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认识领袖的言论、功过和社会主义兴衰
如何评价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功过是非--科学社会主义课程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课程名称科学社会主义教师姓名李熙麓研究生姓名研究生学号研究生专业机械工程所在院系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类别: 工程硕士日期: 年月日如何评价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功过是非【摘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艰苦奋斗,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并取得辉煌成就,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毛泽东作为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在中国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进行了最初的艰辛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愧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理论的开创者。
对于毛泽东在这一历史进程的缺点错误。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充分肯定党的领袖人物在历史上的功绩和贡献,客观分析失误原因,热情讴歌广大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正确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客观分析其对所犯错误承担的责任及成因。
关键字: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历史地位;指导作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会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也曾经指出,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以对毛泽东的评价为例作者:郭婷[摘要]历史人物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有助于还原历史真相与研究相关历史。
笔者探讨科学的历史人物评价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和理论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以对毛泽东的评价为例,简要介绍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
历史人物科学的评判不仅是历史事件的鉴定,更有利于历史的发展和实践。
[关键词]:历史人物评价毛泽东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别优秀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对一个历史时期的评价,需把其放在一定的阶级基础上评价。
历史人物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代表的阶级利益,历史人物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当时历史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福祉,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主要方面。
本文主要以对毛泽东的评价来简要介绍唯物史观的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
关于毛泽东,古今争议颇多。
不少学者不断揪住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中所犯的错误不放,认为他的过大于功,这带有个人主观臆断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有失客观性,以至于古往今来很多人对毛泽东有太多飞误解,而忽视了他应有的贡献。
但邓小平曾对毛泽东做了最公正的澄清“我们当然要承认个人的责任,但更重要的是分析历史的复杂北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是公正的、科学的、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对待历史,对待历史人物”。
一、历史分析法评价历史人物怎样看待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前提。
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唯心史观强调英雄史观,认为个别英雄人物决定历史的发展方向。
这种漠视人民群众的力量,相信宿命论的观点,违背了唯物史观客观性的特点。
唯物史观,特别是关于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基本原则为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奠定了理论基础。
而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方法去评价,唯物的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根本的首要的就是历史分析法。
1、用系统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
没有脱离整体而存在的人,评价历史人物亦是如此。
媒体解读《中共党史》第二卷: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媒体解读《中共党史》第二卷: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书写党的历史——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出版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刻也未停止过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即使在发生严重失误的岁月里也是如此。
如今,在风雨锤炼中成熟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已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
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90周年诞辰之际,《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正式出版,系统回顾新中国成立到新时期开辟之前艰辛探索的历程,对我们今后继续求索的漫长道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党史》二卷坚持党对重大历史问题的基本判断,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实现党性原则与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党史研究具有强烈的学术性、科学性,同时又有鲜明的党性、政治性,与现实有密切联系。
随着党史研究的日渐繁荣,不同意见的学术分歧越来越多。
这是学术深入发展所必需的。
同时也不能不警惕,一些片面歪曲、全盘否定党的历史,进而否定共产党领导、质疑共产党执政的情况也确实存在。
这对于社会稳定、政权巩固是不利的。
