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行而有礼

合集下载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十一课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十一课

四好学校《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课题:出则弟课节:第十一课【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出则弟”的学习。

我们先来看“出则弟”。

这个“出”就是指家庭之外,走出家门,进入到学校,进入到社会中,是一种礼敬他人的态度。

我们先来看“弟”,这个字是通“悌”。

“出则弟”,这个“弟”是指兄友弟恭,也是指对长辈一份恭敬的、非常有礼貌的态度。

我们看一个孩子他非常的有礼貌,在家里边跟兄弟姐妹相处得非常和睦、和谐,这样他也是在尽一份孝心,让他的父母会感觉很安慰。

这样的孩子他走到外边去与别人相交往,就自然而然会把这种礼貌的态度带出去,就会赢得人和,会赢得众人对他的喜爱,对他的帮助。

相反,假如一个孩子在家里,跟自己家里人、跟兄弟姐妹都会吵吵闹闹的,你们说这样的孩子他走出去,跟别人相处会不会马上就很守规矩啊?很懂礼貌啊?(不会。

)就不可能,所以说,礼貌太重要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诵一下“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好,预备,齐。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我们一起来看“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这句话你是怎么样来理解的呢?哪位同学说说看,请你来说。

(在家里和哥哥姐姐玩的时候很和睦相处,在家的时候很孝顺父母。

)好,请坐,哪位同学给她补充。

(当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当弟弟的要尊重哥哥,要兄弟两人都很和睦,孝就在其中了。

)好,掌声鼓励。

老师概括一下,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很对,就是作为兄长,作为哥哥的要很爱护弟弟妹妹;做为弟弟妹妹呢,要很尊敬兄长。

当兄弟姐妹之间能够和睦相处了,那么孝道也就在其中了。

因为兄弟和谐,都很懂得谦让、礼敬,父母就是最安心的。

有一首描写兄弟之间情谊的诗篇,诗中是这样写道:“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好,请同学们一起来把这首诗读一下。

(“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

第11课 对人有礼貌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024版)教学设计

第11课  对人有礼貌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024版)教学设计

第11课对人有礼貌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024版)教学设计本课内容分析《对人有礼貌》是本单元的第11课,主要涉及了“礼貌暖人心”和“时时有礼貌”两个话题。

这一课侧重培养学生文明有礼的习惯,懂得应该对人有礼貌,知道对人有礼貌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只有对人有礼貌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使别人愿意与自己交往。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而且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文明有礼是小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的体现。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讲文明、讲礼仪、讲礼貌,培养学生掌握与老师和长辈见面的礼仪,懂得如何有礼貌地称呼、主动问候,与小伙伴相遇要互相问好,等等。

“礼貌暖人心”是通过四幅场景图,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上学出门和放学回到家的时候如何与家人打招呼;在楼道或者小区见到认识的邻居该如何问候,以及见到为我们服务的不认识的工作人员,又该如何问候。

通过情境图体会“对人有礼貌,大家都温暖”。

同时教材还选取了另外四个场景:对保安叔叔的鞠躬致敬;得到同学帮助的时候.能够真诚地回应一个笑脸;家人讲话时,能够认真倾听:遇到排队或者有老人行动缓慢时,我们能够耐心等待,不值促。

通过列举这些有礼貌的行为,引导学生懂得语言上有礼貌,会让人们感觉温暖.行动上的文明举动,也能够温暖人心。

“时时有礼貌”是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在日常的生活中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浇激这朵“礼貌之花”。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活动氛围.班级或者年级中可以开展“争当礼貌之星”的实践活动和打卡活动等无论在校园中学习生活,还是在家中休息,甚至在小区活动时,每一次参与到社会中时.都能从语言、行动等方面时时做到对人有礼貌。

每天记录自己是否完成了基本的礼貌行为,特殊的礼貌经历还可以单独记录。

经过一段时间的落实和评比,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培养。

本课教学主要从“礼貌语言”“礼貌行为”“礼貌运用”几个层次进行引导,再层层深入,理解怎样才是真正地对人有礼貌。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重要知识点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重要知识点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重要知识点一、重点字词余幼时即嗜学嗜:特别爱好无从致书以观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

致:得到。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借:同意复词。

借。

“假”也是借的意思。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

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录毕,走送之走:跑。

不敢稍逾约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是:因此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既:已经道:学问、学说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游:交流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趋:奔向。

