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导航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校园导航系统
课程设计校园导航系统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校园导航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构成要素和应用场景。
2. 学生能描述校园导航系统中常用的定位技术和路径规划算法。
3. 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校园导航系统中的作用,并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校园导航系统。
2. 学生能够运用GIS软件进行地图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校园导航中的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校园导航系统产生兴趣,认识到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勇于尝试、不断优化的科学精神。
3.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对学校环境的责任感,提高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信息技术和地理学科,以实用性为导向,培养学生运用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校园导航系统概述:介绍校园导航系统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和应用场景,对应教材中“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章节。
2. 定位技术:讲解全球定位系统(GPS)、无线局域网(WLAN)等定位技术在校园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结合教材中“定位技术及其发展”章节。
3. 路径规划算法:介绍Dijkstra、A*等路径规划算法,分析其在校园导航系统中的作用,对应教材中“路径规划与优化”章节。
4. 地理信息系统(GIS)操作:学习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地图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结合教材中“GIS软件与应用”章节。
5. 实践项目: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校园导航系统,包括地图数据采集、路径规划、导航功能等,分阶段完成,对应教材中“实践项目与应用”章节。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_校园导航系统 _课程设计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校园导航系统课程名称数据结构院系通信工程学院专业信息工程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设计地点指导教师设计起止时间:2008 年12月29 日至年月日目录1.课程设计题目 (1)2.软件功能描述 (1)3.软件总体设计 (1)3.1数据结构描述与定义 (1)3.2模块设计 (3)4.测试结果与分析 (4)5.课程设计总结 (5)附录:源程序清单 (6)1.课程设计题目校园导航系统2.软件功能描述在近一个星期的努力下,我编写的校园导航系统软件终于能够成功完成。
采用工程思想,将系统共分一下几个模块:数据结构定义模块、导航图建立模块、求最短路径模块、主菜单;下面是具体各功能简单的实际应用:➢数据结构定义模块:模块定义了导航图中各个节点的基本结构类型,主要采用邻接矩阵的存储结构来真实反映各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路径长度(权值大小)。
➢导航图建立模块:采用上述结构体类型对导航图中每个节点进行赋值。
包括:各定点的名称(地点名),各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真实路径长度(赋权值)。
➢求最短路径模块:本模块的基本思想是采用迪杰斯特拉算法求最短路径。
次模块是本校园导航系统的核心模块,求两点间的最短路径与求一点到其他所有点最短路径两个子功能均是在最短路径算法模块的基础上进行调用,进而实现导航功能。
➢主菜单:主菜单中主要是显示导航图中的所有导航节点,能够快速方便的对各个地点进行导航。
以上程序的几个模块,构成了校园导航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程序运行良好,达到了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由于所学知识有限,功能各个方面还有欠妥之处,希望得到指出与改正。
3.软件总体设计3.1数据结构描述与定义1.节点数据结构类型:#define MAX_V 30 //最大顶点个数typedef struct{char* vexs[MAX_V]; //顶点向量int arcs[MAX_V][MAX_V];//邻接矩阵int vexnum,arcnum;//图的当前顶点数和弧数}MGraph;2.创建导航图函数:int CreateUDN(MGraph &G)函数描述:主要将每个节点进行命名、每个顶点到其他所有定点的路径值用邻接矩阵进行存储。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导航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导航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导航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目录1. 引言 (3)1.1. 编写目的 (3)1.2. 软件开发项目背景 (3)1.3. 相关定义 (3)1.4. 参考资料 (3)2. 总体设计 (4)2.1. 需求规定 (4)2.2. 运行环境 (4)2.3.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4)2.4. 结构 (5)2.5. 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6)2.6. 人工处理过程 (7)2.7. 尚未解决的问题 (7)3. 接口设计 (7)3.1. 用户接口 (7)3.2. 外部接口 (8)3.3. 内部接口 (8)4. 运行设计 (8)4.1. 运行模块组合 (8)4.2. 运行控制 (9)5.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9)5.1. 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9)5.2. 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10)5.3. 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10)1. 引言1.1. 编写目的本概要设计说明书基于之前建立的软件需求设计基础上,对“华中科技大学东校区校园导航系统”做出概要分析。
主要解决了实现该系统需求的程序模块设计问题。
包括如何把该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决定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以及数据结构、模块结构的设计等。
在以下的概要设计报告中将对在本阶段中对系统所做的所有概要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下一阶段的详细设计中,程序设计员可参考该概要设计说明书,对系统进行详细设计。
在以后的软件测试以及软件维护阶段也可参考该说明书,以便于了解在概要设计过程中所完成的各模块设计结构,或在修改时找出在本阶段设计的不足或错误。
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软件课程设计指导老师,其他相关软件开发设计人员等。
1.2. 软件开发项目背景✧软件系统名称:华中科技大学东校区校园导航系统。
✧任务提出者:✧软件开发者:✧软件面向用户:✧软件开发平台或网络: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特此声明:此软件的开发目的仅为提高软件开发人员的项目开发能力、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
c校园导航图课程设计
c 校园导航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校园导航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目标:1.理解校园导航图的基本构成和要素,如道路、建筑、设施等。
