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_Discourse_Analysis__Systemic
多模态话语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是近年来在话语分析领域兴起的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
它将传统的话语分析扩展到多模态符号系统,如文字、图像、声音、空间布局等,从而全面分析话语在各个符号系统中的互动和协同作用。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的视角下,多模态话语分析关注的是语言在实现社会功能过程中的多模态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通过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来构建和传达意义。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被视为一种社会符号系统,其功能在于实现人际交往、信息传递和构建社会现实。
多模态话语分析则进一步拓展了这一视角,认为除了语言符号外,其他符号系统也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广告、电影、网络媒体等多模态文本中,图像、声音、文字等符号系统共同作用,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意义世界。
多模态话语分析强调符号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认为意义并非单一符号系统所能独立表达,而是通过各个符号系统之间的互动和协同作用来实现的。
例如,在一张图片中,文字、图像、颜色等符号系统共同作用,传达出特定的意义。
这种协同作用不仅体现在单个符号系统内部,还体现在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上。
例如,在一场演讲中,演讲者的语言、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符号系统共同作用,传达出演讲者的意图和情感。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广告、电影、网络媒体、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多模态话语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各种文本的意义构建过程,以及这些文本如何通过符号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来影响受众。
同时,多模态话语分析也为语言教学、跨文化交流等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符号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和语境对意义构建的影响,而符号学则关注符号系统及其意义的和解读。
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述评
多模态话语分析在现实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其优势在于可以全面、深入地分 析各种交际现象。例如,在社交媒体分析中,通过研究网络表情符号、图片、 视频等模态,可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习惯;在医疗领域,通过对医疗图像 和文字信息进行多模态分析,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在教育 领域,利用多模态话语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 果。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定义和基本原 理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多种模态的话 语进行分析,以揭示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意义。与传统的话语分析不同,多 模态话语分析更加注重多种模态的协同作用,以及它们在特定语境下的意义。 多模态话语分析涉及的关键概念包括:
1、模态:指交际的媒介,如语 言、图像、声音等;
然而,多模态话语分析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不同模态之间的转换和整合可 能存在困难,不同模态之间的语义和文化差异也可能影响分析结果。因此,在 应用多模态话语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避免出现偏差。
对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的思 考和建议
针对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本次演示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2、多模态:指同时使用两种或 多种模态进行交际;
3、话语:指由交际者产生的有意义的信息单位,可以由一种或多种模态构成;
4、分析:指对话语进行深入理解和解释,以揭示其意义和交际效果。
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研究成果方面,学者 们从不同角度对多模态话语进行了分析,如李晨对网络表情符号的研究、张德 禄对多模态话语的语法研究等。此外,国内还了一系列有关多模态话语分析的 专著和论文集,如《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实践》、《多模态话语研究的跨学 科视野》等。
《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一种从不同模态(文本、语音、图像等)中分析话语的新兴研究领域。
它旨在理解和模拟人类话语的各种不同多模态表达,以支持智能交互系统,例如语音和视觉智能机器人、智能交流代理、虚拟助理、多媒体引擎和智能家居系统等。
话语分析的多模态数据模型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文本、语音、图像、视频和多媒体。
语音和图像模型包括音频强度、音频语音识别和图像分析技术;文本模型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而视频模型则包括视频分析技术,以及可视化技术(如计算机视觉)。
多模态话语分析可以使用多模态数据模型来建立一个多模态的生成模型,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多模态的表达,以及联合模型。
联合模型主要用于模拟多模态表达的实际数据,进行多模态话语的深入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可以为多模态交互系统提供实用的语言模型,并可以支持多模态的交互方式,例如文本到语音、图像到语音等。
此外,多模态话语分析还可以用来研究话语的情感特性,并基于话语的情感特性提出综合的分析结论。
当前,多模态话语分析正在以快速的步伐发展。
多模态语篇分析
有些学者认为各种模态的三个元功能具有同等 的作用。 他们根据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 能和语篇功能,分析了图像的再现功能、互动 功能和构图功能。 但是视觉符号与语音层不同,有点、线条、颜 色、光等。
此外,也有些学者认为某个元功能占主导作用 (Martinec 2005)。Van Leeuwen(1999) 认为音乐中人际功能占主导地位,因为音乐的 结构特征是韵律的和递归的,即旋律和节奏。 Lemke(1998)对书面科学语篇中的图形和图 表的分析表明呈现意义和组织意义要比取向意 义更前景化,并显示出明显的多样化。 Martinec(2001; 2004)认为在动作模态中经 验功能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的多模态研究主要有四种视角:交互社 会学的视角、认知的视角、语体学的视角和功 能符号学视角。从交互社会学的视角,学者应 用交互社会学理论研究即席话语和公共场所中 的多模态,关注人们如何在交际时采用不同模 态构建他们所处的情景和身份。其出发点不是 语篇而是人们的行为,主要代表人物有 Scollon和Norris等。
更多的学者关注多模态话语中各模态之间的关系和语 法整合。Lemke(1998,2000)从理论上解释了模 态之间的语义扩展。他认为,语言和其他模态共同进 化使我们拥有构建范畴意义和程度意义的两种不同方 式。语言擅长范畴意义的构建,而动态动作和视觉图 像更容易表达程度意义。Lemke(2000)认为,多模 态语篇中的模态混合必然导致语义的扩展,从而产生 新的解释空间。例如,数学语篇混合使用语言、视觉 图像和数学符号构建的世界远远超越了语言所能构建 的世界,从而产生新的解释空间。
人们通常认为现代符号学研究始于Saussure和 Peirce。Saussure(1916)认为符号学属于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符号的构成及其支配规 律。他认为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两方面组成。符号同符号 之间的区别构成符号系统,用于实现交际目的。 Peirce(1958)则认为符号由三方面组成:表 征、对象和解释。他重点区分了三种符号:图 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
“认知—功能”综合交织的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框架
[收稿日期]2023-02-14[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基于语料库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多模态视像化建构研究 (23YJCZH244);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多模态视阈下山西古建筑英译研究 (2020YJ050);山西省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项目 智慧学习环境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三维教学模式研究 (GH -220136)㊂[作者简介]席蕊(1990 ),女,山西农业大学外语系讲师㊂2023年第3期总第124期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3.2023Total No.124认知 功能 综合交织的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框架席蕊(山西农业大学外语系,山西晋中030801)㊀㊀[摘㊀要]批评话语分析的多模态发展态势促使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 成为新兴的研究领域㊂基于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在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领域的合作对话基础,构建一个由三个系统(语言符号系统㊁非语言符号系统以及图文互动系统)㊁两种研究路径(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及其次级理论综合交织构成的 认知 功能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框架,并以2021年‘经济学人“涉华封面多模态语篇为分析语料,证实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同频共振揭示语篇背后隐匿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意义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提供系统的方法论指导㊂㊀㊀[关键词]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认知 功能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框架㊀㊀[中图分类号]H030㊀㊀[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39(2023)03-0091-10㊀㊀滥觞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和它们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解构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进而揭示语言㊁权力㊁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关系[1]6㊂语言符号一直被CDA 经典论视为意识形态的唯一载体㊂但是,沃洛西诺夫(Volosinov)强调 意识形态贯穿整个符号学领域或全部表义系统,凡是有符号的地方就有意识形态存在㊂ [2]费尔克劳(Fairclough)在他的CDA 理论中也明确提出: 将话语这一概念扩展到涵盖诸如图像等其他符号系统以及图文结合的语篇是非常合适的㊂ [3]4可见,非语言符号也起着重要的意义建构和表意作用,具有意识形态的意义潜势[4]㊂因此,非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一样,日益成为批评分析的对象㊂CDA 的 多模态 转向突破了以单一语言模态为载体的传统文本分析形式,将非语言符号纳入分析框架,催生了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Multimodal Critical DiscourseAnalysis,MCDA)㊂自2012年David Machin 和Andrea Mayr 首次提出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 的概念以来,我国学者就MCDA 的生成理据㊁理论基础㊁核心概念㊁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等开展了广泛研究(如郜丽娜㊁齐丽[5];田海龙㊁潘艳艳[6];林晶[7];潘艳艳[8];张坤坤[9]等)㊂作为一种工具语言学,MCDA 对各种 符号资源 承载的意识形态的揭示要建立在对多模态符号资源的分析解构基础之上[8]36,完善的分析框架和方法论指导是MCDA 走向成熟和独立19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的必经之路㊂在此方面,潘艳艳作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以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的综合分析视角,但没有进一步形成相对系统的具有普适性的分析框架以指导MCDA实践㊂本研究在分析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整合的基础上,借鉴现有研究,构建一个由三个系统㊁两种研究路径及其次级理论综合交织构成的 认知 功能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框架,为MCDA提供系统的方法论指导,并以7篇2021年‘经济学人“涉华封面多模态语篇为语料,证实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同频共振以揭示语篇背后隐匿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意义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此分析框架的阐释力,促进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在MCDA领域的交叉融合并推动MCDA的多维度和多路径研究㊂一、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的两种研究路径㊀㊀CDA发展至今,具有显著的跨学科性,融合了多种理论,呈现出多元化的研究路径㊂目前MCDA 