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用经方,循经旨,需详审病机内涵;辨方证,抓主证,当重视剂量配比
用经方,循经旨,需详审病机内涵;辨方证,抓主证,当重视剂量配比赵进喜;贾海忠;冯学功;肖相如;肖永华;吴双;刘宁;储真真;朱立【摘要】张仲景经典方,相对于时方,被称为经方,组方严谨,配伍得当,临床疗效确切,为历代医家推崇。
经方应用临床思维,丰富多彩,其中辨方证、抓主证等为医者所重。
唯应用经方,必须谨遵经典理法,应详审方证病机,重视药物剂量配伍比例,并注意应用合方,或结合时方,以解决临床复杂问题。
【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344-347)【关键词】经方;仲景学说;方证对应;临床思维;剂量【作者】赵进喜;贾海忠;冯学功;肖相如;肖永华;吴双;刘宁;储真真;朱立【作者单位】10007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10007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10007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10007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10007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10007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作者单位:10007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赵进喜、肖永华、吴双(硕士研究生)],针灸科(刘宁),血液肿瘤科(储真真),中医内科教研室(朱立);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贾海忠);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冯学功);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肖相如)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回归与中医药不断深入人心,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经典名方,即所谓“经方”,以其药味少,组方严谨,配伍得当,疗效确切,受到中医界重视,“经方热”已在悄然兴起。
那么如何定义经方?尤其是如何应用经方,以提高临床疗效?当代医家虽存在争议,却也积累了丰富经验。
“铿锵中医行”第四期,特邀请临床有得的经方名家与学有所得的中青年医师,对经方应用临床思维,包括用方思路、技巧以及剂量配比等,召开热烈讨论。
37章贫血概述
临床表现
三、中枢神经系统:
常见头痛、头晕、目眩、耳鸣、嗜睡、
注意力不集中等。维生素B12缺乏还可以
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和亚急性脊髓联合变 性,表现为感觉麻木、深感觉障碍和共 济失调。
临床表现
四、消化系统: 贫血影响消化功能和消化酶的分泌,出
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甚至
▪ 3、其他检查 如各种溶血性贫血实验(抗人球蛋白试验、 酸溶血试验、血红蛋白电泳等)、血清铁和铁蛋白、维生 素检B查1、2水肝平肾测功定能等检,查应、根大据便具隐体血情试况验而、选寄择生。虫另虫外卵,检尿查液、 胸部X线检查及胃镜检查等对贫血的病因诊断均很重要。
诊断
▪ 贫血的诊断应包括两个方面: 了解贫血的程度和类型; 查明贫血的原因或原发病。 贫血的病因诊断非常重要,是合理、有效治疗贫血的关键。
伴随症状 发热、消瘦、肝脾或淋巴结肿大 血液肿瘤 黄疸、酱油色或浓茶样尿,或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 溶血性贫血 溶血象 Combs试验阳性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酸化血试验阳性 PNH(CD55、CD59) 异丙醇试验阳性 异常血红蛋白病 G6PD活性 G6PD缺乏症状 呕血、黑便、血便或月经过多 失血和缺铁
▪ 一、诊断步骤: ▪ 1、询问病史:详细询问有无出血史、黑便、深色尿;妇女
有无月经过多及妊娠、生育和哺乳情况;饮食方面有无营养 缺乏或偏食;有无服药及化学毒物或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有 无慢性病病史以及家族遗传病史等。 ▪ 2、体格检查:全面体检以寻找与病因有关征象。检查时除 一般贫血征象外,要特别注意有无黄疸、淋巴结及肝、脾肿
腹泻。恶性贫血患者可伴有明显舌炎、 舌质绛红(牛肉舌)、舌乳头萎缩等。
临床表现
方剂
(1)君药
君药又称主药,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 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在一个方剂中,主药是 不可缺少的药物,一般用量较重。
(2)臣药
臣药又叫辅药,有两种含义:一是辅助君药 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 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
佐药有三个作用,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药、
临床运用:常用本方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头部湿疹、
高血压、急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鼻炎、急性
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炎症、
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阴炎、睾
丸炎、腹股沟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
病,凡属肝经实火湿热者均有良效。
23
常用中成药
1、清开灵胶囊(注射液) 2、龙胆泻肝片 3、金银花露 4、清经化痰丸 5、黄连上清丸 6、八正合剂 7、清胃胶囊
24
四、和 解 剂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 脾、调和寒热等作用,治疗邪 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 寒热错杂及表里同病等证的方 剂叫和解剂。属于治疗八法中 的“和”法。
25
逍遥散
组成:柴胡(君)、白芍、当归(臣)、 白 术、茯苓( 佐),炙甘草 (使)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证。两胁作痛,胸闷嗳气, 头疼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 乳房胀痛,舌淡红,脉弦细。
38
二陈汤
组成 — 制半夏 橘红 茯苓 炙甘草 ( 生姜、乌梅)
君
臣佐使
功用 — 燥湿化痰,理气调中。
主治 —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隔胀满,恶心呕 吐, 或肢体倦怠,舌苔白腻,脉滑。
临床运用:本方常用于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耳源性眩晕、胃 及十二指肠溃疡、脑血管意外等属湿痰壅盛者。
药中补气王!药食两用,补气强身
药中补气王!药食两用,补气强身自古黄芪传说多关于黄芪,有许多民间传说。
古时有一位叫戴糁的老人,善良厚道,乐于助人,善用针灸治病,老人形瘦而面黄,人们尊称“黄耆”(耆指六十岁以上的人),但后来不幸因救助坠崖儿童而身亡。
老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长的一种草药称为“黄耆”,即黄芪。
人们用它治疗许多病痛,在民间广为流传。
史料上,也有隋唐间医家许胤宗妙用黄芪救太后的记载。
著名诗人苏东坡写过很多中药诗,其中有首与黄芪有关的诗:“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
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芪煮粥荐春盘。
”可见宋代就有人常食黄芪粥,自然也受注重养生的大文学家苏轼青睐了。
相传,有朋友向其请教养生秘诀时,苏轼说:“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
”提出了淡泊名利、调节情志,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安步当车、适当运动,控制饮食、合理膳食的养生要诀。
除此以外,苏东坡对吃粥很有兴趣也很讲究,他有书帖描写食粥:“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
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
”他被贬失意,大病初愈时,常用黄芪粥来补养病后虚弱的身体。
黄芪应用广泛,受到许多名人喜好。
白居易也有一首《斋居》诗提到黄芪粥:“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
黄芪数匙粥,赤箭一瓯汤。
”诗中有黄芪、赤箭(天麻)两味中药。
可见,唐宋时期文人墨客用黄芪作为药食两用之材调养,已是一种时尚和习惯。
医家妙用黄芪起重疴黄芪的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在中医处方中常有黄芪的身影,且多是担当主药。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健脾补中、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作用,是中医补中益气的要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刘汶说,黄芪可用于多种疾病中中医辨证为气虚的病人,如少气懒言、声音低弱、咳嗽气短、久咳久喘的肺气虚者,面色不华、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的脾气虚者。