2.学会阅读和理解校园导航图的信息,如方向指示、距离标注等。
3.掌握使用校园导航图的方法和技巧,如定位、导航、搜索等。
4.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校园导航图,找到指定的地点或路线。
5.能够使用校园导航图进行路线规划和导航,解决问题。
6.能够分析和评估校园导航图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提出改进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对科技和信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按照以下大纲进行:第1章:校园导航图的基本概念和构成•校园导航图的定义和作用•校园导航图的基本要素和表示方法•校园导航图的类型和特点第2章:阅读和理解校园导航图•校园导航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校园导航图的信息理解和解读•校园导航图的错误分析和纠正第3章:使用校园导航图进行导航•校园导航图的定位和路径规划•校园导航图的导航方法和技巧•校园导航图的搜索和查询功能第4章:校园导航图的评估和改进•校园导航图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的评估方法•校园导航图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校园导航图的最新发展和趋势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校园导航图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和讨论真实的校园导航图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校园导航图的使用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适合学生水平的校园导航图教材,提供系统的知识学习。
校园导航系统的课程设计
校园导航系统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校园导航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生能掌握使用校园导航系统所需的相关地图知识,如地图阅读、方向识别等;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校园导航系统中的定位技术、路径规划算法等关键技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操作校园导航系统,完成校园内的定位和路径规划;2.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在使用校园导航系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设计与完善校园导航系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校园导航系统,培养对地理信息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对团队合作、互助互爱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3.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性质以实践性、综合性为主,通过讲授、实践、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校园导航系统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便于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评估中,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校园导航系统基础知识:- 地图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方向识别与地图阅读技巧;- 常见导航系统的功能与原理。
2. 定位技术与路径规划算法:- GPS定位原理及其在校园导航中的应用;- 路径规划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校园路径规划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3. 校园导航系统的操作与应用:- 系统注册、登录及基本设置;- 校园地图浏览与搜索功能;- 实地操作:使用校园导航系统完成指定路线的导航。
4. 小组合作设计与完善校园导航系统:- 分析现有校园导航系统的优缺点;- 小组讨论、设计并完善校园导航系统功能;- 展示与评价:展示各组设计成果,进行评价与交流。
校园导航课程设计
校园导航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校园平面图的基本要素,如比例尺、方向、图例等。
2. 学生能通过校园导航课程,学习并运用地理知识,如定位、方向判断和路线规划。
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学校的历史、文化及各个设施的用途。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导航工具,进行实地定位和方向判断。
2. 学生能够独立规划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校园内最优路线。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校园环境的热爱,增强校园荣誉感和归属感。
2. 学生在课程中培养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提高自信心。
3. 学生通过学习校园导航,培养尊重规则、关爱他人的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实践性、互动性为主,结合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和实践活动。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品质。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现,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校园平面图的认识:- 比例尺的理解与应用- 方向的判断与识别- 图例的解读与使用2. 实地导航技巧:- 定位的实践与应用- 路线规划的步骤与方法- 方向定位仪器的操作与使用3. 校园文化与历史:- 学校历史简介- 校园主要设施的介绍与了解- 校园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4. 小组合作与问题解决:- 小组分工与合作方法- 问题的发现与提出- 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校园平面图的认识与解读第二课时:实地导航技巧的实践与应用第三课时:校园文化与历史的了解与传承第四课时:小组合作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关联教材:《小学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三章“地图的识别与应用”;《小学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章“我们的学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校园探秘”主题。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校园导航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校园导航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中图的基本概念,包括顶点、边、邻接矩阵和邻接表。
2. 学生能够运用图的表示方法,特别是适合校园导航的图结构。
3. 学生能够描述并实现至少两种图的遍历算法,如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校园导航系统,能够规划出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2. 学生通过实践项目,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算法的应用和优化。
3. 学生能够通过编程实践,提高使用数据结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据结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数据结构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技巧。
