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合集下载

2020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2020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2020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蓝色字体表示新增内容,红色字体表示删减内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的目的是证明采用建立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在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也需进行验证。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变更药品生产工艺或制剂组分、修订原分析方法时,需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

质量控制中采用的方法包括理化分析方法和生物学测定方法,其中理化分析方法的验证原则与化学药品基本相同,所以可参照本指导原则进行,但在进行具体验证时还需要结合生物制品的特点考虑;相对于理化分析方法而言,生物学测定方法存在更多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指导原则不涉及生物学测定方法验证的内容。

验证的分析项目有:鉴别试验、限量或定量检查、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以及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中药中其他残留物、添加剂等)的测定。

药品溶出度、释放度等检查中,其溶出量等的测定方法也应进行必要验证。

鉴别试验、杂质测定(限度或定量分析)、含量测定和特性参数(如:药物溶出度、释放度等)。

验证的指标有: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在分析方法验证中,须用标准物质进行试验。

由于分析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并随分析对象而变化,因此需要视具体情况拟订验证的指标。

表1 中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验证指标可供参考。

方法验证内容如下。

三一、专属性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分析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能力。

鉴别反应、杂质检査和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

如方法专属性不强,应采用多种不同原理的方法予以补充。

1.鉴别反应应能区分可能共存的物质或结构相似的化合物。

不含被测成分的供试品,以及结构相似或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应均呈阴性反应。

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是对药品质量分析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药品品质标准是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而药品分析方法则是用于检测和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因此,对药品分析方法的验证是确保药品质量标准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

首先,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将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从“验证药品标准对于药品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调整为“评估药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线性和稳定性”。

这一调整体现了药品分析方法验证的目标是评估方法的整体性能,包括准确性、重复性、线性范围和方法稳定性等方面的指标。

其次,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对药品分析方法验证的流程进行了调整和细化。

其中,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主要步骤包括方法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结论,其中实验操作包括样品制备、实验条件和仪器参数的设置等。

这一调整使得药品分析方法验证的过程更加明确和规范化。

另外,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修订了关于药品分析方法验证的具体技术要求。

具体要求包括验证样品的选择、样品预处理方法、样品溶液的制备、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标定等方面。

这些具体要求的修订与更新,旨在确保药品分析方法验证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还强调了药品分析方法验证结果的解释和报告。

验证结果的解释需要基于统计学原理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确保验证结论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验证结果报告应包括验证目的、方法和实验条件、实验数据和数据分析、结论和建议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药品质量评价和管理。

总之,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对药品分析方法验证进行了细化和完善。

这一调整旨在提高药品质量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这也体现了《中国药典》不断改进和完善药品质量标准体系的追求,以适应药品质量管理的新要求和挑战。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此对杂质限度试验,需证明方法具有足够低的检测限,
以保证检出需控制的杂质。
➢两种方法:直观法、信噪比法。
编辑课件
方法验证的具体内容
直观法
直观评价可以用于非仪器分析方法,也可用于仪器分 析方法。检测限的测定是通过对一系列已知浓度被测物 的试样进行分析,并以能准确、可靠检测被测物的最小 量或最低浓度来建立。
杂质检查
➢为何要作专属性-作为纯度检查,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应确保可检出被 分析物中杂质的含量。
➢试验方法
杂质可获得的情况下-向供试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杂质
在杂质不能获得的情况下 -
采用另一种合理但分离或检测原理不同的 方法 将供试品破坏后与破坏前比较
编辑课件
方法验证的具体内容
专属性
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目的-得到供试品中被分析物的含量或效价的准确结果。
范围 ➢定义:系指能够达到一定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线性,测
试方法适用的试样中被分析物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特点:范围是规定值,在试验研究开始前应确定验证的
范围和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可采用符合要求的原料药配制成不同的浓度,
按照相应的测定方法进行试验。
编辑课件
方法验证的具体内容
➢不同项目范围的确定-原则上应根据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和
➢试验方法
杂质可获得的情况下-向供试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杂质
在杂质不能获得的情况下 - 采用另一种合理但分离或检测原理不同 的方法
将供试品破坏后与破坏前比较,必要时 进行色谱纯度检查。
编辑课件
方法验证的具体内容
线性
➢定义:系指在设计的测量范围内,检品结果与供试品
中被分析物的浓度(量)直接呈线性关系的程度。
原则:根据改变的程度进行相应的再验证,从而保证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验证

