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江老师选修35第四章核能一春季第14周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5教学设计 4.4 核能利用与环境保护 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3-5教学设计 4.4 核能利用与环境保护 教案

4.4核能利用与环境保护(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核反应堆。

了解常用裂变反应堆的类型,了解核电站及核能发电的优缺点。

2.知道轻核的聚变能够释放出很多的能量,如果能加以控制将为人类提供广阔的能源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培养他们归纳与概括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导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更加热爱科学、勇于献身科学。

2.认识核能的和平利用能为人类造福,但若用于战争目的将给人类带来灾难,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为人类早日和平利用核聚变能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我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前苏联用了四年,美国用了7年。

学生:学生认真仔细地听课点评:通过介绍我国第一氢弹爆炸,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二)进行新课1、核电站核核反应堆各组成部分在核反应中起什么作用?铀棒由浓缩铀制成,作为核燃料。

控制棒由镉做成,用来控制反应速度。

减速剂由石墨、重水或普通水(有时叫轻水)做成,用来跟快中子碰撞,使快中子能量减少,变成慢中子,以便让U235俘获。

冷却剂由水或液态的金属钠等流体做成,在反应堆内外循环流动,把反应堆内的热量传输出,确保反应堆的安全。

学生回答:水泥防护层用来屏蔽裂变产物放出的各种射线,防止核辐射。

核能发电的优点、缺点?优点:①污染小;②可采储量大;③比较经济。

缺点:①一旦核泄漏会造成严重的核污染;②核废料处理困难。

点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基本正确即可。

补充:了解常用裂变反应堆的类型:秦山二期、大亚湾二期是压水堆,秦山三期是沸水堆。

教学体会本节课虽然教学要求不高,但却是开展中学科技教育活动的生动内容。

然而课本的编写,却限于篇幅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问题:“科学结论几乎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学生体验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解释全部过程。

高中物理第4章核能4.4核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教案鲁科版选修3-5(new)

高中物理第4章核能4.4核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教案鲁科版选修3-5(new)

4.4 核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核反应,会写出人工转变方程;(2)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人造和天然放射性物质的主要不同点;(3)了解放射性在生产和科学领域的应用;(4)知道放射性污染及其对人类和自然产生的严重危害,了解防范放射线的措施,建立防范意识.2、过程与方法:渗透和安全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应用已有知识、处理加工信息、探求新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教学难点: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中遵循的规律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1)挂图,实验器材模型,课件等;(2)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一)引入新课前面已经学习了核反应的一种形式:衰变。

本节课我们要学习核反应的另一种形式:人工转变以及人工转变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和核辐射的防护.(二)进行新课1、核反应: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叫核反应。

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H O He N 1117842147+→+ n C He Be 101264294+→+ 例如:写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1)1123Na 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质子(2)1327Al 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中子(3)816O 俘获1个中子后放出1个质子(4)1430Si 俘获1个质子后放出1个中子理解并记住核反应方程,通过方程理解核反应中遵循的规律。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放射性同位素: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和人造两种,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Al He P (3)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放射强度容易控制;形状容易控制;半衰期短,废料容易处理.(4)凡是用到射线时,都用人造放射性同位素。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核能4.1核力与核能教案鲁科版选修3-5.doc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核能4.1核力与核能教案鲁科版选修3-5.doc

