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髓梗死

合集下载

延髓梗死29例临床分析

延髓梗死29例临床分析
杨春 晓 朱 丹 张伟 光 梁庆成 , , ,
延 髓梗 死 在 MR 出 现 前 常 被 误 诊 , 床 上 能 做 出正 确 诊 I 临 断 的 往 往 是 典 型 的 Wal b r l n eg综 合征 等 。 随 着 MR 技 术 的 e I 发 展 , 髓 内侧 梗 死 和 不 同 的 Wal b r 合 征 表 现 型 逐 渐 延 l n eg综 e 被 发 现 和 总 结 , 因学 和 I 病 临床症 状 学 研 究 也 逐 渐 丰 富 。现 对 我们发现的 2 9例 延 髓梗 死患 者进 行 l 分 析 。 临床 1 临 床 资 料 1 1 一 般 资 料 从 2 0 . 0 6年 1月 ~ 20 0 7年 2月 , 我 院 在 神 经 内 科 二 病 房 的住 院患 者 中 , 临 床 及 C 或 MR 检 查 诊 经 T I 断 为 脑 干 梗 死 者 20例 , 1 均符 合 18 9 6年 全 国脑 血 管病 的诊 断 标 准 。其 中 延 髓 梗 死 2 9例 , 1. , 展 性 卒 中 8例 占 8 进 3 (7 6 )死 亡 4例 (3 8 ) 9人 中男 性 患 者 2 2 . , 1 . 。2 3人 ( 4 ≤ 5 岁者 6 , 5岁 但 ≤ 6 人 >4 O岁 者 9人 , 6 > o岁者 8人 ) 女 性 患 ; 者 6人 ( 4 ≤ 5岁 者 1 , 4 人 > 5但 ≤ 6 0岁者 2人 , 6 > O岁 者 3 人) 平 均 年 龄 5 , 5岁 。 往 高 血 压 病 史 者 1 既 7人 (8 6 )高 脂 5 . , 血症 1 3人 (4 8 ) 糖 尿 病 1 4. , O人 (4 5 ) 冠 心 病 6人 3. , (0 1 )脑 梗 死 者 5人 (7 2 ) 有 烟酒 嗜好 者分 别 为 4 2 . , 1. 。 人

延髓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延髓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延髓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者:何志义文章号:W077315延髓位于脑干的最下端,因其血供较脑干其他部位更为丰富,侧支循环更好,延髓发生梗死的机会少于桥脑、中脑,但正是由于延髓血供来源丰富,变异复杂,累计延髓内部组织结构不同,延髓梗死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延髓综合征是由延髓病变引起的以同侧脑神经受损症状合并对侧传导束型感觉障碍或偏瘫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

延髓梗死为延髓综合征的主要病因,现对延髓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其解剖结构的关系,鉴别诊断进行详细阐述。

1.延髓的解剖结构与血液供应延髓上至延髓脑桥沟,下至枕骨大孔。

延髓由临近的大动脉及其穿通支供血,包括椎动脉、基底动脉、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

根据延髓动脉穿通支的供血分区,从腹侧至背侧分为内侧区、前外侧区、外侧区和背侧区。

内侧区下部血供来自脊髓前动脉,上部来自脊髓前动脉和椎动脉,供应内侧锥体束、内侧丘系、内侧纵束、舌下神经核及纤维。

前外侧区下部血供来自脊髓前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上部来自脊髓前动脉和椎动脉,供应外侧锥体束、舌下纤维以及下橄榄核的腹外侧。

外侧区下部血供来自小脑后下动脉,中部来自椎动脉,上部来自小脑前下动脉和基底动脉近端,供应下橄榄核的背外侧、脊髓丘脑束、疑核、迷走纤维、三叉神经脊束核及纤维、小脑下脚、腹侧薄束、内侧楔束核、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孤束核及纤维、内侧前庭核。

背侧区下部血供来自椎动脉的脊髓后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上部来自小脑后下动脉,供应背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及纤维、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孤束核及纤维、薄束、内侧楔束、外侧楔束核及小脑下脚。

2.不同部位的延髓梗死及延髓综合征2.1 延髓外侧梗死及延髓外侧综合征2.1.1Avellis综合征:1891年由Avellis首先报道以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为主要表现的病例。

延髓梗死可致Avellis综合征,但较少见。

主要临床特点为①疑核受损,出现吞咽困难,同侧软腭、喉和会厌麻痹,声音嘶哑,言语不清;②脊髓丘脑束受累而内侧丘系不受累则表现为对侧(有时为双侧)躯干和肢体痛温觉消失或不全麻痹,但触觉及深感觉仍存在,即分离性感觉障碍;③腹侧三叉神经核上行纤维(腹侧三叉丘脑束)受累出现病灶对侧面部痛温觉减退;④若病灶累及邻近网状结构中的交感神经纤维,可出现同侧Horner综合征。