药品质量分析方法验证

(2)仪器分析法:可以用与非仪器分析法相同的方法。在分
析方法送审时,大多情况下,不必测定实际定量限,而是 用含已知浓度被测物质的样品,其浓度在所需的定量限之 上和以下,进行分析,证明定量限已足够低即可。
23
㈥ 线性和范围
1 定义
(1)线性: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数据与试样中
被测物质的浓度直接呈线性关系的程度。
16
(2)杂质分析 可向试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杂质证明
杂质测定具适当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3)含量测定 证明有杂质或辅料存在时方法不受
影响。可向试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杂质或辅料, 考察测定结果是否受干扰,并与未加杂质和辅 料的试样比较测定结果。
17
在杂质未能获得的情况下,可将含有杂质的试样进行 试验并与另一个经验证了的或药典方法比较结果。 这些比较应包括试样用强光、加热,高温、酸、碱水 解和氧化的方法进行破坏。 对于含量测定,应比较测定结果。对于色谱杂质试 验,应比较杂质图形、检出的杂质个数。 采用色谱法时,应附代表性图谱,以证明专属性,色 谱峰应适当标记,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通常是已知的,应参照国际协调会议的要求加以适当控制。
19
㈣ 检测限
1 定义
检测限(LOD或DL):为试样中能被检测出 的被测物质的最低含量或浓度。 对限度试验,只需证明被测物质的量是在某一浓度之上或之下。 LOD通常用被测物质在样品中的浓度表示。 (如百分浓度)
20
2 测定
(1)非仪器分析法:用已知浓度的被测物质,试验能被 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 (2)仪器分析法:可以用与非仪器分析相同的方法。 在分析方法送审时,大多情况下,不必测定实际检测限, 而是用含已知浓度被测物质的样品,其浓度在所需的检测 限之上或以下,进行分析,证明检测限已足够低即可。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PPT文档演模板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耐用性(变动因素)
• 气相色谱中典型的变动因素有: • 不同厂牌或不同批号的同类型色谱柱 • 固定相 • 担体 • 柱温 • 载气及流速 • 检测器温度等。
PPT文档演模板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耐用性(变动因素)
• 薄层色谱中典型的变动因素有: • 不同品牌的薄层板 • 点样方式 • 薄层展开时温度及相对湿度的变化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线性
• 定义: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 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 测定:用一储备液经精密稀释,或分别精密称样,制 备一被测物质浓度系列进行测定,至少制备5个浓度, 以测得的响应作为被测物质的函数做图,观察是否呈 线性,再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应报告相关系数、Y 轴截距、回归斜率和残差平方和,必要时, 响应可经数学转换,再进行线性回归计算。
• 典型的变动因素有:被测溶液的稳定性、样品提取次数、时间等 • 液相色谱中典型的变动因素有:流动相的组成和PH值,不同厂牌
或不同批号的同类型色谱柱、柱温、流速等。
• 气相色谱中典型的变动因素有:不同厂牌或不同批号 的同类型色谱柱、固定相、担体、柱温、载气及流 速和检测器温度等。
PPT文档演模板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 用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时,取样测定次数应有统计学意 义,至少用6次结果进行(n ≥ 6)。
• 偏差(d):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 相对偏差=
• 标准(偏)差(SD或S):
• 相对标准(偏)差(RSD):
PPT文档演模板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精密度
• 精密度包含了3个指标: • 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由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15版药典