2021-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核能4.1核力与核能教案鲁科版选修3-5■课标要求・课标解读1 .知道核力的概念、特点及自然界存在的四种根本相互作用.2 . 了解核素的核素图,知道稳定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比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3 . 了解结合能平均结合能的概念,知道两种释放核能的方式,知道核反响中的质量亏损.4 .知道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理解质量与能量是“对应〞关系而不是“转化〞关系.・教学地位本节是本章的第一节内容,可先通过有关核能的新闻报道或太阳中核反响对地球的作用,以及原子弹、核电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告诉学生核能的两种释放方法,从而导入核力概念,讲解核素、结合能、平均结合能,掌握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并能进行计算.告诉学生全章结构以及本节和其他章节的关系. 通过对核素图的分析, 让学生掌握核素图的特点,了解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都是核能的释放方式, 并使学生建立物理学习和研究科学的方法.・新课导入建议问题导入提问1:氯原子核中有两个质子,质子质量为m= 1.67 X 10 27kg,带电量为元电荷e =1.6 x 10-七,原子核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5 m,那么两个质子之间的库仑斥力与万有引力两者相差多少倍?〔两者相差1036倍〕提问2:在原子核那样狭小的空间里, 带正电的质子之间的库仑斥力为万有引力的1036倍,那么质子为什么能挤在一起而不飞散?会不会在原子核中有一种过去不知道的力, 把核子束缚在一起了呢?今天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L看教材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同学之间可进行讨论| ?步骤1:导入新课,本节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可多提问几个学生?错误!步骤7: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验证学习情况步骤6:完成“探究3〞重在讲解规律方法技巧步骤5:师生互动完成“探究 炉 方式同完成探究1相同 步骤4:让学生完成【迁移应用】,检查完成情况并点评|二1 」|核力与核的稳定性1 .根本知识 (1)核力把原子核中的核子维系在一起的力.(2)核力特点①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 2_fm(1 fm = 10 15 m)左右,它不能延伸到 3_fm 以外. ②当两核子间距离减小时,核力也EBE 减小,至一定值时,核力表现为斥力. ③核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假设两质子之间的距离为 1 fm ,库仑力是200 N 左右,核力 必须非常强才能抵消所有质子库仑力的作用.(3)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4)核素图用横坐标表示质子数, 纵坐标表示中子数,每一种核素用一小方块表示, 所得到的图象. (5)核的稳定性①核素的稳定区:几乎全落在一条曲线上,或紧靠曲线的两侧区域.②稳定核素的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关系: 随着Z 的增加,稳定核素的中子数越来越大于质 子数.2 .思考判断(1)原子核内的质子间均存在核力和库仑力.(X ) (2)稳定原子核的质子数总>是与中子数相等.(X ) (3)对质子数较多的原子核,其中的中子数起到增加核力、 维系原子核稳定的作用.(,)3 .探究交流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 在原子核狭小的空间里, 带正电的质子为什么能挤在一起而不飞散?【提示】 组成原子核的相邻的核子间存在核力.1 .(1)结合能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所释放的能量. (2)平均结合能①定义:平均每个核子的结合能.②意义:平均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难别离成单个核子. (3)质量亏损①质量亏损:任何一个原子核的质量总是小于组成它的所有核子的质量之和, 这一差值称为质量亏损.步骤8:先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的主要知识,教师点评,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 检测】理教材 自查白测 阖"建■地〞自主学 同区I②能量计算:质量亏损说明核子组成原子核放出能量,其大小为 A E= A me.2 .思考判断(1)原子核的核子数越多,平均结合能越大.(X ) (2)质量亏损是由于这局部质量转化为能量.(X ) 3 .探究交流有人认为质量亏损就是核子的个数变少了,这种熟悉对不对?【提示】 不对.在核反响中质量数守恒即核子的个数不变,只是核子组成原子核时, 仿佛变“轻〞 了一些, 原子核的质量总是小于其全部核子质量之和, 即发生了质量亏损, 核子的个数并没有变化.【问题导思】1 .原子核越大越稳定吗?2 .结合能是原子核具有的能量吗?3 .平均结合能和结合能存在什么关系? 1 .结合能由于核子间存在着强大的核力,原子核是一个巩固的集合体.要把原子核拆散成核子, 需要克服核力做巨大的功,或者需要巨大的能量.例如,用强大的 丫光子照射笊核,可以 使它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从实验知道只有当光子能量等于或大于 2.19 MeV 时,这 个反响才会发生.同样,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笊核,要放出 2.19 MeV 的能量.这表 明要把原子核分开成核子要吸收能量,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要放出能量,这个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2.结合能和平均结合能原子核是核子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要把核子分开,就需要能量,这就是原子核的结合 能.结合能的大小可以用 AE= A mC 进行计算.对某种原子核,平均每个核子的结合能就是平均结合能. 平均结合能的大小可以用 平得到.(1)平均结合能的大小反映核的稳定程度,平均结合能越大,原子核就越难拆开,表示 原子核越稳定. (2)核子数较小的轻核与核子数较大的重核,平均结合能都比拟小,中等核子数的原子 核平均结合能较大.(3)平均结合能较小的原子核转化成平均结合能较大的原子核时要释放能量. 特别提醒原子核越大,它的结合能越高,有意义的是它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 称为平均结合能,平均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例 以下关于结合能和平均结合能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核子结合成原子核吸收的能量或原子核拆解成核子放出的能量称为结合能B.平均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因此它的结合能也越大C.重核与中等质量原子核相比拟,重核的结合能和平均结合能都大D.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的结合能和平均结合能均比轻核的要大 【解析】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所释放的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 故A 选项错误;核结合能除以质量数称为平均结合能,核结合能和平均结合能都是原子核稳定程度的量度,平均结合能越大,核越稳定.但不一定平均结合能越大,故 B 选项错误;质量中等的核,平均结 合能最大约8.6 MeV,它们最为稳定,重核的平均结合能要小些,约 7.6 MeV,故C 选项错 误,D 选项正确.【答案】 D伊汪嘉应用合作探 究区I1 .以下关于平均结合能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核子数越多,平均结合能越大B.核子数越多,平均结合能越小C.结合能越大,平均结合能越大D.平均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解析】中等质量核的平均结合能比轻核和重核的平均结合能都大, 故A、B、C均不正确.平均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故D正确.【答案】D【问题导思】1 .质量为m kg的物体具有m(2的能量吗?2 .质量和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吗?3 .质量亏损是质量真正减少了吗?1 .质量亏损科学家研究证实原子核的质量总是小于组成它的所有核子的质量之和, 例如精确计算表明:笊核的质量比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的质量之和要小一些, 这种现象叫做质量亏损, 质量亏损只有在核反响中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2 .质能方程E= m(2爱因斯坦指出,物体的能量 (E)和质量(m)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即E= mC,式中c 为真空中的光速.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说明:物体所具有的能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由于c2这个数值十分巨大,因而物体的能量是十分可观的.3 .