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文化对湛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合集下载

雷州文化在岭南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

雷州文化在岭南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

雷州文化在岭南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雷州文化在岭南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一、介绍雷州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延续了岭南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又具有独特的创新与发展。

雷州地处广东省最南端,地理位置特殊,使得其文化在传承中融合了岭南文化的精髓,同时也与其他区域文化相互交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雷州文化魅力。

二、传承1.宗族文化的传承雷州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宗族文化,其中以黄姓、吴姓等宗族为代表。

这些宗族不仅重视家族血脉,更注重家族中的优秀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传承。

他们严格遵守着宗族规矩,世代相传,使得雷州文化中具有浓厚的家族意识和凝聚力。

2.宗教文化的传承雷州地区的宗教文化多样,既有佛教、道教的影响,还有众多民间信仰的存在。

雷州人民尊重并信奉各种宗教,这使得雷州文化中有着宗教兼容并包的特点。

宗教文化在祭祀活动、节日庆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承了岭南地区的宗教与精神文化。

三、创新1.民间艺术的创新雷州文化中民间艺术的创新一直是雷州人民的传统。

其中,雷州木偶戏是其代表之一。

雷州木偶戏在传承传统戏曲之余,还积极融合了其他地方戏曲元素,使得该艺术形式更具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

2.现代城市文化的创新随着雷州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雷州文化也不断与现代城市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代城市文化风貌。

雷州以打造特色小镇、文化旅游等为目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使得雷州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雷州文化在岭南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体现了世代相传、与时俱进的特点。

雷州人民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既严守宗族规矩,又拥抱多元文化的融合。

他们还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得雷州文化更具生命力和魅力。

雷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岭南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也为整个岭南地区的文化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雷州文化这一瑰宝,同时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为雷州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尽一份力量。

通过对雷州文化在岭南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的探讨,可以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雷州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雷州换鼓”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雷州换鼓”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雷州换鼓”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1. 引言1.1 介绍雷州换鼓的背景雷州换鼓,是广东省雷州市的一种传统鼓乐表演形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雷州换鼓最早起源于唐代,经历了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

雷州换鼓主要是通过击鼓、敲锣、舞狮等方式,展现出鼓乐的魅力,寓意繁荣兴旺,喜庆祥和。

雷州换鼓的背景深厚,是当地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节庆活动的重要表演项目。

在过去的岁月里,雷州换鼓一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承着民族文化的传统精神。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雷州换鼓也逐渐走进了现代舞台,成为了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媒介。

雷州换鼓的背景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表演形式,更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独特诠释。

通过了解雷州换鼓的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1.2 探讨雷州换鼓的重要性雷州换鼓作为广东省雷州市的一项传统民间艺术活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通过探讨雷州换鼓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雷州换鼓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文化传统的延续和传承上,更在于其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

通过深入探讨雷州换鼓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为其未来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借鉴和支持。

2. 正文2.1 雷州换鼓的历史渊源雷州换鼓是源于中国广东省雷州半岛的一种传统打击乐器表演艺术。

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宋代,相传当时雷州地区由于多次遭受外敌入侵和海盗袭击,当地居民便以敲鼓为信号联络,形成了一种打击鼓的习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表演形式,即雷州换鼓。

雷州换鼓在历史上曾是宫廷音乐的一部分,被当作一种庆祝和祭祀的表演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雷州换鼓逐渐走出宫廷,成为民间广泛流传的艺术形式。

通过世代传承和演变,雷州换鼓不仅成为当地民众娱乐消遣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经济旅游发展的研究——以雷州民俗文化为例

