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下水环境
PPT制作;任建建 邹维远 秦洪宇
讲课;张天曦 王艺杰
1.适用范围
01
规定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
02
适用于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0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
01.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藏和分布、含水介质和含水构造等条件的总称。
09.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进入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且有一定供水规模的现用、备用和规划的
地下水饮用水水源。 10.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小于一定规模(人口一般不少于1000)的地下水饮用水水源
地。
11.地下水环境现状值:建设项目实施前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值。 12.地下水污染对照值:调查评价区内有历史记录的地下水环境指标统计值,或评价区内受
敏感
集中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 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地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集中式饮用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规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分布 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
4.三级评价要求
1
了解调查评价区和场地环境水文 地质条件。
2基本掌握调查评价区的地下水补径
排条件和地下水环境质最现状。
4.三级评价要求
3釆用解析或类比分析法进行地
下水影响分析与评价。
4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地
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
5.其他技术要求
1
—级评价要求场地环境水文地质 资料的调查精度应不低于1:10000比 例尺,评价区 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 的调查精度应不低于1:50000比例尺。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
有限元法(FDM)
种类
里兹(Ritz)有限单元法
• 基于变分原理,从泛函取极小的变分问 题出发进行离散化的
• 寻找泛函往往较为困难,常对原方程进 行适当变换,但这种变换常引起较大的 误差,而导致计算失败
伽辽金 (Galerkin)有限单元法
有限元法(FDM)
基本步骤——加权余量法 (Method of Weighted Residuals)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方法
类比法
由于污染物的迁移除取决于污染物本身特征外,还取 决于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条件
环境水文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的相似性决定了其污染 影响的可比性
在查明相似工程项目及其所处地区的环境水文地质条 件和地球化学基础上,通过量化处理,即可对拟建项 目的环境影响范围、大小做出评估
l
1 2
(al
bl x
dl y)
(l i, j, m)
ai x j ym xm y j
a
j
xm yi
xi ym
bi y j ym bj ym yi
di xm x j d j xi xm
1 xi 1 xj
yi yj
a
m
xi y j
x j yi
bm yi y j
dm x j xi
C(x, y, z, t) 1
f1(x, y, z, t)
• 第二类边界条件,边界上弥散通量是已
知
C Dij x j 2 f2 (x, y, z, t)
•
第 知
三
类(C边ui 界Di条j xCi件)ni
,边f3(界x, y上, z,
3
t溶)
质
通
地下水资源评价(全套教学课件)
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 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 手段之一。
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
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概述
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对城市区域内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进行评估 的过程,目的是为城市供水、防洪减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
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包括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动态监测、水质监测等,通过这些 方法可以了解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储量、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意义
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对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是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下水资源评价(全套教学课件)
目录
• 地下水资源评价概述 •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 • 地下水资源评价实践 • 地下水资源管理对策与建议 • 地下水资源评价案例分析
01 地下水资源评价概述
地下水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地下水资源是指赋存于地下岩层中的重力水,具有动态变化性、不可再生性和有限 性等特点。
地下水资源在地球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
法律和政策依据