延髓内侧梗死二例临床分析

延髓内侧梗死二例临床分析
· 358 ·
PJCCPVD February 2012。 V0l。2O No.2 · 病Fra bibliotek例 报 告 ·
延 髓 内侧 梗 死 二例 临床 分 析
张 国妮 ,徐耀琳
【摘要】 目的 探讨 内侧 延髓梗死 (MMI) 的临床特 点及预后 。方 法 总结 2例 延髓 内侧梗 死的病 因、症状 、 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转归 ,分析延髓 内侧梗死的临床特点。结果 延髓 内侧梗 死病 因以动脉粥样硬化 为多,合 并有椎 动 脉形态异 常。临床 可表现为多个综合征 ,头 MRI检查可明确病 变部位。治疗时注意调控血压及使 用抗凝药物。预 后与 部位有关。结论 MMI容 易被 漏诊。颅脑 MRI可清晰显示脑干结构 ,对早期诊断 MMI非常重要 ,同时也对判 断预后有 一 定 的指 导意 义 。
病例 1,男,83岁,主 因以视物旋转,声音嘶哑 ,左侧肢 体 无 力 6d于 2010年 l0月 6 日入 院 。 患者 于 10月 1日晨 起 出 现视物旋转伴恶心 、呕吐 ,因患者既往有 内耳眩晕病史,在 当 地诊所给予盐酸异 丙嗪 25mg肌 肉注射后眩 晕稍有缓解 ,但 于 10月6日出现声 音嘶 哑。左侧 肢体无 力,当 日来我 院行 MRI 检 查 示 :延 髓 右侧 份 亚急 性梗 死灶 ,脑 内散 在 缺 血灶 及 陈 旧性 梗死灶 ,诊 断为 “脑干梗死”。入院后 查体 :意识 清楚,言语 不清,高级 智能 正常;右侧 上睑 下垂,眼球 运动 自如 ,无 眼 震 ,伸 舌偏 右 ,右侧 舌 肌 稍 萎 缩 ;左 上肢 肌 张 力低 ,左 下肢 肌 张 力稍 减低 ;左 上肢 肌 力 0级 ,左 下肢 近 端 肌 力 Ⅱ级 ,远 端肌 力 O级 ,右侧肢体肌力正常 ;浅感觉左右对称一致,未见明显 异 常;左侧肢体腱反射 活跃 ,右侧肢体反射正常 ;左侧音叉振 动觉明显减退,右侧深感觉正常 ;左侧病理征 阳性。复查 头部 MRI:右侧 延 髓 腹 内侧 长 Tl、长 信 号 。患 者 既往 有 高血 压 、 糖 尿 病 、冠 心病 、痛风 病 史。入 院后 患者发 生肺 部 感 染 ,给 予 痰细菌培养选取敏感抗 生素美 罗培 南 0.5g,1 ̄./8h,同时给 予抗凝 、抗 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供血等治疗 ,经治疗 1个 月, 患者病情稳 定, 自动 出院,出院时仍伸舌偏右 ,左上肢肌张力 低 。左下肢肌张力高,左上肢肌力 I 级 ,左 下肢近 端肌 力 Ⅱ 级 ,远 端肌 力 I级 ,左侧 肢 体 腱反 射 活跃 ,右 侧 肢 体腱 反 射 正 常,左侧病理征 阳性 ,左侧肢体音叉振动觉仍减退。

延髓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延髓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延髓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作者:文章号:W077315延髓位于脑干的最下端,因其血供较脑干其他部位更为丰富,侧支循环更好,延髓发生梗死的机会少于桥脑、中脑,但正是由于延髓血供来源丰富,变异复杂,累计延髓内部组织结构不同,延髓梗死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延髓综合征是由延髓病变引起的以同侧脑神经受损症状合并对侧传导束型感觉障碍或偏瘫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

延髓梗死为延髓综合征的主要病因,现对延髓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其解剖结构的关系,鉴别诊断进行详细阐述。

1.延髓的解剖结构与血液供应延髓上至延髓脑桥沟,下至枕骨大孔。

延髓由临近的大动脉及其穿通支供血,包括椎动脉、基底动脉、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

根据延髓动脉穿通支的供血分区,从腹侧至背侧分为内侧区、前外侧区、外侧区和背侧区。

内侧区下部血供来自脊髓前动脉,上部来自脊髓前动脉和椎动脉,供应内侧锥体束、内侧丘系、内侧纵束、舌下神经核及纤维。

前外侧区下部血供来自脊髓前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上部来自脊髓前动脉和椎动脉,供应外侧锥体束、舌下纤维以及下橄榄核的腹外侧。

外侧区下部血供来自小脑后下动脉,中部来自椎动脉,上部来自小脑前下动脉和基底动脉近端,供应下橄榄核的背外侧、脊髓丘脑束、疑核、迷走纤维、三叉神经脊束核及纤维、小脑下脚、腹侧薄束、内侧楔束核、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孤束核及纤维、内侧前庭核。

背侧区下部血供来自椎动脉的脊髓后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上部来自小脑后下动脉,供应背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及纤维、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孤束核及纤维、薄束、内侧楔束、外侧楔束核及小脑下脚。

2.不同部位的延髓梗死及延髓综合征2.1 延髓外侧梗死及延髓外侧综合征2.1.1Avellis综合征:1891年由Avellis首先报道以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为主要表现的病例。

延髓梗死可致Avellis综合征,但较少见。

主要临床特点为①疑核受损,出现吞咽困难,同侧软腭、喉和会厌麻痹,声音嘶哑,言语不清;②脊髓丘脑束受累而内侧丘系不受累则表现为对侧(有时为双侧)躯干和肢体痛温觉消失或不全麻痹,但触觉及深感觉仍存在,即分离性感觉障碍;③腹侧三叉神经核上行纤维(腹侧三叉丘脑束)受累出现病灶对侧面部痛温觉减退;④若病灶累及邻近网状结构中的交感神经纤维,可出现同侧Horner综合征。

脑干综合征(延髓)

脑干综合征(延髓)

脑干病变大都出现交叉性瘫痪,即病灶侧脑神经周围性瘫痪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及感觉障碍。

病变水平的高低可依受损脑神经进行定位,如第Ⅲ对脑神经麻痹则病灶在中脑;第V、VI、VII、VIII对脑神经麻痹则病灶在脑桥;第IX、X、XI、XII对脑神经麻痹则病灶在延髓。

脑干病变多见于血管病、肿瘤和多发性硬化等。

首先,我们需了解临床上最常见的延髓综合征包括两个,即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又称Wallenberg syndrome(瓦伦贝格综合征);延髓内侧综合征,又称Dejerine syndrome(德热里纳综合征)。

【记忆诀窍:洼地(W,D)】其次,我们需掌握一些重要的“共性”和“个性”的知识,即有些结构贯穿脑干全程,有些结构仅出现在脑干的某个层面。

1、共性:即贯穿脑干全程的结构(1)贯穿脑干的传导束1)下行传导束①锥体束:支配随意运动;②红核脊髓束:支配肢体的屈肌运动;③顶盖脊髓束:兴奋对侧颈肌及抑制同侧颈肌活动;④中央被盖束:主要是锥体外束,连接红核和下橄榄核。

2)上行传导束①脊髓丘脑束:支配对侧肢体痛觉、温度觉;②内侧丘系:支配对侧肢体深感觉和精细触觉。

3)含上下行传导束的结构①内侧纵束:协同眼球的运动和头颈部的运动;②网状结构:分为 a.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保持觉醒;b.下行网状激活系统:它对肌肉紧张有易化和抑制两种作用,即加强或者减弱肌肉的活动状态;③自主神经传导束:调节唾液分泌;调节血压;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呼吸、吞咽、呕吐反射、摄食等。

