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东方之珠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4、东方之珠》说课稿首先说教材课文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和“美丽的夜景”等景象,表现了香港这座国际大都市的魅力和风采。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层次清晰,首尾呼应。
第1自然段简明扼要地交代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和主要景观,2—5自然段对这些景观做了生动准确地介绍,第6自然段点明主旨——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这篇课文和本册教材中的《西湖》《北大荒的秋天》《拉萨的天空》等课文遥相呼应,表现祖国不同地域的优美风光,目的是引领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二、说学情三年级是小学语文的中间学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识字写字能力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受到心智水平的制约,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从文本表面滑过去。
特别是对优美生动的语言及其表情达意的作用,还缺乏深刻细致的理解。
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分析。
香港,是享誉世界的“东方名珠”。
尽管真正去过香港的孩子不多,但学生会通过各种渠道对香港有所了解,比如《东方之珠》的歌曲,有关香港的电视节目,包括香港的电影大片等等。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小学生好奇心强,越是没去过的地方越是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这是对学生认知心理水平的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年段目标的要求,以及文本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学习目标。
1、识字学词。
会认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掌握“沐浴舒服剧场”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香港繁华美丽的景象,激发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说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香港的特点。
难点是:理解优美的语言及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五、说教法学法我认为,教法和学法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要以学法为中心,教法要服务于学法。
本课教学,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以感悟为主旨”的设计理念,主要采取情境教学、自读自悟、图文结合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和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亲近城市生活:《东方之珠》小学语文教案带你走遍上海的市井人情
《东方之珠》小学语文教案带你走遍上海的市井人情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东方之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上海的城市特点和市井人情。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讨论和观察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进行简单的写作和口语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上海城市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家乡的了解和认同。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对城市生活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对城市文化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东方之珠》的阅读与理解: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理解课文中的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表达,理解上海的城市特点和市井人情。
2. 课文中的文化元素探讨: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上海的城市文化和市井人情,例如弄堂、石库门、小笼包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文化元素对上海城市生活的影响,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上海的城市景观和市井人情,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分享自己对上海城市的了解和印象。
2. 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东方之珠》,理解课文中的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文化元素探讨: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文化元素,如弄堂、石库门、小笼包等,并讨论这些文化元素对上海城市生活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促进学生对上海城市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文化素养的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表达,评估学生对上海城市文化和市井人情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东方之珠》的文本。
亲近城市生活:《东方之珠》小学语文教案带你走遍上海的市井人情
《亲近城市生活:《东方之珠》小学语文教案带你走遍上海的市井人情》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东方之珠》这篇课文。
(2)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学生能够了解上海的一些特色景观和市井人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感受到城市的魅力和生活的丰富多彩。
(2)学生能够培养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东方之珠》这篇课文。
2.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 学生能够了解上海的一些特色景观和市井人情。
三、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 学生能够体会到课文中所表达的城市生活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东方之珠》的课件和教案。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上海这座城市,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对上海的印象和了解。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朗读课文《东方之珠》。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重点词语和句子解析:(1)教师讲解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并理解其他重点词语和句子。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5.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拓展:1.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一些上海的景观图片,如外滩、城隍庙、豫园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上海的市井人情。
2. 视频欣赏:播放一段有关上海城市风貌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上海的城市魅力。
七、小组讨论: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课文中的场景,如“城隍庙小吃街”、“豫园古典园林”等。
2. 小组讨论:讨论所选场景的特点和魅力,以及自己对这个场景的感受。
东方之珠_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著名的公园
繁华的街市
漫步 沐浴 倾听
舒服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 • • • • • • • • 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 地方。每逢节假日,人们结 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 • • • 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 • • • • • • • • 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 • • • • • • • 是舒服极了。
说一说 有的……有的……有的……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 之一。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 • • • • 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 • • • • 阔的街道上人流那 里有( )的沙 滩,( )的公园 和( )的街市。