地下水资源评价应符合国家法 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遵循相关
标准和规范。
02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 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水文地质勘察、 地下水动态观测、地下水开采试验等 方法进行。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需要考虑含水层的 富水性、地下水补给量、地下水排泄 条件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地 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差异。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培训教材
信息来源于环保英才网/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培训教材作者: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编丛书名: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7502591087 出版时间:2006-9-1内容提要本书概述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政策、法规、管理程序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标准体系等。
介绍了大气、地表水、噪声、生态环境、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和方法,论述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清洁生产分析、环境风险评价、环境监测与管理等内容。
本书为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岗位专用培训教材,也可供环境保护管理和科研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1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概论1.1概述1.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3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1.4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1.5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2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2.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2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2.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3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3.1污染源调查3.2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3.3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4.1概述4.2大气污染源调查4.3污染气象参数调查4.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4.5大气环境污染控制管理5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5.1概述5.2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3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5.4水环境污染控制管理6声环境影响评价6.1概述6.2噪声评价的物理基础6.3声环境影响评价6.4典型工程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7生态影响评价7.1概述7.2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7.3生态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7.4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和等级7.5生态影响预测1信息来源于环保英才网/7.6生态保护措施7.7水土保持8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8.1概述8.2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8.3危险废物定义与鉴别8.4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8.5医疗废物的处置方法8.6危险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9清洁生产9.1概述9.2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指标9.3清洁生产评价等级9.4清洁生产分析的程序和方法10风险评价10.1概述10.2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内容11环境监测11.1概述11.2环境监测计划11.3环境监测方案的基本内容11.4环境现状监测方案11.5监测数据的判断和使用11.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管理监测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培训之地下水水质评价部分(ppt43张)
地下水污染分析-成果要求
填报地下水污染分析成果表(附表2-8-6) 该表中的地下水污染区是根据附图2-8-6确 定的 污染指数Pi要求取二位有效数字
大型及特大型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 评价区的确定
日开采量为5万m3~15万m3大型地下水水源地
和日开采量大于15万m3的特大型地下水水源