(2)贯穿脑干的颅神经核:三叉神经核(包括中脑核、感觉主核、脊束核)。

三叉神经感觉纤维:第1级神经元位于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半月节位于颞骨岩尖三叉神经压迹处,颈内动脉的外侧和海绵窦的后方。

三叉神经半月节与脊髓后根神经节相似,含假单极神经细胞,其周围突分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三个分支,分布于头皮前部和面部的皮肤及眼、鼻、口腔内黏膜,分别经眶上裂、圆孔及卵圆孔入颅。

延髓半侧梗死二例临床及MRI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

延髓半侧梗死二例临床及MRI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

²短篇论著²延髓半侧梗死二例临床及MRI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赵昊曹树刚王建张文婷王嵘峰夏明武徐文安【摘要】目的探讨延髓半侧梗死的临床表现、病因、MRI特点及预后。

方法总结2例表现为Reinhold综合征并发生急性呼吸衰竭致死的延髓半侧梗死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2例延髓半侧梗死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Reinhold综合征(均存在舌下神经瘫),并累及呼吸中枢,其中例2合并四肢瘫痪;病因上,例1考虑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合并椎动脉变异,例2病因不明确,不排除椎动脉夹层;MRI上,表现为以延髓中线为界的半切样征象,弥散加权成像上呈高信号;预后差,2例均于发病24 h内进展为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复习文献发现有20例延髓半侧梗死表现为Reinhold综合征,经病理诊断3例,MRI诊断17例。

结论延髓半侧梗死罕见,常表现为Reinhold综合征,易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MRI上表现为以延髓中线为界的半切样征象,预后不佳,病死率高。

【关键词】脑梗死;延髓;磁共振成像;预后延髓综合征是指由延髓病变引起的以同侧颅神经受损症状合并对侧传导束型感觉障碍或偏瘫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主要有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与延髓内侧综合征(Dejerine 综合征)[1-6]。

Wallenberg综合征在延髓梗死中最常见,其次为Dejerine综合征,而当延髓内侧及背外侧综合征同时发生(Reinhold综合征,又称延髓半切综合征)则更少见[7],国内外仅见少数病例报道,尚缺乏系统的临床研究。

笔者报道2例表现为Reinhold综合征并快速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致死的延髓半侧梗死患者,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因、MRI特点及预后进行阐述。

一、病例资料例1,男,58岁。

因头晕、双下肢无力伴口齿不清10 h于2011年5月4日8时入院。

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控制情况不详,有胆囊结石病史、烟酒嗜好。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影像学诊断答案(市一类2.5分)-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影像学诊断答案(市一类2.5分)-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影像学诊断(市一类2.5分)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一、交界区梗死的临床特征1.安东(Anton)综合征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患者既不能看到原本物体形象和颜色,也不能识别2.交界区梗死的机制是()参考答案:血流动力学衰竭和栓子清除障碍3.交接区梗死约占所有脑梗死的()参考答案:0.14.与孤立的皮层交界区梗死有关的是参考答案:来自心脏或主动脉的斑块的微栓塞,优先传播至皮层下交界区域5.桶人综合症是参考答案:双侧不对称性上肢无力,面部及下肢功能相对正常二、交界区梗死机制的临床论证1.脑灌注不足患者脑梗死的重要机制是参考答案:栓子清除受损2.交界区梗死的机制是()参考答案:血流动力学衰竭和栓子清除障碍3.颈动脉狭窄的特点()参考答案:严重狭窄检测到的微栓塞信号较少4.内交界区是()参考答案:动脉深穿支末端和软脑膜动脉髓质穿支之间5.根据泊肃叶(Hagen-Poiseuille)定律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动脉峰值流度不仅取决于动脉输入,还取决于静脉引流三、影像学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结局1.MRI的()在缺血数分钟后即可出现异常信号,是最精确诊断急性脑梗死病灶的技术参考答案:DWI2.恶性错配中Tmax≥()3.恶性错配中基线DWI≥()参考答案:100mL4.达标错配中梗塞核心体积PWI-DWI()参考答案:>20%5.常规MRI扫描不包括()参考答案:CT四、颈动脉璞未被识别的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1.缺血性卒中的预防措施中不包括参考答案:定期输液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禁忌证为参考答案:以上均是3.引起急性脑缺血,出现意识丧失、抽搐的疾病是参考答案:III度房室传导阻滞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的治疗时间窗是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主要方法有参考答案:以上均是五、MRI及动脉自旋标记灌注评估(一)1.标记脉冲结束到成像开始采集的时间称为()参考答案:标记后延迟2.受试者血液从标记层面流动到脑组织的时间称为()参考答案:ATT3.动脉通过伪影是()参考答案:ATA4.ASL动脉标记类型有()参考答案:以上都是5.3D-ASL在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包括()参考答案:以上都是六、MRI及动脉自旋标记灌注评估(二)1.()是平均差异图像参考答案:ΔM2.ω=()s,标记后的延迟时间参考答案:23.α=(),标记速率参考答案:0.84.λ=()g/ml,血液/组织水分配系数参考答案:0.95.ASL与DSC灌注成像相比,潜在优势有()参考答案:以上都是七、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卒中模式1.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急性卒中模式不包括()参考答案:腔隙性梗死2.交接区梗死约占所有脑梗死的()参考答案:0.13.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急性梗死不包括()参考答案:腔隙性梗死4.颈动脉梗死预后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区域性梗死比皮质交界区梗死预后差5.颈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特征()参考答案:TIA患者中,灌注不足仅可以限于交界区6.FLAIR血管高信号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在全部有血液动力学功能障碍和侧支血流受损的病例中可以见到7.关于侧支的保护作用正确的是()参考答案:ACoA和PCoA的存在将症状性ICAS卒中风险降低72%8.在总人口中有4.2%存在高度颈内动脉(ICA)狭窄大于()参考答案:0.59.重度颈动脉狭窄Willis侧支代偿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有症状患者,对侧血流通过ACoA-ICA-A1段的血流逆转少于无症状者八、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脑血流代偿(二)1.交接区梗死约占所有脑梗死的()参考答案:0.12.在总人口中有4.2%存在高度颈内动脉(ICA)狭窄大于()参考答案:0.53.双侧严重颈内动脉狭窄脑梗死()参考答案:ICA狭窄较大更易发生卒中4.脑循环实验模型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在IS后,MCA中PSV低的患者不适宜急诊颈动脉血运重建5.颈动脉交界区梗死的管理中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皮质下型预后较好九、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脑血流代偿(三)1.FLAIR血管高信号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在全部有血液动力学功能障碍和侧支血流受损的病例中可以见到2.与正常Willis环相比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ICA闭塞和完全胚胎型后循环的患者,不易受到缺血打击3.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变异错误的是()参考答案:>8周胎儿时期,Willis环发展为2个变异体:成人形态或胚胎形态4.双侧严重颈内动脉狭窄脑梗死()参考答案:ICA狭窄较大更易发生卒中5.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患者,PWI检测灌注异常的模式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无灌注正常者十、颈动脉卒中梗死模式与鉴别1.相同类型CBZ梗死,FVH(+)患者()参考答案:颈动脉严重狭窄(> 70%)或闭塞的比例较高2.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急性卒中模式不包括()参考答案:腔隙性梗死3.FVHs使用以下标准定义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数量≥5个4.心源性栓塞的潜在因素中属中危的()参考答案:主动脉瓣下狭窄肥厚型心肌病5.关于心源性脑栓塞与ICA卒中比较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ICA卒中,多发病变更为常见十一、前循环脑梗死(一)1.以下哪些是大脑中动脉供血范围()参考答案:基底节区、内囊膝部及后肢、半球外侧面中央部2.以下哪些血管是基底动脉的分支()参考答案:大脑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迷路动脉3.大脑主要动脉的供血范围属于大脑前A的是()参考答案:额叶底部4.下列不属于椎动脉的分支是()参考答案:前脉络膜动脉5.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应不包括()参考答案:大脑前部十二、前循环脑梗死(二)1.大脑前动脉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参考答案:下肢的感觉障碍、下肢的运动障碍、尿失禁2.ACA皮质支供应不包括()参考答案:尾状核和豆状核前部3.脉络膜前动脉主要营养()参考答案:尾状核尾4.纹状体内囊梗死分为以下几型()参考答案:以上都是5.以下哪些是脉络膜前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参考答案:以上都是十三、后循环脑梗死(一)1.脉络膜后动脉丘脑后部梗死的一项特征性表现为()参考答案:眼球运动障碍2.典型Percheron动脉梗死三联征()参考答案:垂直性凝视麻痹、意识障碍、记忆障碍3.Percheron动脉闭塞引起的双侧丘脑梗死已得到人们充分认识。

