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和应用
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45690159f01dc281e53af0bc.png)
②移植性肿瘤的来源及常用动物 诱发性肿瘤、自发肿瘤、各种人和动物肿 瘤组织培养的细胞系。移植到免疫缺陷动物 或裸鼠身上。
常用肿瘤模型:鼻咽癌CNE-1、食管癌Eca-109、胃癌 MGC-803、肠癌CL-187和HCT、肝癌BAL-7402和 BAL-7721、肺癌A-549及ANIP-973、前列腺Pc-3m、 成骨肉瘤OS-732、乳腺癌B-37和MCF-7、卵巢癌 OVCAR-3、宫颈癌Hela等
1、实验动物自发肿瘤模型, ①概念 :自发性肿瘤是动物没有经过人为的控 制和处理而自生的肿瘤 ②种类:
最多的动物是小鼠,国际公认的有250多个 。C3H系、 A 系、C57系。乳腺肿瘤、肺肿瘤、肝肿瘤、白血病等。大鼠品系 有130多种。有Wistar、SD、F344。自发瘤以肉瘤居多。大鼠 容易诱发肝癌。
3、高血压病动物模型 • 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并常伴有 心、脑、肾和外周血管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的全身性疾病。 • 常选用犬和大鼠,有时猪、猴、羊等。 • 实验性高血压通常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反 射性而成,或注射加压物质以及分次手术结 扎肾动脉,诱发肾原性高血压。
• SHR是良好的模型。 ①遗传因素占主要地位; ②在高血压早期无明显器质性改变; ③血压升高随年龄增加而加剧; ④紧张刺激和大量食盐等环境因素加重高 血压的发展; ⑤血压上升早期或高血压前期有高血流动 力学的特征; ⑥发生继发性心血管损害,出现心脑肾合 并症。 GH、SHRSP、STR等
常见模式生物:植物遗传研究的代表——拟南芥
点燃基因工程的先行者——大肠杆菌 食品与酒香催生了现代分子生物学——酵母
奠定现代发育生物学里程碑的海洋中刺客——海胆 现代生物医学中的新贵族——斑马鱼 丑陋的爪蟾变成发育生物学的王子——非洲爪蟾
建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主要作用和意义
![建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主要作用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045877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2.png)
建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主要作用和意义1. 引言建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现代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通过将人类疾病相关基因或致病因子导入动物体内,模拟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深入理解疾病机制、开发新药治疗和评估治疗效果提供了有效手段。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建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主要作用和意义。
2. 提高对人类疾病机制的理解建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
通过操纵动物基因,例如敲除、突变或过表达特定基因,可以观察到与特定基因变化相关的表型改变。
这些表型改变有助于揭示基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并进一步阐明相关信号途径、分子机制以及相互作用关系。
在癌症领域,科学家们通过转殖人类癌症相关基因到小鼠体内,成功建立多种癌症模型。
这些模型使得研究人员能够观察到肿瘤的形成、发展和转移过程,并探索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深入理解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寻找新药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3. 评估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建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还可以帮助科学家评估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开发新药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实验室测试和动物试验,以确保新药在人体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通过建立与特定疾病相关的动物模型,可以模拟人类患者在使用新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评估新药对于改善或治愈特定疾病的效果。
这些动物模型可以提供关于新药治疗潜力、剂量效应、不良反应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为临床前试验提供有力依据。
在心血管领域,科学家们通过建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模型,可以评估新药对于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功能的疗效,并观察其对动物的安全性。
这些实验结果有助于筛选出具有潜力的新药候选物,并为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提供重要依据。
4. 探索治疗方法和治疗靶点建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探索治疗方法和治疗靶点。
通过观察不同治疗策略对动物模型的影响,可以评估各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在建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家们可以进行药物筛选实验,以寻找具有治疗潜力的化合物或分子。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4a1a2c85ec3a87c24028c41d.png)
九,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一)脑缺血 1,动物:250-300克SD大鼠. ,动物:250-300克SD大鼠. 2,造模:麻醉,右侧卧位,开 颅,阻断其左侧大脑中动脉,引 起局灶性缺血,出现中风症状.
