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知识
水泥基础知识
水泥基础知识一、水泥术语:水泥按用途及性能分为三类。
1、通用水泥,一般土木建筑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
通用水泥主要是指: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规定的六大类水泥,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2、专用水泥,专门用途的水泥。
如:G级油井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
3、特性水泥,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
如:快硬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
二、水泥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质名称分为(1)硅酸盐水泥,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2)铝酸盐水泥;(3)硫铝酸盐水泥;(4)铁铝酸盐水泥;(5)氟铝酸盐水泥;(6)以火山灰或潜在水硬性材料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
三、水泥按需要在水泥命名中标明的主要技术特性分为:(1)快硬性:分为快硬和特快硬两类;(2)水化热:分为中热和低热两类;(3)抗硫酸盐性:分中抗硫酸盐腐蚀和高抗硫酸盐腐蚀两类;(4)膨胀性:分为膨胀和自应力两类;(5)耐高温性:铝酸盐水泥的耐高温性以水泥中氧化铝含量分级。
四、水泥命名的一般原则水泥的命名按不同类别分别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混合材料、用途和主要特性进行,并力求简明准确,名称过长时,允许有简称。
通用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冠以混合材料名称或其他适当名称命名。
专用水泥以其专门用途命名,并可冠以不同型号。
以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材料以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是以主要组分的名称冠以活性材料的名称进行命名,也可再冠以特性名称,如石膏矿渣水泥、石灰火山灰水泥等。
五、主要水泥产品的定义1、水泥: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粉末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2、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分P.I和P.II,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
水泥基础知识
水泥基础知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水泥基础知识目前常用水泥多为硅酸盐系水泥,其中包括硅酸盐水泥(国外统称的波特兰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等六大常用水泥。
水泥分为普通型和早强型(或称R型)两个型号,早强型水泥的3d抗压强度可达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水泥28d 抗压强度的50%;早强型水泥的3d抗压强度较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水泥提高10%~24%,选用R型水泥可缩短混凝土养护时间。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大小的标志,水泥强度必须规定制作尺寸为40mm ×40mm×160mm的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20±1)℃的水中】下,养护至3天(3d)和28天(28d),测定各龄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单位MPa),来评定水泥的强度等级。
水泥强度系指水泥砂浆硬结28d后的抗压强度,也称水泥标号。
例如检测得到28d后的抗压强度不低于325 kg/cm2(),则水泥的标号定为号。
普通水泥有:、、、、、、、等八种标号。
(也可用以下方式命名水泥标号:例如检测得到28d后的抗压强度为310 kg/cm2(31MPa),则水泥的标号定为300号。
抗压强度为300-400 kg/cm2者均算为300号。
普通水泥有:200、250、300、400、500、600六种标号。
200号-300号的可用于一些房屋建筑。
400号以上的可用于建筑较大的桥梁或厂房,以及一些重要路面和制造预制构件)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是复合硅酸盐水泥,是矿渣硅酸盐水泥,每种水泥都分和,意思是抗压强度和,各有各的用处。
在民用建筑工程中,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一般常用的有,。
同标号的和是一样好的,只是性能有区别。
至于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还是用矿渣硅酸盐水泥,要看使用部位等要求。
水泥基本知识讲解
03
水泥的性能指标
密度与容重
密度
水泥的密度通常在3.0~3.15g/cm³之 间,它反映了物质内部空间的致密程 度,密度越大,致密性越好,质量也 越稳定。
容重
水泥的容重是指单位体积的水泥的质 量,通常在1200~1350kg/m³之间, 容重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泥 的纯度。
细度
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它对水泥的硬化速度、需水量、强度发展等都有 影响。细度越小,硬化速度越快,但需水量也越大。
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水泥中混入杂质,如砂石、泥土等。
保持干燥
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车厢干燥,防止水分进入水泥中。
储存注意事项