的研究路径主要有两条支线: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径㊂(一)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路径CDA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多功能系统,其方法论主要建立在以韩礼德(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SFL)之上㊂在语言模态分析层面,CDA主要采用SFL 从词汇㊁句子㊁语法㊁衔接和语篇结构等层面考察语篇的 分类系统 及物系统 情态系统 转换系统 和 语篇连贯性 等,以解构内嵌其中的 显性 隐形 权力关系及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㊂在非语言模态分析层面,主要是以冈瑟㊃克瑞斯(Kress Gunther)和特奥㊃范勒文(Theo van Leeuwen)在SFL基础上建构的视觉语法(Visual Grammar)为分析工具㊂视觉语法将SFL关于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发展为图像建构的再现意义㊁互动意义与构图意义,旨在发现各种符号模态的普遍规律㊂同CDA一样,视觉语法致力于揭示交际行为中的权力和意识形态[10]㊂田海龙和张向静以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中英媒体对同一事件的多模态报道,指出图像不是简单的意义载体,而是成为媒体表达意识形态的一种方式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手段,成为其建立㊁保持或改变权力关系的语篇实践[11]㊂(二)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径随着CDA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了SFL在CDA应用中的不足:SFL仅关注语言的社会功能,忽略了心理认知在语言和社会之间的中介作用[12]㊂著名语言学家保罗㊃奇尔顿(Paul Chilton)认为,从语篇的角度研究社会和政治活动,就要运用现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研究人运用语篇实施这些活动的内在认知机制,为语言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联系提供联通媒介[13]㊂CDA和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CL)的结合形成了认知批评研究路径㊂目前,在非语言模态层面,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径主要开展多模态批评隐喻分析和批评转喻分析㊂Moore指出, 隐喻涉及的是对已有意义的一种召唤性使用 [14]㊂创作者通过意义选择的召唤性使用,试图传递一定的思想㊁观点和态度,以建构社会现实㊂多模态隐喻中源域的选择能够突显某些特征,抑制另一些特征,从而体现使用者的立场和态度,传达意识形态意义㊂同多模态隐喻一样,多模态转喻的 侧重 背景 识解操作能够表达㊁凸显某种态度,是塑造意识形态的有效手段[15]㊂因此,批评隐喻分析和批评转喻分析及其多模态转向已成为CDA的重要研究视角㊂在语言模态分析层面,主要运用彼得㊃卡普(Piotr Cap)提出的趋近化理论(Proximization Theory),该理论由空间趋近化㊁时间趋近化和价值趋近化三维度组成[16]㊂空间趋近化指的是话语空间的外部实体(outside-deictic-center,ODCs)在物理空间上向内部实体(inside-deictic-center,IDCs)入侵的识解过程㊂空间距离不仅可以指具象地理上的距离,也可以指抽象政治或意识形态上的差异㊂时间趋近化是以 现在 为时间轴中心,过去事件或未来威胁向现在逼近的识解过程㊂价值趋近化是IDCs与ODCs之间的内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矛盾识解过程,强调抽象的矛盾会引发冲突实践的高度可能性㊂综上所述,无论是在语言模态还是非语言模292023年第3期席蕊: 认知 功能 综合交织的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框架态分析层面,CL 和SFL 的理论成果都可为MCDA 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箱(图1)㊂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研究者的分析都是基于CL 或SFL 的 析取选择 ,缺乏二者的 合取选择 ,造成了两种研究路径非此即彼的二营孤散㊂此外,有关多模态语篇中语言模态和非语言模态之间如何协同互动表征意识形态意义的研究欠缺㊂这些研究局限导致MCDA 的语篇分析停留在浅层单个理论方法的借鉴套用,缺乏深度整合两种路径的系统方法论指导和分析框架㊂图1㊀ 认知 功能 分析工具箱二㊁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在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中的整合对话基础㊀㊀MCDA 的发展吁求系统的方法论指导和分析框架㊂现有研究已证实了CL 和SFL 分别作为MCDA 分析工具的有效性,但缺乏二者的整合对话㊂事实上,从语言 社会联通㊁多模态分析㊁意识形态解构和认知理据等角度来看,二者具有广阔的合作基础㊂首先,二者都强调语言外在论,将语言与社会现实联通㊂CL 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 现实 认知 语言 三者存在的依次决定的序列关系:认知是现实与语言的中介,现实通过认知这个中介对语言发生作用,语言对认知和现实具有一定的反作用[17]㊂因此,考察现实语境中语言的生成和理解,离不开认知过程㊂认知可以解构现实对语言的塑造及语言对现实的再现和反作用㊂SFL 主张语言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的,由此,要在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中考察语言的运用,将语言和社会现实看作密不可分的统一体㊂可见,二者都有助于联通语言结构和社会结构㊂其次,二者都关注语言的意识形态意义㊂SFL 把语言看作是具有 意义潜势 的选择系统,一切为意义所做的选择都以意识形态为动因,语言表达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㊂CL 主要研究话语和句子是如何通过概念映射及其所构建的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网络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包括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等㊂此外,SFL 和CL 的理论成果不仅可用于语言模态分析,对非语言模态分析同样具有阐释力㊂最后,CL 和SFL 是理据和表征的关系:CL 为SFL 提供认知理据,SFL 是CL 的语篇实践表征㊂SFL 与CL 深厚的对话基础使二者在MCDA 中互为补充,相得益彰㊂因此,从话语㊁批评和多模态三个维度综合考量,构建 认知 功能 综合交织的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框架是MCDA 发展的必然趋势,能最大程度地提升MCDA 的效能和力度㊂三㊁ 认知 功能 综合交织的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框架㊀㊀在整合CL 和SFL 研究路径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一个由三个系统(语言符号系统㊁非语言符号系统㊁图文互动系统)㊁两种研究路径(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及其次级理论(趋近化理论㊁多模39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态隐转喻㊁视觉语法㊁系统功能语法等)构成的 认知 功能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框架(图2)㊂如图所示,该框架首先以SFL 和CL 的理论成果为分析工具 描写 语篇特征:不仅对语言和非语言模态分别进行细致考察,而且分析二者协调互动对意识形态意义的指向㊂对语言符号系统㊁非语言符号系统㊁图文互动系统三个维度的分析可以交织运用SFL 和CL 的相关理论:例如,语言符号系统的分析运用SFL 详细考察语篇的 分类系统 及物系统 情态系统 转换系统 及 主位推进和信息流动模式 等;非语言符号系统的分析运用CL 考察语篇建构的多模态隐喻㊁多模态转喻和多模态隐转喻㊂或者,语言符号系统的分析运用CL 的趋近化理论与语言结构的意象图示,分析语言结构的 空间趋近化 时间趋近化 价值趋近化 及因果㊁主被动关系等;非语言符号系统的分析运用视觉语法分析图片的 再现意义 互动意义 构图意义 ㊂也可以基于二者的融合基础,同时综合运用两种研究路径㊂例如,在语言符号系统分析方面,系统功能与趋近化理论有广阔的合作张力: 分类系统 的 争议性纵聚合关系语言项 通过成对(组)词的运用以标志IDC 和ODC 两大阵营并构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对峙; 及物系统 的 物质过程 动态再现ODC 向IDC 逼近并施加威胁和破坏的负面行为; 及物系统 的 存在过程 和 心理过程 则表达IDC 对ODC 行为的心理反应和应对措施; 情态系统 一方面采用 时态塑造ODC 对IDC 的持续威胁,另一方面通过 语气 直接体现IDC 对ODC 的态度; 主位推进和信息流动 构建的 力量 动态意象图式 强调ODC主动逼近和IDC 被动反抗的因果关系㊂在非语言符号系统分析方面,图像的 再现意义 互动意义 和 构图意义 具备隐喻潜势: 再现意义 通过构成要素的聚合选择和替代,分别构建源域和目标域,将源域的负面属性特征转移到目标域上;图片的具体过程代替抽象过程构建动作过程隐喻,强调动作行为的实施;分别由拍摄位置视角和空间位置构建的 互动意义 和 构图意义 形成方位隐喻,突显不平等的权势关系;多模态隐转喻通过多重隐喻和转喻链的互动,形成连贯性和系统性的消极属性映射,刻画负面形象㊂在图文互动系统分析方面,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系统协同互补,图文通过 说明 锚定 和 接力 关系分别构建跨模态映射㊁同模态映射和多模态映射的文字 图像隐喻,进一步展现和刻画权利主体的行径及其影响㊂再次,基于对语篇三个系统结构的细致 描写 ,描述语篇的总体特征㊂最后,结合社会语境,考察多模态语篇形式结构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进而揭示语言㊁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完成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㊂需要指出的是,从理论上讲,语篇的每种结构和模态都可能具有意识形态意义㊂在实践中,对每个形式结构的细致考察是没有必要的,要根据考察对象的语类和主题特征,确立考察范围,在分析工具箱中合理选择和组合考察工具㊂图2㊀ 认知 功能 综合交织的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框架492023年第3期席蕊: 认知 功能 综合交织的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框架四㊁个案应用研究 以2021年‘经济学人“涉华封面语篇为语料㊀㊀收集从2021年1月2日到2021年12月20日共45期‘经济学人“封面语篇中的7篇涉华语篇(图4 图10)为语料,运用 认知 功能 综合交织的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框架考察‘经济学人“通过语言符号㊁非语言符号及图文互动系统塑造的中国形象,解构符号资源承载的 显性 和 隐形 的意识形态意义,揭示其对中国的态度倾向㊂图3㊀多模态批评隐转喻互动图4㊀The future ofe-commerce图5㊀The battle for China sbackyard图6㊀The brutal reality of dealing with China(一)非语言符号系统分析1.多模态批评隐转喻Goossens 把隐喻与转喻的互动称为隐转喻[18], 每个从源域投射到目标域的特征或属性必图7㊀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Earth图8㊀The new geopolitics of bigbusiness图9㊀Power andparanoia图10㊀China s attack on tech须首先与源域建立转喻性连接 [19]㊂对相同源域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选择体现了使用者的立场和态度,具有意识形态特征[20]㊂在涉华封面语篇的7幅图片中,可识别出3种指称中国的 根源域 ,分别是中国红㊁五星红旗和龙,属于典型的文化转喻㊂通过发挥转喻的身份指称功能将 红色 和 龙 在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意义映射到中国的国家特征上,经由隐喻塑造负面的中国形象,形成隐转喻互动(图3)㊂ 红色 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是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已成为中国的一个标签㊂但在西方文化中,红色与 火 和 血 相关联,是一个代表着血腥㊁暴力等负面含义的颜色㊂‘经济学人“封面往往用高情态红色转喻恐怖主义㊁战争等㊂图4㊁图5㊁图9用红色转喻中国,通过红色负面意的映射,暗指中国崛起的灾难性和破坏性后果,激发西方读者对中国的消极认知㊂在西方,59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龙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㊂‘经济学人“漫画多用体积庞大㊁张牙舞爪的恶龙形象转喻中国,构建多模态隐喻 CHINA IS A HORRIBLE DRAGON ,映射中国的攻击性㊁破坏性和残暴性,视觉塑造中国的威胁和霸权主义形象㊂2.再现意义与图像隐喻的构建视觉语法认为图像具有 再现意义 互动意义 和 构图意义 三种意义资源㊂再现意义包括过程㊁参与者及环境要素,其中任何一个要素被非常规要素替代就产生了隐喻㊂再现意义分为 叙事再现 和 概念再现 ,矢量是区分二者的主要特征㊂ 叙事再现 可分为动作过程㊁反应过程㊁言语过程和心理过程㊂ 概念再现 涉及分类过程㊁分析过程和象征过程㊂图9的象征过程用熊熊燃烧的火焰喻指中国共产党,将火焰的破坏性映射到中国共产党上,暗指中国共产党对世界构成威胁㊂图6㊁图8㊁图10存在矢量,包括动作的发出者和承受者以及过程和环境要素,是典型的动作过程㊂当动作过程被替换时,就产生动作过程隐喻,这种隐喻通常是一个具体过程代替一个抽象过程[21]26㊂例如,图8中印有美国国旗和中国国旗的车分别转喻美国和中国,印有欧盟标志的车转喻欧盟㊂车轮这一常规要素被经济饼状图替代,构建隐喻 ECONOMY IS CAR WHEEL ,指出美国和中国的强大依赖经济发展㊂印有美国国旗和中国国旗的车碾压印有欧盟标志的车,形成向下的矢量,这一具体的动作过程替代 美国和中国两大经济体超越欧洲经济共同体 的抽象过程,通过欧盟车辆被挤压变形突显中国和美国经济体危及欧盟经济利益,对其造成破坏性的后果㊂3.互动意义与图像隐喻的构建互动意义体现图像制作者㊁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要由拍摄位置和视角构建方位隐喻㊂视角主要体现态度意义和权力关系,是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的重点㊂视角可分为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㊂水平视角分为正面和斜面视角:正面视角中图像参与者与观看者距离近,使观看者能更好地融于其中,构建方位隐喻 CLOSE RELATION AND INVOLVEMENT IS FRONTAL VIEW ;斜面视角中图像参与者与观看者距离远,使观看者置身事外,构建方位隐喻 DISTANT RELATION AND DETACHMENT IS BACK VIEW ㊂‘经济学人“的读者群主要是西方民众,图6㊁图8及图10都是斜面视角,映射中国与西方关系疏远㊁意识形态差异显著㊂垂直视角分为俯拍㊁仰拍和平拍:俯拍体现观众权力视角,仰拍体现图像参与者权力视角,平拍体现观众和图像参与者平等视角,分别构建方位隐喻 VIEWER POWER IS HIGH ANGLE IMAGE POWER IS LOW ANGLE 和 EQUALITY IS EYE-LEVEL ANGLE ㊂图6㊁图8㊁图10都是仰拍的低角度,显示图像参与者的强势地位,映射中国的盛气凌人姿态㊂4.