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灭亡导致楼市崩盘
太平天国运动对上海土地市场的影响(1860—1869)
太平天国运动对上海土地市场的影响(1860—1869)作者:牟振宇来源:《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摘要:近代上海之崛起与其土地市场的繁荣密不可分,尽管学界很长时间并未意识到。
而太平天国运动为上海土地市场提供了其必需的两大要素:大量难民的住房需求和来自战区的资金,由此催生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房地产发展契机。
这既表现在战时土地交易额创历史新高,又体现在土地交易空间范围的急剧外扩:英法租界实现了土地被全部永租,而美租界则从一个蕞尔“虹口区”一跃而成为面积最大的租界。
在土地市场的推动下,以洋行、洋商为主体的土地交易者并不顾忌华人利益,肆意攫取华人地产,并通过“专作买卖”、“租地造房”等方式赚取暴利,塑造了上海高密度土地利用的城市形态,对上海日后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租界;永租;土地交易;土地市场中图分类号:K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8)10-0143-19上海之崛起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土地市场的繁荣与发展,正如《费唐报告》所言,土地为“造成上海之财富与兴盛,而使为工商业中心之一种重要原素”,“公共租界内私有财产权之不容侵犯,业经承认,并有保障,且因有此种承认保障而感生之信用,乃使上海成为关系远大之商业活动中心”①。
美国经济学家雷麦(C. F. Remer)也指出:“自從1870年以来,地产一业,尤其在上海,是外人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房地产业在上海由来已久,而现代意义的房地产市场滥觞于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长期生活在上海的姚公鹤在其《上海闲话》中指出,“太平天国之发难,其初外人亦严守中立,故租界因得圈出战线之外,于是远近避难者,遂以沪上为世外桃源。
此为上海市面兴盛之第一步”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6-27页。
同治《上海县治》载:“江浙孑遗,无不趋上海,洋泾浜上新建筑,纵横十余里,地价至亩数千金,居民不下百万,商家辐辏厘税日旺。
房地产崩盘后的经济下行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房地产崩盘是指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突然出现价格暴跌、投资规模萎缩、投机行为失控等现象,最终导致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崩溃。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社会的后果是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后果:1. 经济衰退:房地产业是许多经济体中的关键支柱,当房地产崩盘发生时,整个经济系统可能遭受重创。
房地产业的衰退将导致建筑业、金融业、材料供应商等相关产业的不景气,进而对整个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失业率可能上升,并伴随着消费减少和投资放缓,导致经济衰退。
2. 财富损失:房地产市场崩盘将导致房产价格大幅下跌,投资者和房地产业主可能面临巨大的财富损失。
房产贬值将导致投资价值缩水,购房者可能债台高筑,无法偿还贷款。
这不仅会对个人和家庭造成财务问题,还会对整个经济体的财富积累产生重大影响。
3. 银行系统风险:房地产崩盘通常会影响到金融体系,尤其是与房地产有关的金融机构,比如房地产开发贷款银行等。
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可能导致大量贷款违约和不良资产的积累,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风险。
如果金融机构无法承受损失,可能会引发银行系统的危机,最终导致金融稳定问题。
4. 拖累其他行业:房地产业的崩盘将波及其他与之相关的行业,如建筑业、建材业、家具制造业等。
这些行业往往依赖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旦市场崩盘,这些行业将受到巨大冲击,产能过剩和企业倒闭将导致大量失业和社会动荡。
5. 社会不平等加剧:房地产市场崩盘往往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富人和投资者可能在崩盘前及时卖出房产,减少财富损失,而普通家庭和低收入者则面临财务危机和负债问题。
这将加剧社会不平等,并可能导致社会动荡。
6. 投资信心下降:房地产市场崩盘会破坏人们对房地产投资的信心,投资者不再相信房地产是一个可靠的投资领域。
这可能导致资金流向其他行业,导致房地产业长期低迷,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
总之,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社会的后果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衰退、财富损失、银行系统风险、拖累其他行业、社会不平等加剧和投资信心下降。
什么是“楼市崩盘论”?为何说中国不会崩盘
什么是“楼市崩盘论”?为何说中国不会崩盘什么是楼市崩盘?楼市崩盘,指的是地区房价出现30%、甚至50%以上的下跌,房地产开发和销售陷入两难的地步,购房行为大幅减少,房地产业进入阶段性萧条。
楼市一旦崩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该地区的房地产业甚至国民经济会出现停滞,烂尾楼大量出现,银行大量的坏账无法收回,规划好的待开发土地闲置,土地价格,很多二次置业的人购买的房屋变成负资产。
历,美国、泰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曾出现过楼市崩盘,而楼市崩盘的前兆也惊人地相似。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至今仍未完全恢复,这是历迄今为止大的一次房地产危机之一。
万科王石在几年之前也公开警告过:中国楼市会重蹈日本覆辙。
然而,对于中国楼市崩盘论,很多人不以为然。
中国首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就曾表示,楼市崩盘论在10年前就已经出现,但市场却一直没有崩盘,现在又出现了,只是借着杭州楼盘的消息延续了这种论调,在我看来,提出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是智慧不够,是弱智。
日本历的楼市崩盘究竟是什么情况?1985年后的日本,正是楼市癫狂的时期,楼市泡沫在1990年达到顶峰,房价涨了七八倍。
随之而来的是泡沫破裂,楼市崩盘,这个过程不过六七年的时间。