所以,党史工作者要自觉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高度认识和做好党史工作,要遵照中央关于“党史姓党”的要求,站在党和人民立场,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
《党史》二卷正是这样一部立场正确、很好地坚持了党对重大历史问题基本判断的著作。
二卷的时间段,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对这29年历史进行总体评价的基本依据,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六条“建国三十二年历史的基本估计”,即“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总的说来,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1981年十一届( ),我们通过了第二个《历史决议》
1981年十一届( ),我们通过了第二个《历史决议》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这是继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后的第二个《历史决议》。
30年来的历史证明,《历史决议》的起草原则和基本论断都是正确的,为统一全党全国的思想,齐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今天也没有过时。
正如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高度评价的:对于历史经验教训,“我们党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进行了系统总结,我们必须牢牢记取”[1]。
《历史决议》虽然是中共中央的决议,但是其起草过程也是党的最高层研究建国以来历史的过程,对中国当代史研究乃至整个历史研究,都有着理论上和方法上的重要贡献。
这里,提出四个方面问题进行讨论:第一,研究历史特别是研究中国当代史要有大局观1980年10月,在讨论《历史决议》第三稿时,多数人肯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成就和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但也有少数人从所谓“客观”地评价历史的立场出发,提出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尤其是毛泽东的错误“写深写够”,“不要有任何框框”。
还有个别人认为,毛泽东“功大、过大、罪大”,“过大于功”,有严重的个人品质问题;毛泽东思想里有很多错误,不应当再提。
这些人虽然是少数,但言词激烈,慷慨激昂。
受其影响,第四稿加重了写错误的分量,调子比较低沉。
对此,邓小平在起草《历史决议》一开始就强调说,如何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如何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是漆黑一团,还是光明是主要的?”“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
”[2]他看了第四稿后,于1981年3月9日尖锐地指出:千万注意不要把三十多年的历史写成漆黑一团,如果这样,就会使人们痛恨我们的党、痛恨我们的决议、痛恨我们写决议的人。
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几点认识
虽然它并没有能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其具有强烈的同化性和吞噬效应因此也应因起人们的极大警惕尤其在深化改革开放这一历史关键时期历史虚无主义者在事关中国革命性质及意义根本道路选择社会主义实践成败和共和国领袖功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表错误观点散播消极言论在人民群众尤其在大学生青年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和错误的引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经验** 本文系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研究 (项目批准号:21J D 710010)的阶段性成果㊂刘兰炜 陈明凡[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和攻击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定的国际政治思潮逐渐在中国兴起和泛滥,其攻击要害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㊂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益做法,凝练了对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作出全面科学评价㊁对重大理论问题和是非问题作出及时和明确的澄清㊁对重点侵蚀对象进行理想信念教育㊁对重要意识形态阵地进行巩固和加强等基本经验,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严肃政治斗争中取得了重大成效㊂目前,我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必须高度警惕和防范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㊂[关键词] 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历史虚无主义;经验[作者简介] 刘兰炜,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陈明凡,法学博士,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教授㊂历史虚无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逐渐泛滥的一种反动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潮,极具针对性㊁渗透性㊁欺骗性和破坏性㊂它以学术研究特别是历史研究为名,借由 重新考证 重新认识 重新评价 重新书写 历史,看似隐晦又十分鲜明地表明自身政治意图,其攻击要害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 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㊁策动 颜色革命 ㊁实现历史大倒退的重要手段和战略[1]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领导力量㊂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斗争,从各个不同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形成和完善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经验㊂站在 两个一百年 的重要历史交汇点上,总结这些基本经验对于我们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危害,巩固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经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更好实现二〇三五远景目标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㊂一、对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作出全面科学评价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科学地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积极力量从而坚定前行的重要保证㊂其中,特别是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看待自身发展历史上的功过是非等重要问题,全面科学地评价党的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更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一把利器㊂历史已经证明,如果不能全面科学地评价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就一定会给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提供可乘之机,最终对社会主义事业造成威胁㊂从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不顾实际地全盘否定斯大林,到勃列日涅夫为斯大林 