一到节假日,大街上 真热闹。
。
去香港旅游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 • • • • 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 • • • • 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 • • • • 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 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 节目。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 • • • • 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 • • • • 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语文 -《东方之珠》_三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东方之珠》_三年级语文教案《东方之珠》.教案一、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4、通过作业,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二、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读几遍课文,读一读生字新词。
)收集有关香港市场、美食、旅游、回归等的图片或文字。
2、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伴随着歌曲,我们走进了课堂,你们知道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歌曲吗?2、看到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二)、检查生字词,读通课文。
1、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检查?2、读准了生字词,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课文读通顺呢?自由地小声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质疑:1、读了课文,你对文中有哪些词不太理解?词:贸易、粤菜、佳肴、金融、亚太地区、五洲四海、举世闻名夜幕降临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一应俱全、光彩夺目、璀璨无比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2、你认为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同学交流,互相请教,借助字典,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来理解,找同义词)3、左边的词语在学习课文中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现在我们来交流右边的词语。
4、联系课文内容,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为什么把香港成为“东方之珠”?为什么要用“她”?香港面积不大,为什么还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5、你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香港的?(板书: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四)、重点研究(美食天堂)。
1、你对香港的什么最感兴趣?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部分。
2、默读这段课文,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香港美食特点的词语。
3、交流,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香港美食特点的词语?(一应俱全)4、“一应俱全”是什么意思?让我们来读这句话,联系句子的意思来理解。
5、到底有哪些美食可以大饱口福?(.课件演示)边看可以边交流自己的感受。
小学语文《“东方之珠”》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东方之珠”》教学设计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繁华、美丽。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围绕一句话来展开叙述进行初步感知。
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品味课文,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
2、感知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的方式。
教学措施:1、抓住全文的文眼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展开教学。
2、通过创设情境诵读沙滩的迷人。
3、结合趣组织学生朗读公园的著名。
4、抓住重点词感受街市的繁华。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在上课之前放《东方之珠》这首歌曲。
刚才听到的那首歌歌名是什么?(东方之珠)你真会听。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14课。
齐读课题。
谁知道这首歌曲是描写了哪里吗?2、谁能用上香港和东方之珠这两个词说一句话。
二、学习最后一段:1、出示: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说说我们想象中的明珠都是什么样的?使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个词?理解:璀璨。
2、齐读句子。
质疑:读了这句,你想知道些什么?(为什么说香港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呢?)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吧,这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问题吧。
过渡: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香港有迷人的,著名的,繁华的。
学生接说,师板书:沙滩,公园,街市这么多的景点,就让我们和作者乘上飞机,一起去饱览一下香港的美景,领略一下东方之珠的风采吧。
三、读中感悟。
师:去香港的路途比较遥远,路上这么长的时间,让我们拿起手中的旅行手册,自由地读读课文,找到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把它多读几遍。
那你们最想去的是什么地方?举手表决,先去人多的地方。
相机学习:学习第三自然段同学们很有眼光啊,第一个就选择去海洋公园。
行,同桌赶快读一读这段,想一想那里为什么这么吸引你?1.指名说那里为什么这么吸引你?今天正赶上演出呢,都有哪些精彩的表演呢?用波浪线在文中勾出相关的句子。
2.指名读.(出示句子: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它们有的有的有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原文及教案【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原文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
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
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
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之一。
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教案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精彩”、“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璀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具准备1、生字词卡片。
2、课文录音、钢琴曲。
3、香港风景图片。
4、练习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香港旅游?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认真读课文,和作者一起去饱览香港的美景,领略一下“东方之珠”的风采。
二、学习第1节1、课文的第1节向我们交代了香港是我国的南大门,有哪些景点,是课文的总起。
谁来说说香港有什么?(香港有——)2、让我们打开书本,一起读一读第1节。
(生齐读第1节)三、学习第2-5节1、清晨,我们在上海登上飞机,经过两个小时的航程,飞机缓缓降落在香港新机场。
香港到了!我们只在香港停留一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选几处有代表性的景点游览一下。
品尝上海文化的滋味:小学语文《东方之珠》教案
品尝上海文化的滋味:小学语文《东方之珠》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上海文化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上海这座城市的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2. 解释本课程将通过学习《东方之珠》这篇文章来探索上海的文化滋味。
教学活动:1. 展示上海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上海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上海的了解和印象。
