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目录(印刷色彩学)
印刷色彩-电子课件
1.色料三原色
色料三原色别名及代号
名称
别名
代号
黄
减蓝色
Y或-B
品红
减绿色
M或-G
青
减红色
C或-R
印刷色彩-第一章
色料三原色等量混合的基本规 律
黄色料:W-B=R+G=Y 品红色料:W-G=R+B=M 青色料:W-R=G+B=C
由上式又可得: Y+M=R Y+C=G M+C=B Y+M+C=Bk
?
讨论:物体本身能 发光吗
印刷色彩-第一章
视觉器官由眼睛、视神经和大脑组成。眼睛是颜色感受器, 大脑被称为感觉识别器,视神经则是眼睛和大脑之间的信息传递 机构,三者的总和是产生色觉的生理基础。
600-700nm
人眼在呈现颜 色的过程中扮 演什么角色?
400-500nm
印刷色彩-第一章
2.异常色觉
印刷色彩-第一章
R、G、B取值范围是0—255;0表示没有 光,255表示光强最大;
常用色彩的RGB数值
R
G
红色
255
0
绿色
0
255
蓝色
0
0
黄色
255
255
品红
255
0
青色
0
255
50%灰色 127
127
黑色
0
0
白色
255
255
B 0 0 255 0 255 255 127 0 255
印刷色彩-第一章
? 思考:所有人眼睛都
一样吗
颜色辨别能力正常的人称
为正常色觉者或三色觉者;不 能正常辨别各种颜色的人称为 异常色觉者;异常色觉分为色盲、
印刷色彩学
印刷色彩学(Printing Chromatics)
徐敏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
生活中的色彩
¾视觉提供的信息量大:80%,视神经对颜色的反应最快¾生活与色彩:
服装的设计与选择
饮食的“色、香、味、形”
建筑设计
人们对色彩的理解与运用
---色彩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色彩的科学性:
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如语言文字、数字、图表、模型等对颜色进行定量的描述。
色彩的艺术性:
运用颜色理论,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加强颜色的使用效果,特别是色彩对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力。
色彩与印刷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印刷技术的高速发展
色彩在印刷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印刷色彩学主要研究内容
•颜色产生机制与颜色现象
•颜色定量描述与测量
•彩色印刷复制基础理论
什么是印刷色彩学
印刷色彩学是色度学理论为基础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色度学是本世纪初形成的一门建立于物理光学、生理学、
心理学基础上的综合学科,主要研究颜色基础理论和颜
色测量的原理及方法,注重色彩的科学性。
印刷色彩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以颜色理论为主,兼顾色彩在印刷中的应用,偏重于色彩科学性的同时,也涉及色彩的艺术性。
印刷色彩学章节安排
1. 理解颜色
2. 描述颜色
3. 复制颜色
青(C :Cyan )黑(K 或Bk :Black )
白(W :White )红(R :Red )
绿(G :Green )
黄(Y :Yellow )蓝(B :Blue )品(M :Magenta )
先认识一些印刷中
的典型颜色!。
印刷色彩学
本章主要内容:
▲ 物体的呈色机理(★) ▲ 色光混合(★★) ▲ 色料混合(★★★)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1 物体的呈色机理 (★)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1 物体的呈色机理——物体的分类
一、物体的分类:
发光体:指自身能够辐射光能的物体,又称 “光源”,颜色由辐射的光谱成分决定。
§2 色光混合——色光混合规律
二、色光加色混合规律 1、色光等量混合
红光+绿光=黄光 (R+G=Y) 红光+蓝光=品红光(R+B=M) 绿光+蓝光=青光 (G+B=C) 红光+绿光+蓝光=白光(R+G+B=W)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2 色光混合——色光混合规律
二、色光加色混合规律 2、色光不等量混合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3 色料混合——色料减色混合规律
二、色料减色混合规律 2、色料不等量混合
彩色
彩色
彩色
灰度 YMC
YMC
灰度
YMC