执:拿着叩问:求教。

叩,请教。

门人弟子填其室。

填,塞。

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

或遇其叱咄或:有时色愈恭,礼愈至至:周到。

不敢出一言以复复:这里指辩解。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俟:等待。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卒:最终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支:通“肢”四肢的意思汤:热水。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寓逆旅:住在旅店里。

逆旅,旅店。

再:两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腰白玉之环腰:用作动词,腰佩右备容臭容臭:(xiù)香袋。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烨然若神人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缀:这里意为“跟随”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遗:给予,赠送凡所宜有之书宜:应当不必若余之手录若:像假诸人而后见也。

假:借流辈甚称其贤贤:贤能生以乡人子谒余谒:拜见余朝京师朝:朝见撰长书以为贽贽:初次进见尊者时所持的礼物。

言和而色夷色:脸色夷:平易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谓:说是可谓善学者矣是:这谓:称作谓余勉乡人以学者谓:说二、重要句子翻译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译文: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2.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文: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第11课《论语》十二章(教案)

第11课《论语》十二章(教案)
举例:讨论“子贡问仁”的案例,让学生明白仁的具体表现及如何践行。
2.教学难点
(1)文言文阅读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说,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是一大难点,需要教师通过逐句讲解、翻译,帮助学生克服。
举例:针对《论语》中难以理解的句子,如“君子不器”,教师需详细解释“器”字的含义,使学生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2)道德观念的内化:将《论语》中的道德观念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举例: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起源,从而更好地理解《论语》。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论语》十二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如何与人友好相处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论语》中的人际交往智慧。
其次,关于《论语》中的道德观念,我注意到学生们在讨论时表现得非常积极,但要将这些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引导。在实践活动中,我尽量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不过,我也意识到,这样的实践不能仅限于课堂,还需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5.公冶长篇第五章:讨论师生关系及教育方法。
6.雍也篇第十八章:分析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7.述而篇第十七章:阐述忠诚、敬业等品质的重要性。
8.泰伯篇第十九章:讲述谦虚、谨慎的为人处世之道。
9.乡党篇第十四章:讨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11.先进篇第十一章:阐述孝道及家庭伦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教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第一框礼貌的力量PPT课件

教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第一框礼貌的力量PPT课件

活动一
即兴表演
情景一:当早晨遇到老师时,应说…… 情景二:当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时,应说……
情景三:当同学借东西给你用时,应说…… 情景四:当你托同学办事时,应说…… 情景五:当你向朋友祝贺时,应说……
文明礼貌首先反映在( 语言 )上。
它要求我们语言要谦虚恭敬、 文明高雅,还要学会使用礼貌 用语。忌傲慢无礼,粗野低俗。
显示着礼它貌的巨大力量。
课堂小结
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讲究文明礼貌 (讲究文明礼貌的重要作用)
语言要文明
注:学会使用 礼貌用语和与 陌生人打招呼。
行为要文明
注:要善于微笑
盘点收获
1、文明礼貌反映着: ①一个人的教养 ②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 ③一个国家的国民素养 2、文明礼貌有利于: ①建立亲切、和睦的人际关系 ②让事情更快、更好地得以解决 ③保证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④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世界的和谐发展
4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世界的和谐发展
喂喂喂,叫你 还有5 呢,老头! 里?
离森林公园还 多远?
无礼!
图1
《张井问路1》
图2
想一想:1、张井这次问路能成功吗?为什么?
2、假如你是张井,你会怎么问?
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饿死的 人到处是。家境富裕的黔敖便在路边备饭, 准备施舍给过路的饥民。这天一个面黄肌 瘦的饥民摇摇晃晃走过来,快饿晕了,黔 敖看到后,左手拿着饭,右手端着汤,大 声吆喝:喂,过来吃呀!没想到那位饥民 拒绝了到:“我就是饿死也不吃这种没好 气的饭。
谦虚恭敬、彬彬有礼
遇见他人时,礼貌地点头问候。 与人分别时,礼貌的告别。 与人交谈时, 注意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 访问他人, 提前征得对方的同意。 进入别人的房间, 先敲门。 等公交车,按顺序排队。 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弱病残孕者,主动让座。 家里来了客人,站起来欢迎,端茶时双手捧上。

