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北师大2011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平均数的再认识-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平均数的再认识-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平均数与数据分布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平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1. 平均数与数据分布的关系。
2. 如何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计算平均数。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计算给定数据的平均数,教师巡回指导。
4. 应用:讲解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班级平均成绩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均数与数据分布的关系。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平均数的再认识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教学内容,包括平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实际应用等。
作业设计1. 计算给定数据的平均数。
2. 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班级平均成绩等。
3. 分析数据分布与平均数的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平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了平均数的知识,并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练习和实例演示,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观念。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平均数的知识,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平均数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 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结果,能根据统计图表提 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并在此 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认识到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建立统计观念
五、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运用旧知迁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讨论 学习法等。另外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和实 践意识,注重合作学习过程中合作精神的培养等。课文结合学生的实际 生活,合理整合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把枯燥单调的教 学内容教活;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课堂上以学生讨论交流 为主,老师的引导为辅,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 核心素养,让孩子学习有价值的数学,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 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五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平均数的再认识
1.2m 的意义
选手比赛: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
平均数的计分方法。
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的实用性。
板块三、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第88页“练一练”第1~2题。 第1题:(1)数学:30÷10=3(分) 英语:24÷10=2.4(分) 答:数学喜欢程度的平均分是3分,英语喜欢程度的平均分是2.4分。 (2)因为2.4<3,所以对于这个组的学生,数学更受欢迎。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平均数的再认识|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平均数的再认识|北师大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掌握平均数的概念,能够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通过学习平均数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数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课堂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平均数的作用和意义,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计算。
3. 教学难点•能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进行平均数的计算;•能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讲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并通过课例进行实践演练;•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探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能力。
5. 教学过程设计5.1 导入(5分钟)利用小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特点,布置一道引导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5.2 学习(30分钟)首先,讲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并通过案例演练,巩固学生对平均数的概念的认识。
其次,让学生结对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参与课堂合作,鼓励他们自己探究出平均数的概念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带领学生讨论和总结。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实践训练,引导学生学会灵活使用平均数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5.3 总结(10分钟)阐述一遍关键知识点,概括和总结全体小学生在本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和思考。
6. 教学后记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让小学生重新认识了平均数,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合作意识和课堂表达能力。
在以后的授课中,我们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让学生更加有趣、有益地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具有代表性,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就会受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计算平均数的过程,认识平均数的灵敏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平均数,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平均数的代表性,体会一个数变化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灵敏性。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1.爷爷和奶奶带着孩子排队买票的情景。
(一位奶奶牵着一个大约两三岁的孩子,一位爷爷领着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孩子)。
师:从画面上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认为买票时应该怎样做?(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课件依次演示奶奶只买了一张票,而爷爷却买了两张票。