构图意义与图像隐喻的构建构图意义可以从信息值㊁显著性和取景三方面来探讨㊂显著性通过图像元素的位置安排得以体现,如,置于前景还是背景㊁相对尺寸㊁鲜明度等,使观看者对图像中的元素有着不同的关注度㊂图4转喻中国经济的巨龙㊁图6转喻中国政府的巨手㊁图8转喻中国经济的车㊁图9转喻中国政党的火焰㊁图10转喻中国政府的毁坏者都被置于前景位置,在构图中尺寸大,占据更多空间,构建方位隐喻 HAVING CONTROL OR FORCE IS UP/ BEING SUBJECT TO CONTROL OR FORCE IS DOWN POWER IS SIZE 和 POWER IS POSITON ,映射中国力量强大㊁控制欲强㊁破坏性强,其崛起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㊂(二)语言符号系统分析1.分类㊁及物系统与空间趋近化分类是大众传媒惯用的手法,也是产生或创造歧视的主要途径,主要通过词汇选择得以实现㊂分析语篇的分类系统时,要注意 过分词化 ,指用大量不同的词语来描述或指称同一事物㊂‘经济学人“7篇语料的语言模态采用众多词汇来指称中国和中国政府,如 dictatorship,autocracy,Big Brother 等㊂不同于形容词和动词,名词的使用意味着将描述对象贴上永久性的标签,这些具有显性负面含义的名词词汇将中国描述为一个永久性独裁专制㊁缺乏民主和自由的国家㊂ 独裁 词汇聚合项的多样化运用不断强化西方读者对中国固有的负面印象㊂英媒体还采用大量带有明显消极语义韵的修饰词修饰中国㊁中国政府㊁中国政策等,如 brutal Communist Party power,autocratic692023年第3期席蕊: 认知 功能 综合交织的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框架clampdown,opaque Chinese politics,stifling grip等㊂英媒体采用这些所指策略再次突显了中国的压制与独裁形象㊂与此同时,英媒体还使用了多组 争议性纵聚合关系语言项 ,如 East /West,democracy /dictatorship 等表明不同阵营的成对词,使中国与西方的对立等同于民主和独裁的对立,将中国与西方国家彻底划分为两个阵营,分别被识解为空间趋近化中的ODC 元素和IDC 元素(表1)㊂根据地理和地缘政治上的距离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英媒体将众多国家纳入自己的内部实体,而将中国列为外围对立实体㊂此做法一方面突显中国政治的孤立无援,另一方面强调中国作为ODC 带来的消极影响,呼吁共同利益群体IDC 阵营联合起来对抗中国,消解威胁㊂可见,SFL 的分类系统为CL 的空间趋近化策略提供了内部和外围实体的识解基础,二者合力解构语篇的态度倾向㊂表1 空间趋近化范畴项目SFL 表征名词词组被识解为IDC 元素Europe,America,West,pro-democracy politicians,US,South-East Asia,Vietnam,Indonesia,Japan,South Korea名词词组被识解为ODC 元素East,China,Chinese Communist Party,dictatorship,Goliaths,autocracy,Big Brother,Communists,thuggish government,autocrat,authoritarians分类系统移动和指向动词词组被识解为ODC 向IDC 移动的标记crackdown on,protest against,impose on行动动词词组被识解为ODC 对IDC 施加影响的标记persecute,threaten,squash,breach,trample,crush,abuse 名词词组被识解为ODC 对IDC 施加影响的预期interference,clampdown,competition,pressure,tragedy名词词组识解ODC 对IDC 影响的结果unstable,invasion,disillusion,protests,anti-Chinese riots,tension,war,rows,growing rivalry,disengagement,aggression及物系统㊀㊀SFL 的概念功能主要通过及物性来体现,及物性系统分为物质过程㊁心理过程㊁关系过程㊁行为过程㊁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㊂ 选择哪类过程来表达具有重要的文化㊁政治或意识形态意义 [3]180㊂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一般由 动态动词 动作者 和 目标 三部分构成㊂‘经济学人“7篇文章的语言模态在建构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关系时主要采用物质过程,将中国(ODC)置为 动作发出者 ,另一方(IDC)置为 目标 ,是动作承受者,采用强动作动词将二者连接,表示空间趋近化中ODC 向IDC 的移动及对其施加的影响㊂如 China impose on Hong Kong Chinasquash liberty 和 China threatened neighbors等,都将中国描述为施加威胁的始作俑者㊂面临中国的威胁,采用存在过程和心理过程表达IDC 普遍存在的恐惧㊁担忧和焦虑,如例(1)的 not dare㊁for fear of ㊂采用关系过程预测中国威胁对IDC 所导致的影响,如例(2)将中国的行为识别为 tragedy ㊂英媒体还采用大量名词指出中国行径对IDC 影响的结果,如例(3)中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 Anti -Chinese riots㊁protests 等㊂英媒通过选择不同的及物过程塑造中国入侵并施加威胁造成不良后果的挑事者形象,表达对中国的消极态度倾向,合法化IDC 对中国的反抗和抵制㊂由此可见,SFL 的及物系统是CL 空间趋近化策略的语言结构表征㊂例(1)South-East Asian leaders may not darecriticize China openly,for fear of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2021.2.27)例(2)It would be a tragedy if only twocountries in the world proved capable of sustaining aprocess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at scale.(2021.6.27)例(3)Anti-Chinese riots often erupt inVietnam,Indonesia,the world s most populous Muslim country,has seen protests about everythingfrom illegal Chinese immigration to China s treatment of its Muslim minority.(2021.2.27)2.分类系统㊁及物系统与价值趋近化除了运用分类系统将中国识解为ODC㊁西方国家等识解为IDC,形成二元对立阵营,英媒体还使用分类系统构建意识形态方阵分别表征价值趋近化策略中IDC 的积极价值观(意识形态)和ODC 的消极价值观(意识形态),形成截然对立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对峙,意指中国与其他国家对立的79。
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综论以CSSCI来源期刊发表成果为考察对象
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综论以CSSCI来源期刊发表成果为考察对象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媒体时代的来临,多模态话语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交际方式,逐渐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对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综论,以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成果为考察对象,系统梳理和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剖析多模态话语的内在机制和功能特点,本文期望能够为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同时也为国内语言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相关论文进行系统的统计和梳理,从论文数量、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引用情况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
本文还将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在不同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和价值。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解,也有助于推动语言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通过本文的综论,我们希望能够为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视角,推动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国内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多模态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理论框架涉及语言学、符号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在多模态话语中,语言不再是唯一的交际手段,而是与其他模态如图像、声音、动作等共同构成完整的信息传递系统。
因此,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需要涵盖这些不同的模态,并解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传递意义。
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模态之间的互补性和互动性是关键概念。
互补性指的是不同模态在话语中的相互补充,它们共同为信息的传递提供完整的意义。
例如,在一段视频演讲中,语言模态提供了主要的信息内容,而图像和声音模态则通过表情、手势和背景音乐等方式为语言模态提供补充和强调。
多模态话语分析
主要代 表人物
Kress,van Leeuwen, Lemke,Jewitt O'Halloran,O'Toole,Ventola,Baldry,Thib ault,Socollon,顾曰国、韦琴红,李战子, 胡壮麟,张德禄,朱永生,叶起昌,成文, 田海龙等
主要研究成果
国外主要成果
国内主要成果
国外主要研究成果
Lemke(199 8)探讨了科 学文章中图 表与文字的 关系;
Martinec&Sal way(2005)、 Len(2006)则 详细地探讨了 新旧媒体中的 图文二者关系。 二维平面中的 图文关系:
Kress&Leeuwen分析视觉图像的语法框架
再现 叙事 概念
行动、反应、言 语和心理 概念 分类、分析、象征
2006年在意大利Pavia 召开的第三届多模态大 会,涵盖了身体符号学、 数字和因特网语类、多 媒体翻译、多模态文化 和教育、视觉艺术和电 影等七个主题。
2009年我国国内第一本 多模态话语专著《视觉 环境下的多模态化与多 模态话语研究》出版
本世纪初我国学者也开 始关注多模态话语,发 表论文内容涉及广告、 教学、建筑、影视等诸 多领域,
意识形态 体裁 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 概念意义 人际意义 谋篇意义 形式 关系 语言、图觉、 声觉、感觉 互补 非互补 伴语言 纯语言 身体、 非身体
• 表达层面
媒体
语言 非语言
外语教学中模态的选择
• 基本因素(1)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领域--话语范围 • (2)教学对象的情况,以及与授课者的关系--话语基调 • 教学条件和场所--话语的方式
Norris(2002,2004, 2006)在Scollon的 MDT理论基础上建 立了自己的多模态 分析框架,并利用 这个理论框架分析 了两个德国妇女的 身份构建过程以及 多人交际中关联的 产生;
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_Discourse_Analysis__Systemic_Functional_Perspectives__Open_Linguistics_
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_Discourse_Analysis__Systemic_Functional_ Perspectives__Open_Linguistics_Multirnod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Functional PerspectivesOpen Linguistics Series Series EditorRobin Fawcett, Cardiff UniversityThe series is 'open' in two related ways. First, it is not confined to works associated withany one school of linguistics. For almost two decades the series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role in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the present climate of 'openness' in linguistics, andwe intend to maintain this tradition. However, we particularly welcome works whichexplore the nature and use of language through modelling its potential for use in socialcontexts, or through a cognitive model of language - or indeed a combination of the two.The series is also 'open' in the sense that it welcomesworks that open out 'core'linguistics in various ways: to give a central place to the description of natural texts and theuse of corpora; to encompass discourse 'above the sentence'; to relate language to othersemiotic systems; to apply linguistics in fields such as education, language pathology andlaw; and to explore the areas that lie between linguistics and its neighbouring disciplinessuch as semiotics, psychology, sociology, philosophy, and cultural and literary studies.Continuum also publishes a series that offers a forum for primarily functionaldescriptions of languages or parts of languages ? Functional Descriptions of Language.Relations between linguistics and computing are covered in the Communication in ArtificialIntelligence series, two