黄芪对慢阻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术后及放化疗之后,以及消化性溃疡、消化系统肿瘤放化疗之后的气虚病人,疗效尤其显著。
心悸 中医内科
论
恶闻声响,少寐多梦易惊
治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动数或细 弱
中医内科教研室
治法:镇惊安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
心
砂
胆
龙齿、琥珀、磁石 镇惊宁神
气
方解:朱砂、茯神、菖蒲、远志安神
虚
定惊
人参益气
中医内科教研室
加减方药:
心血不足:加熟地、阿胶
心
心悸气短,气虚明显:加黄芪 心阳不振:加附子、桂枝
胆
心气郁结: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
气
萼梅、佛手
虚 心气不敛:加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
中医内科教研室
加减方药:
气虚自汗:加麻黄根、浮小麦、 乌梅、瘪桃干
心
气虚夹瘀:加丹参、桃仁、红花
胆
气
气虚夹湿:加泽泻、白术、茯苓
虚
睡眠易醒:加龙骨、牡蛎
中医内科教研室Biblioteka 2 心脾两虚主症: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思虑劳 心则甚
症状
预后
惊悸
怔忡
情绪因素(惊恐、恼怒等) 久病体虚,心脏受损
实证多(功能性病 变) 阵发性,可自行缓 解,不发如常人
较好,久不愈易成 怔忡
多为虚证或虚中夹实 (多有器质性病变)
持续心悸,心中惕惕, 不能自控,活动后加 重
较差
中医内科教研室
治疗原则
虚证:补虚——补益气血,调理阴阳 配合养心安神
实证:泻实——化痰、涤饮、活血化瘀 配合重镇安神
水
饮
凌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心
中医内科教研室
方药加减:
纳呆食少:加谷芽、焦三仙、鸡内金
水
饮
恶心呕吐:加半夏、陈皮、生姜
中医肺胀教案
• 肺胀与哮病、喘证的临床表现.有其类似之处,
其区别如下:五.鉴别诊断
• 1.哮病——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常突然 发病,迅速缓解。且以夜间发作多见,其证候 特点与肺胀的喘咳上气有显著的不同。
• 2.喘证——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可见于 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常为某些疾病的重 要主症和治疗的重点。
2
• (成1熟)于肺后胀世源历于代《历医内史家经。》沿《,革灵发枢挥·于胀汉论代》张仲说景:,
“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灵枢·经脉》又 说:“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 膨而喘咳。” • (2)《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 治》指出本病的主症为:“咳而上气,此为肺 胀,其人喘,目如脱状。”
4
• (4)后世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有所充实和发展。如《丹溪心法·咳嗽》 说:“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提示病理
历史沿革 因素主要是痰瘀阻碍肺气所致。《张氏医通·肺痿》说:“盖肺胀实证
居多。”《证治汇补·咳嗽》对肺胀的辨证论治当分虚实两端。
5
• 1转.归证而候成特,征喘—息—证气肺促胀候,是特咳多嗽种征,慢咯性痰肺,系胸疾部病膨后期满,
• 3.肺胀——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迁延不愈发 展而来,喘咳上气,仅是肺胀的一个症状。
11
• 1.辨证要点
六.辨证论治 • (1)辨标本虚实 肺胀总属标实本虚,但有偏实偏虚的不同。
• 偏标实——感邪发作,早期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重,兼见气滞、水饮 错杂为患。
• 偏本虚——多见平时,后期痰瘀壅盛,正气虚衰,本虚与标实并重。
15
• 症状: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睛胀突,
痰黄或白,粘稠难痰咯热,郁或发肺热微恶寒,澳黄便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13.ppt
痿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定义:指肺叶痿弱不 用,以肺脏的慢性虚 损性疾患。临床以咳 吐浊唾涎沫为主症。 《金匮要略.肺痿肺 痈咳嗽上气病》注说; “痿者,萎也,如枯 木之萎而不劳”,用 形象的方法释其义。
历史沿革
本病首兼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 篇,该篇指出;“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 有浊唾涎沫者。。。。。。为肺痿之病。”历 代医家多在金匮的基础上予以引申阐述,共同 认为总属肺虚不足之疾,并有“肺伤善痿”的 解释。《外台秘要》十卷肺痿门,出炙甘草汤 以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后世对虚 热肺痿的治疗,主张痈金匮肺痿篇中的麦门冬 汤,或喻嘉言的清燥救肺汤,补充了该篇的不 足。
历史沿革
从上可知,本篇所论范围,包括肺部多 种疾病导致肺叶痿弱部用,表现以咳吐 浊唾涎沫为主症的慢性虚损性病变。正 如清江笔花《笔花医镜。虚劳所说; “肺金痿者,其受病部同,及其成劳一 也。”
[病因病机]
本病的原因可分肺燥津伤和肺气虚冷两 个方面,而以前者为主。病变机理为肺 虚津气失于濡养所致。
[病因病机]
(一)肺燥津伤:此为肺有燥热,重亡津液。 如肺痨久咳,耗伤
阴津,虚热内灼,肺痈热毒熏蒸伤阴,消渴津 液耗伤,热病邪热伤津。或因误治(汗、吐、 下利等)消亡津液,以致热壅上焦,消烁肺津, 变生涎沫,肺燥阴竭,肺失濡养,日渐枯萎。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说;“热在 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 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 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 之。”
[治法]温肺益气
(2)虚寒
[方药]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前方甘 辛合用,甘以滋液,辛以散寒。后方则以补脾 助肺,益气生津为主。药用甘草入脾益气,取 甘守津回之意;干姜温肺胃,使气能化津,水 谷归于正化,则吐涎自止。肺寒不著者亦可改 用生姜以辛散宣通,并取人参、大枣甘温补脾, 益气生津。另加白术、茯苓增强健脾之功;尿 频、涎沫多者加煨益智仁,喘息短气可配钟乳 石、五味子、另加蛤蚧粉。
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培训班通讯录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孙安源 男 安徽省立医院 主管技师杨春林 男 安徽省立医院 副主任技师杨园园 女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检验士王敏 女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主管技师郜秋英 女 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四萍 女 北京地坛医院 主管技师周宁 女 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程焱 女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主管技师冯莎娜 女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住院医师李学祥 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主管技师吴宗勇 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副主任技师杨宗兵 男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张宏 女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体外诊断室主任 惠岩 女 北大医院 主管技师张桂芬 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白塔寺分院) 主管技师徐莹颖 女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技术员王芳 女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主管技师杜水果 女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管文莉 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管技师季颖 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管技师王茜 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管技师朱凌 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管技师佟月娟 女 北京儿童医院儿研所 主管技师王燕 女 北京儿童医院 主管技师李则 男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士任朝晖 女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 技师潭国庆 男 