3.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能够体验到算法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本课程设计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数据结构学科特点,旨在通过校园导航项目,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课程强调理解与操作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具体学习成果的分解,课程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了明确、可衡量的标准。
二、教学内容1. 图的基本概念:- 顶点与边- 有向图与无向图- 邻接矩阵与邻接表2. 图的遍历算法:- 深度优先搜索(DFS)- 广度优先搜索(BFS)- 应用实例分析3. 最短路径算法:- Dijkstra算法- Floyd-Warshall算法- 应用实例分析4. 校园导航系统设计:- 系统需求分析- 图的构建与表示- 导航算法实现与优化5. 项目实践:- 小组分工与合作- 编程实现与调试- 系统测试与评估本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以数据结构课本中图的相关章节为基础,结合校园导航项目进行系统组织。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图的原理、算法和项目实践。
校园导航问题课程设计
校园导航问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校园导航问题的基本概念,包括坐标系、方向、距离等。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几何、代数等,解决校园导航中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校园地图,识别并描述校园内的主要建筑、道路和地标。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阅读技巧,准确地找到校园内任意两点之间的路径。
2.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工具或手工计算,估算路径的长度和所需时间。
3.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如比较、分类、推理等,解决复杂的校园导航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精神,与同学一起探讨和解决校园导航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空间观念和方向感,提高在校园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自主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数学学科,结合校园导航问题,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校园坐标系建立:介绍坐标系的定义,通过校园地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学生理解坐标与实际位置的关系。
2. 方向与距离测量:讲解方向的概念,学习使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测量地图上的方向和距离。
3. 路径规划:结合实际校园路径,运用最短路径算法(如Dijkstra算法)进行路径规划,分析并优化行走路线。
4. 时间与速度计算:运用速度公式,根据路径长度计算行走时间,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校园导航应用:结合现代导航技术,介绍GPS定位、电子地图等导航工具的使用方法,使学生了解科技在导航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校园坐标系建立与方向距离测量。
第二课时:路径规划与时间速度计算。
第三课时:校园导航应用与实践操作。
校园导航定位系统课程设计
校园导航定位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校园导航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功能;2. 学习并运用相关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知识,进行校园地图的解读与分析;3. 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其在校园导航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校园导航定位系统,进行校园内位置信息的查找与路径规划;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共同解决校园导航中遇到的问题;3.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相关设备和技术进行定位与导航。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精神;2. 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出行,提高学生对校园环境的保护意识;3.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学科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校园导航定位系统原理介绍- 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校园导航定位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 地理信息系统(GIS)知识- 校园地图的基本要素与解读- GIS在校园导航中的应用3. 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 GPS的原理与功能- GPS在校园导航中的实际应用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校园导航定位设备的认识与使用- 实际操作:校园内路径规划与导航- 案例分析:解决校园导航中遇到的问题5. 团队协作与讨论分享- 小组讨论:探讨校园导航定位系统的优缺点- 分享经验:介绍个人在校园导航中的实用技巧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校园导航定位系统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校园导航咨询课程设计
二 校园导航咨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校园平面图的阅读与绘制方法,了解校园主要建筑及设施的位置分布。
2. 培养学生运用方向、距离、比例等地理知识,进行校园导航咨询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校园历史文化,提高对学校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指南针等工具,进行实地导航和定位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校园导航咨询中为他人提供有效帮助。
3.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书籍等资源,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校园环境,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2.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活动性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级,具备一定的地图阅读和地理知识基础。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情境教学、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校园平面图的认识与绘制- 校园平面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等-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绘制校园平面图2. 校园主要建筑及设施的位置分布- 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宿舍等的位置及功能- 实地考察:学生参观校园,了解各个场所的位置和特点3. 方向与距离的判断- 利用指南针判断方向- 估算距离和相对位置关系4. 校园历史文化及环境特点- 校史简介、校园文化传统- 校园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内容5. 实地导航与咨询- 教学内容:制定导航咨询任务,分组进行实地操作- 教学安排:学生为他人提供校园导航咨询服务,教师进行现场指导6.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小组讨论、问题解决、意见反馈等环节-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相关章节,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