师:从画面上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疑问呢?为什么爷爷和奶奶都带着孩子,奶奶只买了一张票,而爷爷却要买两张票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初步感知学龄前儿童免票的规定)2.引出新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平均数的再认识。
(板书:平均数的再认识)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熟知的乘车买票情境入手,使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后面学习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应用,为后面学习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一)进一步探究平均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m的儿童免费乘车1.组织学生讨论:1.2m这个数据可能是如何得到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全班汇报)(1)调查了一些6岁儿童的身高。
(2)1.2m可能是这些身高的平均数。
2.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9.3cm,女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8.7cm。
引导学生根据上面信息解释免票线确定的合理性。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二)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理解平均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 平均数的再认识(3)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第87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实际意义;经历求平均数的过程,了解某些特殊数字对平均数的影响。
2.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等方法认识到平均数的灵敏性,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
3.通过学习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据分析的观念,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的乐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平均数的代表性,认识到某些特殊数字对平均数的影响。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灵敏性【关键】通过观察,计算,自主合作交流等方法认识到平均数的灵敏性。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小调查:师:小时候同学们跟家长乘车,那时候你们乘车是不买票的,你们还记得什么时候我们乘车是不买票的?2.师:大家的答案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在我国儿童免费乘车不仅跟我们的年龄相关,更重要的是与我们的身高有关。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3.揭题:“平均数的再认识”(板书)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探究儿童免费乘车的合理性:1)师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m的儿童免费乘车。
(指名读)2)师:1.2m这个数据可能是如何得到的?3)引导学生老对讨论再用自己的语言全班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重点引导学龄前最大是6岁,其他年龄孩子的平均身高不会超过6岁孩子的平均身高,所以调查了6岁儿童的身高。
并求出了这些儿童的平均身高。
4)师:但是光有猜测是不行的,还要拿数据说话,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5)教师出示课件:6)师:根据以上的数据信息你能解释1.2米免票线的合理性吗?7)学生自由发言汇报8)师:平均值没有到1.2米,可是为什么却用1.2米作为儿童身高的免票线呢?引导学生回答1.2米这个数据代表了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具有代表性,教师相应板书。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平均数的再认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平均数的再认识》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能够运用平均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点概述平均数是一组数的和除以这组数的个数。
平均数是一种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组数据。
三、教学内容3.1 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是一组数的和除以这组数的个数。
例子:计算 2、4、6、8、10 的平均数。
平均数 = (2+4+6+8+10)/5 = 30/5 = 63.2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除法运算是平均数计算的关键。
在计算平均数时,需对一组数据进行求和,然后再除以该组数据的个数。
例如:例子:计算 3、7、10 的平均数。
平均数= (3+7+10)/3 = 20/3 ≈ 6.673.3 平均数的应用平均数常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数量级或趋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应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子1:某班共有20名学生,其中18名学生成绩的平均数是80分,另外两名学生成绩分别是75分和90分,求全班学生的平均分。
解答:全班学生的平均分= (18×80 + 75 + 90)/20 ≈79例子2:小明这个月的日常消费情况如下:100元、80元、120元、110元、90元。
求小明这个月的日均消费。
解答:小明这个月的日均消费 = (100+80+120+110+90)/30 ≈ 103.4 平均数的特点1.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代表值;2.平均数比较易于计算和理解;3.平均数易受极端值影响,因此需注意平均数的局限性。
四、教学方法4.1 情境引入法老师询问学生日常消费情况,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4.2 讲授法讲解平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4.3 解决问题法结合生活实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流程5.1 导入新课1.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日常生活,探讨生活中是否有使用平均数的情况。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0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P87-88。
0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经历再次认识平均数的过程,理解平均数能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感受平均数的灵敏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和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0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0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05.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回顾平均数。
师:同学们,四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平均数,说一说,你对平均数有哪些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再次来探究平均数,(板书课题)大家就会对它有新的认识。
2.你能算出这些数的平均数吗?12,7,6,5,10.师:平均数呀他就在我们身边,大家在6岁前就已经享受过平均数带来的好处。
我们先来看一段社会热点问题。
(播放视频)说了一件什么事?生:国家对学龄前儿童1.2米的免票政策,现在很多孩子已经不能享受了。
3.关于这个社会热点问题,你怎么看待?你觉得1.2米免票线对于现在的6岁孩子还合适吗?生:不合适,应该调查师:你真有想法!多名孩子说师:大家都认为不合适,国家对学龄前儿童1.2米的免票政策应该随着孩子们身高的增长而增高了。