民俗文化经济旅游发展的研究——以雷州民俗文化为例
消费 电子
技 术 交 流 C o n s u me r E l e c t r o n i c s Ma g a z i n e 2 0 1 3年 1 O月 下
民俗文化经济旅游发展的研究
— —
以雷州民俗文化为例
黄 小浪 ( 佛 山职业技术 学院,广 东佛 山 5 2 8 1 3 7 )
人文 资源 景观 。 “ 雷州文化 ”作为区域文化 ,与 “ 潮汕文化 、 客家 文化 、广 府文化 ”被确定为广 东的 “ 四大文 化 ”。用 雷 州 话演 唱 的民歌雷州 戏剧 , 白斩狗 、1 0 8 座 佛教 寺庙 、雷 州 大粽 、南珠 、端午 奇俗 、被 称为 “ 南方兵马俑 ”的石狗群等 , 让这座千 年古城披上神秘 的面纱 。 3 .雷 州 民俗 文化 旅游 的新发展 。 ( 1 )大 力建造 雷文化 系列 博物馆 群 。古往今 来,与雷州 有联系 的名 人很多 ,筹 建 博物 馆群 的时机 已经成 熟,但纵观 雷州市的博物 馆,少得 可 怜 ,这与建设 文化大市 还很不相称 。应 确立筹建 系列特色 博 物馆 的计划和 思路 ,建 设各式各样 的博物馆群 。 目前雷州 市 政府 筹建雷祖 祠雷文化 主题公 园,雷 州博物馆 已经建成 并于 2 0 0 9年 开馆 。 ( 2 )精心策 划雷 文化 艺术节 。精 心策 划雷 文 化 艺术节 ,宣传 雷文化 艺术成果 ,增进 雷州 百姓 的 自信心 和 自豪感 ,增 强 民众 的凝 聚力 ;有利 于破陋俗 、树 新风 :有 利 于群 众文化事 业在 民族 化的道路 上不断发展 ;有 利于新 民俗 文化和应 用性 民族文化 的发展 。 ( 3 )着力推介 雷文化 艺术精 品。一是政府 牵头 ,文化 主管部 门具体组织 实施 ,着力推 介 雷文 化艺术精品 。二是在 2 0 7国道雷州路段 、市区雷州大道 、 西湖 大道等繁 华路段伫 立雷州著名旅游 景点 的大 型摄影宣传 牌 ,引发进 入雷州 的客人视觉冲 击力 。三是 在宾馆 、饭店 、 酒楼 的厅 、房 悬挂具有 雷文化特色 的油 画、国画、版 画、书 法杰 作。四是充分发挥市区文化广场 、农村文化楼宣传作用 。 促使 雷文 化艺术精 品走 出画室 、 书斋 、 小舞台 , 方便群众欣赏 , 让市 民喜爱 。 4 . 雷 州 民俗 文化 旅游发 展 中出现 的问题 。 ( 1 )过度 开 发破 坏 民俗 旅游资源 。从某个层面 上讲 ,雷 州地 区经济水平 还须 上一个 台阶 ,当地人 民大多处 于从温饱走 向小康 的过程 之 中,这样 的经济状况 ,在 一定程度 上导致 了人们 在发展 的 R] . 1 9 9 3 . 时候 急于求成 ,不顾 资源 的可持续 发展与全 面协调,盲 目开 指 南 【 发 民俗 旅游 资源,导致 当地的 民俗 文化 资源构 架支离破碎 。 f 2 1 张 学松 . 雷 州文化的演变及研究 f R1 . 2 0 0 8 . ( 2 ) 商业化 、 庸俗 化损 害了 民俗旅游品牌 。 开发 民俗旅游资源 , 『 3 1 谢科 民 . 俗旅游开发 刍议 [ I 1 _ 经济师 , 2 0 0 5 , 0 1 .

“雷州换鼓”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雷州换鼓”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雷州换鼓”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1. 引言1.1 雷州换鼓的传统起源雷州换鼓是广东省雷州市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起源于唐代,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据传说,当时雷州地区盛行一种叫做“怒鼓舞”的表演艺术,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战袍,手持铜鼓,击鼓表演,动作矫健有力,场面壮观。

而后,这种表演形式逐渐演变为现在的雷州换鼓。

雷州换鼓的传统起源可谓源远流长,它融合了当地的武术、音乐、舞蹈等元素,是一种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的综合艺术表演。

在古代,雷州换鼓常被视为一种庆典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特别是在祭祀活动、节日庆典和喜庆场合,雷州换鼓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由于雷州换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在当地久享盛名,被誉为“雷州之魂”,体现了雷州人丰富的文化传统和骄傲的民族精神。

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得雷州换鼓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引领着雷州市的文化发展。

1.2 雷州换鼓的文化内涵与特点雷州换鼓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更融合了不同文化元素,体现出民族和谐共生的传统精神。

其表演形式多样,既有男女合唱的方式,也有男女对唱的形式,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雷州换鼓还注重对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传承,通过歌词和舞蹈等形式传达着人们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感悟,体现出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

2. 正文2.1 雷州换鼓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方式雷州换鼓是一种传统的舞蹈表演形式,其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独具特色。

在雷州换鼓表演中,舞者手持鼓槌击打鼓面,配合特定的节奏和舞步,表现出动听而有力的鼓乐。

舞者还会进行各种身体动作,如转身、蹦跳、跳跃等,使整个表演富有活力和视觉冲击力。

雷州换鼓的表现方式非常多样化,舞者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内容进行创新和变化。

在庆祝节日和喜庆活动时,舞者可以表现出欢快、热闹的舞蹈;而在祭祀仪式和悼念活动中,舞者则会表现出庄重、肃穆的舞姿,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追忆。

除了舞蹈表演,雷州换鼓还包含丰富的音乐元素,如鼓声、铙钹声和器乐声等,通过这些音乐元素的组合和搭配,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雷州发展经济情况汇报

雷州发展经济情况汇报

雷州发展经济情况汇报雷州位于广东省湛江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地方。

近年来,雷州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了更好地总结和汇报雷州的经济发展情况,特进行以下汇报。

首先,雷州的农业生产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雷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近年来,雷州政府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特色农产品如荔枝、木瓜等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农业产值稳步增长。

其次,雷州的工业发展势头良好。

雷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雷州政府加大了对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同时,雷州还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了工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工业产值持续增长。

再次,雷州的旅游业蓬勃发展。

雷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雷州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了旅游服务水平。