校园导航地系统课程设计
校园导航地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校园导航地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功能与应用场景。
2. 学生能描述地图坐标系、定位技术和路径规划算法的基本原理。
3. 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校园导航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使用校园导航地系统进行定位和路径规划。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地图坐标系转换和距离、角度测量方法。
3. 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校园导航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认识到校园导航地系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3.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信息技术课程,结合地理、数学等学科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地理知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但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实践操作,以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导航地系统基础知识:- 校园地图的基本构成要素- 地图坐标系及其转换方法- 定位技术原理及其在校园导航中的应用2. 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 GIS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校园导航中GIS的应用实例- GIS软件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3. 路径规划与导航:- 路径规划算法原理- 校园路径规划的实际操作- 导航系统界面设计与使用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使用GIS软件绘制校园地图- 基于定位技术的校园导航应用- 分析校园导航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导航地系统基础知识,地图坐标系及其转换方法第二课时:定位技术原理及其在校园导航中的应用第三课时:GIS的基本概念与功能,校园导航中GIS的应用实例第四课时:路径规划算法原理,校园路径规划的实际操作第五课时:导航系统界面设计与使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及内容:《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与导航2.1 导航地系统基础知识2.2 GIS的基本概念与功能2.3 路径规划与导航2.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校园导航活动计划
校园导航活动计划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校园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迅猛的推进和完善。
然而,即便是拥有完善的校园信息系统,校园导航仍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为了提供更好的校园导航服务,促进学生生活的便利化和校园文化的发展,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校园导航活动。
一、目的与意义1.1目的校园导航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校园环境,提供对校园内各类设施和资源的准确信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
1.2意义校园导航活动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们能够更快地熟悉校园环境,方便地找到所需的资源,提升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同时,校园导航活动也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校园文化氛围。
二、活动内容2.1制作校园地图首先,我们计划制作一份详细的校园地图。
地图将包括各校区建筑物、学院、行政办公楼、图书馆、食堂、运动场等重要地点的标注,并提供简要的介绍和导航信息。
地图将以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形式制作,并通过校园信息系统和校园公告栏向全体学生推广。
2.2开展校园导游活动为了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我们计划开展校园导游活动。
活动将由资深学生作为导游,为新生提供校园一日游。
导游将介绍校园的历史、文化以及各类设施的使用方法,帮助新生快速熟悉校园环境。
2.3开设校园导航课程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导航能力,我们将开设校园导航课程。
课程将涵盖校园地图的解读、校园导航软件的使用以及如何利用校园信息系统查找资源等内容。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掌握独立导航的技巧,提高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活动组织为了顺利开展校园导航活动,我们将成立导航活动组织小组。
小组由老师和学生组成,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评估等工作。
小组成员将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分工负责,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活动宣传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参与校园导航活动,我们将进行广泛的宣传。
通过校园广播、电子屏幕、海报和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向全校师生传递活动信息,并邀请他们积极参与和反馈意见。
c语言课程设计校园导航
c语言课程设计校园导航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编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C语言进行简单的校园导航系统开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编写简单的程序。
同时,学生将能够通过实践,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按照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进行。
首先,将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环境配置,然后逐步深入到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等核心内容。
接下来,将讲解函数、数组和指针等高级概念,最后通过实例讲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思想。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为学生提供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然后,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
