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倾向对就业影响分析
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
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成为了社会的焦点。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相关问题。
一、择业观择业观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所持有的观念和态度。
正确的择业观对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大学生应该树立崇尚实践的择业观。
在选择职业时,不应只看重理论知识和学历,而应注重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
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行业动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其次,大学生应该树立自主创新的择业观。
自主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应该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尝试新领域,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最后,大学生应该树立服务社会的择业观。
在选择职业时,大学生应该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就业观就业观是大学生对于就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正确的就业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首先,大学生应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应该先找到一份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再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其次,大学生应该树立灵活就业的观念。
在选择职业时,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全职工作,而应尝试兼职、自由职业等灵活的就业形式。
这样可以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最后,大学生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工作中,大学生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同时,也应该行业动态和社会需求,随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三、结论综上所述,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注重实践能力、自主创新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也应该灵活选择职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和终身学习观念的树立。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推动个人职业发展。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成为了社会的焦点。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功利倾向及对策分析论文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功利倾向及对策分析摘要:当代大学生尊重和服从国家利益,但他们并不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但也要看自己从中有无益处。
如今,赞成“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这一观点的大学生少之又少,而持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这一观点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功利主义倾向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校也为国家培养了更多的人才。
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社会环境、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高校大学生思想的功利主义倾向日趋严重。
一、功利主义的界定功利主义( utilitarianism) 作为一种伦理思潮,产生于17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形成于资本主义由自由走向垄断的历史阶段,英国哲学家边沁和密尔正式形成了系统的功利主义学说。
功利主义以快乐主义为基础,在功利主义者看来,个人利益是唯一的现实利益,社会不过是一个虚构的共同体,因而所谓“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不过是个人利益的相加而已,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功利主义倾向的表现1、社会价值观上的功利主义倾向。
当代大学生尊重和服从国家利益,但他们并不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但也要看自己从中有无益处。
如今,赞成“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这一观点的大学生少之又少,而持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这一观点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多数大学生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强调以自我为核心,过分重视自我价值,忽视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随之出现的则是奉献意识减弱、集体观念缺失、团队精神淡薄。
2、学习价值观上的功利主义倾向。
第一,学习动机呈现功利化倾向。
当前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动机就是获得一个能自我实现并体现自身价值的职业,这使得功利化倾向渗透至大学阶段学习的全过程当中。
第二,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呈现功利化倾向。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一、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分析1.主流价值观积极向上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
多数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受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影响产生偏差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以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上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一定偏差,具体表现如下:+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部分大学生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
+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颇有市场。
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缺乏社会责任感。
+重才能轻道德品质: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质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
+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
3.就业选择求稳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工作,如国企、国家机关等。
这反映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宏观环境下,毕业生更加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和收入来源,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抗风险能力。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1.学习压力大刚刚进入大学生活的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同学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尤其对大学学习方式不适应,感到心理压力很大。
一方面,有的学生过于精神紧张,死扣书本,不能从高中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有的学生感觉生活空虚,整日无所事事,荒废了学习。