4.(同桌交流)如果你是相关部门负责人,你觉得应该怎么调?具体怎么做?请同桌/)交流下想法。
5.分享交流。
师:谁愿意来说说他的做法。
生1:调查6岁孩子身高求平均数。
生2:调查6岁孩子身高求出平均身高,根据平均身高而定。
师:为什么要求出平均身高呢?(平均身高能代表什么?)生:平均身高表示整体情况。
生2:表示平均水平(多名学生回答,感受平均数的代表性)6.师:平均数代表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说明了平均数非常有代表性(板书代表性)7.PPT据调查,6岁儿童的平均身高是126.2厘米。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8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 教案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学情分析:关于平均数,,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已有初步认识,了解平均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匀出来的数,它比这组数据中的最小数大,比最大数小。
知道平均数的代表性:可以做为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教学重点:认识到平均数具有敏感性,又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情境,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淘气大课间活动在踢毽子,第一次踢了8个,第二次踢了6个,第三次踢了10个,请问淘气平均每次踢了多少个?(8+6+10)÷ 3 = 8(个)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二、创设情境,分析数据。
1.出示情境图:问见过这个标记吗?(免票线)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费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 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
(学龄前儿童指的是不满6周岁的儿童)①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1.2米这个数据,可能是如何得到的呢?②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9.3厘米,女童身高平均值为118.7厘米。
观察条形统计图中的调查数据,根据上面的信息解释免票线确定的合理性吗?平均数能够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这就是我们四年级学过的,平均数的代表性。
(板书:代表性: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正因为平均数具有代表性,所以这里用6岁儿童的平均身高1.2米作为免票线,最大可能地保证了6岁以下儿童能免费乘车,所以是合理的。
2.猜想2027的免票线是多少?(据历届的调查显示,每过十年儿童的平均身高会长1-2厘米)。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2·1·c·n·j·y3、通过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五下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第四课时。
是在第一学段了解了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安排了三个问题,侧重点在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如何得到的平均数?为什么要用平均数即合理性问题?怎么用平均数更为准确?这些都从更深一个层次展现了平均数的实质,最终促使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
【来源:21cnj*y.co*m】学情分析:平均数的再认识前测试卷1、在一次测试中淘气语文得到了98分,数学92分,英语94分,用一个什么样得数可以代表这一阶段淘气学习的水平?这个数是多少?【出处:21教育名师】2、笑笑统计学校小卖部三周冰淇淋卖的箱数,根据这个图表中的数据你能帮助判断一下,第四周进多少象冰淇淋合适吗?说明理由。
【版权所有:21教育】3、说一说通过你以前的学习你对平均数的知识还有哪些想知道的?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教学前测我们得到的数据是:题号知识性得分率理解性得分率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1 96% 88%2 97.5% 64%3 53%得到的数据不难看出:五年级学生对于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掌握是熟练的,同时有一定的抽象理解能力了。
已经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学生感知事物的目的性和准确性都有所增强,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来对平均数的意义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有较为稳定的心理基础作为保障。
同时,从数据中也能看出对于平均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并不很深入,所以脱离了现实情境的理解就空洞了很多,所以大量丰富的关于平均数的实际应用资料的呈现是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仍然要用有层次的启发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分析观念,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平均数的再认识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且应用算术平均数的概念;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平均数,并且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阅读一段文本,提取信息,计算平均数。
二、教学重点1.算术平均数的概念;2.实际生活中平均数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提高学生对于平均数的理解能力;2.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平均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或者是小挑战来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主题。
比如老师可以列出一些数字和各种物品,让学生来猜测它们的平均数。
2. 学习(20分钟)老师先讲解算术平均数的概念,解释什么是平均数,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一下一些数字的平均数。
3. 实践(25分钟)在这个环节,老师可以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数来解决。
比如:小明喜欢吃糖果,他一年总共吃了1000个糖果,平均每个月吃多少个?要求学生用到上面所学的知识来计算答案。
4. 学习反思(10分钟)老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今天的学习收获,以及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2.问答法;3.讨论法。
六、教学工具1.黑板;2.笔记本电脑;3.计算器。
七、教学评估老师可以通过教学实际操作,学生的反馈和考试成绩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八、教学反思平均数作为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在学习过程中既要理解其基本定义,又要进一步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体现出其课程的实用性和生动性。
对于学生而言,平均数虽然并不是特别的难,但是需要较强的计算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老师也可以融入一些游戏和竞赛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8.3《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8.3《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的再认识》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均数,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平均数的性质和应用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均数,并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并深入理解平均数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2.学具准备: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某班有30名学生,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30cm、140cm、150cm……,请问这个班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与平均数相关的图片和数据,如:一批苹果,其中有10个每斤重150克,5个每斤重160克,2个每斤重140克。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求这批苹果的平均重量。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主题为“数据和图形”。