(二)脑出血 1,动物:成年大鼠. 2,造模:麻醉,俯卧位固定于脑 立体定位仪,并做股动脉插管. 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尾 状核中心坐标,开颅,钻孔,穿刺 针抵达尾状核区域,从股动脉抽血 60l注入尾状核,骨蜡封闭颅骨孔. 60
四,泌尿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一)肾炎: 1,鸡蛋白诱发肾炎: (1)动物:2-2.5公斤家兔. )动物:2 2.5公斤家兔. (2)致敏:静脉注射不稀释的鸡蛋白1)致敏:静脉注射不稀释的鸡蛋白1 6ml,共4-5次,每次间隔4-5天. ml,共4 次,每次间隔4 (3)诱发过敏:向肾动脉注射1-3ml鸡 )诱发过敏:向肾动脉注射1 3ml鸡 蛋白,用手指压迫肾动脉5 蛋白,用手指压迫肾动脉5-6分钟. (4)判断指标:出现蛋白尿. 2.马血清诱发肾炎: 3.免疫血清诱发肾炎: 2.马血清诱发肾炎: 3.免疫血清诱发肾炎:
三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分类
1,诱发型动物模型(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 2, 自发型动物模型( Spontaneous animal model) 3, 抗疾病动物模型(Negative animal model) 抗疾病动物模型(Negative 4, 生物医学动物模型(Biomedical animal model) 生物医学动物模型(Biomedical
二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
1,人类的替难者(避免人体实验造成危害) 2,可按需要取得实验样品 3,缩短研究周期 4,可比性强 5,有助于认识疾病本质 6,药效临床前研究 7,为教学服务
高级动物生理学 6人类疾病动物模型xiugai
![高级动物生理学 6人类疾病动物模型xiugai](https://img.taocdn.com/s3/m/58ff040f79563c1ec5da714f.png)
优点:制作方法简便,实验条件比较简单, 优点:制作方法简便,实验条件比较简单,
其他因素容易控制,短时间内可复制大量的 其他因素容易控制, 动物模型
不足之处:诱发的与自然产生的在某些方 不足之处:
面有所不同。 面有所不同。而且有些人类疾病不能用人工 方法诱发出来。 方法诱发出来。
2.自发性动物模型:指不加任何人工诱发, 2.自发性动物模型:指不加任何人工诱发,在自然条件 自发性动物模型
4.克服复杂因素,增加方法学上的可比性 克服复杂因素,
临床上许多疾病是十分复杂的: 临床上许多疾病是十分复杂的 : 病人并非患有一种疾 有的几种疾病同时并存,即使某单一疾病, 病,有的几种疾病同时并存,即使某单一疾病,由于病人的 年龄、性别、体质、 年龄、性别、体质、遗传以及社会因素对其疾病发生发展都 会有影响,产生不同的效果。而用动物复制的疾病模型, 会有影响,产生不同的效果。而用动物复制的疾病模型,就 可以选择相同品种、品系、性别、年龄、体重、 可以选择相同品种、品系、性别、年龄、体重、健康状态以 及在相同的环境因素内进行观察研究, 及在相同的环境因素内进行观察研究,这样对该疾病及其发 展过程的研究就可以排除其他影响因素, 展过程的研究就可以排除其他影响因素,使得到的结果更加 准确,也可单一变换某一因素,使实验研究的结果更加深入, 准确,也可单一变换某一因素,使实验研究的结果更加深入, 增加了因素的可比性。 增加了因素的可比性。
2.应用动物模型可研究平时不易见到的疾病
平时临床很难见到放射病、 毒气中毒、 烈性传染病、 平时临床很难见到放射病 、 毒气中毒 、 烈性传染病 、 战 伤等疾病,根据实验要求能复制该疾病的动物模型, 伤等疾病,根据实验要求能复制该疾病的动物模型,供研 究使用。 究使用。
名词解释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名词解释人类疾病动物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04f978f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4.png)
名词解释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指利用动物身上的症状和疾病发生机制来模拟人类疾病的研究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科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开发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通常使用动物来模拟人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例如,使用老鼠来模拟人类的癌症疾病,使用猴子来模拟人类的神经系统疾病等。
这些动物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好地测试药物有效性和评估疾病治疗效果的工具。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为开发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基础医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基础医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7f79da9dbcd126fff6050bb0.png)
小鼠、豚鼠 C3H A系
BALB/c、C57BL C57BL
猴
心肌炎动物模型 狂犬病动物模型 麻疹病动物模型 结核动物模型 /
细菌性痢疾动物模型
小鼠 豚鼠 BALB/c DBA1/ DBA2
锥虫病小鼠动物模型 肺出血动物模型 利什曼原虫动物模型 疟原虫动物模型
27.11.2020
h
28