18例急性延髓梗死所致Wallenberg综合征的护理干预

18例急性延髓梗死所致Wallenberg综合征的护理干预
吉林 医学 2 o 1 3年 5月 第 3 4卷 第 l 4期
给患者以舒适 、 轻 松和被尊重之感。表情是情感 的语 言 , 面带
2 体会
微笑体现尊重 、 友 好的情感 , 使 患者感 到亲切 与 安全 。触 摸 , 如握手 、 轻拍背 等动作 , 可使患 者感到护 士对他 的关怀 , 减 轻 孤独感 , 轻轻 的一个拍 背动作 , 可给患 者以力量 的支持 。在寒 冷的冬天为患者输 液前 先做一个 捂手 的动作 , 再送上 一个 热
国脑血管病 学术会议确 定 的诊 断标 准 , 经治 疗与 护理 后 3 例 恢 复正常 , 1 4 例好转后 出院带鼻饲管 行家庭 护理 , 1 例因经济
原因 自动 出院后 4周因营养不 良致 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
梗死病灶的 Wa l l e n b e r g 综合征患者 , 通过对患者的综合治疗
及护理 干预 , 效果满意 。我们对病例 资料进行 了回顾 性整 理 ,
予 以综合性分析 , 并 总结 了护理经 验 , 现报告如下 。
吉林医学 2 0 l 3年 5月 第 3 4卷 第 l 4期

2 8 3 7・
2 护 理
性,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多伴有球 麻痹 , 对该类患者应 首先 进 行舌 肌 、 咀嚼肌 、 咽肌等 的恢 复锻炼 , 逐步过渡到摄食训练 , 采取冷刺激 等以促 进吞 咽反 射恢 复 , 同时不 断练 习重复做 咽 下动作 促进 吞咽功 能的恢 复 。本 组 1 5例患者 通过早期 功能 训练, 其 中 3例经治疗两周左右完全恢复吞咽功能 。 2 . 6 家庭护理 : 本组有 1 4例患者 带 留置 胃管出 院后进 一步
脉或外侧延髓动脉缺血性损害, 使该处神经核团和传导束出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1例报告及分析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1例报告及分析

患者 , 女, 6 4岁 。因 “ 头晕 伴右 侧肢 体活动 不灵 2 d , 加
重7 h ” 于2 0 1 6年 5月 2日 入 院。该 患入 院前 2 d无 明显诱 因出现头晕 , 伴 天旋地转感 , 不敢 睁眼 , 伴恶 心 、 呕吐, 呕 吐物
为胃内容物 , 同时出现 右侧肢 体 活动不 灵 , 表现 为右 上肢 尚
总结 的我 国 1 9 9 0—2 0 1 2年 公 开发 表 的 1 4例 双侧 延髓 内侧
障碍 , 双侧瞳孔等 大等 圆 , 直径 约 2 . 5 mm, 双 眼 向右侧 注视
受限, 四肢肌张力 正常 , 右 上肢 肌力 4级 , 右下 肢肌 力 3级 ,
四肢腱反 射 对称 性 引 出, 无感觉障碍, 左侧 C h a d d o c k征 阳
性, 右侧 C h a d o c k征 可疑 阳性 , 余神 经 系统查 体未 见定位 体 征 。辅助检查 : 当 日头部 C T ( 2 0 1 6年 5月 2日) : 双侧半卵 圆 中心 、 放 射冠 、 基底 节 区及脑 干见 多发斑 点状 及斑 片状低 密 度影 。脑室 系统形 态 、 密度未 见异常 。中线 结构无移 位 。入 院2 d查体 : 意识 清楚 , 构音 障碍 , 双侧瞳孔等大等 圆 , 直径约 2 . 5 m m, 双眼向右侧注视受 限, 双侧咽反射减弱 , 四肢肌张力 降低 , 双上肢肌力 3级 , 右下肢 肌力 2级 , 左 下 肢肌力 3级 ,
可持 物 , 尚可独立行 走 , 未予 治疗 。入院前 7 h , 醒后 发现右 侧肢体 活动不灵症状 加重 , 表 现 为右上 肢抬起 费力 , 需在他 人搀扶下行走 , 伴有言语不 清及饮 水呛 咳 , 无 意识障碍 , 无尿 便 障碍 。既往 史 : “ 高血 压病 史 ” 1 0 Y , 血压 最 高 达 2 2 0 / 1 2 0 mm H g , 口服“ 硝苯地平 片 、 卡托 普利 ” , 血压控 制较差 ; “ 脑梗 死” 病史4 Y , 未遗 留明显后 遗症 ; 否 认糖 尿病 、 冠 心病病 史 ; 否认烟酒史 ; 入 院查体 : 血压 1 8 5 / 1 2 0 m mH g , 意识清楚 , 构音