在这一主题中,我们将讲解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数据的分类与归纳以及如何从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其中,平均数是最基础的数据分析工具之一,也是学生们常见的概念之一。
在五年级上学期,学生们已经接触到了平均数这一概念,并学习了如何计算平均数。
然而,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们将从“平均数”的定义、意义和应用等方面再次认识平均数,并通过多种情境来巩固和延伸学生们对平均数的认识和应用。
教学目标•了解平均数的定义、意义和计算方法;•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平均数;•延伸学生们对平均数的认识,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0分钟)•让学生们回忆一下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展示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们口算得到平均数,例如:“班级里有5个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10岁、11岁、12岁、13岁和14岁,那么班级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引导学生们思考:平均数有哪些作用?认识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0分钟)•让学生们打开教材,读取有关平均数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平均数是什么?如何计算平均数?•在黑板上列出计算平均数的公式,让学生们逐步理解公式的含义。
•设计多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计算平均数,并在黑板上讨论和分享不同的思路和答案。
应用平均数(30分钟)•准备多个关于平均数的情境,例如班级人口数量、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等。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把情境分配给每组。
让学生们自行收集相关数据,并计算出平均数。
•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各自的数据和计算过程,并在班级上汇报总结。
延伸认识平均数的应用(20分钟)•准备多个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
•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并在班级上汇报总结。
总结(10分钟)•让学生们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平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引导学生们思考: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教学评估•学生能否正确地计算平均数?•学生能否正确地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和讨论情况如何?•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思维活跃?。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这一课,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感受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对数据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2.让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深入理解平均数的性质,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平均数的概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讨中理解平均数的性质;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如学生成绩、物体长度等。
2.准备计算器、纸张等学习用品。
3.设计好教学课件,准备好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如学生的身高、体重,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值?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的生活案例,如学生成绩、物体长度等,让学生独立计算平均值。
在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感受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计算平均值。
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探讨平均数的性质,如是否存在偏大或偏小的情况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求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等。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8.3 平均数的再认识》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8.3 平均数的再认识》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8.3 平均数的再认识》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不强,对平均数的含义理解不够深入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平均数的含义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于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
2.教学案例:准备一些生活中的案例,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3.小组合作学习:提前分组,并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个篮球比赛的数据,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求这个篮球比赛的平均分?2.呈现(10分钟)通过呈现更多的案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含义和应用。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备课教案
过渡:同学们一定观看过歌手比赛吧!统计分数时,一般都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1)让学生计算出每位选手的平均分,并填空。
学生独立计算,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分,然后排出名次。
教学准备(资源利用)
PPT课件;
导学流程设计(集体研备)
执教者补充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1.提问:同学们,在四年级第二学期,我们学习过平均数,还记得如何求平均数吗?
引导学生回忆后,回答:求平均数的方法有:(1)把每一个数加起来,除以个数;(2)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2.出示问题:一个公司有15名员工,1位总经理,2个副总经理,员工月工资2000元,总经理每月40000元,副总经理每月20000元,这个公司的月平均工资大约是6111元,这个平均数能代表该公司的工资水平吗?
课件出示: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9.3cm,女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8.7cm。
提问: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出:119.3cm和118.7cm都和1.2m很接近,所以1.2m的高度是通过统计6岁儿童的身高得出的平均身高。
(3)师小结:6岁以下的儿童还没有到读小学的年龄,所以乘车免费,通过测量6岁儿童的身高,确定身高1.2m以下的儿童免费乘车时比较合理的。
同学们,如何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呢?