鼠伤寒沙门氏菌补体(+) 鼠伤寒沙门氏菌补体(-) 黑色素瘤S-91(+) 乳腺癌(-) 乳腺癌(+) 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 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
BALB/c DBA1/ DBA2 DBA1/ DBA2
TA1 TA2 DBA2 BALB/c
鼠伤寒动物模型 /
27.11.2020
h
29
豚鼠 BALB/c C57BL
/Article/CJFDTotal-LCYX200606068.htm
27.11.2020
当眼压上升到25-40毫米汞柱时,用手 指触按眼球好似打足气的球,比较硬; 当上升到40-70毫米汞柱时,再用手指 触按,眼球硬得象石头一样。
h
8
无毛小鼠
27.11.2020
h
9
(二)近交系自发性肿瘤
27.11.2020
1 2 3
4
5
6 7 8
h
实验动物学基础 孙靖主编 10
27.11.2020
27.11.2020
h
35
(二) 按系统范围分类 1 、 疾 病 的 基 本 病 理 过 程 动 物 模 型 (animal model of fundamently pathologic processes of disease)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070683e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7.png)
自发肿瘤的发病率与雌鼠的生育状态密切相关:A系小鼠生育后雌鼠乳腺肿瘤的发病率为60—80%,而未生育过的雌鼠乳腺肿瘤的发病率仅为5%‘,
动物自发肿瘤的研究要注意动物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以便为肿瘤发生的内因和外因提供实验资料。
02
模型特点及应用 涂抹中基胆思后150-200天(平均178天),存活鼠皆出现鳞状上皮癌,单发或多发,有在乳头状瘤部位癌变,亦有在其他部位突然出现者。鳞癌出现后,即停止涂抹甲基胆蒽。癌生长迅速,小鼠通常在1—2周内死亡,但有的存活时间较长。
第四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动物模型
高血压疾病研究中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ypertension)
(—)实验动物自发性肿瘤 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在白然情况下所发生的肿瘤。 实验动物自发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近交系动物,随实验动物种属、品系的不同,肿瘤的发生类型和发病率有很大差异。其中,小鼠的各种自发性肿瘤在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可用于肿瘤实验研究的小鼠品系或亚系就有200多个。在近交系小鼠中,各种肿瘤的发生率因品系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
概念:是指人工地诱发出特定疾病的动物模型。
01
方法: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病变。如用化学致癌剂、放射线、致癌病毒诱发动物的肿瘤等。
02
优点: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具有能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疾病模型,并能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使复制出的疾病模型适合研究目的的需要等特点。
3
2
1
人类疾病实验动物模型-全面-详细
![人类疾病实验动物模型-全面-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e70c7f5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2.png)
[E.泌尿系统]
1.诱发性肾小球肾炎模型: 给兔、猫、狗注射异种抗肾血 清、细菌抗原与肾组织复合抗原, 以及抗原抗体诱发动物肾小球肾 炎模型。
[F.内分泌与代谢] (1)手术糖尿病模型 :
自从德国的Won Mening将犬作 胰腺全切除术,造成糖尿病后,陆续 报道猫、大鼠、兔、猪、猴等切除80 %一90%胰腺,并受到高糖饮食刺激 后,引起永久性糖尿病。
(2)遗传性及自发性糖尿病:
①kk小鼠由日本杂种小鼠交配得来的 遗传性糖尿病小鼠,其生物特性类似 ob小鼠,属先天遗传缺陷性小鼠。
②C57BL/ks小鼠是一种具有db基因 的近交小鼠,其表现多食肥胖及血糖 升高,类似人类中年肥胖合并糖尿病。
③中国地鼠(黑线仓鼠)有50% 自发产生糖尿病,属多基因遗 传,病鼠耐糖曲线类似人类Ⅱ 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原位移植——肺、肝脏、肾脏、 卵巢等
异位移植——皮下移植
四、设计动物模型的注意事项
1.尽可能重视“类似于人类疾病”的模型 。 2.注意选用标准化和实用价值高的动物。 ①生活在标准化的环境内,有清楚的遗传
背景和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标准,具有较 强的敏感性、较好的重复性和反应均一 性的特点。 ②有严格的饲养规程。 ③易获取大样本实验和观察。
[肿瘤动物模型]
2.诱发性肿瘤模型 ——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发大鼠食管癌; ——甲基硝基亚硝基胍诱发大鼠腺胃癌; ——硝基哌嗪等诱发大鼠鼻咽癌; ——二甲肼诱发小鼠大肠癌。
[肿瘤动物模型] 3.移植性肿瘤模型
将人类肿瘤移植到动物体内,经传代后,成 活率、生长速度、荷瘤寿命、侵袭和转移等生物 学特性稳定。
2.结扎大鼠中动脉的大鼠卒 中模型 结扎大鼠大脑中动脉, 复制中风模型其优点是能产生 非致命性的孤立性病灶损害, 可提供长期的行为学和生物化 学的研究。
动物模型在人类疾病研究中的意义