延髓梗死后反复窦性停搏1例报告

延髓梗死后反复窦性停搏1例报告

延髓梗死是临床上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疾病,延髓是呼吸中枢与循环中枢所在,对大脑半球、小脑、基底节、脊髓之间的神经纤维起着传导作用,同时还聚集着诸多后组颅神经核团,当发生延髓梗死时,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目前国内尚缺乏延髓梗死所致反复窦性停搏的研究报道[1-2]。

本研究就我院收治的1例延髓梗死后反复窦性停搏病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患者,男,59岁。

主因“头晕3d,左侧面部麻木、饮水呛咳、站立不稳1d”于2017年5月26日入院。

既往脑梗死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4年,2型糖尿病史3年,无冠心病病史,无烟酒史。

现病史:3d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伴有视物成双、恶心及呕吐,就诊于当地县医院,给予口服药及输液治疗,视物成双症状被缓解,1d 前出现左侧面部麻木,饮水呛咳,站立不稳,左手持物不稳,频繁呃逆。

查体:体温36.5℃,脉搏59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左侧141/86mmHg、右侧131/81mmHg。

心、肺、腹查体未见明确异常,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光反射灵敏,眼动充分,双眼向左侧注视时可见水平眼震,左侧眼裂小,左侧面部少汗,伸舌左偏,左侧咽反射未引出,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共济欠稳准,左侧面部及右侧肢体痛觉减退,双侧病理征未引出,颈无抵抗。

辅助检查:①头颅及胸部CT 检查显示:脑内多发腔隙灶,左眼眶壁内侧壁陈旧性骨折,肺间质性改变。

凝血四项、血浆D 二聚体、血常规、感染五项、尿便常规、肿瘤两项、肝肾功能、血脂、血沉、C 反应蛋白未见明确异常。

糖化血红蛋白7.60%,空腹静脉血糖8.71mmol/L,同型半胱氨酸15.30mmol/L;大致正常心电图。

②心脏超声: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少量返流。

③双下肢血管超声:双下肢动脉内膜损害伴多发斑块,双下肢胫前动脉及左下肢胫后动脉节段性狭窄,右下肢胫后动脉下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左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

④颈部血管超声:双侧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增厚伴斑块(多发),左侧椎动脉频谱形态异常,颅内段闭塞可能,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双侧颈静脉及椎静脉未见明确异常。

延髓梗塞要观察的内容

延髓梗塞要观察的内容

延髓梗塞要观察的内容临床表现延髓梗死的临床表现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延髓梗死临床症状为眩晕、恶心、呕吐和眼球震颤,表示前庭神经核受损,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以及饮水呛咳,代表疑核,即舌咽迷走神经受损,患者可出现病灶侧小脑性共济失调,表示小脑或神状体受损,出现交叉性感觉障碍,即病灶同侧面部痛温觉减退或者消失,病灶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消失,可出现病灶同侧Horner征,也就是交感神经下行纤维受到损害。

表现与治疗病灶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可出现交叉性感觉障碍,也就是病灶同侧面部痛和温觉减退或消失,病灶对侧偏身痛和温觉减退或消失,可出现病灶同侧的霍纳征。

延髓梗塞的治疗,以抗血小板治疗、降纤治疗或溶栓治疗为主,如果在时间窗内有溶栓适应症,而无禁忌症的患者可尽早给予溶栓治疗。

溶栓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如果度过时间窗无溶栓指征时,可尽早给予抗血小板治疗。

怎么治疗脑延髓梗塞的治疗和普通脑梗死的治疗原则大致相同,超急性期,如果排除禁忌证后在4.5小时内可以行静脉溶栓治疗,多选用阿替普酶。

如果超过溶栓时间窗则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予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使用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使用丁苯酞或者尤瑞克林来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枝循环生成。

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调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后期以康复治疗为主。

延髓梗死有别于普通脑梗死的地方,主要是可能存在延髓麻痹,导致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护理,防止吸入性肺炎。

如果患者不能喝水、进食,则要注意静脉营养补充和支持。

如果超过2天,患者仍旧不能进食要给予保留胃管,从胃管注入营养液,既可以保证营养供应,又可以防止吸入性肺炎,后期可以针对延髓功能专门做相应的吞咽功能训练。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1例报道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1例报道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1例报道作者:姚丽莉刘婷张国祯刘曌来源:《甘肃科技纵横》2022年第03期摘要:回顾分析1例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为中年女性、急性起病、快速进展性病程。

以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伴言语不清、呼吸困难、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現。

查体可见嗜睡、呼吸困难、真性球麻痹、四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锥体束征阳性。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及家族史。

头颅MR 的DWI序列可见双侧延髓内侧高信号,同部位稍长T2信号,Flair序列为稍高信号。

头颈部 CTA 提示右侧椎动脉纤细,V3、V4段及远端无显影。

诊断考虑“双侧延髓内侧梗死”。

给予抗血小板、他汀类、促进侧支循环治疗后,患者构音清晰、呼吸正常、四肢肌力基本恢复正常。

临床诊疗中,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表现区别于常见急性脑血管病,需与吉兰巴雷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等疾病鉴别。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的常见脑血管发病机制包括“椎动脉的小穿支阻塞和脊髓前动脉栓塞造成”。

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差。

关键词:延髓内侧梗死;磁共振成像;椎动脉;脊髓前动脉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志码:A延髓内侧梗死(medic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于19世纪由 Spiller最早报道。

