的意义 , 学生能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 .三、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师:你们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吗?孔融有五个哥哥, 一个小弟弟 .有一天 , 家里吃梨 . 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 哥哥让弟弟先拿. 你猜 , 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 , 不拣大的 , 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爸爸看见了 , 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 . 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 又让你先拿 , 你为什么不拿大的, 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 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 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 我是哥哥 , 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 , 孔融讲得多好啊. 他父亲听了 , 哈哈大笑:“好孩子, 好孩子 , 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 , 知道让梨 . 上让哥哥 , 下让弟弟 . 大家都很称赞他.那老师再给大家讲个黄香的故事吧!黄香 , 东汉人 , 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 当时的人称颂他:“天下无双, 江夏黄香 . ”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 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黄香 9 岁时母亲去世了. 他十分悲伤 , 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冬夜 , 天气寒冷 . 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 躺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夏天夜里很热, 黄香就手执蒲扇, 对着父亲枕席使劲扇着.黄香长大后 , 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 让他担任魏郡太守. 有一年 , 魏郡遭受特大水灾, 百姓苦不堪言 . 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 百姓没有不感动的.4.提问:孔融和黄香是怎样礼貌待人的?他们这样做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想他们学习?5.小结:他们与别人接触时态度热情文雅, 说话文明和气 , 举止大方端庄 , 尊老爱幼 , 像他们这样就是礼貌待人. 他们尊重人、理解人, 是礼貌待人的楷模.6 .提问:孔融和黄香这样对待别人, 别人会有什么感受?7.小结:别人会感到亲切、愉快 , 温暖 , 人们会尊重、信任他们 , 愿意与他们交往 , 和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 愿意按照他的要求办事. 礼貌待人体现了一个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 礼貌待人对于个人来讲是一个人内在美的表现, 是做人的基本品质.8.提问:今天 , 我们已进入了高科技时代 , 物质文明高度发达 . 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以礼待人有什么重要作用?不讲礼貌会有什么后果?9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听到的事情谈认识.10.小结:在与他人交往中 ,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 , 对待自己有礼貌 . 同样 , 我们也应对别人有礼貌 . 尊重他人 , 礼貌待人 , 是与人友好交往的条件 . 社会越发展 , 对我们每个人礼仪方面的要求越高. 尊重他人 , 以礼相待是社会交往的需要, 是做好工作、办好事情、生活愉快的前提 . 有人说“生活里最重要的是礼貌 , 他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 . ”可见 , 礼貌待人确实很重要 .(二)、深入明理、导行1.联系实际 , 深入明理( 1)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在礼貌待人方面是怎样做的?有什么体会?通过刚才的学习,自己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2)夸夸本班在对人有礼貌方面做的好的同学.( 3)请同学们谈谈自己遇到的不礼貌待人的人的事例, 以及当时自己的感受.( 4)小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 有礼貌的话可以给人带去无限的温暖 , 粗鲁无理的话伤害他人的情感和自尊, 使人听后感觉像严冬一样的寒冷. 有句俗话说的好 , “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 ”(电脑演示: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 )因此我们说话时一定要注意态度要诚恳和气, 语言要文明得体.(三)、总结1 .请学生谈学习本课的体会 .2 .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做个礼貌待人的好学生,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应做到文明用语、遵守秩序、谦虚谦让、尊老爱幼、待人热情, 让我们用礼貌花装扮我们的社会, 那时 , 我们的社会会更加美好 .小学生上下学安全好习惯教案(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注意上下学交通安全的重要性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安全常识, 培养学生交通安全防范意识.二、教学重难点:学生能把所学的交通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让我们想一想, 在上下学途中 , 存在哪些安全方面的隐患?面对这些, 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学生发言 , 老师适时点评.(二)学习交通法规1. 辨认交通标志师:同学们 , 要保证安全 , 其实这里的学问可多了 , 在我们的道路上面 , 是不是有很多的交通标志啊 , 你认识哪一些呢?出示交通志.:我的交通志有很多很多 , 要想了解更多的交通志 , 后我回家可以上网一或者咨老和家 .2.