【高中语文】行而有礼ppt精品课件1

【高中语文】行而有礼ppt精品课件1

• • • • • • • • • • • • • •
1、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父亲 家父、家尊、家严、家君 母亲 家母、家慈 兄长 家兄 姐姐 家姐 叔叔 家叔 妻子 拙荆 内人 贱内 拙妻 2、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弟弟 舍弟 妹妹 舍妹 侄子 舍侄 儿子 犬子,不肖子、贱息 女儿 小女 3、自己 敝人 在下 草民 愚人 小人 晚生 小可
孔子好“礼”:
礼,是社会秩序(礼制)。
礼,是道德规范(礼义)。
礼,是行为准则(礼仪)。
2008-2009学年下学期
一、 朗读感知 1、给选文标注篇章号(共7章) 2、读准字音 丧 (sāng) 攘(rǎng)羊 箕(jī)踞(jù ) 孙(xù n)弟(tì ) 揖(yī)让 夷俟(sì ) 阙(què )党 叩(kòu)其胫(jì ng)
二、 文本研读 1、礼,对君子有怎样重要的意义? 礼的意义: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弗畔。 弗畔(叛):不离经叛道。 经---儒家经典:《诗》《书》《礼《乐》等 道---仁道传统: 仁、义、礼、智、信 等
二、 文本研读 2、选文涉及哪些行为礼仪 ?各有哪些要求? 礼的要求: 丧 射 婚 坐 行 礼:悲戚 礼:揖让 俗:同姓不婚。 礼:跪坐;(长在不居于位) 礼:不与长辈并行。
⑶ 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 也可说“您老人家 贵庚 ”。
四、 课堂小结
孔子为我们指明了礼的本质、礼的意义、礼 的行为规范,我们应该珍视这笔丰厚的文化遗 产,学礼,守礼,提高自身礼仪素养,争作无 愧于古人的新时期明礼守信公民。
五、 作业布置
1、作文:《掂掂“礼”的分量》。 2、练习:《第二课堂》检测题。
二、 文本研读
3、孔子是否过于注重礼仪形式方面的细枝末节? 找出依据,说说理由。

行而有礼ppt实用课件

行而有礼ppt实用课件

行也。非求益
和长辈并肩而行,
者也,欲速成
他不是要求上进
者也。”
的人,只是个急于
求成的人。”
疏通文意
【评析】 孔子特别注重长幼有序。 这是儒家的一贯主张。除了在家庭里讲 孝、讲悌以外,年幼者在家庭以外的地方 还必须尊敬长者。由此,发展为中华民族 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这在今天还有提倡的必要,但应当剔除 其中的封建因素,赋予民主性内容。
“ 孔孔子子退曰,:揖“(3)知巫礼马。期”说 败。是 齐 国 大 夫 , 姓 陈 名 司
(4)而进之曰:“吾闻 君子不党(5),君子亦 党乎?君取(6)于吴, 为同姓(7),谓之吴孟 子(8)。君而知礼,孰 不知礼?”巫马期以
(2)昭公:鲁国的君主,名 惆 , 音 c h óu , 公 元 前 541  ̄ 前 510 年 在 位 。 “ 昭 ” 是谥号。 (3)揖:做揖,行拱手礼。
告。子曰:“丘也幸,(4)巫马期:姓巫马名施,
苟有过,人必知之。”字 子 期 , 孔 子 的 学 生 , 比
孔子小30岁。
疏通文意
原文
注释
“ “ 孔 (君 党4)孔昭子子乎而7•子公退不?进31曰,党君(之2陈):揖取(曰知5司)“((:,礼63败))知“君乎巫于(1礼吾马子吴?)问。闻期亦,:”(((国 同 是567)))违姓君党 取为礼不同: :同的偏 同婚姓姓行袒 娶,姬:为、。昭。鲁。包公周国庇娶礼和的同规吴意姓定国思女的:. ,
疏通文意
【评析】 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 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 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 “礼”来约束自己。 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疏通文意
原文
注释
7•31 陈司败(1)问: “昭公(2)知礼乎?