1985年日元,至1986年资金流向房产,1987年房价飙升至3倍,1988年房价下降,拉升房价,1991年房价再次下升,房地产崩盘。
日本房地产泡沫,是人类历著名、荒唐的泡沫之一。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广场协议导致的日元成了日本房价的导火索。
日本政府为了遏制日元和贸易,在货币政策上实行了低利率政策,推动了日本股市和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
当时日本这一泡沫的荒唐程度如何?我们可以来看一组数字。
1986年到1990年,日本全国商用土地的平均价格累计涨幅高达67.4%,其中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平均地价涨幅达到了1.2倍,日本东京地价在1985年到1988年涨了2.7倍。
中国楼市崩盘的12个原因
中国楼市崩盘的12个原因1)供应过剩中国住房供应增速令人咋舌。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建筑企业统计数据,2000年,居民住房建筑新竣工面积仅为4.97亿平方米,但是到2013年,该数字上升到25.96亿平方米,激增423%(图3)。
这意味着在此期间每年平均增长13.6%,而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速仅为3.7%。
这种趋势似乎将在2014年继续,因为2013 年土地出售和新屋开工回升,在建建筑面积不断上升。
迅速增长是否已经导致中国房屋供应过剩?如果与其他经济体相比,中国似乎确实存在供应过剩的问题。
我们估计,2009年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3.4平方米,接近俄罗斯(22平方米),但低于日本(35平方米)、英国(33 平方米)和意大利(31 平方米)等发达国家(图4)。
可以认为2009年房屋市场供应不足,而自那时以来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也是有情可原。
但近几年投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确实已经出现供过于求,我们估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2009 年的23.4平方米上升31%至2013年的30.6平方米。
这已经接近日本和英国等发达经济体的水平。
如果按目前房地产投资趋势继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将在2017年达到41.2平方米,大幅高于日本和英国2009年的水平。
日本也是在其“经济奇迹”时期经历了住房面积的快速上升(图5)。
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的24平方米上升至1988年的29平方米,随后日本在1989年遭遇金融危机,房地产泡沫破灭。
今天的中国和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有着相似之处,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我们估计中国人均住房面积也在2013年跨过日本1988的水平(约30平方米)。
中国的供应过剩局面实际上可能会更加严重,因为2013 年有2.7 亿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工作,他们占据的住房面积非常低。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相关地方统计部门调查数据(高文书和R. Smyth 2010 年文章),2005 年包括上海在内的12 个城市的农民工占据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为13.7 平方米。
房地产市场崩溃之案例
房地产市场崩溃之案例1. 引言房地产市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房地产市场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能出现崩溃的现象。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案例为例,探讨房地产市场崩溃的原因和影响,并对相关行业和政府部门提出一些建议。
2. 案例介绍2.1 案例背景该案例发生在20xx年,在某国的一个二线城市,该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发生了严重的崩溃。
在此之前,该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一直保持较高的繁荣。
2.2 崩溃原因该城市房地产市场崩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2.2.1 过度投机在过去几年中,投资房地产成为市民追求财富的新途径。
许多人甚至放弃了其他工作,专门投身于房地产市场,并从中获得了不少收益。
然而,这导致了市场的过度投机现象,大量的投资者部分投机部分投资,而非基于真实需求的投资,这种情况下,市场最终无法承受经济虚拟繁荣所带来的压力,最终崩溃。
2.2.2 资金链断裂另一个导致市场崩溃的原因是资金链断裂。
许多房地产项目为了追求快速回款,采用了过度依赖银行借贷或信贷的方式,当经济情况出现恶化或者信贷政策收紧时,市场上的房地产项目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资金链断裂,导致市场崩溃。
2.2.3 政策调控失误政策调控在稳定房地产市场中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在该案例中,政府部门在政策调控方面存在失误。
一方面,政府的政策过于宽松,导致了投机行为的泛滥;另一方面,政策变动频繁,缺乏稳定性,扰乱了市场预期,导致市场出现断崖式下跌。
2.3 影响该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对相关行业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筑业: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建筑行业受到了重大冲击,大量建筑企业陷入困境,一些企业甚至破产倒闭。
•金融业: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引发了金融风险,银行业受到不小的压力,不良贷款率飙升、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对金融业产生了重大冲击。
•就业问题: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导致了大量的失业,相关行业的就业情况急剧恶化,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房地产危机的教训历史案例风险警示和应对策略
房地产危机的教训历史案例风险警示和应对策略房地产市场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备受关注。