怎灯 . (提 , 、黄、灯)每位同学必牢如下行走安全常:当你走在路交叉路口, 会看到黄三种色的灯光交替;灯又叫交通指信号灯, 安装在路的交叉路口, 指有序行;灯亮 , 准行人通行;黄灯亮 , 不准行人通行, 但已入人行道的行人, 可以通行;灯亮 , 不准行人通行;黄灯, 行人在确保安全的原下通行.3、怎人行横道(也叫斑)斑可以保障行人安全横路, 同学从小要养成路走斑的好, 不乱跑, 不斜穿;那么怎斑呢?同学都知道, 斑的两端有两种色, 安装在斑的两 , 当灯亮 , 路上的机就会停下来, 行人就可以安全路了, 切在路要察不能急追猛跑.(三)生互上下学中的危因素(1)横穿路很容易出危 .(2)三五成群并排走在非人行道上 , 最容易生交通事故 .(3)上 , 下班高峰后 , 路上稀少 , 因路中少人稀思想麻痹 . 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 .(4)行走一心两用 , 走看 , 或走想 , 或走聊天 , 走玩⋯⋯做, 可能子不来撞你 , 你倒自己去撞子 , 因此也十分危 .(5)在上下学途中玩火耍水 , 很可能生意外 , 他人或自己的生命来危 .(6)在放学途中 , 嬉打 , 急追猛跑 .(四)上下学安全注意事1、同学在路上遇到危情况怎么?如果意外遇到交通事故 , 千万不要惊慌 , 要大声呼救或及打 122 交通事故警 , 向附近的交通民警警 .2、事故生后, 在尽力保好的同要确保自身安全, 避免生二次交通事故.3、遇到有肇事逃逸的, 要下牌号, 型和身色并及告交警.4.同学在上下学期伴而行 , 遇到危要相互帮助 , 及求救 .5.在上下学中不玩火耍水 , 注意安全 .6.在上下学途中 , 有秩序的回家 , 不嬉打 , 急追猛跑 .(五)小同学 , 了我的安全 , 了他人的安全 , 大家一定要注意上下学安全 , 要刻提醒自己 , 要从我做起 , 从在做起 , 从点滴小事做起 .小学生饮食卫生好习惯(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认识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和有损健康饮食习惯.2、培养学生不挑食, 多喝白开水的饮食习惯.3、让学生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二、教学难点:培养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三、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 谈话导入出示幻灯片 , 老师:小超市里、地摊上的琳琅满目的食品 , 大都是垃圾食品 , 同学们 , 我们经常光顾吗?学生:我们经常光顾, 我觉的那个味道不错.师:现在社会上有许多胖墩儿, 是怎么变成的?学生:吃出来的 , 一口一口吃出来的;暴饮暴食;肯德基等油炸食品 , 雪碧、可乐等碳酸饮料 ---------老师:那么我们吃这个不好, 那个不好 , 究竟应该吃些什么呢?学生:蔬菜、水果, 豆类 , 奶 ------(二)、日常生活中, 有损健康的饮食习惯.1、先出示一日三餐不良饮食习惯:早餐 ----空腹,或者吃得少.午餐 ----随意吃些,凑合吃晚餐 -----弥补一天“欠账”, 丰盛 .2、挑食的后果 .牙龈出血 , 或者头发枯黄等情况, 影响人的正常发育.3、出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金字塔让学生说出 , 塔尖吃的最少的的食用油、盐;其次 , 是奶类、奶制品、坚果 , 中间是肉蛋;下边 , 可以多吃的是水果蔬菜谷类薯类 , 最下边的是水 , 要多饮用白开水 .4、出示幻灯片 , 爷爷血压高了 , 原因是盐多 .“咸香淡没味” . 像我们四川地区的南方人 , 食盐比较多 , 这是极端错误的 . 北方人心脑血管高发区 , 罪魁祸首是食盐过多 , 其次才是肉、油等高脂食品 .看一看 , 你是不是有以下饮食的坏习惯,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1).偏食(2).边看电视边吃饭, 吃完饭马上玩电脑(3).爱吃甜品或糖(4).爱吃零食(5).爱吃颜色鲜艳的食品(6).光顾街边小摊,爱吃烧烤(7).不喝牛奶,喜欢喝雪碧等碳酸饮料5、同学们看书一起讨论:“有利健康的饮食习惯”.(1).按时吃饭(5).清淡饮食 (9).多喝白开水(2).饭前喝汤(6).卫生饮食(3).不吃零食(7).饮食均衡(4).不暴饮暴食(8).细嚼慢咽“有损健康的饮食习惯”:快食零食暴食烫食咸食6、出示图片让学生知道不规律饮食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 和智力发展 .7、课堂检测:1)、早上时间太紧张 , 可以不吃早餐 . ”对吗?为什么?2)、小明拿着饭碗睁大眼睛 , 正在看“叮当” , 这时大雄被肥仔捉住打 , 圆头圆脑的叮当正跑过去救大雄 . 小明顾不上吃饭喊:叮当跑快点 . 吃饭时看电视 , 对吗?3)、晚上吃大鱼、大肉等高蛋白食品会诱发什么疾病?8、学生齐读:饮食卫生要做到:一日三餐 , 定时定量 , 不偏食 , 不挑食 .早餐吃得好 , 午餐吃得饱 , 晚餐吃得少 .暴饮暴食最不好. 从小养成好习惯, 身体健康又强壮.9 、学生总结学到了什么.(三)总结教师总结:每个学生的家庭条件各不一样, 所以在吃饭时先要考虑吃饱肚子, 注意荤素搭配, 但最重要的是不偏食 , 不挑食 .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 才会有健康的身体 . 有了健康的身体 , 才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 所以从今天起 , 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小学生自我服务好习惯教案(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学生养成收拾房屋、洗涮餐具等的家务劳动.2. 养成主动关心公共事务的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唤起体验;1、昨天 , 老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周末作业, 就是让每位同学周末在家主动要求收拾自己的房屋、洗涮餐具;2、学生交流 , 谈谈自己的感受生:其实自己收拾自己的房屋有助于能更快找到自己的东西.生:自己能更珍惜劳动.(二)个人卫生自己做1、说说自己在家的个人卫生有哪些是独立完成的, 哪些需要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的帮忙?(学生交流后言)2、我已是五年的大同学了, 我自己的事情就自己做, 大家来一,哪些个人生需要我自己去做?(1)洗澡;(2)洗;(3)剪指甲;(4)洗衣服鞋袜;⋯⋯3.遇到不会做的我怎么?(家、老、同学、从本和网上学⋯⋯)4、小:所以, 我可以通我自己的努力去独立做个人生.(三)主关心公共事1.:同学知道哪些是班公共事?2.学生分 .3.:班公共事有:打生的安排、班干部的、体育体拳的学、寝室住宿的安排 ...... (五)小同学 , 真正做能干的小朋友 ,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要看你的行 . 在生活中 , 我要用我的智慧去自己服 , 只有我得独立 , 才能更好的面生活中的挑 , 同也能我成更加秀的人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出塞》教学设计《出塞》教材分析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本单元围绕“家国情怀"安排四篇课文,单元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在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

