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浣溪沙》(晏殊)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浣溪沙-晏殊》课件
4. 此词作于何时?从哪一句看出来?
➢这首词是伤春感时之作,但感伤情绪 并不浓郁,只是传达出一若有若无的淡 淡闲愁,意韵幽微,淡雅温厚。可从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看出来。
5.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 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这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 对仗工整,宛若天成,将自然现象和人 的感情巧妙结合,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
(今属江西)人。北宋词人。景德初年,十四 岁,就以 “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在 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 故西溪 又称“晏溪”。
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 句),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 “此宗令词 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这首诗是暮春 时节词人看到花落的景象,回忆起了以前的往 事,所以这首诗是对春天的伤春怀旧。
➢情: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 流逝 ,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
➢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 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 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 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3. “小园香径独徘徊”表达了词人的是怎样的 感情?与词中的哪一句相照应?为什么?
➢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消逝的伤感,与 “夕阳西下几时回”相照应。两句同写 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的流逝 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 希望。
夕阳西下几时回
“夕阳西下几时回”,你说今年的春天一如去 年那般美好,但是今年的春天还是去年的那个春天吗? 你说旧日亭台今依在,但还是曾经的那个亭台吗?去 年那个时候和我一起在亭台饮酒做歌的那个人到哪儿 去了呢?夕阳落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有人说,明 天太阳照常升起,但是明天升起的那个太阳,还是今 天的太阳吗?今天的太阳落下了就永远不会再升起了。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浣溪沙-晏殊》(47页PPT)
只身一人,新词“一曲”,清酒“一杯”,孤单冷 寂,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新词旧景对比,产生了一种时光流逝的慨叹, 抒发了作者今是昨非的惆怅情思。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 诗词《 浣溪沙- 晏殊》 (47页P PT)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 诗词《 浣溪沙- 晏殊》 (47页P PT)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 思昔;
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 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 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 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 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 诗词《 浣溪沙- 晏殊》 (47页P PT)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 诗词《 浣溪沙- 晏殊》 (47页P PT)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 诗词《 浣溪沙- 晏殊》 (47页P PT)
做一曲新词,喝一杯酒。天气 还是去年的天气,亭台还是去年的亭 台。夕阳西下几时能回呢?
无可奈何花纷纷落去,似曾相识 的燕子今又回来了。小园落花满径, 我独自徘徊又徘徊。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 诗词《 浣溪沙- 晏殊》 (47页P PT)
晏殊:
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汉 族,抚州临川文港乡人。十四岁时就因才 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 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 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 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 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 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主要作 品有《珠玉词》。
➢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 诗词《 浣溪沙- 晏殊》 (47页P PT)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附习题)
诗 《浣溪沙》晏殊
词 课 《采桑子》欧阳修
题 总
《相见欢》朱敦儒
览 《如梦令》李清照
浣 溪 沙晏
殊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 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 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其词多描写四季景物、男女恋 情、诗酒优游、离愁别恨,反映富贵闲 适的生活。晏殊与其子晏几道,在当时 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 晏”。有《珠玉词》等存世。
全词写登楼的所见所感,表达 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 国精神。
北宋灭亡,改变了许多文人的命运,转变了 他们的生活,转换了他们的情思,也使爱国成为 南宋时代诗词创作的主旋律。朱敦儒早年过着锦 衣玉食的生活,词作柔美婉约。国破家亡的残酷 现实警醒了他,加深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
词上片写景,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 气魄宏大,苍凉沉郁。残阳仿佛在抗议,长江好 像在诉说,大地似乎在哭泣。下片转为抒情,用 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以及其 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一个“乱”字,概括了中 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
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 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上片主要写堤岸风 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一篇之 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出由湖心经
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 西湖的欢乐情调表现出来,“隐隐”和“处 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qìnɡ
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今属 河南)人。宋代词人。其词语言流畅,清新自然, 多写隐居生活的闲适放浪;南渡后,也有感怀、愤 激之作。朱敦儒有“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 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今存词集《樵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分层作业原卷版)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分层作业基础巩固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A.上阕第一句“轻舟短棹西湖好”总摄全篇,点明颗意,直抒赞美之情。
B.上阕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提、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C.下阕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三、四句以静衬动,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西湖的动态美。
D.这首词的下阕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4.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A.“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句中“西楼”点明登楼地点,“清秋”指出时值初秋时节。
B.“垂地”一词言当此日薄西山时刻,余晖黯淡,大地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
C.“簪缨”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
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