指名汇报。
二、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理解该如何去计算数学和英语喜欢程度的平均分,根据平均分如何去作出判断。同时,注重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交流时,要关注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与思考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与思考陈俊杉“平均数的再认识”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新增的一个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丰富的现实背景,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的实用价值,体会到它是一个灵敏的数,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那么,在课堂中如何渗透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呢?在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中,我是借助教材中的主情境,通过几个问題来进行的。
课件出示: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政策,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
1. 这个1.2米是怎么得来的?2. 要调查多少名6岁儿责的身高呢?3. (出示北京市6岁儿责身高數据后〉现在你觉得把免票线定在1.2米合适吗?4. 这个1.2米是不是能让所有6岁以下儿童都免费乘车呢?5. 这个1.2米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呢?借助学龄前儿童免栗乘车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并不是仅仅出现在课本上,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感知平均数具有代表性,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却不代表其中某一个具体的数。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平均数来表示一组数的手均水平,但当数据中有极大或者极小数出现时,平均数会受其影响,代表性就不明了了。
如何让学生体会极端值对数据的影响呢?下面是我在上课时的一个片段。
师:我们学校四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课本剧表演比赛,下表是四年级同学麥加课本剧比赛的成绩统计表,请你计算出每个班的平均得分,并为他们排名。
师:谁来汇报他们的平均分?生:1班的平均分是87.2分,2班的平均分是87.8分,3班的平均分是84.2分。
师:排名情况如何?生:第一名是2班,第二名是1班,第三名是3班。
师:但实际的排名情况明好相反。
得分最低的3班是第一名,得分最高的2班反而成了第三名。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小声议论起来)生:可能是在计算平均分的时候去掉了最高分和最低分。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3《平均数的再认识》北师大版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课前思考: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
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它既可以放映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数据比较,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
2、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数学思考: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解决问题:会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平均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体会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掌握新的数据处理方法。
学习难点: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学习过程:一、冲突导入:有一位老大爷看了这样一则报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市男性人均寿命为74岁,女性76岁”。
老大爷今年73岁了,看完这则报道后整日郁郁寡欢,以泪洗面。
假如你是大爷的孙子,你该如何开导?板书课题:平均数的再认识【设计意图】:用生活事例制造冲突,唤起学生对平均数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一)体会平均数具有代表性1、出示情境,学生读题,提问学生疑问?预设:学龄前儿童是什么意思?1.2米是怎么来的?预设:学龄前儿童是指一年级之前的小孩。
1.2米是学龄前儿童的平均身高。
追问学生:调查学龄前儿童的范围?(大班或6岁儿童)【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提出困惑或疑问,然后由其他学生解决,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师生、生生对话中获得知识。
过渡:北京市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是,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9.3cm,女童身高平均值为118.7cm。
请根据上面信息解释免票线的合理性。
预设:119.3cm和118.7cm精确到十位都可以近似成120cm,(提示:有什么好处?)大多数学龄前儿童可以享受到免费乘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大胆猜测, 进一 步感知平均数容易受偏 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体 会移多补少的 方法。
后学生发表自己的想 35 岁 法。 通过练习, 使学生会应用 平均数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 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 体会和认识, 体会平均数 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培 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问:那么哪个小组的同学更希望上这节公开 课呢?请选择一个能代表本组所有成员想法的数 字,你觉得选几合适呢?(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观看 2009 年陕西省关于提高免票线的新闻视 频: 1、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 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 身高不足 1.2 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 米这个数据 是如何得到的呢? (1)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2)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 即 0-6 岁的儿童, 而这就意味着 0-6 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过 1.2 米,那么我们 首先就要调查一下 0-6 岁儿童的身高数据, 但是我 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 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出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 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 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 “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 表。
通过数学来源于生 活, 从学生熟知的乘车买 票情境入手, 使学生初步 感知平均数在实际生活 中的应用, 进一步体会平 均数的代表性, 为后面学 习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 础,
