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西师大版31《古诗两首-示儿》教学反思12

合集下载

《示儿》教学反思

《示儿》教学反思

《示儿》教学反思《示儿》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示儿》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示儿》教学反思1古诗《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课前我认真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整首诗,我在朗读指导上做了精心设计。

我着眼一个“悲”字,运用拓展,感悟诗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

我还是以这一个“悲”,把诗串起来,把学生的情感串起来,把我们的课堂串起来。

我用了很感性的教师引导语言,为的是抓住学生已有的情感,来提升感悟。

如:“因为陆游的爱国,看不到大宋统一,陆游遗憾啊!”“因为陆游的爱国,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陆游悲痛啊!”“因为陆游的爱国,想着那些花天酒地,苟延岁月的南宋权贵们,陆游悲愤啊!”有了这样的教师语言,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同时也自然的把内容归结在了我们的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时,学生的情绪还在激昂之中,所以继续教学后两句诗: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因为陆游的爱国,他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国家,于是他对儿子千叮万嘱,我们的课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叮嘱中,一次又一次的抒发陆游爱国感慨的朗读中结束。

教学本课后,我也发现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对写作背景的介绍过于简单,使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不够透彻;其次,学生对伟大诗人陆游的爱国思想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书中的诗句,还有当时的历史事件。

在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延伸时,我虽多方引导,但学生联系实际、自身谈现在学习这首诗的意义时,部分学生的回答不能令人满意。

如能联系当前国家形势谈出爱国主义对与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中心就会得到再一次升华。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12.古诗三首--《示儿》(教案与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12.古诗三首--《示儿》(教案与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12.古诗三首--《示儿》(教案与教学反思)部编版五年级上12.古诗三首--示儿知识与能力:1、收集、交流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诗句的内容。

2、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祭、乃”等字,理解“元、九州同、王师”等词语意思。

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诗句意思。

2、创设情境、引导想象、朗读悟情等形式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的爱国悲情,产生对陆游的敬佩之情。

2、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重点难点1、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诗句意思。

2、创设情境、引导想象、朗读悟情等形式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示儿(一)播放图片,情境导入1、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

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也。

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的声音交待遗嘱。

这遗嘱就是《示儿》,这位老人就是陆游。

2、说说你对陆游的了解,让学生交流课前资料。

3、师:陆游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出生在战乱纷飞的年代,一生都在渴盼祖国的统一,在临终之时,躺卧在病榻上的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人间绝唱——《示儿》。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示儿》,感受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请大家齐读诗题——4、“示”是什么意思?“儿”呢?题目的意思是什么?陆游要告诉他的儿子什么呢?我们一同来读读诗句。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二)再读古诗,了解诗意。

1、同学们,读诗,我们不光要把诗读准、读顺,读得有节奏,还要读懂其中的意思。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同桌讨论讨论,你理解了哪些诗句的意思。

(提示:默读古诗,用看注释、查工具书,联系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诗句意思,并在旁作批注。

)2、学生交流、讨论。

3、检查了解。

说说你对第一行诗句的意思。

引导理解“元”通“原”指原本的意思。

万事空、但、九州、王师、定、家祭、乃翁等词的意思。

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语文五年级上西师大版31《古诗两首-示儿》教学反思3

语文五年级上西师大版31《古诗两首-示儿》教学反思3

《示儿》师:“示儿”是什么意思?生:“示儿”就是给儿子看师:临死前写给儿子的叫什么?生:叫遗书师:人们在临死时给儿子的遗书一般都是写些什么?生:写财产的分配等……师;那陆游写了什么?请看……大屏幕出示《示儿》配乐放录音师:你听出了大概是什么意思?生:……师:你能不能把它读正确呢?自由朗读,指名三生读(都能较正确有感情地朗读)齐读读诗要知道诗的意思,你能根据下面的注释自己去理解。