接下来,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C语言的编程技巧。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选择经典的C语言教材,如《C程序设计语言》。
参考书方面,将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C语言编程书籍,如《C Primer Plus》。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制作一些教学视频和演示文稿,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C语言的编程原理。
实验设备方面,将准备计算机和网络设施,以供学生进行编程实验和实践。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进行评估。
作业将根据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估。
考试将包括笔试和上机考试两部分,笔试主要测试学生对C语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机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将按照教材的章节进行安排,每个章节将安排2-3次的课堂讲授和实践操作。
教学时间将安排在每周的周二和周四下午,每次课2小时。
课程设计校园导航问题
课程设计校园导航问题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校园导航问题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校园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校园地图的基本要素,如道路、建筑、景观等,以及地图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制作和编辑校园地图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校园导航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认知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校园地图的阅读与理解、地图制作软件的使用以及校园导航问题的解决。
具体安排如下:第1课时:校园地图的基本要素及阅读方法第2课时: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的基本操作第3课时:校园地图的制作与编辑第4课时:校园导航问题的解决方法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讲解校园地图的基本要素、阅读方法以及地图制作软件的使用技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校园导航问题,分享解决方法,互相学习。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解决校园导航问题。
4.实验法:学生动手操作地图制作软件,实践校园地图的制作与编辑。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校园导航》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推荐《地图学》等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地图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利用网络资源,下载相关地图制作软件的教程和案例视频,以便进行教学演示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实验设备:准备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以便进行地图制作软件的演示和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相关的地图阅读、制作等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校园导航程序课程设计
校园导航程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校园导航程序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编程语言(如Python)实现基本的地图展示、路径规划和信息查询功能。
3. 学生能掌握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校园导航程序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编程技能,设计并开发出一个简单的校园导航程序。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和程序测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运用问题解决策略,解决在编程和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培养对编程和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能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体验编程带来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3. 学生能认识到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融合的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编程基础和地理知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校园导航系统概述:介绍校园导航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应用场景,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相关教材章节:信息技术课本第五章第二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2. 编程语言基础:回顾Python编程基础知识,重点复习变量、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和函数等基本概念。
相关教材章节:信息技术课本第二章“Python编程基础”。
3. 地理信息系统(GIS)知识:讲解GIS的基本原理,介绍地图坐标系、空间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
相关教材章节:地理课本第八章第三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4. 校园导航程序设计:a. 需求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明确校园导航程序的功能需求。
课程设计校园导航图c
课程设计校园导航图c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校园导航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目标:了解校园的基本布局,掌握校园内主要建筑和设施的位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使用地图进行导航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寻找目的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校园平面图的识读,主要建筑和设施的位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导航技巧的讲解和实践。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介绍校园平面图的基本知识;第二课时,讲解主要建筑和设施的位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三课时,教授导航技巧并学生进行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讲解校园平面图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建筑和设施的位置关系;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探讨校园导航的技巧;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校园导航的方法;实验法,学生进行实地导航,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校园导航图》,用于提供学习的基本知识;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多媒体资料,如校园地图和导航视频,用于直观展示校园布局和导航方法;实验设备,如指南针和地图,用于实地导航实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平时表现评估,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作业评估,包括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创新性等;考试评估,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以及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全面考察。