series, Advanc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Communication in Public Life,publish book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he series Modern Pragmatics in Theory and Practicepublishes both social and cognitive perspectives on themaking of meaning in languageuse. We also publish a range of introductory textbooks on topics in linguistics, semioticsand deaf studies.Recent titles in this seriesClassroom Discourse Analysis: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Frances Christie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M. A. K. Halliday and Christian M. I. M. MatthiessenCulturally Speaking: Managing Rapport through Talk across Cultures, Helen Spencer-Oatey ed.Educating Eve: The 'Language Instinct' Debate, Geoffrey SampsonEmpirical Linguistics, Geoffrey SampsonGenre and Institutions: Social Processes in the Workplace and School, Frances Christie andJ. R. Martin edsThe Intonation Systems of English, Paul TenchLanguage Policy in Britain and France: The Processes of Policy, Dennis AgerLanguage Relations across Bering Strait: Reappraising theArchaeological and Linguistic Evidence,Michael FortescueLearning through Language in Early Childhood, Clare PainterPedagogy and the Shaping of Consciousness: Linguistic and Social Processes, Frances Christie ed.Register Analysis: Theory and Practice, Mohsen Ghadessy ed.Relations and Functions within and around Language, Peter H. Fries, Michael Cummings,David Lockwood and William Spruiell edsResearching Language in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Functional Linguistic Perspectives,Len Unsworth ed.Summary Justice: Judges Address Juries, Paul Robertshaw Syntactic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A Constructional Approach, David G. LockwoodThematic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Texts, Mohsen Ghadessy ed.Ways of Saying: Ways of Meaning. Selected Papers of Ruqaiya Hasan. Carmen Cloran, DavidButt and Geoffrey Williams edsWords, Meaning and Vocabulary: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Lexicology, Howard Jacksonand Etienne Zé Amvela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 J. R. Martin and David Rose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Functional PerspectivesEdited by Kay L. O'HallorancontinuumLONDO N NE W YORKContinuumThe Tower Building 15 East 26th Street11 York Road New YorkLondon SE1 7NX NY 10010Kay L. O'Halloran 2004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or mechanical, including photocopying,recording, or any information storage or retrieval system, without prior permissionin writing from the publishers.British Library Cataloguing-in-Publication DataA catalogue record for this book is available from the British Library.ISBN: 0-8264-7256-7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uing-in-Publication DataA catalogue record for this book is available from the Library of Congress.Typeset by RefineCatch Limited, Bungay, SuffolkPrinted and bound in Great Britain by MPG Books Ltd, Bodmin, CornwallContentsIntroduction 1Kay L. O'HallomnPart IThree-dimensional material objects in space1 Opera Ludentes: the Sydney Opera House at work and play 11Michael O'Toole2 Making history in From Colony to Nation: a multimodal analysisof a museum exhibition in Singapore 28Alfred Pang Kah Meng3 A semiotic study of Singapore's Orchard Road and MarriottHotel 55Safeyaton AliasPart IIElectronic media and film4 Phase and transition, type and instance: patterns in media textsas seen through a multimodal concordancer 83Anthony P. Baldry5 Visual semiosis in film 109Kay L. O'Halloran6 Multisemiotic mediation in hypertext 131Arthur Kok Kum ChiewPart IIIPrint media7 The construal of Ideational meaning in print advertisements 163Cheong Tin Yuenvi CONTENTS8 Multimodality in a biology textbook 196Libo Guo9 Developing an integrative multi-semiotic model 220Victor Lim FeiIndex 247This book is dedicated to my mother, Janet O'HalloranThis page intentionally left blank Introduction Kay L. O'Halloran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is a collection of researchpapers in the field ofmultimodality. These papers are concerned with developing the theory andpractice of the analysis of discourse and sites which make use of multiplesemiotic resources; for example, language, visual images, space and archi-tecture. New social semiotic frameworks are presented for the analysis of arange of discourse genres in print media, dynamic and static electronicmedia and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in space. The theoretical approachinforming these research efforts is Michael Halliday's 1994 systemic-functional theory of language which is extended to other semiotic resources.These frameworks, many of which are inspired by Michael O'Toole's 1994approach in The Language of Displayed Art, are also used to investigate mean-ing arising from the integrated use of semiotic resources.The research presented here represents the early stages in a shift of focusin linguistic enquiry where language use is no longer theorized as an isolatedphenomenon see, for example, Baldry, 2000; Kress, 2003; Kress and vanLeeuwen, 1996, 2001; ledema, 2003; Ventola et al., forthcoming. The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use is contextualized in conjunctionwith other semiotic resources which are simultaneously us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For example, in addition to linguistic choices and theirtypographical instantiation on the printed page,1 multimodal analysis takesinto account the functions and meaning of the visual images, together withthe meaning arising from the integrated use of the two semiotic resources.To date, the majority of research endeavours in linguistics have tended toconcentrate solely on language while ignoring, or at least downplaying, thecontributions of other meaning-making resources. This has resulted inrather an impoverished view of functions and meaning of discourse.Language studies are thus undergoing a major shift to account fully formeaning-making practices as evidenced by recent research in multimodalityfor example, Baldry, 2000; Callaghan and McDonald, 2002; ledema, 2001;Jewitt, 2002; Martin, forthcoming; Kress, 2000, 2003; Kress et al., 2001:Kress and van Leeuwen, 1996, 2001; Lemke, 1998, 2002, 2003; O'Halloran,1999a, 2000, 2003a, 2003b; Royce, 2002; Thibault, 2000; Unsworth, 2001;Ventola et al., forthcoming; Zammit and Callow, 1998.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contains an invited paper by Michael2 INTRODUCTIONO'Toole, a founding scholar in the extension ofsystemic-functional theoryto semiotic resources other than language. The collection also features aninvited contribution from Anthony Baldry, a forerunner in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modal theory and practice.The remaining seven research papers have been completed by KayO'Halloran and her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Semiotics Research GroupSRG in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t the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The SRG has been actively involved inresearch in systemic-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multimodality over theperiod 1999-2003.The papers are organized into sections according to the medium of thediscourse: Part I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material objectsin space, Part II which deals with electronic media and film and Part IIIwhich contains investigations into print media. The theoretical advancespresented in this volume are illustrat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 range ofmultimodal discourses and sites, some of which are Singaporean. Thesecontributions represent a critical yet sensitive interpretation of everydaydiscourses in Singapore. Thus, like