自己去说一说,自己说好了,就与同桌说一说。

师巡视大屏幕出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指名说这两句的意思师:注意这两个字的意思,出示:元——原来、本来同——统一师:死去了什么都是空的,哪些东西是空的?生:财产……师:但是有一件事使作者放不下,感到很悲,是什么?生:国家被别人侵略……师:接下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宋朝的历史,谁知道?指名说师激情补充:当时国土分裂……靖康之变……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而悲了吗?指名说师概括:这是山河破碎之痛随即板书:山河破碎痛你能把这种痛读出来吗?指名读诗我们来读一首诗人68岁时写的一首诗,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题目很长,齐读,指名读诗你读懂了什么?指导读前句,“三万里”“五千仞岳”分别指什么?(九曲黄河、巍巍华山)这是何等的气魄!指名读2 男生齐读。

可是这么壮丽的山河却被敌人占领着,你的心情怎样?生:悲痛、痛心、痛恨……带着这种心情齐读这两句仅仅是为这个悲痛吗?还为什么悲?从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生;农民很悲伤……师配乐(悲伤)旁白:……如果你就在沦陷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可以与同桌轻轻讨论,指名说生:我看到了遗民的眼泪听到敌人的铁骑声生:……生:娃娃的哭喊声,饿死……生:翘首盼望王师……生:敌人大肆屠杀无辜百姓生:饿得面黄肌瘦,横尸遍野师:你觉得诗人还为什么悲?指名说随即板书:遗民眼尽哀带着这种哀痛你再读读这两句,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指名三生读,齐读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想说的?生:怎么没有一个统治者来……生:…统治者都在干什么?我们一起去临安看一看出示:《题临安邸》齐读:问:他们在干什么?生:他们在寻欢作乐生:他们在游山玩水生:过着奢侈的生活大屏幕对比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师:一边是“遗民眼尽”,一边是“寻欢作乐”……男女生对比读这两首诗师:他们在汴州也曾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可他们忘了自己是亡国奴,忘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遗民们,忘了……那诗人为什么还悲?生;为了昏君而悲随即板书:昏君无能愤诗人死前仅仅告诉儿子这些吗?还有什么?读后两句诗,指名说……你觉得诗人为什么还要“家祭无忘告乃翁”因为他很爱国是呀,一切皆源于一个字——对祖国的爱板书:爱……这是一种多么执着的信念指名读让我们一起用心吟诵,把一位老人的临终遗愿读出来……你能背下来吗?指名背,齐背反思:《示儿》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研《示儿》教学反思发言2020

教研《示儿》教学反思发言2020

教研《示儿》教学反思发言2020
今天执教了《示儿》一课,感触颇深。

《示儿》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2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这首诗是陆游的绝壁之作,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一、狠抓字眼。

在教学时,我抓住了“悲”和“望”两个字来展开。

首先让学生说一说陆游“悲”什么?学生很轻松地说出:悲祖国分离,悲国土沦丧,悲统治者醉生梦死,毫无理想……接着我让学生思考:作者在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没有为自己悲伤,却为国家担忧,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孩子们很轻松地说出:强烈地爱过之情。

然后我再次让孩子朗读诗歌的后一句话,再次问道:“你从这句诗歌中读出了什么?孩子们说道希望看到祖国统一的梦想。

这就是一个“望”字。

从这个望中,可以读出什么呢?那就是:就算自己将死之时,还是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对未来祖国统一仍然信心百倍。

这时候我让孩子们再次朗读这首诗歌,孩子们的朗读声音低沉,情感充沛,我心底明白,此次教学已经达到了我想要的结果。

二、资料补充。

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就是通过搜集资料,来理解课文。

所以课前我让孩子搜集了很多陆游,南宋,北宋等方面的知识,再加上以前在教学宋词的时候说
道的内容,孩子对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有很深后的历史积淀。

再通过自己的搜集整理,更能够了解陆游生活的时代背景,从而更能够体现陆游收复失地,渴望国家统一的梦想缘由。

第三、补充诗歌,拓宽视野。

在教学这首诗歌结束之后,我再次补充陆游的另一首诗歌《十一月四日风月大作》让孩子更深层次地明白陆游强烈的爱国之情,深切的家国之痛。

以上是我的教学反思,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2020年11月。

语文五年级上西师大版31《古诗两首-示儿》教学反思4

语文五年级上西师大版31《古诗两首-示儿》教学反思4

《示儿》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全诗字字句句发自肺腑,悲愤交集,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