第11课《论语十二章》知识点

第11课《论语十二章》知识点

11........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孔子(前551 -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后人尊称他为“至圣”“圣人”。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被联合国称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仁政”思想是儒家思想代表孟子从孔子的“仁学”继承发展而来。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字词解释:时:按时说:通“悦”,愉快朋:志同道合的人愠:生气,发怒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2.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3.课文探究: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字词解释:日:每天三省:多次反省。

省;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2.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课文探究: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

《11 对人有礼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五四制(2024)

《11 对人有礼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五四制(2024)
(3)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礼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可以让我们结交更多的朋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礼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养成礼貌习惯的动力。
三、巩固练习
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场景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图片中的行为是否有礼貌,并说明理由。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礼貌之星” 评选活动。每个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认为最有礼貌的同学的名字,并说明理由。最后,教师统计票数,评选出班级的 “礼貌之星”。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礼貌用语和行为。
(3)通过课堂评价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不礼貌的行为,强化学生的礼貌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让学生体验礼貌带来的快乐和温暖,激发学生养成文明有礼的良好品质。
3.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 对人有礼貌》,看看怎样做才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礼貌的行为,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 认识礼貌用语
(1)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分别展示小朋友们使用 “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等礼貌用语的场景。
《11对人有礼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五四制(2024)
教材分析
《11 对人有礼貌》是统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礼貌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行为,培养学生文明有礼的良好品质。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故事和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礼貌带来的温暖和美好,认识到礼貌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准则。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粤教版选修《行而有礼》教案

粤教版选修《行而有礼》教案

行而有礼(教案)李建辉教学目的 1 积累文言词语:易、戚、党、贼、隐等;2 学习自我拟问自我解答;3能具体评析孔子伦理道德中所谓的“正直”思想。

第一课时(20XX年4月6日星期五)内容初读课文,自我拟题步骤一导入,由口头作文引入到“自学”的话题,交待“自学拟题”的要求1 整张卷子共拟实词、虚词、翻译、简答四大题,共30分;(另有大题试题格式卷)2 按照“大题”提示拟题,做到拟题有效;所谓有效必须做到两点:自己能解答,不超教学大纲。

3 拟题者得分由答题者计负分,凡是没有拟满的题或拟题无效则按该题应得分数扣分;4 答题者得分由拟题者计正分,凡是答题符合要求的按照该题的应得分数加分;拟题者对负分有质疑的可以在相关题目旁用红笔加以说明,并在负分边上打上问号,以便教师最后裁定。

二发放自学拟题卷,学生自读课拟题,教师巡视,并展示原文与译文,对自学困难者提供帮助,收集普遍反应的问题,准备全班解答三解答普遍性的问题,总结自学情况,表扬自学拟题好的四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自学拟题卷。

课后收集学生简答题拟问,按照课文自然段排列如下:1 孔子为什么要说“与其易也,宁戚”?(明确:孔子这样说是强调礼仪只是形式,而其本质则是人的真情实感的表达;也就是说比起礼仪的形式来,其表达的人情感是否真诚才是最为关键的。

)2 为什么“君子无所争”却又“必也射乎”?(明确:在孔子看来,君子是不应该与人争强好胜的,为人一定要保持谦恭低调;当然如果一定要表现自己能耐的话,也就仅仅是在竞技方面而已。

)3 “博学于文”与“弗畔”之间是什么关系?(明确:按照孔子的逻辑,广泛的阅读经典文献是做到不离经叛道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一个不广泛学习经典文献的人,必然是离经叛道的人。

)4 陈司败为什么要那昭公来向孔子问礼?(明确:这是因为陈司败知道昭公做了同姓通婚“违礼”的事,所以故意用此事来问孔子显然就有挑衅孔子所谓“礼道”的意味。

)5 “君子不党”是什么意思?(明确:“君子不党”,有的人解释说是“君子不自私”的意思,把这“党”解释为“自私”,我以为这个“党”还是解释为“偏袒”更贴切些,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君子不偏袒自己或与近亲自己的人。

语文:11.行而有礼教案之课堂互动(粤教选修论语选读)

语文:11.行而有礼教案之课堂互动(粤教选修论语选读)

11、行而有礼课堂互动1.师:《八佾》(四)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本章孔子论礼的本义,以拯救世道风尚。

生:什么是礼之本呢?“仁”是礼之本。

孔子为什么不告诉林放说“仁”是礼之本呢?因为“仁”不易被人所理解,所以把它具体化。

师:事物之本,在于内心真诚。

奢办礼仪、隆行丧事,都是形式,精力耗费于此而忽略真诚感情,则是舍本逐末。

礼之根本,在于真诚。

孔子在行礼问题上主张真实质朴,反对形式僭越。

奢侈之风,易增不易改,古今一理。

生:老师,我们应如何理解“君子无所争”的现象?生:孔子意谓在原则上,君子应遵循礼让不争的原则,如果一定要争和应该争的话,可以争比技艺的水平高低,例如争比射箭谁准。

