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蚌埠段水环境问题识别与污染压力分析及治理措施的研究
蚌埠市洪涝旱灾害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地面积水剧增 , 加之河 道水位猛涨 , 排 对较 小 ; 淮河 以南需水量大( 主要是城 域经济发 展和人 民生活水 平提 高 ;对保 水不及时 即造成严重 的内涝 。淮河 中 区用水 )但可开采量又极为贫乏 。 , 游河道河底 比降较缓 ,蚌埠 以下河道 呈倒 比降 , 洪水排 泄 困难 , 中 、 遇 小洪 水水位 即超 出地面 ,而且时间一般长 达 2~3 月 , 个 沿淮洼地及支流涝水受
区涝 、 渍灾 害严重 。
獬 ’ 浍河等洼地约有 2万多户 、万 8 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防洪排涝治理 河 、 河 、
二是投入不足 , 排涝能力低 。 部分 功能与抗旱灌溉功能相结合 ,充分发 多人 , 群众 生活 困苦 , 迫切要求 从洼地搬 支流河道至今未治理 , 河道淤积严重 , 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
排水能力差 , 防洪除涝标准低 ; 部分低
出 。怀远县 荆 山湖 20 0 3年 实施 移 民迁
还 5 涝 灾治理按 高低水 分排 的原 则 , 建 , 有庄 台上 6 0余 户没有列入计划 。
洼 地区缺乏排涝泵站等设施 ,或已有 调整水系 ,做好干支流与 田间工程配 建议 结合新 农 村和小城镇建设 ,统一规 的排涝设施 排涝标准较低 , 年久失修 、 套 , 形成完整的排涝工程体 系。 中小河 划 ,逐步将支 流洼地和行 洪区孤岛庄 台 损 坏严 重。 面上排水治理不系统 , 工程 流治 理要结合农 田水利 基本建设 , 增 上的群众迁 出。
20 严重 , 不断垦殖 , 减少了洪 涝水滞蓄 的 过改造和新建相结合 ,提高排涝站除 性 骨 干 工 程 。工 程 建 成 后 ,0 3年 和 场所 。
涝标准 。分期分批对大型骨干排涝站 20 0 7年两次运用分洪 , 效益显著 。 进行技改和设备更新 ;通过新建排涝 怀洪新河灌区在蚌埠境 内耕地约有
淮河流域水体污染及其治理
淮河流域水体污染及其治理
一、淮河流域水体污染
1.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江河系统,也是沿江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然而,由于工业污染和河流高速发展,淮河流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
2. 淮河流域的水体污染类型有食品废弃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油类及其他化学污染物等。
这些污染物能够影响淮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并对沿江城市的人民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3. 淮河流域地区工业污染是导致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其中有机污染物是工业污染中最具影响性的组分。
此外,其他因素如农村溢油、污水排放和人体污染也是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
二、淮河流域水体污染治理
1. 为了治理淮河流域水体污染,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立即推进产业改造,加快推进慢性污染源治理,加强淮河流域农村污水和污染物的分类处理,严格落实法律法规,尽可能拆除容易发生水体污染的沿江工业区和建筑物。
2. 保护淮河流域的水资源,改善水质的有效途径也可以是开展源头污染控制、构建均衡、健康的环境友好型水利体系、强化淮河流域水体监测和污染治理及上游高效利用等措施。
3. 长期来看,要有效防治淮河流域水体污染,除了严格落实各项法规政策外,更需要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水
体污染治理,形成良性循环,实现淮河流域水体污染防治及水资源节约综合管理工作。
将市场机制引入治污产业——对淮河流域蚌埠段水污染防治行业产业化的探讨
居民问卷调查 内容大致分为居 民对淮河水资源情况
的 了解 、 水污 染 防治效 果 、 民对 治污产 业 化 的意愿 以及 居
水污染对居民福利造成的损失四个类别问题; 同时调查 了
淮委近几年对 淮河水质所 作记录 , 查询 了 自来水公 司和 污 水处 理厂 的成本 纪录 ; 了解 了三家化 工企 业 的污水处理 成
【 编号】 6 182 ( 0 ) — 00 0 文章 17 —0 X2 70 06 —4 0 4
将市场机制引入治污产业
对淮河流域蚌埠段水污染 防治行业产业化 的探讨
江 深
( 中国人 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 北京
10 7 ) 0 82
[ 摘 要] 淮河水污染治理 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全 国人 民的关注, 到 目前为止淮河水污染治理 效果并不令人 满意 , 但 淮河 水 污染防治行 业出路在何方。 能否产业化? 本文通过对蚌埠 市居 民、 水利部 门和企业单位三者的调查 , 对政府主导的治 污体制下 水 污染治理现状进行 实证 分析 , 出 当前体制 下水污染治理不力的原 因; 找 在 然后分析治污行 业进行产业化 的必要性和 可行性 ; 最后提 出了 实可行的治污行业产业化的政策建议 。 切 [ 关键词 ] 污染防治 ; 水 居民福利 ; 污产业化 治 【 中图分类号 ]( 2 ) 2 5 【 文献标识 码] B
3 调查 内容
6 0年代以前,淮河水资源质量 良 好。8 年代污染逐渐加 0
剧 ,94 8 1 19 年 月 3日, 民 日报公开披露 淮河流域 盱汗段 人
特大污染事件【 因淮 河水污染 吃水难 问题 。 从此淮河水污 染造 成的 全流域水资源短缺就成 了全国关注的焦点。 蚌埠 市是 依 淮河南岸建 设 的安徽 北部地 区重镇 , 总面 积 61 0. 5平方 公 里 , 区居 民 6. 市 1 9万人 , 4 京沪铁 路 、 徐 合
淮河流域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水资源总量 7 9 4亿 I T I , ,其中地表水资 表水资源供水量 已经接近当年地表水 用难度大 浅层地下水资源量 3 3 8 亿m , 。淮河流 环境用水。淮河流域现状浅层地下水 面积 的 2 / 3 , 地形平缓 。由于地势低平 , 蓄 水条件差 ,流域 自身水资源调蓄能力不 足, 大量水资源在汛期下泄 , 开发利用难 ( 3 ) 南 靠长 江 、 北 依黄 河 , 具有 跨流
济 总量 、煤 电能源分布在沿淮及淮河 失 , 地下水超采 , 致使局部地 区出现地 用水量 4 1 6 . 0亿 m 3河道外生态建设用水
成 了约 6 0 6亿 m 的年现状 实际供 水 年 内分配极不均匀 ,空间上存在 山区
( 4 ) 水 资源分 布与人 口、 土地 、 能源
点, 科学治理 、 人水和谐 , 强化管理 、 注 安全 , 维护社会稳定 , 促进流域经济社 泛滥 后 引起 的 大范 围疾 病 流行 的可 能
淮河 流域 位于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