北京市回民医院 科主任冯葆欣 女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宗丕芳 女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陈亮 男 北京博爱医院 技师张京 女 北京博爱医院 主管葛添吉 女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中心 护士杨正萼 女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中心 助理实验师余辉艳 女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中心 助理医师赵蕊 女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中心 实验员王艳丽 女 北京电力医院 主管技师李振文 男 北京电力医院 副主任技师/科主任徐向东 男 北京中同蓝博临床检验所 主任/副主任技师 赵雅静 男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检验师刘立新 女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孟彦宏 女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检验技师马征 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树桐 男 北京雅康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主管凌四海 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主管技师王敏玲 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主管技师胡晓丽 女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主管技师尚晓泓 男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主任赵晓威 女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副主任技师赵爽 女 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付强 男 北京协和医院 主管药师叶敏 女 北京协和医院 主管药师张月秋 女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 主管技师毛玉梅 女 北京市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管检验师徐奎军 男 北京市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管检验师任红燕 女 北京博爱康综合门诊部 检验士王欣 女 北京市密云中心血站 检验师高金胜 男 北京市密云水库医院 检验师崔雯 女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技师李丽艳 女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主管技师史光华 女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主管技师刘建峰 男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庞伟卿 男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检验师王国京 女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检验师张霞 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检验师张镜 女 北京中医医院 技师李佳强 男 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世贤 男 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郭振伟 男 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叶有涛 男 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曾桂华 女 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胡京辉 女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主管技师孙莉 女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副主任技师王瑞 女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检验技师张海荣 女 北京海军总医院海军优生优育中心 副主任技师杨莉 女 北京天坛医院 药师张漓 男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张力 女 北京电力医院 主管技师陈荣华 男 福建省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戴婉如 女 福建省立医院 主管检验师郑登滋 男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技师傅冷西 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教授黄明翔 女 福建省福州市肺科医院 检验师马雄剑 女 福建省福鼎市医院 检验师谢惠杰 男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检验师朱东辉 男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主管检验师丁玮 男 解放军第五一三医院 主任马冬梅 女 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检验师魏政丽 女 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林列坤 女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李留洋 男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副主任技师唐林国 男 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所 主任/副主任技师 陈荣章 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江柏泉 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技师林玉辉 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检验师谭礼平 男 南方医科大学华瑞医院 主管检验师魏秋静 女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技士颜钟 女 广东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实验室主任钟永根 男 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检验师高燕华 男 广东省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 主管技师石新山 男 广东省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 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晓平 男 深圳博爱医院 副主任医师 吕宁 男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主管技师 刘心亮 男 深圳市中医院 副主任技师 谭华 女 珠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主管技师 刘建国 男 广东省东莞康华医院 主管技师 辛青松 男 广东省东莞康华医院 主管技师 张光辉 男 广东省东莞康华医院 主管技师 黎艳华 女 佛山市中心血站 检验士钟一梅 女 佛山市中心血站 检验师叶小清 女 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技师/科主任武大林 女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科主任检验技师/副主任段学成 男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李慧源 男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李英英 女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副主任技师 李翠云 女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副主任刘鑫 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检验师卢秋维 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主管覃乃辉 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主管谭晓丹 女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治医师 韦凤鲜 女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管技师 曾雪梅 女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技师赵丽 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主管宁冈 男 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主管检验师 刘凯 男 