![动物模型在人类疾病研究中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bfac76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b.png)
动物模型在人类疾病研究中的意义一、概述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动物模型在人类疾病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生物医学领域,动物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药物研发、治疗方法验证等方面。
本文将深入探讨动物模型在人类疾病研究中的意义,以及其在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中的价值。
二、动物模型在疾病发病机制研究中的意义1. 提供实验对象动物模型可以作为实验对象,用于模拟人类疾病的发病过程及病理生理变化。
通过对动物模型进行实验观察,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探索疾病发病机制通过动物模型,科研人员可以模拟出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病过程,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
通过对动物模型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三、动物模型在药物研发中的意义1. 药物安全性评价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动物模型可以用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毒性。
通过动物试验,可以全面了解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2. 药效评价动物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和药效机制。
通过在动物模型上进行药效试验,可以帮助科研人员确定药物的合理用药剂量和治疗时间,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四、动物模型在疾病治疗方法验证中的意义1. 临床治疗效果验证动物模型可以用于验证新的治疗方法在动物体内的疗效,对于一些新的、尚未在人体内验证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2. 新疗法验证对于一些新的疾病治疗方法,特别是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先进技术,动物模型可以用于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动物实验,可以全面评估新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和潜在风险,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五、动物模型在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中的价值1. 提高疾病研究效率动物模型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快速地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效果和治疗方法。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6f1bbe526c85ec3a87c2c58c.png)
4. IL2rg小鼠,1995年(Cao et al., 1995; DiSanto,
Muller, Guy-Grand, Fischer,& Rajewsky, 1995)
1995年,数个独立的实验室报告了IL-2Rγchain基因位点的突变会导致小鼠淋巴系统发育不 良。IL-2Rγ-chain是细胞因子IL-2,4,7,9,15 和21受体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突变将导 致这些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受阻,使得NK细胞发 育严重受阻,且T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也受到极大 的破坏。在后面数年中进一步得到了IL2rg-/-小鼠 ,在此小鼠中人类造血干细胞和PBMCs的移植变 得容易了很多。
部分重要免疫缺陷动物及其发展方向
2. NRG与Fah-/-小鼠杂交获得的FRG小鼠成为了 人源化肝脏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模型,利用这个模 型,使得我们研究得以研究肝脏纤维化疾病,肝 脏代谢性疾病,药物代谢途径,肝脏肿瘤疾病, 人类寄生虫(疟疾)和感染性疾病。目前已经成 功构建出FRG大小鼠,已经开始应用于肝脏相关 疾5年(Shultz et al., 1995)
偶然的机会Shultz发现将scid突变小鼠和Nonobesediabetic(NOD)小鼠杂交后出生的NODscid小鼠能够支持更多人类PBMCs或者造血干细 胞移植的生长,后续研究发现该杂交品系抑制了 NK细胞的活性,并且还伴随有固有免疫系统的缺 陷。该品系成为近20年应用最广的重症免疫缺陷 型小鼠,并且和众多不同品系杂交产生了更多的 亚型小鼠。
按免疫缺陷程度分为:
T淋巴细胞缺陷:如裸鼠
B淋巴细胞缺陷:如XID 小鼠
NK细胞缺陷:如Beige 小鼠
联合免疫缺陷动物:如T 、B淋巴细胞缺陷的小鼠 (SCID、Nod-scid小鼠 )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089c985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6.png)