3 . 流域 水 资源 特 点
( 1 ) 地处我 国南北过渡带 , 气候复 度大 。
杂多变 , 水资源时空变化剧烈
新 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修建了
淮河流域是我 国南北气候 、高低 域调水优势
大量的水利工程 , 已建 成 大 、 中、 小 型 纬 度和 海陆相 三种 过渡 带 的重 叠地
水库 5 7 0 0座 , 塘坝 5 6 . 5 5万座 , 引提 区,气候 变化 幅度大 ,灾害性天气频 之间, 具有跨流域调水的区位优势。尤其 水 工程 1 . 3 5万 处 ,配 套 机 电井 约 发 ;流域水资源时序上呈现最大与最 长江水源相对丰富 ,可为跨流域调水提 1 1 3 . 6万眼 , 跨流域调水工程 2 O 处, 形 小径流量倍 比大、 年际丰枯变化频繁、 供稳定 的供水水源。
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淮河流域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然而,长期以来,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存在着许多挑战。
为了实现淮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势在必行。
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难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淮河流域水资源的供给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
全流域的降水分布非常不均匀,且夏季多雨,冬季干旱,导致了水资源的季节性不均衡。
其次,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的利用率仍然较低。
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为解决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水资源的调配。
通过建设水库、涵洞以及水利工程,将湖泊和大江大河的水资源进行调度和利用,以便在干旱季节能够更好地供应水资源。
其次,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
引进滴灌、喷灌等现代化农业灌溉方式,减少农业用水量,同时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农田浇水进行时间和定量的合理安排,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除了水资源管理外,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需要得到综合治理。
淮河流域的水质和水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工业排放、农业农药和家庭废水的不合理处理。
为此,应该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的排放,建立农田面源污染的治理制度,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
此外,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还需要注重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是淮河流域的天然水源涵养区和重要生态屏障。
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可以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加强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同时,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要避免对湿地的过度利用,加强对湿地进行科学管理。
综上所述,淮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当下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加强水资源调配、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加强环境监管以及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可以实现淮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流域的经济和生态安全。
淮河流域水利工程水环境问题及对策措施
响。如水 库和河 道节制 闸等水 资源利 用工程将 影 响河道
纳污 能力及水质 。
针对 治淮工程特点 , 可分为水 库工程 、 水闸工程 、 防洪
治涝工程 、 灌溉工程 、 引调水工程等类型 , 分析工程对水质 、
水温等方面的影响 , 归纳总结对水环境影 响的对策 和方 向。
水质 , 主要取决于主河道水质 、 分泄 流量 等因素。一般情况
下, 分洪 时流量较大 , 水质 已明显好转 , 对下 游河道水环境 不会产生 明显影响 。 但上游河道水质较差时 , 可能对分洪河 道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 . 1 . 3 灌 溉 工 程
2 治 淮 工程水 环境 问题 及特 点
2 . 1 水 质 问题
2 . 1 . 1 水库工程和水闸工程
4 结 论
水生态文明建设 l 《
方面 , 灌溉水经土壤入渗后也会污染地下水 。 灌溉退水和下 及洪水特点 ,加强水质动态监测 ,制定合理的分洪调度计
渗对水环境 的影响主要是 由于过量灌溉引起 的。
2 . 1 . 4引 调 水工 程
划, 避免汛初污染较重 的河水分泄至分洪道。
引调水工程 因水量 减少影 响调 出河道纳 污能力 时 , 应
态补 源水源 , 以洗滴 河和泗河作 为主水 源 , 采用 大汶河水作 为补充 , 利用梁济运河作为备用水源。 通过生态补 源实施后 , 可 实现城 区河 道 “ 水活 、 水清 、 水美 ” 的发展 目标 , 将打造济宁城 区健康和谐 的城 区水系生 态网 , 提 升济宁城 区经济发展 活力 , 促进 区域社会 、 经济 与 环境 的可持续发展■
回水 区影 响是 由于灌溉工程 引
水减少引水 口下游河道流量 , 导致纳污能力 降低 。
淮河 污染 调研报告
淮河污染调研报告淮河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安徽、江苏、河南和山东等省份,是华东地区的主要水源之一。
然而,多年来,淮河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淮河污染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报告将主要从淮河的污染现状、原因和解决方案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淮河的污染现状1. 水质污染严重:淮河的水质受到了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的严重影响,主要污染物包括化学物质、重金属和有机物等。