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
D.风,本无所谓悲欢,正是词人主观情感上悲,故而风是“悲风”了。
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
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是忧国之泪。
5.下列对《如梦令》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A.从内容上说,“常记”一词表现出作者非常怀念当初的美好生活,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赞美。
B.“沉醉”二字流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达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C.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曲折地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忧愁。
D.本词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甲】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宋·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部编语文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二)赏析题 中考知识点《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
部编语文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二)赏析题中考知识点《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2.请简要分析“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的含义。
“独”字写出词人因怀念友人而感到抑郁伤感,表现了孤寂、失意的情怀。
3.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
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怅惘情思。
(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表现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伤春惜时,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5. 请简要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的哲理。
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采桑子[宋]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3分)2.这首词上片出现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分)轻舟(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等意象。
描绘了一幅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活泼的春日西湖美景。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课件(共26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C.下片第一、二句直承上片第三句,既流露出了对繁华易尽的
“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
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透露出某
种生活的哲理。
D.下片第三句写词人独自徘徊,似赏景,亦似沉思.词作将瞬
间的感受与久久的思考熔于一,既敏锐,又不乏深沉,自然流畅,
婉转圆润。
B.面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
得无可奈何。
C.上阙写词人看着眼前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
叹时光易逝。
D.下阙写春花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不是面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情景,而是对人事变迁,时光易逝的感 叹。 原句是伤春怀旧的情感。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浣溪沙
晏北 晏 殊
殊宋
浣 溪 沙
小令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上片:写景
孤单、冷寂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新”“旧”对 比,突出词人对 时光流转的感慨
以及物是人非的
惆怅之情。
夕阳西下几时回?
“夕阳西下”是实写,写出年华易逝的无奈
全词对比,白描的手法借景抒情,抒发了①
主 惋惜残春之情,表达人对②时光流逝的感慨, 旨 ③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看到④旧识重来的
通达欣慰,以及⑤孤独寂寞的感情。
《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作者分别借“落花”表达怎样的情感?
• 《浣溪沙》: 词人对落花的 惋惜之情和对 时光流逝、物 是人非的感慨 与惆怅。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名师教学教案04
《浣溪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品读读诗词,在读读背背中感受语言清丽自然的特点。
2.了解诗人及诗词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从意象的角度来分析诗人在诗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背诵晏殊的《浣溪沙》并与苏轼《浣溪沙》进行对比分析.(二) 能力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诗词的思路结构,提高诗词阅读理解能力.2.谈谈你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理解与感受.(三) 情感目标:1.感受诗人在这首词中要表达的思想主题2.说说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二、教学重点:1.从意象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词2.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三、教学难点:1.词人在这首词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唐诗、宋词、元曲,犹如一粒粒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词人晏殊的一首--《浣溪沙》1、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作者及题目介绍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信息。
教师课件补充。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意境清新。
晏殊有“宰相词人”之称,以词著称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为“晏欧”。
晏殊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
欧阳修,范仲淹皆出于其门下。
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
《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
源自西施浣纱,故“沙”也作“纱”。
《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
2、初读,整体感知1、齐读2、男生读上阕,女生读下阕。
3、划分节奏,一学生上台展示。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诗词赏析
•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下片主要写绿水。首句写出了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平滑
的景象。结句以动衬静,以景结情,使得西湖水面愈显幽 静,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同时,更表现了词人对 如同水鸟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追求。
朗读诗词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婉丽含蓄,是婉约 派代表词人。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 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
知人论世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 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仁宗天圣八年以进士及第。 曾任西京留守推官,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 谪。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 又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职。欧阳修散文创作 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诗学韩愈,多反映社会现实,词则 婉约柔美,清新淡雅。
诗词赏析
•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上片写登楼所见。在黄昏日暮之时,离乡背井、作客金
陵的词人独自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 落的秋景,悲秋之感油然而生。词人用象征手法,暗示南宋 的国事如眼前的暮景,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
八年级上 第六单元课外诗词理解性默写-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