本单元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七单元,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习作时注意抓住人物,写出特点。

本单元承接了第六单元“成长故事",设置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主题。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在上单元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等要素基础上的延伸。

因而本单元在整册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王昌龄的《出塞》有两首,这是第一首。

本诗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本诗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

“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教案)教学内容《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描绘边塞战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出塞》的全文解读、背景分析、意境描绘、韵律讲解以及作者介绍。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出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出塞》,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掌握基本的诗词分析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1. 诗词意境的把握: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边塞战事的背景理解有限,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2. 韵律节奏的掌握:古诗词的韵律对于学生来说是新的知识点,需要通过反复朗读和教师的示范来掌握。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出塞》的相关背景资料和插图。

- 教学挂图:展示《出塞》的作者王昌龄及相关历史背景。

- 课文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边塞战事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出塞》。

2. 初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出塞》,指导学生注意诗句的停顿和语气。

3. 解析诗意:逐句解析诗意,讲解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4. 感悟意境:通过多媒体展示边塞风光,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悟诗的意境。

5. 学习韵律: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学习诗词的韵律节奏。

6. 作者介绍:介绍王昌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诗人的了解。

7. 总结提升: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条理分明,包括《出塞》的诗句、重点词汇、作者简介和诗词韵律等要点。

作业设计1. 朗读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朗读《出塞》,并解释诗句含义。

2. 写作作业:写一篇关于《出塞》的感想,不少于100字。

3.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边塞诗人如高适、岑参的作品,拓展知识面。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第七单元导读【单元导教】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

教学本单元课文可以充分借助朗读引导学生感知文本内容,体会先辈们的爱国情怀。

在此基础上,借助多种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事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同时,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