灰度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3 色料混合——色料减色混合实质
三、色料减色混合实质
非发光体:本身不能辐射光能的物体,颜色由 物体本身的物理化学特性有关,还与 照射的光源和周围的环境等有关。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1 物体的呈色机理——物体对光的透射、吸收、反射
二、物体对光的透射、吸收、反射
1、光的透射:光穿过媒介从另一界面透出的现象。
Φi Φ1
Φ2 Φτ
光在透明介质上的透射
光透射率:
环境色的反射光的影响 环境色与物体色对比影响
第二章 色光与色料混合
《印刷色彩学》课件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二、印刷分色原理
彩色印刷的复制过程颜色分解+颜色合成 1. 颜色分解:是根据减色法的补色原理,利用红、
绿、蓝三种滤色片,将彩色原稿的图像分解成 青、品红、黄三色影像的过程,又简称“分 色”。 2. 颜色合成:是指在印刷机上将三种原色印版 (CMY)上的油墨套印在同一承印物上再现原 稿颜色的过程。《印刷色彩学》课件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印刷色彩学》课件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三、分色误差
❖ 彩色印刷复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艺工程,既有 机、电、光、材料的正确选用,又涉及到工艺设 计方法与质量检测手段。
1. 产生分色误差的主要因素:
① 光源与色误差:分色光源在光谱功率分布方面的
差别,会导致不同的分色效果;
第七章 色彩在印前技术
中的应用
7.1 彩色原稿 7.2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7.3 印刷灰平衡 7.4 四色印刷复制工艺 《印刷色7彩.学5》同课件色异谱色
第七章 色彩在印前技术
中的应用
第一节 彩色原稿
《印刷色彩学》课件
概述
❖ 印刷工艺流程:
原稿印前处理及制版印刷印后加工
❖ 印前技术:
从处理图文原稿到制成印版这一系列工序所 采用的技术。
《印刷色彩学》课件
第一节 彩色原稿
文字原稿
黑白照片
原
非彩色原稿 黑白胶片
稿
黑白线条稿
图像原稿
彩色反射原稿
彩色原稿 彩色透射原稿
彩色数字式原稿
《印刷色彩学》课件
第一节 彩色原稿
二、彩色原稿的色彩特征
1. 彩色反射原稿:是以不透明材料作为彩色图文 信息载体的原稿。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印刷色彩学》课件 (2)
则。
3
色彩的稳定性评估
了解如何评估印刷品色彩的稳定性以确 保一致性。
色彩调整及推荐方法
介绍如何进行色彩调整以及常用的色彩 推荐方法。
IV. 课程总结与回顾
1 主要知识点总结
总结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强调重点和要点。
2 难点解析及解决方法
分析课程中的难点,并提供解决方法和技巧。
3 学习建议和注意事项
给学生提供学习建议和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印刷色彩学》PPT课件 (2)
印刷色彩学PPT课件(2)大纲
I. 色彩空间转换
RGB与CMYK颜色空间的概述
深入了解RGB与CMYK颜色空间的特点和应用。
色彩空间转换方式
介绍将RGB和CMYK之间进行转换的方法和技术。
转换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探讨在色彩空间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II. 色彩管理
色彩管理的定义
解释什么是色彩管理以及其在印 刷行业中的重要性。
色彩管理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颜色的标准化及管理技术
介绍构成色彩管理系统的要素, 并说明其各自的作用。
讨论如何实现颜色的标准化以及 常用的颜色管理技术。
III. 印刷品色彩考核
1
色彩误差的判定
2
探讨判定印刷品中色彩误差的方法和准
V. 参考文献
相关技术书籍及论文
推荐一些与印刷色彩管理相关 的经典书籍和论文。
印刷色彩管理实践案 例
分享一些成功的印刷色彩管理 实践案例,并分析其经验和教 训。
行业标准及规范介绍
介绍印刷行业中与色彩管理相 关的标准和规范。
印刷色彩学课件
02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物理属性
波长
不同波长的光对应不同的颜色, 红、绿、蓝是可见光的三个基本 波长,它们合成的白光可以表现
出各种颜色。
亮度
表示光的明暗程度,亮度越高,色 彩越明亮。
饱和度
表示颜色的纯度,饱和度越高,颜 色越鲜艳。
色彩的生理和心理属性
生理属性