广西血液中心 主管技师 刘振北 男 广西血液中心 副主任技师 周春浪 女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主管技师谭玉洁 女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副主任/副主任技师刘翛(xiao) 女 贵州省肿瘤医院 副主任技师夏曙华 女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临检科 主任检验师,临检科主任余芳 女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副主任检验师陈萍 女 遵义医院 副高(副主任检验师)关秀茹 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马学华 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管技师徐岩松 男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主管技师韩霞 女 哈医大二院吴学礼 男 海南省海口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检验师 桑圣刚 男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治医师王健萍 女 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 主任助理钱雅琴 女 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 科室主管任绪义 男 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 主任刘晓雷 男 河北省临床检验中心 检验师王鑫 女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主管检验师 吴雅莉 女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 主管技师周琰 女 石家庄市中心医院 主管检验师 闫冀焕 女 河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主管检验技师 史玲莉 女 河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副科长田桂兰 女 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 主任检验师 杜雪宁 女 河北省衡水市中心血站 检验师张力 女 河北邢台市人民医院 检验师袁强 男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管技师王亚楠 女 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 检验技师陈崇娜 女 廊坊市中心血站 主管检验师 高占海 男 廊坊市中心血站 检验师杜文功 男 廊坊市中心血站 科长刑恩鸿 男 河北省承医附院 主治医师 邓大勇 保定天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市场部经理 苏维 男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检验师丁秀丽 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 技师史恩祥 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 副主任技师 李长虹 女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主管技师 杨莉 女 河南职工医学院 副教授郑留昌 男 河南省人民医院 技师邹杰 女 河南省人民医院 副高王许娜 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主任技师 周蓉 女 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贺志安 男 新乡医学院 系副主任\主任检验师李平法 男 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何全利 男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张莉萍 女 河南许昌市中心医院 主管检验师史玉霞 女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院 科主任/主管技师 赵刚 男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韩惠云 女 河南省焦作市中心血站体检中心 副主任技师李肖甫 男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副教授陈影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维尔尼斯健康体检中心于莎莎 女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维尔尼斯健康体检中心孟祥河 男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血站 检验师张子海 男 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心血站 主管检验师刘丽 女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副主任检验技师 张龙奎 男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主治医师赵金玲 女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副主任技师谢山林 男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心血站 检验师刘枫晨 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副主任技师管青 男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主管技师黎安玲 女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主管技师杨桂 女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主管技师熊亮 男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副主任邓群华 女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血站 主管技师王利平 女 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 副主任金爱枝 女 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 主管技师鄢彬 男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 副主任/副主任技师秦维超 男 十堰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卢建明 男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副主任技师李媛媛 女 湖北荆门红十字中心血站 检验技师程鹏 女 湖北襄樊市第一医院 主管技师陈键 女 湖南省马王堆医院 检验科副主任陈武平 男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主管技师周珊静 女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主管检验室梁日初 男 湖南旺旺医院 主任/副主任技师符自清 男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科副主任/副主任检验师祝有国 男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科主任/副主任检验师邬洪梁 男 湖南省岳阳市妇幼保健院 主任冯学新 男 湖南湘乡市人民医院 科主任徐立 男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副主任医师 朱洪权 男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副主任医师司序 女 长春市 吉林硅谷医院 科主任/副主任检验师白淑晶 女 吉林省临床检验中心 主任技师冯颖 女 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 副主任技师 葛咏梅 女 吉林省人民医院 副主任检验师 李秀 女 吉林省人民医院 副主任检验师 齐力 女 吉林省临床检验中心 主管技师孙岩 男 吉林省人民医院 主管检验师 赵蓬波 女 吉林省人民医院 副主任检验师 孙雪娟 女 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周杰 女 吉林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 副主任稽建峰 男 江苏省昆山市妇幼保健所 负责人张燕 女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主管技师施健 女 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主管检验师 熊连喜 男 江苏省南京市红十字医院 主管技师徐慧丽 女 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本部 检验师许秋芳 女 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本部 检验师咸学军 男 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主管检验师 周鎏 女 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主管检验师 胡兵 男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王广洲 