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15版药典
验 证 的 分 析 项 目 有 :鉴 别 试 验 、限 量 或 定 量 检 查 、原料 药 或 制 剂 中 有 效 成 分 含 量 测 定 ,以及制剂中其他成分( 如防腐 剂 等 ,中药中其他残留物、添加剂等) 的测定。药品溶出度、释 放 度 等 检 查 中 ,其溶出量等的测定方法也应进行必要验证。
回收率 % = ( C _ A ) /S X 100 % 式 中 A 为供试品所含被测成分量;
B 为加入对照品量; C 为实测值。 4 . 校正因子的准确度 对 色 谱 方 法 而 言 ,绝 对 (或 定 量 )校 正 因 子 是 指 单 位 面 积 的 色 谱 峰 代 表 的待 测 物 质 的 量。待测定物质与所选 定的参照 物 质 的绝 对校 正 因子 之 比 ,即 为 相 对 校 正 因 子 。相对校正因 子计算法常应用于化学药有关物质的测定、中药材及其复方 制剂中 多指标 成分 的 测 定 。校 正 因 子 的 表 示 方 法 很 多 ,本指 导原则中的校正因子是指气相色谱法和髙效液相色谱法中的 相对重量校正因子。 相 对 校 正 因 子 可 采 用 替 代 物 (对 照 品 )和 被 替 代 物 (待测 物) 标 准 曲 线 斜 率 比 值 进 行 比 较 获 得 ;采 用 紫 外 吸 收 检 测 器 时 ,可 将 替 代 物 (对 照 品 )和 被 替 代 物 (待 测 物 )在 规 定 波 长 和 溶 剂 条 件 下 的 吸 收 系 数 比 值 进 行 比 较 ,计 算 获 得 。 5 . 数据要求 在 规 定 范 围 内 ,取 同 一 浓 度 (相 当 于 100%浓 度 水 平 )的 供 试 品 ,用 至 少 测 定 6 份 样 品 的 结 果 进 行 评 价 ;或 设 计 3 种 不 同 浓 度 ,每 种 浓 度 分 别 制 备 3 份 供 试 品 溶 液 进 行 测 定 ,用 9 份 样 品 的 测 定 结 果 进 行 评 价 。对 于 化 学 药 ,一 般 中 间 浓 度 加人量与所取供试品中待测定成分量之比控制在1 : 1 左右,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
检测限: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药品的鉴别试验和杂 质检查方法,均应通过测试确定方法的检测限。常用的方法如下。
•非仪器分析目视法:用已知浓度的被测物,试验出能被可靠地
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
• 信噪比法 :用于能显示基线噪音的分析方法,即把已知低浓度
试样测出的信号与空白样品测出的信号进行比较,算出能被可靠 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一般以信噪比为3:1或2:1时相应浓度 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检测限。
定量限: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一 定准确度和精密度。杂质和降解产物用定量测定方法研究时,应确定 定量限。
常用信噪比法确定定量限。一般以信噪比为10:1时相应的浓度: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 正比关系的程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定线性关系。制备一系列供 试样品,至少5份。以测得的响应信号作为被测物浓度的函数作图, 观察是否呈线性,再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必要时,响应信 号可经数学转换,再进行线性回归计算。
验证检测项目的分类
1、鉴别 鉴别的目的在于判定被分析物是目标化合物,而非其它物
质,用于鉴别的分析方法要求具有较强的专属性。
2、杂质检查(限度试验、定量试验) 杂质检查主要用于控制主成分以外的杂质,如有机杂质、
无机杂质等。 杂质检查要准确反应供试品的纯度特性,可分为限度试
验和定量试验两种情况。用于限度试验的分析方法验证侧 重专属性和检测限。用于定量试验的分析方法验证强调专 属性、准确度和定量限。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
1、准确度; 2、精密度 重复性
中间精密度 重现性
3、专属性; 4、检测限;
视具体方法拟订验证的内容
5、定量限;

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随着药物研究的发展,中国药典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调整,以保证药品质量的安全和有效。

近日,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发布,并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

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具体来说,对于药品质量标准的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做出了以下调整。

首先,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明确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灵敏度、特异性、系统适用性等方面。

而2024年版则进一步细化了这些要求,对各个要素提出了更加具体和严格的规定,以更好地保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2024年版将分析方法验证分为全面验证和局部验证两个级别。

全面验证适用于所有分析方法,其目的是对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全面的评价。

而局部验证则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对一些特殊分析方法进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2024年版还对分析方法验证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进行了规范,包括实验设计、样品处理、数据分析等方面。

同时,在验证过程中要求采用合适的参考品和对照品,以增加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另外,2024年版还对分析方法验证的报告内容和格式进行了统一规定。

验证报告应包括验证目的、验证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分析、验证结果等内容,并且要求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撰写和填报。

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结果评价和审核,并确保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靠性。

总之,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中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旨在提高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调整将有助于加强药品质量监管,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这也为我国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更好的参考依据,推动我国药物行业的健康发展。