【单元教学目标】字词句:认识30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1个字和15个词语。

阅读: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和《别董大》。

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2.能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能查找资料,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情怀。

4.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出词语形容的人物。

5.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口头表达:1.能表达自己的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书面表达:1.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封信,做到内容清楚。

2.能正确书写信封。

21 古诗三首【课前解析】关注古诗:《出塞》感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生活的渴望与期盼。

《凉州词》描写了出征前将士们开怀畅饮的场面,表现出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情怀。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关注学习古诗的方法:1.借助文中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2.根据注释,用字面意思理解诗意。

3.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体味诗人情感。

【教学目标】1.认识“塞、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10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了解古诗背后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怀。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能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2.了解古诗背后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怀。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

单元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课主要学习前两首《出塞》和《凉州词》,为唐代边塞诗。

两首诗都有鲜明的爱国主题,是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依托,但这种教育要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相结合,做到润物无声。

二、学情分析对于古诗的学习,学生并不陌生。

能借助看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基本感知诗意。

《出塞》和《凉州词》两首古诗中所呈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可借助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三、教学目标1.认识“塞、秦”等8个字,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能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体会诗人的情感,说出自己的体会。

4.在对比中体会两首古诗的异同,深入理解边塞诗。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说出自己的体会。

难点:在对比中体会两首古诗的异同,感悟古诗创作特点,深入理解边塞诗。

五、教学过程:(一)诗意导入,走近边塞诗孩子们,古诗是中华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田园诗里“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杜甫笔下静谧柔美的田园风光;送别诗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笔下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七单元家国情怀《古诗三首》中的前两首,去品味边塞诗的诗意情感。

所谓“边塞”就是边疆的意思。

一起去看看唐朝的边塞。

(出示唐朝地图)唐朝时期我国地广物博气候适宜、水草丰茂,特别适合百姓居住。

而与其相邻的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居住地因为气候原因,终年过着游牧生活,很难安居乐业,所以它们一心想着跨过阴山……唐朝的皇帝愿意吗?百姓愿意吗?这就需要将士们驻守边疆,保卫祖国领土。

)边塞诗就是描写边塞自然风光和将士们生活的古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从耳熟能详的古诗说起。

少儿爱国古诗词教(学)案(四年级上册)

少儿爱国古诗词教(学)案(四年级上册)

少儿爱国古诗词教案(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体会龚自珍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2.熟读诗词,理解句意,从中领会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古诗词激发爱国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个人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

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衰世”,是“日之将夕”;他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改革风雷的风气。

他对死气沉沉的社会,砰然一击,惊醒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

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还表达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

师: 同学们可知道说的是哪位诗人?生:龚自珍(二)走进作者:师: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关于龚自珍的小故事么?或者你认识的龚自珍是什么样的?和大家一起分享你找到的资料吧。

生:龚自珍是清代人。

生:龚自珍是诗人、文人、思想家。

生:龚自珍是改良运动的先驱者。

师: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龚自珍,对他如此了解。

那请看一看我眼中的龚自珍吧!(幻灯片)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

汉族,仁和(今)人。

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

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主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

他的诗文主“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

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三)、诗词赏析1、教师读,划分断句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感悟作者爱国情吧!师: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将停顿的地方在书上用“/”标注,划分断句。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爱我中华》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爱我中华》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爱我中华》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当前社会,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爱我中华》这一课,正是以诗歌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壮丽河山和丰富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本教学案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同时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知识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爱我中华》的基本内容,掌握生词、生字,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等方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提升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4.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2.强调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五)作业小结
1.家庭作业:请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作文,字数不限,要求表达真情实感。
2.课后拓展:鼓励学生收集关于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资料,进行课堂分享,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如角色扮演、诗歌创作等,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课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

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

部编版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古诗三首》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读古诗三首,了解其内涵和意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背诵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

三、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隐喻和象征。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古诗描绘的画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古诗相关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世界,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学习古诗一《登鹳雀楼》(20分钟)1.学生跟读古诗,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讲解古诗中的词语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3.分组讨论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呈现讨论结果。

3. 学习古诗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0分钟)1.学生齐读古诗,感受诗人对友情的描写。