核能的计算(1)核反响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可以先计算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差, 再用AE= A mC进行计算.(2)运用A E= A m(2时要注意统一单位.(3) A m物体的质量包括静止质量和运动质量,质量亏损并不是这局部质量消失或转变为能量, _________只是静止质量的减少. 减少的静止质量转化为和辐射能量有关的运动质量, 在核反响中仍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例氮核质量14.007 53 u,氧核质量m)= 17.004 54 u,氨核质量n He = 4.00387 u ,质子质量1.008 15 u,试判断核反响74N+ ;He^ 870+ ;H是吸能反响,还是放能反应?能量变化多少?【审题指导】由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大小关系来判断反响是吸能反响还是放能反应,能量的多少可以用 A E= A mC来计算.【解析】先计算出质量亏损Am,然后由1 u相当于931.5 MeV能量代入计算即可.反响前总质量为m»+me= 18.011 40 u ,反响后总质量为m>+ m H= 18.012 69 u.由于反响中质量增加,所以此反响为吸能反响,所吸收的能量为2A E= A mc= (18.012 69 -18.011 40) X 931.5 MeV =1.2 MeV. 【答案】吸能反响 1.2 MeVI 规律总结1. 根据AE=Am (2进行计算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①Am 的单位用千克,c=3xi08m/s,此时能量 A E 的单位为焦耳;②Am 的单位为原子质量单位(u),此时AE=Amx 931.56 MeV.2. 1 u = 1.6606 X 10 27 kg ,常用于质量的单位换算. 卜汪嘉应电3. 一个锂核(3Li)受到一个质子的轰击,变成两个 “粒子.质子的质量是 6X 10 27 kg ,锂核的质量是 11.650 5 X 10 -27 kg ,氨核的质量是 6.646 6 *10 -27 kg.(1)写出上述核反响的方程;(2)计算上述核反响释放出的能量. (保存3位有效数字) 【解析】 (1)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 3Li +1HR 2;He.(2)核反响的质量亏损 A m= m i +m — 2nl= (11.650 5 X 10 27+ 1.673 6 X 10 27 —2X6.646 6 X 10 27) kg =3.09 X 10 29 kg. 释放的能量 AE= A mC= 3.09 X 10 29x (3 X 10 8)2 J -12 = 2.78X10 J. 【答案】 ⑴ 7Li+;HR 2 4He (2)2.78X10 12 J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与平均结合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核子与核子之间结合成原子核时核力做的功 B.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核子从原子核中别离,外力克服核力做的功C.平均结合能是核子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D.不同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不同,重核的平均结合能比轻核的平均结合能大 【标准解答】 原子核中,核子与核子之间存在核力,要将核子从原子核中别离, 外力克服核力做功.当自由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核力将做功,释放能量.对某种原子核,平均每个核子的结合能称为平均结合能. 不同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不同. 重核的平均结合能 比中等质量核的平均结合能要小, 轻核的平均结合能比稍重的核的平均结合能要小. 述,正确选项为 A B 、C.【答案】 ABCT 规律总结I --------------------------------------- ■,以笊核为例辨析结合能与平均结合能1 .结合能的理解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为一个笊核,会释放 3.51 X10 13 J 能量,意味着将笊核内的 中子和质子分开,必须克服核力做功3.51 X10 13 J ,这就是笊核的结合能.2 .平均结合能的理解笊核内部的核子数 Nl= 2,所以笊核的平均结合能为差.1.673 ?例 综上所【备课资源】〔教师用书独具〕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多样性的根源在于自然界存在着四种根本相互作用,即强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 存在于重子、介子等强子之间的根本相互作用. 核子之间的核力是它的一 个典型实例.强相互作用是一种短程力,作用范围为 10-5 m 量级,作用强度约为电磁相互 作用的102倍.目前,对强相互作用的机制还不清楚.近年来开展的量子色动力学 〔QCD 〕能 解释强相互作用的一些问题. 这个理论认为强相互作用是通过胶子传递的. 实验上已观察到 胶子存在的迹象,但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实胶子的存在.电磁相互作用 这是目前了解得最清楚的一种相互作用,量子电动力学 〔QED 〕可以对它 进行精确的计算.电磁相互作用是一种长程力, 作用于所有微观或宏观带电或带磁矩的物体 之间.大到天体,小到 10一8 m 范围内,理论计算都跟实验事实符合得很好.量子电动力学 认为,电磁相互作用是由电磁场的量子一一光子传递的.弱相互作用 广泛存在于轻子和轻子间、轻子和强子间、强子与强子间的一种根本相互作用.原子核的 3衰变是它的一个实例.弱相互作用也是一种短程力,作用范围比强相互 作用还要短,作用强度约为强相互作用的 10—12倍.弱相互作用是通过质量很重的中间玻色 子时和Z 0传递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n w=〔80.9 ±1.5〕 GeV,4=〔95.6 ±1.4〕 GeV.引力相互作用 支配着宏观物体运动变化, 例如,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长程力. 在微观 领域里,引力相互作用远远弱于其他三种相互作用, 以致实际上无法检验在微观领域里万有引力定律是否仍然正确. 例如,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考虑两个质子间的引力相互作用与它们间 的强相互作用的强度之比仅为 10—38.理论上,传递引力相互作用的量子是引力子.目前,实根本概念核力与核能核能计算还质量考面验上尚未发现引力子的存在寺专双基达标 K 稳堂蟒生生互也达H 双柞" 誉露多1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不等,但质量数相等8 .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 C.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有相同的质量数,但中子数可以不同D.除万有引力外,两个中子之间不存在其他相互作用力【解析】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不相等,但差异不大,质量数相等,故 A 对.核子之间的 核力随距离变化而变化, 并不总大于库仑力, 故B 错.同位素之间核电荷数相同, 中子数不 同,质量数也不同,故 C 错.核子之间除万有引力外,还可能存在核力、库仑力,故 D 错.【答案】 A 2.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都伴随着巨大的能量变化,这是由于 ()A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荷间存在很大的库仑力B .核子具有质量且相距很近,存在很大的万有引力C .核子间存在着强大的核力D .核子间存在着复杂的磁力【解析】 只有核子间存在着强大的核力,才伴随着巨大的能量变化,所以选 C. 【答案】 C3.对结合能、平均结合能的熟悉,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一切原子核均具有结合能B.自由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可能吸收能量C.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D.平均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解析】 氢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不具有结合能,故放出能量,故B 错;平均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故【答案】 D4. 2个质子和1个中子结合可以生成氨 3,反响方程式:2;H+ 0n —>2he,每个质子 的质量为1.007 277 u ,中子的质量为 1.008 665 u ,氨2He 的质量为 3.002 315 u .试求氨 3的结合能.【解析】 粒子结合前后的质量亏损为Am 2X 1.007 277 u + 1.008 665 u -3.002 315 u =0.020 904 u. 解法一: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结合能为 2E= △ mc= 0.020 904 X 1.660 6 X 10 27X(3 X 108) 2 J ~ 3.124 X 10 12 J.解法二:由于1 u 相当于931.56 MeV,那么结合能为 E= 0.020 904 X 931.56 MeV ~ 19.47 MeV.【答案】 3.124 X 10 12 J 或 19.47 MeVA 错;自由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 C 错,D 正确.。