地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3、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生活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永远安稳,只要努力,就能做独一无二平凡可贵的自己。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5、付出努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下,改变模样。 6、人生中总会有一段艰难的路,需要自己独自走完,没人帮助,没人陪伴,不必畏惧,昂头走过去就是了,经历所有的挫折与磨难,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多走弯路,才会找到捷径,经历也是人生,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做更好的自己! 7、“一定要成功”这种内在的推动力是我们生命中最神奇最有趣的东西。一个人要做成大事,绝不能缺少这种力量,因为这种力量能够驱动人不停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先在心里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8、人生的旅途中,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所以,别畏惧暂时的困顿,即使无人鼓掌,也要全情投入,优雅坚持。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等来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9、这世上没有所谓的天才,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回报,你所看到的每个光鲜人物,其背后都付出了令人震惊的努力。请相信,你的潜力还远远没有爆发出来,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写给渴望突破瓶颈、实现快速跨越的你。 10、生活中,有人给予帮助,那是幸运,没人给予帮助,那是命运。我们要学会在幸运青睐自己的时候学会感恩,在命运磨练自己的时候学会坚韧。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 实都是祝愿。
地下水评价导则相关培训
2.4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范围
基本要求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以能
说明地下水环境的基本状况为原则,并应满 足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要求。
Ⅰ类建设项目 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
价的范围可参考表12确定。此调查评价范围 应包括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 感区域,必要时还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 单元。
地下水评价导则相关培训
※地下水基础知识 ※地下水导则重1.1 地下水基本类型
包气带水
潜水
承压水
1.2 地下水污染
1.2.1 地下水污染
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某些污染物质 、微生物或热能以各种形式通过各种途 径进入地下水体,使水质恶化,影响其 在国民经济建设于人民生活中的正常利 用,危害人民健康,破坏生态,损害优 美环境的现象,统称为“地下水污染”。
Ⅱ类建设项目
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 价的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 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 响区域,其中应特别关注相关的环境保护目 标和敏感区域,必要时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 地质单元,以及可能与建设项目所在的水文 地质单元存在直接补排关系的区域。
2.4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范围
Ⅱ类建设项目
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 价的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 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 响区域,其中应特别关注相关的环境保护目 标和敏感区域,必要时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 地质单元,以及可能与建设项目所在的水文 地质单元存在直接补排关系的区域。
2.4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范围
2.3.3 三级评价要求
通过搜集现有资料,说明地下水分布情况,了 解当地的主要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给出相关水文地 质图件)、污染源状况、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开 采利用现状与规划;了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 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结合建设项目污染源特点及具体的环境水文地质条 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现状监测,通过回归分析、趋势 外推、时序分析或类比预测分析等方法进行地下水 影响分析与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资料
未来发展方向和战略思考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加大违 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统一技术标准与规范
制定全国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与规范,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 性和公正性。
加强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的公开透明度,保障公众 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国外发展现状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各 国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建立了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制 度和管理体系。其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具有较高的水平。