半恢复 名誉,再到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再次掀起全盘否定斯大林的高潮,30多年间,苏共从未对斯大林和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过全面科学的评价,而是随着领导人更换而随意更改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基本评价㊂因此,苏共始终无法正确认识到 斯大林模式 存在的根本问题,这不仅不利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还为历史虚无主义在苏联的泛滥提供了广阔空间㊂ 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㊂ [2]习近平总书记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这段讲话,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历史功过的正确态度㊂1.以党的正式决议对党的若干历史问题进行全面科学评价在中国,历史虚无主义者一个最重要的攻击领域,就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曲折历史㊂其中, 特别是攻击㊁抹黑党和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搞所谓的 非毛化 ㊂这是他们虚无历史的重中之重㊂所以如此,不仅是他们的政治诉求决定的,而且更因为毛泽东及其思想是他们实现其政治诉求不可逾越的障碍 [3]㊂应当说,如何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 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 [4]299,这关系到如何看待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建设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㊁国家安定,关系到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㊂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简称‘决议“)㊂‘决议“不仅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意义,正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科学地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客观原因㊂‘决议“在全党范围内凝聚了共识,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㊁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风向标,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㊂时至今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各领域各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㊂在这一过程中,从没有因 历史包袱 而彷徨不前甚至发生颠覆性错误,‘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1年第5期议“无疑起到了 排除干扰 和 定海神针 的作用㊂以党的决议这一权威形式回击历史虚无主义者对这段历史的污蔑㊁歪曲和翻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㊁观点㊁方法全面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光辉典范和重要成果㊂2.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对涉及重大历史事件的概念进行科学修正当前涉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概念从改革开放前一直按例沿用至今,其中一些概念在之前没有引起误解㊂然而由于历史虚无主义在改革开放后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歪曲,造成了一部分人对这些历史事件的极大误解㊂因而必须对其中一部分概念进行科学修正,从概念上科学界定重大历史事件,以防止历史虚无主义者在这些问题上进一步大做文章㊂例如,将 八年抗战 改为 十四年抗战 ㊂长期以来,网络上不时出现诋毁中国共产党在抗战问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㊂①这些言论完全背离历史事实,严重诋毁和消解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极有可能动摇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㊂因此,必须从概念上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进行明确界定,防止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在中国共产党抗战问题上散布历史虚无主义言论提供空间㊂将 八年抗战 改为 十四年抗战 ,是我们党尊重历史㊁敬畏历史㊁科学对待历史的具体体现,客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十四年抗战中的历史作用,也是我们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措施,有力回击了那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错误言论㊂3.举办与党史密切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以各种方式涌现出来㊂如与党的历史密切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的诞辰或忌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周年日等㊂因而,通过周期性纪念活动不断巩固对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以回应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诋毁㊁污蔑和攻击尤为重要㊂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举办对于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对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以发挥其唤醒历史记忆㊁澄清原则是非㊁回击错误思潮㊁凝聚社会共识㊁巩固政治认同㊁传承优秀文化㊁推进伟大事业的重要作用㊂199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举办已故党和国家领导同志诞辰纪念活动的通知“,将举办已故党和国家领导同志诞辰纪念活动以正式规定的形式固定下来㊂此后,中国共产党通过纪念大会㊁座谈会㊁发表纪念文章等各种形式,先后举办了毛泽东㊁周恩来㊁刘少奇㊁朱德㊁邓小平㊁陈云等多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诞辰纪念活动㊂这些纪念活动回顾了他们的历史功绩,巩固和延续了对他们的历史评价,维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同志的光辉形象,有力回击了历史虚无主义者对他们的污蔑攻击㊂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就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谈到了 六①对于这些错误言论的批驳可以参见:陈元明,韦冬雪.