2. 河流生态系统退化:水质污染对淮河河道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鱼类、水生植物等生物资源减少,影响了当地的渔业和生态平衡。
3. 地下水污染问题:淮河周边的地下水也遭受严重污染,由于持续的化学物质渗入地下水层,导致地下水资源的安全性受到威胁,给周边城市和农田的用水带来了风险。
二、淮河污染的原因1. 工业排污:淮河流域的工业发展较快,许多企业存在排污不达标的问题,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或通过排污渠道进入淮河,成为淮河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农业面源污染:流域内大量农田利用化肥和农药进行农作物生长,这些农业面源污染物随雨水流入淮河,导致水质污染。
3.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流域内的城市存在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的问题,污水未经处理或经过简单处理后,直接排入淮河。
4. 污染治理不力:长期以来,淮河流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存在不到位的问题,相关部门对于工业企业和农田的污染治理监管不严格,导致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三、解决淮河污染的方案1. 加强污染源控制: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田的污染治理监管,严格排污许可制度,对不达标排污企业进行处罚,促使企业采取污染防治措施。
2. 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能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的种植模式,减少化学物质进入淮河的数量。
3. 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污水处理系统,确保城市生活污水经过适度处理后再排放。
淮河水文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淮河水文现状调查分析报告一、引言淮河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主要流域分布在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等省份。
淮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发展区域之一。
为了解淮河水文现状以及对淮河流域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我们进行了一次淮河水文现状调查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两种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了淮河流域的图像数据,包括水域分布、岸线变化等信息。
其次,我们利用实地调查和水文监测仪器对淮河水文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数据采集。
三、水文现状分析1. 水域分布通过遥感图像分析,我们发现淮河流域的水域分布面积大约为10000平方公里。
在淮河上下游及支流上分布着许多湖泊和水库,其中包括鲁台湖、大洪湖和徐州水库等。
这些水域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而且还为农田灌溉和发电等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 水质状况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和水样分析,淮河的水质有一定的问题。
首先,淮河流域的工业污水排放和农田施肥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出现了大量湖泊富营养化和水华现象。
其次,由于农田农药使用和农业面源污染,淮河的水体中存在农药残留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这些问题对于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3. 水资源利用淮河是淮河流域主要的水资源供应渠道,承载了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以及灌溉等多种水资源利用功能。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淮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率较高,农业灌溉是主要的消耗水量。
然而,由于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较低,存在大量浪费现象。
因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大节水技术推广和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是必要的。
四、问题与建议通过淮河水文现状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了淮河流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环境保护,控制工业和农业污染。
对工业和农田排污进行严格监管,加强污水处理和农药使用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农药残留。
2. 实施水资源管理和水利工程建设。
加大水资源调度和分配的力度,合理规划和利用淮河水资源,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治理淮河措施
治理淮河措施引言淮河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安徽、河南、江苏等多个省份,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防洪功能。
然而,长期以来,淮河流域存在着一系列的水质污染、水文环境恶化以及频发的洪涝灾害问题。
为了保护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提高洪涝灾害防治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淮河治理措施,包括生态修复、防洪工程和水质监测等。
生态修复1.水生态补偿:通过为河流上游水源地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支付水生态补偿费用,促进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减少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2.水利林网建设:在淮河流域河道两岸建设水利林网,强化土地保护,提高水土流失防治能力,减少河道淤积和水质污染。