色彩可以引起人们的视觉感受, 如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等。
色彩标准化和一致性
色彩标准化是指在印刷行业中制定和实 施统一的颜色标准,以确保不同印刷企
业之间颜色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 的颜色标准,如ISO 12647-2等,这些 标准规定了印刷品的颜色质量要求和测
量方法。
通过色彩标准化和一致性,印刷企业可 以确保其生产的印刷品与其他企业生产 的印刷品在颜色上具有可比性和可重复 性,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产品质量。
印刷色彩学在印刷行业、出版业、广告 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印 刷品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目标
掌握印刷色彩学的基本原理和概 念,了解颜色的属性和测量方法。
学会运用印刷色彩学原理进行颜 色复制和调整,提高印刷品的色
彩表现力和质量。
了解印刷色彩学在印刷行业、出 版业、广告业等领域的应用,提
色彩学基础知识
介绍了色彩的基本原理、色 光与色料的三原色、色光加
色法与色料减色法等。
颜色空间与色域
颜色匹配与校准
印刷色彩管理
讲解了RGB、CMYK等颜 色空间,以及不同颜色空
间之间的转换方法。
介绍了颜色匹配的基本原 理、颜色校准的方法以及 常用的颜色校准工具。
探讨了印刷色彩管理的原 理、流程以及实现印刷色
印刷色彩学共53页文档
三原色的单位量
目录
•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红、绿、蓝三原色的 波长分别为700nm、546.1nm、435.8nm,在颜色匹 配实验中,当这三原色光的相对亮度比例为1.0000: 4.5907:0.0601时就能匹配出等能白光,所以CIE选 取这一比例作为红、绿、蓝三原色的单位量,即(R): (G) :(B) =1:1:1。尽管这时三原色的亮度值并不等, 但CIE却把每一原色的亮度值作为一个单位看待, 所以色光加色法中红、绿、蓝三原色光等比例混合
目录
颜色的混色系统表示法(Color Mixing System) 不需要荟集设计色彩的样品,而是基于三原色 光(红、绿、蓝)能够混合匹配出各种不同的 色彩所归纳的系统。 例如:CIE系统、密度计 测色法。印刷工业中常用的是密度计测色法。
目录
第五章 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
色彩的心理三属性
概念: 色相 明度 饱和度
光源的色温与显色性(绝对黑体、一般性显 色指数)
目录
• 标准照明体A:代表完全辐射体在2856K发出 的光,钨丝灯光,其光色偏黄
• 标准照明体B:代表相关色温约为4874K的直 射阳光,表示中午平均直射阳光
标准照明体C:代表相关色温大约为6774K的平 均日光
标准照明体D65:代表相关色温大约为6504K的 日光
W+S+C=100,白色= 50%
目录
表色方法
W(白) S(黑) Y(黄) R(红) B(蓝) G(绿)
|
|
|
|
|
印刷色彩学教学大纲
印刷色彩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001761 学分:3 总学时:48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8课程性质:学科基础 面向对象:数字印刷、印刷工程、包装工程专业编写:印刷包装工程系审核:印刷包装工程系一、教学目标印刷色彩学是印刷包装工程系各专业学生的主干学科基础课。
它不仅使学生学习后续的彩色印刷复制技术的各个专业课程提供基础理论知识,也为从事平面设计、印前制作、印刷复制输出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颜色、描述颜色,并能理解颜色在印刷复制过程中色彩分解、传递和合成的原理和规律。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 了解颜色视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 掌握颜色形成的基本方法和颜色混合的基本定律;3. 掌握物体呈色的基本机理和特点;4. 掌握颜色的定性和定量描述方法,并能进行定量计算;5. 掌握测量颜色的基本方法; 6. 理解颜色在印刷复制过程中色彩分解、传递和合成的原理和规律。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前修课程要求等) 前修课程:印刷概论后继课程:数字印前技术、印刷色彩管理、印刷图像处理、数字印刷质量与分析等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