1 2
仓库干燥
储存水泥的仓库应干燥、通风良好,防止水泥受 潮。
分类堆放
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应分别堆放,避免混 杂。
3
定期检查
应定期检查水泥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受潮、结 块等现象。
粉煤灰水泥
定义
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加入适量 的石膏和粉煤灰质混合材料,磨
细制成的硬性胶凝材料。
特点
强度等级较高,水化热较低,抗 冻性较好,耐腐蚀性较差。
应用
适用于要求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 土结构工程。
02
水泥的制造过程
原料的选取与处理
黏土或页岩
提供铝、铁、硅等元素,要求 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碱金属。
水泥的细度通常用比表面积法测定,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 总表面积,以m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kg为单位。
需水量
需水量是指水泥在搅拌过程中为达到 一定的和易性所需的加水量。需水量 与水泥的细度和矿物组成有关,需水 量越大,硬化后的水泥强度越低。
梳理水泥知识点总结
梳理水泥知识点总结1. 概述水泥是一种粘合材料,通常用于混凝土和砌筑砂浆中。
它是由石灰和黏土等矿物原料经煅烧、研磨而成的粉状物质。
水泥的主要成分包括石灰石、粘土、铁矿石等。
水泥主要有硅酸盐水泥、硅铝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等几种类型。
2. 水泥生产工艺水泥的生产主要包括矿石的采集、破碎、研磨、配料、混合、烧结等工序。
首先是原料的采集,包括石灰石、粘土、煅烧材料等。
然后是原料的破碎和研磨,将原料研磨成细粉。
接着是原料的配料和混合,将各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最后是烧结,将混合后的原料在高温下烧成水泥熟料。
3. 水泥的物理特性水泥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密度、比表面积、颗粒度等。
水泥的密度通常在3.12-3.19g/cm³之间,比表面积较大,可以提高水泥的活性,增加其胶结性能。
水泥的颗粒度影响其流动性和工作性能。
4. 水泥的化学性质水泥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主要成分和化学反应。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铝、硅酸二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铁,它们在水泥的水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产生水化热,这是水泥制品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5. 水泥的品种和用途根据不同的用途,水泥可以分为密封水泥、耐火水泥、硬化加速水泥等几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水泥适用于不同的工程和材料。
密封水泥适用于地下建筑、水库、隧道等需要防水的场所;耐火水泥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建筑工程;硬化加速水泥用于要求快干的场合等。
6. 水泥的施工工艺水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混凝土和砌筑砂浆。
在混凝土工程中,水泥主要起着粘合和胶凝的作用,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砌筑砂浆中,水泥主要用来填充石块和砖块之间的空隙,增加砌体的稳定性。
7. 水泥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水泥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主要是固废处理和污水处理。
水泥可以利用固废,制成水泥固化剂,对固体废物进行固化处理,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此外,水泥在污水处理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可以用于净化污水和固定有害物质等。
水泥基本知识讲解
水硬性胶凝材料是在拌水后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 中硬化的材料。如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等无机材料。
4
❖水泥组分材料:
水泥熟料 石膏
活性混合材 非活性混合材
窑灰 助磨剂
ppt课件
粒化高炉矿渣粉的活性指数(A)=R/R0×100%
粒化高炉矿渣粉级别(28d的A):S105,S95,S75
ppt课件
13
火山灰质混合材
凡天然的及人工的以氧化硅、氧化铝为主要成 分的矿物质原料,磨成细粉加水后并不硬化,但与 石灰混合后再加水拌和,则不但能在空气中硬化, 而且能在水中继续硬化者称为火山灰质混合材。 天然:火山灰、火山凝灰岩、浮石、硅藻土、硅藻 石、蛋白石等 人工:烧粘土、活性硅质渣、粉煤灰、烧页岩等。
ppt课件
14
粉煤灰
燃煤发电厂电收尘器收集的细灰
主要化学成分:SiO2、Al2O3、Fe2O3、CaO 物相组成:玻璃体60~85%;结晶化合物 10~30%;未燃尽碳约5%。
类别 CaO含量
来源
活性
低钙粉煤灰 <10%
无烟煤燃烧所得副产品
较低
高钙粉煤灰 15~30% 褐煤和次烟煤燃烧所得的副产品 较高
4~7%;
Fe2O3
20~24%; 2.5~6.0%。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矿物组成
经高温煅烧后,两种或两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的氧化物反应
生成多种矿物集合体,结晶细小(30~60μm)。
四种主要矿物:
硅酸盐矿物,
水泥基本知识
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