本节课,我先让学生想一想:怎样学好古诗?学生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抓住词句,边读边想,读中感悟。

将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迁移到对这首诗的自主学习中,学生一边读,一边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和朗读的感受。

最后在全班汇报交流中,我感觉到这种迁移在教学中确实是一种好方法。

这节课有一个小插曲,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波兰音乐家肖邦的临终遗愿与陆游临终悲歌进行了类比,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些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这是课堂中很好的生成性的部分,但是不足之处是由我以独白的形式为主向学生阐述我的观点,没能让学生很好地通过自己的比较,用语言表达出来。

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教学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

生成性的东西,最好由学生生成或引导学生生成。

语文五年级上西师大版31《古诗两首-示儿》教学反思2

语文五年级上西师大版31《古诗两首-示儿》教学反思2

《示儿》《示儿》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说出了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教学这一课前,我让学生上网搜集了有关陆游的生平事迹和南宋的历史,让学生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时,我紧扣诗眼"悲"字,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上课时,我让学生初读诗文后,学生简介有关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

我还让学生再读诗文,思考“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什么?哪句诗写明了这一点?”等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进行精读、理解。

此句诗意是作者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我使学生了解到作者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

作者生前来不及看到北定中原,但对最后的胜利怀着不可动摇的信念,坚信总有一天能收复失地,实现祖国的统一。

第四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使学生了解这是作者对儿辈们的嘱咐:家祭的时候,你们一定不要忘记把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使学生理解三、四句诗文所表达的作者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陆游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多,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一首《示儿》,不只是因为它独特的表达方式,还因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像诗人陆游这样教育孩子热爱祖国,那么泱泱华夏怎能不强大呢?。

《示儿》课文教学反思(4篇)

《示儿》课文教学反思(4篇)

《示儿》课文教学反思(4篇)《示儿》课文教学反思篇一《示儿》是陆游的绝笔诗,诗句意思平白质朴,容易读懂,但感情强烈,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的爱国激情。

实际上这个愿望贯穿了陆游的一生。

在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金兵攻入北宋首都开封,北宋政权灭亡。

当年农历五月,宋高宗赵构称帝,建都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南宋朝廷只守着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又对金采取屈辱投降的政策,在残忍的金兵控制下的中原与华北地区的人民受尽了折磨。

因此,陆游的一生也饱尝流离之苦,无比悲愤。

所以在他的很多诗中都写到希望南宋王师早日平定中原。

如《北望》“北望中原泪满巾,黄旗空想渡河津。

丈夫穷死由来事,要是江南有此人。

”《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等。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思路:1、提供注释,让学生借助注释自己理解古诗。

2、拓展陆游的其他爱国诗,在同类诗中体会陆游的爱国之深。

出示《题临安邸》,了解权贵们的花天酒地,苟且偷生,寻欢作乐。

在相互参读中比较,力求让学生的情绪与诗词产生共鸣,体会诗人在古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和诗人及本文的对话,走进陆游的内心世界。

3、反复利用文中的插图,用“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什么?仿佛又听到什么?”这样的问题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交流。

然后出示司马谈、肖邦的临终嘱托,指名读,组织练笔,还原一种情境。

最后比较参读,了解历史,引导学生完善对话描写,讲述一段故事,达到对诗思想感情的升华。

课堂不足:1、教学设想三在课堂上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从学生的课堂想象交流、练笔反馈看,学生对古诗情境的还原、讲述停留在一个层次上,没有很好地体会到蕴含在诗人心中的那份无法排遣的悲痛,热切的盼望和坚定的信念。

2、课堂上没有安排学生自我小结与反思,没有交给学生阅读古诗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12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12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

教学设计与反思: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默写《示儿》这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大意,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和韵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全诗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统一的美好愿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示儿》;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诗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如“死去元知万事空”、“王师北定中原日”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示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幅画中的老人在做什么?他可能在想什么?从而激发学生对诗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节奏,理解诗句的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和韵律美,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疑问,进行讲解,重点解析关键词语,如“死去元知万事空”、“王师北定中原日”等。