特色旅游产品如温泉度假、海岛旅游等备受游客青睐,旅游业收入持续增长。

最后,雷州的城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雷州政府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农村改革,改善了城乡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水平。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总的来说,雷州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业、工业、旅游业和城乡建设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同时也要看到,雷州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转型升级亟待加快、旅游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

下一步,雷州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服务。

中国传统文化在湛江地区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在湛江地区的体现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湛江地区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以及悠长的发展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国广阔的疆域中滋长,吸收了不同土地养分的传统文化,表现出各地区独特的一面。

今天我要论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湛江地区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在湛江繁衍生息,湛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

湛江文化给湛江人民以归属感,湛江人民得以不忘根本。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一说到这些特色就里可能辨认出是哪个地区。

这些特色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支,由我们的祖先加以润色,成为我们本地人最珍贵的财富,是我们的根。

中华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那么湛江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呢?首先是语言,因为地域差异,湛江的本地语言可以分为湛江市白话,吴川话、廉江白话,哎话和黎语。

湛江市属4区5县,赤坎、霞山两老城区操粤语,周围农村操雷州话;坡头区操粤语为主,极少数操雷州话;郊区大多数操雷州话,少数操粤语;吴川县绝大部分操粤语,少数操雷州话;徐闻、海康两县绝大部分操雷州话,客家话及粤语零星分布;遂溪大部分操雷州话,小部分操粤语;廉江操粤语、客家话、雷州话。

各个地区又有着独特的腔调和口音,几乎每个地方的语言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区别。

独特的语言体系使湛江人民有了对自己家乡的归属感,使得湛江人无论在何处都记得自己的家乡,许多成功人士后来都回到了湛江,积极建设自己的家乡。

其次是音乐和舞蹈等民间艺术。

湛江的遂溪醒狮、吴川飘色、东海岛人龙舞等民间艺术都是十分出名的文化精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这些民间艺术大部分都是祖先的祭祀形式或是聚会的助兴节目,用于向神明祷告或者显示对神明的尊敬。

虽然现代的湛江人民不一定都对神明抱有如此绝对的忠诚,但是作为湛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间艺术都被保留了下来,仍然在湛江传统节日中演出,更多的,则是作为一种艺术来欣赏和传承。

雷州半岛民俗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雷州半岛民俗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雷 州半 岛传 统 民俗 文化 事象纷 繁 复杂 。按照法
国的 山狄夫 在《 民俗 学 概 论 》 中提 出的 民俗 分类 法 ,
所 谓 民俗 , 一 定地 域 的 民众 在 长期 生 产 和 生 是 活 中形 成并 世代 传 承 下 来 的 一 种 风 俗 习惯 , 是 经 也 过千 百年 的重 复而 沉 淀 出来 的文 化 模 式 , 民众 在 即


( 江 师 范 学 院 思 想政 治理 论课 教 学部 , 东 湛 江 5 4 4 ) 湛 广 2 0 8 要 : 州半 岛 民俗 文 化 以其 独 有 的地 方特 色、 始 古朴 的意 蕴和 丰 富 多 彩 的 形 态 。 为 岭 南 文化 的 重 要 组 雷 原 成
成 部 分 和 湛 江 特 色文 化 的 主 要 源泉 。 其 物 质 民俗 、 会 民俗 和精 神 民 俗 至 今 既 秉 承 古 风 , 社 亦与 时 俱 进 , 社 会 主 义 在
作 者 简 介 : 春 ( 9 8 ) 男 , 东廉 江人 , 江 师 范 学 院 思 想政 治理 论课 教 学部 副 教 授 , 事 传 统 文 化 与 思 想政 治 教 育 研 究 。 林 15 - , 广 湛 从
第 4期
林春 : 雷州 半 岛 民俗 文化 及其 现代 意 义
8 7
入伙 等 , 每一 个 细节 都不 敢 有 丝毫 疏 忽 , 切都 要 严 一 格按 照 传统 俗规 行 事 。雷州 半 岛宅 居 民俗 文化 中最
有特 色 的首 推相 地 和入伙 。 相 地是 建 宅 居 的前 提 , 当地 民居 十 分讲 究屋 地 风水 坐 向 , 调宅 居要 讲 地 势 , 旺 丁 旺财 。选 择宅 强 要
食 民俗 ( 州狗 、 米 乙 、 铺 鸡 、 平灶 蟹 ) 及 服 雷 大 安 太 以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高质量发展思考——以雷州市为例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高质量发展思考——以雷州市为例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高质量发展思考——以雷州市为例【摘要】近年来,雷州市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还有很大差距。

本文积极探索了党的二十大和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以来,雷州历史文化名城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和路径:一是塑造文旅品牌形象,擦亮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片。

通过织补式微改造,修复历史文化街区,展现历史风貌,导入全市旅游休闲体系中,加快由景区建设向旅游城市跨越,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型城市。

二是落实制造业当家战略,提供坚实的用地保障和支撑。

坚持城市建设用地增存并举,高效利用新增建设用地,盘活利用低效存量用地,整合城市用地资源,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空间要素保障。