• • • • • • 我司生产水泥熟料的化学原料主要如下 1) CaO 2) SiO2 3) AL2O3 4) Fe2O3 水泥生产中只有提供酸性氧化物(SiO2、 AL2O3、F类 (GBT 21372-2008)
关于熟料的基本化学性能及特性化学性能 (GBT 21372-2008)
水泥基本知识
§1-1水泥的分类
一、水泥的定义;
水泥:是指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后,能胶结砂、石 等适当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 硬化的粉状水硬性 胶凝材料。简言之,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 材料。
二、水泥的分类:
(一)、按水泥的性能和用途分三类: 1、通用水泥:一般土木建筑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 通用水泥是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 冠以混合材料名称或其他适当名称命名。 2、专用水泥:具有专门用途的水泥。 专用水泥是以专门用途命名,并可冠以不 同型号。如:A级油井水泥、G级油井水 泥、大坝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等。
水泥的主要客户群体
一、PC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 1、土建: 一般都是民用砌体 摸墙 打地面 打房 盖用 6层以下楼房一般除了框架是商品灰剩下的 都是用PC32.5 • 2、抹墙,打地面。我们工地抹墙全用的这种水泥, 打地面也没问题,主要看图纸要求 • 3、
§1-4 熟料的组成
• 一、化学组成: • 主要氧化物:CaO SiO2 Al2O3 Fe2O3 其总和通常占熟料总 量的95%以上。 • 其它氧化物:如MgO SO3 Na2O K2O TiO2 P2O5等,其总 量通常占熟料的5%以下。 • 实际生产,硅酸盐水泥中各主要氧化物含量波动范围一般为:
关于熟料的抗压强度 (GBT 21372-2008)
C3A C4AF
水泥基本知识
通用水泥
专用水泥
特性水泥
水泥的物理性能
密度、容重、细度 凝结时间、需水性、泌水性、 保水性 强度、体积安定性、耐久性、 水化热、耐磨性
密度和容重
密度指物料在没有空隙的状态下,单 位体积的重量,以克/厘米3表示。 水泥的密度范围:
硅酸盐水泥 普通水泥 矿渣水泥 粉煤灰水泥 3.1~3.2 3.05~3.2 3.0~3.1 2.7~3.1
水泥需水性
水的作用:满足水化和工作的需要 需水性对砼质量的影响 影响需水性的因素 净浆-----稠度 砂浆-----流动度 砼---------坍落度
泌水性和保水性
泌水性:水泥析出水分的性能。 保水性:水泥保留水分的性能。 泌水性对砼性能的影响。
水泥的凝结
初凝:加水到净浆失去可塑性。 终凝:加水到浆体完全失去可 塑性。 假凝和急凝的区别:是否发热, 能否恢复塑性。 凝结的意义:影响施工进度。 影响凝结时间的因素。
密度的意义
密度和容重
水泥容重是物料在自然状态下(包括 空隙)单位 体积的重量,通常用公 斤/立升或克/立升表示。 水泥容重一般为800~1300克/立升。 水泥容重用来设计混凝土配比和设计 库容。
水泥细度
三种表示方法:筛余、比表面积和颗粒级 配。 水泥颗粒的细度主要分布为:0~85m; 0 85m 其中10 m 10 m以下颗粒决定水泥的早期水化速 度、1天和3天强度;10~30 m的颗粒决定 7~28天强度;大于40~60 m的颗粒水化 速度很慢;60 m以上颗粒基本不起作用。
矿渣硅酸盐水泥的使用范围
适用于 1.地面、地下、水中各种混凝土工程 2.高温车间建筑 3.大体积工程 不适用于 需要早强和受冻融循环干湿交替的工程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主要性能
水泥知识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指标 (依据GB175—99) 依据 )
第一节 硅酸盐水泥
三、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
4.1硅酸盐水泥 4.2混合材料及掺 混合材料的硅酸盐 水泥 4.3其它品种水泥 4.4水泥的选用、 验收及保管
(六)水化热
水化热: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时放出的热量,通常用J/kg表示。 水化热 水化热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 有利:冬天施工工程中水泥的正常水化和防冻; 不利: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水化热的大小主要与水泥细度及矿物组成有关。颗粒愈细,水化热 愈大;不同的矿物成分,其放热量不一样,矿物中C3S、C3A含量愈 多,水化热愈大。
按其主要 按其主要 成分分为 成分分为
4.1硅酸盐水泥 4.2混合材料及掺 混合材料的硅酸盐 水泥 4.3其它品种水泥 4.4水泥的选用、 验收及保管
第四章 水泥
常用的硅酸盐水泥品种及组成表
在硅酸盐系列的水泥中,有二种组分是必不可少的: 硅酸盐水泥熟料; 适量石膏。 一是硅酸盐水泥熟料;二是适量石膏。 硅酸盐水泥熟料 适量石膏 这二者组成硅酸盐水泥(P.I)
一、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及矿物组成 二、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 三、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 四、水泥石的腐蚀和防止措施
第一节 硅酸盐水泥
一、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及矿物组成
4.1硅酸盐水泥 4.2混合材料及掺 混合材料的硅酸盐 水泥 4.3其它品种水泥 4.4水泥的选用、 验收及保管
硅酸盐水泥是以石灰质原料(如石灰石等)与粘土质原料(如粘土、 页岩等)为主,有时加入少量铁矿粉等,按一定比例配合,磨细成 生料粉(干法生产)或生料浆(湿法生产),经均化后送入回转窑 或立窑中煅烧至部分熔融,得到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水泥熟料, 再与适量石膏共同磨细,即可得到P·Ⅰ型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相关知识