all discourse, they are grounded in localknowledge, but due to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semiotic model being used,they are applicable to similar texts in any culture. A brief synopsis of eachpaper in this collection is given below.In Michael O'Toole's opening paper in Part I, 'Opera Ludentes: theSydney Opera House at work and play', a systemic-functional analysis ofarchitecture O'Toole, 1990, 1994 is used to consider inturn the Experien-tial, Interpersonal and Textual functions ofJ0rn Utzon's 1957-73 SydneyOpera House and its parts, both internally and in relation to its physical andsocial context. In this paper, the usual definition of 'functionalism' in archi-tecture is significantly extended. Like language, the building embodies anExperiential function: its practical purposes, the 'lexical content' of its com-ponents theatre, stage, seats, lights, and so forth and the relations of whodoes what to whom, and when and where. It also embodies a 'stance' vis-a-vis the viewer and user its facade, height, transparency, resemblance toother buildings or objects which also reflects the power relations betweengroups of users. That is, it embodies a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like lan-guage. The Sydney Opera House also embodies a Textualfunction: its partsconnect with each other and combine to make a coherent 'text', and itrelates meaningfully to its surrounding context of streets, quays, harbour,nearby buildings and cityscape, and by 'meaningful' here we include delib-erate dramatic contrast as well as harmonious blending in. In the analysis,certain features are discovered to be multifunctional, marking 'hot spots' ofmeaning in the total building complex. In terms of all three functions, theOpera House emerges as a playful building: Opera Ludentes. Utzon's build-ing started its life as a focus of architectural and political controversy andmost discourses about the building are still preoccupied with the politics ofits conception, competition, controversies and completion by different archi-tects. A semiotic rereading of the building can relate itsstructure and designINTRODUCTION 3to the 'social semiotic' of both Sydney in the 1960s and to the internationalcommunity of its users today.The museum is located as the next site for semiotic study in Alfred Pang's'Making history in From Colony to Nation: a multimodal analysis of a museumexhibition in Singapore'. Pang discusses how systemic-functional theory isproductive in fashioning an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 that facilitates a multi-modal analysis of a museum exhibition. The usefulness of this frameworkis exemplified in the critical analyses of particular displays in From Colony toNation, an exhibition at the Singapore History Museum SHM that displaysSingapore's political constitutional history. From this analysis, Pang explainshow the museum as a discursive site powerfully constitutes and maintainsparticular social structures through the primary composite medium of anexhibition. Of interes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useum, nation andhistory and how the multimodal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y in From Colony toNation ideologically positions the visitor to a particular style of imagining a'nation' Anderson, 1991.Safeyaton Alias investigates the semiotic makeup of the city in 'A semioticstudy of Singapore's Orchard Road and Marriott Hotel'. Like a written text,the city stores information and 'presents particular transformations andembeddings of a culture's knowledge of itself and of the world' Preziosi,1984: 50-51. In this paper, a rank-scale framework for the functions andsystems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multi-semiotic city is proposed. The focus inthis paper, howev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built forms ofOrchard Road andthe Marriott Hotel. Safeyaton discusses how these built forms transmit mes-sages which are articulated through choices in a range of metafunctionallybased system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textuality and the discourses thatconstruct Singapore as a city that survives on consumerism and capitalism.In Part II on electronic media and film, Anthony Baldry's opening paper,'Phase and transition, type and instance: patterns in media texts as seenthrough a multimodal concordancer', explores the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for capturing 'the slippery eel-like' to quote Baldry dynamics ofsemiosis. Baldry demonstrates that the online multimodal concordancer, theMultimodal Corpus Authoring MCA system, provides new possibilities for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film and videotexts. Thistype of concord-ancing transcends in vitro approaches by preserving the dynamic text, insofaras this is ever possible, in its original form. The relational properties of themultimodal concordancer also allow a researcher to embark on a quest forpatterns and types. Taking the crucial semiotic units of phase and transitionas its starting point, Baldry shows that, when examining the semiotic andstructural units that make up a video, a multimodal concordancer far out-strips multimodal transcription in the quest for typical patterns.Kay O'Halloran further explores the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forthe semiotic analysis of dynamic images in 'Visual semiosis in film'. A sys-temic-functional model which incorporates the visual imagery and thesoundtrack for the analysis of film is introduced. Inspiredby O'Toole's1999 representation of systemic choices in paintings in the interactive4 INTRODUCTIONCD-ROM Engaging with Art., O'Halloran uses video-editing software AdobePremiere 6.0 to discuss the analysis of the temporal unfolding of semioticchoices in the visual images for two short extracts from Roman Polanski's1974 film Chinatown. While film narrative involves staged and directedbehaviour to achieve particular effects, the analysis of film is at least a firststep to understanding semiosis in everyday life. The analysis demonstratesthe difficulty of captur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complexity of dynamicsemiotic activity.Attention turns to hypertext in Arthur Kok's 'Multisemiotic mediation inhypertext'. In this paper, Kok explores how hypertext represents reality andengages the user, and how instantiations of different semiotic resources arearranged and co-deployed for this purpose. This paper formulates a workingdefinition and a theoretical model of hypertext which contains differentorders of abstraction. As with many papers in this collection, the semioticanalysis is employed through extending previously developed systemic-functional frameworks Halliday, 1994; Kress and van Leeuwen, 1996;O'Toole, 1994. Via an examination of the semiotic choices made inSingapor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MOE homepage, this analysis seeks tounderstand how the objectives of an institution become translated, trans-mitted and received through the hypertext medium. In the process, anaccount of the highly elusive process of intersemiosis, the interaction ofmeanings across different semiotic instantiations, is given.In Part III on print media, in the first paper, 'The construal of ideationalmeaning in print advertisements', Cheong Yin Yuen proposes a genericstructure potential for print advertisements which incorporates visual andverbal components. Cheong also investigates lexicogrammatical strategiesfor the expansion of ideational meaning which occur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the linguistic text and visual imag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fiveadvertisements, Cheong develops a new vocabulary to discuss the strategieswhich account for semantic expansions of ideational meaning in these texts;namely, the Bi-directional Investment of Meaning, Contextual Propensity,Interpretative Space, Semantic Effervescence and Visual Metaphor.Moving to the field of education, Guo Libo investigates the multi-semioticnature of introductory biology textbooks in 'Multimodality in a biologytextbook'. These books invariably contain words and visual images: forexample, diagrams, photographs, and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graphs.Drawing upon the work of sociological studies of biology texts and followingO'Toole 1994, Lemke 1998 and O'Halloran 1999b, this paper proposessocial semiotic frameworks for the analysis of schematic drawings and math-ematical or statistical graphs in biology. The frameworks are used to analysehow the various semiotic resource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o make meaningin selected pages from the biology textbook Essential Cell Biology Alberts et al.,1998.