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2024年版《中国药典》通则对9101号章节进行了调整,主要涉及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该调整旨在提高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药品质量控制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以下是对该调整的详细内容的介绍。

第一部分:引言和目的该部分对该章节的目的和重要性进行了介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引言: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定义和重要性进行了说明,强调该过程对药品质量控制的作用。

2.目的:明确了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和确认该方法可适用于特定药品的质量标准控制。

第二部分:验证原则该部分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详细说明。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可行性研究:强调在进行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之前,应进行可行性研究,评估该方法是否可以适用于特定药品的质量标准控制。

2.验证参数:明确了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应包括的验证参数,如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检测限、定量限等。

3.验证方案: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具体方案进行了要求。

包括验证规程的编制、实验条件的确定、验证样品的选择等。

4.验证结果的评估: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结果的评估进行了说明。

强调验证结果应能够满足药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5.验证文件的管理: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所涉及的文件、记录和资料的管理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

第三部分:验证程序该部分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具体程序进行了详细说明。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验证计划的编制:明确了编制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计划的内容和要求。

2.验证方案的制定: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方案的制定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实验设计、验证参数的选择、实验方法的确定等。

3.验证实验的进行: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实验的具体步骤和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

4.验证结果的评估和分析: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结果的评估和分析进行了说明。

5.验证报告的编制:明确了编制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有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有

体内药分作业J药剂0901 3091158012 钱晨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一、专属性1、体内:必须证明所测定的物质是原形药物或特定的活性代谢物,内源性物质和相应的代谢物不得干扰样品的测定。

对于色谱法至少要提供空白生物样品色谱图,空白生物样品外加对照色谱图记用药后的生物样品色谱图。

对于复方制剂应特别加强专属性研究,以排除可能的干扰。

2、体外: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

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专属性。

如方法不够专属,应采用多个方法予以补充。

A、鉴别反应应能与可能共存的物质或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区分。

不含被测物成分的供试品,以及结构相似或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应均呈负反应。

B、含量测定和杂质测定色谱法和其他分离方法,应附代表性图谱,以说明方法的专属性,并标明诸成分在图谱中的位置,色谱中的分离应符合要求。

二、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1、体内:根据所测定物质的浓度与响应的相关性,用回归分析方法获得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高低浓度范围为线性范围,在线性范围内浓度测定结果应达到实验要求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必须用至少6个浓度建立标准曲线,应使用与待测样品相同的生物介质,线性范围要能覆盖全部待测浓度,不允许将线性范围外推求算未知样品的浓度。

标准曲线不包括零点。

标准曲线上各浓度点的实测值与标示值的偏差(bias)在可接受范围内时,可判定标准曲线合格。

回归值系将各浓度点的响应值代人标准曲线计算所得的浓度值;标示值系指制备标准曲线时,各相应浓度点的配制浓度,标准曲线上各浓度点偏差的可接受范围一般规定为:最低浓度点的偏差在±20%以内,在其余各浓度点的偏差在±15%以内。

只有合格的标准曲线才能用于临床待测样品的浓度计算。

当线性范围较宽时,推荐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eighted least square method)进行同归计算2、体外:线性是只在设计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药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药品质量标准的分析方法验证则是确保这些标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先,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在于验证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这是因为,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依赖于科学的分析方法,只有通过验证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才能确保药品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因此,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是确保药品质量标准的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其次,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主要包括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线性范围、稳定性等方面的验证。

其中,方法的准确性是指分析方法对于目标物质的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而灵敏度则是指分析方法对于目标物质浓度变化的反应能力。

另外,线性范围是指分析方法对于目标物质浓度变化的线性范围,而稳定性则是指分析方法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性能。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验证,可以全面评估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再次,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方法主要包括对照法、回收率法、精密度法、特异性验证等。

其中,对照法是通过与已有的标准方法进行对照,评估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回收率法则是通过向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目标物质,再进行测定和计算回收率,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精密度法是通过重复测定同一样品,评估方法的精密度;特异性验证则是通过与其他成分的干扰实验,评估方法的特异性。

通过这些方法的验证,可以全面评估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最后,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意义在于确保药品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药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因此,在进行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验证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验证,才能确保药品质量标准的有效实施,为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第三章药品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验证