3. 明确本课程的目标和主题,让学生知道他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章:品味上海的建筑风格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上海的建筑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上海建筑文化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上海的建筑风格,包括外滩的历史建筑和现代摩天大楼。
2. 分析《东方之珠》中描述的上海建筑特点和风格。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上海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2. 让学生阅读《东方之珠》中有关建筑的描述,分析其中的建筑风格。
第三章:探索上海的特色小吃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上海的美食文化。
2. 培养学生对上海特色小吃的品尝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上海的特色小吃,如小笼包、生煎包和南翔小笼等。
2. 分析《东方之珠》中描述的上海小吃特点和风味。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上海特色小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2. 让学生阅读《东方之珠》中有关小吃的描述,分析其中的特色和风味。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上海美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体验上海的民俗风情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上海的民俗风情。
2. 培养学生对上海民俗文化的欣赏和体验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上海的民俗风情,如豫园灯会、城隍庙庙会等。
2. 分析《东方之珠》中描述的上海民俗活动的特点和氛围。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上海民俗活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2. 让学生阅读《东方之珠》中有关民俗活动的描述,分析其中的特点和氛围。
小学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原文及教案
【导语】《东⽅之珠》课⽂介绍了⾹港的浅⽔湾、海洋剧场、铜锣湾以及⾹港的夜景。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东⽅之珠》原⽂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东⽅之珠》原⽂ ⾹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门,那⾥有迷⼈的沙滩、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
每逢节假⽇,⼈们结伴来到这⾥,漫步在⾦⾊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
那⾥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
在碧波荡漾的⼈⼯湖上,⼏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
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笑。
铜锣湾是全港三⼤闹市之⼀。
摩天⼤楼鳞次栉⽐,商店⾥的各种商品琳琅满⽬,宽阔的街道上⼈流如潮。
⼀到夜晚,整个⾹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港湾⾥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的焰⽕溅落⼈间。
马路上⼀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港,真是⼀颗⽆⽐璀璨的“东⽅之珠”。
【篇⼆】⼩学三年级语⽂《东⽅之珠》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字,理解⽣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能背诵课⽂。
3、掌握课⽂内容,了解⾹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热爱⾹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精彩”、“鳞次栉⽐”、“琳琅满⽬”、“⼈流如潮”、“璀璨”。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三、教具准备 1、⽣字词卡⽚。
2、课⽂录⾳、钢琴曲。
3、⾹港风景图⽚。
4、练习投影⽚。
教学过程 ⼀、导⼊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港旅游?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认真读课⽂,和作者⼀起去饱览⾹港的美景,领略⼀下“东⽅之珠”的风采。
⼆、学习第1节 1、课⽂的第1节向我们交代了⾹港是我国的南⼤门,有哪些景点,是课⽂的总起。
谁来说说⾹港有什么?(⾹港有——) 2、让我们打开书本,⼀起读⼀读第1节。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东方之珠”》教案及原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东方之珠”》教案及原文【导语】《东方之珠》课文介绍了香港的浅水湾、海洋剧院、铜锣湾以及香港的夜景。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东方之珠”》教案及原文),期望帮助到您。
【原文】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的公园和繁华的市井。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行度假的好地方。
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柔柔的海风,聆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文明遐迩。
那里的海洋剧院,常常集合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杰出表演的游客。
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
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之一。
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全部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港湾里闪烁的灯光,像五花八门的焰火溅落人间。
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光辉的“东方之珠”。
【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学写倾、舒两字。
【教具准备】1、录音带。
2、投影片。
【教学重点】指导朗诵、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进程】1、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东方之珠。
(2)释题。
①东方之珠指哪里?(香港)②简介香港。
③珠原指珍珠,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那么为何把香港称为世界东方的珍珠呢?(3)感知画面。
(这就是香港,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行船如梭;风景迷人的沙滩上笑声不断……)难怪人们称它为一颗光辉的东方之珠。
2、初读课文。
课文对这颗东方之珠作了更具体、更杰出的描写,请同学们打开书,听录音。
(1)听配乐朗诵后,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出示:香港(2)自由轻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亲近城市生活:《东方之珠》小学语文教案带你走遍上海的市井人情
《东方之珠》小学语文教案带你走遍上海的市井人情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上海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上海的城市魅力,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了解上海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和运用生字词。
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读教材,了解教学目标和要求。
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提前了解相关内容。
准备好学习用品,如笔记本、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上海的城市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教学新课: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边读边写,确保掌握。
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讲解上海的地域特色、历史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增进对上海的认识和了解。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书写和运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结合文章内容,写一篇关于上海的文章,可以是介绍上海的一个景点、美食或文化特色等。
3. 调查身边的朋友或家人,了解他们对上海的印象和认识,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生字词和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亲近城市生活:《东方之珠》小学语文教案带你走遍上海的市井人情