高中物理 第四章 原子核 第五节 裂变和聚变同步备课教学案 粤教版选修35

高中物理 第四章 原子核 第五节 裂变和聚变同步备课教学案 粤教版选修35

第五节裂变和聚变[学习目标] 1.知道重核的裂变反应和链式反应发生的条件.2.掌握核聚变的定义及发生条件.3.会计算裂变、聚变所释放的能量.一、核裂变和链式反应[导学探究] 如图1为铀核裂变示意图.图1(1)铀核裂变是如何发生的?(2)铀核裂变在自然界中能自发进行吗?答案(1)铀核的裂变①核子受激发:当中子进入铀235后,便形成了处于激发状态的复核,复核中由于核子的激烈运动,使核变成不规则的形状.②核子分裂:核子间的距离增大,因而核力迅速减弱,使得原子核由于质子间的斥力作用而分裂成几块,同时放出中子,这些中子又引起其他铀核裂变,这样,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形成链式反应.(2)重核的裂变只能发生在人为控制的核反应中,在自然界中不会自发地发生,故铀核裂变不会自发地进行.要使铀核裂变,首先要利用中子轰击铀核,使铀核分裂,分裂产生更多的中子,这些中子继续与其他铀核发生反应,再引起新的裂变,这样就形成了链式反应.[知识梳理] 对核裂变和链式反应的理解1.核裂变重核被中子轰击后分裂成两个较轻的核,并放出能量的过程.2.铀核裂变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其产物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种典型的反应是235 92U+10n→144 56 Ba+8936Kr+310n.3.链式反应由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使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叫做核裂变的链式反应.4.链式反应的条件(1)铀块的体积大于或等于临界体积或铀块的质量大于或等于临界质量. (2)有足够数量的慢中子.[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铀核的裂变是一种天然放射现象.( × )(2)铀块的质量大于临界质量时链式反应才能不停地进行下去.( √ ) (3)中子的速度越快,越容易发生铀核裂变.( × )(4)铀核裂变的产物是钡和氪,且固定不变,同时放出三个中子.( × ) 二、受控热核反应 1.聚变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能量的反应,称为核聚变,聚变反应又称为热核反应. 2.聚变方程21H +31H ―→42He +10n +17.6 MeV.3.聚变发生的条件要使轻核聚变,必须使轻核接近核力发生作用的距离10-15m ,这要克服电荷间巨大的库仑斥力作用,要求使轻核具有足够大的动能.要使原子核具有足够大的动能,有一种方法就是给它们加热,使物质达到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核聚变时吸收能量.( × )(2)核聚变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比裂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大.( √ ) (3)轻核聚变比裂变更完全、清洁.( √ )(4)实现核聚变的难点是地球上没有任何容器能够经受如此高的温度.( √ )一、核裂变与其释放核能的计算 1.常见的裂变方程(1)23592U +10n ―→13954Xe +9538Sr +210n (2)23592U +10n ―→14456Ba +8936Kr +310n 2.链式反应发生的条件(1)铀块的体积大于或等于临界体积.体积超过临界体积时,保证中子能够碰到铀核. (2)有足够浓度的铀235. (3)有足够数量的慢中子. 3.裂变反应的能量铀核裂变为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发生质量亏损,所以放出能量.一个铀235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如果按200 MeV估算,1 kg铀235全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 800 t标准煤完全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裂变时能产生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4.铀的同位素中铀235比铀238更容易发生链式反应.例1关于重核的裂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裂变释放的能量等于它俘获中子时得到的能量B.中子从铀块中通过时,一定发生链式反应C.重核裂变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产生明显的质量亏损,所以核子数减少D.重核裂变为中等质量的核时,要发生质量亏损,放出核能答案 D解析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源于裂变过程的质量亏损,是核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其能量远大于俘获中子时吸收的能量,A错误,D正确;发生链式反应是有条件的,铀块的体积必须大于或等于临界体积,否则中子从铀块中穿过时,可能碰不到原子核,则不会发生链式反应,B错误;重核裂变时,核子数守恒,C错误.重核裂变的实质1.重核裂变是中子轰击质量数较大的原子核,使之分裂成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放出更多中子的过程.2.重核的裂变是放能核反应,原因是核反应前后质量有亏损,根本原因是重核的平均结合能比中等质量的核的平均结合能要小.所以在重核分解为两个中等质量核的过程中要释放能量,而且释放的能量远大于它俘获中子时得到的能量.例2用中子轰击铀核(235 92U),其中的一个可能反应是分裂成钡(141 56Ba)和氪(9236Kr)两部分,放出3个中子.各个核和中子的质量如下:m U=390.313 9×10-27 kg,m n=1.674 9×10-27 kg;m Ba=234.001 6×10-27 kg,m Kr=152.604 7×10-27 kg.试写出核反应方程,求出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答案10n+235 92U―→141 56Ba+9236Kr+310n 3.220 2×10-11 J解析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就可以写出核反应方程.根据核反应前后的质量亏损,用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就可求出释放的核能.铀核裂变方程为10n+235 92U―→141 56Ba+9236Kr+310n,则核反应前后的质量亏损为Δm=m U+m n-m Ba-m Kr-3m n=3.578×10-28 kg,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得释放的核能为ΔE=Δmc2=3.578×10-28×(3×108)2 J=3.220 2×10-11 J.二、聚变及释放核能的计算 1.核聚变的特点(1)轻核聚变是放能反应:从平均结合能的图线看,轻核聚变后平均结合能增加,因此聚变反应是一个放能反应.(2)在消耗相同质量的核燃料时,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释放更多的能量.(3)热核反应一旦发生,就不再需要外界给它能量,靠自身产生的热就可以使反应进行下去. (4)普遍性:热核反应在宇宙中时时刻刻地进行着,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 2.核聚变的应用(1)核武器——氢弹:一种不需要人工控制的轻核聚变反应装置.它利用弹体内的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引发热核聚变爆炸. (2)可控热核反应:目前处于探索阶段. 3.重核裂变与轻核聚变的区别重核裂变轻核聚变放能原理 重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放出核能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放出核能放能多少 聚变反应比裂变反应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要大3~4倍核废料处理难度聚变反应的核废料处理要比裂变反应简单得多原料的蕴藏量 核裂变燃料铀在地球上储量有限,尤其用于核裂变的铀235在铀矿石中只占0.7%主要原料是氘,氘在地球上的储量非常丰富.1 L 水中大约有0.03 g 氘,如果用来进行热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约与燃烧300 L 汽油释放的能量相当可控性 速度比较容易进行人工控制,现在的核电站都是用核裂变反应释放核能目前,除氢弹以外,人们还不能控制它213142式中x 是某种粒子.已知:21H 、31H 、42He 和粒子x 的质量分别为2.014 1 u 、3.016 1 u 、4.002 6 u 和1.008 7 u ;1 u =931.5 MeV c2,c 是真空中的光速.由上述反应方程和数据可知,粒子x 是________,该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 MeV(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 10n(或中子) 17.6解析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x 是10n(中子).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Δm =2.014 1 u +3.016 1 u -4.002 6 u -1.008 7 u =0.018 9 u 所以该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ΔE =Δm ·c 2≈17.6 MeV.针对训练(多选)据新华社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21H+31H→42He+10nB.“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235 92U+10n→141 56Ba+9236Kr+310nC.根据公式E=mc2可知,核燃料的质量相同时,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比裂变反应大得多D.根据公式E=mc2可知,核燃料的质量相同时,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与裂变反应相同答案AC解析21H+31H→42He+10n是轻核聚变方程,故A项正确;根据轻核聚变特点,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比裂变反应大得多,故选项C正确.1.一个235 92U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的裂变方程为235 92U+10n→X+9438Sr+210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B.X原子核中含有141个核子C.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根据E=mc2,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增加D.