男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顾桂兰 女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检验师 陆建新 男 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主管技师蔡友群 女 江苏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技师 祁娟 女 江苏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技师杨蓉 女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筛查中心 副主任技师 熊丽红 女 江西省血液中心 主管技师徐珊珊 女 江西省赣州市临床检验中心 主管技师陈素杰 女 抚顺市妇幼保健院 主任检验师汤淼 男 辽宁省临床检验中心许泽敏 男 辽宁省临床检验中心侯永生 男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主任技师董楠楠 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士泽译名 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药师(临床药理)王月 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管技师王雅坤 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主任技师闫雪 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研究所 主管技师赵宁 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师侯科佐 男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管技师赵德斌 男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士蒋森 男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核医学科 主管技师潘莉莉 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副教授吴丽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薛邦禄 男 辽宁大连市中心医院 主管检验师生化负责任郑桂玲 女 辽宁省本溪市妇幼保健所 检验师常颖 女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 质控专员张蕴莉 女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主任任铁丽 女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讲师邢宝宝 男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 组长赵熹君 男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 组长 主管检验师马毅涛 男 内蒙古中蒙医院 副主任检验师/主任杜立平 女 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初级杨国安 男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副主任刘平 女 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 科主任主管检验科李连友 男 内蒙古赤峰市医院 科主任莫殿军 男 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王树林 男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医院 副主任瞿卫 女 南京第一医院 副主任技师施圣云 男 南京市儿童医院 主管技师刘术臻 男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技师綦玉琴 女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副主任技师张艳丽 青岛开发区妇幼保健所刘婷 女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主管技师孟静 女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主管技师王芳 女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主管检验师杜文燕 女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冷德国 男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 主管检验师徐秀红 女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 科主任戚晓东 男 山东省威海市中心血站 检验科主任秦伟 男 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 主任潘爱兰 女 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 输血科主任万继英 男 山东省单县东大医院 主任马育华 女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 主任马现君 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输血科 主管技师于洪臣 男 青岛市骨伤医院 检验师丁乐顺 男 山东烟台市中医医院 副主任检验师徐亚莉 女 山东省莒南县人民医院 副主任检验技师 李建兰 女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副主任技士程霄虹 女 解放军第264医院 主管技师王平 女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科主任/主任医师 荣爱国 男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太原市铁路中心医院)主任徐辉 女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 检验师徐丽萍 女 解放军第264医院 主管技师朱永乐 男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医师杨斌爱 女 太原市中心医院 副主任/主管检验师陈爱英 女 太原市传染病医院 副主任技师马毅 女 山西高科技医学检测中心 付主任检验师白雁丽 女 山西省朔州市中心血站 检验师武进平 女 阳泉市中心血站 科长赵国宁 女 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中级侯英 女 山西省汾阳医院 中心血库 初级賈卉 女 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实验中心 主任孙雪琛 女 陕西西安长庆石油局西安兴隆园医院 付主任医师陈冬 女 陕西省血液中心 检验师郭茂盛 男 陕西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 主任/主管检验师 赵秋剑 男 陕西宝鸡市中心医院 主管检验室副主任安社刚 男 陕西省友谊医院同位素室王剑飚 男 上海瑞金医院朱立红 男 上海瑞金医院陈淑贤 女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主管技师伍贻新 男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 主管技师赵荣平 男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副主任黄维纲 男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副主任技师杨亚东 男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技师杨晓波 男 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景婵娟 女 上海蓝怡科技有限公司 副经理包雪娟 女 上海申索佑福医学诊断用品有限公司 质检部经理季佳菲 男 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 QC检验员姚志强 男 四川成都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主管邓建中 男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张丽萍 女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 (科主任)主任技师李时芳 女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付主任检验师 唐小玲 女 四川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周晓文 女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主管检验颜琪东 男 四川攀枝花市中心血站 检验王嵩 男 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技师温学红 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主任邵建伟 男 天津东丽医院 主任李新 女 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主管技师李莉 女 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苑 主管技师林琳 女 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技师钱娜妍 女 天津南开新阶层医学检验所 检验技师武文杰 男 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主管技师梁晓岗 