然而,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房地产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的打击。
这些危机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警示我们应对房地产市场风险的重要性,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1929年美国大萧条中的房地产危机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被认为是20世纪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而其中的房地产危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
此前,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许多投资者对房地产抱有极高的期望。
然而,由于过度投机和信贷泡沫,房地产市场在1925年至1929年间迅速崩溃,导致了大量房价暴跌和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这一历史案例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教训:过度投机和信贷泡沫是房地产危机的祸根。
因此,在应对房地产市场风险时,我们应当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管,防范过度投机现象的产生。
同时,金融机构也应审慎发放贷款,避免形成信贷泡沫。
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房地产泡沫爆炸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也被称为“东南亚风暴”,其中的房地产市场泡沫也是导致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亚洲国家,房地产市场在经济繁荣时期出现了大幅上涨的情况,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涌入。
然而,当金融危机袭击时,投资者信心动摇,房地产市场崩溃,带来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从这一历史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是容易引发危机的一个因素。
因此,当我们面临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时,应当保持警惕,提高对市场泡沫的识别能力。
同时,政府应采取积极的监管措施,限制过度借贷和过度投资,防范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次贷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次贷危机成为导火索之一。
次贷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由于长期低利率和过度宽松的信贷政策,导致了大量高风险贷款的发放。
当贷款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时,各大金融机构遭受了重大损失,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
这一历史案例教会我们,监管的重要性不能忽视。
世界上最惨烈的几次股市大蹦盘
纽约1929大崩盘:一个小时内,11个投机者自杀身亡1929年10月24日,灾难的发生甚至是毫无征兆的。
开盘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值得注意的迹象,而且有一段时间股指还非常坚挺,但交易量非常大。
突然,股价开始下跌。
到了上午11点,股市陷入了疯狂,人们竞相抛盘。
到了11:30,股市已经完全听凭盲目无情的恐慌摆布,狂跌不止。
自杀风从那时起开始蔓延,一个小时内,就有11个知名的投机者自杀身亡。
纽约证券交易所迎来了自成立112年来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受股市影响,金融动荡也因泡沫的破灭而出现。
几千家银行倒闭、数以万计的企业关门,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间出现了四次银行恐慌。
大崩盘之后,随即发生了大萧条。
大萧条以不同以往的严重程度持续了10个年头。
至止1933年,还有大约1300万人失业,几乎在4个劳动力中就有1个失业。
1987:大恐慌再临1987年10月19日,这一天美国股市又一次大崩盘。
股市开盘,仅3小时,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下跌508.32点,跌幅达22.62%。
据统计,在从10月19日到26日8天内,因股市狂跌损失的财富高达2万亿美元之多。
1987年10月股市暴跌,首先影响到的还是那些富人。
之前在9月15日《福布斯》杂志上公布的美国400名最富的人中,就有38人的名字从榜上抹去了。
更悲惨的是那些将自己一生积蓄投入股市的普通民众,他们本来期望藉着股市的牛气,赚一些养老的钱,结果一天功夫一生的积蓄便在跌落的股价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日本股市梦魇1989年12月,东京交易所最后一次开市的日经平均股指高达38915点。
进入90年代,股市价格旋即暴跌。
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点。
1992年4月1日东京证券市场的日经平均指数跌破了17000点。
到此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时价总额由1989年底的630万亿日元降至299万亿日元,3年减少了331万亿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彻底破灭。
战争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与调整
战争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与调整战争是一个极其破坏性的事件,其对经济各个领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房地产市场也不例外。
战争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波动、投资信心等方面,从而对市场运作产生一系列的调整。
本文将探讨战争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以及市场的调整机制。
一、战争对供求关系的影响战争往往伴随着人员的流离失所、城市的毁坏和基础设施的破坏,这将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在战争爆发的地区,许多居民被迫离开家园,导致住房需求短期内减少。