法律法规与政策依据
01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 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 意识和能力。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要点
01
明确规划实施对环境可 能造成的影响,包括生 态、社会、经济等方面 。
02
分析规划实施对环境影 响的程度和范围,提出 相应的预防和减缓措施 。
03
评估规划实施后环境质 量的变化情况,预测可 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目的
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 协调发展。
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自1979年建立以来,经过不断完善和 发展,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已经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评价标准和管理 体系,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根据前述分析结果,编制环境影响评 价文件,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 影响报告表等。
评价方法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A division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2年6月20日
对于水质现状评价,亦只选用监 测项目中的一部分项目。选用 的评价参数主要是:①拟建项 目或活动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②本地区(或地质单元)内的 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③ 毒性较强或易于累积而不分解 的污染物;④法规要求控制的 污染物。
8
A division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2年6月20日
b. 现状评价则主要是为了弄 清当前的污染物分布状况和 分布特征,发展趋势,找出 主要的污染来源和污染途径, 提出改善环境或防止污染扩 大的措施。
9
A division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3)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污染源调查 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拟建项目或活 动周围有关地区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 发生源以及污染物的特征和主要组成 污染源应包括废水污染源以及有可能 影响地下水的固体污染源。污染源调 查应包括废水量及其排放方式、固体 废弃物及其‘堆放方式的调查。 污染源调查需采用现有资料收集、整 理与实地取样、测量相结合的方式进 行。
2012年6月20日
5. 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 (1)环境状况调查 环境状况调查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同时,还应调查区域发展规划, 特别是与地下水开采利用有关的 发展项目。
11
A division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2年6月20日
自然环境状况调查目的主要在于了 解拟建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以便用于污染途径分析、计算参 数提供,还可用于指导监测布点 方案的制定。调查范围及详尽程 度,应根据评价等级来确定。对 于一级评价,调查应最详细,而 对于三级评价,调查则可从简。
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库标准培训 共52页PPT资料
三、标准适用范围与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9649.20-201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水
文地质 GB/T14157 水文地质术语 DD2019-01 1:2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查及建库工作 2019年完成的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数
据库等。
一、标准编制的背景
相关标准
相关标准
围绕众多数据库建设,先后研制出了一系列数据库标 准和工作指南,如:
DZ/T0120-94 水文地质钻孔数据文件格式 DZ/T0128-94 地下水资源数据文件格式 DZ/T0189-97 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文件格式 DZ/T0197-97 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 DDB9702 GIS图层描述数据内容标准 等等……
方法
充分收集、分析现有资料
强调与水文地质专业人员的沟
通,进行地下水资源调查工作
的需求分析
咨询有丰富经验的高水平专家,
包括科研、教学、生产等方面
专家
结合项目进行标准的应用与实
二、标准编制基本思路与方法流程
流程
三、标准适用范围与引用文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区域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库的数 据内容、图层划分与属性表设置、属性数据结构等 内容。
本次标准是在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完成的。
二、标准编制基本思路与方法流程
目的 规范地下水资源调查数据采集、应用软件
开发和数据库的具体建库工作,满足地下水资 源领域数据库建设的需要,为建立行业权威数 据库奠定技术基础。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讲解课件 (一)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讲解课件 (一)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讲解课件是针对地下水环境的评价而编制的课件。