3.湿地保护和修复:大力推进淮河流域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增强淮河流域的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功能。
防洪工程1.建设抗洪调度系统:通过建立抗洪调度系统,实现淮河流域洪水预警、洪水调度和防洪工程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防洪工程的运行效率和防洪能力。
2.土地整治和退耕还林还草:通过土地整治和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淮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地的保水能力,减少洪水灾害发生的概率。
3.加强流域防洪规划:制定综合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规划,包括河道疏浚、河岸堤防加固和水库泄洪等措施,提高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防治能力。
水质监测1.建立水质监测网络:在淮河流域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水体的各项指标,及时掌握水质状况,为淮河水质监测和保护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采取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物进入淮河,如改善农业排水系统、推广无污染农业生产技术等。
3.加大工业排污治理力度:加强对淮河流域的工业排污源进行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减少工业污染对淮河水质的影响。
结论治理淮河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的努力和合作。
通过生态修复、防洪工程和水质监测等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改善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提高防洪能力,保护淮河的水质。
淮河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回顾及当前关键问题
边 F F 、O 、 、 a等 离子 超 标 , 、e S ,Mn C 多 开采造成地下水在局部地段水循环条 入统一的管理体系 中,重视节水农业技
超标 1 倍 不等 。 ~5
四 、 论 结
件发生 了根本 改变 , 破坏 了浅 、 、 中 深 术的应用 ,突出生态建设 ,加快水管体
层 地 下水 原 来 的补 给 、径 流与 排 泄 条 系 , 建立企业化水 资源管理体 系 , 做到水
治理 。《 淮河流域水 污染 防治规划及 来 源 为化肥 的大量 使用 和 日益增 长 劣V类水体 比例仍大于 4 %,流域水 污 0 “ 九五” 计划 》 规划建设各类水 污染防 的畜禽养殖 。据 2 0 年 全国各地 区 染形势依然严峻 。 05
治项 目 33个 , 0 总投 资约 16亿。经 化肥使用 总量统计表 明 , 6 河南 、 山东 、
《 淮河 流域水 污染 防治 暂行条 例》 削减 了 2. %,氨氮 比 20 年削减 0 1% 。 以 86 2 07 . 6 o按照 20 ~20 0 0 1 0 5年淮河流域畜
来 , 级 政 府 相 继 实 施 了 一 系 列 有 效 了 1 .l 各 68 %。
禽养殖 统计数据推算 ,淮河流域畜禽养 殖年均 C D人河量为 2 . O 1 6万吨 , 氨氮入
河 量 为 08万 吨 ( 1) 随 着 集 约 化 畜 . 表 。
的水污染治 理措 施 , 淮河流域 的水污 染 防治工作取得 重大进展 , 水污染事 件逐年减少 , 水质不断改善 。
( ) 域 水 污 染 负荷 特 征 二 流 1 源 污染 . 点
自 20 0 3年 以 来 ,淮 河 流 域 C D 禽养殖规模 的扩大 ,畜禽养殖业污染控 O
淮河调研报告
淮河调研报告《淮河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淮河作为中国境内第五大河流,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及社会状况,我们进行了淮河调研,以期为当地的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二、调研内容1. 淮河流域生态环境调查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和资料搜集,了解了淮河流域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生态系统状况、水质情况和生物多样性等情况。
发现淮河流域存在着水域污染和生态失衡等问题。
2. 河流治理及保护措施调查调研了淮河流域的治理及保护措施,包括政府和企业在治理水域污染和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和实施情况。
3. 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我们调研了淮河流域沿岸城镇和村落的经济状况、产业发展情况、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当地政府的规划和政策支持情况。
三、调研结果及发现1. 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淮河流域水质普遍较差,部分地区存在污染严重的情况。
水域周边生态系统状况不容乐观,生物多样性较为贫乏。
2. 河流治理及保护措施尽管政府和企业在治理水域污染和生态保护方面有所投入和努力,但治理效果有限,还需要加大力度和加强监管。
3.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淮河流域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明显。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资源消耗过快、生态破坏和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四、建议与展望1. 加强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污染,改善水域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
2. 加大对淮河流域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投入和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提高治理和保护效率。
3.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淮河流域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任务。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研,为淮河流域的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支持。