女 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副主任技师 刘雨来 男 天津德普诊断产品有限公司 部门经理陈吉虎 男 天津武清区中医院 检验科副主任 齐颖 女 天津市塘沽区传染病医院 检验技师胡越 男 无锡中心血站 主管技师邵家幼 男 无锡中心血站 主管技师南耘 女 西安西京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主管技师洪玉环 女 厦门市第三医院赵敏 女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临检质控中心 主管检验师 王拥军 男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师陈立军 男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医院 检验技师党迷 女 新疆独山子石化医院 主管技师张咏梅 女 新疆喀什农三师医院 主管检验师 周瑾 女 新疆喀什地区二医院 主管检验师 俞俊文 女 新疆叶城县人民医院 主管检验师 易婷曲 女 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副主任检验室 蒋六杰 男 新疆巴州中心血站 主管技师周帆 女 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副主任技师 侯敏 男 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副主任技师 武坤 男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医师苏玉林 男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职邹团标 男 云南省妇幼保健院 检验师和苗 女 云南省肿瘤医院 检验师王琼芳 女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师邓永丽 女 云南省开远市第59中心医院 技师陈燕 女 解放军昆明总医院 副主任技师 田媛媛 女 解放军昆明总医院 检验技师樊茂 女 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 副主任技师 成海恩 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主管检验师 魏振利 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主管检验师 金松萍 女 浙江省.诸暨市中心血库 主任丁杰锋 男 浙江省绍兴市妇女儿童医院 中级检验师 郭红梅 女 浙江义乌市中心医院 检验科 副主任技师 谢建渝 男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技师 何军 男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管雷明容 女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 科主任叶涛 男 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主管技师刘朝基 男 银川市中医医院秦梅 女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吴刚珂 男 湖北荆州中心医院陈建昌 男 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熊飞 男 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周晓鹏 男 内蒙古赤峰市中心血站 检验科主任 张志强 男 内蒙古赤峰市中心血站 质管科主任 任德广 男 内蒙古赤峰市克旗中心血库 血库副主任 王勇军 男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输血科栾耀芳 女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敖家富 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邓芳 女 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王建东 男 吉林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厉波 女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技师 乔普生 男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史林全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张永良 男 解放军251医院检验科 副主任技师 李桂喜 女 解放军251医院检验科 主管技师陈艳清 女 广东省东莞塘厦人民医院 检验科主任 魏红 女 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隋立 女 天津市天津医院 检验师杨迪 男 浙江省湖州市中心血站 检验师郭拥军 男 北京市同仁医院 中级王玫 女 北京同仁医院 副主任检验师 成玲 女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技师 赵金萍 女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梅玲 女 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曲芬 女 解放军302医院 副主任马洪滨 女 解放军302医院 副主任技师 孟宪来 男 黑龙江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万岁桂 女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张燕辉 女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 主管技师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路秀文 女 天津市公安医院周光 男 解放军301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
底梆中医矯大修附属医席(四M腐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创建于1957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附属医院之一。
现已建设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养生、保健、康复“六位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储备库入选单位,全国中医眼病医疗中心,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和感染病临床基地。
是西南地区临床学科门类最全、综合服务水平最高的区域中医医疗中心、科教中心和治未病中心。
医院占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余平方米,编制病床2000张,现有临床科室37个,医技科室12个,中医特色病区8个,医院固定资产总值9.36亿元。
2008年,医院被国家发改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主要承担糖尿病的研究。
医院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推拿学),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建设项目,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项目,3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基地,5个四川省重点学科,4个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大疾病防治中心,1个省级治未病中心,1个四川省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妇科),13个省级重点专科。
医院现有专科门诊32个,专病门诊47个,常年有400余名专家、教授在门诊为病员服务。
为了充分发挥名医名师的作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医院设有名医馆,常年有名中医100多人在名医馆为病员服务。
医院作为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现有14个教研室,1个临床医技中心,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西医临床),7个博士授位点(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20个硕士授位点(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儿科学、老年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耳鼻喉科学、肿瘤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医内科学、中医急诊学、中医眼科学),培养了全国第一个中医妇科学博士和中医五官科学博士。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多学科协同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团队整体素质;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中医学的临床实践和产业发展。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3
总结词:创新发展
04
详细描述:通过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推动中医学的科技进步和学术发展。