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生成物的总质量数减少答案 A解析X原子核中的核子数为(235+1)-(94+2)=140个,B错误;中子数为140-(92-38)=86个,A正确;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但是其总质量数是不变的,C、D错误.2.(多选)下列关于聚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要使聚变产生,必须克服库仑斥力做功B.轻核聚变需要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因此聚变又叫做热核反应C.原子弹爆炸能产生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所以氢弹可以利用原子弹引发热核反应D.太阳和许多恒星内部都在进行着剧烈的热核反应,在地球内部也可自发地进行答案ABC解析轻核聚变时,要使轻核之间距离达到10-15 m,故必须克服库仑斥力做功,A正确;要克服核子间作用力做功,必须使反应的原子核有足够大的动能,方法就是将其加热到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B正确;热核反应必须在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下进行,这样高的温度可利用原子弹爆炸释放的能量获得,C正确;在太阳和许多恒星内部都存在热核反应,但在地球内部不会自发地进行,D错.3.一个铀235吸收一个中子后发生的一种核反应方程是235 92U +10n→136 54Xe +9038Sr +1010n ,放出的能量为E ,铀235核的质量为M ,中子的质量为m ,氙136核的质量为m 1,锶90核的质量为m 2,真空中光速为c ,则释放的能量E 等于( )A .(M -m 1-m 2)c 2B .(M +m -m 1-m 2)c 2C .(M -m 1-m 2-9m )c 2D .(m 1+m 2+9m -M )c 2 答案 C解析 铀235裂变时的质量亏损Δm =M +m -m 1-m 2-10m =M -m 1-m 2-9m ,由质能方程可得E =Δmc 2=(M -m 1-m 2-9m )c 2.4.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核同时放出两个正电子的热核反应,这个核反应释放出的大量能量就是太阳的能源.(已知质子质量为m H =1.007 3 u ,氦核质量为m He =4.001 5 u ,正电子质量为m e =0.000 55 u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 u 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1)写出这个核反应方程; (2)这一核反应能释放多少能量?(3)已知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为3.8×1026J ,则太阳每秒减少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答案 (1)411H→42He +2 0+1e (2)24.78 MeV (3)4.22×109 kg解析 (1)由题意可得核反应方程为 411H→42He +2 0+1e.(2)反应前的质量m 1=4m H =4×1.007 3 u=4.029 2 u ,反应后的质量m 2=m He +2m e =4.001 5 u +2×0.000 55 u=4.002 6 u ,Δm =m 1-m 2=0.026 6 u ,由质能方程得,释放能量ΔE =Δmc 2=0.026 6×931.5 MeV≈24.78 MeV.(3)由质能方程ΔE ′=Δm ′c 2得太阳每秒减少的质量 Δm ′=ΔE ′c 2=3.8×1026(3×108)2 kg≈4.22×109 kg.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题为多选题)1.铀核裂变时,对于产生链式反应的重要因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铀块的质量是重要因素,与体积无关B.为了使裂变的链式反应容易发生,最好直接利用裂变时产生的中子C.若铀235的体积超过它的临界体积,裂变的链式反应就能够发生D.能否发生链式反应与铀的质量无关答案 C解析要使铀核裂变产生链式反应,铀块的体积必须大于或等于临界体积或铀块的质量大于或等于临界质量,只要组成铀块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或质量小于临界质量就不会产生链式反应,裂变反应中产生的中子为快中子,这些快中子不能直接引发新的裂变,如果铀块的质量大,则其体积大,若超过临界体积时则发生链式反应,由此知A、B、D错误,C正确.2.在众多的裂变反应中,有一种反应方程为235 92U+10n→141 56Ba+9236Kr+a X,其中X为某种粒子,a 为X的个数,则( )A.X为中子,a=2 B.X为中子,a=3C.X为质子,a=2 D.X为质子,a=3答案 B解析根据核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电荷数为0,X必为中子10n,由质量数守恒可知,a=3,选项B正确.3.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32He(氦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方程为32He+32He―→211H+42He,关于32He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B.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C.聚变反应没有质量亏损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32He聚变反应发电答案 B解析核聚变反应中产生新的原子核,同时由于发生了质量亏损,会有核能的释放,这是人类利用核能的途径之一;目前核电站大多采用重核裂变的方法来释放与利用核能发电.4.1938年哈恩用中子轰击铀核,发现产物中有原子核钡(Ba)、氪(Kr)、中子和一些γ射线.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个实验的核反应方程是235 92U+10n→144 56Ba+8936Kr+10nB.这是一个核裂变过程,反应后粒子质量之和大于反应前粒子质量之和C.这个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不可以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来计算D实验中产生的γ射线穿透能力极强答案 D解析根据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应为:235 92U+10n→144 56Ba+8936Kr+310 n,选项A不正确;铀核裂变过程中产生γ射线,放出能量,发生质量亏损,释放的能量可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计算,选项B、C不正确;核反应中产生的γ射线,穿透能力极强,是能量极高的光子,选项D正确.5.我国自行研制了可控热核反应实验装置“超导托卡马克”(英名称:EAST,俗称“人造太阳”).设可控热核实验反应前氘核(21H)的质量为m1,氚核(31H)的质量为m2,反应后氦核(42He)的质量为m3,中子(10n)的质量为m4,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装置中发生的核反应方程式是21H+31H―→42He+10nB.由核反应过程质量守恒可知m1+m2=m3+m4C.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m1-m2-m3-m4)c2D.这种装置与我国大亚湾核电站所使用装置的核反应原理相同答案 A解析核反应方程为21H+31H―→42He+10n,选项A正确;反应过程中向外释放能量,故质量有亏损,且释放的能量ΔE=Δmc2=(m1+m2-m3-m4)c2,选项B、C错误;可控热核反应为核聚变,大亚湾核电站所用核装置反应原理为核裂变,选项D错误.6.我国秦山核电站第三期工程中有两个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发电站的核能来源于235 92U的裂变,现有四种说法:①235 92U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中子;②235 92U的一种可能裂变是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核反应方程为235 92U+10n→139 54Xe+9538Sr+210n;③235 92U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 亿年,升高温度半衰期缩短;④一个235 92U裂变能放出200 MeV的能量,合3.2×10-11 J.以上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D解析由235 92U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关系知①正确;由核反应方程中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知②正确;半衰期不受外界因素干扰,故③错误;通过计算知④正确,故答案为D.7.关于轻核聚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轻核聚变为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时要吸收能量B.物质发生聚变时放出的能量比同样质量的物质裂变时释放的能量大很多C.聚变反应的条件是聚变物质的体积达到临界体积D.发生聚变反应时的原子核必须有足够大的动能答案BD解析根据平均结合能图线可知,聚变后平均结合能增加,因此聚变反应中会释放能量,故A错误;聚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比裂变反应中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大3~4倍,故B正确;裂变反应的条件是裂变物质的体积达到临界体积,而聚变反应时,要使轻核之间的距离达到10-15m 以内,这需要原子核有很大的动能才可以实现聚变反应,故C 错误,D 正确.二、非选择题8.现有的核电站常用的核反应之一是:23592U +10n ―→143 60Nd +Zr +310n +8 0-1e +ν(1)核反应方程中的ν是反中微子,它不带电,质量数为零,试确定生成物锆(Zr)的电荷数与质量数;(2)已知铀核的质量为235.043 9 u ,中子的质量为1.008 7 u ,钕(Nd)核的质量为142.909 8 u ,锆核的质量为89.904 7 u ,1 u =1.660 6×10-27kg,1 u 相当于931.5 MeV 的能量.试计算1 kg 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为多少? 答案 (1)40 90 (2)8.1×1013J解析 (1)锆的电荷数Z =92-60+8=40,质量数A =236-146=90. (2)1 kg 铀235中铀核的个数为n =1235.043 9×1.660 6×10-27≈2.56×1024(个).不考虑核反应中生成的电子质量,1个铀235核裂变产生的质量亏损为Δm =0.212 u , 释放的能量为ΔE =0.212×931.5 MeV≈197.5 MeV, 则1 kg 铀235完全裂变释放的能量为E =n ΔE =2.56×1024×197.5 MeV≈8.1×1013 J.。