Dejerine最初归纳了延髓内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同侧舌下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痉挛性瘫痪及对侧肢体深感觉缺失。

1937年,Davison初次揭示MMI 的责任血管包括脊髓前动脉和椎动脉[1-3]。

MMI很少见,占缺血性脑卒中的0.5%~1.5%。

双侧MMI 比单侧MMI更为罕见,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更为多样,包括四肢瘫、偏瘫、构音障碍、眼球震颤、舌下神经麻痹、呼吸衰竭、吞咽困难、面神经麻痹、凝视麻痹、共济失调、霍纳综合征等[4-5],临床预后不佳,致残率高。

最初对双侧MMI 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尸检,随着MRI技术的出现,双侧MMI 的确诊逐渐增多。

本论述报道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零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曾经收治的一例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病例。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临床分析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临床分析

•论著.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临床分析温蒲圆刘宏毕喜壮邵华飞曲蕴慧褚文政【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双侧延髓内侧梗死(BMMI)的血管病因、临床表现、MR1特征和预后,以期提高BMMI的早期诊断率。

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诊治的14例BMM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BMMI血管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临床症状表现为四肢瘫痪、舌瘫、感觉异常、头晕、构音障碍、饮水呛咳等,危重时出现呼吸衰竭°头颅DWI示双侧延髓内侧可呈特征性“心型”、“Y”字型、“V”字型或倒“八”字型高信号影。

出院NIHSS评分、卒中进展(尤其呼吸衰竭)为BMMI的预后不良因素。

结论BMMI临床少见,临床表现多样,预后较差;头颅MRI为其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关键词】脑梗死;双侧延髓内侧;临床表现;DWI;预后不良因素中图分类号:R74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标号:1006-351X(2021)03-0143-0Clinical analysis of14patients with bilateral 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Wen Puvuan,Liu Hong,Bi Xizhuang,Shao Huafei,Qu Yunhui,Chu WertzhengDepartment of N eurologic the Intensdive Care Un i t,the Yuhuangding of Yanta,Shandong2640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Chu Wenzheng,Ernail:bzchu@[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early diagnosis of BMMI by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its vascularetiology,clinical manifestation,MRI features and prognosis.Methods Clinical data of14BMMI patients admitted byYuhuangd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Qingdao University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Atherosclerosis was themain pathogenesis of BMMI;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BMMI were mainly quadriplegia,tongue paralysis,dizziness,dysarthria,drinking water cough,etc,respiratory failure in critical cases.Brain diffusing weighted imaging(DWI)showed typical"heart-"shape,"Y-"shape,"V-"shape and"reversed eight-"shape of hyperintensities.NIHSSscore at discharge and stroke progression(especially respiratory failure)were the possible poor predictors of BMMIprognosis.Conclusions BMMI is rare in clinic with divers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poor prognosis.Brain MRI isthe main imaging examination method,which is helpful for early diagnosis.[Key words]Cerebral infarction;Bilateral medial medulla oblongata;Clinical manifestation;DWI;Poorprognostic factor延髓侧支循环好,血供丰富,临床上延髓梗死较为少见,约占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的5%。

延髓梗死继发Ondine’scurse 综合征1 例并文献复习

延髓梗死继发Ondine’scurse 综合征1 例并文献复习
[7].夏程,曲方,陈会生,延髓梗死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1):77~79.
[8].Ho HT1,Thajeb P,Lin CC,Ondine's curse in a patient withunilateral medullary and bilateral cerebellar infarctions.J Chin MedAssoc. 2005 Nov;68(11):531-4.
[6].Mendoza M1,Latorre JG.Pearls and oy-sters:reversible Ondine'scurse in a case of lateral medullary infarction[J].Neurology. 2013 Jan 8;80(2):e13-6.doi:10.1212/WNL.0b013e31827b9096.
[3].Auer RN1,Rowlands CG,Perry SF,Remmers JE.Multiplesclerosis with medullary plaques and fatal sleep apnea(Ondine's curse)[J].Clin Neuropathol. 1996 Mar-Apr;15(2):101-5
讨论
Ondine’s curse综合征开始主要是指先天性中枢性肺换气不足,但是这一术语也常用于获得性疾病,特别指发生在延髓背外侧区域的局部损伤性疾病的表现或并发症--中枢性呼吸暂停,其发生率很低,但常导致致命性后果[2]。该综合症可见于多种疾病[3~4]如:多发性硬化,李斯特菌脑干炎等。以双侧延髓病变更易继发,且一旦出现,病情重预后差,应提高警惕,及时诊治;单侧延髓病变相对较少,预后相对好[5],本例患者为单侧延髓背外侧病变,治疗效果较好,预后可。该综合症常在睡眠时发生,据研究[6]在非REM期更易发生,在REM期较少发生。因此,在入睡时,应严密监测血氧。据报道[7]延髓梗死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多出现于梗死后4.3小时至9天不等,个别报道最长于梗死后38天发生,该例患者于发病后第18天出现,与报导基本相符。该综合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睡眠中呼吸暂停甚至完全停止、意识丧失,没有心、肺、神经肌肉和胸壁的原发疾病。国外报道[8],经多导睡眠仪证实,患者呼吸暂停反复发作,无鼻通气,伴胸腹式呼吸运动缺失,血氧饱和度下降。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及严重CO2潴留。头颅MRI示延髓单侧或双侧背外侧病变。该综合症治疗主要是通气支持,本例患者在吸氧及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下,逐渐脱机,预后相对良好;但是也在尝试药物治疗,主要是提高自主呼吸中枢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如果没有行动脉血气分析,不应常规给予吸氧,因为有延误诊断的可能;且由于肺换气不足导致高碳酸血症的患者吸氧,可能会加剧减低呼吸中枢的反应性,从而导致呼吸抑制,加重病情。总之,延髓梗死可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尽管发生率低,但后果严重,预后差,因此临床上要加以重视,怀疑延髓病变,应积极完善头颅MRI检查,密切观察病情,进行呼吸监测,多导睡眠仪监护,同时做好随时抢救准备,以便及时有效的救治。

20例延髓梗死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20例延髓梗死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20例延髓梗死的临床及预后分析发表时间:2013-05-21T11:14:19.0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4期供稿作者:张秀丽王璐王延平王剑锋[导读] 延髓部位的梗死以延髓背外侧多见,但预后均较好。

