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托妮·莫里森《宠儿》中房子的象征意义
论_宠儿_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论《宠儿》中色彩的象征意义许晓萍(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摘 要:托妮・莫里森是世界文学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
《宠儿》作为莫里森的代表作,在美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
作品中的色彩的描写包含独特的象征意义,不仅深化和充实了作品的主题,也丰富和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为读者提供了多种作品解读的可能性与丰富性。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宠儿》;色彩;象征中图分类号:I10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80X(2010)01-0101-03 托妮・莫里森(1931—)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1993年,她因“其富于洞察力和诗情画意的小说把美国现实的一个重要方面写活了”而荣获该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美国黑人女作家。
这不仅代表了莫里森个人的成功,也标志着长期以来非裔美国小说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黑人妇女的声音也得到了有效地传达。
目前为止,莫里森出版了9部小说。
发表于1987年的《宠儿》是其创作的第五部小说,该小说获得了1988年度的普利策奖。
该书的主要情节取自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以一个杀婴故事为主线,深刻揭示了蓄奴制在黑奴心灵上所留下的巨大创伤。
作为世界名著,《宠儿》进入90年代以后已经跻身现代文学经典之列。
莫里森在《宠儿》的叙事过程中做了各种艺术处理,展现了其高超、娴熟的写作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小说中遍布全文的各种象征意象相互呼应,为展现小说深刻的思想和主题起了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文学界对于这部小说中象征意义的解读主要局限于人名、地名、水、植物等等方面,但是对于小说中出现的色彩的象征意义却鲜有人进行分析。
“所有的声音、颜色、形式,或者因为它们固有的力量,或者因为丰富的联想,都能激起那种虽然难以言喻但确实无误的感情,或者(我宁愿这样认为)给我们唤来某些无形的力量,它们落在我们心上的脚步我们称之为感情;”[1]莫里森是一个伟大的富于想象力的作家,笔者认为,作者在《宠儿》中对色彩的巧妙运用,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参与,引导读者从更深层次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
宠儿的写作技巧评析
20 世纪,黑人文学已成为研究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的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黑人女性 作家得主,托妮·莫里森为 20 世纪的美国文学竖起了又一 座里程碑。莫里森所有的作品都在向人们展示和挖掘黑人 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她精湛的写作技巧使她的作品拥 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也使她成为成就卓著的小说家。《宠儿》 则恰好完全展现了莫里森的运用语言讲述故事的能力。《宠 儿》是托妮·莫里森的第五部小说,为她赢得了 1988 年的普 利策奖。小说中,莫 里 森 远 离 了 当 下 的 场 景,将 小 说 的 背 景 设置在美国内战结束之后的“重建时期”,女黑奴塞丝只身一 人逃离种植园,在赶来抓她的奴隶主到达时,为了使孩子不 再遭受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十八 年后,女儿的鬼魂回来与赛丝纠缠,向赛丝索爱。《宠儿》中, 莫里森充分运用熟练的写作技巧呈现给我们一个既怪诞又 真实的故事,莫里森所运用的写作技巧恰如气氛地推动了小 说的发展,营造了悲凉的气氛,真实地反映了黑人的悲惨境 遇,引发人们思考,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大的震 撼力。
一、“闪回”的运用 闪回( Flashback) ,是一种用闪回的短暂形象来表现人物 精神活动、心理状态和情感起伏的一种艺术手法。它不同于 倒叙和回忆。倒 叙 或 回 忆 是 通 过 对 某 一 情 节、细 节 的 回 忆, 来交代事件、叙述故事。闪回,展现的时间比较短促,常常是 几个闪念像电影镜头一样在大脑中一闪而过。闪回的主要 作用,在于表现人物一瞬间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用看得 见的画面来表现人物看不见的内心变化和发展。但它必须 与人物此时此刻的行为、感受以及固有的思想、感情、性格相 联系,并符合人 物 或 情 节 的 逻 辑,具 有 它 的 特 定 性。闪 回 可 以表现人物性格,窥视人物的心灵奥秘,较一般回忆,能更直 接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宠儿》的故事骇人听闻,非比寻常,因此莫里森也没用 常规的叙述来手法。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是在不断的对往事 的回忆中逐渐走出杀婴事件的阴影的,因而,闪回贯穿整部 作品。一开始,赛 丝 回 忆 起 为 了 给 她 死 去 的 女 儿 刻 块 墓 碑,
谈莫里森《宠儿》中的意象和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了俄 亥俄 河 。强 烈而 深 沉 的母 爱 在 奴隶 制 中被 扭 曲 为 一种暴 力 的冲动 , 为死亡 的前奏 与 回响 。在小 说 成
~
、
颜 色 的象征 意义
莫 里 森运 用 颜色 作 为象 征 工 具来 表 现 人物 的命
中,莫里森用文学的虚拟手段将这一真实历史事件 运和未来的希望。例如 , 红色系列的物体在《 宠儿》 中 再现于主人公塞丝一生的悲惨命运之中。为了反抗 反复 出现 , 尽管含义各异。白人女孩爱弥那样热切盼 命运 , “ 使 自己身 体最 宝 贵 的部分 ” 免受摧 残 , 塞丝 在 望 , 以至于 要不 远 千里 去 波士 顿 寻找 的红 色 天鹅 绒 ,
代表着他的情感世界。总体看来, 红色似乎喻指 了活 无可避免地勾起她对“ 甜蜜之家” 的回忆。水冲刷着
[ 日 收稿 期】 2 1- 10 00 1-5
【 作者简介】 赵 越(9 3 ) 女, 17 一 , 辽宁沈阳人 , 东北大学讲师, 英语语 言文学硕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 3
与宠 儿在一起 时 嘴里 喊着 的 :红心 , “ 红心 , 心 。” 红 则 示 了其根 源 : 站在 水泵 前 , 满 双腿 的春黄 菊 汁 塞丝 沾
不 朽 之作 《 儿 》 得 托 妮 ・ 里 森 向她 的 文学 住 的 14号 白屋 , 至有一 天 , 个 自称 “ 儿 ” 白 宠 使 莫 2 直 一 宠 的
理想 迈 出了很 大 的一步 。在她 的美 国黑人 历 史 三部 衣 的女子 出现在她 面前 ?