初中九年级《4.核 能》教案1

初中九年级《4.核 能》教案1

《4.核能》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核能、核裂变和核聚变。

2、了解核能的优点,还要知道它可能带来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核聚变、核裂变。

(二)教学难点核聚变、核裂变的过程。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视频或图片,介绍:1.我国用了短短4年时间完成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并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2.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完成了其他国家要十几年或几十年才能完成的工作。

引导:原子弹和氢弹为什么会具有这么大的威力呢?生:因为原子弹和氢弹都利用了核能。

新课讲解:一、原子核核能学生阅读课本,以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原子的知识。

问题1:一切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分子是由什么组成的?问题2:原子有多大?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它们的带电情况如何?问题3:组成原子的微粒的质量大小和体积大小的情况是怎样的?讲述:科学家们在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中,发现了极其微小的原子核内部还有结构,原子核也是可以再分的。

为了研究原子核内部的结构,物理学家们尝试用粒子去“轰击”原子核,最初是用α粒子去轰击,后来又用质子、中子去轰击,发现都能引起原子核的变化——核反应,而且发现在某些核反应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能量。

由于原子核的变化而释放的巨大能量,我们把它叫做核能。

使学生明确: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原子能。

二、核裂变能及其利用介绍:科学家们发现,用中子去轰击质量数为235的铀,铀核会分裂成大小相差不大的两部分,这种现象叫做裂变。

裂变后的产物以很大的速度向相反方向飞开,与周围的物体分子碰撞,使分子动能增加,核能转化成周围物体的内能。

实验表明,裂变时释放的核能十分巨大,1千克铀-235中的铀核如果全部发生裂变,释放出的核能相当于2 500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能量,是同样质量的煤燃料时放出能量的2.5×106倍。

高中物理 第4章 核能归纳提升教案 鲁科版选修35

高中物理 第4章 核能归纳提升教案 鲁科版选修35

第4章核能反应可用方程来表示,叫核反应方程.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并指明它属于何种核反应.(1)23892U→23490Th+( )属________;(2)94Be+( )→126C+10n,属________;(3)21H+31H→42He+( ),属________;(4)23592U+10n→9038Sr+13654Xe+( ),属________.【解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判定:(1)中的未知核为42He,该反应属衰变;(2)中的未知核为42He,该反应属人工转变;(3)中的未知核为10n,该反应属于聚变;(4)中的未知核为1010n,该反应属于裂变.【答案】见解析1.(2013·陕西师大附中检测)1964年、1967年我国分别成功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同时庄重承诺任何情况下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决不向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下列核反应方程表示两弹原理的是( )A.14 7N+42He→17 8O+11HB.235 92U+10n→9538Sr+139 54Xe+210nC.238 92U→234 90Th+42HeD.21H+31H→42He+10n【解析】原子弹利用核裂变,而氢弹利用核聚变获得巨大核能,故B项对应原子弹的爆炸原理;D项对应氢弹的爆炸原理;A项为人工核转变;C项为核衰变反应.故答案为B、D.1.(1)重核裂变:重核俘获一个中子后分裂成为两个(或多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过程,重核裂变的同时放出几个中子,并释放出大量核能.为了使铀235裂变时发生链式反应,铀块的体积应达到它的临界体积.重核的裂变:如235 92U+10n→9038Sr+136 54Xe+1010n.应用:原子弹、原子反应堆.(2)轻核聚变:某些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过程,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核能.要想使氘核和氚核合成氦核,必须达到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因此聚变反应又叫热核反应.轻核的聚变:如:21H +31H→42He +10n. 应用:氢弹、可控热核反应. 2.核能的计算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存在质量亏损,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ΔE =Δmc 2,可以判断两种核反应都会向外释放能量,计算核能的方法如下:(1)质能方程ΔE =Δmc 2是计算释放核能多少的主要方法,质量亏损Δm 的确定是计算核能的关键.(2)核反应中如无光子辐射,核反应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新核的动能和新粒子的动能。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核能 第1节 核力与核能教案2 鲁科版选修3-5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核能 第1节 核力与核能教案2 鲁科版选修3-5

第一节核力与核能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核力的概念、特点;(2)知道稳定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比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3)知道结合能,平均结合能概念,知道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4)知道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2、过程与方法(1)会根据质能方程和质量亏损的概念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及数学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着指导和预见作用的能力;(2)认识开发和利用核能对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结合能,平均结合能概念。

教学难点:结合能的概念、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一)引入新课提问,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会保持稳定吗?提问:氦原子核中有两个质子,质子质量为mp=1.67×10-27kg,带电量为元电荷e=1.6×10-19C,原子核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5m,那么两个质子之间的库仑斥力与万有引力两者相差多少倍?(两者相差1036倍)提问:在原子核那样狭小的空间里,带正电的质子之间的库仑斥力为万有引力的1036倍,那么质子为什么能挤在一起而不飞散?会不会在原子核中有一种过去不知道的力,把核子束缚在一起了呢?今天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来源:学*科*网](二)进行新课1、核力与核的稳定性20世纪初人们只知道自然界存在着两种力:一种是万有引力,另一种是电磁力(库仑力是一种电磁力)。

在相同的距离上,这两种力的强度差别很大。

电磁力大约要比万有引力强1036倍。

基于这两种力的性质,原子核中的质子要靠自身的引力来抗衡相互间的库仑斥力是不可能的。

核物理学家猜想,原子核里的核子间有第三种相互作用存在,即存在着一种核力,是核力把核子紧紧地束缚在核内,形成稳定的原子核,后来的实验证实了科学家的猜测。

高中物理 第4章 核能 4.3 核聚变 4.4 核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教案 鲁科版选修3-5

高中物理 第4章 核能 4.3 核聚变 4.4 核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教案 鲁科版选修3-5