四、教学方式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知识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但同时也要求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了解色彩、描述色彩、测量色彩和应用色彩。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的讲授外,还将通过有关实验使大家真正做到知色、管色和用色。
五、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理论教学第一章绪论色彩的意义、作用和定义,以及色觉与色觉三要素;色彩与色度学在印刷专业中的地位;色彩与色度学在印刷专业应用中的拓展史。
第二章眼睛与视觉涉及眼球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视觉功能、光谱光视效率、色觉异常第三章颜色视觉和颜色视觉理论涉及可见光;光的本质、颜色的适应性、颜色对比、色彩心理学、颜色视觉理论。
第四章颜色的混合涉及色光加色混合、色料减色混合,理解颜色混合呈色的两种基本原理、物体与颜色的关系,掌握物体呈色机理、色光的混合和色料的混合特点和规律。
印刷色彩学课件(平面设计,规划设计,颜色,色彩学)
内部构成与相互作用机理,同时符合外部条件。 ¾ 颜色描述系统的研究 • 显色系统表示法 • 混色系统表示法 ¾ 彩色印刷复制理论的研究 • 蒙版方程 • Murray-Davis公式 • 纽介堡方程
六、参考书目
1. 《色度学》,荆其诚等编著,科学出版 社,1979年
印刷色彩学
一、课程的性质
¾ 印刷色彩学是印刷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 是上海市重点课程。
¾ 印刷色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物理学、生 理学、心理学和印刷学。
¾ 印刷色彩学是印刷工程和包装印刷中最基本的 理论,在印刷技术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 印前技术中最基本的要素。
¾ 因为色彩是衡量印刷品和多媒体作品质量的三 大要素之一,而且印刷品和多媒体作品色彩的 质量是极其关键和重要的,要得到高质量的印 刷品和多媒体作品首先必须控制它们的色彩。
三、课程的要求
知色、管色、用色
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和印刷色彩原理,即了解和掌握色 彩的基本性质、人眼的视觉特性、色彩的呈色机理和色 彩的混合规律。
了解和掌握CIE色度系统理论及其颜色的测量原理、颜 色标定和颜色色相、明度、饱和度及各种颜色色差的计 算方法,以及RGB、CMYK、HVC颜色空间、L*a*b*均 匀颜色空间和孟塞尔颜色空间等各种颜色空间中,颜色 的表示方法及其各颜色空间之间的转换。
屈光系统:由物体发出的光 线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 及玻璃体折射,聚焦成像于 人眼感光记录系统——视网 膜上。
巩膜:眼球的最外层,它主 要起巩固、保护眼球的作 用。
角膜:其正前方的一部分 (占巩膜的1/6)是透明组 织。外界光线首先经角膜的 折射后进入眼球。
一、眼球的构造与其主要功能
《印刷色彩学》课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印刷色彩将朝着更加数字 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印刷色彩将更加多元化和创新化,满足消费者对 个性化、创意化的需求。
THANKS。
印刷品更加经济实惠。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对印刷色彩的影响
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如新型纸张、油 墨等,为印刷色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
可能性。
新技术的应用,如3D打印、虚拟现实 等,使得印刷品不再局限于平面印刷,
而是可以实现立体印刷和动态展示。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印刷品 的质感和视觉效果,满足消费者对高品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分类与属性
色彩的分类
原色、间色、复色
色彩的属性
色相、明度、饱和度
色彩的冷暖
冷色、暖色、中性色
色彩的表示方法
RGB模式:红绿蓝三 原色
Lab模式:明度与色 彩差异表示法
CMYK模式:青洋红 黄黑四色印刷
色彩的混合与调配
原色混合
红+绿=黄,蓝+黄=绿,红+蓝=洋红
间色混合
黄+绿=黄绿,绿+洋红=黄绿,洋红+蓝=紫
色彩的再现是指通过印刷技术将 原稿上的色彩转移到承印材料上