第三章药品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验证

2、药物中氯化物杂质检查的一般意义在于 A、它是有疗效的物质 B、它是对药物疗效有不利影响的物质 C、它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物质 D、可考核生产工艺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E、检查方法比较简便
3、药物纯度合格是指 A、含量符合药典的规定 B、符合分析纯的规定 C、绝对不存在杂质 D、对病人无害 E、不超过该药物杂质限量的规定
[B型题]
色谱法的应用
A. 色谱峰面积法
B. 色谱峰高法
C. 两者均可用
D. 两者均不可用
5. 归一化法测定杂质总量
6. 测定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7. 色谱峰拖尾因子在0.95-1.05之间
8. 色谱峰拖尾因子小于或大于0.95-1.05
A. 不含粘合剂而含有荧光剂的硅胶 B. 用于测定生物制品效价的方法 C. 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 D. 柱效衡量参数 E. 分配系数为零的组分的保留时间 9. HF254 10.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11. 理论塔板数
练习题(四)
1、鉴别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2、鉴别试验包括哪些项目?其依据分别是什么? 3、常用的鉴别方法有哪几种?对药物鉴别方法有 哪些要求? 4、影响鉴别试验的因素有哪些? 5、什么是反应灵敏度?可用什么量来表示?为何 要做灵敏度试验和空白试验?
[A型题]
练习题(五)
1、药物中氯化物杂质检查的一般意义在于: A、它是有疗效的物质 B、它是对药物疗效有不利影响的物质 C、它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D、可考核生产工艺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E、检查方法比较简便
4.用信噪比表示检测限时,信噪比一般 应为
A.1∶1 B.2∶1 C.3∶1 D.4∶1 E.5∶1
5.血浆样品中去除蛋白的方法有:
A.加入甲醇 B.加入盐酸 C.加入硫酸铵 D.加入三氯醋酸 E.加水稀释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5. 数据要求 在规定范围 内, 取 同 一 浓 度 (相 当 于 100% 浓 度 水 平 ) 的供试品,用至少测定6次的结果进行评价;或设计3个不 同浓度,每个浓度分别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用9 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对于化学药,一般中间浓度加入量与 所取供试品中待测定成分量之比控制在1∶1左右,建 议 高、 中、低浓度对照品加入量与所取供试品中待测定成分量之比 控制在1.2∶1,1∶1,0.8∶1 左 右, 应 报 告 已 知 加 入 量 的 回收率 (%),或测定结 果 平 均 值 与 真 实 值 之 差 及 其 相 对 标 准偏差或置信度 (又称置信水平,是指以测量值为中 心, 在 一定范围内,真实值出现在该范围内的几率,通常情况下置 信度的设定值是95%);可信 限;对 于 中 药, 一 般 中 间 浓 度 加入量与所取供试品中待测定成分量之比控制在1∶1左 右, 建议高、中、低浓度对照品加入量与所取供试品中待测定成 分量之比控制在 1.5∶1,1∶1,0.5∶1 左 右, 应 报 告 供 试 品取样量、供试品中含有量、对照品加入量、测定结果和回 收率 (%) 计 算 值, 以 及 回 收 率 (%) 的 相 对 标 准 偏 差 (RSD%) 或置信度对于 校 正 因 子, 应 报 告 测 定 方 法、 测 定 结果和 RSD%。样品 中 待 测 定 成 分 含 量 和 回 收 率 限 度 关 系 可参考表2。在复杂基质 痕 量 组 分 (<0.01%) 和 超 痕 量 组 分 (约0.0001%) 及 其 多 成 分 的 分 析 中, 回 收 率 限 度 可 适 当放宽。
③视具体情况予以验证。 方法验证内容如下。
一、 准确度
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 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 (%) 表示。准确度应在规定的 范 围 内测试。