曲: 《 宠儿》 18 )《 (97 、 爵士乐》 19 ) 天堂》 19 ) (9 2 和《 (9 8 可以说 《 宠儿》 , 风格诡异 、 人鬼莫辨 , 但其哥特 中,宠儿》 《 是其 中最早 、 最具哥特气息 的一部 。小说 式 文 风 并 没 有 影 响 小 说 诗 一 样 的美 。 “ 是 忧 伤 它
托妮·莫里森《宠儿》的象征含义解析
托妮·莫⾥森《宠⼉》的象征含义解析2019-06-02⼩说《宠⼉》是美国⿊⼈⼥作家托妮·莫⾥森的代表作,讲述了⿊奴塞丝等在“甜蜜之家”的悲惨遭遇。
为了能够逃离痛苦的深渊,她不惜铤⽽⾛险踏上逃亡之路。
最终,逃亡的奴⾪仍旧没有能够摆脱奴⾪主的追捕,为了不让⾃⼰的孩⼦和⾃⼰⼀样遭受奴⾪主的迫害,塞丝毅然决然地杀死了⾃⼰的孩⼦。
多年来,成为⿁魂的孩⼦“宠⼉”返回⼈间向⾃⼰的母亲塞丝追讨性命。
在⼩说的结尾,⽣活在⿊⼈社区的妇⼥共同努⼒终于将“宠⼉”赶⾛,塞丝终于摆脱了折磨⾃⼰的⿁魂。
⼀、跨越时空的“宠⼉”“《宠⼉》出版的时间是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
虽然当时奴⾪制已经从法律上被废除了,但是它对⿊⼈造成的⼼理创伤却是巨⼤的。
在《时代》杂志邦妮·安杰罗对莫⾥森的采访中,她曾谈到美国⼈试图抑制有关奴⾪制的愿望。
根据莫⾥森的看法,在美国对⾮洲⼈和美籍⾮洲⼈奴役的那段历史是‘书中⼈物不想记忆的,我不想记忆的,⿊⼈不想记忆的,⽩⼈不想记忆的’。
”[1]正如出现在⼩说中的塞丝和保罗·D⼀样,对于这样⼀段不堪回⾸的历史,很多⼈选择了回避,即便是曾经遭受了严重伤害的⿊⼈群体也不愿意直接⾯对悲伤的过去。
但莫⾥森没有遗忘,她⽤⾃⼰⼿中的笔去直接记述了美国社会曾经上演的⼈间悲剧,迫使阅读⼩说的读者承认奴⾪制度曾经存在过,并且这⼀制度所产⽣的后继影响仍旧在美国社会中存在着。
为了能够让不愿意⾯对历史的读者接受⾃⼰的作品,莫⾥斯采取了全新的策略,这就是彻底改造“宠⼉”的⾯貌。
⼩说《宠⼉》所讲述的故事是以美国历史上真实发⽣的事件改编的,这是⼀段美国历史的⿊暗岁⽉,不仅在⿊⼈族群的⾁体和⼼灵中投下了阴影,也深深地打击了美利坚民族的灵魂。
在莫⾥森的笔下,“宠⼉”更多地被理解为⿁魂,但她的⾝上并⾮没有⼀丝⼀毫的⼈类特征。
我们认为正是由于作者将“宠⼉”描绘成为既具有⿁魂特征的存在,⼜似乎保留着⼈类特性,使得“宠⼉”不再是某⼀历史事件中被杀害的婴⼉,⽽是跨越时空的“宠⼉”。
《宠儿》中象征意蕴的多重解读
《宠⼉》中象征意蕴的多重解读2019-03-02摘要: 托妮·莫⾥森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的⿊⼈⼥作家。
其巅峰之作《宠⼉》运⽤了⼤量象征⼿法,对深化和充实主题起到了点睛作⽤。
本⽂通过详细分析《宠⼉》中主要事物和⼈物的象征意蕴,旨在揭⽰其深刻的主题、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丰富和拓展作品的阐释空间。
关键词: ⼩说《宠⼉》象征意蕴事物⼈物托妮·莫⾥森(Toni Morrison)是当代美国⿊⼈⽂学作家的杰出代表,也是第⼀位摘得诺贝尔奖桂冠的⿊⼈⼥作家。
莫⾥森作为⼀名⾮裔美国⿊⼈作家,始终从美国⿊⼈的历史和现实⽣活中选取创作题材,并“以其丰富的洞察⼒和诗情画意的⼩说把美国现实的⼀个重要⽅⾯写活了”(雷格,2000)。
⼩说《宠⼉》(Beloved)发表于1987年,⼩说以⼀个⿊⼈母亲杀婴的故事为主线,深刻揭⽰了奴⾪制在⿊奴⼼灵上所留下的巨⼤创伤。
该书展⽰了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并为莫⾥森赢得了普利策奖。
象征,作为⼀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法,是⽤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或形象等来暗⽰和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说充满⼤量象征意象,从树、⽔、红丝带到⼈物、房屋,遍布全⽂,相互呼应,莫⾥森“以诗话现实主义的⼿法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意象与⿊⼈历史⽂化和主⼈公的⼼理真实结合起来,虚实相衬,巧妙地神话了全书的主题,重现了⿊⼈经历的诗⼀般的美妙和痛苦”(孙薇,2002)。
本⽂主要分析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和⼈物,揭⽰其丰富⽽深刻的象征意蕴。
⼀、事物的象征意蕴许多事物在⼩说中多次出现,往往具有象征意蕴,既为情节发⽣提供了场景,⼜推动了情节发展。
1.“甜蜜之家”“甜蜜之家”是塞丝在奴⾪制下⽣活过的⼀个南部种植园,⼀个美好的名字。
那⾥有如天堂般迷⼈的风景,似乎是⼀个甜蜜⽽温暖的港湾。
正是在这个所谓的“甜蜜之家”,六个⿊奴没有任何⾃由,只有⽆⽌尽地“被租⽤,被出借,被购⼊,被送还,被储存,被抵押,被赢被偷被掠夺”。
浅评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暗示语言
浅评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暗示语言摘要:托妮·莫里森的《宠儿》成功地揭露了黑人奴隶制和白人奴隶主对美国黑人奴隶的摧残与迫害,描述了受压迫的美国黑人不甘地呐喊与坚强的反抗,反映了黑人女性水深火热的痛苦生活和分裂扭曲的心理思想。
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莫里森以巧妙的叙事风格、形象的语言表述、象征性的人物代表以及独特的数字运用给出了读者们一个有一个的暗示。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宠儿》反抗悲惨提到托妮·莫里森最震撼人心、最成熟的代表作,非《宠儿》莫属。
1987年,莫里森完成了对《宠儿》的创作,并于1988年,获得美国普利策小说奖,从而成为美国文学史,乃至当代文学史的不朽之作。
作为历史上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以历史中的马格丽特·加纳故事为背景,在《宠儿》中讲述了一位充满母爱却宁可杀害自己的孩子,也不愿他们被人奴役的黑人女性的悲惨人生。
故事要从这位黑人母亲的出逃说起:女黑奴塞丝怀着身孕只身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的辛辛那提,奴隶主循踪追至;为了使孩子不再重复自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毅然杀死了自己刚刚会爬的幼女宠儿。
谁知18年后,宠儿还魂重返人间,和塞丝、塞丝的女儿彤芙以及塞丝的情人保罗·d生活在同一幢房子里。
她不但加倍地向母亲索取关爱,甚至纠缠和引诱保罗·d,妄图不择手段地扰乱和摧毁母亲刚刚回暖的生活,以报复母亲曾经对她的伤害与抛弃。
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莫里森以巧妙的叙事风格、形象的语言表述、象征性的人物代表以及独特的数字运用给出了读者们一个有一个的暗示。
首先,通过故事人物的回忆与交谈,小说情节不断在过去与现实之间飞速变换,情景镜头也在时间上持续切换。