水泥的相关知识1.水泥的分类凡细磨材料,加入适当水后,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能把砂、石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统称水泥。
水泥是极其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工程材料,它和钢材、木材一起是基本建设的三大材料。
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城市建设、水利以及海洋开发等工程建设领域,常用来拌制混凝土、砂浆及水泥制品。
水泥的种类繁多。
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质分为硅酸盐系水泥、铝酸盐系水泥、硫铝酸盐系水泥、氟铝酸盐系水泥和以火山灰或潜在水硬性材料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按期途和性能又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等3类。
通用水泥指产量较大、适用领域较广、用于一般土木建筑工程的水泥,其中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以及复合水泥,即所谓六大水泥;专用水泥是指具有专门用途的水泥,如油井水泥、大坝水泥、砌筑水泥等;而特性水泥是具有某种突出性能的水泥,如快硬水泥、抗硫酸盐水泥、膨胀水泥等。
2.水泥发展简史远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使用黏土(有时还掺入稻草、壳皮等植物纤维)来抹砌简易建筑物。
但未经煅烧的黏土不耐水且强度很低,所以这种建筑物很不耐久。
在公元初,罗马人就开始用掺火山灰(硅铝化合物)而具有水硬性的石灰砂浆来兴修建筑物。
古罗马的“庞贝”城、罗马圣庙,法国南部里姆斯附近的加德桥以及我国很早就使用的“三合土”建筑物等用的都是石灰火山材料。
1796年出现了罗马水泥。
在此基础上,又进而用含适量(w=20-25%)黏土的石灰石(天然水泥岩)经煅烧磨细,制得天然水泥。
19世纪初期(1810-1825年)已经将石灰石或白垩和黏土的细粉按一定比例配合,在类似石灰窑的炉内,经高温烧结成块(熟料),再经粉磨制成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波特兰水泥(我国称为硅酸盐水泥)。
其首批大规模使用的例子是1825-1843年兴建的泰晤土河隧道。
这就是水硬性胶凝材料的初创时期。
硅酸盐水泥出现后近百年来,各国科学家应用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的方法研究了熟料矿物组成和水泥硬化机理,提出用熟料率值控制水泥生产的方法,同时在水泥生产方法和设备方面也进行了不断改进和革新。
水泥知识点总结
水泥知识点总结一、水泥的定义和分类1. 水泥的定义水泥是一种粉状胶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灰石、黏土和矿物质,经研磨、煅烧和混合后制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水的存在下与砂、石、水混合而成的砂浆和混凝土中形成坚固的结晶体,使之成为一种坚硬的材料。
2. 水泥的分类根据水泥的用途和制造工艺,水泥可以分为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石灰石水泥、高炉矿渣水泥、矿渣粉水泥、慢硬水泥、快硬水泥等多种类型。
二、水泥的主要成分水泥的主要成分包括石灰石、黏土、矿物质等。
其中,石灰石是水泥的主要原料之一,它含有大量的CaCO3,经煅烧后形成氧化钙(CaO)。
黏土是水泥的另一主要原料,它主要由Al2O3、SiO2等化合物组成。
矿物质主要由Fe2O3、MgO、SO3等成分组成。
三、水泥的生产工艺水泥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破碎、研磨、配料、煅烧和磨粉等步骤。
首先,将原料经过破碎后,再进行研磨,使之成为适合于煅烧的矿粉。
然后,将所需的原料按一定的配比混合后,送入旋窑中煅烧成熟料。
最后,将熟料通过水泥磨机磨成水泥。
四、水泥的性能特点1. 凝结性能:水泥在水的存在下可以与砂、石、水混合而成的砂浆和混凝土中形成坚固的结晶体,使之成为一种坚硬的材料。
2. 抗压性能:水泥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外部压力作用时的抗压能力。
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的品种和用量,以及砂、石的质量和水灰比等因素。
3. 抗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抗折性能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外部弯曲力作用时的抗弯能力。
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配料比例、混凝土的龄期和使用条件等因素。
4. 耐久性能: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是指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包括潮湿、干燥、酸碱和温度变化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能。
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水泥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养护条件等因素。
五、水泥的应用领域水泥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混凝土和砂浆的生产以及防水材料和底基材料的制造。
水泥化学基础理论知识
C3A+ 3CŜ·H2+26H C3A·3CŜ3·H31 + 300 cal / g (1) (钙钒石)
• 反应后期,石膏量不足时,水化生成单硫型硫铝酸钙水化物:
C3A+ C3A·3CŜ3·H32 +4H C3A·CŜ3·H12
(2)
• 石膏消耗完后, C3A直接水化形成C3AH6:
C3A + 18H2O C3AH6
➢ 生料经窑内煅烧得到水泥熟料
➢ 水泥熟料+石膏(或再+混合材)一起经粉磨混合后得到水泥
• 自动化生产过程
“两磨一烧”
硅质 (粘土)
钙质 (石灰石)
调节 原料
水泥制造的“两磨一烧”工艺流程
粉 磨
水泥
生料
1450℃
煅烧
粉磨
熟料 石膏 混合材
原料采掘
原料混合
原料磨细
反应物+中间产物 +产物
产物