四、影响动物模型质量的因素
1.致模因素对动物模型复制的影响; 2.动物因素对动物模型复制的影响(野生动物、家养动物、 标准化实验动物); 3.实验技术因素对动物模型复制的影响;
季节、时间、试剂、麻醉、手术方法等。 4.环境因素和营养因素对复制动物模型的影响;
居住条件、饲料、光照、噪音、温湿度、气流速、氨 浓度等。
6、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疾病的本质
在临床上研究疾病的本质难免带有一定局限性。许多病原体 除人以外也能引起多种动物的感染,其症状体征表现可能不 完全相同。但是通过对人畜共患病的比较,则可以充分认识 同一病原体给不同机体带来的各种危害,使研究工作上升到 立体的水平来揭示某种疾病的本质。
本 质
布病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 的一种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羊、牛、猪是 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体传染布鲁氏菌可以通过体 表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人的感染途径与职 业、饮食、生活习惯有关。其症状主要有发热、多汗、 疼痛(主要是大关节、肌肉最为明显)、乏力等。
查找文献并咨询动物实验所需动物和条件是否 可行,了解前人所积累的经验,避免低水平的重 复或缺乏科学依据的盲动所造成人力、物力的浪 费;
六、课程的主要内容
1.自发性动物模型 2.诱发性动物模型 3.转基因动物模型
常见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及研究进展
第二章 自发性动物模型 一、免疫缺陷动物
1.概念 是指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方法造成
三、动物模型的分类
(一)按产生原因分类 1、自发性动物模型;
3、基因工程动物模型; 5、生物医学模型;
2、诱发性动物模型;
4、抗疾病型动物模型;
(一)按产生原因分类
1、自发性动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 ) (1)概念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课件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64433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6.png)
中 医 症 候 动 物 模 型
组 整织分 体细子 动胞动 物动物 模物模 型模型
型
如 物 术、复合因素理、化学、生物诱发因素 、
如 自 发 性疾病、基自发因素 因 突
手
变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分类
(一)按产生原因分类
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 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 抗疾病性动物模型 生物医学动物模型
18
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
自发性动物模型
(spontaneous animal model )
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 在自然情况下动物自然产生、或由于基因突 变而出现的类似人类疾病的模型。包括人工 培育的突变系和近交系的各种疾病模型。
如:无胸腺裸鼠、高血压大鼠、肥胖症小 鼠、糖尿病大鼠等。
28
自发性动物模型
裸小鼠的应用:
广泛应用于肿瘤学、微生物学、免疫学、 寄生虫学、毒理学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 究中。 品系:BALB/c-nu、NIH-nu、C3H-nu、 C57BL/6-nu
自发性动物模型---裸大鼠(Nude Rat)
基因符号为rnu,具有与裸小鼠 基本相似的特征,无胸腺,缺乏 功能性T细胞,B细胞功能基本正 常;
22
腹腔注射氟哌啶醇1.0 mg/Kg,6~10 min 后即可观察到诱发的僵住症。
23
僵住症行为描述记分法
评级 记分
0
症状 与注射生理盐水的动物表现相同
1 动物有警觉,但不运动,外观无异常,触动它时能改变悬挂姿势
2 动物表现惊醒,但不运动,外观无异常,当触动它时,不能改变悬挂姿势
3 动物表现为抑制,完全不活动,不改变悬挂姿势,触动它时无反应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
常用实验动物模型 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
![常用实验动物模型 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10e6f28eff9aef8941e0662.png)
动物模型复制的原则(4)--重复性
动物的品种、品系、年龄、性别、体重、健康等 情况
实验及环境条件、季节、昼夜规律、室温、湿 度、气压、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方法、步骤 药品生产厂家、批号、纯度、规格、给药剂型、
哺乳动物均易感染和血吸虫病 居于洞庭湖流域的东方田鼠却不能感染血吸
虫病 因此可用于血吸虫感染的机制和抗病的研究
生物医学动物模型
生物医学动物模型指:利用健康动物的生物 学特征来提供人类疾病相似表现的疾病模型
如沙鼠缺乏完整的基底动脉环 大脑供血相对独立 是研究脑卒中的理想模型 这类模型与人类疾病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
进行定位 克隆 鉴定新的基因