同时,战争给城市带来的破坏使得供给端的房屋数量减少,增加了房产的稀缺性。
这样的供需关系的变化会推动房屋租金和房价的上涨。
二、战争对房地产价格的波动战争的爆发会导致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增加,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减弱。
房地产投资被视为相对稳定的投资渠道,但战争的存在会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变得更加谨慎。
这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活动减少,进而对房价产生下行的压力。
然而,战争也会产生一定的需求。
在战争爆发的地区,军队和战争机构需要大量的战略性或临时性住宅用于军事部署和人员安置,这会对当地的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战争可能会引发房价的上涨。
三、战争对市场调整的机制面对战争对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市场参与者会作出相应的调整。
政府会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应对战争带来的市场波动,例如,战争爆发地区的政府可能会出台政策,限制土地和房地产的买卖,以保证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同时,开发商和房地产公司也会根据市场需求作出调整。
在战乱地区,他们可能会将目光转向战略性住宅市场,寻找军队或其他战区机构的合作机会,以稳定业务。
另外,战争对房地产市场也会带来机会和挑战。
一方面,战争毁坏的城市和基础设施需要重建,这会刺激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然而,战后经济恢复和重建的过程也需要时间和大量的投资,这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四、战争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影响战争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战争期间,其后果可能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存在。
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背景与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背景与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其社会背景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来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背景与影响。
一、经济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9世纪中叶,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
清朝政府的统治已经陷入困境,国家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在这种背景下,农民们的生活状况极为困苦。
土地兼并、赋税重压、天灾人祸等问题使得农民们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正是农民们对这些问题的不满和抗议的结果。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洪秀全提出了“平分田地,消除苦难”的口号,号召农民们起来反抗贵族地主的剥削和压迫。
他们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公平的土地制度来解决农民的经济问题。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反映了当时农民阶级的强烈愿望,也揭示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深层次矛盾。
二、政治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也与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密切相关。
清朝政府在面对外来侵略和内部动荡时,无法有效地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稳定。
政府的腐败和官员的贪污使得人民对清朝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正是农民们对清朝政府的不满和失望的结果。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洪秀全宣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他试图通过建立一个新的政权来推翻清朝政府。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清朝政府的不信任,也揭示了中国政治制度的脆弱和不稳定。
三、文化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也与当时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思潮有关。
在19世纪中叶,基督教传入中国,得到了一些人民的拥护和信仰。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洪秀全深受基督教影响,他试图通过基督教的教义来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怀疑和对新文化的追求。
它不仅揭示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引发了后来一系列的农民起义和革命运动。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大股灾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大股灾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大股灾股市在今天已成为很多人投资理财的一个重要所在。
其实早在1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股市,而且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发生了三次大股灾。
胡雪岩垮台引起股市下跌185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股市,最早是一些在华的外国人从事外企的股票投机,后来一些中方买办看到有利可图,也加入进来。