作者这类叙事手法极好的加强了过去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也通过隐喻的鬼魂直接暗示着读者:尽管塞丝很想忘掉悲伤恐怖的过去,她至今仍难逃过去的恶劣影响;而这些恐怖的影响力都从塞丝婴儿鬼魂的小小身体里迸发出来;死去的婴孩并没有孤独地离开这个家,而是重新渗入到他们的新家、新生活里,无论她是否以魂体存在,她都存在于这个家的每一个角落,存在于塞丝的心灵深处。
论《宠儿》(Beloved)中的象征主义手法与魔幻现实主义
外国文学论《宠儿》(Beloved)中的象征主义手法与魔幻现实主义张静内蒙古师范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摘要: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
《宠儿》(Beloved)作为莫里森的代表作,其创作手法极具代表性。
托尼•莫里森将魔幻现实主义与美国黑人文学相结合,并娴熟地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
文章着眼于《宠儿》中象征主义手法与魔幻现实主义的研究。
探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的象征主义手法在丰富和充实小说主题,开拓读者的想象空间,含蓄地表达作者尖锐而深刻的思想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宠儿》;象征主义手法;魔幻现实主义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是美国黑人女小说家。
20世纪60年代末登上文坛,其作品情感炽热,简短而富有诗意,并以对美国黑人生活的敏锐观察闻名。
主要作品有《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1970)、《苏拉》(Sula)(1974)、《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1977)和《宠儿》(Beloved)(1987)等。
凭借《所罗门之歌》和《宠儿》获得美国多个重要文学奖项。
1993年,由于她“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使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充满活力”,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西方评论界普遍认为莫里森继承了拉尔夫•埃利森(Ralph Ellison)和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的黑人文学传统,她不仅熟悉黑人民间传说、希腊神话和基督教《圣经》,而且也受益于西方古典文学的熏陶。
在创作手法上,她十分擅长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还明显地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
本文拟从托妮•莫里森的上述特点着手,探讨《宠儿》中的象征主义手法和魔幻现实主义。
一、《宠儿》中的象征主义手法象征主义是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并于20世纪初期扩及欧美各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是象征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体现,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主要涵盖诗歌和戏剧两大领域,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
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房屋意象与女性命运
Vb1 . 5 N o. 2
J u n . 2 0 1 3
托尼 ・ 莫里森小说中的房屋意象与女性命运
丁冉冉 , 董静娟
( 1 .天 津 财 经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外 语 系 ,天 津 3 0 0 2 2 2 ;2 . 鲁 东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山东 烟 台 2 6 4 0 2 5)
第 2期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4 3
父亲的屋檐底下 , 她依赖父亲 的庇护而生 存 ,1 6岁 的时候她在父亲 的安排下嫁给 了与她并不相 爱的麦
在 羡慕医生 的这所有 十二个房 间的阴暗 的大 房子 , 羡慕那部绿色轿车 的同时 ,也 晓得 ‘ ‘ 这所房子与其
森的具有 代表性 的小说 《 秀拉 》 、 《 所 罗 门之歌 》 等 中的 房屋这 一 空间 意象 ,去探 索女 主人 公的 自我
解 放之 路 。在她 笔 下的女 性家 园 ,女人不 再是 男 人 的他 者 ,她们 不依 赖男 人 ,不仰视 男人 ,不 再
父亲就会有支配她 的各种权利 。如果她 结婚 ,他会 把权 力全部转交给她 的丈夫 。 ”
第 5卷 第 2期
2 0 1 3 年 O 6月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H e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作 为一 名黑人 女性 文学作 家 ,托 尼 ・ 莫里森
把 男人看作是 自己命运 的主宰 ,“ 她”就是 “ 她自
著 述颇 丰 ,共发 表 了九部长 篇 小说 ,此外还 编 写
《宠儿》的空间叙事分析
《宠儿》的空间叙事分析作者:刘东生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03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宠儿》中赛斯和贝比·萨格斯在“甜蜜之家”和“124号宅院两个空间及其空间实践的分析,认为不管是在南方种植园还是在124号宅院,亦或是两人在两个空间的转移,都体现了“空间表征”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规训、书写和制约。
白人这个强势群体对空间有着绝对的掌控权,而黑人奴隶在这样的社会空间中生活注定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平等。
关键词:《宠儿》;空间表征;空间实践列斐伏尔是一位法国思想大师,是西方学界公认的“日常生活批判之父”和“现代法国辩证法之父”,正是他提出了著名的空间三元论(Spatial Triad)。
根据他的理论,空间在实际上只有一种存在形式,即社会空间。
社会空间包含着三个重要元素:表征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空间表征(Spatial representation)、和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