2.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人际交往问题是在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中反应较为突出的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来自农村地区,面对大学开放自由的环境和众多的公共场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乱了阵脚,于是羞于表达,形成内向性格。
而在城市中长大的、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则难以体会农村地区同学的情况,于是形成隔阂。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摘要:近年来应届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攀升,随之而来的即是大学生就业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很多行业面临着被人工智能挑战的压力,就业也成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已然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就业价值观问题,不仅需要大学生明确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也需要高校积极引导制定职业规划等。
关键词:现状;影响因素;就业价值体系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大约是704万。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但由于行业发展不平衡且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投入使用取代了大量的人力,进而使就业岗位不断的减少。
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却不断壮大,就业岗位出现供不应求的严重危机。
面临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
1.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价值观是人对事物存在、活动价值取向的看法和观念。
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是在校大学何时能对于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和就业选择等有关就业方面的看法和观点。
就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一部分,也是贯穿大学生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同时也制约着就业的社会化形式和个性化形式的具体选择,在就业观念中体现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和就业方式之间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有如下几种:⑴积极就业。
注重知识积累和实践运用,渴望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丰富自己,抢先一步占领就业制高点。
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强求公正的心理突出。
⑵单一就业。
目标明确,职业规划清晰且简洁单一,求稳心切,缺乏就业竞争意识。
⑶消极就业。
过分的解读就业竞争压力,过度的害怕和恐惧就业,希望通过考研或留学逃避就业竞争压力。
⑷模糊就业。
对自己的能力和技能评估不准确,一则盲目自大,另则盲目自卑,在求职过程中四处碰壁以及错失机会。
2.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就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因素有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健康状况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这一主题的一些关键点的概述:一、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了多样性,既有传统的集体主义倾向,也有更加注重个人发展的个体主义倾向。
社会责任感:许多大学生仍然非常重视社会责任感,愿意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
职业发展:在职业选择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具有发展前景的职业。
全球化意识: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大学生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新的价值取向之一。
二、心理素质抗压能力:面对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多方面的挑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成为一个重要话题。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在大学生中有所上升,这与学业负担、人际关系、未来不确定等因素有关。
情绪管理: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心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自我认识:大学生在自我探索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自我价值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化,这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三、影响因素社会环境:社会的大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素质有着直接影响,如社会公平正义的倡导、网络文化的影响等。
家庭教育:家庭背景、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
学校教育: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作用。
四、调查分析方法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大学生在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方面的数据。
深度访谈:对部分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在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具体表现和原因。
案例研究:选取典型个案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内在逻辑。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找出规律和趋势。
五、对策建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应对心理压力。
青年马克思的就业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青年马克思的就业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马克思是19世纪著名哲学家和社会主义者,他的观点和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尤其是在就业领域,青年马克思的就业价值观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
本文将从就业观、自我认同和劳动意义三方面探讨青年马克思的就业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一、就业观青年马克思认为,人应该根据自己的自然才能和社会需求来选择自己的职业。
他认为,就业并不是为了谋取利益,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
与当代社会的职业观念相比,青年马克思更注重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兴趣的结合。
他认为,个人应该为了理想和信念去选择职业,而不是被现实的压力和金钱所左右。
对于当代大学生,很多人在面临就业选择时,往往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而忽略了个人兴趣和价值观。
尤其是在职业选择中的第一步,即专业选择方面,很多人过于追求热门专业和高薪职位,而忽略了自己的兴趣和天赋。
青年马克思则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才能够取得成功,对社会也能够有更大的贡献。
因此,当代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而不是被外界的压力所左右。
二、自我认同青年马克思的就业人生观强调了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中找到自我认同和实现自我价值。
他反对了现代社会对于劳动的看法,将劳动视为一种痛苦和苦役。
相反的,他认为劳动是一种自我实现和自我认同的过程,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当代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也需要考虑到自我认同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问题。
很多人常常被职业的利益和高薪职位所吸引,而忽略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其实,如果一个人的职业与其兴趣和个性不相符合,那么不仅会影响到工作的成绩和效率,而且还会失去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