《东方之珠》小学语文教案带你走遍上海的市井人情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东方之珠》中的片段;(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了解上海的城市特点和市井人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观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3)开展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上海的城市生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上海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市井人情的尊重和理解;(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东方之珠》的阅读与理解;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 介绍上海的城市特点和市井人情;4. 开展阅读讨论和实地考察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东方之珠》的阅读与理解;(2)上海的城市特点和市井人情的介绍;(3)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2)实地考察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3)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上海的城市生活。
2. 教学手段:(1)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2)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提供更多信息;(3)实地考察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上海的城市景点,了解市井人情。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评估:通过课堂讨论、阅读笔记和口头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价;2. 学生对上海城市特点和市井人情的理解程度的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3. 学生参与实地考察活动的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观察记录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上海城市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上海的城市特点;(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上海城市的印象和了解。
三上《东方之珠》教案+实录+反思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教学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教学过程:(课前轻松一刻,师生争说笑话)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三篇课文?生1:《东方之珠》生2:《小露珠》生3:《石榴》师:都有哪些收获呢?生1:我看到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以及璀璨的香港之夜。
生2:我从外表美丽,心灵更美的小露珠身上学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3:我还“吃”到了酸溜溜、甜津津的石榴呢!(师生大笑。
)师:这三篇课文确实让我们受益匪浅。
二、说一说师: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图画,欣赏一下美丽的风光吧!视频录象:《迷人的浅水湾》、《繁华的铜锣湾》、《香港之夜》师:你最喜欢哪个画面生1:我喜欢迷人的浅水湾。
看到这个画面,我脑海里浮现好多优美的词语。
师:说说看。
生1:浪平沙细、阳光和煦、漫步、金色的沙滩,沐浴、轻柔的海风,倾听、浪涛拍岸生2:你看,人们都来到沙滩上漫步,好不惬意!生3:侧耳倾听:“哗啦——哗啦——”,这是浪涛拍岸的声音。
生4:赤脚踩在松软的沙子上真舒服,我想到了一首歌——《赶海的小姑娘》。
师:真美!我也仿佛身临其境。
生2:我对铜锣湾特别感兴趣,他的繁华、热闹与美丽让我想到了一些成语。
师:让我们都来听听生2:大街小巷、人头攒动、风驰电掣、车水马龙。
生1:还有,琳琅满目、鳞次栉比、人流如潮师:你真棒,想到了这么多的成语!生3:香港的夜晚太迷人了!你看,华灯初上、流光溢彩。
生4:美轮美奂,巧夺天工的香港真不愧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啊!师:你们真的很了不起,练习上的八个成语你们都一字不拉地背出来了。
相机投影八个成语以及第14课的有关段落,生再读巩固。
三、连一连师:本单元中,我们知道香港被称为?生齐:东方之珠。
师:我们的祖国幅员广大,今天我们将走出香港,去认识一些其他城市。
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别称?生1:我知道四季如春的昆明被称为春城呢。
舟山市第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东方之珠》教学设计(情境创设) 鲁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东方之珠"》教学设计(情境创设)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课文。
2、理解词语“琳浪满目、物美价廉、一应俱全、璀璨"能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3、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教学难点:课文时略读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同学的讨论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新课:1、播放《港,璀璨的明珠》引入新课.2、师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二、创设情景,学生自主学习: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了解各段主要内容.2、学生汇报说说自己知道哪段主要写的什么。
3、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当小导游,带领大家去香港游览.(1)从第一片自然段中知道了“东方之珠”的是香港。
香港在祖国的南端……(2)第二自然段中介绍了香港的市场是一个“万国市场”。
(琳琅满目应有尽有)(3)激发朗读,欣赏图片,加深印象。
(4)学生当小导游介绍“美食天堂”的香港。
(引:香港我们领略了香港的繁华,认我们去看看香港有什么好吃的.)(5)人们为什么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读后、看图交流.(6)学生介绍“香港还是一个旅游胜地”。
(7)你觉得香港的海洋公园好玩吗?为什么?(因为公园里有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一会儿……有时……有时……)(8)当小导游带大家参观香港的夜景。
(1)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香港流光溢彩,显得更加美丽繁华。
(2)自由朗读看看书上怎样写灯的。
(灯的海洋)a.用“﹏”勾出中心句。
用“=”勾出中心词b。
“灯的海洋”从何看出来。
读好比喻句。
c.你得香港怎么样?(用了一个描绘、美丽、漂亮、繁华都可。
)(9)香港的海洋公园是那样的迷人,街市是那样的繁华,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
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小结全文,升华感情:1、师小结: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是回来了,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品尝上海文化的滋味:小学语文《东方之珠》教案
品尝上海文化的滋味:小学语文《东方之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上海的一些特色文化,如外滩、城隍庙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上海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培养全球视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上海的特色文化,如外滩、城隍庙等。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上海特色文化的深入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东方之珠》的PPT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关于上海特色文化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东方之珠》。
(2)提前了解一些上海的特色文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上海的特色文化。
(2)引导学生分享提前了解到的上海特色文化知识。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东方之珠》。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情感。
3. 课堂讨论(1)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东方之珠”指的是什么?(2)全班交流:学生分享对上海特色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东方之珠》。
(2)运用学到的生字词,写一段关于上海特色文化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邀请家长参与,一起深入了解上海的文化。
(2)下次课前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