其中,表征空间是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它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空间的上层建筑的规训、书写和制约之下建构的一个生存居住空间。
“空间表征”是空间秩序话语权,这个话语权有社会空间的主要规划者规定和“构想”,而规定者往往是强势集团。
本文将从小说《宠儿》的表征空间、赛丝和贝比·萨格斯的空间实践以及空间表征三个方面解读《宠儿》的空间叙事艺术。
一、《宠儿》中的表征空间根据列斐伏尔,表征空间即为空间的象征。
这个空间层级就像食物链中的最高层,而低端的物种就是自己可以随意支配的对象。
这种空间有严格的等级区别。
也就是说,“空间表征”属于这个空间的“上层建筑”,规定着这个空间的格局。
白人奴隶主和白人构成了《宠儿》中的空间表征的“上层建筑”,其内部分为以“学校老师”为代表的南方种植园园主和以爱德华·鲍德温兄妹为代表的北方废奴主义者。
在以“学校老师”为代表的南方种植园园主够构想的社会空间里只有白人,黑人被排斥在这个空间之外,是以“动物”的形式出现的,是供白人支配的工具而已。
论《宠儿》(Beloved)中的象征主义手法与魔幻现实主义
论《宠儿》(Beloved)中的象征主义手法与魔幻现实主义作者:张静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11期摘要: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
《宠儿》(Beloved)作为莫里森的代表作,其创作手法极具代表性。
托尼·莫里森将魔幻现实主义与美国黑人文学相结合,并娴熟地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
文章着眼于《宠儿》中象征主义手法与魔幻现实主义的研究。
探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的象征主义手法在丰富和充实小说主题,开拓读者的想象空间,含蓄地表达作者尖锐而深刻的思想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宠儿》;象征主义手法;魔幻现实主义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是美国黑人女小说家。
20世纪60年代末登上文坛,其作品情感炽热,简短而富有诗意,并以对美国黑人生活的敏锐观察闻名。
主要作品有《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1970)、《苏拉》(Sula)(1974)、《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1977)和《宠儿》(Beloved)(1987)等。
凭借《所罗门之歌》和《宠儿》获得美国多个重要文学奖项。
1993年,由于她“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使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充满活力”,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西方评论界普遍认为莫里森继承了拉尔夫·埃利森(Ralph Ellison)和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的黑人文学传统,她不仅熟悉黑人民间传说、希腊神话和基督教《圣经》,而且也受益于西方古典文学的熏陶。
在创作手法上,她十分擅长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还明显地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
本文拟从托妮·莫里森的上述特点着手,探讨《宠儿》中的象征主义手法和魔幻现实主义。
一、《宠儿》中的象征主义手法象征主义是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并于20世纪初期扩及欧美各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是象征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体现,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主要涵盖诗歌和戏剧两大领域,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
《宠儿》中的象征和隐喻意义
森创作《 I 时关 注的是被掩 盖在历史文献下 宠J )
的事实真相 , 她试 图探索那些 “ 曾诉诸文字 的 不
人们的内心世界 , 以弥补有关奴隶叙述 (l e a s v r a n- rt e 的历 史 空 白 ” av ) i 。徜 徉 于 莫 里 森 非 凡 的 小
收稿 日期 :0 50 4 20 -9 1
《 洛杉矶时报》 称之为“ 不能想象 少了它 的……美 国文学一部杰作 。 《 ” 纽约时报》 也评论说 “ 充满魔
说世界里 , 笔者感悟到该小说 的审美效应得 自于
作品深刻而凝重的意蕴 , 自于小说中大量 的象 得
征意象和隐喻。这些象征 和隐喻成为贯穿小说 的 语言道具 , 成为小说情节 、 结构乃至故事形态 发展
汪顺 来
( 常州工学院外围浯学院 , 江苏 常州 23 0 ) 10 2
摘要 : 宠儿》 托妮 ・ 在《 中, 莫里森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 , 它们成 为贯穿小说的语言道具 使
和故事发展的主要线索和脉络。本文从分析这些 象征和隐喻 的 内涵入手 , 揭示美 国的白人文化 价 值观对黑人文化的挤压和渗透 , 并且探讨黑人 自由和 身份 的含义。 关键词: 宠儿》 场景; 《 ; 人物 ; 印记 ; 象征和 隐喻
一
《 I 是 以杀 婴事件 为中心情节 的。值得 宠J)
注 意 的是孩子 不是 白人杀 的 , 是黑人 、 子 自己 而 孩
、
场景 的象征和 隐喻意义
的母亲所杀。作者选择这一不 同寻常的事件揭露 “ 奴隶制对黑人身心 的摧残 ”( 2 ) 。当时奴隶制虽 已明文废除 , 但奴隶制给黑人身心造 成的伤痛并
中图 分类号 :16 4 10 .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3— 8 7 20 0 05 0 17 0 8 (06)1— 06— 5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中魔幻现实主义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摘要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五部长篇小说《宠儿》充满了光怪陆离的魔幻色彩。