但是,即使这样的“争”,也要合乎礼的规定,以君子竞争的特有形式进行。

师:在“君子无所争”这点上,孔子的主张有两点要特别说明。

一是不把“君子无所争”绝对化,而要区别竞争与抗争。

他主张在人际关系方面,君子应礼让、谦让待人,不与人争高低、短长,不相互竞争;即使必要的竞争,也要合理合法,不要搞不正当的竞争。

而君子在承担历史使命,为国为民为事业,或从事需要遵循竞争规律、规则的事,则要同命运抗争,向优势高势处争取。

孔子意欲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在他的主张得不到采纳,又不被任用时,就周游列国,历尽艰辛,就是同命运抗争。

二是君子不是在任何问题上都“不争”。

“君子无所争”是特指不争那些小是小非、无关大局的事情,不争那些仅仅涉及单个人对单个人的事情。

至于大是大非、事关大局的事,君子不但要争,而且要千方百计地争。

孔子一生都在寻找机会与人争论如何治国安邦的问题,与他的学生争论各种学问、学术问题。

他陪同鲁国国君夹谷相会的时候,以死同齐国人拼争,是为鲁国争尊严,争祖国的安全和利益。

2.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雍也》和《述而》两章中孔子提到的“礼”?师:文化素质及品德修养是与遵纪守法的觉悟程度成正比的,也是与对传统精神、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成正比的。

各国、各民族皆如此。

第11课行而有礼(修正稿)

第11课行而有礼(修正稿)

疏通文意
注 释 译 文 原 文 阙里的一个童 14•44 阙党(1) (1)阙党:即阙 子,来向孔子传话. 童子将命(2)。 里,孔子家住 有人问孔子: 或问之曰: 的地方。 “这是个求上进的 “益者与?” (2)将命:在宾 孩子吗?” 子曰:“吾其 主之间传言。 孔子说:“我 居于位(3)也, (3)居于位:童 看见他坐在成年人 见其与先生并 子与长者同坐。 的位子上,又见他 行也。非求益 和长辈并肩而行, 者也,欲速成 他不是要求上进 者也。” 的人,只是个急于通文意
7•31 陈司败(1)问: (5)党:偏袒、包庇的意思. “昭公(2)知礼乎? (6)取:同娶。 “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3)巫马期 (7)为同姓:鲁国和吴国的 (4)而进之曰:“吾闻 国君同姓姬。周礼规定: 君子不党(5),君子亦 同姓不婚,昭公娶同姓女, 党乎?君取(6)于吴, 是违礼的行为。 为同姓(7),谓之吴孟 (8)吴孟子:鲁昭公夫人。 子(8)。君而知礼,孰 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 不知礼?”巫马期以 号,一般是她出生的国名 告。子曰:“丘也幸,加上她的姓,但因她姓姬, 苟有过,人必知之。”故称为吴孟子,而不称吴 姬。
求成的人。”
选文涉及哪些行为礼仪 ?各有哪些要求? 礼的要求: 丧 礼:悲戚 射 礼:揖让 婚 俗:同姓不婚。 坐 礼:跪坐;(长在不居于位) 行 礼:不与长辈并行。
礼,对君子有怎样重要的意义? 礼的意义: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弗畔。 弗畔(叛):不离经叛道。 经---儒家经典:《诗》《书》《礼《乐》等 道---仁道传统: 仁、义、礼、智、信 等
疏通文意
注 释 译 文 原 文 原壤叉开双腿 14•43 原壤(1) (1)原壤:鲁国 夷俟(2)。子曰: 人,孔子的旧友.坐着等待孔子。 孔子骂他说: “幼而不孙弟 他母亲死了, (3),长而无述 他还大声歌唱, “年幼的时候,你 不讲孝悌, 焉,老而不死, 孔子认为这是 长大了又没有 是为贼。”以 大逆不道。 什么可说的成就, 杖叩其胫。 (2)夷俟:夷, 老而不死,真 双腿分开而坐. 是害人虫。” 俟,音sì ,等待. 说着,用手杖 (3)孙弟:同逊 敲他的小腿。 悌。