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中国药典》版第四部.pdf

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中国药典》版第四部.pdf
方 法 4 红 外 光 谱 (I R ) 定 量 分 析 方 法 ,获 得 供 试 品 晶 型 含量数据。
采 用 IR 法可以对晶型原料药或固体制剂进行定量分析, 常用的方法为相对峰强度法。
晶型特征峰选取原则:① 分 别 选 取 2 种 晶 型 特 有 的 红外 光 谱吸收峰作为特征峰。② 2 种 晶 型的 特征 峰 应 独 立 而 不 受 对方 干 扰 。③特征峰强度应与晶型成分含量呈对应线性关系。
表 1 检验项目和验证指标
内容
(b )混 晶原料药分析:当不同晶型含量与热焓呈正比关 系 ,采 用 精 密 称 量 配 制 不 同 晶 型 含 量 的 混 晶 样 品 ,建立 晶 型 含 量 与 热 焓 值 的 线 性 关 系 ,绘 制 标 准 曲 线 ,定 量 测 定 混 晶 样 品中的晶型含量。
( c ) 方 法 说 明 :① 仅 适 用 于 晶 型 原 料 药 定 量 分 析 。②对 熔 融 吸 热 峰 值 相 差 大 的 混 晶 原 料 供 试 品 ,建 立 标 准 曲 线 时 线 性 范 围 较 宽 ;熔 融 吸 热 峰 值 相 差 小 的 混 晶 样 品 ,建 立 标 准 曲 线 时 线 性 范 围 较 窄 。③ 有 时 DSC法 仅 能 作 为 限 量 检 测 方 法 。
(b )制 剂 中 晶 型 原 料 药 成 分 分 析 :采 用 相 对 峰 强 度 法 时 分别选择晶型原料药特征吸收峰位置h 与空白辅料的特征 吸 收 峰 位 置 b2,在 同 一 红 外 光 谱 图 上 读 取 2 种 晶 型 成 分 的 特 征 吸 收 峰 的 吸 光 度 值 八 1与 A 2,计 算 二 者 特 征 吸 收 峰 的 吸 光度比值~通过配 制一 系列含有 不同 质量晶型原料 与空白 辅 料 比 例 混 合 样 品 ,建 立 特 征 吸 收 峰 的 吸 光 度 比 值 的 对 数 值 与 晶 型 原 料 药 含 量 间 的 线 性 关 型原料药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存档
将报告进行存档,以便日后查阅和参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02
格式规范
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报告, 确保内容完整、条理清晰。
结论
根据验证结果和方法学评价,得出 结论并提出建议。
04
报告审核与批准
审核
由专业人员对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报告内容完整、准确、规范。
批准
经过审核后,由相关部门或负责人批准报告,使其成为正式的分析 方法验证报告。
检测限和定量限
评估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以确定方法的灵敏 度和准确性。
精密度和准确度
通过实验数据评估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确保 方法的可靠性和重现性。
验证过程
1 2
实验设计
根据验证目的和方法选择,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数据收集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详细的数据。
3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各项参数指标。
验证结果评价
评价标准
依据预先设定的标准或行业标准,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结论
根据验证结果,得出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结论,并给出建议或改进措施。
03 验证流程与操作
验证备
确定验证方案
根据药品质量标准要求,制定验 证方案,明确验证目的、范围、 方法、操作步骤等。
准备仪器与试剂
根据验证方案,准备所需的仪器 设备、试剂、标准品等,确保其 准确性和可靠性。
规范性
验证过程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指导原则的要求
可重复性
验证结果应具有可重复性,以确保分析方法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药品生产技术《项目五 药物含量计算 药物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专属性》