1、观察统计表,交流 冲统计表中获取的数 学信息。 2、尝试独立填表,并
“授人以鱼不如授 人以渔” ,学生运用自主 探究、 合作交流等学习方 式, 通过实际观察、 计算,
评委 1 评委 2 评委 3 评委 4 评委 5 平均分
1、 通过观看 2009 年陕 西省关于提高免票线 的新闻视频, 明确儿童 免票线从 1.1 米提高到 1.2 米。 2、小组内讨论、 交流、 猜测, 可能是调查了一 些 6 岁儿童的身高, 1.2 米可能给是这些儿童 身高的平均数。 3、小组内交流:由于 大部分学龄前儿童的 身高都小于 1.2 米,所 以免票线确定为 1.2 米 是合理的。
《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姓名: 学科年级: 一、教学内容分析
《平均数的再认识》 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第三课的内容。 教材安排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利用北京市 6 岁男童、女童的平均身高解释身高不足 1.2 米的儿 童免费乘车的合理性;第二个问题是体会极端数据(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对平均数的影响;第三个 问题是谈对平均数的新认识。本节课内容实在学生认识平均数,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的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特点,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 和作用。 刘晓兵 五年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 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 中经常用到。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 数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有了问题才回思索,有了问题才回会引发认知上的冲突。这节课通过具 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用哪个数据表示小组对公开课的态度合适?” 、 “儿童免票 线 1.2 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 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平均数的意义的欲望。 2、在分析讨论中促进学生狗对平均数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再认识。 在以往的学习中, 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接触过, 但对于具体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解答, 学生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使学生了解到不同的情境中,求平 均数的方法也不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选手 1 选手 2 选手 3
92 97 90
98 99 98
94 100 87
96 84 85
100 95 90
在小组内订正。 给三位 选手排出名次。 3、通过老师讲解,知 道在实际比赛中, 通常 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 一个最低分, 然后计算 平均数的计分方法。 4、通过同桌之间的讨 论, 进一步感知平均数 容易受偏大或偏小数 据的影响。 5、小组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调查各小组上公开课的期望值,引导学生体 会平均数的代表性。 课前很多同学都表示很期望上这节公开课, 那到底我们各组同学对这节公开课是什么态度 呢?下来我们先来做个调查。我们把同学们希望 上公开课的态度划分为五中不同的程度,分别给 予不同的分值,请选择数字表示自己最真实的想 法。 非常不希望 1 不希望 2 一般 3 希望 4 非常希望 5
1、学生根据给出的信 3、猜一猜(感受平均数中极端数据的影响) 息大胆猜测 6 个人的 6 个人的年龄:操场上共有 6 个人在做游戏, 年龄可能各是多少。 已知他们的平均年龄是 12 岁,请你猜一猜他们 6 2、小组内交流订正。 个人的年龄各是多少? 3、教师公布实际答案 同学 1 同学 2 同再认识 一组数据 代表 灵敏 公平 移多补少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问题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1、选择一个能表示自 己对上公开课真实态 度的数字。 2、小组交流讨论:用 哪一个数字可以代表 本组所有成员的态度 合适? 通过调查各小组上 公开课的期望值, 让学生 初步体会一组数据中平 均数的代表性。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 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 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 3 位选手的最 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在此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和作用, 体会平均数在实 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 题的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
三、拓展延伸 池塘的平均水深。 冬冬身高 140 厘米,他看到池塘边标记的池 塘平均水深是 110 厘米,他认为下水游泳一定没 有危险,你同意他的想法吗? 四、总结收获 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几次数学活动,请你 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说说你对平均数有了哪些 新的认识?
学生独立思考后 发表意见,并说明理 由。
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所 用自己的话谈谈对平 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加深 均数有哪些新的认识。 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印象。
七、教学评价设计
活动类型 活动目的 活动指导 我发现了 活动评价 自我评价☆☆☆ 同学评价☆☆☆ 老师评价☆☆☆ 时间探究式 活动内容 用平均数给教材中的三位选手排名次
通过两次计算得出的不同平均分,感知平均数的灵敏性。 1、第一次计算:小组内分别直接计算出 3 人的平均成绩,排出名次。 2、第二次计算: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在计算 3 人的平均成绩, 排出名次。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对学生的观察分析,了解到学生已经学习过条形统计图,认识了平均数 ,初 步感受了平均数的意义,会用总和除以数的个数、移多补少方法的来求平均数,为了了解血神的具体 掌握情况,课前我通过学情检测卡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点检测点是:1、求平均数的方法。2、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掌握的还不错,但是这个班学生的口语表达 能力较差,尤其是课堂上发言还不够积极,学习还是比较被动的。本节课在此基础上,继续认识平均 数,使学生明白三点:一是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总 体水平,具有代表性;二是平均数会因为某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它具有灵敏性;三是平均数容易 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所以在生活中要去掉最大的和最小的数后再算平均数,就更具有代表性了。为 后续学习中位数和众数做好铺垫。
工作单位: 教材版本:
阜川镇中心小学 北师大 2011 版
二、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 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3、 在应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 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4、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