因此,当代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应该更加注重自我认同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问题。
三、劳动意义青年马克思的就业人生观强调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他认为,工作不仅是为了生存和谋取利益,更是一种享受和文化的体现。
当代青年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负面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当代青年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负面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朱幺武帅国文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23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职业价值观出现了一些消极负面倾向,突出表现为:重职业的个人价值、轻职业的社会价值;重物质性价值、轻精神性价值;重当下价值、轻长远价值;重在发达地区实现职业价值、轻在欠发达地区实现职业价值。
我国经济基础的重大变动、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传统文化糟粕的影响和外来思潮的冲击、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导致当代青年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负面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职业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是个人对与职业活动相关的人、事、物等客观事物的重要性评价与看法,是人们看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
青年大学生是一个社会从业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于个人于社会意义重大。
职业价值观与特定的时代密切相关,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
我国正处于一个深刻的社会变革时代,转型阶段和信息化时代浪潮引起了人们职业价值观的明显变化。
受此影响,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职业价值观发生了诸多变化,其中既包括一些适应社会职业生活发展和促进社会职业生活进步的积极可取的倾向,值得肯定和加以发扬光大,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消极负面倾向,不容忽视。
正视其负面倾向,深入分析和把握其影响因素,对症下药,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颇具现实意义。
一、当代青年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负面倾向(一)重职业的个人价值,轻职业的社会价值与一般事物的价值不同,职业生活作为价值客体,既具有其个人价值,也具有其社会价值。
如何看待职业活动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及其关系,是职业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所在。
以往,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谈不上什么个人选择,以被安排、服从分配为特征,正所谓“革命青年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其职业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指向性,职业活动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二者之间以统一性为特征,极大地便利了整个社会的职业安排和各行各业对于从业人员的需求。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一代的90后大学生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
他们具有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对于就业价值观也有着新的认识和看法。
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大学生就业的价值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那么,究竟“90后”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上有哪些特点和趋势呢?接下来,笔者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90后的大学生更加重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他们认为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途径。
与上一代相比,90后更加注重与工作的契合度和自我实现。
他们希望通过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一份有意义的职业生涯,而非只是为了生存而工作。
90后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加倾向于选取符合自己兴趣和专业的岗位,而非为了高薪而不顾专业和兴趣。
90后的大学生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他们认为工作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而是应该与生活相得益彰。
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工作与生活和谐的状态,注重家庭、朋友和个人爱好。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在职业选择上更加倾向于能够给予他们时间和空间去享受生活的工作,而非那种无休止加班的工作模式。
这种价值观的转变也成为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他们更加在乎的不仅仅是薪水高低,更注重的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90后的大学生更加重视个人成长和发展。
他们认为工作不仅仅是一个岗位和职责,更是一个能够让自己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平台。
他们希望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他们更加看重用人单位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在职业选择时更加倾向于那些能够给予他们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的公司和岗位。
“90后”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他们更加重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看重个人成长和发展,以及关注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
这也给用人单位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需要更加了解并满足他们的就业需求。
而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也需要在就业选择上更加理性、全面地考虑自己的价值观和需求,选择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方向。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
传统的价值观被重新审视和重新定义,新的观念和趋势正在不断涌现。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追求自我价值和发展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更加注重追求自我价值和个人发展。
相较于过去,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的成长和实现自我潜力。
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念,希望通过学习和成长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能力培养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致力于成为更具竞争力和价值的人才。
二、重视社会责任和公益行动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当代大学生也开始更加关注社会责任和公益行动。
他们意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此,许多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志愿者工作,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积极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追求个人幸福和工作与生活平衡与过去相比,当代大学生对于个人幸福和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追求更加强烈。
他们意识到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压的工作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