,实现色彩的复制和传递。
色彩的再现原理涉及到色光的反 射、吸收和传递等物理光学现象 ,以及油墨的色相、饱和度和明
度等色彩属性。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通过印刷压 力的作用转移到承印材料上,形 成一定的墨迹,从而实现色彩的
再现。
印刷色彩的传递原理
印刷色彩的传递是指印刷品上色彩信 息的传递和表达方式。
印刷色彩学的重要性
《印刷色彩学》2
PPT文档演模板
2010.10
《印刷色彩学》2
第二节 颜色的三属性
PPT文档演模板
2010.10
六色印刷色相环
《印刷色彩学》2
第二节 颜色的三属性
PPT文档演模板
可见光光谱色相
2010.10
《印刷色彩学》2
第二节 颜色的三属性
v 从人的颜色视觉生理角度认识色相:是指人 眼的三种感色锥体细胞受不同刺激后引起的 不同颜色感觉。
第三节 颜色三属性相互关系
二、颜色三属性几何模型
白 明度
饱和度
黑
PPT文档演模板
1.双锥形颜色立体
明度:中央纵轴,上白下黑
色相:水平圆周,各点为各光谱色
饱和度:横轴,由内向外逐渐增大
同一水平面上明度相同;中央轴饱 和度为0,距中央轴最大的圆周上 的各点饱和度最大,向上向下变化 时,饱和度都降低。
› 粗糙的物体表面反射是漫反射,无论从哪个 方向都很难避开反射的白光,因此光滑物体 表面上的颜色要比粗糙物体表面上颜色鲜艳, 饱和度大些。
PPT文档演模板
2010.10
《印刷色彩学》2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 颜色的基本性质
第三节 颜色三属性相互关系
2010.10
《印刷色彩学》2
第三节 颜色三属性相互关系
一、颜色三属性的相互关系
v 要定性及定量的描述一种颜色,必须确定颜色的 三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
v 颜色三属性与色刺激的主波长、光强度、光谱能 量分布有关,但并不是光的物理属性,其表现形 式和度量都取决于人的视觉器官。
v 颜色的三属性分别从三个不同侧面反映了颜色的 基本属性特征,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一个发生变化,会引发其它两个的改变。
印刷色彩学完整版
什么是色彩?
颜色是物体显出来的 是眼睛看出来的 是颜料画出来的 是光照出来的 ……
印刷色彩学完整版
色彩的科学定义
颜色是光作用于人眼后所引起的一种除位置、 形态以外的视觉反应,光源、物体、眼睛与大 脑是颜色视觉产生的四大要素 。
印刷色彩学完整版
色彩的感知和本课涉及范畴
光 照射 物 透射光 眼 视神经 脑 综合 意识
印刷色彩学完整版
课程讲授和学习方法
讲解形式: 多媒体(理论)
课堂及课后练习(实践) 印刷系统模拟软件
学习方法:多观察
勤动手
印刷色彩学完整版
考核与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 期中成绩 期末成绩
40% 25%
出勤 50% 练习和作业+课堂提问
大作业
50%
35%
大作业+笔试
印刷色彩学完整版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色彩?
印刷色彩学完整版
印刷色彩学完整版
印刷色彩学完整版
1、光的定义
中国国家标准(GB/T 5698--2001):“光—能 对人的视觉系统产生明亮和颜色感觉的 电磁辐射,又叫可见电磁辐射。其波长 范围一般取380nm~780nm。”
1nm=10-9m
印刷色彩学完整版
可见光:波长380nm到780nm(1nm=10-9m)的电磁波。
印刷色彩学完整版
暖感
冷感
华美
朴素
强烈
柔软
厚重
印刷色幽彩学完香整版
大小与轻重
印刷色彩学完整版
第一章 色彩与视觉
什么是色彩 色彩理论的发展历史 形成色彩的要素 颜色适应性 颜色视觉理论
印刷色彩学完整版
第一节 色彩与色觉
印刷色彩学完整版
印刷色彩学教学大纲
《印刷色彩学》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对颜色、颜色描述、颜色复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有比较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在学习印刷色彩的同时,更多的了解所学习的知识在实际印刷过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色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颜色理解部分:形成颜色的过程及要素;色光加色法及色料减色法;颜色视觉理论;颜色心里属性及客观属性。
2.颜色描述部分:显色系统描述法(重点孟赛尔系统表示方法);混色系统表示方法(CIE1931RGB真实三原色系统、CIE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公式);色貌及色貌模型。