评估方式将客观、公正,以最大程度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共 8 个课时,每个课时 45 分钟。
教学时间安排在每周的周一和周三下午,地点为教室 101。
教学进度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七、差异化教学我们将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c语言课程设计校园导航
c语言课程设计校园导航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C语言基础语法,掌握变量声明、数据类型、运算符等基本概念;2. 学会使用C语言控制结构,包括顺序、选择和循环结构;3. 了解数组、字符串和函数在C语言中的应用;4. 掌握结构体和文件操作,为校园导航系统设计提供数据结构支持。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进行问题分析、设计和编程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设计校园导航系统;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技巧,使其能够编写高效、可维护的代码;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以便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新技术;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项目中提出新观点、新方法;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使其认识到编程对实际生活的影响;4. 培养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C语言课程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培养学生具备编程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计校园导航系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基础语法- 变量声明与赋值- 数据类型与运算符- 控制结构(顺序、选择、循环)2. 数组与字符串- 一维数组- 二维数组- 字符串操作3. 函数与模块化编程- 函数定义与调用- 作用域规则- 模块化设计4. 结构体与文件操作- 结构体定义与使用- 文件读写操作- 数据存储与检索5. 校园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需求分析- 功能模块划分- 编程实现与调试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制定以下教学大纲:第一周:C语言基础语法及控制结构第二周:数组与字符串操作第三周:函数与模块化编程第四周:结构体与文件操作第五周:校园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含小组讨论、编程实践与调试)教学内容科学、系统,符合教学实际。
课程设计校园导航
课程设计校园导航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校园导航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校园地图的阅读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寻找目的地和规划路线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如比例尺、图例、方向等。
2.掌握如何阅读校园地图,理解地图上的符号和标注。
3.能够使用校园地图找到指定的地点。
4.学会根据目的地和起始位置规划合理的路线。
5.能够运用地图信息进行简单的方向判断和距离估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认知和热爱,增强校园归属感。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校园地图的阅读方法和路线规划技巧。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校园地图的基本知识1.介绍地图的基本要素,如比例尺、图例、方向等。
2.学习如何阅读校园地图,理解地图上的符号和标注。
第二课时:校园地图的使用技巧1.学习如何找到指定的地点,认识校园地图上的重要建筑物和设施。
2.学会根据目的地和起始位置规划合理的路线,考虑交通方式和时间成本。
第三课时:校园地图的实际应用1.进行校园实地考察,运用地图找到指定的地点。
2.小组合作,根据目的地和起始位置规划并执行路线。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地图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技巧,为学生提供理论支持。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互相学习。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校园导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校园导航教材,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拓展阅读和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地图和导航工具,如指南针、测距仪等,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2010年一.设计目的:《数据结构》课程主要介绍最常用的数据结构,阐明各种数据结构内在的逻辑关系,讨论其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以及在其上进行各种运算时的实现算法,并对算法的效率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
进行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2)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3)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训练用系统的观点和软件开发一般规范进行软件开发,培养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作风。
本系统为用户提供以下功能:(一)、查询了解学校概况,为导游参观者提供关于学校的相关信息。
(二)、查询校园各个场所和景点信息;(三)、为导游者或外来人员参观人员提供校园交通信息,方便用户走访学校。
校园导航查询系统的开发方法总结如下:(1) 调查,了解学校各个场所与场所或者是各个景点与景点之间的信息,路径和距离,从外来人员或者参观者和走访者的角度出发,该如何设计才能满足用户需求。
(2) 分析,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其要求实现的功能分析系统结构和界面将实现的基本功能。
(3) 设计与开发,设计系统界面并编辑实现其各个功能的代码。
(4) 调试,在设计完成后,调试系统运行的状况,修改完善系统,然后进行测试。
二.涉及内容和要求设计内容:(1)设计学校的平面图(至少包括10个以上的场所)。
每两个场所间可以有不同的路,且路长也可能不同;(2)提供起始点与终点能自动找出从任意场所到达另一场所的最佳路径(最短路径)。
设计要求:(1) 符合课题要求,实现相应功能;(2) 要求界面友好美观,操作方便易行;(3) 注意程序的实用性、安全性;三.本设计所采用的数据结构校园旅游模型是由各个景点和景点以及场所和场所之间的路径组成的,所以这完全可以用数据结构中的图来模拟。