关于共产党抗战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评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2):132-13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经验个不能 ①的基本原则,这恰好精准地点明了历史虚无主义者诋毁㊁污蔑和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几种根本错误㊂在纪念重大历史事件方面,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㊁50周年㊁60周年大会㊂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或是 炒冷饭 ,或是杜撰㊁夸大㊁扭曲一些所谓的历史细节和事实,抹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㊂②这些言论行径是非不分㊁黑白颠倒,易使人们的正确历史认知遭受严重冲击,进而消解主流价值观,动摇部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㊂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㊁70周年大会㊁75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发表重要讲话,还首次举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的盛大阅兵式㊂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首次通过立法将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行为上升为国家意志,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正确对待历史㊁重大历史事件的坚定决心㊂此外,中国共产党还多次举办纪念辛亥革命㊁红军长征胜利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隆重纪念活动,各地各界也以纪念会㊁座谈会㊁学术研讨会㊁书画展等各类形式开展纪念活动㊂这种周期性的纪念活动不是简单地走过场㊁装样子㊁做虚功,而是充分发挥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共同学习历史㊁铭记历史的浓厚氛围,有力回击了历史虚无主义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歪曲㊁诋毁和污蔑,澄清了历史事实,具有重大政治意义㊂二、对重大理论问题和是非问题作出及时和明确的澄清如何正确科学地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又必须着力破解的难题,始终是一个关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㊁关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㊁关乎社会主义制度走向的重大问题㊂早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同志就针对区分 香花 和①② 六个不能 具体是指: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㊁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㊂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㊂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㊁发展水平㊁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㊂ 参见: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11.对于这些错误言论的批驳可以参见:梁柱,龚书铎.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1年第5期毒草 提出了 六个有利于 ①的基本标准,并指出: 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㊂ [5]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 不要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㊂ [6]28就当代中国而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最根本最重大的政治问题,一切重大的理论是非问题都是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㊂长期以来,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者㊁反马克思主义者往往故意混淆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 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背学术道德㊁违反宪法法律的假学术行为 [6]28,在涉及四项基本原则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是非问题上发表所谓的学术言论和见解,其实质是要宣扬自身的特定政治主张㊂其中,历史虚无主义者就借用历史研究,特别是热衷于拿中国革命史㊁党史和新中国史做文章㊂他们强调历史的真实,却又否认真实的历史;他们强调结论的客观,却又否认客观的结论;他们强调趋势的必然,却又否认必然的趋势;他们口中讲着所谓的 历史真相 和 科学的历史结论 ,却包藏着要搞乱人心进而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祸心㊂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者在事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上所营造的错误观点,严重扰乱了一部分人对这些重大问题的正确认知,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㊂中国共产党对这些现象高度警惕,并作出了及时明确的澄清㊂1.明确改革开放的性质和方向改革开放是改什么改革开放应当走向何处中国共产党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早有定论㊂然而,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却始终心怀不轨,不遗余力地试图在这些问题上给出 全新 的回答㊂有人严重歪曲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全盘否定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这段历史㊂有人打着重读‘共产党宣言“的旗号,在文章中大肆宣扬带有情感色彩的过激言论㊂一时间,有关言论甚嚣尘上,一些不明事理或心怀不轨的人奔走呼号,似乎是找到了改革开放前行路上的 灯塔 ㊂显然,历史虚无主义者们所追求的改革开放是要改掉道路㊁改掉旗帜㊁改掉路线㊂这些文章言论充分暴露了历史虚无主义的真实面目,不过是为一些人光明正大地提出反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提供方便,具有诱惑性和欺骗性,因而又具有危害性㊂为肃清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不良影响,澄清是非原则,中国共产党及时明确地对这场错误思潮激荡作出了回应㊂一方面,‘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期刊媒体就这一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进行了严肃批驳㊂例如,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在‘求是“上撰文,以‘恩格斯晚年放弃了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吗 学习恩格斯<卡㊃马克思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一书导言>的体会“为题,逐一对历史虚无主义者歪曲和① 六个有利于 是指: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而不是有损于这些团结㊂参见: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经验捏造的历史进行了澄清㊂另一方面,胡锦涛同志在各种场合通过发表重要讲话,实质性地回应了这场思潮激荡所涉及的重大问题㊂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明确强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㊁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㊂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㊂ [7]这一重要论断明确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什么所谓的 民主社会主义 ㊂党的十七大召开后不久,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㊁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胡锦涛再次指出: 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决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㊂ [8]这就直接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待 改革开放向何处去 这一问题的坚定态度,给了那些要将中国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上去的人以迎头痛击㊂2.明确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党的十八大前后,关于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的讨论热火朝天㊂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歪曲㊁杜撰历史,将两个历史时期对立起来,进而达到其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目的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严肃批驳了在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上出现的错误观点,并就这一重大问题作出了明确解答㊂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㊁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专门将 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作为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作了详细说明,明确了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9]111-112;强调了 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㊁方针政策㊁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9]112;指出了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㊁改革㊁发展 [9]112;进而提出了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9]112的重大论断㊂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再次强调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和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㊁理论准备㊁物质基础,还就改革开放以来的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的实践主题和主要功绩作了说明㊂这表明,不仅是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互相否定,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主题也是一脉相承㊁与时俱进的,因而是不能互相否定的㊂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学术讨论的名义从事错误思潮传播,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 重新解读 ㊁对历史事实的所谓 重新挖掘 和对历史过程的所谓 重新分析 ,看似在讨论学术问题,实质上却瞄准政治问题,得出的也是妄图推翻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结论㊂倘若任由他们在一些重大理论是非问题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1年第5期任意发挥,其后果不堪设想㊂中国共产党对历史虚无主义者在重大理论是非问题上制造的错误言论和观点从来就不是视而不见,也不是捂着盖着㊁遮遮掩掩,更不是一再退让,而是通过及时和明确的澄清,在重大关头防止了各种错误理论观点的进一步蔓延,维护了思想认识的统一,保持了社会稳定局面,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㊂三、对重点侵蚀对象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是一场 攻心战 ,因而从其产生和传播开始就有其重点侵蚀对象,其一是党员干部群体,其二是青少年群体㊂这两个群体能否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事关中国共产党能否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坚强有力,立于不败之地;事关社会主义事业能否行稳致远,始终确保正确方向㊂为此,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从各个方面对这两个重要群体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从而形成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坚强力量㊂1.