01
详细描述:跨学科课程包括中医与哲学、心理学、营养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知识面。
总结词:综合素质
详细描述:通过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中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总结词:学科交叉
02
03
04
跨学科课程
03
CHAPTER
中医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中医学教研室采用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通过口传心授,将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传授给学生。
口传心授
经典诵读
望闻问切
教研室强调中医经典的诵读,要求学生熟读中医经典,培养中医思维和临床应用能力。
中医学教研室注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能力。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医德医风、人文素养等方面,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理论教学
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
对学生的培养与影响
06
CHAPTER
中医学教研室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学在临床应用上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同时,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也面临着现代科学验证的挑战。
挑战
随着全球对替代医学和综合治疗方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医学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疗效的医学体系,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此外,现代科学技术也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手段。
2024年临床带教老师心得体会总结样本(二篇)
2024年临床带教老师心得体会总结样本临床带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临床实践能力,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作为一名临床带教老师,我在这一职责中积累了丰富的心得体会。
在此,我将结合自身的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首先,临床带教老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作为临床带教老师,我们需要与学生一起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各种临床操作,并在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
因此,我们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其次,临床带教老师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教学技巧。
临床带教是一项与学生直接面对面的工作,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另外,临床带教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都是不同的,因此,在临床带教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此外,临床带教老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临床实践中,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作为临床带教老师,我们需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并帮助他们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临床带教老师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
医学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作为临床带教老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和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效果。
总之,临床带教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又极为重要的工作。
基于卓越中医师培养《中医内科学》案例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10 No.24 December 202075基于卓越中医师培养《中医内科学》案例教学的探讨与实践宋 健1 崔晓萍1 边敏佳1 赵 欣1 任 娟1 刘春莹2 杜晓泉2 冷 伟1 袁敏惠2▲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 712046;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咸阳 712000[摘要] 案例教学具有生动具体、直观易学、师生互动、效果良好的特点,广泛应用各类学科教学中。
在加快建设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为目的的卓越医师教学背景下,为社会培养更多农村基层全科卓越中医师,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医内科学》教学地位及现状,对于《中医内科学》引入案例教学,案例导入与理论讲授相结合、真实病例与课堂实训相结合、模拟患者与考试评价相结合、专业知识与立德树人相结合、案例教学与师承见习相结合等五个相结合,对于《中医内学科》案例教学进行了探讨与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卓越中医师;案例教学;《中医内科学》;实践[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0)24-75-04Investigation and practice of case teaching in Internal Medicine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outstanding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SONG Jian 1 CUI Xiaoping 1 BIAN Minjia 1 ZHAO Xin 1 REN Juan 1 LIU Chunying 2DU Xiaoquan 2 LENG Wei 1 YUAN Minhui21.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aanxi, Xianyang 712046, China;2.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aanxi, Xianyang 712000, China[Abstract] Case teaching has the features of vivid and concrete, intuitive and comprehensibl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ve, and truly effective,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disciplines. Under the teaching background of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medical and health teams,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service level of grass-roots medical and health teams, and in order to cultivate more rural grass-roots outstanding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 we introduced case teaching into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teaching statu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For “five combining”, which are how to combine case introduction with theoretical teaching, how to combine real cases with classroom training, how to combine simulated patients with examination evaluation, how to combin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ith moral education, and how to combine case teaching with apprenticeship, the case teaching of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practiced, and good teaching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Key words] Outstanding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 Case teaching;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actice[基金项目] 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9BY106)。