用图的结点代表景点或场所,用图的边代表景点或场所之间的路径。
所以首先应创建图的存储结构。
结点值代表景点信息,边的权值代表景点间的距离。
结点值及边的权值采用图存储。
本系统需要查询景点信息和求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的最短路径长度及路线,为方便操作,所以给每个景点一个代码,用结构体类型实现。
计算路径长度,最短路线和最佳路径时可用迪杰斯特拉(Dijkastra)算法实现。
最后用switch选择语句选择执行浏览景点信息或查询最短路径和距离。
1.图的存储结构常用的有4种,分别是数组表示法,邻接表,十字链表,邻接多重表。
在此程序中运用的是数组表示法:网的邻接矩阵:A[i][j]=wi,j 若<vi,vj>或(vi,vj)∈VR∞反之#define INFINITY INT_MAX //最大值无穷大#define MAX_VERTEX_NUM 20 //最大顶点个数typedef enum{DG,DN,AG,AN} GraphKind; //有向图,有向网,无向图,无向网typedef struct ArcCell{VRType adj;InfoType *info; //该弧相关信息的指针}ArcCell,AdjMatrix[max_vertex_num][max_vertex_num];tpyedef struct{VertexType vexs[MAX_VERTEX_NUM]; //顶点向量AdjMatrix arcs; //邻接矩阵int vexnum,arcnum; //图的当前顶点数和弧数GraphKind kind; //图的种类标志}MGraph;创建一个二维数组用来存储两个地点的距离,数组两个下标分别代表两个地点的位置(起点与终点),若两个地点之间没有路线可走则用无穷大表示两点之间没有路,依据例子:Edge[0][0].value=0 , Edge[0][1].value=25 , Edge[0][2].value=25 ; Edge[0][3].value=90, Edge[0][4].value=uplimit, Edge[0][5].value=uplimit ;Edge[0][6].value=10 , Edge[0][7].value=uplimit , Edge[0][8].value=uplimit;Edge[0][9].value=uplimit, Edge[0][10].value=uplimit;2.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思想:按路径长度递增的次序产生最短路径.算法的一级实现:辅助数组D[0..n-1]D[i]:表示当前所找到的从始点v到终点vi的最短路径的长度.算法的二级实现: (用邻接矩阵arcs来存储有向图)(1) S:表示已找到从v出发的最短路径的终点的集合;D[i]:表示当前所找到的从v到终点vi的最短路径的长度.S={v}; D[i]=arcs[Locate-vex(G,v)][i] vi∈V(2)选择vj, 使得D[j]=min{D[i]| vi∈V-S}令 S=S∪{j}(3)修改从v出发到集合V-S上任顶点Vk可达的最短路径长度.if D[j]+arcs[j,k]<D[k]D[k]=D[j]+arcs[j][k](4)重复(2)、(3)共n-1次;即可求得从v到图上其余各顶点的最短路径.以下为迪杰斯特拉算法void ShortestDist(int s){for ( int i=0;i<11;i++){ //dist和path数组初始化S[i].value=0; //已求出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初始化if(i!=s && dist[i].value<uplimit){path[i].value=s;}else path[i].value=-1; //路径存放数组初始化}S[s].value=1; //顶点s加入顶点集合dist[s].value=0;/* 循环计算该场所与邻接场所之间的最短距离 */for (i=0;i<11-1;i++){ //从顶点s确定n-1条路径float min=uplimit;int u=s;for (int j=0;j<11;j++){ //选择当前不在集合S中具有最短路径的顶点u/* 如果有路径比目前的最小值还小,则替换这个最小值 */if (!S[j].value && dist[j].value<min){u=j;min=dist[j].value;}}S[u].value=1; //将顶点u加入集合S,表示它已在最短路径上for (int w=0;w<11;w++){ //修改if (!S[w].value && Edge[u][w].value<uplimit && dist[u].value+Edge[u][w].value<dist[w].value){dist[w].value=dist[u].value+Edge[u][w].value;path[w].value=u;3.用switch语句,分支case语句出现友好界面,提示相关的输入信息,为用户的使switch(c){case 0: printf("女生公寓");break;case 1: printf( "图书馆");break;case 2: printf( "体育馆");break;case 3: printf( "一道门");break;case 4: printf( "一教学楼");break;case 5: printf( "男生公寓");break;case 6: printf( "食堂");break;case 7: printf( "体育场");break;case 8: printf( "五道门");break;case 9: printf( "十号教学楼");break;case 10:printf("实验楼");break;四、功能模块详细设计(一)设计功能的实现接下来根据以上搭建的程序框架完成各个模块的算法1、首先是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图的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ADT Mgragh{数据对象V: V是具有相同特征的数据元素的集合,称为定点集数据关系R={VR}VR={ <V,W> | V, W∈V, <V , W>表示从V到W的边}2、基本操作:CreateUDN(&G,V,VR); // 创建图初始条件:V是图的顶点集,VR是图中边的集合。
操作结果:按V和VR的定义构造图 G。
(二)主要算法设计及相关算法补充先创建图存储学校各个景点或场所,以图的顶点表示景点或场所,以边表示路径,再利用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求出校园各个地方的最短路径,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补充相关算法。
void BuildMap() 生成地图,输入地图的基本信息void ShortestDist(int s) 找出场所间的最短距离void bh() 显示场所名称void Outpath(int c) 将顶点序列号转换成场所名称void getdata(int s,int e) 输出两个场所之间的最短距离,和最短路径void info(int c) c为场所对应的数字号,输出场所的具体信息,方便用户的信息获取void num()用于显示校园导航系统的界面显示,输出10个地点的名称void main()在主程序中运用switch语句分别调用不同的子函数完成相应的操作程序的具体操作流程:1.打开导航,在屏幕上显示出学校各个景点场所;2.进入主菜单,用switch语句选择相应的数字,查找学校简介,路线和个景点与场所之间的距离3.进入子菜单,选择相应的数字,查询了解景点与场所信息及景点与场所的最短距离4.退出导航系统源程序:#include <stdio.h>#include <iostream.h>#include <malloc.h>#include <conio.h>#include <stdlib.h>#define Num 11 //最多顶点个数 #define uplimit 100000 //定义一个无穷大的值struct intt{int value;};intt dist[Num]; //dist为最短路程intt path[Num]; //path为最短路径上该顶点的前一顶点的顶点号intt S[Num]; //S为已求得的在最短路径上的顶点号intt D[Num]; //D为输出最短距离时的辅助数组/*** 生成地图,输入地图的基本信息***/void BuildMap(){int i,j;/* 初始化平面图矩阵 */for ( i=0;i<11;i++){for ( j=0;j<11;j++){Edge[0][0].value=0 , Edge[0][1].value=25 , Edge[0][2].value=25 ;Edge[0][3].value=90, Edge[0][4].value=uplimit,Edge[0][5].value=uplimit ;Edge[0][6].value=10 , Edge[0][7].value=uplimit ,Edge[0][8].value=uplimit;Edge[0][9].value=uplimit, Edge[0][10].value=uplimit;Edge[1][0].value=25 , Edge[1][1].value=0 , Edge[1][2].value=10 ;Edge[1][3].value=32, Edge[1][4].value=uplimit,Edge[1][5].value=uplimit ;Edge[1][6].value=10 , Edge[1][7].value=uplimit ,Edge[1][8].value=21;Edge[2][0].value=25 , Edge[2][1].value=10 , Edge[2][2].value=0 ;Edge[2][3].value=uplimit, Edge[2][4].value=uplimit,Edge[2][5].value=uplimit ;Edge[2][6].value=uplimit, Edge[2][7].value=uplimit ,Edge[2][8].value=uplimit;Edge[2][9].value=uplimit, Edge[2][10].value=uplimit;Edge[3][0].value=90 , Edge[3][1].value=32 , Edge[3][2].value=uplimit ;Edge[3][3].value=0 , Edge[3][4].value=uplimit,Edge[3][5].value=uplimit ;Edge[3][6].value=uplimit, Edge[3][7].value=uplimit ,Edge[3][8].value=26;Edge[3][9].value=uplimit, Edge[3][10].value=uplimit;Edge[4][0].value=uplimit, Edge[4][1].value=uplimit ,Edge[4][2].value=uplimit ;Edge[4][3].value=uplimit, Edge[4][4].value=0, Edge[4][5].value=9 ;Edge[4][6].value=uplimit, Edge[4][7].value=uplimit ,Edge[4][8].value=uplimit;Edge[4][9].value=uplimit, Edge[4][10].value=60;Edge[5][0].value=uplimit , Edge[5][1].value=uplimit ,Edge[5][2].value=uplimit ;Edge[5][3].value=uplimit, Edge[5][4].value=9, Edge[5][5].value=0 ;Edge[5][6].value=uplimit , Edge[5][7].value=15, Edge[5][8].value=50;Edge[5][9].value=14, Edge[5][10].value=uplimit;Edge[6][0].value=10 , Edge[6][1].value=10 ,Edge[6][3].value=uplimit, Edge[6][4].value=uplimit,Edge[6][5].value=uplimit ;Edge[6][6].value=0 , Edge[6][7].value=35 , Edge[6][8].value=uplimit;Edge[6][9].value=30, Edge[6][10].value=uplimit;Edge[7][0].value=uplimit , Edge[7][1].value=uplimit ,Edge[7][2].value=uplimit ;Edge[7][3].value=uplimit, Edge[7][4].value=uplimit,Edge[7][5].value=15 ;Edge[7][6].value=35 , Edge[7][7].value=0 , Edge[7][8].value=uplimit;Edge[7][9].value=13, Edge[7][10].value=uplimit;Edge[8][0].value=uplimit , Edge[8][1].value=21 ,Edge[8][2].value=uplimit ;Edge[8][3].value=26, Edge[8][4].value=uplimit;Edge[8][5].value=50 ;Edge[8][6].value=uplimit , Edge[8][7].value=uplimit ,Edge[8][8].value=0;Edge[8][9].value=22, Edge[8][10].value=10;Edge[9][0].value=uplimit , Edge[9][1].value=16 , Edge[9][2].value=uplimit ;Edge[9][3].value=uplimit, Edge[9][4].value=uplimit,Edge[9][5].value=14 ;Edge[9][6].value=30 , Edge[9][7].value=13 , Edge[9][8].value=22;Edge[9][9].value=0, Edge[9][10].value=uplimit;Edge[10][0].value=uplimit , Edge[10][1].value=uplimit ,Edge[10][2].value=uplimit;Edge[10][3].value=uplimit, Edge[10][4].value=60;Edge[10][6].value=uplimit , Edge[10][7].value=uplimit , Edge[10][8].value=10;Edge[10][9].value=uplimit, Edge[10][10].value=0;}}}/* 找出场所间的最短距离--迪杰斯特拉算法 */void ShortestDist(int s){for ( int i=0;i<11;i++){ //dist和path数组初始化 dist[i].value=Edge[s][i].value; //邻接矩阵第s行元素赋值到dist中 S[i].value=0; //已求出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初始化 if(i!=s && dist[i].value<uplimit){path[i].value=s;}else path[i].value=-1; //路径存放数组初始化 }S[s].value=1; //顶点s加入顶点集合dist[s].value=0;/* 循环计算该场所与邻接场所之间的最短距离 */for (i=0;i<11-1;i++){ //从顶点s确定n-1条路径 float min=uplimit;int u=s;for (int j=0;j<11;j++){ //选择当前不在集合S中具有最短路径的顶点u/* 如果有路径比目前的最小值还小,则替换这个最小值 */if (!S[j].value && dist[j].value<min){u=j;min=dist[j].value;}}S[u].value=1; //将顶点u加入集合S,表示它已在最短路径上}}void bh() //显示场所名称{printf("0.女生公寓 1.图书馆 2.体育馆\n");printf("3.五道门 4.一号教学楼 5.男生公寓\n");printf("6.食堂 7.体育场 8.一道门\n");printf("9.十号教学楼 10.实验楼\n");}/*将顶点序列号转换成场所名称*/void Outpath(int c){ switch(c){case 0: printf("女生公寓");break;case 1: printf("图书馆");break;case 2: printf( "体育馆");break;case 3: printf("五道门");break;case 4: printf("一号教学楼");break;case 5: printf( "男生公寓");break;case 6: printf("食堂");break;case 7: printf("体育场");break;case 8: printf("一道门");break;case 9: printf( "十号教学楼");break;case 10:printf("实验楼");break;}}/* 输出两个场所之间的最短距离,和最短路径 */void getdata(int s,int e){D[0].value=e;int k;for (k=0;D[k].value!=s;k++){D[k+1].value=path[D[k].value].value;}if(S[e].value){printf("\n\t场所%d,%d之间的最短距离是:%d",s,e,dist[e].value); cout<<"\n\t场所"<<s<<","<<e<<"之间的最短路径是:";for(; k!=-1;k--){Outpath(D[k].value);if (k!=0){cout<<" --> ";}}}elseprintf("\n\t场所%d到场所%d之间没有路径!",s,e);}void Begin(){int flag=1;int s,e;while ( flag ){bh();printf("\n\t请输入起始场所号与目的场所号:");scanf("%d%d",&s,&e);if(s<11 && s>=0 && e<11 && e>=0){flag=0;}elseprintf("\n场所号非法,请重新输入!");}ShortestDist(s);getdata(s,e);}/*显示场所的具体信息*/void info(int c) //c为场所对应的数字号{switch(c){case 0:printf("\t 女生公寓,住宿条件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