淮河流域污染与治理资料
淮河流域污染与治理资料淮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流域之一,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众多的人口。
然而,长期以来,淮河流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给当地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淮河流域污染的现状工业污染是淮河流域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流域内分布着众多的化工、造纸、印染等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违规排放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污染物,导致河流水质恶化,空气质量下降。
农业面源污染也不容忽视。
在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以及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使得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和农药残留随着雨水和灌溉水流入河流,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污染。
此外,生活污水的排放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域内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大。
而一些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进一步加剧了淮河流域的污染。
二、淮河流域污染带来的危害淮河流域的污染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水质恶化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
河流的自净能力下降,生态系统失衡。
同时,污染也对居民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饮用受污染的水源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如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
长期生活在污染环境中,还可能导致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
再者,淮河流域的污染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污染使得水资源的利用受到限制,影响了工农业生产。
一些高污染企业被关停整顿,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同时,为了治理污染,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增加了经济负担。
三、淮河流域污染的治理措施为了治理淮河流域的污染,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首先,加强了环境监管力度。
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实时监控流域内的环境质量。
其次,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淮河治理调研报告范文
淮河治理调研报告范文淮河治理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淮河流域频发洪涝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了有效遏制洪涝灾害,研究相关的淮河治理措施势在必行。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目前淮河治理的进展情况,分析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与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深入访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邀请了一些淮河流域的相关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淮河治理的看法和建议。
其次,我们组织了一次淮河岸线的实地考察,观察河道情况和堤防建设情况,并与当地的村民进行了交流。
三、调研结果分析1. 淮河治理的进展情况根据专家学者的访谈情况,我们了解到目前淮河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沿岸堤防的建设得到了加强,一些老化和薄弱的堤防得到了加固和改造,有效提高了堤防的抗洪能力。
其次,淮河流域的河道清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效提高了水流的通畅度。
此外,一些旱季用水的规模化调度措施也得到了推广,提高了用水的效率。
2. 淮河治理存在的问题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淮河治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仍然存在一些堤防老化、薄弱和缺失的问题,加强堤防建设任重道远。
其次,河道清淤工作还不到位,河道内的淤积物严重影响了水流的通畅。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用水调度方面缺乏一定的应对策略,存在一定的官僚主义现象。
四、建议与措施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淮河治理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首先,加强堤防建设,严密排查堤防的薄弱环节,加固改造工作要提上日程。
其次,加大河道清淤的力度,加快淤积物的清理速度,确保水流的通畅。
同时,加强河道的管理和维护,确保长效机制的建立。
最后,要加强地方政府的政策调度,形成有针对性的调度措施,确保用水合理、高效。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淮河治理的进展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淮河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靠政府、专家、学者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淮河污染浅析(淮河简介污染原因建议)