因此,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注重休闲和娱乐,追求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
他们希望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
四、尊重多样性和包容性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另一个显著变化是对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尊重。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开始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并且应该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
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更加开放和包容,尊重不同的文化、性别、宗教等差异,努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五、崇尚创新和开放思维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最后一个变化是对创新和开放思维的崇尚。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意识到创新和开放思维对于自己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
他们积极追求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理念,鼓励自己思考和质疑传统观念,并勇于面对和适应变化的世界。
总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改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浅谈“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
特别是在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中,他们的就业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再只是追求高薪、稳定、福利好,还包括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个人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就业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浅谈一下“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90后”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发展。
他们不再满足于一份工作能够提供一份稳定的收入,更加注重工作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他们追求的是一份能够提供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的工作,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
他们不愿意陷入一成不变的工作中,而是希望通过工作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行业的专家或者领军人才。
“90后”大学生更加重视社会责任。
他们不再只是把工作当作一份谋生手段,更加注重工作对社会的影响。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改善社会的问题和不公平现象。
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他们更愿意选择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工作,而不是只关注薪水和福利待遇。
“90后”大学生更加看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他们不再愿意为了工作而牺牲自己的家庭和个人生活。
他们希望在工作之余还能够有时间去陪伴家人和朋友,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
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有灵活的工作时间和良好工作氛围的公司。
“90后”大学生更注重职业发展的多样性。
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在一家公司里做同样的工作,而是希望通过不同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机会来丰富自己的职业生涯。
他们更愿意接受挑战和改变,不断尝试新的职业领域和发展方向。
“90后”大学生更加注重工作的意义和快乐感。
他们不再追求空洞的物质享受,而是希望通过工作能够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他们更加注重工作的自我实现和个人价值的体现,而不是只是为了赚钱而去工作。
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社会责任、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职业发展的多样性和工作的意义和快乐感。
浅谈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浅谈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新旧就业观念的剧烈冲撞和价值观的重新定向与形成有助于学生准确自我定位,在社会需要与自我价值之间找到理想的结合点的科学就业观,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观特点、就业观转变、转变原因及树立科学就业观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两大转变”1.择业从“等待分配"到“自主选择"。
紧随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就业观经历了从“等待分配”到“自主选择”的纵向转变。
等待就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消极”的就业观念.国家提供各种相关的优惠政策,为顺利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各种优厚的待遇,安排恰当的工作。
大学生也普遍认为,只要通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考上了大学,就等于“端到了铁饭碗",就能够有个较稳定的工作,受到政府政策的照顾,不用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
由此当时的大学生大多安于现状,等待着国家政府安排就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学生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当时的大学生缺乏就业压力感,挫伤了就业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各种政策,以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及竞争力.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当代大学生已深刻意识到“今天不能抱着昨天的就业观念去面对明天的就业局面”。
“铁饭碗”已不再适用于当今形势,“主动择业"已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择业主流。
选择用新的就业观念去迎接明天的严峻的就业考验,积极争取适合自己的就业之路,在选择的基础上,主动推销自己,充分表现出自我高尚的职业道德与良好的工作能力。
这样的择业方式才能在激烈的环境当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2.择业从单一性走向多元性。
随着社会就业制度的变迁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当今的大学生已经学会主动适应社会,体现出很强的主动意识、自我意识与竞争意识,以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主动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业类型上。
大学生择业取向的范围增加,从以往的无风险的国有性质的单位走向如民营大中型企业、私营企业等各行各业,或参军入伍等。
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价值观
科学发展观
“ 业 ”仍 然是 当今绝 大 多数 大学 生 的一 个 出 就
口 ,而 “ 业 难 ”也 是 当今 社会 面 临 的一 个 难 以 就 解决的问题 。“ 就业难 ”是社会经济技术发展 的产 物 ,是发达 国家早 已出现 ,也是 目前很多 国家都
一
二、大 学生树 立正确 的就 业价值 观的意 义
、
就 业价 值观 的含 义及就 业价值 观的 特征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具有重要 的个 人与社会意义。对 于大学生 自身 ,有利于他们 的 就业 。对于 国家 ,在教育发展、产业升级 ,结构 调整 , 区经济平衡发展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 地 第一 ,影响人才走 向 ,促进地 区经济平衡发 展 。 由于 地 区发 展 的不 平 衡 ,导致 发 达 地 区人 才 集 中,欠发达地 区人才短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 确 的就业价值 观 ,将个人的职业需求与社会需求 结合起来 ,促进 国家整体 和谐发展 。第二 ,影响 教育发展 ,促进高校教育改革 。就业市场对人才 的需求直接反 映国家在高效教育上 的成败 。就业