第一章肺病证哮病
历史沿革
《内经》无哮病.但有“喘鸣”、“韵能”之类的记载。 《金匣要略》则称为“上气”,不仅具体描述了本病发作时的典型症状、 提出了治疗方药,而且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 堪称后世顽痰伏肺为哮病凤根的渊菇。 《诸病源候论》除沿用《金医要略》上气病名外,又称作“呻嗽”。
元代朱丹溪才首创“哮喘”病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 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而钢沉而两从笼统的“喘鸣”、“上气” 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病名,而且确定了本病的施治要领。
外邪侵袭
宿痰 内伏于 肺
饮食不当 体虚病后
病因病机
诊断
1.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拾肩, 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 2.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 调、劳累等因素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 胸闷等先兆。 3.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4.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罗音。 5.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痰液涂片可见嗜酸细胞。 6.胸部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体征。
分证论治
症 寒哮 发 作 期 肺虚 缓 脾虚 舌质淡, ‘苔薄腻或白滑, 脉象细软。 解 期 肾虚 舌淡苔白,质胖嫩,脉象沉细。或 颧红,烦热。汗出粘手,舌红苔少, 脉细数 补肾摄纳 金医肾气丸或 七味都气丸 健啤化痰 六君子汤 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 补肺固卫 玉屏风散 热哮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清热宣肺, 化痰定喘 定喘汤 状 治 法 方 药 痰少咯吐不爽 温肺散寒, 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
明代虞搏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 一般通称“哮喘”,为与喘证区分故定名为“哮病”。
证候特征
本病呈发作性,一般以傍晚、夜间或清晨为最 常见。发作前常有鼻痒、咽痒、喷嚏、流涕、 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发作时病人突感胸闷 窒息,咳嗽,迅即呼吸气促困难,呼气延长, 伴有哮鸣,为减轻气喘,病人被迫坐位,双手 前撑,张口拾肩,烦躁汗出,甚则面青肢冷; 发作可持疾患,病理因素以 痰为主,痰伏于肺,遇感引发,发作时以邪实为 主,如反复发作,肺脾肾渐虚,则在平时表现正 虚的证候;当大发作时,可见正虚邪实的错杂现 象。根据已发末发,分虚实施治,已发以邪实为 主,应攻邪治标,末发以正虚为主,应扶正固本。
探秘肺结节的中医治疗方法
探秘肺结节的中医治疗方法发布时间:2021-10-29T07:48:58.035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5期作者:巫继承[导读] 由于现代医学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CT,磁共振等技术的普及巫继承成都市新都区新繁中心卫生院 610501由于现代医学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CT,磁共振等技术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不断增高。
越来越多的人被诊断为肺结节。
然而现代医学对于肺结节的治疗却以手术为主。
这让很多肺结节患者望而却步。
中医对于肺结节的治疗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之下,个性化搜集肺结节患者的症状表现,分析病因,而后对于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辩证论治,中医治疗肺结节效果显著。
中医治疗肺结节,既秉承了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又在众多中医医生们的努力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因此积累了很多治疗方法和经验。
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对中医治疗肺结节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笔者试图简要地为大家介绍目前肺结节的中医治疗方法。
肺结节的中医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肺结节肺结节在中医中属于积聚、肺积的病症范畴。
中医认为肺结节主要由毒、淤、痰互相搏结而成,为有形之邪,早期多无症状,结节感染或增大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症状,诸如胸痛,胸闷,呼吸不畅,咳嗽等。
中医将肺结节分为气血两虚型、痰瘀互结型、湿热痰瘀型、寒痰凝滞型、气滞痰阻型等。
在病机方面,中医认为其标为热、痰和瘀等,本则为肺肾阴虚,在治疗方法上,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为标,以补肺滋肾、以及健脾益气为本,并且在治法上还强调攻补共施,这样既利于祛邪,又利于扶正。
由于肺结节疾病具备着虚实夹杂的特征,所以在治疗此疾病的过程之中,攻补共施非常重要。
中医认为,肺结节的治疗应以行气活血为主,关键在于实施清热解毒,强调从肝脾肺切入,对于肺结节疾病进行治疗。
中医还认为脾虚失运,痰毒内结为肺结节的病理特征,强调应重视疏肝理气的方法来治疗。
上述主要是以邪实为主,而在机体方面并未产生典型的虚象,所以应以清热解毒、以及活血化瘀作为主要的治疗方式。
陶凯教授应用紫菀汤治疗重症肺间质纤维化的经验
陶凯教授应用紫菀汤治疗重症肺间质纤维化的经验王宏宇;马君【摘要】肺间质纤维化属于中医学“肺痿”范畴,西医目前对于肺纤维化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陶凯教授喜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的紫菀汤治疗肺虚火乘证的重症纤维化患者,取得不错的疗效,并附一重症病案,为临床工作者提高临床疗效、开拓思路提供方法.【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6(025)009【总页数】3页(P1699-1701)【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肺痿;重症;五运六气;紫菀汤【作者】王宏宇;马君【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00;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8陶凯教授从事中医药工作44年,系国家名老中医专家,曾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室教授,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香港东华三院广华医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医药研究服务中心顾问中医师。
自2004至2013年先后被省卫生厅聘为省SARS、禽流感、H1N1及H7N9防治专家组成员、副组长多次参与重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抢救。
自1993年研制的国家新药金贝口服液(曾用名肺通),是我国第一个治疗肺纤维化的进行临床研究的中药新药(2002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由北京西苑医院牵头,天津中医二附院、河北省立医院、山东齐鲁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进行临床研究)现已通过临床审查,在审批工作程序中。
肺间质纤维化是当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的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可分为病因明确和病因不明两类,愈后不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西医目前对于肺纤维化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治疗本病优势明显。
陶教授在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方面中医药经验丰富,现撰文于下供大家参考借鉴。
肺间质纤维化,其表现为纤维化、蜂窝状改变,间质性炎症和正常肺组织并存,致密的纤维斑痕区伴散在的成纤维细胞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