洋务运动兴起后,很多近代意义的中国企业开始出现,为了融资的需要,这些企业也开始发行股票,进入股票市场。
经过20多年的培育,中国股市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从1870年代开始,上海股市开始疯涨。
许多商人和投机者大肆追捧新上市的中方企业股票。
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些企业多半是官督商办,有着很强的官方背景,经营上也少有竞争对手。
在投机者的追捧下,这些企业的股票开始疯涨,当时轮船招商局的股票一开始一股只有几十两,短短几个月便上涨到近300两,而开平矿务局的股票也在短时间内从不足十两涨到百余两。
受股市疯涨的刺激,不仅普通投机者开始大量涌入,一些钱庄也不甘人后,开始将钱庄资金投入股市。
钱庄逐渐成为股市中的主力军,其用于拉升股价的资金几乎全为钱庄的流通资金,而在这些资金大量进入股市后,由流通资金变成企业的生产资金,也就意味着市场流通货币开始减少,这离股灾的爆发就不远了。
而这次股灾的诱因与当时鼎鼎大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垮台密切相关。
胡雪岩在短短几十年间,依靠灵活的手腕在官场和商场长袖善舞,很快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
他所掌握的阜康钱庄营业区域遍布大江南北。
在这次股市繁荣之中,阜康将掌握的大量流通资金投入股市。
正当阜康大肆牟利时,作为阜康的老板胡雪岩突然垮台,这使得阜康发生挤兑风潮,由于无力应对,阜康只得宣布倒闭。
阜康的倒闭令早就岌岌可危的股市终于崩盘,股价一泻千里。
开平矿务局的股票1883年5月还是每股210两以上,并且很难买到,到了8月,其股价已跌至120两,而有人则"愿意以115两或更低的价格随意出让"。
历史上有名的房地产事件
历史上有名的房地产事件
1. 纽约股市崩盘(1929年)- 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金融危机之一,引发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崩盘和经济衰退。
2. 房地产泡沫(2007年)-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房地产市场崩盘,全球范围内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3. 日本泡沫经济(1980年代)- 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房地产泡沫,最终导致了泡沫破裂和几十年的经济衰退。
4. 荷兰郁金香泡沫(1636-1637年)- 十七世纪荷兰经历了一场郁金香泡沫,当时郁金香的价格飙升至荒谬的水平,最终导致了市场崩溃和经济衰退。
5. 中国房地产泡沫(2008年至今)-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快速增长和泡沫形成,引发了担忧和风险,至今仍然是一个持续关注的问题。
这些事件表明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和崩溃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并且揭示了泡沫形成和破裂的风险。
房地产市场崩溃之案例2
房地产市场崩溃之案例2引言房地产市场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房地产市场也存在着风险,其中包括市场崩溃的可能性。
本文将介绍房地产市场崩溃的第二个案例,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案例概述本案例发生在国家A,该国房地产市场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快速增长。
然而,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作用,该市场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以下是该案例的主要事件:1.过度供应:由于前几年的高需求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大量投资,该市场出现了供应过剩的问题。
许多楼盘无法及时销售,导致库存居高不下。
2.政策调控: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开始加强调控,限制投资者的购房需求。
例如,提高购房首付比例、加强楼市调控政策等。
3.经济增长放缓:国家A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这导致人们的购买力下降,进而影响了他们对房地产的需求。
4.货币政策收紧:政府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贷款利率上升。
高利率使得购房变得更加昂贵,进一步降低了购房的意愿。
5.投资者信心下降:由于市场的不稳定和预期的下降,投资者的信心开始下降。
他们减少了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甚至开始抛售其原有的房产。
崩溃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崩溃对国家A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1.经济衰退:房地产市场崩溃导致国家A的经济陷入衰退。
房地产行业相关的产业链,如建筑、装饰材料、家电等行业都受到了冲击,失业率上升。
2.财政压力:国家A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因为他们需要采取措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并为房地产市场崩溃带来的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3.社会问题:房地产市场崩溃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首先,许多购房者背负着沉重的贷款负担,无法偿还贷款。
其次,房地产市场崩溃使得房产价格暴跌,许多原本期望通过房产投资谋取财富增长的家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第三,建筑业和相关行业的工人面临失业风险。
教训与启示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教训和启示:1.需要合理调控:政府应该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避免出现过度供应和过度投机的情况。
历史解密解密清末曾爆发五次金融危机民族资本家遭打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解密清末曾爆发五次金融危机民族资本家遭打击
导语:1864年6月1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战争结束。
上海的难民大批还乡,上海租界人口迅速回跌,原先兴盛一时的房地产受到很大冲击,大批房屋