始终坚持对党员干部群体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西方国家一直寄希望于中国出现戈尔巴乔夫式的人物带领中国走向改旗易帜的邪路,因而广大党员特别是干部群体始终是历史虚无主义 围猎 的重点对象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党有8900多万名党员㊁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我看能打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没有第二人㊂ [10]7因此,必须要建设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领导人民顺利推进伟大事业㊂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由共同理想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㊂因而,建设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要从坚定理想信念做起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苏联亡党亡国的深刻教训警示全体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㊂他曾惋惜地谈道: 苏共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而拥有近200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 在那场动荡中,竟无一人是男儿,没什么人出来抗争㊂什么原因就是理想信念已经荡然无存了㊂ [10]8这段话发人深省:如果广大党员信仰迷茫,精神缺失, 党就会成为乌合之众,风一吹就散 [10]8,最终危及社会主义事业㊂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才能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9]116-117㊂为此,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从而形成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坚强力量㊂一是中央政治局带头进行理论学习,并自上而下形成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制度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在探索中形成了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㊂2002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进行了首次集体学习,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正式形成㊂历届中央政治局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㊁党的自身建设和重大历史事件等专题进行集体学习㊂截止到202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
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15物流本科6班宋蕊伶摘要:对于毛泽东,大家都十分熟悉,他领导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毛泽东是个伟大的人物,他对中国功不可没,历史应当记住他,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记住他。
关键词: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功过客观评价导言:一.对毛泽东及其思想的认识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他出生于湖南一个农民家庭,后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0年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经过共产党近三十年的努力和艰苦抗争,1949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这一理论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一思想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毛泽东思想并非是其个人思想,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许多老一辈的革命家和思想家经过探索和实践,以集体智慧的合力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基础。
二.如何正确看待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大革命”完全背离了毛泽东思想,这也从反面证明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
在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也给了毛泽东思想极高的评价:“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古代“察人七途”理念对开展干部考察工作的启示
DOI :10.19299/ki.42-1837/C.2023.10.0192023年第10期总第216期·领导方略·THE FORUM OF LEADERSHIP SCIENCE古代“察人七途”理念对开展干部考察工作的启示刘天能摘要:干部考察是选人用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全面熟悉和了解领导干部的重要途径,在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古代“察人七途”理念对现代干部考察工作的启示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考察对象自身信息、他人对考察对象认知和接纳程度以及考察对象工作业绩。
将“察人七途”理念运用到干部考察工作中,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干部考察方案,助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关键词:领导干部;“察人七途”;干部考察作者简介:刘天能,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贵州都匀558000)。
中图分类号:C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3)10-0084-03干部考察工作是指考察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所进行的考察、了解、评价,并以此作为加强领导班子管理和对领导干部任用、奖惩的依据。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1]526选人用人关乎国之根基。
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提出,选人用人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鲜明树立了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导向。
选人用人中的干部考察工作作为全面熟悉和了解领导干部的重要途径,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
考察工作的科学与否、公正与否、准确与否,将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
“立政之道,察吏为先。
”识人是用人的前提,只有考察工作做得深、准、实、细,才能把问题干部揪出来,把好干部推荐上去,更好地发挥考察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确保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试述如何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A(2023秋)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IOO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