3.颜色复制部分:同色同谱及同色异谱的概念及条件;网点的成色原理及影响因素;印刷中颜色的分解与合成理论;色彩管理与结构。
教学计划:共计42课时印刷概论(印刷的发展历史、印刷原理、制版、印刷)(2学时)第一章:颜色的由来(5学时)第一节颜色的来源(1学时)第二节物体与光(1学时)第三节光的感受—眼睛(1学时)第四节颜色的判定(2学时)第二章:颜色的视觉规律(7学时)第一节颜色的分类及特性(1学时)第二节颜色的混合规律(3学时)第三节同色异谱现象(1学时)第四节需要注意的颜色视觉现象(1学时)第五节第六节颜色的心理现象、颜色的协调(1学时)第三章:用数量来表示颜色(10学时)第一节CIE用数量表示颜色的方法(2学时)第二节CIE计算颜色的方法(2学时)第三节CIE用数量表示颜色差异的方法(2学时)第四节以RGB值表示颜色的方式(1学时)第五节以CMYK值表示颜色的方式(1学时)第六节以视感觉量表示颜色的方式(2学时)第四章:颜色的测量(3学时)第五章:彩色印刷复制颜色(12学时)第一节彩色印刷如何复制颜色(2学时)第二节印刷品色度计算(2学时)第三节影响印刷平颜色质量的主要因素(4学时)第四节色彩管理基础及应用(4学时)第6章印刷色彩实验(3学时)印刷厂参观学习。
(色差测量与分析、密度测量、网点观察)。
印刷色彩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印刷色彩学第二版课程设计课程背景印刷术是一种内容非常广泛的复杂技术,需要在各种媒体上呈现出高质量的印刷品。
印刷品的颜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颜色能够影响印刷品的视觉效果和吸引力。
而印刷色彩学是这个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本课程旨在通过印刷色彩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印刷色彩管理和印刷品质量控制的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为印刷色彩学第二版,对于已经具有一定印刷色彩学基础的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探究。
课程目标•理解印刷色彩学的基本概念,能够对印刷品中出现的色彩效果进行正确识别和解释。
•掌握印刷色彩的测量方法和使用数字色彩管理(ICM)技术对印刷品颜色进行管理和控制。
•熟悉不同媒体上的印刷品色彩调整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调整和优化印刷色彩效果。
•掌握基于ISO标准的印刷色彩质量控制的思路和方法,能够对印刷色彩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估和管理。
课程内容第一章印刷色彩学基础1.印刷色彩管理的概念与技术发展历程2.颜色与视觉的基本原理3.颜色空间与颜色模型第二章单色印刷制版色彩管理1.实现印刷色彩一致性的关键技术2.数字印刷制版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求3.灰度调节与单色控制第三章多色印刷制版色彩管理1.CMYK印刷色彩管理的基本知识2.监控印刷色彩品质的方法和技术3.转换颜色空间和颜色校正方法第四章 ICM数字色彩管理1.ICM数字色彩管理的工作原理2.ICM在印刷色彩管理中的应用实例3.数字影像的色彩管理方法和技术第五章印刷色彩调整技术1.色调,亮度和饱和度的调整方法和技术2.白平衡调整和色温调整方法3.色彩匹配方法和技术第六章 ISO印刷色彩标准控制方法1.印刷色彩参数和颜色公差规定2.印刷样品和标准色板的使用方法3.印刷色彩评估和色彩品质控制授课方式本课程以讲授、案例分析和实验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师将根据不同章节要点进行课堂讲授,并引用实例案例进行解析。
同时,学生将参与到实验训练中,熟悉印刷色彩管理中使用的各种工具和设备。
印刷色彩学-印刷色彩教学大纲
《印刷色彩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603020英语名称:Graphic Arts Chromatology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印刷技术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从事彩色出版系统、彩色原稿复制、彩色印刷技术和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主要研究色彩的基础理论和印刷色彩原理。
从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系统地论述了色彩的基本性质、人眼的视觉特性、色彩的呈色机理和色彩的混合规律。