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reiterating Johns's 1998: 194 claim that inteaching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to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due attention must be given to the visual as well as the linguisticmeaning in what is termed Visual/Textual interactivity' ibid.: 186.。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共五则范文)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共五则范文)第一篇: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摘要:话语是社会和文化的构成要素,与其相互影响,相互包含。
话语分析,既是其三者相互作用影响下的产物。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批评性话语分析,既概念、理论渊源、分析原则及主要方法。
其中主要方法包括: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分析。
这三种方法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它们使批评性话语分析成为传统的社会和文化分析的重要补充,使其变为一种社会行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分析原则;方法1.引言1.1什么是批评性话语分析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也叫做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 ics),旨在通过分析语言特征及其生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挖掘隐含于语言中的意识形态, 进而揭露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
批评性话语分析诞生于20 世纪70 年代,英国语言学家Fowler 等在《语言和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首次提出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 揭开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的序幕。
批评性话语分析被认为是批评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它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不同学者对批评话语分析的诠释不尽相同。
Van Dijk认为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动力和兴趣来自于紧迫的社会问题,他希望通过分析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
批评话语分析不仅关注社会不公正、不平等、权势,更意在揭露在这些不公正、不平等和权势的构建和维护过程中话语所起的微妙作用。
Fairclough 认为“批评”的意思就是要揭示人们所不清楚的某些关系,比如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Lazar 把批评话语分析理解为对已经“自然化”的事物“去神秘化”的过程。
Cameron指出这种自然化往往是服务于特定利益而违背了他人的利益。
多模态教师话语分析
多模态教师话语分析
报告
模态教师话语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话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教师所使用的话语,可分为模仿性(反馈性话语)和直接性(指挥性话语)两种模式。
本文报告对模仿性和直接性教师话语的功能进行客观分析。
首先,模仿性教师话语的目的是建立学习者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帮助学习者更进一步地理解老师想传达的信息,也帮助学习者记住课堂上发生的事情。
模仿性的教师话语可以用来提倡学习者的分析性思维,帮助学习者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
其次,直接性教师话语是指教师使用直接性语言,明确、清晰地告知学习者课程相关的信息。
直接性教师话语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更有效地将知识信息传达给学习者,使其更容易掌握课程内容。
最后,教师应结合上述模态教师话语的功能,来相应地使用更科学的教学方式。
此外,教师还应该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求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更适合学生的教育话语。
总而言之,模态教师话语的分析显示,教师应尽可能采用模仿性和直接性教师话语的交互,来促进更加有效的教学过程。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而老师则可以更好地管理学生,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更有价值。
多模态话语分析
Kress and Leeuwen, ( 1996; 1998)研究了模 态与媒体的关系,专门探 讨了多模态现象规则地 表达意义的现象,包括视 觉图象、颜色语法,以及 报纸的版面设计和不同 媒介的作用等;他们所构 建的分析视觉图像的语 法框架为多模态话语分 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 析方法;
O’Toole(1 994)主要从 级阶的角度 来分析图象。
MDT理论
MDT理论 (Mediated Discourse Theory) 介入性语篇分析 Scollon
交际社会 语言学
社会文化 心理学
跨文化 交际
语言人 类学
民俗方 法论
该理论试图把人们的社会行为和语篇有机地结合起 来研究以弥补以往的语篇分析理论忽略了行为而社 会学理论忽略了语篇的不足。
国内主要研究成果
2006年在意大利Pavia 召开的第三届多模态大 会,涵盖了身体符号学、 数字和因特网语类、多 媒体翻译、多模态文化 和教育、视觉艺术和电 影等七个主题。
2009年我国国内第一本 多模态话语专著《视觉 环境下的多模态化与多 模态话语研究》出版
本世纪初我国学者也开 始关注多模态话语,发 表论文内容涉及广告、 教学、建筑、影视等诸 多领域,
多模态话语分析
内容提要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及其历史发展 二、主要研究成果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参考文献
多模态话语相关概念界定
多模态话语: 是一种融合了多种符 号模态进行交际的话 语。李战子(2003:5) 指出多模态话语为除 了文本之外,还带有 图像、图表等的复合 话语,或者说任何一 种以上的符号编码实 现意义的文本。
Kress and van Leeuwen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历史发展 80年代后期: Kress &van Leeuwen开 始尝试包括对语调、音乐、 视觉图像、雕塑、绘画、 建筑的研究,自此“社会 符号学”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专门研究包括语言 在内的各种模态符号对交 际的作用,关注在社会情 境下所有的符号模态构建 意义的过程。
教师多模态英语课堂话语的语用分析
教师多模态英语课堂话语的语用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英语教学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单一模态教学模式,向多模态教学转变。
多模态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符号资源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教学方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课堂话语不再仅仅局限于口头语言,而是融合了多种模态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多模态话语体系。
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师多模态英语课堂话语的语用分析,探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运用多模态话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语用分析是一种研究语言在实际使用中如何发挥作用的方法,它关注语言在实际交流中的功能和效果。
通过对多模态课堂话语的语用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教师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话语策略、互动方式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模态话语的定义和特征入手,分析多模态话语在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本文还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深入剖析教师在多模态话语运用中的语用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语言学和教育学领域的不断融合,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多模态话语分析在教学领域的应用。
特别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话语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媒介,更是师生互动、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
从多模态视角出发,对英语课堂话语进行语用分析,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模态话语分析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其核心观点是将语言视为一种社会符号,与图像、声音、动作等其他符号系统共同构成意义传递的多元模态。
在教育领域,多模态话语分析逐渐被应用于课堂教学研究,尤其是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
国内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多模态话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在英语课堂话语中,教师不仅使用口头语言,还通过面部表情、手势、教学辅助工具等多种模态与学生进行交流。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模型及其对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模型及其对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方法论意义一、本文概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传播日益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模型作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新视角,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模型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及其在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模型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指导,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有效交流与理解。
本文将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模型进行概述,介绍其发展历程、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在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适用性,探讨其如何弥补传统传播研究的不足,以及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更好地揭示跨文化传播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本文将重点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模型在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文章将展示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解析新媒体文本、揭示文化符号意义、分析受众认知过程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文章还将关注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跨文化传播效果评估、传播策略优化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本文将总结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模型对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通过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模型在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应用进行评估和反思,文章将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以期推动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模型概述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MDA)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旨在分析语言以外的其他符号系统如何与语言共同构建意义。