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理解,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6. 课堂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了解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

六、板书设计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七、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示儿》;八、课后反思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合作探讨”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互动交流的重要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古诗示儿教学反思范文

古诗示儿教学反思范文

古诗示儿教学反思范文《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诗人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在教学这首古诗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教学之前,我设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三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反馈,我认为在理解诗歌意思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注释和讲解,理解诗句的表面含义,但对于一些较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在体会诗人情感方面,通过对诗歌的分析和朗读指导,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临终前的遗憾和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渴望,但可能在情感的共鸣上还不够深刻。

在朗读和背诵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有感情朗读,但背诵的熟练程度还有待提高。

在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方面,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和讨论,学生对爱国主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如何将这种情感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和强化。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法、朗读法、讨论法等。

讲解法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和历史背景,但在讲解过程中,可能存在讲解过于详细,导致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不足的问题。

朗读法能够让学生通过声音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但在朗读指导上,还可以更加细致,比如强调重音、停顿、语调的变化等,以更好地体现诗歌的情感起伏。

讨论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在组织讨论时,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此外,在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但在使用多媒体时,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以免分散学生对诗歌本身的注意力。

三、教学过程的回顾1、导入环节我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爱国诗人?”来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兴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反思第【1】篇〗《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

这首诗明白如话,却感情饱满深厚,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

教学时,我紧扣诗眼悲字,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

通过背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

在此基础上,确定朗读基调:要求学生用深沉的语气读出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忧虑;指导学生再读诗文后,琢磨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让学生了解这一句表明作者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

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

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

朗读时,“死”字应读得急促,很快地带出“去”字,以显示诗人早已置生死于度外。

“元”、“空”二字要读得强劲有力,以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反思第【2】篇〗《示儿》教学反思古诗《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时,我本着以“陆游的爱国唤醒学生的爱国情感”这一人文性为准则,采用的古诗教学方法是:情境导入,了解诗人;读通全诗,理解诗意;想象意境,感悟诗情。

课前我认真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整首诗,我在朗读指导上做了精心设计。

我着眼一个“悲”字,运用拓展、感悟诗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句,读出诗中的“味儿”。

我还是以这一个“悲”一个“盼”,把诗串起来,把学生的情感串起来,把我们的课堂串起来。

我用了一些感性的教师引导语言,为的是抓住学生已有的情感,来提升感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反思第1篇】《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的临终绝笔。

全诗文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似乎不费时力,就能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一腔爱国热情。

但是理解诗意并不难,学生读上几遍,再疏通一下几个字的字义,如“元”、“但”、“定”等的意思,学生就能理解个八九不离十了。

但学古诗词,远不止理解诗意那么简单。

体悟诗人能过短短的二十八个字所表达的诗情,才是重中之重。

这首诗,以“悲”为感情基调,抒发了诗人对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渴强烈望,爱国热情一表无遗。

但是要让学生真正地懂得陆游的拳拳爱国心,岂是一首诗所能做到的。

陆游一生追求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虽多次遭受排挤、打压、却仍不改其报国之心。

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爱国诗篇,抒情言志。

所以,在学完《示儿》后,为了让学生更多更深入地了解陆游的性情、陆游的志向,我又向学生出示了他的另两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首诗,写于不同的时期,写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人老时,做梦时,乃至临终时,诗人都在忧国忧民。

三首诗表达了诗人同一个情怀:一心为国、渴望祖国统一。

三首诗学下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为陆游强烈的爱国情怀深深震撼了。

陆游也成了学生心目中真正意义上的爱国诗人。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反思第2篇】本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共安排了三首古诗,分别是《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

《示儿》是陆游的绝笔诗。

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反思第【1】篇〗一、创设情境,充实体验针对这样的一首古诗,学生的体验也只是停留在诗句“但悲不见就州同”中的“悲”,根据词语手册与书本上的注释,能够体会的就是诗人陆游因见不到国家统一的那份遗憾,与自己不能参与抗金复国的悲哀。