第六单元课外诗词理解性默写(一)浣溪沙(晏殊)1.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晏殊《浣溪沙》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晏殊《浣溪沙》中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抒发惜春伤时之情并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去”对比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晏殊《浣溪沙》中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7.晏殊《浣溪沙》中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小园香径独徘徊。
8.《浣溪沙》中,用以形容景物依旧,时间难以逆转的词句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9.《浣溪沙》中,含有惋惜春光,怀思忆旧之意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0.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诗表示慨叹。
11.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12.晏殊《浣溪沙》中把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纳入人生有限而时间永恒这一哲学范畴中来,创造出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3.晏殊《浣溪沙》中表现作者盎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之志,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感伤怀旧之意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4.在《浣溪沙》中,晏殊既惆怅于春光流逝的不可抗拒,又欣慰于美好事物的重现,含蓄地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浣溪沙》
也有表达这类似感慨的词句,这两句
是
,
。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一联写出了人们心中所有但为笔 底所无的细腻感受,其中包含着看 似简单实则颇为深奥的哲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 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 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 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 “似曾相识”罢了。
《浣溪沙》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 川(今属江西)人。北宋词人,被 后人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著有 《珠玉词》,今存140首。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 夕阳 落花 归燕 感时伤春 以景传情
•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 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
• (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 的自然春光的描写,(2)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感情浓郁,(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
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 句(千古奇偶)。
• 3、“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 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 抒发了词人民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 的情思。
• 4、这首词是怀人之作,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至少写两句)
•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似曾相识燕 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 5、“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的
• 王琪来了以后,发现晏殊善于赏诗论文,态度还很 谦虚;晏殊见王琪性格开朗,言谈投机,又请王琪入席 用餐。二人边吃边谈,心情特别舒畅。饭后,又一同到 池边游玩。晏殊望着晚春落花,随口说道:“我想了个 诗句写在墙上,已经想了一年,还是对不出来。”那个 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王琪思索了一下,不慌不忙 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一对句不但在词面上对得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课件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读准字音
浣huàn溪沙 晏yàn殊 shū 夕xī阳西下 似曾céng相识 花落去 qù 独徘pái徊huái
一曲qǔ新词
旧亭tíng台
无可奈nài何 小园香径jìng 燕yàn归来
读准节奏
难点词赏识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个“独”字写出了词人的落寞孤独。
诗词赏识
思想感情: 作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 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 的流连,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时 光易逝的无限惆怅。
总结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 之情。 词之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 感叹流光的易逝;
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落花、归燕),着重 抒发伤春怀人的感慨。全词语言圆转流利, 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 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 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作者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临川人 (今江西杭州)。景德初年,报刚十四岁,就以 “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浣溪沙,唐教坊 曲名,后用为词牌。
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 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 “此宗令词之专精者, 首推晏殊”的评价。他的名作《浣溪沙》
品读诗词
难点赏析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既写景,又是对心情的反映,倾吐 了满腔的沉郁,抒发不尽的幽思。
难点赏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落”是伤春,“似曾相识”是伤别, “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再次形 成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赏析: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了青 春易逝,伤别怀旧之情。 千古奇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鉴 赏
来的感慨与惆怅也轻轻袭来。想到风物依然而时光飞逝,
词人不禁悄声暗问:“夕阳西下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的流连,
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能够重现的微茫的希
望。“几时回”三个字,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
又深知难返的心态。
诗歌赏析
下片紧承“夕阳西下几时回”,既流露了词人对繁华易尽 的“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 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透 露出生活的哲理:一切美好事物必然要消逝,无人能阻止,但 消逝的同时美好事物仍能再现,生活不会因事物的消逝而变得 一片虚无。最后一句写词人独自徘徊,似赏景,亦似沉思,心 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 愁,情调低沉。
伤怀、相思别离、男女爱情之类。这首词大约作于宴
饮歌乐之后,透露出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
主
旨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人事变迁、聚散不定的惆
点
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惋惜,词中对人生的
拨
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给人以把酒欢唱的轻松愉悦之
词 感。但是,面对眼前美景,一种由光阴流转、物是人非带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原
词牌名
文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注
释
阳西一·下曲·几新·时词·回酒?刚 意一填指杯好新,的歌去词。年,天气·旧亭原台来。的夕,从前的。
什么时候回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
园·香·径·独徘·徊。来回走。