它突破了传统语言学以文本和语音为主的单一模态分析框架,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模态纳入研究视野,从而更全面、深入地揭示话语的意义生成和传播过程。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模型的核心在于强调话语的多元性和动态性。
它认为,话语不仅仅是由语言符号构成的,还包括图像、声音、动作等非语言符号。
《《如何进行批评话语分析_多模态视角概述》(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范文
《《如何进行批评话语分析_多模态视角概述》(节选)翻译实践报告》篇一《如何进行批评话语分析_多模态视角概述》(节选)翻译实践报告如何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多模态视角概述翻译实践报告(节选)一、引言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主要探讨社会语境中话语的生成、传播与接受。
多模态视角则更加关注了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与文字话语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对如何从多模态视角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的流程与重点进行概述,并选取部分内容进行翻译实践,以展示其应用与效果。
二、翻译实践概述(一)原文本选择本次翻译实践选取了《如何进行批评话语分析》一书中关于多模态视角分析的章节,旨在将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翻译成中文,以帮助国内读者更好地理解批评话语分析的多模态视角。
(二)翻译目标与原则翻译目标:准确传达原作中的理论观点与分析方法,确保目标语读者能够理解并掌握多模态视角下的批评话语分析。
翻译原则:忠实原文、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三)翻译过程与方法1. 预处理:理解原文背景与语境,明确多模态视角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应用与重要性。
2. 术语翻译:对于专业术语进行精准翻译,确保术语的准确性。
3. 文本翻译:根据原作的结构与逻辑,逐句逐段进行翻译。
4. 校对审稿:对翻译内容进行校对,确保语言表达流畅、逻辑清晰。
5. 后期处理:对译文进行润色与调整,使其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三、多模态视角下的批评话语分析概述(一)多模态视角的特点多模态视角下的批评话语分析关注话语的多种表达形式,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形式,揭示话语背后的意义与意图。
(二)多模态话语的生成与传播多模态话语的生成受到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传播过程中则需考虑受众的认知、情感等因素。
(三)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方法与步骤1. 确定研究目的与范围。
2. 收集并分析语料,包括文字、图像等。
3. 对话轮与交际行为进行分析。
4. 分析多模态符号的意义与功能。
多模态语篇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模态语篇的
出现打破了传统概念上的语言或言语基础上的
理解。人们需要以新的角度审视现代社会中的 话语。Kress(2001: 80)甚至认为,不存在 所谓外在的语境,只有各种符号模式组成的整 体。学者们在近20年间对多模态现象进行了广 泛的研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了多模态的
一些学者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研究语言之 外的某种模态,较早的两部专著是Kress与 Van Leeuwen合著的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1990/1996/2006) 和O’Toole的Language of Displayed Art (1994)。两者都致力于视觉语法的构建:前 者关注图像,后者主要研究油画、雕塑和建筑。
语体学视角关注的语体特征与多模态的关系。 Lanham(1983;2003)注意到受计算机技术 的影响,“散文”的概念已发生了变化:从书 面到电子、从静态到动态、从无声到有声等。 他认为散文分析应该包括传统的书面散文和现 代的多媒体散文,并指出计算机给文本写作提 供了动态的三维空间。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描 写这种三维文本的语法,特别是描写文字同声 音和图像的关系。
更多的学者关注多模态话语中各模态之间的关系和语 法整合。Lemke(1998,2000)从理论上解释了模 态之间的语义扩展。他认为,语言和其他模态共同进 化使我们拥有构建范畴意义和程度意义的两种不同方 式。语言擅长范畴意义的构建,而动态动作和视觉图 像更容易表达程度意义。Lemke(2000)认为,多模 态语篇中的模态混合必然导致语义的扩展,从而产生 新的解释空间。例如,数学语篇混合使用语言、视觉 图像和数学符号构建的世界远远超越了语言所能构建 的世界,从而产生新的解释空间。
动态多模态语篇批评话语分析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动态多模态语篇批评话语分析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动态多模态语篇批评话语分析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摘要:本文旨在构建一种动态多模态语篇批评话语分析模式,并探讨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通过整合多模态数据和动态语篇批评框架,我们建立了一个综合的分析模式,并提供了一系列实例来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该模式在批评话语分析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准确性,可以为各个领域的文本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1. 引言在当前信息时代,各种语言形式和媒体形式的大量涌现使得批评话语的分析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传统的文本分析方法已经无法很好地适应这种多模态和动态的情境。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分析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旨在构建一种动态多模态语篇批评话语分析模式,并探讨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2. 动态多模态语篇批评话语分析模式的构建动态多模态语篇批评话语分析模式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多模态数据的整合、动态语篇批评框架、文字分析和图像分析的交叉应用。
2.1 多模态数据的整合多模态数据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的数据。
在分析模式中,我们需要将不同形式的数据整合在一起,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例如,在分析一篇新闻报道时,我们可以同时考虑文本内容、配图和视频素材,从不同角度获取信息,并全面理解批评话语的内涵。
2.2 动态语篇批评框架动态语篇批评框架是对话语分析中的核心概念。
它以语篇为基础,分析话语的结构、功能和目的。
在动态多模态语篇批评话语分析模式中,我们需要基于这个框架来理解批评话语的动态性和多样性,以及不同媒体形式在批评过程中的作用。
2.3 文字分析和图像分析的交叉应用文字分析和图像分析是动态多模态语篇批评话语分析的两个基本手段。
文字分析主要通过文本内容和语义来理解批评话语的内涵,而图像分析则通过图像的构图、角度和色彩等方面来理解批评话语的表达方式。
这两种分析手段在分析模式中需要交叉应用,以实现全面和准确的批评话语解读。
3. 实例验证3.1 新闻报道的多模态批评分析以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新闻报道为例,通过综合分析报道中的文字描述、配图和视频素材,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从多个角度分析报道中的批评话语,如责备政府、倡导公众参与等。
文学语篇的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以《喜福会》为例
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话语分析主要存在两个研究范式:批判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和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1]。
前者旨在揭示话语语义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后者将话语和意义的研究拓展到多维空间,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非传统的意义表达途径。
因此“话语”的概念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多模态话语成为涵盖语言、图像、颜色、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的资源[2]。
为实现系统的多模态话语分析,Kress和Leeuwen提出了“视觉语法”(Visual Gram⁃mar),他们认为视觉可传达三种意义,即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3]。
然而,传统的批评话语分析仅仅依据基于语言文本,对意义的深入分析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因为除语言之外,图像、颜色等其他类型的多模态话语同样能够成为意识形态的承载媒介。
同样,以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虽然将意义的研究拓展到语言之外的多种表意模态,但是没有充分关注社会活动者利用表意模态实现其意图的社会活动[4]。
为了弥补两种研究范式的不足,Machin提出了“多模态批判话语分析”,并将其赋予马克思主义意义上批评的使命[5-6]。
Hart也指出,语言所反映的意识形态潜势可以借助多模态话语分析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解读[7]。
总之,两种传统的话语分析范式既有结合的现实必要性,也有互补的理论可行性。
以华裔作家谭恩美所著小说《喜福会》的电影版本为例,尝试说明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如何以多维度的方式揭露各种人物在权力、态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和失衡,进而展现华裔第一代移民与其后代在文化观与价值观中的冲突。
二、多模态话语的分析途径“视觉语法”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为主要分析框架。
Kress和Leeuwen根据视觉图像的特点,将再现意义分为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3]59。
叙事再现可被细分为行动过程、反应过程、言语过文学语篇的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以《喜福会》为例吴静静(安徽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学院,安徽合肥230000)摘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交流的形式与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时代特点。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一、引言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语言文本不再是交际的唯一手段,图像、手势、动作、颜色、声音等其他非语言符号也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多种符号资源构成的社会中,意义的构建不再单纯依靠语言文本,而是越来越依赖各种符号资源的整合。
人类交流所依赖的媒介和渠道被称之为“模态”(modality),例如:语言、声音、颜色、图像、手势等符号系统。
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交际行为,话语自然具有多模态性。
传统的话语分析以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际使用中的语言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语言的组织结构、使用特点、语法规律、语言中的制约因素等内容,忽略了能够传递大量重要信息的其他非语言符号。
可见,传统的话语分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交际需要,多模态话语分析符合当下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多模态话语分析为人类理解丰富多彩的符号系统提供了新视角,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话语分析方式。
像语言一样,视觉符号和声音符号貌似正常或中立(平淡无奇),实则隐含着个人或社会团体的不公正、偏见和歧视。
因此,在多模态话语分析中,我们应坚持批评的立场,给予非语言模态符号足够的重视,关注其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意义,尤其是那些被人们习以为常的思想和观点。
在多模态话语和批评话语分析互相影响和借鉴的基础上,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应运而生。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概述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西方开始兴起,引起越来越多语言学家的关注。
传统意义上的话语分析注重分析语言符号系统和语义结构本身,忽略了对其他符号系统(例如:图像、声音、颜色、手势等)的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交际开始依靠多种模态共同完成,包括图像、音乐、声音、颜色等。
而这种运用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就是“多模态话语”(multimodaldis-course)。