预热器、分解炉 +
硅酸盐水泥的制造
• 原 料:
➢ 硅质:粘土、页岩、砂岩、煤矸石 (SiO2、Al2O3)。 占15% ➢ 钙质:石灰石、白垩等,(CaO)。占85%
➢ 校正原料:如铁质校正原料铁矿粉、硫酸渣、铜渣等工业废 渣、粉砂岩;硅质校正原料,如硅石等。5%;
➢ 石膏。混合材。
• 制造工艺:
➢ 原料经粉磨混合后得到水泥生料
(3)
石膏缓凝机理:
❖ 钙钒石的形成反应(1)速度比纯C3A的反应(3)慢; ❖ 在水泥颗粒表面析出钙矾石晶体构成阻碍层,延缓了 水泥颗粒的水化,避免急凝。
(四)铁铝酸四钙C4AF的水化
• 铁铝酸四钙C4AF与水发生类似于C3A的水化反应, 也形成类似的产物钙钒石和单硫型水化物:
水泥基础知识
水泥基础知识一、水泥的定义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可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继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材料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称为水泥。
二、水泥的分类水泥按其用途和性能可分为三类:1、通用水泥:用于一般土木建筑工程的水泥。
通用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冠以混合材料名称或其他适当名称命名。
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石灰石硅酸盐水泥等。
2、专用水泥:专门用途的水泥。
专用水泥以其用途命名,并可冠以不同型号。
例如A级油井水泥、砌筑水泥等。
3、特性水泥: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
三、水泥生产工艺简述水泥的生产过程通常概括为二磨一烧,分为三个阶段: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与少量校正原料经破碎后,按一定比例配合、磨细并调配为成分合适、质量均匀的生料,称为生料制备;生料在水泥窑内煅烧至部分熔融所得到的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的过程,称为熟料煅烧;熟料加适量石膏、混合材料或外加剂共同磨细为水泥,并包装或散装出厂,称为水泥粉磨及出厂。
四、水泥产品的选购和使用1、用户选购水泥依据用户在购买水泥前,应了解各水泥品种的特性、技术要求和适用范围,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进一步掌握该品种水泥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确定所购标号时,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避免浪费。
可从以下几方面考察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㈠产品的实物质量①出厂水泥各项指标应达到国家标准和《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的要求,近期无不合格水泥出厂。
出厂水泥28天抗压强度应留足富裕强度,切忌品质指标擦边球。
②产品的均匀性和稳定网站优化程度。
主要用变异系数和保证系数来衡量。
变异系数越小,且保证系数大于3%时,说明该厂产品质量均匀、可靠,无大起大落的现象。
③袋重、包装物质量及包装标志。
水泥20袋总重不得少于1000公斤,包装袋必须符合GB9774-2002《水泥包装袋》要求,以降低破包损失,提高防潮性能。
水泥趣味知识点总结大全
水泥趣味知识点总结大全1. 水泥的历史水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代。
古埃及人利用黏土和石灰制作了一种类似水泥的建筑材料,用来修建金字塔等伟大的建筑。
而如今我们所使用的现代水泥则起源于19世纪初的英国。
当时,发明了被称为“波特兰水泥”的建筑材料,这种水泥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很快就得到了世界各地的应用。
2. 水泥的成分水泥主要由石灰石、粘土和铁矿石等原料加工而成。
在生产过程中,这些原料先经过破碎、混合、研磨等步骤,然后在高温下进行焙烧,最终形成水泥熟料。
水泥熟料在与适量的石膏混合后,经过研磨,就成为了我们常见的水泥。
3. 水泥的分类根据成分和用途的不同,水泥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磷酸钙水泥等。
每种水泥都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中会选择不同的水泥种类。
4. 水泥的应用水泥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包括房屋建设、路面修建、桥梁建设、水利工程等方面。
另外,水泥还可以制成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用于各种建筑施工中。
此外,水泥还可以用于陶瓷、玻璃等工业领域的生产。
5. 水泥的性能水泥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够很好地承载建筑物的重量和外部压力。
另外,水泥还具有较好的粘结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可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 水泥的环保性水泥的生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近年来,人们开始研究水泥的环保生产技术,包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
同时,一些新型的环保水泥也开始逐渐应用于建筑领域。
7. 水泥的文化意义水泥作为建筑材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都是用水泥建造的。
因此,水泥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代表着人类建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8. 水泥的艺术应用除了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外,水泥还可以用于艺术创作。