1864年6月1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战争结束。
上海的难民大批还乡,上海租界人口迅速回跌,原先兴盛一时的房地产受到很大冲击,大批房屋空置,出现大批烂尾楼,地价暴跌,房租下降,许多开发商破产了;与房地产配套的相关产业:船坞、煤气厂、砖窑以及锯木厂等纷纷倒闭。
金融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缺乏监管的金融市场危机四伏。
对外资开放的清末,就因对金融市场没有任何监管,曾发生5次波及经济全局的金融危机——1866年因两场战争引起的风潮、1883年的倒账风潮、1897年的贴票风潮、1910年的橡胶股票风潮和1911年革命时期的钱庄倒闭风潮。
1866年:
两场战争带来的风潮
1866年,因为美国南北战争、太平天国战争的结束,导致上海金融动荡。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世界棉花供小于求,每磅棉花由2便士飙升到7便士,棉业投机成风,华北棉花也成为外国商人追逐的对象。
这期间就有4家英国银行的分行在上海和香港设立分行,它们分别是:汇川银行、利华银行、利升银行和利生银行。
这些银行在经营国际汇兑业务和外汇投机中,斩获颇丰,股票市价大幅上涨。
利华银行面值10镑的股票,市价就高达25镑。
但是随着美国内战结束,棉花供应趋于正常,棉价猛跌;除了国际棉价走低之外,一些中国奸商总在棉花中
生活常识分享。
太平天国运动清朝面临的最大威胁
太平天国运动清朝面临的最大威胁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群众性农民起义,它对于清朝王朝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威胁。
在这场大规模起义中,太平天国运动给清朝带来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对清朝王朝形成了最大的威胁。
首先,清朝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太平天国运动对国内社会秩序的破坏。
太平天国领导者洪秀全宣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他们致力于建立一个以信仰基督教为核心的国家。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对官府的不满情绪被煽动起来,各种暴力行为和社会混乱不断扩大。
这给清朝王朝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无法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其次,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起义军在抢夺和焚毁富裕地区的财产,强征农民的物资和粮食,造成了经济的大规模崩溃。
这导致了清朝王朝的财政困难和社会动荡。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运动还破坏了清朝的商业和贸易系统,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清朝王朝面临了巨大的经济危机。
此外,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王朝的军事力量构成了重大的挑战。
在太平军实行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下,他们在战斗中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和组织能力。
太平天国运动崇尚平等和谋略,吸引了大量士兵参与起义,并且夺取了一些城市和地区。
清朝王朝对于太平军的威胁很难有效应对,导致清朝的军队在战斗中屡屡失利。
最后,太平天国运动给清朝带来的最大威胁是政治上的动荡和王朝的合法性问题。
太平天国领导者宣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对清朝的统治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主张建立一个新的政权。
这使得清朝王朝的统治合法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人们对清朝的忠诚度下降,政治动荡不断加剧。
综上所述,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王朝形成了多方面的威胁,其中包括社会秩序的破坏、经济崩溃、军事挑战以及政治动荡等。
这些挑战给清朝的统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是清朝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历史证明,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的冲击不可小觑,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太平天国灭亡导致楼市崩盘
太平天国灭亡导致楼市崩盘作者:暂无来源:《华声·观察》 2012年第18期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了,江南战事平息,租界里的难民再次返回家园,新建房屋再次空置,在建的房屋也纷纷停工,许多开发商破了产,从事土地投机的中国买办也血本无归,开始有人跳黄浦江了。
表面上看,成也房产,败也房产;实质上,成也战争,败也战争。
文李开周鸦片战争前后,天地会衍生出一个分支——小刀会。
公元1853年,小刀会首领刘丽川公然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率领帮会成员和附近贫民攻占嘉定县城,继而攻占上海县城,宣告“大明国”成立,刘丽川自封“大明国招讨大元帅”。
清朝政府调派军队围剿,被刘丽川打得稀里哗啦。
清军败退,小刀会又攻占宝山、南汇、川沙、青浦,清军再次围剿,双方在今天的上海市区和近郊区县打了几十场硬仗。
过去有句老话:“ 小乱居乡,大乱居城。
”在和平年月,城市是优于农村的,有钱的农村人为了换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纷纷在城里买房定居;一旦爆发战争,城里反不如农村安全,城里人为了保住妻女、钱财和自己的小命,不得不向农村逃难。
小刀会跟清军打仗,战火烧到了家门口,上海人自然要往乡下搬迁,可是这时候连乡下也不安全了——太平天国的起义军,也就是被江南百姓称为“长毛”的家伙,正在势如破竹地攻城略地。
城里没法待,乡下又不敢去,外有政府军,内有小刀会,上海市民何去何从?第一个房产牛市逃命的地方还是有的。
刘丽川是个“洋务派”,他深知中西武力相差甚远,得罪洋人后患无穷。
为了使“大明国”这个新政权获得洋人的支持,刘丽川攻占上海当天就去了租界,他向各国领事承诺:小刀会只针对清政府,不针对洋人,外面杀声震天,租界安如泰山,决不让一兵一卒进租界捣蛋。
这个承诺使洋人暂时保持了中立,也让租界成了战争中仅存的和平孤岛。
哪里才是上海人逃难的最佳选择?租界。
按照清政府和英、法、美等国签订的条约,华洋应该分居,租界里只能住外国人,不能住中国人。