行而有礼 PPT课件1

行而有礼 PPT课件1

1、用“尊、贵、高、令、贤”等字称呼对方或对方的
家人及友人。
对方 贤弟、贤侄(平辈或晚辈) 父亲 令尊、令翁、台翁、乃尊、尊府、尊君、尊甫、尊公
母亲 令堂、令慈、令母、令萱、尊堂、萱堂、尊慈
妻子 令阃、令闺、令阁、令妻、尊阁、贤阃、贤阁
兄弟 令兄、 尊兄、令弟;
姐妹 令妹、令姐
儿子 令郎、贤郎、令嗣、公子、令息、令似
• 1、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 父亲 家父、家尊、家严、家君 • 母亲 家母、家慈 • 兄长 家兄 • 姐姐 家姐 • 叔叔 家叔
• 妻子 拙荆 内人 贱内 拙妻
• 2、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 弟弟 舍弟 • 妹妹 舍妹 • 侄子 舍侄
• 儿子 犬子,不肖子、贱息 • 女儿 小女 • 3、自己 敝人 在下 草民 愚人 小人 晚生 小可
二、 文本研读
1、礼,对君子有怎样重要的意义?
礼的意义: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弗畔。 弗畔(叛):不离经叛道。 经---儒家经典:《诗》《书》《礼《乐》等 道---仁道传统: 仁、义、礼、智、信 等
二、 文本研读
2、选文涉及哪些行为礼仪 ?各有哪些要求? 礼的要求:
丧 礼:悲戚 射 礼:揖让 婚 俗:同姓不婚。 坐 礼:跪坐;(长在不居于位) 行 礼:不与长辈并行。
五、 作业布置
1、作文:《掂掂“礼”的分量》。 2、练习:《第二课堂》检测题。
二、 文本研读
4、孔子守礼重情,被后世尊为圣人,但圣人之 言也难免会受到时代的局限。读“《子路》十 八”,从情与法的角度谈谈对孔子所谓“正直” 的看法。
人讲感情,父子相隐合乎人情;法重正义, 父子相隐违背法律精神。孔子把感情因素融入到 对正直的判断,强调伦理情感,忽视法制原则, 这与封建社会的“人治”而不是“法治”关系密 切。

弟子规第十一课教学设计

弟子规第十一课教学设计

《弟子规》第11课教学设计湖村小学王雯1教材分析《弟子规》第11课课文指出了在长辈面前应该遵守怎样的礼仪,让学生懂得从小就应该要尊敬长辈,孝敬长辈。

体现古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从行为上要求学生在长辈面前的礼仪。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

如事兄”则释文表意准确,通俗易懂,为学生自读自悟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

拓展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揭示了课文内容的现实意义,又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故事《黄甫谧孝婶母》以生动的事例诠释了不仅要尊敬自己的长辈,还要尊敬所有的老人。

3教学目标1、读中习法,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韵文做到熟读成诵,诵读成韵。

2、读中感悟,结合释文与故事读中初步理解含义,从传统文明的行为准则中感悟传统道德行为对人积极影响。

3、学中反思,紧扣拓展,借助情境,学会以课文的处事准则,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并能自觉地运用传统文明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在长辈面前有礼貌,并且孝敬长辈,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4、学中陶冶,诵读中感受古代韵文的音韵之美,内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1、块组合,分层推进。

紧扣“尊”这一主题,根据诵读入韵、读文明意、悟理导行三层教学目标,相机设立创设情境,话题揭义;字正腔圆,诵读成韵;故事诠释,读文明义;生活介入,明理导行教学四环节。

分层推进,层层落实,促进知行合一。

2、四化并用,优化组合。

确立以“读—思—悟—行”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实现理解、感悟、思辨、导行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读准韵文的字音、节奏、音高,掌握停顿,落实诵读化。