本文试从魔幻现实主义的角度对小说进行剖析,以期能够找出魔幻现实主义对表达主题所起的意义以及它对莫里森艺术创作手法的影响。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神话原型荒诞象征叙事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托尼·莫里森出生于1937年,原名克娄·安东妮·沃福德。
在俄亥俄州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之后,莫里森在霍华德大学获得了英文学士学位,又在康奈尔大学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莫里森曾任霍华德大学的英文教授,之后又任蓝登书屋的编辑,主要负责黑人小说的编辑工作。
同时,莫里森本人也开始创作一系列作品。
自1972年处女作《最蓝的眼睛》问世后,她又先后发表了《秀拉》、《所罗门之歌》、《柏油娃》、《宠儿》、《爵士乐》、《乐园》和《爱》等七部长篇小说。
1993年,她凭借这些构思独特的作品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性。
可以说托尼·莫里森是继兰斯顿·休斯、理查·德赖特和拉尔夫·埃里森之后美国黑人文学的重要继承人。
《宠儿》发表于1987年,这部小说的问世标志着继赖特、埃里森之后的又一次黑人文学高潮的到来。
有的评论家甚至认为“不读《宠儿》,就无法理解美国文学”。
《宠儿》之所以具有如此不同凡响的影响力,是因为作者托尼·莫里森在创作过程中根植于本土文化,并把源于拉丁美洲文学中的精华——魔幻现实主义与美国黑人文学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而在思想和艺术上把黑人小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现代拉丁美洲文坛、富有撼动世界的轰动效应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
这一流派的作家执意于把现实投放在虚幻的环境和气氛中,使现实披上光怪陆离的魔幻的外衣,既在作品中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的原则,又在创作方法上运用了欧美现代派的手法。
托妮_莫里森的_宠儿_中象征创作手法研究
托妮・莫里森的《宠儿》中象征创作手法研究仪淑云 王向东(西南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摘 要:托妮・莫里森是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93年)美国黑人女作家。
她的作品因想象丰富,情感真挚,思想深刻而闻名。
她的作品《宠儿》1987年一经问世立即引起了文坛的轰动,次年获得了普利策奖。
文学创作是否成功部分取决于象征手法是否成功运用。
《宠儿》中人物命名、地点选取、结构组织等方面,莫里森都运用了大量象征的创作手法来构建黑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展示出黑人在过去所遭受的奴役、歧视,形成了她自己独具特色的叙述风格。
本文拟从人物命名和地点选取方面,对《宠儿》中象征手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宠儿;象征;创作 一、托妮・莫里森,唯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 从她的多部作品反映出的主题思想中,人们看到了当时美国黑人的精神状态和生存危机。
在众多作品中,被文坛宠爱的是她的《宠儿》,而“宠儿”恰恰是美国社会的弃儿。
《宠儿》的成功不仅体现了它的社会价值,更体现了它的创作价值和文学品质。
而创作价值和文学品质体现在其象征创作手法的运用中。
1.1 莫里森文学创作成就莫里森,美国黑人文学的一朵奇葩,伟大的西方现代文学传统的继承者和传承者,当今时代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她的主要作品有:《最蓝的眼睛》,《宠儿》,《爵士乐》,《天堂》等九部作品。
“她的作品着重写黑人在美国社会的生存困境,写他们内心的创痛、骚动和渴望,写他们对自我的寻找和对自己文化之根的追寻。
”1其中最著名的是《宠儿》,莫里森因这部作品荣获了1988年的普利策奖。
1.2 《宠儿》简述故事发生在美国内战末期,围绕杀婴事件展开。
女黑奴塞丝只身从肯塔基州的“甜蜜之家”农庄逃亡至辛辛那提城郊的蓝石路124号,投奔婆母贝比・萨格斯。
28天后,奴隶主“学校教师”带人追来,为不使女儿再受奴隶制的压迫,塞丝毅然割断了两岁女儿的脖子,下葬时为她取名为“宠儿”。
《宠儿》中托妮·莫里森主要写作风格=.docx
《宠儿》中托妮•莫里森主要写作风格二【摘要】本文以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为文本, 对她的写作风格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小说体现的黑人的种族意识,其对莫里森的童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文中运用了民间传说和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为《宠儿》增添了神话色彩, 让非裔美国读者牢记奴隶制度的罪恶。
莫里森还利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创造了过去和现在的连续性,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限制。
此外,莫里森的多角度叙事手法。
【关键词】神话;象征主义;意识流Abstract: In this paper, I take Beloved as the text,att emp ting to give a brief analysis of Morri son? writing styles ・She applies mythology, symbolism, st ream of consciousness and complex narratives to add Beloved mythical color and remind the readers of the enslavement of African Americans・Key words : mythology;Symbolism;stream of consciousness托妮•莫里森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曾荣获普利策文学奖和全美图书评论奖,在1993年,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全球首位获得该奖项的黑人女作家。
《宠儿》是以真实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多元化的写作手法揭示了奴隶制服的罪恶,剥夺了黑人女性为人母和为人女的权利,主要描述了女主人公在奴隶制度下解救自己和孩子的悲惨经历,这部小说成为黑人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的佳作。