这种评价方法在当今社会中被广泛运用。
因为地下水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和管理好它。
而分析地下水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需要我们先进行评价。
一、地下水环境评价方法地下水环境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三种: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动态评价。
定性评价主要是根据观察、分析等手段进行的,包括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和效应分析等。
定量评价则是通过某些数学、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地下水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得出一些数据结果。
动态评价则是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监测,全面了解其各种特征和变化。
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案例分为两种:一种是地下水开采案例,另一种是地下水污染案例。
这里我们主要讲解地下水开采案例。
通过课件讲解,我们学习到,地下水开采是必要的过程。
但是,如果开采地下水不合理,可能就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地下水位降低,导致土壤盐碱化或地面塌陷等问题。
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保护环境。
例如,科学规划和设计地下水开采的方式,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环境问题的出现等。
在案例分析中,我们发现,各国对地下水开采的管理规定也不尽相同。
德国、荷兰等国家比较严格,要求开采量不超过可再生水量的50%,而中国等国家则限制不高,只要求不超过可再生水量的70%。
以上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的讲解。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环境评价的必要性,同时也明白了如果合理利用地下水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
第5讲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与防护
三、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与防护(一)了解污染物进入包气带、含水层的途径及其在含水层的运移特征1.地下水污染途径的类型(1)间歇入渗型:大气降水或其他灌溉水使污染物随水通过非饱水带,周期地渗入含水层,主要是污染潜水。
淋滤固体废物堆引起的污染,即属此类。
(2)连续入渗型:污染物随水不断地渗入含水层,主要也是污染潜水。
废水聚集地段(如废水渠、废水池、废水渗井等)和受污染的地表水体连续渗漏造成地下水污染,即属此类。
(3)含水层间越流型:污染物是通过越流的方式从已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层)转移到未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淡水层)。
地下水的开采改变了越流方向,使已受污染的潜水进入未受污染的承压水,即属此类。
(4)径流型:污染物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含水层,污染潜水或承压水。
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即属此类。
2.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1)机械过滤:机械过滤作用指污染物经过包气带和含水层介质过程中,一些颗粒较大的物质团因不能通过介质空隙,而被阻挡在介质中的现象。
(2)溶解与沉淀:溶解:存在于包气带的污染物在大气降水入渗作用下,包气带水在向下渗透时,会将污染物或由其转化产生的可溶物质溶解出未,下渗进入地下水。
沉淀:某些污染物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发生变化,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大于饱和度,一些已经溶解的污染物会沉淀析出。
溶解与沉淀实质上是强极性水分子和固体盐类表面离子产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
如果这种作用的强度超过了盐类离子间的内聚力,就会生成水合离子。
化合物的溶解和沉淀主要取决于①其组成的离子半径、电价、极化性能、化学键的类型及其他物理化学性质;②另一方面,它与环境条件如温度、压力、水中其他离子浓度、水的PH值和Eh条件密切相关。
(3)氧化和还原:氧化与还原反应是指污染物中的元素或化合物电子发生转移,导致化合价态改变的过程。
影响因素:氧化与还原作用受pH值影响,并与地下水所处的氧化还原环境有关。
(4)吸附与解吸:吸附和解吸是污染物在土壤或包气带与水相、气相介质之间发生的重要的物理化学过程,吸附为污染物由液相或气相进入固相的过程,解吸过程则相反。
5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
5地下⽔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内容结构)录第⼀节⽔⽂地质基础知识 (1)⼀、⾃然界⽔循环 (1)⼆、地下⽔赋存条件 (1)三、含⽔层与隔⽔层 (3)四、蓄⽔构造 (4)五、含⽔层的埋藏条件 (4)六、地下⽔的补给、排泄与迳流 (6)七、地下⽔运动的基本定律 (9)第⼆节地下⽔的理化性质与⽔质污染 (10)⼀、地下⽔的物理、化学性质 (10)⼆、地下⽔运移过程中的物理、化学作⽤ (15)三、地下⽔污染 (16)第三节地下⽔环境影响评价⼯作分级与技术要求 (19)⼀、评价⼯作分级 (19)⼆评价⼯作技术要求 (24)第四节地下⽔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 (25)⼀、基本要求 (25)⼆、污染源调查 (26)三、地质环境现状调查 (27)四、地下⽔环境现状监测 (27)五、环境⽔⽂地质勘察与试验 (30)六、调查资料的研究与应⽤ (33)七、地下⽔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5)第五节地下⽔环境影响预测 (40)⼀、基本要求 (40)⼆、地下⽔环境影响分析 (41)三、Ⅰ类建设项⽬环境影响预测 (48)四、Ⅱ类建设项⽬环境影响预测 (62)第六节地下⽔环境影响评价 (70)⼀、评价原则 (71)⼆、评价范围 (71)三、评价⽅法 (71)四、评价要求 (71)第七节地下⽔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72)⼀、原则与要求 (72)⼆、保护措施与对策 (72)三、污染含⽔层的治理 (73)第⼋节地下⽔环境影响评价专题⽂件的编写要求 (74)⼀、环境影响评价⼯作⽅案——地下⽔专题 (74)⼆、环境影响报告书——地下⽔环境影响专题报告 (75)参考⽂献 (76)第四章地下⽔环境影响评价第⼀节⽔⽂地质基础知识⼀、⾃然界⽔循环地球上的⽔,以⽓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存在于⼤⽓圈、⽔圈、岩⽯圈及⽣物圈中。