2.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情感表达,思考诗人的感慨。

3.学生讨论古诗中的寓意和象征,进行展示和分享。

4. 学习古诗三《江南逢李龟年》(20分钟)1.学生合唱古诗,感受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2.教师讲解诗句中隐含的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情感。

3.学生分角色朗读古诗,展示古诗中的场景和氛围。

5. 小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三首古诗,回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体会。

五、课堂延伸1.给学生布置古诗朗读任务,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感。

2.让学生自由创作一首古诗,体验古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背诵古诗《登鹳雀楼》。

2.要求学生写一份课后反思,总结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的领悟和欣赏能力得到提升,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在后续教学中,需要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教案)第七单元以“报效祖国”为主题,包含《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以及作“写信”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研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篇课文均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其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蓄须》则是以主要人物的言行来体现人物的品质。

在教学本单元课文时,应以读为主,通过阅读体会人物的品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写信”时,除了关注书信格式,还要注意书信的内容和对象。

在“语文园地”中,学生之间可以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研究正确使用成语和反问句。

同时,也要背诵和积累古诗。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出塞》、《凉州词》和《夏日绝句》。

这三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生活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边塞战争的慨叹和对祖国的深情祝福。

在研究这三首古诗时,学生应该掌握30个生字,23个字的写法,3个多音字的读音,以及16个词语的写法。

同时,还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边塞诗”的特点。

默写《出塞》和《夏日绝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蓄须》则是以主要人物的言行来体现人物的品质。

前者讲述了少年XXX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见到一位妇女被欺负却无处说理,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

后者则讲述了XXX为了表达对日寇的抗议,找很多借口,留起胡须,最后不惜自伤身体,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事。

通过研究这两篇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立志读书,热爱祖国的情感。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歌颂延安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以及对延安的向往之情。

在研究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与同学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正确运用表现革命烈士的成语,研究词句段的运用和日积月累会运用反问句。

同时,还要背诵《别董大》,积累有关别离的诗句。

总之,本单元的教学旨在通过研究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阅读兴趣,同时也要注重语文要素的掌握和运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教案)教学内容《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描绘边塞战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朗读并背诵《出塞》。

2.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情感。

3. 学习并运用描写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词汇和句式。

4. 了解唐代边塞诗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出塞》;理解诗歌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复述;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感受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识记和运用。

3. 唐代边塞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教材。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背景和相关图片)。

3. 字词卡片。

4. 诗歌朗诵音频。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古风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古代边塞的氛围,然后简要介绍《出塞》的作者王昌龄及其创作背景。

2. 新课呈现:展示《出塞》的全文,引导学生齐读,注意字词的发音和诗句的节奏。

接着逐句解析诗意,帮助学生理解每句诗的内涵。

3. 深入解读: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如“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所营造的战争氛围,以及诗人对士兵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中某一句或某一意象的感受和理解。

每组选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评价。

5. 朗诵练习:学生个人或分组练习朗诵《出塞》,注意情感的传达和语调的抑扬顿挫。

6. 知识拓展:介绍唐代边塞诗的一般特点,如常用的意象、主题等,并简要介绍其他著名的边塞诗人及其作品。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出塞》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包括:- 诗歌标题和作者。

小学爱国古诗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爱国古诗试讲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古诗《登高》的作者和背景,学会背诵古诗《登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登高》的内容和意境。

2. 学会背诵古诗《登高》。

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

2. 体会古诗中的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古诗《登高》的朗读音频、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古诗《登高》,了解作者杜甫的相关事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杜甫及其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爱国诗人吗?引导学生回答。

二、新课讲授1. 教师朗读古诗《登高》,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介绍作者杜甫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时代背景。

3. 逐句讲解古诗,解释生僻字词,如“独登”、“霜鬓”、“潦倒”等。

4. 引导学生体会古诗中的爱国情感,提问:诗人为何会感到“潦倒”?他表达了一种怎样的爱国情怀?三、朗读练习1. 学生跟读古诗《登高》,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韵律。

2. 分组朗读,每组选一个学生担任领读,其他学生跟读。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四、背诵指导1. 学生尝试背诵古诗《登高》,教师鼓励并指导。

2. 学生之间互相检查背诵,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爱国情感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将古诗《登高》背诵给家人听。