许多雕塑家、建筑设计师将水泥作为创作材料,创作出许多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水泥基础知识
1825-1843年水泥首次大规模使用在泰晤士 河隧道工程。
1877年回转窑水泥熟料获得专利;继而出现 了单筒冷却机、立式磨及单仓钢球磨等,从而
有效地提高了水泥的产量和质量。
1905年湿法回转窑出现。
一、水泥起源、水泥工业简史及发展趋势
渣
不具有潜在水 硬性
水泥胶砂 28d抗压强 度比大于和 等于75% 的为活性混 合材料;小 于75%的 为非活性混 合材料。
二、基本概念、水泥的定义、分类、命名及标准
❖ 3.4窑灰:从水泥回转窑窑尾废气中收集下的粉尘。 ❖ 3.5 助磨剂: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助磨剂,其加入量应不大
于水泥质量的0.5%,助磨剂应符合JC/T667的规定。
——
二、基本概念、水泥的定义、分类、命名及标准
3、水泥的组分材料 3.1硅酸盐水泥熟料:凡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 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产物称为硅酸盐水泥熟料(简称熟 料)。 3.2石膏:包括天然石膏和工业副产石膏、质量必须符合标 准。
石
天然
膏
工业副产品
石 膏 ( CaSO4·2H2O ) 硬石膏(CaSO4)
66万吨; ❖ 1952年,年产量286万吨; ❖ 至1987年:年产量1.86亿吨;中国在1952年制订了第一个
全国统一标准,确定水泥生产以多品种多标号为原则,并将 波特兰水泥按其所含的主要矿物组成改称为矽酸盐水泥,后 又改称为硅酸盐水泥至今。
一、水泥起源、水泥工业简史及发展趋势
2010年,中国水泥产量达到18.68 亿吨,产量占比全球50%以 上。
二、基本概念、水泥的定义、分类、命名及标准
3.3混合材
水泥的一些知识
86.强度等级为32.5的水泥,表示其28d抗折强度的最小值为32.5MPa。( B )
87.熟料的冷却以急冷为好。( A )
88.石膏的掺量越多,水泥的凝结时间越长。( B )
89.硬化水泥浆体又称水泥石。(A )
90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为废品。( A )
58.高铝水泥耐高温性好。( A )
59.生料的TCaCO3的测定结果:实质上是指生料中的Cao和MgO。( A )
60.硅酸盐水泥开始是在含碱的Ca(OH)2和CaSo4溶液中进行的。( B )
61.火山灰水泥中,国标规定火山灰质混合材掺量小于40% 。 ( B )
62.影响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fCaO,方美石。( B )
1.回转窑内分解带物料运动速度最快。( A )
2.急冷对提高熟料质量有好处,所以应延长熟料在冷却带的时间。( B )
3.烧成温度偏低,可能会使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增多。( A )
4.入窑生料分解率越高越好。( B )
5.影响矿渣活性的因素有化学成分和玻璃体的含量。( A )
6.铝率越大,窑内液相的粘度越小。( B )
16.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入窑生料的细度要求(80um筛余:8-12%,200um筛余:C2S>C3S>C4AF B.C3A>C3S>C4AF>C2S C.C3A>C4AF>C3S>C2S D.C3S>C3A>C4AF>C2S
54.回转窑是一个多功能的高温设备,以下不属于回转窑主要功能的有( D )。
79.一般袋装水泥存放期不宜超过3个月。( A )
80强度等级为32.5的水泥,其28天抗压强度最低值为32.5MPa。(A )
水泥知识
1、水泥的定义: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适当材料并能在空气和水中硬化的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1.1硅酸盐水泥的定义: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1.1.1 硅酸盐水泥分两种类型,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称为Ⅰ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Ⅰ;掺加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为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Ⅱ。
按标号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
1.1.2 硅酸盐水泥的特性:(1) 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及后期强度高,适用于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冬季施工混凝土,地上、地下重要结构的高强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2) 抗冻性好,适用于严寒地区水位升降范围内遭受反复冻融循环的混凝土工程。
(3) 水化热大,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但可用于低温季节或冬期施工。
(4) 耐腐蚀性差,不宜用于经常与流动淡水或硫酸盐等腐蚀介质接触的工程,也不宜用于经常与海水、矿物水等腐蚀介质接触的工程。
(5) 耐热性差,不宜用于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6) 抗碳化性能好,适用于空气中 CO2浓度较高的环境,如铸造车间等。
(7) 干缩小,可用于干燥环境下的混凝土工程。
(8) 耐磨性好,可用于路面与地面工程。
1.2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5%-20%的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
根据抗压和抗折强度,按标号分为42.5、42.5R、52.5、52.5R。
1.2.1普通硅酸盐水泥由于混合材料掺量较少,其性质与硅酸盐水泥基本相同,略有差异,主要表现为:(1)早期强度略低(2)耐腐蚀性稍好(3)水化热略低(4)抗冻性和抗渗性好(5)抗炭化性略差(6)耐磨性略差1.3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代号P·S。