学生作为个体经验不丰富的,情感却极其敏锐的一个群体,让他们在学习时,走进文本,走进能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情境中,往往比枯燥的、生硬的反复朗读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性。

如在上述片段中:当学生有了初步体会到诗人的“悲哀”的心情,我就选取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作为补充材料。

在过渡引导后,学生能根据当时的背景,诗文的内容,了解陆游当时还有“悲痛”、“悲愤”之情。

如此一来,学生对句子“但悲不见就州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引导朗读,巩固体验感情朗读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如上述片段中的陆游对儿子的最后遗嘱“家祭无忘告乃翁”,体现的是一个爱国诗人的最后一段话,对儿子的千叮万嘱,让学生朗读时犹如自己就是诗人,怕儿子忘记自己的话,所以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吟诵;感情朗读,还借助一定的朗读设计。

在本案中,我适当的改变了诗句的原有句式,采用了排比的句式“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告乃翁!告——乃——翁!”,这样的朗读,不但有新意,而且对文本也更有加深,甚至还增强了学生朗读时的气势,效果下来不错。

三、展开想象,丰富体验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就是凭借语言文字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过程,而这都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

儿童时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时期。

古诗的内容虽然短小,但是情感却不亚于抒情散文。

古诗的教学,忌讳的是过多的教师语言,死板的用教师的教取代学生的学。

本课中,一开始我就运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一幅陆游晚年的,苍老的肖像,为整堂课选好基调:悲。

而在上片段中,为学生呈现的两幅截然不同的诗文画面,(两首诗都是学生所没有学过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想象诗人所看到的画面。

(完整版)示儿教学反思

(完整版)示儿教学反思

《示儿》教学设计方案及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示儿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 学习者分析一般特征: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是一首爱国诗歌,按照学生已经掌握学习诗歌的方法进行教学设计。

学生的年龄在9到11岁之间,大多数学生有学习诗歌的热情,少数学生存在学习障碍。

入门能力:五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强,能根据注释、工具书等自主学习,而且有他们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会和理解。

学习风格:学生喜欢朗诵前后押韵、琅琅上口的古诗,在朗读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结合想象感悟诗歌主要内容。

学生喜欢教师创设教学情,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要处理好自主与指导的关系。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借助注释学懂《示儿》的诗意。

2.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陆游生平,能有感情地朗读一些他的爱国诗篇。

2.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了解诗歌的意思。

3.让学生谈谈对诗意的理解,教师再加以指导,深刻体会诗歌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中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陶冶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1.入情入境地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2.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教学资源教学时间为40分钟;教学课件:《临终图》、《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背景音乐;多媒体教学、粉笔、黑板;电教室;教学采用师生合作、交流,适时鼓励学生、点拨读诗方法,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一、导入新课师:上下五千年,我们中华民族多少炎黄子孙,为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强盛,将自己的心,自己的身托付给了伟大的祖国,陆游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临终诗篇《示儿》。

二、板书课题:示儿、教学活动2一、整体通读,品悟诗情1、学生自由朗读诗句,并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然后四人小组伙伴交流,共享学习收获。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31古诗两首示儿_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31古诗两首示儿_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31古诗两首示儿_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31古诗两首示儿西师大版2019古诗《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时,我采用的古诗教学方法是:情境导入,了解诗人;读通全诗,理解诗意;想象意境,感悟诗情。

课前我认真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整首诗,我在朗读指导上做了精心设计。

我着眼一个“悲”字,运用拓展,感悟诗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

我还是以这一个“悲”,把诗串起来,把学生的情感串起来,把我们的课堂串起来。

我用了很感性的教师引导语言,为的是抓住学生已有的情感,来提升感悟。

如:“因为陆游的爱国,看不到大宋统一,陆游遗憾啊!”“因为陆游的爱国,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陆游悲痛啊!”“因为陆游的爱国,想着那些花天酒地,苟延岁月的南宋权贵们,陆游悲愤啊!”有了这样的教师语言,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同时也自然的把内容归结在了我们的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时,学生的情绪还在激昂之中,所以继续教学后两句诗: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因为陆游的爱国,他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国家,于是他对儿子千叮万嘱,我们的课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叮嘱中,一次又一次的抒发陆游爱国感慨的朗读中结束。