2. 搜集有关杜甫的其他爱国诗作,了解其爱国情怀。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古诗《登高》,让学生了解了杜甫及其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小学四年级上册诗词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诗词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诗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诗词,了解诗词的特点与魅力;2.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3.学习背诵优秀的古代诗词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4.通过学习诗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认识什么是诗词,了解诗词与散文的区别;2.选取适合小学生的古代儿童诗词,进行学习与欣赏;3.学习背诵几首经典的古代诗词作品;4.进行诗词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课程安排:1.课堂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诗词的定义与特点,引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并展示几首简短的儿童诗词作品。

2.课文学习与欣赏(30分钟)选择几首适合小学生的儿童诗词,包括《静夜思》、《咏鹅》等,进行诵读与欣赏。

教师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美妙之处,并解读其中的意境与想象。

3.诗词背诵(20分钟)选择几首经典的古代诗词作品,如《春晓》、《登鹳雀楼》等,进行背诵训练。

教师可以采用分段背诵、齐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诗词的韵律和语调。

4.创作诗词(3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题材,如描写四季、美丽的自然景观等,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诗词创作。

鼓励学生尽量运用自己学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肯定,鼓励学生保持对诗词的热爱和学习,并提醒学生可以每天背诵一首诗词,培养长期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诗词的学习;2. 通过诵读、欣赏、背诵和创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诗词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诗词创作。

五、教学资源和材料:1.多媒体课件:包括古代诗词的图片展示、背诵示范音频等;2.教材:教师根据教材中的诗词选取适当的内容进行教学;3.纸笔:供学生进行创作和记笔记。

六、课后作业:1.背诵诗词: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背诵,并做个人朗读;2.写作: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创作一首诗词。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古诗三首》教案设计(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古诗三首》教案设计(说课稿)

注释
① 〔但使〕只要。
② 〔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③ 〔教〕令,使。
④ 〔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⑤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大意:倘若还有像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
资料1: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无数青春生命葬身黄沙大漠,无数家庭破碎凄清。 资料2:西汉时,匈奴犯境,民不聊生。英勇善战的将领参军抗击匈奴。他们舍生忘死,屡建奇功,终于赶跑了匈奴,消除了北方的边患。
① 〔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后来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自杀。
② 〔不肯过江东〕项羽在与刘邦的斗争中失败,有人劝他东渡长江,再作打算。但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自杀身死。江东,长江在安徽芜湖、江苏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jié


/
/
/
/
靖康二年(1127),金兵南侵,汴京失陷。宋高宗赵构领着臣子仓皇南逃,将大片国土拱手让金。动乱中,李清照夫妇也逃亡江南。不久丈夫去世,李清照孤苦无依,尝尽了人间艰辛。在那样国破家亡的岁月里,广大百姓更是饱受战乱之苦。百姓平时受尽了剥削压迫,国难当头,朝廷却抛弃他们于水火之中。
解诗题
注释
① 〔但使〕只要。
② 〔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③ 〔教〕令,使。
④ 〔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⑤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到关外去阻击来犯的敌人




出塞 [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思考、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六)课堂小结(约5分钟)
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回顾了《夏日绝句》的朗读技巧、创作背景、大意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在《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这种景色与战士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3.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组4 - 6人。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活动,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4.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进行总结归纳。对于《出塞》,明确指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良将保国安民的渴望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对于《凉州词》,指出所描绘的景色是西北边地的壮丽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了战士们生活的艰苦与孤独,同时也展现了战士们豪迈豁达的胸怀。
3.请几位学生分别朗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主要从字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同样,教师范读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和展示朗读,初步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的目的,同时通过评价环节,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评价能力。
(三)了解创作背景(约10分钟)
在阅读能力方面,学生能够提取古诗中的关键信息,但对于分析诗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等深层次的阅读技巧还不够熟练。
此外,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于古诗所描绘的边塞生活、历史背景等缺乏直观的感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古诗内涵的理解。
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小组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通过总结归纳,确保学生准确理解古诗的大意。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教案)

第七单元国家情怀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在第四单元语文要素的基础上的一个提升。

由于本单元课文所写的内容离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适当补充相关资料或引导学生课下自行补充背景资料,以帮助理解。

同时,重点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并借机进行德育教育。

对于本单元习作,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和名人素材进行引导,让学生理解书信的目的及写法。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古诗三首本课以慷慨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通过古诗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了古代人们的爱国思想,表达了诗人们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借助注释和关键词体会诗歌内涵,感受诗人对国家的深深热爱之情;达到朗读、背诵、默写要求。