可是这时候战火烧身,哪还顾什么条约不条约?小刀会跟政府军交火的第一天,英租界里就涌进了两万名中国人。
太平天国失败主因 洪秀全真把自己当神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太平天国失败主因洪秀全真把自己当神了
导语:洪秀全起义之初用"拜上帝教"为起义吆喝呐喊,争取民心、团结军心,这么做并没有错,跟历史上的刘邦斩白蛇、鱼腹藏绢、深夜狐鸣的有异曲同工
洪秀全起义之初用"拜上帝教"为起义吆喝呐喊,争取民心、团结军心,这么做并没有错,跟历史上的刘邦斩白蛇、鱼腹藏绢、深夜狐鸣的有异曲同工之意。
因为我门国家以及文明从形成之初就有着浓烈的天命观,普通百姓对王权天授、真命天子极具认同感,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情怀。
而想干造反、改朝换代的事,拉拢人心,把那些跟普通百姓切身相关的利益披上一些天命所受、受之于天,不尝是一个好的决策,漂亮的斗争艺术。
可见太平天国借着“拜上帝教”,为自己手下起义增强自信心,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在哪个奴化教育、皇权高压下,想拉人造反,你不装神弄鬼搞的玄乎一点,还真没几个人敢。
但是,什么事情都的有个度,神化自己宣扬自己的合法性,只是一个调味剂,一个补充,不能当主料来搞,搞过头了,好事都得变质。
洪秀全这个半吊子秀才,倒好,不但不见好就收,还越玩越玄乎、越弄越神,走向了装神弄鬼的歧途。
玩到最后,在人性的贪欲与权力欲的影响下,太平天国内部权力层变的神神叨叨的、莫名其妙,相互欺骗又相互防备。
领导层各自又因为自身的利益,不便拆穿对方,形成了相对平衡的局面,但是,人性是极具贪欲和权力欲的,谁都想试试坐到别人头上的感觉,任何人也都不太愿意头上坐着一个人。
平衡并没有维持太久,洪秀全失去了对手下的节制,东王杨秀清就生活常识分享。
楼市崩盘是一种怎样的残酷体验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起伏,中国楼市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既有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房价暴涨、严厉限购,也有三四线城市库存压顶、鬼城频出。
而对于中国楼市呈现出的两极分化的趋势,舆论界形成了一种“崩盘论”的悲观论调。
其实回望过去几十年,“楼市崩盘”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演过多次,毫无例外都对经济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日本上世纪80年代末的房地产泡沫因其空前的剧烈程度和影响深度而被广泛讨论。
1986年开始日本房地产进入泡沫期,1991年全国平均地价达到最高峰,比1985年增长了62%,1991年地价比85年增长了207%。
1991年起日本全国地价开始下挫,1997年全国平均地价比91年下降22%,全国土地市值则缩水了30%,六大都市圈的平均地价下降超过56%。
日本房地产泡沫膨胀期达16个季度,而价格下跌期则长达56个季度。
2006年的时候,美国房地产的发展达到巅峰,城市街道旁的一道独特风景,就是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广告。
想买房子的人都要排队,房贷公司非常忙碌,房价也一飞冲天。
而从2007年的次贷危机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终于使得美国房市崩盘,房价暴跌,买房者和建房者都成了房东。
尽管美国经济已复苏,但美国房地产市场积重难返,仍在深渊中苦苦挣扎。
虽然俄罗斯经济受到原油价格暴跌、欧美制裁最近一蹶不振,但其实俄罗斯莫斯科的房价一直位列全球最贵行列。
第一次崩盘在1998年,俄罗斯国债违约导致卢布暴跌,随后又发行新卢布,莫斯科房价以美元计价暴跌,退出全球最昂贵房价排行榜的行列。
莫斯科房价在2000年后受能源经济刺激一路飙涨,再度跃居全球房价最贵城市之列。
但在2014年12月份,俄罗斯受到欧美经济制裁后卢布暴跌50%,又一次引发楼市崩盘。
中国香港特区楼市历史上也经受过多次崩盘考验。
上世纪70年代末,香港炒楼之风旺盛,但1980年代初伴随着美国和英国收紧货币,香港楼市暴跌,1982年跌至最低。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使得香港房价在1年多时间里暴跌50%,并且一路下行,一直到2003年非典时期才跌至谷底,相比起1997年的最高点,跌去了70%。
太平天国战后南京房地产权勘定与经济恢复
太平天国战后南京房地产权勘定与经济恢复
董圣兰
【期刊名称】《经济社会史评论》
【年(卷),期】2023()1
【摘要】太平天国战争损毁了南京城内很多房屋,官府档案和房地契据大量遗失,导致战后房产诉讼繁多。
曾国藩、左宗棠从勘验房地产权入手,同时清查城内空地,允许客民寄居空屋,或缴价租地造屋。
勘定房地产权的各项政令大体得到落实,产权清晰后房产纠纷大为减少,房地产交易有序复苏,城市经济日渐繁荣。
勘定房地产权从易到难,由南及北,带有鲜明城市规划性质,有意识地引导了城市生态的恢复和发展,得到百姓的积极响应,时人房地产权意识日渐强固。
【总页数】13页(P84-95)
【作者】董圣兰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
【相关文献】
1.浅论抗战后南京市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2.太平天国统治下的南京(1853-1864)——以社会经济为主的考察
3.太平天国战事后江宁府恢复农业经济
4.“经济安定本部”与战后日本经济的调整和恢复
5.战后日本经济恢复时期吉田内阁的主要经济政策浅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天国灭亡导致楼市崩盘
2012年09月03日09:28人民网[微博]李开周我要评论(141) 字号:T|T [导读]谁知在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了,江南战事平息,租界里的难民再次返回家园,新建房屋空置,在建的房屋也纷纷停工,许多开发商破了产,从事土地投机的中国买办也血本无归,开始有人跳黄浦江了。
第一个房产牛市
鸦片战争前后,天地会衍生出一个分支——小刀会。
公元1853年,小刀会首领刘丽川公然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率领帮会成员和附近贫民攻占嘉定县城,继而攻占上海县城,宣告“大明国”成立,刘丽川自封“大明国招讨大元帅”。
清朝政府调派军队围剿,被刘丽川打得稀里哗啦。
清军败退,小刀会又攻占宝山、南汇、川沙、青浦,清军再次围剿,双方在今天的上海市区和近郊区县打了几十场硬仗。
过去有句老话:“小乱居乡,大乱居城。
”在和平年月,城市是优于农村的,有钱的农村人为了换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纷纷在城里买房定居;一旦爆发战争,城里反不如农村安全,城里人为了保住妻女、钱财和自己的小命,不得不向农村逃难。
小刀会跟清军打仗,战火烧到了家门口,上海人自然要往乡下搬迁,可是这时候连乡下也不安全了——太平天国的起义军,也就是被江南百姓称为“长毛”的家伙,正在势如破竹地攻城略地。
城里没法待,乡下又不敢去,外有政府军,内有小刀会,上海市民何去何从?