【关键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高质量;发展思考雷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雷州的先民便在这片土地上刀耕火种,繁衍生息。

雷州古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灭越(公元前355年)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楚豁楼,以表其界”。

雷州城自汉至清代乃郡、县、州、军、路、府之治所,是雷州半岛的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中心,史称“天南重地”。

雷州是1994年1月经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雷州名城保护范围:东至城东大堤、西至群众大道、北至青年运河、南至天后宫,总面积约418公顷。

保护区内有曲街、二桥街、方城十字街3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面积116.71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43.35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73.36公顷;历史建筑31处,总建筑面积14690平方米;不可移动文物36处。

一、雷州市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意识不强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公共产品,既是全社会共同的财富,同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4]从现状来看,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不佳,尚未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

从政府层面来说,重视程度不高。

地方政府虽然也认识到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价值,但在名城保护、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利益的驱动,关注更多的是通过招商引资,能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项目。

弘扬雷祖文化,建设和谐雷州

弘扬雷祖文化,建设和谐雷州

“ 自强不息” 是一种坚韧不拔 , 果敢刚毅 , 是不怕鬼 、 不信邪 ,
是“ 不到长城 非好 汉” 自信 进取 , 的 是拼命硬干 , 埋头苦 干 , 一息
尚存 , 奋斗不 止的精神 。
雷 州人 的这种 文化性格 也形成 了雷州 人文 化性 格 的两重 性: 一方 面刚毅果敢 , 求真务实 , 淳朴重义 , 成特有的直性子和 形 急脾气 , 是雷州人可爱可 信的地方 ; 这 另一方 面, 雷州人不 会妥
要 内容和代表 。 因此 , 一代代雷州人 以饱满 的热情和人类智慧传
承和开拓着雷祖文化和社 会主义文化 , 努力建设 富强 、 美好 、 和
谐的新雷州 。 坚持科学发展观 、 建设和谐社会 , 最近 , 中央提 出 党
了“ 坚持科学发展 , 没和谐社会 ” 的发展 目标 , 了实现这一 建 新 为 目标 , 就需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的经济 、 政治 、 文化建设 , 中文 其 化建设是社 会和谐发展的新 的动力和机遇 。 雷州市委 、 市政府抓 住这一历史时机 , 举行 雷祖文化节暨雷州 国际美食节 , 于进一 对
卖 番莳 。” 又唱 “ 做官 如果心不正 , 他就是一 条害人虫 ” 以说 , 。所
治国先 要治好官 , 治官先要 自治 , 自治就要立功德 。我认为雷祖
化, 雷州文化就是二者奇异 和融合 的结果 。 中原文化 的文雅与群 苗文化的果敢这两大基 因的组合 , 就构成 了雷州文化 自强不息 、
之性 , 具有 较强 的正义感和向群性 , 关爱万 物 , 乐于助人 。

雷祖 上 任伊始 , 即背 起行囊 , 出衙 门 , 入 民间 , 服私 走 深 微
访, 拜会州 内少 数民族之酋长 , 足膝谈 心 , 流肺腑 , 交 晓之 以理 ,

湛江雷州调研报告

湛江雷州调研报告

湛江雷州调研报告湛江雷州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和背景湛江雷州作为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经济地位和发展潜力备受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湛江雷州的经济发展现状,探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 文献资料收集:收集雷州的相关统计数据和报道。

2. 实地调查:走访雷州的相关企业、政府部门和农户,开展问卷调查。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三、湛江雷州的经济现状1. 产业结构:雷州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其中以农业为主导。

农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棉花、稻米、鱼类是主要农产品。

2. 经济发展水平:雷州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GDP增速较低,主要由农业支撑。

农民收入偏低,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 城乡差距:雷州城区相对发达,但农村地区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缺乏等问题,城乡差距明显。

四、湛江雷州的问题和挑战1. 农产品质量和产量问题:雷州农产品质量偏低,产量不稳定,农民收入无法有效提升。

2. 产业结构单一:雷州经济主要依赖农业,缺乏多元化产业支撑。

3.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雷州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不足,影响农民生产和生活质量。

4. 缺乏创新型企业和技术创新:雷州企业创新意识较低,科技创新水平相对滞后。

五、湛江雷州的发展机遇和措施建议1.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2. 拓展新兴产业:推动雷州发展高新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3.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农村公路、供水、电力等,提升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4. 支持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创新:鼓励雷州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5. 加强农业技术支持: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六、总结湛江雷州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通过拓展新兴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创新型企业等措施来解决。

雷州半岛民俗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雷州半岛民俗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雷州半岛民俗文化及其现代意义雷州半岛位于广东省湛江市的最南端, 是我国的一片独特土地。

其丰富的民俗文化成为研究者的宝贵资源,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雷州半岛的民俗文化深受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民族特色的影响,通过世代相传,为地方文化注入了独特的魅力。