水泥理论知识大全
1.孔隙学:研究孔结构和孔特征的理论。
2.天然矿物材料:指可供作为材料直接使用的,由自然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单矿物材料、单种矿物集合体材料、多种矿物集合体所构成的岩石材料。
3.固相反应:在生产煅烧过程中,碳酸钙分解的组分与粘土分解的组分通过质点的相互扩散而进行的反应。
4.石灰饱和系数:熟料中全部SiO2生成C3S和C2S所需的CaO含量与全部SiO2生成C3S所需CaO最大含量的比值。
5.耐火材料:用于热工设备中能够抵抗高温作用的结构部件和高温容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制品,也包括天然矿物和岩石。
6.镁质胶凝材料:由磨细的苛性苦土(MgO)和苛性白云石(MgO和CaCO3)为主要组成的一种气硬性胶凝材料。
7.镁水泥:用MgCl2溶液调制成的镁质胶凝材料即为氯氧镁水泥,简称镁水泥。
8.风化:岩石在大气、水、介质等共同联合作用下发生破坏和化学分解等现象。
9.激发剂:能促使矿渣自身呈现其胶凝能力的外加物称为激发剂。
10.碳酸钙分解温度:550℃时开始分解,800-850℃时分解加快,到898℃时分解压力达到0.1MPa通常就把这个温度作为碳酸钙的分解温度。
11.硅率:表示熟料中SiO2含量与Al2O3与Fe2O3含量之和的质量比值。
SM=SiO2/Al2O3+Fe2O3。
12.铝率:表示熟料中Al2O3与Fe2O3含量的质量比。
IM= Al2O3/Fe2O3。
13.形态学:研究材料组成相的几何形状及其变化,进一步研究他们与生产工艺及材料性能间关系的科学。
14.触变性:指某些胶体体系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性暂时增加,外力除去后,具有缓慢的可逆复原的性能。
15.水化速率:单位时间内水泥的水化程度和水化深度。
16.宾汉姆体:在研究弹-塑-粘性物体变形过程中,当所施加的外力较小,它所产生的剪应力小于极限剪应力或屈服应力时,物体将保持原状不发生流动,而当剪应力超过屈服应力时,物体就产生流动,这类物体叫宾汉姆体。
17.网络形成剂:单键强度>335kJ/mol的氧化物能单独形成玻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窑熟料大块料多,但大块料上粘有一层很薄的黄粉料; 熟料三氧话二铝6.4%,三氧化二铁4.2%,KH=0.92,氧化镁1.5%,熟料配热900Kcal/Kg.f-CaO2.5%,解答:熟料大块多说明铝的率值较高,而且你们烧的后面温度也是比较高的,造成液相很早的出现,我想现在的料子在分解炉的分解率应该回达达到93--97%左右,不知道你们的IM,和SM控制的是多少。
你们的热耗不可能达到900大卡,这样的热耗太高了,如果是这样的热耗游离钙还是2.5,而饱和比也不是很高,那你们的硅含量肯定是比较高的。
建议你们大幅度降低SM,这样就可以降低你们的热耗,而且适当的降低分解炉的温度,窑头煤适当的增加,不能使分解炉的分解率太高。
一、控制熟料游离氧化钙的重要性凡从事水泥生产的人,无不熟悉熟料游离氧化钙是关系到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它表示生料煅烧中氧化钙与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结合后剩余的程度,它的高低直接影响水泥的安定性及熟料强度。
但它毕竟不是水泥的最终使用性能,只是为达到产品最终使用性能所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1. 在对该指标的控制上,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够准确的认识,甚至是误区:⑴认为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含量越低越好,因为它表明煅烧完全,熟料质量最好;⑵只要熟料游离氧化钙高就是中控操作员没有尽到责任,所以考核指标仅与他们挂钩;⑶把压低游离氧化钙含量当作很难掌握的指标,所以将该指标当做考核操作员的最重要质量要求。
2. 对这些误区有必要做如下澄清⑴游离氧化钙含量只是水泥使用的过程指标,不是最终指标。
因为少量残存的游离氧化钙在熟料变为水泥,以至于在使用之前的整个过程中可以消解,所以并不需要出窑后熟料中的游离氧化钙含量很低,而应该付出更多的精力,摸索出最适合本企业有利于熟料强度的相关配料与操作参数,才是企业效益的根本。
⑵对窑外分解窑而言,控制熟料游离钙比立窑及传统回转窑型要容易得多,再不应该成为生产控制的难点。
所以企业不应纵容中控操作员一味追求游离氧化钙合格率及绝对含量,而不顾其它指标;更不应不惜提高热耗,而无止境地压低游离氧化钙的含量。
3. 游离氧化钙产生的原因及分类⑴轻烧游离氧化钙由于来料量不稳或塌料、掉窑皮,或燃料成分变化或火焰形状不好,使部分、乃至局部生料的煅烧温度不足,在1100~1200℃的低温下形成游离氧化钙。
主要存在于黄粉以及包裹着生料粉的夹心熟料中,它们对水泥安定性危害不大,但会使熟料强度降低。
⑵一次游离氧化钙它们是在配料氧化钙成分过高、生料过粗或煅烧不良时,熟料中存在的仍未与SiO2、Al2O3、Fe2O3进行化学反应的CaO。
这些CaO经高温煅烧呈“死烧状态”,结构致密,晶体较大(10~20µm),遇水形成很慢,通常需要三天才反应明显,至水泥硬化之后又发生固相体积膨胀(97.9%),在水泥石的内部形成局部膨胀应力,使其变形或开裂崩溃。
⑶二次游离氧化钙当刚烧成的熟料冷却速度较慢或还原气氛下,C3S分解又成为氧化钙及C2S,或熟料中碱等取代出C3S、C3A中氧化钙。
由于它们是重新游离出来的,故称为二次游离氧化钙,这类游离氧化钙水化较慢,对水泥强度、安定性均有一定影响。
所以,当生产中出现的高游离氧化钙结果时,所采取的对策不能够一概而论。
而且在所有造成游离氧化钙高的原因中,只有塌料才是预热器窑所特有需要克服、而且完全能够克服的环节,其它原因是所有旋窑都会共有的症状。
相反,对于窑外分解窑,它有生料的均匀化设施、旋风预热系统、较高的窑转速、三风道煤管等技术措施,使控制游离氧化钙的能力远远高于其它窑型,煅烧出低游离氧化钙的熟料正是它的优势。
同时,必须明确,中控操作员对游离氧化钙的含量控制手段只有火焰形状及煅烧温度。
4. 游离氧化钙过低会有如下不利:在人们都十分重视游离氧化钙高的害处时,也有必要了解游离氧化钙过低的不利之处:⑴在游离氧化钙低于0.5%以下时,熟料往往呈过烧状态,甚至是死烧。
此时的熟料质量缺乏活性,强度并不高。
⑵由于旋窑耐火砖承受了高热负荷,缩短了它的使用寿命。
⑶要充分认识到,游离氧化钙不仅是半成品的质量指标,更是关系水泥生产成本的重要经济指标。
国外有关资料报导(ICR,8/1989,P55):熟料每低0.1%游离氧化钙,每公斤熟料就要增加热耗58.5千焦(14大卡);而用此种熟料磨制水泥时,水泥磨的系统电耗就要增加0.5%。