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译文】 听着一曲新词,喝着一杯美酒,依然是去年的天气和旧日 的亭台。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回来? 花儿总要凋谢,(谁也)没有办法,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 像曾经认识。在小园中散发幽香的小路上,我独自走来走 去。
初中语文中考 古诗词曲理 浣溪沙
八年级上册 第22首 浣溪沙 〔北宋〕晏殊
情感:既流露了对繁华易逝的“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 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 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 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
八年级上册 第22首 浣溪沙 〔北宋〕晏殊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走来走去。 炼字:“独”字写出了词人独处时的凄凉寂寞之感,强调了全词的感情 基调。 描写:“徘徊”是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第22首 浣溪沙 〔北宋〕晏殊
诗歌主旨 本词上片写今昔之景,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
伤今。全词抒发了词人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的无限惆怅。
八年级上册 第22首 浣溪沙 〔北宋〕晏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译文:花儿凋谢了(,不忍看它伴随残春消逝,)却又无可奈何,那归来 的燕子好像旧时相识。 结构:直承上句“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承上句“夕阳 西下”,“似曾相识燕归来”承上句“几时回”。 修辞:对偶。“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花落去”对“燕归来”, 对仗工整,声韵和谐,为天然奇偶句。
知识
八年级上册 第22首 浣溪沙 〔北宋〕晏殊
作家作品 “浣溪沙”原是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作者晏殊,字同叔,
政治家、文学家。晏殊一生显达,生活富贵闲适,其词作不外感时伤怀、 相思离别、男女爱情之类。这首词大约作于暮春时节宴饮歌乐之后,透 露出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
八年级上册 第22首 浣溪沙 〔北宋〕晏殊
诗歌精讲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译文:听着一曲刚填好的词,喝着一杯美酒,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写法:对比。“旧”与“新”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思及词人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情感:上句轻松喜悦、潇洒安闲;下句怀旧伤感、慨叹岁月流逝。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浣溪沙晏殊
这首词中多处用到了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新”与“旧”的对比 新词和旧亭台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惆怅情思。
“去”与“来”的对比。 “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 去的惋惜之情
思想主旨
《浣溪沙》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感伤面对暮春残 景的叹惋惆怅,抒发了春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浣溪沙”是词牌名。 《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阕 (也叫上下两片),各有三个七字句。
写作背景:作者晏殊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平 坦,但政绩平平。作品在歌酒风月、闲情逸致吟 咏中,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精神空虚而产生的 年华易逝、迟暮落寞的感伤。
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 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 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词的牌与题:词牌与词的形式有关,规定词的调、字数、平 仄等;词的题目与内容有关。如《江城子·密州出猎》。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 抚州市)人。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 出身。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 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 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 谐,意境清新。
小无夕一 浣
园可阳曲 香奈西新 径何下词
溪 沙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像旧时的相识。
独花几酒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
,
似
去
曾
年
相
天
识
气
燕
旧
归
亭
来
台
,
。
“一曲新词酒一杯”到“去年天气旧亭台”,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浣溪沙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浣溪沙八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浣溪沙,欢迎大家阅读!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浣溪沙原文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潇潇一作:萧萧)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浣溪沙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浣溪沙注释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浸:泡在水中。
萧萧:形容雨声。
子规:杜鹃,又叫杜宇、布谷、子规、望帝、蜀鸟等。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
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浣溪沙参考赏析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
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
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但当生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扉。
这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当是在这种心情下吟出的。
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
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
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这一派画意的光景,涤去官场的恶浊,没有市朝的尘嚣。
它优美,洁净,潇洒……充满诗的情趣,春的生机。
它爽人耳目,沁人心脾,诱发诗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浣溪沙》教案
一、文本体式特征: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情中有思。
而对词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学生在理解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结合自身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进一步地去感受,在思索感受中获得不断提升感悟生活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这首词的语言美、意境美。
二、学情分析
1.在诵读吟咏中感受本词的语言特色。
2.理解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所蕴含的深邃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赏析法、由景入情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最喜欢作诗的皇帝有两个,一个是隋炀帝,爱诗爱到臣子有佳句者,嫉妒得要取他的性命。
另一个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历史上最有才华,最能作诗写词的一位皇帝是五代时南唐国主李煜。
课前请同学们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作者晏殊。
一、了解作者
1、生读书下注释,画出重要信息。
2、补充介绍:晏殊,北宋初期著名词人。
14岁以神童招试,赐同进士出身。
当时名臣范仲淹、欧阳修等均出其门下。
他工诗文,尤善词。
其词擅长小令,多写春花秋月,友人离别的闲愁。
意境清新,语言工巧凝练,善铸佳句。
晏殊的一生,可以说是志得意满,无忧无虑。
但是,锦衣玉食的物质生活,填补不了他精神上的空虚。
他的词作,在雍容华贵的气象之中,也时时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这首《浣溪沙》所表现的,就是这样的感情。
全词所写,就是这种惜春怀旧的思想情绪。
二、指导朗读
1、听录音
2、指导朗读:这首词首句叙事,要用较轻松的叙述语调读出来。
第二句用沉思的口吻缓缓读出。
第三句用疑问语气把留恋期盼之情传达出来。
第四句用怀疑思考的语气来读。
第六句用低沉缓慢的语调来读。
3、学生试读,齐读
三、赏析诗歌
1、这首诗融叙事、写景、抒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的所作所为。
叙事:饮酒写词徘徊孤独惆怅凄凉感伤
补充:a 亭台----旧,去年---对过去欢聚时光的回忆
为什么想到去年的?去年是怎样的场景?