学界对交际中出现的图像、手势、姿态以及空间的运用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一、引言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语言文本不再是交际的唯一手段,图像、手势、动作、颜色、声音等其他非语言符号也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多种符号资源构成的社会中,意义的构建不再单纯依靠语言文本,而是越来越依赖各种符号资源的整合。
人类交流所依赖的媒介和渠道被称之为“模态”(modality),例如:语言、声音、颜色、图像、手势等符号系统。
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交际行为,话语自然具有多模态性。
传统的话语分析以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际使用中的语言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语言的组织结构、使用特点、语法规律、语言中的制约因素等内容,忽略了能够传递大量重要信息的其他非语言符号。
可见,传统的话语分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交际需要,多模态话语分析符合当下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多模态话语分析为人类理解丰富多彩的符号系统提供了新视角,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话语分析方式。
像语言一样,视觉符号和声音符号貌似正常或中立(平淡无奇),实则隐含着个人或社会团体的不公正、偏见和歧视。
因此,在多模态话语分析中,我们应坚持批评的立场,给予非语言模态符号足够的重视,关注其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意义,尤其是那些被人们习以为常的思想和观点。
在多模态话语和批评话语分析互相影响和借鉴的基础上,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应运而生。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概述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西方开始兴起,引起越来越多语言学家的关注。
传统意义上的话语分析注重分析语言符号系统和语义结构本身,忽略了对其他符号系统(例如:图像、声音、颜色、手势等)的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交际开始依靠多种模态共同完成,包括图像、音乐、声音、颜色等。
而这种运用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就是“多模态话语”(multimodaldis-course)。
学界对交际中出现的图像、手势、姿态以及空间的运用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学者们认识到,对于意义理解不仅需要对话语语言的分析,更要对独立或相互依赖的其他符号资源进行研究。
法国语言学家BarthesRlando是最早从事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的学者之一。
他在1977年发表的论文《形象的修辞》中探讨了图像在表达意义上与语言的相互作用[1]。
Kress和VanLeuwene[2][3][4](P343-368)[5](P35-50)作为社会符号学的代表研究了模态与媒体的关系,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构建了视频话语的分析模式和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探讨了多模态符号表达意义的现象,包括视觉图像、颜色语法以及报纸的版面设计和不同媒介的作用等方面。
2007年,朱永生[6](P82-86)提出了两种多模态话语的识别标准:(1)同时使用两种模态的话语叫做“多模态话语”;(2)只涉及一种模态,但包含两个或更多符号系统的话语也是“多模态话语”,比如:视觉模态中的平面公益广告,既有文字又有图片。
近十年来,多模态话语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
对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统计,可以发现:(1)多模态话语分析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系统功能语法和符号学;(2)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热点主要为:言语、隐喻、身份、手势语、系统功能语法、语境和视觉;(3)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研究静态多模态话语中的视觉和语言模态。
虽然相关研究在理论探索和应用实践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不足:(1)忽视构建语篇的整体意义的动态操作和多模态语篇背后的认知机制;(2)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偏少;(3)静态研究偏多,动态研究较少;(4)忽视各个模态之间的关系;(5)缺乏多模态语料库建设和软件开发。
另外,未来的多模态研究应加强以下方面:(1)跨学科研究与学科的融合;(2)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多模态话语分析不仅是一个语言研究理论,更是一个应用领域。
一些其他学科领域(例如:后现代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都可以应用到多模态话语分析中,分析人类如何通过各种模态资源传递信息、产生意义、表达情感、构建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
三、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认知研究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者,以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为工具,分析文字、图像、动作等符号模态,但是一些学者开展了以认知语言学核心概念为界面的跨学科研究,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工具和理论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认知隐喻理论。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学者CharlesFrcevilleo[7]于1996年出版了博士论文《广告中的图片隐喻》,将隐喻研究延伸到非语言模态中,掀起了多模态隐喻研究的热潮,极大地促进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发展。
后来,他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主要研究多模态隐喻的理论基础及应用分析,同时关注多模态隐喻分析中的焦点问题,例如:多模态隐喻的区别性特征、语类性特征、模态配置方式。
另外,他的研究所涉及的语类十分丰富,包括政治漫画、广告、动画、电影、音乐、手势、雕塑等,为同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迪。
他在多模态隐喻研究领域的成果丰厚,不仅奠定了多模态隐喻研究的理论基础,而且为其他应用研究提供了典范。
2015年,MaríaJsúsPnarSnzeia[8]出版了论文集《多模态与认知语言学》。
该论文集不仅在理论层面把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和合成空间等概念扩大到多模态隐喻研究中,分析多模态隐喻创建和解读的认知机制,而且形成了以文献回顾为辅、实证研究为主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新模式。
另外,该书综合多模态研究的各种理论,将多模态研究置于认知语言学框架之内,汇集众多学者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标志着多模态和认知语言学的互补融合,也为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认知转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参考。
国内也有学者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但基本上集中在多模态隐喻分析方面。
国内多模态隐喻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曾立[9](P11-14)于2004年开始关注非语言模态的隐喻认知机制,探索认知隐喻的相似性和语义冲突在图文隐喻运作中的作用。
国内多模态隐喻研究的相关论文从2010年开始零星出现,其中赵秀凤[10](P18-29)[11](P45-47)发表论文2篇,结合实例探讨了多模态广告语篇中隐喻的构成、识别和解读,以及隐喻性多模态广告语篇中整体意义的动态构建过程。
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国内多模态隐喻研究在近几年内发展迅猛。
《外语学刊》2011年第一期和《外语研究》2013年第五期分别开辟了“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研究专栏并刊登了4篇相关文章,或对国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引介,或结合具体语类展开实例分析,或勇于创新、积极借鉴其他理论,至此国内掀起了多模态隐喻研究的热潮[12](P54-57)。
另外,李健雪和俞越聪[13](P137-140)对《多模态与认知语言学》进行评介,不仅介绍主要内容,还总结了该专著的主要贡献、特色及不足,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启示。
无论在语言观还是方法论上,认知语言学和多模态话语分析都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认知语言学可以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提供更多的方法选择,多模态话语分析拓宽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四、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国外一批优秀学者致力于批评话语分析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的研究,并在上述两个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虽然有些学者敏锐地发现或指出,二者存在很好的融合性和互补性,但很少有人真正地将二者融合并正式提出“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这一概念及分析框架。
直到2012年,Da-vidMachin和AndreaMayr[14]出版合著《如何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多模态的视角》,并首次提出“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的概念。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是对批评话语分析的进一步发展,主张图像、颜色、动作、声音等其他模态符号像语言文字一样,也应该成为批评分析的对象。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主要从批评的视角分析多模态语篇中的各种符号资源如何互动和建构语篇意义,重点关注多模态话语中隐含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
TheresaCtalanoa和LaurenGttia[15](P59-80)选取4篇有关亚特兰大公立学校教师的“作弊丑闻”的网络新闻报道,从语言层面和视觉层面分析不同媒体如何使用各种模态符号框定教师的行为和身份,并揭示涉案教师的语言表征和视觉表征背后反映和隐含的特殊利益和权力关系。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ChristopherHart[16][17][18]教授在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融合领域的研究成绩斐然,出版了《批评话语和认知科学:移民话语研究新视角》《语境和认知中的批评话语研究》《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认知语言学:应用及理论》等学术价值极高的专著。
在此基础上,Hart[19](P335-350)于2016年开始针对多模态话语开展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解释语言话语中的意识形态传播,并提出一个整合认知语言学和多模态的综合分析方法。
他认为,理解语言涉及到多模态心理表征的构建,话语中语言模态和非语言模态在意义构建方面互相影响。
Hart[20](P3-30)从多模态视角对英国各大报纸关于1984-1985年英国矿工大罢工的相关报道进行了认知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发现:“战争”隐喻思维存在于语言和视觉层面,媒体使用语言和图片把“罢工”框定为“政府与英国矿工联合会之间的战争”。
近年来,国内有关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不断涌现,但并没有展开系统研究,仍是处于起步阶段。
早在2009年,陈美足[21](P87-90)以“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为题撰文,借助Kress和Leeuwer的视觉语法分析框架和批评话语分析方法,阐释英国《太阳报》上的一幅头版新闻图片中隐含的深层次信息。
陈文提出的“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综合方法和研究视角在当时十分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值得参考和借鉴。
仲夏阳和孙志祥[22](P131-135)以ChinaDaily上的英文公寓广告为例,采用视觉语法和批评话语分析的三维分析模式分别对广告图片和文字说明进行解读和分析,揭示广告设计者如何利用各种符号资源对消费者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进行影响和控制。
截止到笔者撰文之日,“中国知网”上可以检索到6篇以“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为主题的硕士学位论文。
江南大学李健雪教授曾经指导的4份硕士毕业论文均借助了Machin和Mayr[14]的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但他们根据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对分析框架进行了调整。
例如:顾阳阳[23]以信托机构网站文本为语料,一方面对网站话语中的语言现象借助系统功能语法进行微观分析,另一方面借助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工具对图像信息进行个案分析;田建萍[24]基于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框架,以系统功能语法和视觉语法为工具,探讨公益广告中的语言模态和视觉模态如何协同构建话语意义和传达社会责任、伦理、道德等意识形态;孙富强[25]选取30则奥巴马竞选视频广告,并根据视频语篇的特点,构建由语言分析、视觉分析和图文互动构成的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综合分析模型;郑慧[26]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自建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综合分析框架,使用检索工具、视频注释软件和语音分析软件实施三维动态语篇的批评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