免疫缺陷动物模型(1)
免疫缺陷动物(immunodeficient animal) 模型是指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人工诱导方 法建立的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缺陷 的动物
代表动物有: 1、裸鼠 2、SCID小鼠
免疫缺陷动物模型(2)
裸鼠: 20世纪60年代初 封闭群饲养的白化小鼠出现自发的无毛变异 属于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先天缺少胸腺 进入肿瘤异种移植的崭新时代
诱发性动物模型(1)
诱发性动物模型又称为实验性动物模型 指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
复合性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 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 功能、代谢、形态方面的改变
1、病毒使动物患相应的传染病 2、化学致癌剂、放射线、致癌病毒诱发动 物的肿瘤等。
诱发性动物模型(2)
者应加以比较分析
遗传工程动物模型(1)
疾病模型动物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疾病模型动物的建立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0d416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8.png)
疾病模型动物的建立与应用研究一、引言疾病模型动物是指通过利用动物对于人类相关疾病的相似表现,来模拟、研究人类疾病的一种实验方法。
疾病模型动物的建立和应用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以及评估药物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疾病模型动物的建立方法1. 遗传模型动物遗传模型动物是通过对僵直遗传学的研究得到的一类与特定疾病发生相关的动物模型。
典型的例子是小鼠的疾病模型,通过基因敲除、突变或基因过表达等方法,研究人类疾病的遗传基础及其生理和行为改变。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中,通过人类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携带特定基因突变与脑部损伤、认知功能改变的关联性。
2. 药物诱导模型动物药物诱导模型动物是通过给动物体内注射特定化学物质或药物,诱导特定疾病模型。
例如,使用常见的致糖尿病药物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小鼠体内,可以有效诱导糖尿病模型。
这种模型可以用于研究糖尿病的发生机制、新药物及治疗策略的评估。
3. 细胞移植模型动物细胞移植模型动物是将人类病理细胞或病理组织移植至动物体内,使其形成疾病模型。
常见的应用是将人类恶性肿瘤细胞移植至小鼠等动物体内,研究肿瘤发生、转移及药物疗效等。
通过大规模筛选和负荷反馈机制可以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新策略和靶点。
4. 环境因素模型动物环境因素模型动物是指通过模拟特定的环境因素,如放射线、热、光照等,引发特定疾病模型。
例如,研究肺癌的动物模型中,可使用二甲基亚砜(DMBA)沾湿的棉球放入小鼠气管,模拟人类吸烟环境中的致癌物质,进而研究肺癌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三、疾病模型动物的应用研究1. 疾病机制研究疾病模型动物的建立可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
通过对疾病模型动物的生理、遗传和行为改变的观察,可以揭示疾病产生的分子机制、病理过程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
这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 新药研发与评估疾病模型动物在新药研发和评估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疾病模型动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疾病模型动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3669c6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c.png)
疾病模型动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疾病的治疗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而在药物研发中,疾病模型动物的应用则成为了一种关键技术手段。
疾病模型动物是指利用某些原因或技术手段将动物体内形成某种疾病症状的动物。
在药物研发中,疾病模型动物可以模拟人类疾病状况,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实验数据和技术支持,因此它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一、疾病模型动物在药物研发中的价值疾病模型动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药物疗效和机制,加速新药的开发进程。
因为疾病模型动物能够模拟复杂的生物学和病理过程,更贴近实际的病理情况,因此可以在无害人情况下加快药物研发进程。
此外,疾病模型动物的生理和代谢状况也和人类相似,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更精确的实验数据。