雷州半岛的民俗文化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

这一地区地处海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捕鱼业一直是当地人的重要经济支柱。

因此,捕鱼活动在雷州半岛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相关习俗。

比如,每年的“渔民节”便是庆祝渔民的丰收和祈求安全的重要节日。

在这一天,当地人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举行演出、舞龙舞狮和其他传统节目。

雷州人通过这些庆祝活动,将渔民的劳动和对未来的期许传承给后代,弘扬了雷州的捕鱼文化。

雷州半岛的地理环境也影响了当地人的民俗文化。

雷州半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丘陵、海滩、湿地等大自然景观给了当地人丰富的启发。

比如,雷州半岛的群山层峦叠嶂,被当地人称为“雷州百山”,山岭峰峦的形状使其成为许多民间传说的背景。

在雷州半岛,有一座名为“雷州大金山”的山峰,据传说那里住着一位神力非凡的金人。

每年的“大金山拜神大会”便是当地人向金人祈福的重要活动。

参与者会登上山顶向大金人行礼,并祈祷丰收、平安与健康。

这种民俗活动既展示了当地居民对土地的敬畏之情,也丰富了雷州的旅游资源。

雷州半岛的历史背景也为民俗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在雷州的较早历史上,这一地区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吸引了众多外来移民。

这些移民将自己的习俗和文化传递给当地人,互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雷州文化。

比如,在雷州的某些乡村,流行着一种称为“南洋弦歌”的民间音乐。

据说,这种音乐由早期南洋华人引进,后来逐渐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

如今,“南洋弦歌”被当地人视为一种祭祖仪式的一部分,用来纪念祖先并祈求祝福。

这种融合的文化形式不仅丰富了雷州的艺术氛围,也增强了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

雷州半岛的民俗文化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雷州文化在岭南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

雷州文化在岭南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

雷州文化在岭南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一、介绍雷州文化雷州是广东省的一个岛屿,地处南海之滨,自古以来就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雷州文化是岭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融合了岭南地区丰富的历史、传统和风土人情,形成了独特而多彩的文化景观。

雷州文化在岭南文化中扮演着传承和创新的角色,既传承了岭南文化的精髓,又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为岭南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雷州文化的传承1. 雷州文化的传统雷州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在当地的民俗风情、建筑风格、习俗传统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基因。

雷州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民间舞蹈、方言等都是对岭南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延续。

2. 雷州文化的历史价值雷州地区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这些遗迹和遗产不仅见证了雷州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后人研究岭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3. 传统节庆活动雷州地区的传统节庆活动也是雷州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例如春节的舞狮表演、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等等,这些活动不仅是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对岭南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三、雷州文化的创新1. 文化产业的兴起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雷州文化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雷州地区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这为文化产业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2. 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在文化创新方面,雷州地区不断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方式。

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将传统音乐与现代演出形式相融合,推出具有雷州特色的音乐节目等等,这些都展现了雷州文化的创新魅力。

3. 文化交流与融合雷州地区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引进外来文化的也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新元素,使雷州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开展国际文化艺术节,举办岭南文化交流活动等,这些活动都为雷州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总结回顾雷州文化作为岭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传承了岭南文化的丰厚底蕴,又在不断发展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湛江区域文化对经济目标和发展模式的影响5页word文档

湛江区域文化对经济目标和发展模式的影响5页word文档

一、文化因素影响发展定位发展定位不是发展的结果,而是政府与资源禀赋、区域文化共同作用形成的概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演化方向的一种判断,也是文化价值取向的反映。

只有认真研判经济、社会发展的演化方向,依靠本地社会人文环境,把握资源禀赋的激活点,才能使政府力量(主要是政策)和资源禀赋、区域文化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才能在竞争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和自我持续发展和演化的良好机制。

改革开放前,在国家“以粮为纲”政策大背景下和以计划为主的经济体制下,湛江的“靠天吃饭”的脆弱农业得到很好发展,在全国很多人“吃不饱”时,湛江的农产品成了当时很好的“见面礼”;有着较大区位优势的湛江工业,因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重点关照,打下了较好的工业基础,产业结构相对完善。

“以粮为纲,发展工业”战略定位,推动了湛江的快速发展,湛江人勤劳创业的人文精神催化了许多奇迹。

改革开放初期,政府政策与区域文化开始了强烈交流,湛江人敢冒风险的文化个性通过向传统政策体制挑战来宣示了自己的价值取向。

有深厚小农意识、农耕渔猎文化的徐闻农民开始了分田包干的冒险之旅;有强烈商品意识、工商文化的吴川农民则踏上了农民办厂经商的道路。

进而催生了徐闻要成为农业强县、吴川要建设工业大市的战略定位。

不同的发展定位,在这里都获得了文化认同和社会心理的支持。

二、文化因素影响发展的内容和方向相对不同的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时代背景,不同的发展理念的运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容和目标是不同的;另一方面,相同的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因时代背景的变化和不同的发展理念的运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容和目标也是不同的。