借助故事,在故事中诠释文本要义,在故事中引发再度思考,在故事中激发学习情趣,体现教学故事化。

引导学生反思生活,明理察失,增强行为规范意识,张扬教学生活化。

四.教学流程(一).故事导入三国时的皇甫谧从小就过继给叔父做儿子。

皇甫谧很孝顺婶母,可惜不爱读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通文意


注 释


6•27 子曰: (1)约:一种释 孔子说:“君 “君子博学 为约束;一种 子广泛地学习古代 于文,约(1) 释为简要。 的文化典籍, 之以礼,亦 (2)畔:同 又以礼来约束 可以弗畔(2) “叛”. (3)矣夫:语气 自己, 矣夫(3)。” 词,表示较强 也就可以不离 烈的感叹。 经叛道了。”
求成的人。”
选文涉及哪些行为礼仪 ?各有哪些要求? 礼的要求: 丧 礼:悲戚 射 礼:揖让 婚 俗:同姓不婚。 坐 礼:跪坐;(长在不,居于位) 行 礼:不与长辈并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礼,对君子有怎样重要的意义? 礼的意义: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弗畔。 弗畔(叛):不离经叛道。 经---儒家经典:《诗》《书》《礼《乐》等 道---仁道传统: 仁、义、礼、智、信 等
字音:
丧 (sāng) 揖(yī)让 攘(rǎng)羊 夷俟(sì ) 箕(jī)踞(jù ) 阙(què )党 孙(xù n)弟(tì 叩(kò ) u)其胫(jì ng)
疏通文意
原 文 3•4 林放(1)问 礼之本。子 曰:“大哉 问!礼,与 其奢也,宁 俭;丧,与 其易(2)也, 宁戚(3)。”
疏通文意
注 释 译 文 原 文 阙里的一个童 14•44 阙党(1) (1)阙党:即阙 子,来向孔子传话. 童子将命(2)。 里,孔子家住 有人问孔子: 或问之曰: 的地方。 “这是个求上进的 “益者与?” (2)将命:在宾 孩子吗?” 子曰:“吾其 主之间传言。 孔子说:“我 居于位(3)也, (3)居于位:童 看见他坐在成年人 见其与先生并 子与长者同坐。 的位子上,又见他 行也。非求益 和长辈并肩而行, 者也,欲速成 他不是要求上进 者也。” 的人,只是个急于
小结: 孔子为我们指明了礼的本质、礼 的意义、礼的行为规范,我们应该珍视 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学礼,守礼,提 高自身礼仪素养,争作无愧于古人的新 时期明礼守信公民。
疏通文意
注 释 译 文 原 文 原壤叉开双腿 14•43 原壤(1) (1)原壤:鲁国 夷俟(2)。子曰: 人,孔子的旧友.坐着等待孔子。 孔子骂他说: “幼而不孙弟 他母亲死了, (3),长而无述 他还大声歌唱, “年幼的时候,你 不讲孝悌, 焉,老而不死, 孔子认为这是 长大了又没有 是为贼。”以 大逆不道。 什么可说的成就, 杖叩其胫。 (2)夷俟:夷, 老而不死,真 双腿分开而坐. 是害人虫。” 俟,音sì ,等待. 说着,用手杖 (3)孙弟:同逊 敲他的小腿。 悌。
注 释 (1)林放:鲁国 人。 (2)易:仪礼周 全。这里指有 关丧葬的礼节 仪式办理得很 周到。一说谦 和、平易。 (3)戚:心中悲 哀的意思。
译 文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 根本。 孔子回答说:“你 问的问题意义重大, 就礼节仪式的一般 情况而言,与其奢侈, 不如节俭; 就丧事而言,与其 仪式上治办周备,不 如内心真正哀伤。”
孔子守礼重情,被后世尊为圣人,但圣人之言 也难免会受到时代的局限。读“《子路》十 八”,从情与法的角度谈谈对孔子所谓“正直” 的看法。
人讲感情,父子相隐合乎人情;法重正义, 父子相隐违背法律精神。孔子把感情因素融入 到对正直的判断,强调伦理情感,忽视法制原 则,这与封建社会的“人治”而不是“法治” 关系密切。
疏通文意
译 文 原 文 注 释 叶公告诉孔子 13•18 叶公语 (1)党:乡党, 说:“我的家乡有 孔子曰:“吾 古代以五百户 个正直的人,他的 党(1)有直躬者 为一党。 父亲偷了人家的羊, (2),其父攘羊 (2)直躬者:正 他告发了父亲。” (3),而子证(4)直的人。 孔子说:“我 之。”孔子曰: (3)攘羊:偷羊。 家乡的正直的人和 “吾党之直者 (4)证:告发。 你讲的正直人不一 异于是:父为 样:父亲为儿子隐 子隐,子为父 瞒,儿子为父亲隐 隐,直在其中 瞒。正直就在其中 矣。” 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