2课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文章通过写少年周恩来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缘由,表现了他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

抓住两个过渡段,讲清三件事;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内容,感受人物的情怀;写读书目的。

2课时梅兰芳蓄须本文记叙了梅兰芳为拒绝给日本侵略者演出,蓄须明志的一段往事,表现了他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把握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1课时延安,我把你追寻本诗讴歌了延安精神,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强调延安精神永不过时。

借助朗读的方式,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和文中的插图,理解诗歌主题。

1课时习作写信以一封信为例,引导学生发现写信的格式和好处,学写书信。

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信,做到内容清楚;能正确书写信封。

2课时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讨论、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积累形容人优秀品质的词语和一首送别诗;学习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反问句的妙处,懂得说话要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语气。

2课时词句段运用丰富词汇积累,体会反问句的语气变化,能用不同的语气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日积月累积累《别董大》一诗。

2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塞、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10个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教案教学内容《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通过对边塞战事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和对戍边将士的敬意。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出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句,理解诗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1. 诗句的理解:由于《出塞》的语言较为古奥,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诗句的具体含义。

2. 情感的把握: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将士的敬意。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出塞》的背景资料和朗读示范。

2. 课本和笔记本:用于学生阅读和记录重要内容。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出塞》的作者王昌龄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出塞》,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3.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 情感体验: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5. 背诵:学生集体背诵《出塞》。

6.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出塞》的艺术价值。

板书设计1. 《出塞》2. 诗句解析:逐句解释诗句,突出重点词汇。

3. 情感体验:画出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示爱国情怀。

作业设计1. 背诵《出塞》。

2. 写一篇关于《出塞》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和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了《出塞》的诗意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古诗的魅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出塞》的教学难点在于诗句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由于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其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存在一定差异,加之涉及边塞战事等特定历史背景,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把握诗句的具体含义和诗人的情感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儿爱国古诗词教案(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体会龚自珍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2.熟读诗词,理解句意,从中领会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古诗词激发爱国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个人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

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衰世”,是“日之将夕”;他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改革风雷的风气。

他对死气沉沉的社会,砰然一击,惊醒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

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还表达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

师:同学们可知道说的是哪位诗人?生:龚自珍(二)走进作者:师: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关于龚自珍的小故事么?或者你认识的龚自珍是什么样的?和大家一起分享你找到的资料吧。

生:龚自珍是清代人。

生:龚自珍是诗人、文人、思想家。

生:龚自珍是改良运动的先驱者。

师: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龚自珍,对他如此了解。

那请看一看我眼中的龚自珍吧!(幻灯片)龚自珍(1792年8月22 日- 1841年9月26日),字璱(s e)人,号定庵(Q n)。

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

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

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三)、诗词赏析1、教师范读,划分断句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感悟作者爱国情吧!师: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范读,将停顿的地方在书上用“/”标注,划分断句。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自由诵读。

学生模仿范读有感情地大声诵读。

要求:读书过程中试着读出小节停顿,注意节奏和重音,读不准确的句子多读两遍。

3、朗读。

男女生、师生配合,通过不同形式朗读。

朗读过程中纠正字音,教师随机点拔。

(教学理念:自由朗诵、整体感知;聆听范读、比照仿诵等。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同时也提高学生驾驭汉字的能力。

)4、诗句赏析,理解句意。

(四)《出塞曲》1•作者简介:王昌龄(698—757 ),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2.诗词赏析(1)师范读,生自由朗读,分组读,齐读。

(2)诗句赏析,理解句意。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爱国诗词,同学们能从诗词中感受到的两位词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我们应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勤奋学习,增强本领,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为祖国大厦添砖加瓦。

小小君子格言警句教案(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能熟读四句爱国格言警句。

2.能理解四句爱国格言警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到作者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格言警句激发爱国热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爱国的格言警句?2.学生讨论发言。

(二)格言警句学习1.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四句爱国格言警句,我们分组比赛,看哪一组表现得最好。

2.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并由小组内自行选出小组长,然后给自己的队取队名,队名要和爱国相关。