才有 充分实 现 的可 能 。
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方面存在着 自我化 、 功利化 、理想化等 问题 ,直接影响到大学生顺利 就业 。要 想 解 决 这 些 问 题 ,首 先 就 要 帮 助大 学 生
理 清精 神 追 求 与 物 质 利 益 、社 会 需 要 与个 人 价 值
( )引导学生处理好专业兴趣与非专业实际 三 需要 的关 系 长 期 以 来 ,我 国 高 校 专 业 设 置 “ 性 ” 很 刚 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 的改革 ,岗位需求发生变 化 ,体现在 就业个 体上 ,就产 生 了大学 生 的专 业 、兴趣 与社 会 的实 际需 要 间 的矛 盾 。 因此 ,当 代大学生在就业活动中要谨慎处理专业 、兴趣 和 非专业实 际需要的关 系。一般情况下 ,专业 、兴 趣与工作 岗位匹配度越高 ,越能增强个体对职业 的认同感 ,发挥个体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 高工作效率 。但 是 ,在高等教 育大众化 的今天 , 面 对 着 经 济 危 机 和 学 校 对 专 业 人 员 的批 量 生 产 , 如果过分拘泥于专业 和兴趣 ,将对大学生就业造
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个人价值观与职业选择
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个人价值观与职业选择在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中,个人价值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个人价值观是指个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信仰、原则和追求,是行为的内在动力和行为准则。
在职业选择中,个人价值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不仅直接影响职业的满意度和成就感,还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整体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了解和明确个人价值观对于职业选择至关重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这是受到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形成的。
在职业选择时,如果能够明确个人价值观,就能更好地匹配职业需求和个人追求。
例如,一个重视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的人可能会选择从事非营利组织工作,而一个追求创新和个人成长的人可能会选择创业或科技行业。
因此,了解个人价值观是职业选择的第一步。
其次,在职业规划中,将个人价值观与所选择的职业进行对应和衡量。
职业选择不仅仅是满足经济需求和个人兴趣,更重要的是与个人的价值观相契合。
当工作与个人价值观一致时,工作将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更有意义和幸福感。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是追求平等和正义,那么他可能会选择从事人权组织或法律方面的工作。
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是追求创造和创新,他可能会选择从事设计或艺术行业。
因此,在职业规划中,要衡量所选择的职业是否与个人价值观相符合,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此外,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个人价值观还需要与未来职业的发展趋势相结合。
现在社会变化迅速,许多传统职业正在消失,新兴的职业不断涌现。
个人价值观需要与时俱进,对未来职业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例如,科技的快速发展对许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为了适应这种变革,个人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适应未来职业的需求。
只有将个人价值观与职业发展趋势相结合,才能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取得更好的机会。
最后,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个人价值观还需要与个人能力和兴趣相匹配。
个人能力和兴趣是决定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个人价值观则是一个更加宏观的层面。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报告题目:当代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奉献社会课题负责人:李俊小组成员:李俊(200910301115 机自091)韩得刚(200910301127 机自091)刘钦宁(200910504108)水电091)屠顺平(200910504116 水电091)王偲(200910504129 水电091)文章摘要:课题基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考,结合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难,难就业的原因所在。
为此,我们认真分许了调查数据,透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学生就业难虽然存在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是受自身内部因素的制约。
只要我们认识到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对就业的重要性,不要过多地抱怨社会的不公平,端正心态,勇于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加强自身的品质修养,就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展宏图。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业原因分析策略和建议一、前言(一)、调查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涉及到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
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异常严峻。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大学生就业难到底有多难?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组织编写并出版的2008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人们在讨论大学生就业状况时,最经常使用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一般是指毕业时签订就业协议,从学校迁出户口及档案的大学毕业生占总毕业生的比例,实际上就是初次就业率的概念。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中国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2.6%,但近几年来,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就业率都普遍偏低,不太理想。
通过对调查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缺陷,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应对将来必须面对的就业问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个人价值观与职业选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个人价值观与职业选择在现代社会中,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个人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个人价值观是指个体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念的总体评价,它涉及到一个人的基本信念、追求的目标以及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在职业选择中,个人价值观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指导和决策支持,使其更好地选择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职业道路。
首先,个人价值观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
职业选择是一个需要深入了解自己的过程,只有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价值观,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比如,如果一个大学生对于环境保护有着较高的价值观认同度,那么他可能会倾向于选择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职业,如环保工程师或者环境组织的工作。
而如果一个大学生对于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认为艺术能够传递美和情感,那么他可能会选择从事艺术创作或者艺术教育方面的职业。