特别是当游离氧化钙低于0.5%以下时。
国内不少企业很少观注这个概念,因此常将分解窑游离氧化钙指标笼统地定在1.5%以下(平均值0.8%左右),而未认识到对下限做出限定的必要性。
有些生产线的游离氧化钙含量虽未低到0.5%以下,只是因为该生产线还不具备这种能力,而不是对此概念有所认识。
这里不妨做一测算:如果将熟料游离氧化钙按平均1.1%控制,比0.8%提高0.3%,每公斤熟料大约可降热耗175.5千焦(42大卡),一条日产2000吨熟料的生产线每年(按运转300天计算)节煤即为:2000×1000 ×42×300/6000×1000 = 4200(吨)上式中煤的热值按6000大卡/公斤计算,这种煤的单价如是500元,每年可节约费用210万元。
如按每吨熟料计算可节约的成本:42×500/6000 = 3.5元。
再测算电耗:以水泥磨的系统电耗为40千瓦时/ 吨计,全年生产水泥100万吨的粉磨站,一年节约的电耗就是:40 ×0.5%×3×100万= 60万千瓦•时电价如按每千瓦时0.5元算,全年节省电费30万元。
通过这一简单计算便可明白,不需要任何投资,便可取得如此效益,只是要实现精细管理而已。
国外窑外分解窑的热耗先进水平已低于4.18×700千焦/公斤熟料,而我国至少要高4.18×50千焦/公斤熟料,其主要原因就是诸如此类的技术管理不够精细而已。
当然,如果游离氧化钙长时间保持低值,一定要检查是否是入窑生料成分过低造成的,否则会误认为熟料质量好,却严重影响了熟料强度。
二. 推荐对熟料游离氧化钙含量的控制指标综上所述,合理的游离钙控制范围应当为0.5~2.0%之间,加权平均值1.1%左右。
高于2.0%及低于0.5%者均为不合格品。
也就是放宽上限指标,增加考核下限。
由于各厂的实际情况会千差万别,所以各厂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工艺线的特点,制定出不影响熟料强度及水泥安定性所允许的最高游离氧化钙上限,及最大节约热耗的下限。
如果对操作人员考核该指标,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大于2.0%的游离氧化钙,应按照下面分析的偶然与反复两类不同情况分清责任,不要一概而论都由中控操作员负责;对于小于0.5%的游离钙,除了配料过低的情况应由配料人员负责外,其余则要由中控操作员负全责。
三. 控制游离钙的操作方法1. 偶然出现不合格游离氧化钙时常见的误操作这多是由于窑尾温度低、或者有塌料、掉窑皮,甚至喂料量的不当增加而发生,解决的责任人只能是中控操作员。
但按照前述不够准确的概念,操作上会对应一种司空见惯的误操作:先打慢窑速,然后窑头加煤,应该说,这种从传统回转窑型沿用下来的操作方法对分解窑是很不适宜的。
因为:⑴加大了窑的烧成热负荷。
分解窑是以3转/分以上窑速实现高产的,慢转窑后似乎可以延长物料在窑内的停留时间,增加对游离氧化钙的吸收时间。
但是,慢转的代价是加大了料层厚度,所需要的热负荷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热交换的困难。
窑速减得越多,所起的负作用就越大,熟料仍然会以过高的游离氧化钙出窑。
⑵增加热耗。
有资料证实(ZKG;12/1989;PE314),分解后的CaO具有很高的活性,但这种活性不会长时间保持。
由于窑速的减慢而带来的活性降低,延迟了900~1300°C之间的传热,导致水泥化合物的形成热增高。
所以,降低分解窑的窑速决不是应该轻易采取的措施。
⑶缩短了耐火砖的使用周期。
窑尾段的温度已低,还突然加煤,使窑内火焰严重受挫变形,火焰形状发散,不但煤粉无法燃烧完全,而且严重伤及窑皮。
同时,减慢窑速后,物料停留时间增加一倍以上,负荷填充率及热负荷都在增大,这些都成为降低窑内耐火衬料使用寿命的因素。
⑷窑的运行状态转变为正常所需要的时间长。
这种方法至少要半小时以上。
2. 正确处理偶然出现不合格游离氧化钙的操作方法:⑴一旦发现上述异常现象,立即减少喂料,减料多少根据窑内状况异常的程度而定。
比如:塌料较大、时间较长,或窑尾温度降低较多,此时减料幅度要略大些,但不宜于一次减料过大,要保持一级预热器出口温度不能升得过快过高;⑵紧接着相应减少分解炉的喂煤,维持一级预热器出口温度略高于正常时的50℃以内,同时通知化验室增加入窑分解率的测定,确保不低于85~90%;⑶略微减少窑尾排风,以使一级出口的温度能较快恢复原有状态。
但不可减得过多,否则会造成新的塌料,也影响二、三次风的入窑量,进而影响火焰;⑷如果掉窑皮、或塌料量不大,完全可以不减慢窑速,这批料虽以不合格的熟料出窑,但对生产总体损失是最小的。
按照这种操作方式,恢复正常运行的时间只需十分钟。
如果是打慢窑,这批料不仅无法煅烧合格,而且如上所述至少耗时半个小时以上,影响熟料的产量,以及更多熟料的质量。
当然,如果脱落较多窑皮,或窜料严重,不得不大幅度降低窑速,至1转/分以内,此时更重要的是投料量要大幅度降低,为正常量的1/3左右。
而且也应减料操作在前,打慢窑速的操作在后,避免有大量物料在窑内堆积。
如此出来的熟料游离钙含量会合格,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半个小时以上的正常产量、更多的燃料消耗、长时间的工艺制度不正常,以及类似中空窑煅烧的各种弊病,经济上损失较大。
⑸尽快找出窑内温度不正常的原因,对症治疗,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比如:找出塌料的原因、窑尾温度降低的原因等等。
上述操作方法还要因具体情况而异,总的原则是:不要纠缠一时一事的得失,要顾全系统稳定的大局。
这个大局就是用最短时间恢复窑内火焰的正常、系统温度分布的正常,各项工艺参数的正常,并继续保持它们。
3. 反复出现不合格游离氧化钙的对策如果窑作为系统已无法正常控制熟料游离氧化钙的含量,则说明此窑已纯属带病运转。
此时完全依赖中控操作员的操作,已经力不从心。
应该由管理人员(如总工)组织力量,对有可能产生的问题针对性地逐项解决。
比如:⑴原燃料成分不稳定,需要从原燃料进厂质量控制及提高均匀化能力等措施解决。
⑵生料粉的细度跑粗,尤其是硅质校正原料的细度,需要从生料的配制操作解决,这方面往往被技术人员所忽略。
国外就此课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熟料煅烧过程中,由硅酸二钙生成硅酸三钙的途径有两条:由硅酸二钙靠固相反应自我合成,析出氧化硅(见图1.4.1);或由硅酸二钙与氧化钙靠少量液相完成反应。
不论是何种方式,反应均在原有颗粒中进行,但这将与生料粒径有很大关系,粒径一定后,C2S、C3S 的结晶大小就基本确定,尤其是含氧化硅原料的细度是关键,因为碳酸钙分解后形成多孔的氧化钙,是靠氧化硅向氧化钙的孔内移动后进行反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