地球上⽔的总量约为15亿km3。
其中绝⼤部分(约13.7亿km3)储存于海洋中,河流湖泊中的⽔约75.12万km3,地⾯以下17km以内地下⽔的总量约为841.7万km3,其中约有50%以上储存于地⾯以下1 km的范围内。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09.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进入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且有一定供水规模的现用、备用和规划的 地下水饮用水水源。 •10.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小于一定规模(人口一般不少于1000)的地下水饮用水水源 地。 •11.地下水环境现状值:建设项目实施前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值。 •12.地下水污染对照值:调查评价区内有历史记录的地下水环境指标统计值,或评价区内受 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小的地下水水质量指标统计值。 •13.地下水污染:人为原因直接导致地下水化学、物理、生物性质改变,使地下水水质恶化 的现象。 •14.正常状况:建设项目的工艺设备或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因居均达到设计要求条件下的运 行状况。(如防渗系统的防渗能力达到了设计要求,防渗系统完好,验收合格)
环境影响评价
地下水环境
PPT制作;任建建 邹维远 秦洪宇 讲课;张天曦 王艺杰
编辑ppt
1.适用范围
01 规定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 法和要求。
02 适用于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0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执行。
编辑ppt
编辑ppt
2.一级评价要求
1 详细掌握调查评价区环境水文地 质条件,主要包括含(隔)水层结 构及分布特征、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地下水流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各含水层之间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 之间的水力联系等,详细掌握调查 评价区内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与规
编辑ppt
划。
2.一级评价要求
2开展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详细掌 握调查评价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和地下水动态 监测信息,进行地下 水环境现状评价。
4-全国矿山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培训材料
4-全国矿山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培训材料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矿山开采区专题培训讲义(2013年)技术组二零一三年五月目录1 总论31.1 目的意义31.2调查范畴及对象 41.3 技术路线41.4调查用标准与规范72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地下水调查与评判72.1完善清单 72.2确定重点调查对象72.3资料收集与现场踏勘82.3.1 资料收集82.3.2 现场踏勘92.3.3人员访谈102.4调查监测 102.4.1地下水监测点布设102.4.2土壤监测布点122.4.3地表水监测布点122.4.4制定地下水监测布点方案122.4.5监测项目122.4.6 监测频次142.4.7样品采集与分析142.4.8质量操纵142.5地下水质量评判和污染现状评判162.5.1地下水质量评判162.5.2地下水污染现状评判172.6地下水污染咨询题和成因分析 173附件要求183.1所需信息资料清单183.2所需信息图件清单18附件一:矿山代码与规模分类表20附件二:矿山开采区差不多情形调查表23表2-4-1 矿山开采区清单 23表2-4-1 矿山开采区基础信息调查表 26表2-4-2 矿山废弃物排放情形调查表1表2-4-3 矿山现场勘察表12表2-4-4钻孔信息表13表2-4-5 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监测井信息表16表2-4-6地下水现场采样记录表181 总论1.1 目的意义矿产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矿业大国,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储量总值占全世界的14.6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连续快速进展,对各类矿产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矿山开采产业链在我国社会经济进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矿山开发活动引发的自身及周边区域的地下水污染咨询题也越来越突出。