在药物研发中,疾病模型动物还能够发现一些药物副作用、毒性、药理学特点和药物互作等问题。
二、疾病模型动物的应用1、心血管疾病模型动物: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也是药物研发中经常遇到的疾病之一。
动物疾病的建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例如,模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动物模型可以用于评估药物治疗AMI的疗效,还可以通过设定不同的模型进行筛选,发现新型药物。
2、肝脏疾病模型动物:肝脏是身体中分解代谢药物的重要器官之一,肝脏功能的损失和肝脏疾病的发生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过程。
因此,通过研究肝脏疾病模型动物,能够更好地了解药物如何在不同的肝脏状况下产生不同的代谢和排泄反应。
例如,使用肝纤维化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肝病模型,评估药物对肝脏的治疗效果。
3、神经疾病模型动物:神经疾病是一类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症或帕金森病,这些疾病长期以来一直是难以治疗的疾病。
通过研究神经疾病模型动物,能够更好地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代谢和排泄反应,并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
例如,使用疾病模型动物可以评估药物对大脑神经细胞的作用,发现新型药物来治疗神经疾病。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和应用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216b87fb8f67c1cfbd6b890.png)
(The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of 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
1
第一节 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疾病 中的作用
为生物学、医学、药学研究建立具有人类 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实验病理学和实验药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广泛用于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35
注意的问题
空白对照,实验对照(如假投药、假手术),阳性 对照,标准对照等。
仅用空白对照无法抵消其他实验因素的影响 。
36
注意的问题
在药效学研究中常用的对照有以下几种: (1)空白对照: 即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或干预措 施,但其他实验条件应与实验组相同,这种对 照组叫空白对照组。
(通常用于无损伤、无刺激的动物实验、实验室研究)
15
模型的分类
三、按复制动物模型的目标分类 1.独立疾病模型 能模拟人类发生的各种独立疾病, 如胃溃疡、肾炎等。这类模型构成人类疾病模型的 主体,是本课程讨论的主要内容。
16
模型的分类
2.综合征模型 模拟人类的综合征(syndrome)。 综合征并非独立疾病,而是发生在不同疾病或病理情 况下某些症状、体征的组合。
24
动物的选择
3.可重复性 理想的动物模型应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能够重复, 应力求减少动物个体差异,保证实验结果的稳定一 致。为此,应尽可能选用遗传背景明确、微生物控 制清楚的标准化实验动物。
25
动物的选择
就同一种动物而言,近交系较远交系的均一 性好,但近交系动物也有费用高和抗病力弱等缺 点。 而封闭群动物(远交系)虽然个体间的一致 性不如近交系,但遗传特性及反应性保持相对稳 定,且繁殖率高, 抗病力强, 因而在很多情况下仍 可选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模型的分类
3.转基因和基因敲除动物模型 转基因动物 基因敲除动物
11
模型的分类
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数千种转基因和基因敲 除动物,广泛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并取得了许 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然而,制备上述动物需要熟练的操作技术,成功 率不是很高,仪器价格昂贵,很难在短期内制备 出大量模型动物。
12
模型的分类
二、按实验所用对象分类 按复制模型所用的对象可分为整体动物模 型和离体实验模型。 1.整体动物模型 通常所说的动物模型都是 指整体动物模型, 造模是在动物体内(in vivo) 进行。
13
模型的分类
2.离体实验模型 实验是在体外(in vitro)进行,包 括各种体外的器官、组织、细胞培养。
由于体外培养所使用的材料,通常都取自实验动 物,因此可视为整体动物模型的延伸和扩展。
14
模型的分类
离体模型有一定优点:减少动物的使用量,控制 实验条件,实验周期短,能大量重复等。
但离体模型脱离了完整机体的内环境和多层次的 调节机制;对体外实验所能施加的干预因素比较少, 因而使用时会遇到许多限制。整体模型和离体模 型应该说各有所长,可以优势互补。
22
动物的选择
2.适用性 在有些情况下,复制动物模型只是根据动物组 织器官的结构、功能、病理反应特殊性来选择 动物,利用其某一方面的特性达到实验目的。
23
动物的选择
例如 研究雄激素的作用—雄鸡鸡冠 研究甲状腺素对发育的影响—蝌蚪 研究呕吐反应—鸽或猫(敏感),不用大鼠、小鼠(缺 乏呕吐反应). 脑缺血动物模型—沙鼠 摘除甲状腺的动物模型—兔(甲状旁腺分散)