第3节核聚变第4节核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课标要求1.了解聚变反应的特点及其条件.2.了解可控热核反应及其研究和发展,知道核电站的工作模式.3.知道轻核的聚变能够释放出很多的能量,如果能加以控制将为人类提供广阔的能源前景.●教学地位轻核的聚变也是核能释放的一条途径,聚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结合能要比裂变中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大得多.但要让学生知道聚变反应要求条件很高,科学家正在研究和实验可控热核反应的装置.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热核反应在宇宙中是很普遍的,如太阳和许多恒星内部就进行着激烈的热核反应,但自然界中的热核反应不是人为控制的,我国在可控热核反应方面的实验处于世界前列.有关核反应及核电站的内容学生初中已学过,教学中最好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核反应堆和增殖反应堆的内容,同时让学生树立一种观念,要一分为二的看清事物,核能可以造福人类,但也潜伏着对人类的危害和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新课导入建议问题导入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态万千的生命现象,当然也不会孕育出作为智能生物的人类.太阳是靠什么为地球生命提供巨大的能量呢?●教学流程设计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步骤7: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验证学习情况⇒错误!⇐错误!⇐错误!⇓步骤8:先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的主要知识,教师点评,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危害及其防护措施。

轻核聚变及可控热核聚变反应1.(1)轻核聚变采用轻核聚合成较重核引起结合能变化的方式可获得核能.这样的核反应称为轻核聚变.(2)太阳内部核聚变的反应方程错误!H+错误!H→错误!He+错误!n。

(3)核子聚变的条件要使核子发生聚变,必须使核子接近核力能发生作用的范围.(4)物质第四态—-等离子态高温等离子体的密度及维持时间达到一定值时才能实现聚变.(5)约束等离子体的三种方式:引力约束、磁约束、惯性约束.2.思考判断(1)太阳中发生的是可控热核聚变反应.(×)(2)轻核发生聚变反应不需要条件.(×)(3)轻核发生聚变反应核子必须接近到核力发生作用的范围.(√)3.探究交流为什么制造氢弹必须要具有制造原子弹的能力?【提示】氢弹爆炸是热核反应,需要达到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才能进行,只有利用原子弹爆炸时的高温高压,才能使氢弹中的聚变材料达到热核反应的条件,故只有具备了制造原子弹能力的国家才能制造氢弹。

(新)物理教科版九年级《4.核 能》一等奖(教案)

(新)物理教科版九年级《4.核  能》一等奖(教案)

4.核能情景导入同学们谁能说出我们人类制造的杀伤性武器中,杀伤性最强的武器是什么?那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核武器具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它爆炸时的巨大能量是怎样得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核能。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原子核核能活动:展示原子结构的挂图或投影,回忆原子的结构组成。

请答复:原子核是原子中最小的结构吗?电子为什么会绕核运动?学生交流、讨论后答复: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电子在绕核运动。

原子核也是可分的,它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吸引电子绕核转动。

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同。

原子核的体积相对于原子的体积来说非常小,相当于足球场上的一个鸡蛋。

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结合是极其困难的。

但是,一旦原子核发生变化时,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种能量被称为核能。

探究点二核裂变能及其利用活动1:铀235只有在中子的轰击下才能发生裂变且释放出核能,那么是不是要不断地从外界提供中子才能使反响不断进行呢?实验:利用火柴模拟链式反响。

利用类比的方法来模拟研究核裂变过程如果去掉其中火柴〔1〕,火柴〔2〕、〔3〕会燃烧吗?展示链式反响原理的挂图或动画。

链式反响如果不加以控制,大量原子核就会在一瞬间发生裂变,释放巨大的能量,产生极大的破坏性,就如前面所见的原子弹。

〔播放纪录片广岛原子弹爆炸〕核能发电:活动2:在链式反响中,可以通过控制中子数量来控制链式反响的速度。

可控的核裂变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呢?学生讨论、交流后答复:可以用于核能发电、核动力航母等。

活动3:投影核电站图片,介绍我国核电站的情况。

核电站运行中能源是由重核裂变提供的,核能是平安、洁净、廉价的能源。

你认可这个观点吗?教师归纳总结: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核裂变时会释放大量的能量,如果不加以控制短时间内释放的能量会产生极大的破坏。

如果控制链式反响的速度,让核能逐步缓慢的释放就可以为人类使用活动4:阅读课本P52,讨论交流:核泄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江x 第四章核能<<第四章核能>>全部内容---2017 春季第14 周第四章核能才艺展示:1.第一代核武器;2.第二代核武器;3.第三代核武器;4.氢弹的于敏结构和其他结构;教学反思:1、上周主要讲第三章的内容,结合上课情况及了解学生听课情况,发现讲课一定要认真、细致,重点要慢,每结束一个知识点都要留些时间给学生体会,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2、注意理论讲解结合习题讲解,典型例题精讲、慢讲。

本周内容:第四章核能课时安排:7第一节核力与核能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核力的概念、特点及自然界存在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2)知道稳定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比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3)理解结合能的概念,知道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4)知道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理解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会根据质能方程和质量亏损的概念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及数学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着指导和预见作用的能力;(2)认识开发和利用核能对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质量亏损及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的理解。

教学难点:结合能的概念、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一)引入新课提问1:氦原子核中有两个质子,质子质量为mp=1.67× 10-27kg ,带电量为元电荷e=1.6 × 10-19C,原子核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5m,那么两个质子之间的库仑斥力与万有引力两者相差多少倍?(两者相差1036 倍)提问2:在原子核那样狭小的空间里,带正电的质子之间的库仑斥力为万有引力的1036 倍,那么质子为什么能挤在一起而不飞散?会不会在原子核中有一种过去不知道的力,把核子束缚在一起了呢?今天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1、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提示:20 世纪初人们只知道自然界存在着两种力:一种是万有引力,另一种是电磁力(库仑力是一种电磁力)。

在相同的距离上,这两种力的强度差别很大。

电磁力大约要比万有引力强1036 倍。

基于这两种力的性质,原子核中的质子要靠自身的引力来抗衡相互间的库仑斥力是不可能的。

核物理学家猜想,原子核里的核子间有第三种相互作用存在,即存在着一种核力,是核力把核子紧紧地束缚在核内,形成稳定的原子核,后来的实验证实了科学家的猜测。

提问1:那么核力有怎样特点呢?(1)核力特点:第一、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强力)的一种表现。

第二、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 ×10-15 m 之内。

第三、核力存在于核子之间,每个核子只跟相邻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这种性质称为核力的饱和性。

总结:除核力外,核物理学家还在原子核内发现了自然界的第四种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弱力),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β衰变的原因,即引起中子转变质子的原因。