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请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试述如何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答: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作了高度评价,强调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毛泽东同志为党、国家、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在晚年也犯过严重错误。
但是,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全面科学地阐述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对于正确认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他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问题,建成新型人民军队问题,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提出和实施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只有抓住这三个方面,才能深刻揭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才能真正理解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关系。
评价毛泽东
对毛泽东历史功过的评价内容摘要:在中国政治中,很少有什么事件像对毛泽东的评价那样引起如此激烈的争论。
要真正正确的评价毛泽东就要科学地、辩证地审视毛泽东的功绩与过失,做出科学的辩证的评价。
关键词:毛泽东,科学评价,辩证评价,毛泽东功过毛泽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者、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者。
他的历史功勋卓著、思想影响深远。
但是,毛泽东在晚年又犯了严重的错误,给党、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大家只要简要地回顾一下我党及在她领导下的中国现代历史就会一目了然,即从开辟井冈山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到胜利进行长征建立陕北的革命大本营;到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到亲自指挥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的大决战;到亲自下决心并直接指挥的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头上抗美援朝战争,从而在国际上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到顺利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和迅速恢复战争创伤;到“论十大关系”的提出把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到在国内外敌对势力不断进行颠覆破坏活动的情况下,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在一片近似废墟的土地上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自己造的原子弹、氢弹试验成功,人造地球卫星上了天,使“东方红”的音乐声遍及全球,中国的国防力量空前强大,等等。
也就是说,在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全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灾难深重的人民得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使一个百孔千疮、倍受欺凌的旧中国从此挺立世界的东方,这难道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这种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有哪一点不是同毛泽东这个光辉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呢!我想这是每一个稍有良知的中国人所不得不承认“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然而,毛泽东也有过失,毛泽东在晚年又犯了严重的错误,最严重的是发动了被称为“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运动,造成了十年之久的社会动乱,给党、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最新-邓小平对毛泽东科学评价及启示 精品
时光荏苒,转眼间家居培训已经接近尾声。
这段时间,我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对家居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本次家居培训的心得总结。
一、行业认知通过培训,我对家居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家居行业不仅包括家具、建材、装修等多个领域,还涵盖了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行业在我国市场前景广阔。
作为一名家居行业的从业者,我们要紧跟时代潮流,把握市场动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二、产品设计家居产品的设计是家居行业的关键环节。
在培训中,我学习了家居产品的设计理念、风格特点、材料选择等知识。
了解到家居产品设计应注重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家居产品的环保理念,倡导绿色、健康、环保的家居生活。
三、市场营销家居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离不开有效的市场营销。
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策略和方法。
了解到家居企业应如何制定市场定位、品牌建设、渠道拓展等策略,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售后服务家居产品的售后服务是客户满意度的重要体现。
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家居售后服务的基本流程、规范和技巧。
了解到家居企业应如何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忠诚度。
五、团队协作家居行业涉及多个部门,团队协作至关重要。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同事、客户、供应商等各方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
通过团队协作,我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共同目标。
六、个人成长通过家居培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总之,本次家居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家居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个有利于 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判断标准