教学本课后,我也发现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对写作背景的介绍过于简单,使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不够透彻;其次,学生对伟大诗人陆游的爱国思想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书中的诗句,还有当时的历史事件。

在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延伸时,。

示儿教学反思

示儿教学反思

示儿教学反思《示儿》教学反思《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诗人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这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在教学这首诗时,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教学的反思: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作业反馈等方式,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及时的了解和评估。

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同时,学生也能够体会到诗人的爱国情感,并且能够在朗读中表达出来。

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意境上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了一些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内容。

例如,在导入部分,我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南宋历史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南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为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奠定了基础。

在讲解诗歌的内容时,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和品味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通过朗读诗歌、想象画面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和想象能力。

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我注重了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将教学内容分为导入、初读、精读、总结和拓展等几个部分,让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如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想象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诗歌的内容时,我采用了讲授法,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为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奠定了基础。

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时,我采用了讨论法和想象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古诗《示儿》教学反思范文

古诗《示儿》教学反思范文

古诗《示儿》教学反思范文《古诗〈示儿〉教学反思范文》《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诗人以“悲”为主线,表达了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渴望。

在完成《示儿》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教学设计的反思在教学设计上,我以“读”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初读环节,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再读时,注重节奏和韵律的指导,让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精读环节,则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对于朗读的指导还不够细致。

部分学生在朗读时,未能很好地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只是机械地模仿。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比如通过示范朗读、划分节奏、强调重音等方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诗歌朗读的魅力。

在理解诗句意思的环节,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交流,互相启发。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小组讨论不够热烈,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还有些小组在理解上出现偏差,而我没有及时发现并给予纠正。

这让我意识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只是旁观者,而应该加强巡视和指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我运用了多媒体资源,展示了当时南宋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人的忧国忧民。

同时,我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自己在诗人的处境下会有怎样的感受。

但在运用多媒体资源时,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展示的内容过多,导致学生在观看时注意力分散,影响了对诗歌的理解。

在联系生活实际的环节,由于引导不够深入,学生的回答较为肤浅,没有真正触及到诗人情感的深处。

此外,在教学中,我对于诗歌的拓展延伸不够。

仅仅局限于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没有引导学生对陆游的其他作品或者同时代的爱国诗歌进行比较阅读,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古代爱国诗歌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示儿教学反思

示儿教学反思

示儿教学反思《示儿》教学反思《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绝笔诗,诗人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这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佳作。

在教学这首诗时,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感悟等方式,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以下是我对这篇课文教学的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在教学这首诗之前,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通过教学,我认为以上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能够背诵课文。

在理解诗句的意思方面,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想象、感悟等方式,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这首诗,了解南宋的历史背景,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导入环节 在导入环节,我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南宋历史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南宋的历史背景,从而为学习这首诗做好铺垫。

同时,我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南宋的历史背景对诗人的创作有什么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读环节 在初读环节,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我注重纠正学生的读音和语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同时,我也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精读环节 在精读环节,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精读,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感悟等方式,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在学生精读的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诗句的意思。

同时,我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诗句中蕴含的情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拓展环节 在拓展环节,我让学生阅读一些关于南宋历史的书籍和文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南宋的历史背景,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古诗示儿教学反思

古诗示儿教学反思

古诗示儿教学反思《示儿》教学反思《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诗人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这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