药品生产技术《项目五 药物含量计算  药物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专属性》
第四页,共四页。
第三页,共四页。
内容总结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专属性。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应能与其它共存的物质或相似 化合物区分,不含被测组分的样品均应呈现负反应。(二)含量测定和杂质测定。在能获得杂质的情况下,可加到试样中,考察 对结果的干扰。在杂质和降解物不能获得的情况下,可用已验证方法或药典方法进行对照。也可用对试样加速破坏的方法,比较 两种方法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专属性
第一页,共四页。
专属性
专属性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 性。 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 (一)鉴别反应 应能与其它共存的物质或相似化合物区分,不含被测组分的样品均应呈现负反应。
第二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共四页。
专属性
(二)含量测定和杂质测定 色谱法和其他分离法,应附代表性的图谱,以说明专属性。
图中应注明各组分的位置,色谱法中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在能获得杂质的情况下,可加到试样中,考察对结果的干扰。
在杂质和降解物不能获得的情况下,可用已验证方法或药典方法进行对照;也可用对试样加速破坏的方 法,比较两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于能显示基线噪音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方法),是把已知低浓度
试样测出的信号与空白样品测出的信
号进行比较,算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
的最低浓度或量。一般以信噪比(S/N)
3∶1或2∶1时的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
的量确定检测限。
(1)空白值=0时;①测定背景10次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上,求出标准差σb。②将σb乘以三倍; ③在工作曲线上求出3σb相对应的浓度 Xb;即为方法的检出值; (2)空白值不等于0;①测定背景10次
剂等)的测定; 5. 溶出度、释放度等功能检查中的溶
出量等的测试方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验证内容
验证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 (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 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 围和耐用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 准确度(accuracy)
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 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用百分回收率 表示。
2. 中间精密度 同一实验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 备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3. 重现性(reproducibility)不 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 的精密度。
数据要求:需报告RD,RSD和可 信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
测定回收率R(recovery)的具体方法 可采用“回收试验法”和“加样回收试验 法”。
回收试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空白+已知量A的对照品
(或标准品)测定,测定值为M
回收 R率 M空 白 10% 0 A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加样回收试验 已准确测定药物含量 P的真实样品+已知量A的对照品(或 标准品)测定,测定值为M
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标准(偏)差(SD或S)
S
xi x2
n 1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相对标准(偏)差(RSD),也称 变异系数(CV)
RSD S 100% x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重复性(repeatability):在 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 所得结果的精密度;在规定的范围内, 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制备三 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或把被测物 浓度当作100%,至少测6次进行评价。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制剂可用含己知量被测物的各组 分混合物进行测定,即采用在空白辅 料中加入原料药对照品的方法。
如不能得到制剂的全部组分,可 向制剂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物进行测 定,或与另一个已建立准确度的方法 比较结果。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药分析的准确度一般用加样回 收试验衡量。中药回收率一般要求在 95~105%范围内,有些方法操作步骤 繁多时,可要求在90~110%范围内。 RSD一般在2%以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常用信噪比法确定定量限,一般 以信噪比(S/N)为10∶1时相应的浓 度或注入仪器的量进行确定,也可按 1984年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 (IVPAC)规定:用仪器所测空白背景响 应标准差(SD)的10倍为估计值,再 经试验确定方法的实际测定下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LOD)
检测限系指试样在确定的实验 条件下,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 浓度或含量。
是限度检验效能指标,无需定 量测定,只要指出高于或低于该规 定浓度即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非仪器分析目视法 用已知浓度的被测物,试验出能
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
2.信噪比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用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药品质量标准起草时,分析方法 需经验证。
(二)药物生产方法变更、制剂的组分 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分析方 法需经验证。
三、需验证的分析项目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鉴别试验; 2. 杂质定量或限度检查; 3. 原料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4. 制剂中其它成分(降解产物、防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杂质定量测定的准确度 可向原料药或制剂中加入已知量
杂质进行测定。如果不能得到杂质或 降解产物,可用本法测定结果与另一 成熟的方法进行比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精密度(precision) 精 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同一个均匀 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
RMP100% A
数据要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 果评价,如制备高、中、低三个不同 浓度样品各测三次。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原料药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 样品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结果与 已建立准确度的另一方法测定的结果 进行比较。
以上,求出标准差σb ;②将σb 乘以 三倍;③在工作曲线上求出3 σb 相对 应的浓度Xb ;④将求得的对应浓度值 加上空白值即得该方法的检出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定量限(1imit of quantitation,LOQ)
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 最低量,结果应具有一定准确度和精 密度要求。
的接近程度。用偏差(d)、标准偏差 (SD)、相对标准偏差(RSD)(变异系数, CV)表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偏差(d):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dxi x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相对偏差=
A 平 平均 均 1 值 值 000 0A A -B B10000
允许差:容量分析(中和法、非水滴定 法、银量法、络合滴定法、重氮化法、 氧化还原法)≤0.3%;重量法≤ 0.5%; 氧瓶燃烧法≤ 0.5%;仪器分析≤ 3%、 凯氏定氮法≤ 1%
仪器分析:通过测定一组空的 样品的背景信号后计算标准差S。以 1OS来估算定量限度。(以定量限度 制备的样品来验证)
非仪器分析:通过分析己知被测 物浓度的样品并确定一个样品中被 测物可被准确和精密测定出的最低 浓度(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