较全面地阐述CIE色度系统理论及其颜色的测量、颜色的标定和颜色色差的技术方法。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印刷色彩在印刷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掌握印刷色彩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和印刷色彩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正确使用印刷色彩知识,解决印刷彩色复制中的色彩分解、传递、组合中色彩变化的分析和控制能力,以便能够较好的适应现代印刷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的重点是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呈色机理、色彩的表示、色彩的计算、色彩的分解、传递、合成以及色彩与印刷的关系。
教学的难点是色彩的计算和彩色印刷网点呈色机理。
四、本课程的特色本课程是印刷技术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方式,并通过色彩实验和实例教学,使学生能全面系统的掌握色彩基本知识和印刷色彩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运用学习的色彩理论和方法能从事印刷企业的色彩复制分析研究,解决印刷企业生产中的技术与管理问题。
五、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其要求第一章光与颜色视觉教学内容:可见光、色彩三属性、眼睛与视觉、物体与颜色、颜色视觉、颜色视觉理论。
教学要求:了解光的性质和眼睛与视觉、颜色视觉,了解并掌握色彩三属性、物体与颜色。
第二章色彩视觉设计与印刷适性教学内容:色彩的心理、色彩的对比、色彩的调和、色彩设计与印刷适性。
教学要求:了解色彩的心理、联想、心理感受、情感特征和喜好,了解并掌握色彩的调和、色彩调和的基本方法,色彩设计与选择、色彩印刷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3 亮度因数
§7.6 HV/C和Yxy的转化
目录
第八章 国际匀色坐标制与色差计算
§8.1 颜色的宽容量和XYZ颜色空间的不均匀性 §8.2 均匀颜色空间
§8.2.1 §8.2.2 §8.2.3 §8.2.4 均匀颜色空间的发展 CIE 1976 L*a*b*均匀颜色空间 CIE 1976 L*u*v*均匀颜色空间 均匀颜色空间的最新研究进展
目录
第三章 常用颜色系统
§3.1 色光加色法
§3.1.1 §3.1.2 §3.1.3 §3.1.4 §3.1.5
§3.1.1 §3.1.2 §3.1.3 §3.1.4
色光三原色的确定 色光加色法 加色混合种类 颜色混合的基本规律 颜色环
色料三原色 色料减色法 加色法与减色法的关系 物体的选择性吸收和非选择性吸收
第六章 CIE1931RGB真实三原色表色 系统
§6.1 颜色匹配实验
§6.1.1 转盘实验法 §6.1.2 色光匹配法 §6.1.3 颜色方程 §6.1.4 负刺激值
目录
§6.2 CIE1931RGB真实三原色系统的建
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录
第七章 CIE 1931 XYZ标准色度学系统
§7.1 CIE 1931 XYZ标准色度学系统的建立 §7.2 CIE 1931 XYZ色度图与Yxy数字表色方法
第十章 颜色的密度学体系
§10.1 密度
§10.1.1 密度的定义 §10.1.2 孟塞尔明度值与视觉密度的关系 §10.1.3 密度的比例性和相加性
§10.2 印刷油墨颜色质量的GATF密度评价方法
§10.2.1 影响油墨颜色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10.2.2 评价油墨颜色质量的参数 §10.2.3 GATF色轮图
§12.2.2 CMYK模式 §12.2.3 Lab模式
§12.2.4 其它色彩模式
§12.3色彩模式应用的选择
目录
第十三章 同色异谱色
§13.1 同色异谱的概念
§13.1.1 基本概念 §13.1.2 其他可能的解释
§13.2 同色异谱条件
§13.2.1 改变观察者 §13.2.2 改变照明体 §13.2.3 同色异谱的辨别
§13.3 颜色同色异谱程度的评价
§13.3.1 目视评价法 §13.3.2 照明体同色异谱程度评价
目录
第十四章 彩色印刷复制
§14.1 印刷网点
§ 14.1.1 网点及其作用 § 14.1.2 网点的性质 § 14.1.3 网点面积率与网点扩大 § 14.1.4 印刷网点呈色
§ 14.2 半色调(网点)复制 § 14.3 连续调色彩复制
§ 14.3.1 影响油墨密度的因素 § 14.3.2 印刷油墨密度和墨层厚度 § 14.3.3 油墨的叠印率与印刷色彩
§ 14.4 颜色的分解和合成
§ 14.4.1 彩色原稿 § 14.4.2 色彩的分解