3.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句格言。

(1)这句格言的作者是茅以升。

大家都知道哪些关于茅以升的资料呢?每答对一点就给小组加一分。

(2)学生回答,师相机补充。

(3)请同学自己来说说你对“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

”的理解,表达正确即可得一分。

(4)师小结:茅以升曾对人们说,“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

”,展示了茅以升的精忠报国的精神。

在国家需要可造之材时,奉献自己的能力把国家建设的更美好。

4.按照上述方法学习后面的三句格言。

(1)杨靖宇(1905--1940),著名抗日英雄。

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

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杨靖宇曾说过:“国即不国,家何能存。

”(2)季羡林(1911年8月6日一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怀抱。

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

季羡林回国后,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

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

虽然没有实际投入到战争中,但是他用语言和文字加入到抗战中,他曾说道:“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烬,我也是爱国的。

”(3)钱伟长(1912.10.9 —2010.7.30),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抗日救国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46年5月,钱伟长回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1946至1957年,研究圆薄板大挠度摄动解和奇异摄动解、润滑理论、压延加工、连续梁、扭转问题、建筑史、扁壳跳跃和方板大挠度。

他曾说到:“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

”5.小组自由读,然后分组比赛读。

(三)小结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满了忠和义,充满着家国情怀。

很多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之所以万古流芳、行为世范,多因精忠报国、罹难不顾。

同学们,我们也应该向这些伟大的爱国英雄们学习,所以,我们从现在起,要好好学习,从小事做起,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奉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一份绵薄之力。

小学生健康心理好习惯教案(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心理好习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与人交往中注意培养自己的健康心理。

知道健康心理对自己成长的好处;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能对不利于健康心理形成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培养自己的健康心理。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今天我们先来听个故事。

(播放孟母诫子的故事)(3分钟)2、活动明理(1)教师:听了刚才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也很可惜孟母把织好一半的布料剪掉,所以我们的学习也应该和孟子一样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放弃。

下面我们大家共同来说说健康心理都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分别议论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事先准备好的有关性格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

如学生回答不全,教师及时加以补充。

)(2)教师: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带来了几个动物,请你们对照黑板上的内容,看一看哪个动物具备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看好了以后,就请你将这个动物的图片贴在这个性格牲下面。

(学生边说边贴图片)(3)说一说自己所喜欢的动物,为什么喜欢它?人如果也具备这样的性格好不好?(4)演一演A、请五名同学表演早晨清扫教室的情景;B再请六到七名同学表演课间活动情景;C最后请两名同学表演自习课上的活动情景。

(5)说一说按照课文中的要求分别对表演的情景谈出自己的看法,并对不健康心理进行帮助。

(帮助措施要具体可行。

)(6)动动手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白纸发给学生,请学生写出自己的心理特征。

(7)猜猜看教师将学生写好的纸条收好后,抽出几张,分别读出其中的内容,请同学们猜测纸条上写的是谁?并对猜中的同学加以奖励。

教师:能迅速猜出的同学,说明你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是一个细心的人。

同时,被猜中的同学,说明你们的性格特征十分明显,具有健康的心理,大家都会喜欢。

三、总结全课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可能更加喜欢诚实守信、持之以恒、善待他人、守时惜时的人了。

要想成为这样的人,其实并不难,只要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培养锻炼自己,日积月累,你就具备了健康的心理,你的生活就会充满快乐。

在实践中,你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培养、锻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可爱。

女口果你有了更好的方法也可以介绍给同学们,让大家与你分享快乐,共同培养良好性格。

小学生礼貌待人好习惯教案(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

2.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情感:二、教学重难点学生懂得礼貌待人的意义,学生能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

三、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师:你们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吗?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

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

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

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

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

上让哥哥,下让弟弟。

大家都很称赞他。

那老师再给大家讲个黄香的故事吧!黄香,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

黄香9岁时母亲去世了。

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

冬夜,天气寒冷。

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

夏天夜里很热,黄香就手执蒲扇,对着父亲枕席使劲扇着。

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

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

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没有不感动的。

4•提问:孔融和黄香是怎样礼貌待人的?他们这样做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想他们学习?5•小结:他们与别人接触时态度热情文雅,说话文明和气,举止大方端庄,尊老爱幼,像他们这样就是礼貌待人。

他们尊重人、理解人,是礼貌待人的楷模。

6•提问:孔融和黄香这样对待别人,别人会有什么感受?7•小结:别人会感到亲切、愉快,温暖,人们会尊重、信任他们,愿意与他们交往,和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愿意按照他的要求办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