《宠儿》充分展现了莫里森的出色的写作风格,揭示了奴隶制给黑人带来的无穷无尽的灾难,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美国黑人民间传说是小说创作的基础,每一代黑人作家都从民间传说中获得灵感。
论托尼_莫里森_宠儿_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1借鉴与比较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她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美国文学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黑人女作家。
自1972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之后,莫里森又相继创作了七部作品。
其中,《宠儿》是其第五部小说,这部作品在1987年出版,被公认为是莫里森最好的作品。
该作品为莫里森赢得了美国普利策文学奖和F·肯尼迪奖,为她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基础。
《宠儿》的背景是1873年的美国重建时期。
小说着重表现的是记忆和历史的力量。
在小说当中那些已经获得自由的奴隶们,过去已经成为他们现在生活的重负。
特别是女主人公塞丝,她竭尽全力想走出奴隶生活的记忆,然而那些记忆却附着在她那死去的女儿的魂灵上一直纠缠着她。
18年前,女主人公塞丝带着孩子逃出奴隶主的种植庄园,仅仅享受了28天的自由生活之后,奴隶主“学校老师”追踪而至,为了不使女儿沦为奴隶,她毅然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莫里森的这个故事取材于发生在玛格丽特·加纳身上的一个真实历史事件:她和塞丝一样从肯塔基州的奴隶主庄园逃出来,当猎奴者循踪而至俄亥俄州要抓住她时,她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再沦为奴隶,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宠儿》这部小说游离在虚幻的小说和真实的历史故事中间,通过对一个黑人家庭悲欢离合的记录,深刻地论述了奴隶制历史对美国黑人心理上的影响。
《宠儿》自出版以来,一直因其独特的故事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而倍受国内外文学评论界的关注。
莫里森在这部小说当中,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其中最引人注目便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象征是文学创作当中最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
它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表示抽象的事物及意义。
象征不仅是对文学作品中一花一草,一丘一岭的感发,而且是通过这种感发来表达作者永恒的思想追求,要从有限的现象走向无限的丰富世界。
在《宠儿》这部作品中,各种象征意象遍布全文,相互呼应。
托妮·莫里森《宠儿》中奇幻的象征意象探析
托妮·莫里森《宠儿》中奇幻的象征意象探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奇幻的象征意象探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奇幻的象征意象探析作者/李晓玲刘明托妮·莫里森是当代杰出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原名克洛艾,沃福德,1931年2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附近的钢铁工业小城罗伦。
莫里森的童年和少年是在美国俄亥俄州度过的。
1949年,她考入霍华德大学——一所专门为黑人开设的学校进行英语和古典文学研究。
1953年,她获得学士学位后,进入著名的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英语专业,1955年开始写研究生论文,研究的主题是威廉,福克纳和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品中的自杀问题并获得硕士学位。
1955-1957年莫里森在南得克萨斯大学任教。
1957-1964年间,她任教于霍华德大学——她的母校,在此期间,莫里森遇见建筑师哈罗德并结了婚,婚后生下两个儿子。
1964年,她与丈夫离婚。
离婚后,莫里森离开霍华德大学。
离婚后的痛苦导致莫里森花大量时间从事创作,以此作为精神寄托,这也是她文学创作道路的开端。
一年半后,她来到纽约州中部叙拉古,开始她的职业生涯。
作为一个在兰登书屋出版公司的编辑,她主编了《黑人之书》,这本著作记叙了300多年来美国黑人的生活、文化、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
莫里森在霍华德大学任教期间开始写自己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这部小说于1970年出版并且获得了评论界的好评。
莫里森的第二部小说《秀拉》在1973年出版,使她赢得了全国的赞誉,还获得了1975年全国图书奖中小说类奖项的提名。
《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该小说自1977年出版后一直受到评论界的普遍好评和读者的喜爱,同时也奠定了莫里森在美国文坛的地位,表明莫里森的创作开始进入主流文学界的视野。
她的其他作品包括《柏油孩子》(TarBaby,1981)、《爵士乐》(Jazz,1992)、《天堂乐园》(Paradise,1998)、《爱》(Love,2003)。
试论托妮·莫里森《宠儿》中房子的象征意义
试论托妮莫里森《宠儿》中房子的象征意义赵振臻【期刊名称】《开封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25)003【摘要】《宠儿》是美国非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一经问世,立即轰动美国文坛,受到评论家的广泛关注。
作品主要讲述发生在蓝石路124号房子里的故事。
随着故事的渐渐展开,这个房子的寓意越来越突出,它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建筑物,而是小说中一个很重要的象征性存在,即这栋房子其实是塞丝内心世界的象征。
通过对这个房子的象征意义的分析,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塞丝的内心世界,更加透彻地理解了塞丝的母爱,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奴隶制给黑人带来的心灵创伤。