目录
第十五章 色彩管理
15.1 色彩管理概述
§ 15.1.1 § 15.1.2 § 15.1.3 § 15.1.4 § 15.1.5 色彩管理的内容 色彩管理系统的主要构成 色彩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色彩管理的步骤 色彩管理的作用
§5.1色彩的心理三属性
§5.1.1 色相 §5.1.2 明度
目录
§5.1.3 饱和度
§5.1.4 颜色三属性的相互关系
§5.2颜色感觉空间的几何模型
§5.3孟塞尔颜色系统
§5.4其它显色系统表色方法
§5.4.1自然色系统 §5.4.2奥斯瓦尔德表色系统 §5.4.3中国颜色体系 §5.4.4色谱表色法
§9.1 颜色的宽容量和XYZ颜色空间的不均匀性
§9.1.1 光的本质 §9.1.2 光源 §9.1.3 光源的三刺激值的计算
§9.2 光源的色温
§9.2.1 黑体 §9.2.2 光源的色温
§9.3 光源的显色性及其定量评价
§9.3.1 评价方法
§9.3.2 显色指数
§9.3.3 光源显色性的应用
目录
§ 15.4 色彩管理的现状及发展
目录
期 刊 1、Col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2、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Dyers and Colorist ; 3、光学学报, 4、光学技术学报, 5、照明工程学报
§ 15.2 ICC Profile
§ 15.2.1 ICC Profile的基本概念 § 15.2.2 ICC Profile的内部结构和作用 § 15.2.3 ICC标准中规定的四种色彩匹配方式
§ 15.3 常用的色彩管理软件
§ 15.3.1 Colorsync色彩管理软件 § 15.3.2 ICM色彩管理软件 § 15.3.3 Postscript色彩管理
目录
印刷色彩学
郑元林
目
第 一 章 第 二 章 第 三 章 第 四 章 第 五 章 第 六 章 第 七 章 第 八 章 第 九 章 第 十 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录
目录
绪论 眼睛和视觉 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 颜色视觉和颜色视觉理论 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 CIE1931RGB真实三原色表色系统 CIE 1931 XYZ标准色度学系统 国际匀色坐标制与色差计算 光源的色度学 颜色的密度学体系 颜色测量 数字图像的色彩模式 同色异谱 色彩色印刷复制 色彩管理
§10.3 油墨密度和墨层厚度
目录
第十一章 颜色测量
§11.1 目视测色
§11.2 仪器测色的基准条件
§11.3 颜色测量的几何条件
§11.4 分光光度测色仪
§11.5 光电积分式测色仪器
§11.6 物体色的测量方法
目录
第十二章 数字图像的色彩模式
§12.1概述 §12.2色彩模式
§12.2.1 RGB模式
§3.2 色料减色法
目录
第四章 颜色视觉和颜色视觉理论
§4.1 颜色视觉
§4.1.1 颜色的适应性
§4.1.2 颜色对比
§4.2 颜色心理学
§4.2.1 色彩的心理表现类型 §4.2.2 色彩的感觉
§4.3 颜色视觉理论
§4.3.1 三色学说 §4.3.2 四色学说
§4.3.3 阶段学说
第五章 颜色的显色系统表示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视觉系统的研究现状 §1.2.2 颜色描述体系的研究现状 §1.2.3 彩色印刷复制理论的研究现状
§1.3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目录
第二章 眼睛和视觉
§2.1 眼球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2 视觉功能
§2.2.1 视角、视力与视场 §2.2.2 光谱光视效率 §2.2.3 色觉异常
§7.2.1 CIE 1931 XYZ色度图 §7.2.2 CIE1931 Yxy数字表色方法
§7.3 CIE 1964 XYZ补充色度学系统表色系统 §7.4 物体(印品)色三刺激值XYZ的计算
§7.4.1 光源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 §7.4.2 物体(印品)色三刺激值XYZ的计算
§7.5 颜色的客观三属性
§8.3 色差公式的发展
§8.3.1 CMC(l:c)色差公式 §8.3.2 CIE94色差公式 §8.3.3 CIEDE2000色差公式
§8.4 色貌与CIECAM02色貌模型
§8.3.1 §8.3.2 §8.3.3 §8.3.4 色貌 色貌现象 色貌模型 CIECAM02色貌模型
目录
第九章 光源的色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