而发展理念又受制于思维方式和文化氛围,当引入的发展理念在一种合适的文化氛围里被一种开放的态度接受时,发展的内容和目标对行为主体才变得更有意义。

吴川面临大海,三江汇聚,水陆交通便利,明清时期就是全省有名的商埠,形成了浓厚的商业传统。

在城镇不准从商,农村不准经营自留地、不准养牛的时期,吴川人照样经商、养耕牛、耕自留地,体现了吴川小商品文化的顽强生命力。

“雷州换鼓”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雷州换鼓”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雷州换鼓”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雷州换鼓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习俗,它起源于广东省雷州半岛一带,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雷州换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同时也承载着许多现实意义。

雷州换鼓的文化内涵包括了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元素。

雷州换鼓是一种民间习俗,在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或重大活动中举行,包括了鼓舞、互动、竞技等多种环节,是人们庆祝节日、祈求丰收、祈福祈福的一种方式。

通过歌舞、鼓乐、划龙舟等活动,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传承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雷州换鼓对于当地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的举办能够增强当地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习俗活动的举办需要各种物资和人力资源的投入,能够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雷州换鼓也是当地社会的一种重要传统文化形式,是人们重拾家园文化记忆的方式之一,对于增强地方民族文化自信心和地方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雷州换鼓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雷州换鼓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珍贵遗产,它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雷州换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承载着许多现实意义。

通过对雷州换鼓的传承和发扬,不仅能够增强社会凝聚力,弘扬传统文化,还能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新的活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雷州换鼓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为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背景下雷州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研究

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背景下雷州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研究

雷州传统文化
旅游产品设计
民谷文化
历史文化
海洋文化
文化内涵、文物材质色彩、纹样等文化基因提取
雷州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包装设计
小家电产品设计
景观设计
服饰设计
从设计造型、色彩、材质、内涵、仿生等方面融入雷州传统文化
发展湛江经济,且力“湛江特色设计”的建设
图 1 雷州传统文化的提取与创造性转化模式
图 2[4] 雷州窑瓷器纹样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 设计师:石云
2 历史文化 景、雷州窑陶瓷、石狗、傩舞、石雕、木雕、雷州历史人物、民间 文化展览、提取历史文物有效文化基
信仰、乡间文艺、生活习惯、文化艺术等。
因创造性转化
海上丝绸之路、雷州半岛三面环海海岛文化、混合型海洋文
3 海洋文化
挖掘旅游资源、海洋文化产品开发
化特点的建筑、海洋民俗、珊瑚石、贝壳、珍珠等装饰材料
高效挖掘雷州传统文化可以加速湛江经济发 展。 民俗文化中石狗习俗、过火海、傩舞、雷州高 跷龙、雷剧等种类可以成为设立“ 湛江特色旅游文 化节” 的特色 节 目, 提 取 民 俗 文 化 中 的 石 狗、 傩 舞 服饰图案等设计元素进行旅游系列产品开发,促 进湛江特色旅游经济的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 的旅游经济发展;雷州历史文化中雷州窑陶瓷遗 址可以开发旅游,将雷州窑瓷器提取纹样基因运 用于湛江土特产品设计、服饰设计,提高本土产品 的人文气息与经济价值;海洋文化中具有雷州海 洋文化特点的建筑群,可以开发乡镇旅游群促进 湛江乡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雷州传统文化;湛江;经济建设;创造性转化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08(2021)02-0047-05
2020 年 1 月 9 日《 湛江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明确提出:2020 年湛江市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 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2020 年湛江市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 化经济体系,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 群,擦亮“ 湛江制造” 名片;鼓励各县( 市、区) 积极 融入粤港澳 大 湾 区, 依 托 大 项 目、 大 园 区, 延 伸 产 业链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小家电 等产业集群;支持吴川建设“ 一园三基地”,推动羽 绒、食品、鞋 业 等 产 业 高 质 量 发 展; 提 升 县 城 建 设 水平,突出地方特色,做好滨海旅游文章。 这一系 列的举措为湛江打造属于自己特色的产业经济指 明了方向。 本文主要论述雷州传统文化活态创造 性运用在湛江经济建设中的实用价值,寻找正确 的途径与方法对接粤港澳人文湾区的建设,通过 提取雷州传统文化基因运用于湛江旅游纪念品、 包装设计、小家电设计、服饰设计、景观设计,总结 创造性转化的整体策略,为湛江经济建设中的“ 湛 江特色制造”“湛江特色设计” “ 湛江特色旅游” 的 名片添上亮色。

“雷州换鼓”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雷州换鼓”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雷州换鼓”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雷州换鼓”是广东省雷州市独有的民间文化节庆活动,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当地民众都会参与到这个盛大的节日庆典中来。

它以鼓舞狂腔、乐声激扬为特点,凝聚了雷州当地人的团结、奋斗、智慧和乐观的精神面貌。

“雷州换鼓”包括祭宗师、换宝鼓、妆扮、驾镇船等多个活动环节,其中以换宝鼓最为受人瞩目和喜爱。

换宝鼓是以龙船为车,以神鼓为宝的重要仪式。

在龙船上方悬挂神鼓,船上官兵威武装扮,伴随着锣鼓声和欢呼声向各村镇行进。

到达每一个村镇时,船上神鼓需要揭帘,奏出鼓声,然后将之转移给当地村民。

获得神鼓的村民便会载着神鼓到下一个村镇,直至全镇一圈结束并回到起点。

“雷州换鼓”不仅是民间文艺活动,更是发挥了多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首先,“雷州换鼓”展现了广大农民自给自足、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渔民和农民赖以生存的江海、河涌资源成了他们历练核心素质和创业勇气的天大助力。