2011年10月28日,《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实施,标志着地下水污染防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以后5-10年内的要紧工作任务,开展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与评判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是为了摸清全国地下水的基础环境状况,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进一步推进地下水爱护的基础和重要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内容结构)录第一节水文地质基础知识 (1)一、自然界水循环 (1)二、地下水赋存条件 (1)三、含水层与隔水层 (3)四、蓄水构造 (4)五、含水层的埋藏条件 (4)六、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迳流 (6)七、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定律 (9)第二节地下水的理化性质与水质污染 (10)一、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10)二、地下水运移过程中的物理、化学作用 (15)三、地下水污染 (16)第三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与技术要求 (19)一、评价工作分级 (19)二评价工作技术要求 (24)第四节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 (25)一、基本要求 (25)二、污染源调查 (26)三、地质环境现状调查 (27)四、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27)五、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 (30)六、调查资料的研究与应用 (33)七、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5)第五节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40)一、基本要求 (40)二、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41)三、Ⅰ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 (49)四、Ⅱ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 (62)第六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71)一、评价原则 (71)二、评价范围 (71)三、评价方法 (71)四、评价要求 (71)第七节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72)一、原则与要求 (72)二、保护措施与对策 (72)三、污染含水层的治理 (74)第八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文件的编写要求 (74)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地下水专题 (74)二、环境影响报告书——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题报告 (75)参考文献 (76)第四章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水文地质基础知识一、自然界水循环地球上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存在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物圈中。
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5亿km3。
其中绝大部分(约13.7亿km3)储存于海洋中,河流湖泊中的水约75.12万km3,地面以下17km以内地下水的总量约为841.7万km3,其中约有50%以上储存于地面以下1 km的范围内。
在太阳热能及重力作用下,地球上的水由水圈进入大气圈,经过岩石圈表层及生物圈再返回水圈,如此循环不已。
水循环的上限可达地面以上16km的高度,即大气的对流层,下限可达地面以下平均2km左右的深度,即地壳中空隙比较发育的部分。
二、地下水赋存条件(一)岩石中的空隙地下水赋存于岩石空隙中,岩石空隙既是地下水的储容场所,又是地下水的运动通道。
空隙的多少、大小、连通情况及分布规律,决定着地下水分布与运动的特点。
将空隙作为地下水的储容场所与运动通道研究时,可以分为三类,即:松散岩类中的孔隙、坚硬岩石中的裂隙、易溶岩石中的溶穴与溶蚀裂隙。
1.孔隙松散岩类由大大小小的颗粒组成,在颗粒或颗粒的集合体之间存在着相互连通的空隙,因是小孔状,称作孔隙。
2.裂隙固结的坚硬岩石,包括沉积岩、岩浆岩与变质岩。
其中不存在或很少存在颗粒之间的孔隙,岩石中主要存在各种成因的裂隙,即成岩裂隙、构造裂隙与风化裂隙。
3.溶穴与溶蚀裂隙易溶的沉积岩,如岩盐、石膏、石灰岩、白云岩等,由于地下水对裂隙面的溶蚀而成溶蚀裂隙,进一步溶蚀便形成空洞就是溶穴或称溶洞。
衡量岩石中空隙发育程度的指标是空隙度,对应以上三种空隙分别称孔隙率、裂隙率和岩溶率。
虽然三者都是说的岩石中空隙所占整体岩石的体积比,但在实际意义上区别很大:松散岩类空间上颗粒变化较小,而且通常是渐次递变的,因此,对某一类岩性所测得的孔隙率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以适用于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受岩性及应力的控制,一般发育很不均匀,某一处测得的裂隙率只能代表一个特定部位的情况,适用范围有限;岩溶发育一般不均匀,利用现有的办法,实际上很难测得能够说明某一岩层岩溶发育程度的岩溶率。
即使求得了某一岩层的平均岩溶率,也仍然不能代表真实的岩溶发育情况。
因此,岩溶率的测定方法及其意义,都不值得进一步探讨。
岩石空隙的发育程度,实际上远比上面所讨论的复杂。
例如:松散岩类固然主要发育孔隙,但某些粘性土失水干缩后可以产生裂隙,这些裂隙的水文地质意义往往超过其原有的孔隙;成岩程度不高的沉积岩,往往既有裂隙又有孔隙;易溶岩在同一岩层的不同部位,由于溶蚀强度不均一,有的部分主要发育裂隙,有的部分主要发育溶穴。
因此,进行工作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分析空隙的形成原因及控制因素,弄清其发育规律。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分析地下水的储存与运动条件。
(二) 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岩石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水。
存在于岩石空隙中的有结合水、重力水及毛细水,另外还有气态水和固态水。
组成岩石的矿物中则有矿物结晶水。
1.结合水松散岩类的颗粒表面及坚硬岩石的裂隙壁面均带有电荷,水分子受静电作用在固体表面受到强大的吸力,排列较紧密,随着距离增大,吸力逐渐减弱,水分子排列渐为稀疏。
受到固体表面的吸力大于其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便是结合水。
结合水被束缚在固体表面,不能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运动。
2.重力水距离固体表面更远的那部分水分子,重力影响大于固相表面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由运动,这部分水就是重力水。
3.毛细水松散岩类中细小孔隙通道可构成毛细管。