弱相互作用也是短程力,其力程比强力更短,为10-18m,作用强度则比电磁力小。

(2)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弱力、强力、电磁力、引力和分别在不同的尺度上发挥作用:①弱力(弱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β衰变的原因→短程力;②强力(强相互作用):在原子核内,强力将核子束缚在一起→短程力;③电磁力:电磁力在原子核外,电磁力使电子不脱离原子核而形成原子,使原了结合成分子,使分子结合成液体和固体→长程力;④引力:引力主要在宏观和宇观尺度上“独领风骚” 。

是引力使行星绕着恒星转,并且联系着星系团,决定着宇宙的现状→长程力。

2、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比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稳定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大于质子数。

思考: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稳定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怎样的关系?(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较轻的原子核质子数与中子数大致相等,但对于较重的原子核中子数大于质子数,越重的元素,两者相差越多)思考:为什么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稳定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大于质子数?提示:学生从电磁力和核力的作用范围去考虑。

总结:若质子与中子成对地人工构建原子核,随原子核的增大,核子间的距离增大,核力和电磁力都会减小,但核力减小得更快。

所以当原子核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相距较远的质子间的核力不足以平衡它们之间的库仑力,这个原子核就不稳定了;若只增加中子,中子与其他核子没有库仑斥力,但有相互吸引的核力,所以有助于维系原子核的稳定,所以稳定的重原子核中子数要比质子数多。

由于核力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以及核力的饱和性,若再增大原子核,一些核子间的距离会大到其间恨本没有核力的作用,这时候再增加中子,形成的核也一定是不稳定的。

因此只有200 多种稳定的原子核长久地留了下来。

3、结合能由于核子间存在着强大的核力,原子核是一个坚固的集合体。

要把原子核拆散成核子,需要克服核力做巨大的功,或者需要巨大的能量。

例如用强大的γ光子照射氘核,可以使它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从实验知道只有当光子能量等于或大于2.22MeV 时,这个反应才会发生。

相反的过程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要放出2.22MeV 的能量。

这表明要把原子核分开成核子要吸收能量,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要放出能量,这个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

原子核越大,它的结合能越高,因此有意义的是它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做比结合能,也叫平均结合能。

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原子核越稳定。

那么如何求原子核的结合能呢?爱因斯坦从相对论得出了物体能量与它的质量的关系,指出了求原子核的结合能的方法。

4、质量亏损(1)质量亏损科学家研究证明在核反应中原子核的总质量并不相等,例如精确计算表明:氘核的质量比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的质量之和要小一些,这种现象叫做质量亏损,质量亏损只有在核反应中才能明显的表现出来。

回顾质量、能量的定义、单位,向学生指出质量不是能量、能量也不是质量,质量不能转化能量,能量也不能转化质量,质量只是物体具有能量多少及能量转变多少的一种量度。

(2)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 =mc2相对论指出,物体的能量(E)和质量(m)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即E=mc2式中,c 为真空中的光速。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表明:物体所具有的能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由于c2这个数值十分巨大,因而物体的能量是十分可观的。

(3)核反应中由于质量亏损而释放的能量:△E=△m c物体贮藏着巨大的能量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何使这样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同样可以得出,物体的能量变化△E 与物体的质量变化△m的关系:△E=Δmc2 单个的质子、中子的质量已经精确测定。

用质谱仪或其他仪器测定某种原子核的质量,与同等数量的质子、中子的质量之和相比较,看一看两条途径得到的质量之差,就能推知原子核的结合能。

说明:①物体的质量包括静止质量和运动质量,质量亏损指的是静止质量的减少,减少的静止质量转化为和辐射能量有关的运动质量。

②质量亏损并不是这部分质量消失或转变为能量,只是静止质量的减少。

③在核反应中仍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④质量只是物体具有能量多少及能量转变多少的一种量度。

阅读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指出中等大小的核的比结合能最大(平均每个核子的质量亏损最大),这些核最稳定。

另一方面如果使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大小的核,或者把较小的核合并成中等大小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都会增加,这样可以释放能量供人使用。

巩固练习已知:1 个质子的质量mp=1.007 277u,1 个中子的质量mn=1.008 665u. 氦核的质量为4.001 509 u. 这里u表示原子质量单位,1 u=1.660 566 ×10-27 kg. 由上述数值,计算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氦核时释放的能量。

(28.3MeV)第二节核裂变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核裂变的概念,知道重核裂变中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2)知道什么是链式反应;(3)会计算重核裂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4)知道什么是核反应堆。

了解常用裂变反应堆的类型,了解核电站及核能发电的优缺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应用教学图像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2)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查阅资料,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真理的激情,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通过核能的利用,思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2)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和平利用核能及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3)确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而变化过程必然遵循能量守恒的观点。

教学重点:链式反应及其释放核能的计算;重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通过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的关系,推理得出由质量数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质量数较小的原子核释放能量这一结论。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一)引入新课大家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美国于1945年8月6 日、9 日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上空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刹那间,这两座曾经十分美丽的城市变成一片废墟。

大家还知道目前世界上有少数国家建成了许多核电站,我国也相继建成了浙江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等。

我想,现在大家一定想知道原子弹爆炸及核发电的原理,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裂变,通过学习,大家就会对上述问题有初步的了解。

(二)进行新课1、核裂变(fission )提问:核裂变的特点是什么?(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的反应,称为裂变)总结: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称为裂变。

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核裂变都能放出核能?(只有核子平均质量减小的核反应才能放出核能)总结:不是所有的核反应都能放出核能,有的核反应,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前的质量大,这样的核反应不放出能量,反而在反应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能量。

只有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能放出大量的能量。

2、铀核的裂变(1)铀核的裂变的一种典型反应。

提问: 铀核的裂变的产物是多样的,最典型的一种核反应方程式是什么样的?( 2)链式反应: 提问: 链式反应〔 chain reaction 〕是怎样进行的?(这种由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使裂变反 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叫做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3)临界体积(临界质量)提问: 什么是临界体积(临界质量)?(通常把裂变物质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最小体积叫做 它的临界体积,相应的质量叫做临界质量)(4)裂变反应中的能量的计算。

裂变前的质量:27 27 m U 390.3139 10 27 kg , m n 1.6749 10 27kg 裂变后的质量:27 27 27m Ba 234.0016 10 27kg ,m Kr 152.6047 10 27kg , 3m n 5.0247 10 27kg , 学生计算:质量亏损: 27m 0.3578 10 27 kg ,2 27 8 2 E mc 2 0.3578 10 27 (3.0 108)2 J =201MeV总结: 由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使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叫做核裂变的链式反 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