其次,个人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工作动力与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
职业生涯中,个体的动力是推动其前进与成长的动力源泉。
个人价值观与职业选择的契合度能够激发大学生更大的工作动力,使其在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并且愿意为了职业目标而付出努力。
同时,当个人的职业与价值观相符时,个体在工作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满足感,从而增强对于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此外,个人价值观还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职业目标是一个人追求的最终职业发展方向和愿景。
个人价值观对于职业目标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当大学生认可并秉持真正与自己价值观相契合的职业目标时,他们将能够更好地坚持自己的职业追求,并为之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
由于个人的职业目标得到了价值观的支撑,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更容易清晰明确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然而,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个人价值观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和困惑。
一方面,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个人价值观可能会发生变化和调整。
他们可能会通过多样的经历和学习,逐渐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并重新为职业选择进行评估和调整。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摘要: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可塑性、多元性、两重性和务实性的特点。
价值取向决定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是职业生涯规划成功实施的关键,能够促进职业生涯规划向多元化发展,并影响着主客体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判断。
为此,应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结合新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取向;特点;职业生涯规划;融合一、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价值取向属于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问题时所采取的行动准则和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它对主体的价值选择起决定性作用[1]。
从整体看,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他们的自主、竞争、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从个体看,多数大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状态[2]。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如下:1.可塑性当代大学生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他们有着较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他们具有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他们是“最有希望的一代”、“思考的一代”和“走在改革的最前列的一代”。
中国社会正在变革中发展和进步,这也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及成熟提供了宏观背景和客观的环境条件。
所以,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2.多元性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多元性的特征。
比如,在价值标准上,有的“唯书”,有的“唯上”,有的“唯实”;有的以社会利益为标准,有的以小团体利益为标准,有的以个人利益为标准。
在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有的重钱、有的重义,有的重享乐、有的重事业,有的重理想、有的重现实。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性特征与多元化主体组成的多元化社会格局相关,使得社会生活异彩纷呈,但也可能引起思想的混乱和社会的无序。
应当指出的是,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多元格局中,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仍居主导地位。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倾向对就业影响分析
目指责, 而应从实 际出发认真地去研究、 探索行之有效 的教育 对策 , 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 3 .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完善心理素质 对 自我实现 目标的确 定,实现途径 的选择和手段的采用 都需要主体 自行抉择。善于对事物进行理性 思考 ,积极选择 自己的 日标方法, 坚持个人与社会协 调发展 , 合理设计和规划
3相 关 建 议 针对大学生价值观 的问题, 我们要保有积极 的心态, 不盲
பைடு நூலகம்
价值 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 以社会或群体为本位 的价值 取向被打破 , 自我利益 、 个人主义逐步膨胀。部分大学生人际 关系的建立 以经济权势、 利益好处作为蕈要尺度 。将奋 斗、 拼 搏追逐 的标准从注重理想和奉献理想转 向了经济实惠和物质 金钱享受 的现实主义,经济收入高与有利于个人才能 的发挥 成为当代大学生最突出的两个职业选择标准。在职业 的选择 上, 当代大学生往往更看重职业 的社会地位与声望 , 更看重工 资收入 、 住房、 职称、 发展机会等具体条件。大学生功利化倾 向较普遍 。
【 4 ] 李荚. 青年 的成材与 自我实现观【 J 】 . 思想教育研 究, 2 0 0 3 ( 5 ) .
1 8
在政 治追求上 ,大学生 向党组织靠拢加 入党组织 的动机 变得 不再那么纯正 ,很大程度上是想靠参与政治活动增加 自 己在 当今社会激烈竞争中的筹码 。入党是出于个人利益的驱 使, 与真正希望提高 自身的政治觉悟 , 实现 自己的精神追求和 人类 的远大理想并无多大联 系,而是对于权 力的向往 以及权 利后 的利益获得 的渴求扩大化 。例如 ,每年大学 生蜂拥而至 考公务员, 向往在大城市体面的工作等观念, 使得他们面对 国 家事务时社会责任感不强。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倾 向对就业影响的原 因分析 2 . 1 社 会 因素—— 自我 实现需要 间的矛盾 激烈 的市场竞争, 一面有利大学生价值、 竞争意识的形成。 在 自我实现需要 的发展过程 中,他们不断适 应外部环境和 内 部环 境, 同时又 比较 有 目的、 积 极地 改变环境 , 使环境适应 自
当代青年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负面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当代青年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负面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一些负面的倾向,这不仅对他们个人的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当代青年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负面倾向及其影响因素。
一、职业价值观的负面倾向1. 快速成功心态当代社会对成功的追求强烈,许多大学生对于职业发展抱有快速成功的期待。
他们渴望立刻达到所追求的职位、地位和收入,缺乏耐心和毅力。
这种心态会导致他们对于长期的职业规划缺乏耐心和坚持,只注重眼前的成果,忽略了积累和成长的重要性。
2. 物质至上思想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日益强烈。
他们往往以高薪高职为目标,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而不顾一切地追逐金钱。
这种物质至上思想会使他们忽视职业发展的内在价值和个人能力的培养,导致职业发展的短视化和功利化。
3. 就业观念的浮躁性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许多大学生对于选择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不够明确和稳定。
他们往往追随潮流,盲目从事一些热门行业或职业,而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兴趣和优势。
这种浮躁的就业观念容易导致职业不稳定和不满意,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幸福感。