B 古人看到夕阳西下,暮色苍茫,常常会流露出哀伤之情,在我们已经学过的古代诗词中,你还记得另外的例子吗?
夕阳(包括斜阳、残阳等)多给人以失落凄凉、漂泊沧桑之感。
李商隐的《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C 花落去---- 人事无常的感慨
你从花落去中读到了怎样的信息?
春意衰残,时光流逝旧友离别人事无常
“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时光流逝的惆怅。
诗人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
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D燕子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渲染离愁,或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3、在这样的情景中,作者徘徊时在想什么?(抓住词中能体现主旨的关键词思考)
几时回感伤年华流逝
无可奈何慨叹人事无常板书抒情
过渡:通过对词的分析,我们已经很好地感受到作者所传达出的愁思,其中特别能体现作者感情的一句话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
4、赏析名句
A 介绍传说
关于此句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
关于此句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
一次,晏殊来到维杨,住在大明寺中。
他转来看去,忽然发现墙上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可惜没有作者的姓名。
晏殊跑进跑出,问个不停,终于打听到这首诗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大明寺附近。
由于晏殊从诗句中发现王琪文学修养较高,很会写诗,所以,他立即决定要把王琪请来,一同探讨诗文。
王琪来了以后,发现晏殊善于赏诗论文,态度还很谦虚;晏殊见王琪性格开朗,言谈投机,又请王琪入席用餐。
二人边吃边谈,心情特别舒畅。
饭后,又一同到池边游玩。
晏殊望着晚春落花,随口说道:“我想了个诗句写在墙上,已经想了一年,还是对不出来。
”那个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王琪思索了一下,不慌不忙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一对句不但在词面上对得切合时宜,很有特点,而且在含义上使二人的思想感情如挚友重逢。
这怎能不使人格外高兴?因此,晏殊一听,急忙称好!
这是传说,当然未必可信。
B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落去”、“燕归来”,去来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感伤花落去 ---人事无常时光流逝
人虽未归,好在春燕归来,似乎给人已失而复得的补偿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欣慰
C 这两句常被人引用来说明某种道理,这两句包含了怎样的道理?
明确赏析: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人事无常的惆怅和对年华流逝的慨叹。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会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4、归纳中心:作者在词中追忆了昔日的欢聚,表达了对人事无常的惆怅和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还包含着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会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四、再读两首词,试背。
五、当堂检测
教后反思:
写景抒情类词语言优美、想像丰富、感情浓烈,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那么如何由浅入深逐步地理解、鉴赏词?我在本课的教学中运用了“由景入情”的方法。
“由景入情”就是透过诗词里自然景物的选用,进而把握作品的情韵美的一种阅读鉴赏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去理解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主观感情融注于笔下的客观景物中,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作者所选用的自然景物也被称作“意象”,是诗词中寄予作者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情感的事物或景物,它渗透着词人在特定环境,特定时间的思想和感情。
词中一个一个的意象又构成了诗人表情达意的画面。
正因为词人情感的表达是借助意象以及由意象组成的意境,那么把握词的意象进入词人创设的意境才能领略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
因此,我着重于引导学生把握意象,展开联想进入词人所创造的独特意境,理解词人在词中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