"三个有利于" 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判断标准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21年12期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判断标准,是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标准,科学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是时至今日,干部群众中乃至理论界,还有些同志对“三个有利于”标准存在一些误解、疑问或模糊认识,最突出的是把它理解为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其实,“三个有利于”不是性质判断依据而是价值判断标准,把它解释为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将导致理论和实践的混乱。
从理论上搞清楚这个问题决不是无谓的争论,它关系到我们在实践中如何准确把握和运用“三个有利于”标准,这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个有利于”是针对凡事先问姓“社”姓“资”的思维定式提出来的,它实现的是价值判断标准的转换而不是性质判断标准的转换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判断标准是过去革命导师们未解决好的问题。
但必须提到的是,早在1945年4月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曾尖锐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1](P1079)这是一个贯彻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精神的“是非标准”。
可惜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这个标准没得到很好的坚持。
在相当长时期内,由于“左”的影响,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原则教条式理解,我们一味追求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三纯”,搞超越现实生产力水平的“穷过渡”、“割资本主义尾巴”,“文革”期间这种状况发展到极端。
那时人们毫无疑问地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彻底地坚持社会主义,从而才是正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 务 马 克 思列 宁主 义 的 劳 动 权 ,劳 动 权 对 社 会化 大 生产 领 有 的 理 论是 这
样 : 工 人 阶级 专 政 、计 划 经 济 、公 有 制 为 主 线 的 、 劳动 价 值 观 为 基础 的
如何 正 确 认识 领 袖 的言 论 、功 过 和社 会 主 义 兴衰 是 大 事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 的成立 是 实 践的 领导 学 、人才 学 ,马克 思列 宁 主义 的 伟大 策 略领 导和 指 引中 国人 民 实现 民主 主义 革 命 的伟大 胜 利 。 1 后 ,领导 学 、人 才 学 ,就其 本质 是 伟 人邓 小 平改 革 、开 放 以 7 9 9年 来正 确 看待 领导 人 、各级 干 部之 后诞 生 的学 科领 域 ,过 去人 们不 敢 问领 导
和 冲突 。 这 二个 矛盾和冲 突否 定 了社会主 义 国家 行政权 利 的科学 和 民主 价值 ,并
技 术 、 劳 动 力 、 资源 、文 化 文艺 、服 务 等 要 素 ,是 以市 场 价 格 为 中 心 ,
对 科 学 、知 识 、 资 本 、 技 术 、 劳 动 力 、 资 源 、文 化 文 艺 、 服 务 各 要 素 进 行 标 价 、 议价 、 定 价 、结 价 、 合 同 、 实 践 的市 场 经 济 活 动 过 程 ,就 是配 置 各种 资源 的过程 。社会 主义 初级 阶 段是 目前这 种 形态 ,而 计划 经济 形态 在 苏联 已经 走 到 了结 束 , 资本 主义 发 达 国 家则 走 上 广泛 民主 、人 权 、
人 、干部 ,就像 J p n封建 转化 之后 走 明治维 新 之路 ,是 上层集 团决策 的 aa 概念 意 义 。J P n作为 封建 国 家接 受资 本主 义文 明是有 限 的,长 期在 领导 aa 学 、人才 学上 落 后于 发达 资本 主 义 国家 ,领导 人 和干 部 都有 封建 的 个人 原
[ 关键词] 大执政 观 伟 中图分 类号 :2 9 邓小 平理论 民主 智 慧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99 4 2 1) 30 3— 2 10 — 1X(00 3— 42 0
社 会主义 国家建 立后 社会活 动构造 的 同马克思 列宁主 义科学 社会主 义 的
矛 盾 和冲 突 。
意 识 形 态 ,是 马 克 思 列 宁 主义 的主 要 观 念 。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 实行 市场 配 置 资 源 , 包 括科 学 、 知识 、资 本 、
、
就 是科学 的 、民主 的社会 主义 的理 论 同社 会主 义 国家建 立后行 政
领 域盛 行 的个 人崇 拜干 部 主义 之 风 的矛盾 和 冲突 。 二、 就 是 资本主 义 科学 、 民主 、 自由、 人权 的 社会 实践 同社 会主 义 个人 崇 拜 的、干 部专 制 的迷 信文 化 列 宁遗 体文 化 、毛泽 东遗 体 文化 的 矛盾
自 由之 路 , 是 东 、 西 方对 垒 时 意 想 不 到 的 事 。
否 决 了第 一 个社 会 主义 国家 苏联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如果 没有 巨人邓 小平 同志 的民主政 治思想 , 早 以同苏 也
联 ~ 样 是 遗 体文 化 的体 系被 资 本 主 义 科 学 、 民主 、 自由 、人 权 否 决 。
理论 广 角
I ■
观认 识 领 袖 的 论 、 言 功过 和社 会 主 义 兴衰
吕学东
( 北科 技技职 业大 学) 湖
[ 摘 要 ] 信从 事 民主 政 治改革 的 邓小 平 同志 、江泽 民同志 、 胡锦涛 同 志是 构建 了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民主 政 治发 展 的新伟 大 力量 ,而 建 设好 中华 人 民 相 共 和 国民主政 治的关键 在于 正确地 评价 中 国共 产党 在 民族 的人权 、民主 、自由这一 伟大真 理上 的历 史功过 ,正 确认识 今天领 导人 的伟 大政 绩,正 确认识 早期共 产 党领 导人是 带有狭 隘、偏见 、 自私 的个人 崇拜意 志 ,对 中国现代 化事 业犯 有严重错 误 ,其 个人 崇拜意 志是 须完全 被否 决的 。今 天的共 产党 杰 出领 导人 ,是 在 素质 更好 、才 能更显 、智慧 更优 、民主气 氛更 浓的个 人 品质基础 上,是较前 人的个 人崇 拜意 志更有 民主保 障 的个人 品质 ,中 国 1 3亿人 民应 团结在 胡锦涛 同志 周 围 ,付 予胡 锦 涛 同志 动用 民主 政 治 大改 革 的权 利 ,准其 采 用一 切 必 要手 段 , 实现 中 华 民族 现 代化 道 路上 的艰 难跨 跃 。
则左 右 基本 社会 制度 ,领 导 人和 干部 的 支配 地位 从 不准 许 人 民怀疑 。中国 政 府 领导 邓 小 平 改 革 、 开放 以前 ,中 国领 导人 因为 伟 大 也 是不 需 人 民 怀 疑 ,改革 、开放 后领 导 人和 干 部支 配人 民是从 不 受人 民怀 疑 就有 区 分 。改 革 、 开放 后 ,中 国 政府 领 导 邓 小 平 引进 了领 导 学 、 人才 学 , 自改 革 、 开 放 以来也没 有人 怀疑领 导人和 党 的领袖 ,怀 疑主 要是产 生于 人 民利 益 内部或 产生在 共产 党 内部的事 ,人 民权 利和 共产党 内部 权力竞 争 的部 分对 党提 出的 问题 ,这在 第 一代 领 导人 管理 时期是 很 少 的,改 革 、开放 重新 评述 了中 国
理论和 实践 是必然 冲突 的,在 资本 主义社 会马 克思列 宁主义 理论 和资本 主义 社会 实 践是 必然 冲 突 的 ,在社 会主 义 社会 ,理 论和 实 践 的冲突 也 是必 然 的 , 从长 期 来 看 , 是 社会 实践 改 变 了 理 论 而 不 是理 论 改 变 了 社会 实 践 时 , 理 论 的作 用 被 限 制 了 , 再先 进 的理 论 也 必 须有 社 会 实 践 的环 境 和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