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地下水沿着细小孔隙上升到一定高度,这种既受重力又受毛细力作用的水,称为毛细水。
毛细水广泛存在于地下水面以上的包气带中。
(三)与地下水储容、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1.空隙的大小当空隙足够大时,空隙中既有结合水又有重力水;微细的空隙,若颗粒间距小于结合水厚度的两倍,空隙中便全部充满结合水,而不存在重力水。
在粘性土的微细孔隙及基岩的闭合裂隙中,几乎全部充满着结合水。
而砂砾石、具有宽大张开裂隙及溶穴的岩层中,几乎全是重力水,结合水的量微不足道。
2.容水度即岩石中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的体积与溶水岩石体积之比,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显然,在数值上溶水度与孔隙率、裂隙率、岩溶率相等。
但是,对于膨胀性的粘土来说,充水后体积扩大,容水度可以大于孔隙度。
3.持水度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释水时,一部分水从空隙中流出,另一部分水以结合水、触点毛细水的形式保持于空隙中。
持水度是指受重力影响释水后岩石仍能保持的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岩石空隙比表面积越大,结合水含量就越大,持水度也越大。
颗粒细小的粘性土比表面积很大,有时其持水度可以等于容水度,即没有重力水给出;中、粗砂的持水度较小;具有宽大张开裂隙与溶穴的岩石,持水度是微不足道的。
4.给水度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给水度在数值上等于容水度减去持水度。
粗颗粒大空隙的岩石给水度接近容水度;粘性土及微细裂隙的岩石的给水度很小或等于零(见表4-1)。
表4-1 常见松散岩类的孔隙度与给水度参考值[3]5.岩石的透水性及其影响因素岩石的透水性是指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
其定量指标是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是反映岩石透水性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水在岩石中流动所受阻力情况,与空隙类型、大小及水的粘滞阻力有关。
表4-2给出了黄、淮、海平原地区渗透系数的经验值供参考。
表4-3为常见岩石透水程度参照表。
空隙大小及空隙多少决定着岩石透水性的强弱,但两者的影响并不相等,空隙大小经常起决定性作用。
对于松散岩类来说,孔隙度变化较小,给水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透水性的好坏。
三、含水层与隔水层 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含水层不但储存有水,而且水可以在其中运移。
隔水层则是不能透过和给出水,或透过和给出水的数量很小的岩层。
划分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标志并不在于岩层是否含水,关健在于所含水的性质。
空隙细小的岩层,所含的几乎全是结合水。
而结合水在通常条件下是不能运动的,这类岩层起着阻隔水通过的作用,所以构成隔水层。
空隙较大的岩层,则含有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能透过和给出水,即构成含水层。
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划分又是相对的,并不存在截然的界限。
例如,粗砂层中的泥质粉砂夹层,由于粗砂的透水和给水能力比泥质粉砂强,相对而言,后者可视为隔水层。
而同样的泥质粉砂若夹在粘土层中,由于其透水和给水的能力比粘土强,又当视为含水层了。
在一定条件下,含水层与隔水层可以互相转化。
例如在正常条件下,粘性土层,特别是小孔隙的粘土层,由于饱含结合水而不能透水与给水,起着隔水层的作用。
但当孔隙足够大时,在较大的水头差作用下,部分结合水会发生运动,粘土层便能透水并给出一定数量的水。
这种现象实际上普遍存在着。
对于这种兼具隔水与透水性能的岩层,可称为半含水——半隔水层。
所谓的越流渗透主要是在这类岩层中进行的。
含水层只是个形象的名称,对松散岩土是比较合适的。
因为松散岩土多呈层状,其间孔隙的分布连续而均匀,因此赋存的地下水也呈连续均匀的层状分布。
但对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及可溶性岩石中的溶隙,由于空隙发育的不均匀性,其中的地下水并非为层状分布,而只在岩层的某些部位,有若干裂隙、溶隙发育且互相连通时,才分布有水。
例如:当一条大的断层穿越不同岩性的地层时,只有在断裂带中水的分布连续且比较均匀。
又如在岩溶化的地层中,只有在溶隙发育的部位才含有水,而并非整个岩层都含有水。
因此,在这样一些情况下,将含水岩体统称为“含水层”是不恰当的,通常就称其为含水系统。
所谓系统,是针对地下水的赋存和运移而言,即指岩体中在一定程度上和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连通的空隙。
在一个系统中的地下水,可将其看成一个整体,具有统一的水力联系,即当这个系统的某些部位接受外界水补给时,整个系统的水量就将增加;而当系统中任何一处向外排水或人为取水时,则整个含水系统的水量将减少。
此外,当我们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或对地下水的运动、转化进行研究时,所注重的不仅仅是地下水的分布状况,更重要的还有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因此,对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按系统概念进行研究将更为全面和合理。
从这个意义上说,赋存地下水的岩土,不论其空隙属性是裂隙、溶隙或孔隙,都可称为地下水含水系统,包括孔隙含水系统、裂隙含水系统和岩溶含水系统等。
含水层的构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概括起来应具备下列条件:1.要有储水空间构成含水层首先要有储水空间,也就是说应当具有孔隙、裂隙或溶隙等空间。
岩层的储水空间越大、数量越多、连通性越好,则透水性能就越好,重力水就越容易入渗、流动。
这种条件下有利于形成含水层。
2.要有储存地下水的地质构造条件有利于地下水储存的地质构造条件是指,在透水性良好的岩层下存在有隔水(不透水或弱透水)的岩层,以免重力水向下全部漏失;或在水流方向上有隔水岩体阻挡,以滞存地下水。
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于空隙中的重力水,较长久的储存起来,充满岩层空隙,形成含水层。
3.具有良好的补给来源岩层具备了良好的储水空间和构造条件,如果水源不足,仍不能成为含水层,因为这种岩层在枯水期往往会干枯。
只有当岩层有了充足的补给来源,对供水有一定实际意义时,才能构成含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