逃命的地方还是有的。
刘丽川是个“洋务派”,他深知中西武力相差甚远,得罪洋人后患无穷。
为了使“大明国”这个新政权获得洋人的支持,刘丽川攻占上海当天就去了租界,他向各国领事承诺:小刀会只针对清政府,不针对洋人,外面杀声震天,租界安如泰山,决不让一兵一卒进租界捣蛋。
这个承诺使洋人暂时保持了中立,也让租界成了战争中仅存的和平孤岛。
哪里才是上海人逃难的最佳选择?租界。
按照清政府和英、法、美等国签订的条约,华洋应该分居,租界里只能住外国人,不能住中国人。
可是这时候战火烧身,哪还顾什么条约不条约?小刀会跟政府军交火的第一天,英租界里就涌进了两万名中国人。
华人难民得向洋房东租房住。
房子供不应求,难民不惜千金,一时人如潮涌,房租陡涨,家有大屋的洋人都发了。
头脑精明的洋人趁机搭建简易房,再高价租给华人,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很快,在英租界西北部和分隔英法租界的洋泾浜两岸,一排一排的小木屋拔地而起,上海租界迎来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房产牛市。
战争财利润虽大,只能在战争时候发,和平一降临,生意就歇菜。
小刀会占领上海不到两年,清朝政府游说洋人一同“剿匪”,在洋枪洋炮的支持下,清军打跑了小刀会,“大明国”就此覆灭,上海恢复了和平,在租界避难的人们返回家园,洋泾浜两岸的小木屋开始空置。
开发商是打出来的
上海租界的房产熊市并没有持续几年。
1862年,太平天国的军队接连三次打到上海,引起居民大恐慌,像潮水一样逃进租界。
这回去租界避难的不光是上海人,还有苏州人和南京人,
粗略统计在10万人以上。
难民去而复来,楼市死而复生,曾经空置的小木屋被洋房东用更高的价格租了出去,卖鸦片的洋行再次干起房地产,租界土地严重紧张,地价房价联袂飞涨。
当时法国驻上海领事描述了法租界的情形:“法租界长期以来不被注意的地皮突然变得身价百倍,所有出卖的地皮都被争相购买。
”
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更多的洋行从事了房地产开发,租界之内开发商林立。
这些开发商不再建造小木屋,改建两三层的小楼,砖木结构,小小天井,一圈石头的门框,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上海石库门”。
早先开发商只租不卖,后来他们既租又卖,有钱的华人可以把一所甚至多所楼房一次性买下来,然后再分租给没钱的华人。
在我们中国,房地产开发这门生意出现得并不晚,古代中国的开发商,其最大特色就是只租不卖,多数为个体经营,在我看来,专业的开发商出现在太平天国起义以后,出现在1862年的上海租界,被战争所催生。
太平天国一亡,楼市就崩盘
专业的开发商也好,不专业的开发商也罢,在暴利当头的时候,都很难看清楚未来的形势。
事实上,在江南富人仍在源源不断地搬进租界的时候,太平天国已经危如累卵,战争即将结束的迹象已经显现,可是开发商们认为租界里的虚假繁荣还将一直持续下去,房价还将一直上涨,所以他们的开发规模也一直在扩张。
谁知在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了,江南战事平息,租界里的难民再次返回家园,新建房屋再次空置,在建的房屋也纷纷停工,许多开发商破了产,从事土地投机的中国买办也血本无归,开始有人跳黄浦江了。
租界里的银行、租界外的钱庄,因为在牛市时期把资金放进楼市,这时也出现危机,11家银行有6家濒临关门。
紧接着是1866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一些资金雄厚、经营多年的大洋行也不得不倒闭。
表面上看,成也房产,败也房产;实质上,成也战争,败也战争。
(摘自《北京青年报》,作者李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