在教学这首诗时,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感悟等方式,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学生能够背诵古诗,并默写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感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表现,我认为大部分学生都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他们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并且能够背诵古诗,并默写古诗。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们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并且表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朗读法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多次朗读古诗,通过朗读来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同时,我也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让他们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想象法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例如,在教学“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两句诗时,我让学生想象诗人在临终前的情景,体会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儿》
从准备资料到上课近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一直沉浸在陆游的世界里!大量的资料显示,陆游值得我更深的挖掘!这首《示儿》,我从小学时代就学过了,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年轻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停的拿下眼镜,拭去眼中的泪花,很多东西都忘了,但是《示儿》与老师的动作一直都在我的记忆深处......
古诗教学,一直是我的软肋,因为没有尝试过,也没有机会聆听大师的课,所以一直觉得很惶恐,沉浸在小世界里的我肤浅的以为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怎么就能讲一节课呢?以为就是弄懂词句,明白意思就行了!现在想想自己真是太狭隘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绝不是你三言两语能够打发的!历经千年光芒不散本身就证明了它丰富的内涵,岂是我们翻译一下意思就能够代替的?
好在有网络啊!王崧舟先生一直都是我在语文教学上的引路人,没有机会与先生面谈,但是先生在合肥的几次课我都场场必到,为他折服的话就不多说了!他的《枫桥夜泊》与《长相思》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不拘泥于教材,大胆的走出去,让作者隔着千年的时光与学生对话,让学生回到千年以前,来到作者的生活时代与作者亲密接触!
我开始构思我的教案了!有了整体思路,写教案就不再令我害怕了!在这里,我不得不再一次感谢学校的公开课活动,真的很锻炼人,每一次的校内公开课我都把它当成最高规格的赛课,磨练我的意志,锻炼我的头脑!每上一次,都感觉自己进步一点,不管结果如何,我觉得过程最重要!
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一段充满激情的讲述之后,我直接用一句“让我们穿越近千年的时空来到陆游的家中,听听这位85岁的老人在弥留之际的最后遗言吧”进入配乐范读!卡洛儿的《何茫然》配上一摇三曳的深情朗诵,一下子揪住了学生的心,课堂上一下子安静下来,我知道效果达到了......
学生的预习也很让我惊喜!我一直提倡把课外的资料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最为反对学生照本宣科读资料,既耽误时间又取不到精华,我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时拣自己最感兴趣的记在脑海里,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

今天,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没辜负我一直以来的训练,这样的发言精辟多了,学生大多能说出值得一记的东西!
为了让学生理解陆游内心的“悲”,我从陆游各个时期的诗作入手,带领学生进入陆游的生活,探究陆游的心路历程,一步一步揭示陆游的内心,然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得出很多答案,仅张正银一个人就说出三个方面。

我设计了一个“写”的环节——如果你是陆游的儿子,此时,你会对父亲说什么?由于上面的铺垫有了成效,学生的情感需要适时的释放,所以这个“写”的环节实际上是让学生把积累的情感释放出来!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我甚至难以控制情绪濡湿了眼眶!我一直在控制,到了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的情感也找到了宣泄口!感谢你们,我亲爱的学生!
最后,我拓展了爱国思想,从名人名言拓展开去,学生自由发言!当我问到,你知道现代有哪些爱国志士时,胡懿菲一下子说:“林彪!”
好家伙,想打我一个措手不及,我在请胡懿菲说说理由的瞬间理了一下思路,果然,胡同学呐呐不成言!我略一沉吟,便说“其实在看待林彪的问题上,我们应该一分为二。

他在后期确实做了有违国家民族大义的事情,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他在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立下的汗马功劳!”很轻松的,这个棘手问题便得到了解决!课堂上有很多的生成点,很多出乎我们预料的东西,只要抓住了很好地解决了,那么这节课你就有了值得欣慰的东西!
课上完了,但是我却一直觉得有遗憾!就像小马说的,为什么不在拓展的时候问问学生:“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去爱国?”作为英语教研组的组长,她很是好学,提的意见非常的宝贵,我当时怎么就想不到呢?另外,这首诗上下来,我一直没让学生去翻译,我害怕一翻译就破坏了课堂的意境,但我又为这方面的缺失感到不安!夏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把那个儿子对父亲说的“写”的环节改成依陆游的口吻,把这份临终的遗嘱改写成白话文,既宣泄了学生的感情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解决了文本翻译问题,一举数得啊!这么巧妙的方法,我怎么就没想起来?呵呵,同志们的智慧真的是无穷的!感谢你们,我亲爱的同事!
今晚,我坐在电脑前,慢慢的回忆上午的那节课,细细的反思我的失败之处,有些细节还得再推敲!套用钱敏老师的一句话“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在此与马上要上公开课的同事们一起共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