在一个个困境面前,当地人不屈不挠地自力更生、自我造血、自我拔河。

其次,“雷州换鼓”弘扬了鼓舞、能工巧匠、艰苦奋斗、奉献精神、物尽其用等正能量文化精华。

在庆典仪式中,全镇人民以换宝鼓为中心,齐心协力,共同迎接新春到来,从而体现出民间文化中的“欢天喜地人团结,凝聚同心事业兴”的精神。

最后,“雷州换鼓”发掘了当地文化的深层内涵,宣扬了历史情怀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当地的文化积淀为“雷州换鼓”这项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活动中打开神鼓、观看庆典仪式等环节中,也是当地人回溯历史、传承文化重要的途径。

总而言之,作为民间文化的传承活动,“雷州换鼓”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实意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投入到其中,带动了当地的慈善事业和经济发展,推动了本地区的社会和谐与进步。

看雷州传统文化后的心得与建议

看雷州传统文化后的心得与建议

看雷州传统文化后的心得与建议雷州歌:始于混沌初开的民谣雷州歌,最先始于混沌初开的民谣。

雷州歌也称“雷歌”,是人民群众在劳动生产、日常生活中有所感、有所悟,于是便归纳、总结、提炼,形成通俗易懂、好念易记的格言警语。

从早期谚语到顺口歌藤,再到飞来山歌,雷州歌经过几百年的沉淀,终于酝酿成历久不衰的定型雷歌。

现在,越来越多爱好创作雷歌的文人雅士,以时代为主题,创作出通俗易懂、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雷歌,而这些雷歌,也在无形之中发挥着引导、教化的作用。

秋日的雷州半岛,无边的稻浪翻滚,金黄的稻谷堆成山,有位女子在田间唱着雷歌:“天南重地雷州市,水秀山明艳阳天,经济为何长滞后?‘四坎’阻拦难骈驰……跨坎会战长剑举,五大战场抓时机,敢于攻坚破堡垒,目标未达不收旗……新的征程已开启,众志成城披战衣,跨坎打赢‘五会战’,雷州辉煌梦重圆。

”这是去年10月,雷州市经典雷歌采集演唱团在南湖读报亭演唱的以“跨坎会战”为主题的雷歌——《跨坎打赢“五会战”重塑雷州新辉煌》。

“跨坎会战”指的是奋力跨越“四道坎”、坚决打赢“五大会战”,即雷州要在接下来的三年跨过工业落后、城市建设和管理落后、乡村发展滞后、干事创业激情不足的“四道坎”,打赢工业园区建设与招商引资、城市扩容提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治理及乡村振兴、干部作风与营商环境提升这“五大会战”。

歌者把跨坎、打赢会战的精神传达到千家万户,让基层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转化为推动雷州经济社会发展、接地气的文化力量。

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雷州市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雷歌创作大赛,雷歌《祝福党华诞》勇夺一等奖。

本次大赛的评委、广东省级雷州歌代表性传承人黄新先生介绍道:“这首雷歌之所以拔得头筹,是因为歌中一句‘白绣锤镰夜绣字’画龙点精描绘出一位耄耋老人对党的百年华诞的兴奋和喜悦之情。