二、负面倾向的影响因素1. 教育体制当前的教育体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分注重学术成绩和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大学生在毕业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关技能,无法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同时,教育体制也容易培养出功利主义和应试思维,影响大学生对职业的价值认知。
2.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竞争更加激烈,许多大学生为了在职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选择了捷径和不正当手段。
另一方面,社会对成功的标准和定义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过分追求物质成就和名利地位,影响了大学生对职业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判断。
3.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塑造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倾向对就业影响分析
作者:舒书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08期
摘要当前,由于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造成就业压力的诸多因素中,本文主要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倾向对就业影响进行分析和初步探讨,找出有利于就业的相应措施,从而在为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选择最适合学生就业的发展途径,让学生适应社会需求上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倾向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999-2012年,我国高等院校年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伴随着大学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对就业影响的现状表现
1.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体自我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
国人价值观的自我中心倾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渐显露出来,表面上集体主义动摇不定,在实际行动和现实选择中,却以个人利益为标准,知行不一致。
大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功利、实用、实惠的社会价值环境体系中,他们的表现在价值观上便呈现出“唯我”化,其道德价值倾向转变为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功利实用倾向倾向,他们勾画出的未来重心就是考虑自己置身其中的价值体现,国家和集体利益淡漠起来。
1.2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功利化
价值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以社会或群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被打破,自我利益、个人主义逐步膨胀。
部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以经济权势、利益好处作为重要尺度。
将奋斗、拼搏追逐的标准从注重理想和奉献理想转向了经济实惠和物质金钱享受的现实主义,经济收入高与有利于个人才能的发挥成为当代大学生最突出的两个职业选择标准。
在职业的选择上,当代大学生往往更看重职业的社会地位与声望,更看重工资收入、住房、职称、发展机会等具体条件。
大学生功利化倾向较普遍。
1.3 政治价值观的偏离化
在政治追求上,大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加入党组织的动机变得不再纯正,很大程度上是想靠参与政治活动增加自己在当今社会激烈竞争中的筹码。
入党是出于个人利益的驱使,与真正希
望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人类的远大理想并无多大联系,而是对于权力的向往以及权利后的利益获得的渴求。
例如,每年大学生蜂拥而至考公务员,向往在大城市体面的工作等观念,使得他们面对国家事务时社会责任感不强。
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倾向对就业影响的原因分析
2.1 社会因素——自我实现需要间的矛盾
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有利大学生价值、竞争意识的形成。
在自我实现需要的发展过程中,他们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同时又比较有目的、积极地改变环境,使环境适应自己。
另一方面受商品经济的影响,正处在选择社会角色又未担任社会角色的转折点上,自我实现需要强烈,又处在一个充满矛盾的自我状态之中,表现出心理脆弱的一面。
他们的心理矛盾是以“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为轴心的。
家长对他们高投入、高期望、多溺爱,使得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定位和前途,这难免使他们眼界狭窄,增强家庭责任感而忽视社会责任感,进而造成大学生对很多职业的认识狭隘,要“身份”怕吃苦的本性,让他们对很多工作避而远之。
2.2 劳动力供求信息对等影响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扩大招生,毕业人数越多,就业竞争压力增大,加之现在院校专业设置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才脱节,高校在培育管理方面存在较为固定的模式,无法与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做出同步反映,致使大批的毕业生无法就业,或者无法找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工作满意度很低。
但是较多的大学生只从个人愿望出发,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自我意识膨胀,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萎缩,不少大学生在面临社会选择时,表现出难于承受的恐慌、逃避或延缓社会的选择,所以近十年来全国掀起了一股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热潮,以读研来推缓就业时间,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大学生对社会有一种恐惧感。
3 相关建议
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问题,我们要保有积极的心态,不盲目指责,而应从实际出发认真地去研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3.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素质
对自我实现目标的确定,实现途径的选择和手段的采用都需要主体自行抉择。
善于对事物进行理性思考,积极选择自己的目标方法,坚持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合理设计和规划人生的人。
3.2 改革高校教育,人生目标与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
教育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高校教育应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发挥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主力军的作用,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管理网络,使德育管理无空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
利用好学院文化活动帮助青年学生增长知识,营造全方位的文化环境。
3.3 重视家庭教育,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协调一致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要素之一,每个家长的价值观或多或少投射在子女身上,所以家庭和家长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
家长自身素质及其思想动态也需要与时俱进,多与其交流和讨论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反对家长专制作风,使家庭教育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
建设文明家庭,让每个家庭真正起到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第一课堂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责全.青年价值取向新探[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
[2] 黄永正.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功利趋向的剖析[J].河南机专学报,1996(1).
[3] 易丽.当代大学生功利追求的教育反思[D].重庆:西南大学,2008.
[4] 李荚.青年的成材与自我实现观[J].思想教育研究,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