%The famous novel Beloved is composed by Toni Morrison, an African American woman. The main setting of the novel is in the house at 124 Bluestone Road. As the story develops, we can find that this house is really very significant in this novel, and it is not a common construction any more, but a symbolic dwelling. This paper aims to reveal this house as a symbol of Sethe's inner world, by analyzing this symbolic house fi'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people in the house, the isolated situation of the house, and Beloved, appearance and disappearance in the house.【总页数】3页(P44-46)【作者】赵振臻【作者单位】开封教育学院外语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相关文献】1.论《宠儿》中托妮·莫里森对非洲传统文化的追寻与传承 [J], 张丹凤2.个体与黑人社区-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社区建构 [J], 周方方3.论《宠儿》中的母爱与女性-托妮·莫里森的《宠儿》的女性哥特阐释 [J], 杨玲4.论托妮·莫里森小说《宠儿》中的自然主义 [J], 时婷婷5.论托妮·莫里森小说《宠儿》中的自然主义 [J], 时婷婷[1]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所罗门之歌》中房屋意象的解读
《所罗门之歌》中房屋意象的解读作者:伏东杰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5期摘要:《所罗门之歌》是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创作的一部探寻黑人如何摆脱心灵的重负,进而获得精神独立和文化自信的黑人文学小说。
因其丰富的文化主题,外界对该小说的研究也经久不衰,而对于小说中极具象征意义的房屋这一空间意象的解读却寥寥无几。
本文以空间叙事理论为参照,分析房屋空间意象以及背后折射的权力空间,对小说主题进行进一步解读。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空间意象;房屋作者简介:伏东杰(1992-),女,汉族,四川广元人,硕士,吉林大学,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5-0-02《所罗门之歌》是托妮·莫里森1977年的作品,该小说以“黑人会飞”这则古老的民间传说为故事主线和象征核心,通过北方城市一个富裕黑人家庭的小儿子奶娃南行故土寻找金子,从而意外找到家族之根,文化之源的人生经历,展现出一幅绚烂壮阔的黑人生存画卷,揭示出新老两代、男女两性、贫富两极间的种种冲突,提出了在物质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才能解决精神生活贫乏、文化无根的这一严峻社会问题。
小说采用了大量的非洲神话与传说,蕴涵着深刻的主题思想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同时在叙述手法上借鉴了魔幻现实主义等多种技巧,体现作者高超的叙事艺术。
正是由于小说本身的诸多魅力,外界的研究也硕果累累。
不过学术界对于“房屋”这一空间意象的解读却寥寥无几,而这一意象对于主题的理解举足轻重,基于此笔者以空间叙事理论为参照,对小说主题进行探索。
所谓空间意象,指的是小说文本中a作为意象而存在的空间场所,也就是具有“意象性”特征的空间场所。
这些场所在小说文本中反复出现之后,成为空间意象。
这些空间意象承担了空间叙事的核心功能,共同体现了小说人物的性格命运和推动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些空间意象还无形中形成隐喻,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和意蕴。
“甜蜜之家”:《宠儿》的空间解读
自我 ,而 是 成 了 白 人 阶 级 借 以 定 义 “自 我 ”的 他 者 。
一 、 “甜 蜜 之 家 ”的 空 间 特 质
“甜 蜜 之 家 ”是 莫 里 森 小 说 《宠 儿 》一 书 中美 国南 部 一 个 种 植 园 的 名 字 。 种 植 园 是 一 种 非 常 特 殊 的空 间 ,它 既 是 自然 空 间 的 一 部 分 ,又 是 人 类 征 服 自然 的 结 果 ,尤 其 是 资 本 扩 张 的 产 物 ,是 具 有 典 型 特 征 的 异 质 空 间 。
“甜 蜜 之 家 ”暗示 了深 刻 的 空 间 政 治 ,其 名 称 和 它所 指代 的真 实 空 间 存 在 着 一 种 反 讽 关 系 ,其 漂亮 的名 号 之 下 进 行 的 却 是 颠 倒 人 性 的 、将 黑 人 他 者 化 的空 间实 践 。莫 里 森 通 过 她 虚 构 的“甜 蜜 之 家 ”让 我 们 看 到 一 个 一 度 真 实 存 在 的 空 间 ,但 是 小 说 主人 公 赛 丝 关 于 “甜 蜜 之 家 ”美 丽 景 色 的 回忆 与真 实 的 “甜 蜜 之 家 ”形 成 强 烈 的 对 比 。如 杰 赛 尔 所 说 ,“甜 蜜 之 家 ”是 一 个 “类 乌 托 邦 ”的种 植 园 。1-73。
和管 制 的社 会 。 因此 可 以说 ,现 代 社 会 是 一 个 空 间化 了 的 、监 狱 化 了 的社 会 。这 个 社 会 监 狱 营 造 密 闭 空 间并 实 施 监 视 ,让 空 间展 现 自身 的 规 训 权 力 。这 个 空 间 自身 埋 伏 着 自动 而 匿 名 的权 力 ,在 这 里 流 动 的 权 力 通 过 空 间 达 到 改 造 和 生 产 个 体 的效 应 。[8]1o4 lo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那种浓浓 的母爱 。“ 塞丝对奴隶 制深恶痛绝 , 杀死 她
婴儿 的 目的是要让 她摆脱奴 隶 的悲惨命 运 。 l ’ ”4 她
直受到 高度 的赞扬 , 甚至被 《 约时报 》 为“5年 纽 评 2
来最佳美 国小说 ” 第一名 。 《 宠儿》 反映 了黑人女 I 生的心灵 在奴隶制压迫下所 遭受的创伤 以及最后 的救赎 。故 事发生 在俄亥俄 州辛
“ 对塞丝来说 , 能够让 自己的孩子 免受奴役 的唯一 安全 的地方 是天堂 , 因此她杀 害 自己的女儿 实际上是 伟大
婆婆贝 比 ・ 萨格斯 。婆婆 去世 之后 , 栋 房子 就属 于 这
她 了。在奴隶制度 下 , 塞丝 作 为一个 黑奴是 不 可能 真
正拥有任何 东西的 , 的身体 、 至她 的子女都是 奴隶 她 甚 主的私有财 产 , 都不 可能 真正属 于她 自己。如 果一 定
不再是个简简单单 的建筑物了, 而成为塞丝内心世界
的象征 . .