”姑娘歌: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姑娘歌,是雷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初时只是在神前跪唱,为人颂神求福,继而登上舞台演唱,不但劝世教人,还谈情说爱,谈天论地,说古道今,逗人开心,供人娱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 于雷州半 岛土著俚僚文化 , 融合 了中原汉文化 、
闽南 文 化 、 客 家文 化 、 广 府 文化 和 广州 湾 文 化 , 具 有
民间性 、 包 容性 和开 拓性 的特 点 。
年全 市 拥有 远洋 渔船 1 2 0 艘, 占全 国总数 的 1 / 5 ; 1 9 9 2 年, 广东华威 饼业公 司“ 威 字牌” 威 化 饼 获 得 1 9 9 1 年 北 京 国际 博览 会金 奖 。 正 是湛 江 人 民 的 团 结协 作 、 艰苦奋 斗的优秀 品格 , 孕育 了以“ 移 山 填 海、 众 志 成城 ” 的运 河 精神 和 “ 扬 帆搏 浪 、 走 向世 界 ”
8 2 廑j { 1 私院孽{ I・ 2 0 1 5 年第1 期
的人 力 资源 。截 至 2 0 1 2 年, 湛 江全 市 县 及县 以上 国 有 独 立 研究 与 开 发机 构 、 科 技 情 报 和文 献 机构 共 2 8
渡河和廉江安铺五月初五 的赛龙舟 、 廉江 白戏 、 麻 章傩舞 、 东海人龙舞为代表 。二是打造名城名镇名 村文化游 。如雷州是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境 内有三 元塔 公园 、 雷祖祠 、 伏波庙 、 西湖公园等古迹 , 是 湛
雷 州 文化对 湛 江 经 济发 展 的影 响及 作 用 机 制
◎邓 康 丽
摘要 : 雷州文化 正面效应体现 为它的开拓精神促进 经济快速发展 , 科技文化基础为发展 经济提供 丰厚的人 力资源 , 特 色文 化 资源推 动形成 湛江本土文化产 业 , 历 史文化资 源为文化 旅游提供 支撑 。 负面影 响表现为 它的保 守性致使 市场经济发育 不 良, 浓厚的小农意识 阻碍人 力资本的提 升 , 彪悍 民风及不 良行 为文化 形象制约湛江塑造 良好 的投 资软环 境。 雷州文化对 湛江 区域经济发展 的作 用机制主要 包括激励机 制、 导向机 制、 渗透机制和创 造机制 。
城湛 江 实 施“ 两水一牧 ” 战略 , 发 展 开 发性 农 业 , 逐 步 推 动 农
( 二) 科 技 文 化 基 础 为 发 展 湛 江 经 济 提 供 丰 厚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7 — 2 2 基 金项 目 : 广 东省 党校 ( 行政 学院) 系统 哲 学社 会 科 学“ 十二 五 ” 规划 2 0 1 2 年 度 项 目( 1  ̄C0 1 ) 。 作者简介 : 邓康 丽 , 女, 中共 湛 江 市 委 党 校讲 师 。 广 东 湛 江 , 5 2 4 0 3 2 。
江文 化 一 日游 的典 范 ; 徐 闻县 建 成 了 “ 大 汉 三墩 ” 文 化旅 游 区 ; 吴川吴 阳镇和雷州潮溪村 、 东林 村 分 别 打造 成 为 国家 历 史 文化 名 镇 、 名 村 。三是 对 历史 文 化名人进行深入挖 掘 , 修 缮 了 陈殡 故 居 、 陈 昌齐 故 居、 陈 兰彬 故居 、 林 召 棠纪 念 馆 和徐 闻贵 生 书 院 , 提
的雄 伟 气 魄为 内核 的湛 江 开 拓 精 神 和 创 业 文 化 的
典 型代 表 。
( 一) 开拓精神促进湛江经济快速发展 。历 史
延 续 下来 的 开拓 精 神 为 不 同 时期 湛 江 经济 社 会 的
发 展 都 起 到 了很 重 要 的作 用 。上 世 纪 五 、 六 十 年 代, 湛 江人 民 大力 开 展 农 业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 为农 业 发 展 打 下 了 良好 基 础 , 造就 了“ 移山填海 、 众 志 成
广 州 社 会 主义 学 院学 报
J O U RN A L O F G UA N GZ H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2 0 1 5 年第 1 期( 总第 4 8 期) N o . 1 2 0 1 5 ( S e i f M N o . 4 8 )
关键词 : 雷 州 文化 ; 湛江; 影响 ; 作 用 机 制
中图分类号 : J 6 4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3 5 6 2 ( 2 0 1 5 ) 0 1 — 0 0 8 2 — 0 5
雷州 文化 作 为 岭南 四大 民系文 化 之一 , 是 湛 江 最具特色 、 最 响亮 的文化 品 牌 。探 讨 雷州 文 化与 湛 江 区 域经 济 相 互作 用 关 系 , 实现 地 域 文化 与 区域 经 济 协 调发 展 , 成 为 当前 湛 江 经济 社 会 发展 过 程 中亟 待 解决 的突 出问题 。

业 向产业化、 集约化 的现代农业发展 。2 0 世纪8 0 年
代 末 全 市 年 产 蔗糖 能 力 1 0 0 万吨, 占广 东 省 2 / 3以 上, 约 占全 国 1 / 8 ; 1 9 9 0年 , 全市种有 桉树 2 7 0 多 万 亩, 占全 国桉 树 面 积 1 , 4 , 成 为 全 国最 大 桉 树 基 地 ; 1 9 9 1 年, 全市 近 1 0 0 万农 民“ 洗脚 上 田” 从事 第二 、 三 产业 , 形成 以“ 吴川模式” 为代 表 的企 业 群 体 , 成 为 农 村经 济 的重 要 支柱 ; 1 9 8 4 年起 , 湛 江对 市 属 、 县属 国营 工 业 企业 进 行 改革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初 步 形成制糖 、 家电 、 卷烟 、 食品、 纺织 、 医药 、 机械、 化 肥、 建 材 等工 业 生产 体 系 。 “ 七五” 和“ 八五” 时期 , 工
业 平 均 发展 速 度 为 每 年递 增 2 3 . 7 %和 2 1 . 4 %; 1 9 9 1

雷 州 文 化 对 湛 江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正
面效 应
雷州 文 化 是 “ 泛 指雷 州 半 岛及 受 其影 响 的周 边 地 区 的地 域 文 化 ” , n 是 岭南 文 化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