第二章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和应用
(The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of 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
1
第一节 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疾病 中的作用
为生物学、医学、药学研究建立具有人类 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机制、
8
模型的分类
如AKR小鼠的白血病、C3H小鼠的乳腺癌;自发 性高血压大鼠、肥胖症小鼠等。
这类模型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类相应疾病 很相近,有很大应用价值。
9
模型的分类
2. 诱发性动物模型 对实验动物施加人为处理, 出现与人类疾病类似的改变,即复制动物模型,简 称“造模”。例如,结扎家兔冠状动脉复制心肌 梗死模型。
但模型的评价标准、观察指标等也有待进一步 完善和改进。
20
第三节 复制动物模型时实验 动物的选择
首先要挑选实验动物。由于动物模型种类 繁多,涉及的实验动物多种多样,因此难以归纳 出普遍的原则。
一般,在选择动物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 因素:
21
动物的选择
1.相似性 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相似。例如
高血压模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扩张性心肌病—叙利亚金仓鼠 脑炎或脊髓灰质炎—猴 结核病模型—豚鼠 在可能条件下,复制模型应选进化程度较高动物。
15
模型的分类
三、按复制动物模型的目标分类 1.独立疾病模型 能模拟人类发生的各种独立疾病, 如胃溃疡、肾炎等。这类模型构成人类疾病模型的 主体,是本课程讨论的主要内容。
16
模型的分类
2.综合征模型 模拟人类的综合征(syndrome)。 综合征并非独立疾病,而是发生在不同疾病或病理情 况下某些症状、体征的组合。
次重复 便于实验样品的全面采集
5
因此, 用某一种动物得出的实验结果,不一 定适用于另一种动物; 如果想肯定一个实验结 果, 最好采用两种以上动物进行比较观察,而且 其中一种应是非啮齿类动物。
用动物模型所得出的结论更不能简单地照 搬到临床,通过动物模型筛选的药物,必须再 经临床试验的检验。
6
第二节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分类
防治技术和防治药物的探索研究中
2
现代生物学技术被应用到动物模型研究中,建 立了许多转基因和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不仅加速 了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的进程,也丰富了动物 模型的种类和内容。
有资料记载的模型已有4000余种,加上利用现 代生物学技术制作的动物模型,种类更多。然而, 真正能够保存下来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动物模型不 足二分之一。
例如以心脏房室传导阻滞、突发性意识丧失为特点 的Adams-Stokes综合征;以暴发性肺间质及肺泡水 肿为特点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代谢综合 征、更年期综合征等。
17
模型的分类
心脏房室结部位注射无水酒精造成,房室传导 阻滞模型;静脉注射油酸造成呼吸窘迫。
这类模型常常只能模拟实际临床综合征的某些 特点,且造模方法与实际病因可能相距甚远。
24
动物的选择
3.可重复性 理想的动物模型应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能够重复, 应力求减少动物个体差异,保证实验结果的稳定一 致。为此,应尽可能选用遗传背景明确、微生物控 制清楚的标准化实验动物。
18
模型的分类
3. 基本病理过程模型 是模拟病理过程作为目标 病理过程:不同疾病中一些共同的改变。
如发热、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电解 质紊乱等,均可作为模拟的目标复制相应的动物模型。
19
模型的分类
四、按中医理论体系分类 按中医理论体系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一直是中 医药研究的重要课题。1960年邝安堃等用大剂量 肾上腺皮质激素复制了小鼠阳虚模型,迄今已创 建了20多类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并编著了“中医 证候动物模型实验方法”一书。
3
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疾病中的意义和作用
优越性 利用动物进行模拟实验,可免去对人体的伤
害 可以严格控制条件,排除各种干扰 提高复制成功率和缩短病程,便于实验的多
次重复 便于实验样品的全面采集
4
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疾病中的意义和作用
局限性 利用动物进行模拟实验,可免去对人体的伤
害 可以严格控制条件,排除各种干扰 提高复制成功率和缩短病程,便于实验的多
现代实验医学已形成大量动物模型,而且 还不断改进、不断增加。
可以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对众多的模 型进行分类。
7
模型的分类
一、按模型的复制途径分类 按模型的复制途径,动物模型可分为自发性和诱 发性 1.自发性动物模型 未经人为干预,在自然情况 下发病。这种模型通常通过培育近交系动物和发 现突变系动物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