少见的双侧延髓梗死及内侧梗死预后较差。

张秀丽王璐王延平王剑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 116033)【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延髓梗死患者临床及预后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延髓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结果本组患者均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眩晕起病多见,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者病情相对较重。

延髓部位的梗死以延髓背外侧多见,但预后均较好。

少见的双侧延髓梗死及内侧梗死预后较差。

结论延髓病变的预后与梗死部位密切相关,靠近背外侧的延髓梗死相对预后较好,双侧的延髓梗死预后不良,合并其他重要部位梗死及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的患者预后较差。

【关键词】延髓梗死临床特征血管变异预后延髓梗死因其临床症状的复杂性不易早期确诊,但随核磁技术特别是DWI的广泛应用,使延髓梗死的诊断不再困难。

本文以2011年至2012年收集的20例的延髓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2011年至2012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经临床检查和头颅MRI检查证实为延髓部位梗死,排除既往脑卒中遗留明显神经功能缺损者。

1.2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0例,男18例,平均年龄57.1岁,女2例,平均年龄54岁。

年龄分布为42~73岁。

其中有高血压病史10例,吸烟史10例,饮酒史(大量饮酒史2例)8例,糖尿病病史2例,既往引起临床轻微症状的脑梗死病史2例,冠心病1例,甲亢病史2例(均有青霉素过敏史),头部外伤史2例,下肢静脉血栓史1例。

1.3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均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症状表现有眩晕13例,恶心7例,呕吐6例,饮水呛咳、吞咽困难10例,构音障碍9例,头痛6例,复视3例。

图文解析延髓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图文解析延髓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图文解析延髓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研究进展中外医疗神经病学医学网作者:邓青,刘佳,杨君素延髓(medulla oblongata)位于脑干下端,连接脑桥和脊髓,是人类的生命中枢,其血供较中脑、脑桥丰富。

延髓解剖结构复杂,神经纤维密集,血管血供复杂,发生缺血损害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容易累及呼吸中枢导致预后差。

延髓梗死分为外侧梗死( lateral medullary infarction, LMI) 和内侧梗死( 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其中延髓外侧梗死(LMI)为延髓梗死的常见类型,占延髓梗死的75%。

延髓梗死的临床表现与梗死部位相关,依据不同梗死部位及出现的不同临床表现命名为各类延髓梗死综合征,其预后差异较大,与血栓形成的部位、侧支循环的建立、临床治疗及并发症均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人们关注度的提升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各类延髓梗死的报道逐渐增多,主要集中于不典型症状、少见延髓综合征及其预后的报道,对指导临床早期诊断、精准定位、个体化评估、治疗及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深对延髓梗死的认识,该文就各延髓梗死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延髓(medulla oblongata)含有较多密集的神经核及神经纤维,包括舌下神经、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束、疑核、前庭神经核、网状纤维、三叉神经脊束核、脊髓小脑束、内侧丘系等。

延髓主要血供来源于双侧的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及其发出的分支,包括前内侧支(也称旁正中支)、前外侧支、外侧支和背侧支,且侧支循环丰富。

根据血供的分布,可将延髓分为腹内侧、腹外侧、外侧和背侧 4 部分。

在影像学矢状位可将延髓分为 3 部分: 上段为延髓脑桥沟至小脑下脚,中段为小脑下脚至下橄榄,下段为下橄榄至枕骨大孔。

延髓解剖结构复杂,神经核团及纤维分布密集,导致延髓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尤其 MMI 临床表现大多不典型,误诊率高。

延髓梗塞最佳治疗方法

延髓梗塞最佳治疗方法

延髓梗塞最佳治疗方法
延髓梗塞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的选择涉及到许多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溶栓治疗:在患者发病后的3-4.5小时内,通过使用纤溶酶
原活化物(tPA)等药物来溶解血管内的血栓。

这种治疗方法
可以恢复血液流动,减少神经细胞的死亡,但需严密监测患者的情况,因为溶栓药物有可能引发出血并导致其他并发症。

2. 血管成形术:通过导管在血管内植入支架或使用球囊扩张血管,以缓解血流受阻的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恢复血液供应,减轻症状,并预防进一步的梗塞发生。

但是,手术风险较高,需要谨慎考虑。

3. 支持性治疗:在治疗延髓梗塞时,还需要进行一系列支持性治疗,包括呼吸支持、监测血压和心率、导管管理等。

这些措施旨在维持体循环和基本生命功能,预防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 康复治疗:对延髓梗塞幸存者来说,康复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康复过程中可能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等,以帮助恢复患者的运动、语言和日常生活能力。

延髓梗塞的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及早就医、积极治疗可以提高预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延髓梗塞最佳治疗方法

延髓梗塞最佳治疗方法

延髓梗塞最佳治疗方法
延髓梗塞,是指延髓部分血管发生梗塞,导致延髓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延髓
是脑干的一部分,控制着呼吸、心跳和血压等重要功能,因此一旦发生延髓梗塞,常常会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延髓梗塞的治疗方法,我们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以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提高治愈率。

首先,对于急性期的延髓梗塞患者,最重要的是迅速进行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
是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恢复梗塞部位的血液供应,从而减轻梗塞对脑干功能的影响。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这些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率。

其次,对于慢性期的延髓梗塞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康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
的一环。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职业康复等多个方面,通过专业的康复师指导,患者可以逐步恢复部分受损功能,提高自理能力。

此外,对于延髓梗塞患者的护理工作也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
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情,对疾病进行积极的应对。