一
、
房子里居住的人与塞丝心中居住 的人
爱 自己的婆婆 ; 因为割舍 不断 的母 爱 , 着 自己的女 她爱
儿丹芙 ; 因为共同的记忆 和相互 间的爱慕 , 当然更 重要
的是 要 在 痛 苦 中 相 互 搀 扶 着 生 活 下 去 , 爱 着 保 她
一
的母 爱的体 现。 _( 在整个故事 中 , ”5 l 我们发现塞 丝是
个为爱而生 活的人 。正如保 罗 ・ 所说 , 的“ D 她 爱太
浓了” ] ) 丝正 是用 她浓 浓 的爱关 心着 她 的家 [ 。塞 人, 将所有她深爱 的人都藏在心底 。
14号这 幢房子里居住着塞丝关 爱的所有人 : 的 2 她 婆婆 贝 比 ・ 格 斯 、 的 小 女 儿 丹 芙 、 的爱 人 保 萨 她 她 罗 ・ 还有她那个死去 的女 儿宠儿 ( D, 刚开 始是 以鬼魂 的形式 存 在 , 后来 以一个 2 岁 的小姑 娘 的形 态 出 0来 现, 最后消失得 无影 无踪 ) 。因为责任 与精 神寄托 , 她
第2 5卷
第 3期
开 封 大学 学 报
J OUR NAL OF KAI ENG UN VER I Y F I ST
Vo . 5 No 3 12 .
S p. 011 e 2
2 1 年 9月 01
试论托 妮 ・ 里森 《 儿》 莫 宠 中房 子 的 象征 意义
赵 振 臻
要问有什么 是属 于她 自己的, 就是 她 的 内心 。逃 到 那 了北方 , 最终拥有 了这样 的一所 房子 , 并 这对 于塞 丝来 说是 个非 常重要 的精神 支撑 , 房子成 了她 心灵避 难 的 最后 的场所 , 也见证 了多年来 埋藏 在她 内心深处 的辛 酸与悲伤 。随着故事的发展 , 我们 不难发 现 , 房子 这所
界, 更加透彻 地理解 了塞丝的母 爱 , 也更加深刻地认 识到奴 隶制给 黑人 带来的心灵创伤。 关 键 词 :《 儿》; 宠 房子 ; 象征 ; 内心世 界
中图 分类 号 :I0 . 16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10 3 3 2 1 ) 3— 4— 3 0 8— 4 X( 0 1 0 4 0
( 开封教育 学院 外语学院 , 河南 开封 4 5 0 ) 7 04
摘
要 :《 宠儿》 美国非裔女作 家托妮 ・ 是 莫里森的代表作 , 一经 问世 , 立即 轰动 美国文坛 , 受到评
论家的广泛关注。作品主要讲述发生在蓝石路 1 号房子里的故事。随着故事的渐渐展开, 2 4 这个房子的 寓意越 来越 突出, 已经不再是 一个普通 的建筑物 , 小说 中一个很重要 的象征性存在 , 它 而是 即这栋房子其 实是塞 丝 内心世界的 象征。通过对这个房 子的 象征 意义的 分析 , 我们 更加 清 楚地 了解 了塞丝 的 内心世
“ 托妮 ・ 莫里森 曾经解 释说 她所有 的作 品都 是关
收稿 口期 :0 1 3—2 2 1 —0 8
作 者 简 介 : 振臻 ( 9 2一) 女 , 南 准 阳 人 , 教 。 赵 18 , 河 助
4 4
罗 ・ 作为母 亲 , D; 塞丝依然爱着宠儿 , 那个被她 亲手杀 死 的女儿 。莫里森 自己坦 言 , 她在创 作《 宠儿 》 的时候 “ 开始思考母 f 生这个问题” 。正 是 由于塞 丝 的母 ] 爱不可磨灭 , 以宠儿的灵魂一 直 出没于这个 房子 , 所 久 久不肯离去 。所有这些塞丝爱着 的人都 在 同一个屋檐 下, 她不愿让他们离开这个房子 , 她用 自己的爱 为这些
《 宠儿》 是美国著名非裔女作 家托妮 ・轰 动美 国文 坛 , 到 了广泛 立 受 的关注 。“ 学者 、 通读 者 、 普 学生 以及评 论 家一致认 为
于爱 的。_( 所以 , ”3瞄’ l 我们在解读 《 宠儿》 这部作 品的时
候一 定要对 其 中爱 的主题 给予特别 的关 注 , 其是塞 尤
辛那 提市蓝石路 14 一栋 简陋 的房子 里。女主人公 2号 塞丝从 奴隶制 的南方 逃 出来 之后 , 到这里 投奔她 的 来
不 希望 自己的女 儿长大后 像 自己一样沦 为奴隶 , 着 过
生不如死 的生活 , 因此 , 绝地把女儿 送到 了另 一个 她决
世界 , 一个没 有奴隶 制度 的天 国。这是一 个黑 奴母 亲 在那个 时代 、 那种情 况下 所能 作 出的唯一 的选 择 。所 以, 我们说 即使 这种 杀 害也 是 一种 强 烈 的母 爱 表现 。
丝 的爱 。小说 中 , 丝亲手 割 断 了 自己两岁 的女 儿 宠 塞 儿 的喉 咙 , 这并不 能说 明塞丝就是 一 个残 暴 凶狠 但是
的人 , 恰恰相反 , 她杀死 自己的女儿正是 由于她 内心深
《 宠儿》 是那个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莫里森 ” ’
更是凭借这部作 品荣获 了 19 93年诺 贝尔文 学奖 , 为 成 迄今 为止唯一一个获此殊荣 的非 裔女作 家。这部作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