总的来说,针对延髓梗塞的治疗方法,我们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
和护理工作,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当然,对于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个体化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制定,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的延髓梗塞患者重获健康,重返美好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头颅CT:双侧基底节、顶叶脑梗死及脑软化灶。
a
15
• 急诊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
• 考虑后循环梗死,拟桥接动脉取栓,行头颈CTA检查:左侧椎动脉颅内段末端闭塞,基底动脉未见确 切异常
• 于夜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逐渐加重,病情仍持续进展,出现左侧肢体活动障碍,构音不清,进食困难。
• 查体:嗜睡状态,双眼球向右侧凝视麻痹,咽反射消失,伸舌不能,左上肢肌力IV级,左下肢肌力II 级,右侧肢体肌力0级,右侧巴氏征未引出,左侧巴氏阴性。患者病情逐渐进展,呼吸费力,予气管 插管后通气改善。急诊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未见基底动脉病变,无急诊介入取栓指征。
损),病灶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锥体束受损),对侧肢体深感 觉障碍(内侧丘系受损),即三联征。
• (2)单纯轻偏瘫; • (3)感觉运动性卒中:对侧偏瘫、对侧深感觉障碍,无舌瘫; • (4)?
a
14
• Case 2
• 患者李某,男性,50岁,主因发现头晕、言语不利、走路不稳4.5小时入院。患者入院前6小时尚未入 睡,入院前4.5小时睡眠醒后发现头晕,视物不清,时有复视。言语不利,吐字不清,理解及表达能 力正常。双侧面部、双侧上肢麻木,右侧肢体活动笨拙,能抬举,不能站立,行走。症状持续,无饮 水呛咳及吞咽困难。
a
12
小结
• 脑干定位——上 中 下、前 中 后 • 根据定位诊断,结合患者的病史和辅助检查结果,考虑患者的定
性诊断 • 若考虑为脑血管病,进一步分析责任血管、病因分型、针对不同
的病因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及对于疾病转归的一个预判
a
13
延髓内侧梗死及其综合征
• 延髓内侧梗死(MMI)最先由 Spiller 于 1908 年报道的, • 临床表现分为 4 型: • (1)经典 Dejerine 综合征:病灶同侧舌肌瘫痪(舌下神经受
➢ 对于表现典型的患者容易定位,但在临床中有好多患者由于病 变累及范围不同,会出现不典型表现,只表现为几组症状的组 合,给定位带来一定困难。
➢ 交叉性感觉障碍也只出现在1/4的患者中(偏侧感觉障碍、或 者双侧面部感觉障碍、或对侧面部感觉障碍、或双侧面部+对 侧肢体感觉障碍等),这是因为延髓背外侧存在对侧交叉过来 的脊髓丘脑束、三叉丘系以及同侧的三叉神经脊束核,所以受 累范围不同,会出现不同组合的感觉障碍。
➢ 还有的患者会出现顽固性呃逆。 ➢ 延髓孤束核、疑核、迷走神经背核以及位于低位脑干和上颈髓
的延髓网状结构受损伤后,可导致患者对低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的兴奋性降低,出现突发自主呼吸停止,也可表现为在睡眠中 或安静状态下反复的呼吸困难、CO2潴留、低氧血症及呼吸暂 停,伴或不伴有意识障碍,给予机械通气后上述症状迅速改善。 ➢ 所以对于延髓病变的患者要格外警惕呼吸中枢受累,加强监护, 必要时予气管插管,保证通气。
此患者有一侧椎动脉
颅内段远端闭塞,推
测患者脊髓前动脉发
自单侧椎动脉可能,
侧枝循环差,导致病
变发生
a
17
a
18
Case 3 本次病例
a
19
Q1.瘫痪侧和Horner 侧为同侧?
• 不全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基 础上,同时累及交叉后的锥体 束
• Opalski综合征:临床罕见的伴 同侧肢体无力的延髓背外侧梗 死。
• 累及中下段延髓背外侧所致, 该综合征的病因多为椎动脉狭 窄或闭塞,常为动脉粥样硬化, 少见椎动脉夹层。
a
20
Q2.2型呼衰的原因?
• 延髓孤束核、疑核、迷走神经背核以及位于低位脑干和上颈髓的 延髓网状结构受损伤后,可导致患者对低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的兴 奋性降低,出现突发自主呼吸停止,也可表现为在睡眠中或安静 状态下反复的呼吸困难、CO2潴留、低氧血症及呼吸暂停,伴或 不伴有意识障碍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s syndr 侧面部温度觉减退,定位于左侧三叉 神经脊束核,右侧肢体温度觉减退, 定位于左侧脊髓丘脑束。
a
11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s syndrome)
➢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为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血栓形 成。
• 查体:BP 205/125mmHg, 意识清,言语不利,双侧瞳孔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内收外展均受限, 双眼左右视均见方向可变眼震,右侧中枢性面瘫,左侧肢体肌力V级,右侧肢体肌力V-级,右侧指鼻 试验、双侧跟膝胫试验不准确,双侧肢体痛觉对称,右侧巴氏征阳性。
• 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脑梗死病史,无后遗症。
a
16
Q1.一定是CI吗? 此患者表现为头晕、言语不利、走路不稳,症状迅速加重,虽经积极溶栓、抗栓治疗,病清仍持
续加重。并且是四肢活动障碍,有眼动障碍、构音不能等颅神经麻痹,呼吸受累,后病理征不肯定。 需考虑格林巴利综合征或高颈段脊髓病变的问题。
Q2.如果是CI,定位考虑? 患者早期头晕,后期进展构音不清、意识障碍、四肢瘫痪、双眼眼球活动受限伴眼震、伸舌不能。 考虑累及双侧锥体束、双侧内侧纵束、双侧舌下神经。 患者病情加重后双眼凝视瘫痪肢体侧,推测病变可能波及脑干的侧视中枢。
延髓梗死 Medullary infarction
a
1
Case 1
• M,45Y
• 主因头晕、构音不清、走路不稳就诊于我院急诊。
• 患者1天前做饭时出现头晕,构音不清,声音嘶哑,进食缓慢、 呛咳。走路不稳,向左侧倾斜,左手持物不稳。恶心、呕吐数次, 无呕血。
• 查体:BP 181/91mmHg,神清 构音不清,声音略嘶哑,左侧眼裂 小,瞳孔 左:右=3:3.5mm, 双眼球各方向活动到位,无眼震,悬 雍垂右偏,软腭上抬无力,咽反射消失,四肢肌力V级,左侧指 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欠准确。双侧痛觉对称,双侧巴氏征阴性。
• 头颅CT:未见异常。
a
2
解剖模式图&影像学
a
3
a
4
a
5
a
6
a
7
a
8
a
9
延髓梗死常见综合征
a
10
CASE 1

➢ ➢
构音不清,声音嘶哑,悬雍垂右偏, 软腭上抬无力,咽反射消失 左侧眼裂小,瞳孔左:右=3:3.5mm 头晕、左侧肢体共济失调
➢ ➢ ➢ ➢
左侧疑核、舌咽和迷走神经 左侧交感神经纤维 左侧前庭小脑及其联系纤维 综合定位于延髓背外侧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