淮 河 污 染 浅 析王 鑫,梁 念,安海蓉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 100029)摘 要:淮河治污一直是各级环保部门较为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淮河污染源排放、水资源利用、产业结构以及农村面源污染方面对淮河流域污染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根据线性模型对淮河水质进行了验证和预测,同时提出了一些污染治理建议。
关键词:淮河污染;原因;建议中图分类号:X 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002(2006)0120096203Analysis of H u ai River PollutionW ANG X in ,et al (Chin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 onitoring Centre ,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M ore and m 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Huai River pollution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In this paper ,s ome key polluting factors are explored ,such as pollution discharge ,water res ource utilization ,industry structuring and country pollution.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water quality of Huai River is predicted by liner m odel under the hypothesis of no environmental C OD abatement.As a result ,s 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K ey w ords :Huai River pollution ;K ey factor ;Suggestions收稿日期:2005205214作者简介:王 鑫(1978-),女,河南郑州人,工程师. 淮河流域流经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四省欠发达的地区都在淮河流域。
2001—2010年淮河干流蚌埠段水质污染及环境污染治理现状分析
集 中了 八里 沟 、 交通 路 、 子河 、 龙 鲍家 沟 等市 区 主要排 污 口 . 年排 放 污 水 量 占全 市 工 业及 生活 污 水入 河 量 的 8 %以 上 . 0
是 淮 河 干 流 蚌 埠 段 的 主 要 纳 污 段 , 锰 酸 盐 指 数 在 这 一 河 高
合结 论均 针对 高锰 酸 盐指数 而 言 。
1 2 0- 21 0 1 0 0年 淮 河 干 流 蚌 埠 段 高 锰 酸 盐 指 数 变 化 趋 势
分 析
段 有较 大程度 指 数 为代 表 的水 污 染 物 叠加 以 值在 2 0 年 时 为最 高 , 达 24 0m / 远 高 于近 年来 的平 01 高 .7 gL,
龙 子河 和天 河 。 由 于 准 河 流 域 的 特 殊 水 情 , 埠 闸 的 开 启 与 关 闭 对 准 蚌
2 0 2 02 2 03 2 0 2 0 2 06 2 07 2 8 0 9 2 0 0 1 0 0 0 4 o 5 0 0 o0 2 0 01
远 、 蚌埠 、 河等 县 市 , 后汇 入洪 泽 湖 。 河 以北 较大 的 自 五 而 淮 然 地 表水 有 沱河 、 河 、 浍 北淝 河 、 河 、 河 、 河 等 , 工 河 懈 涡 芡 人 道 有茨 准 新河 、 怀洪 新河 等 ; 淮河 以 南较 大 的 自然地 表 水 有
天河 、 子河 等 。 埠 市 区 内较 大 的 自然 地 表水 有 北 淝 河 、 龙 蚌
河 干 流蚌 埠 段 的水 质和 流 量 影 响 较大 , 因此 在 分 析 入 境 断
面 水 质 时 将 蚌 埠 闸 上 与 蚌 埠 闸 下 2个 断 面 的 水 质 指 标 进 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河流域蚌埠段水环境问题识别与污染压力分析及治理措施的研究摘要:本文阐述了淮河流域蚌埠段区域内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以水生态安全和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为目标,通过调查研究和污染压力预测分析,研究探讨治理措施,为减轻淮河流域蚌埠段区域水污染压力和保护水质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环境问题识别;污染压力预测;治理措施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xistence of Huaihe River in Bengbu section of regional wate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safety, ecological safety of water and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as the goal,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ollution pressure prediction, control 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ducing regional water pollution pressure and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of Huaihe River in Bengbu section.Key words: identific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pollution pressure prediction; control measures淮河是我国最早进行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河流之一,经过多年治理,淮河水质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
淮河流域蚌埠段位于淮河中游下段,安徽省东北部,淮北平原南部,北纬32°43′~33°30′,东经116°45′~118°04′,辖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区和怀远、五河(部分)县。
淮河是蚌埠境内最大自然地表水,自怀远县尹家沟北的赵拐村入境,纳茨淮新河、芡河来水后,穿越荆山峡,汇涡河之水,折头向东,过蚌埠闸,向东经蚌埠市区、五河县,过浮山后在五河县东卡子出境,境内全长约147公里,其中,在蚌埠市区北岸长16.8公里,南岸长28公里,河床宽600~800米,年平均径流量263亿立方米。
除淮上区外,蚌埠市区主要位于淮河南岸,所辖怀远、五河两县则主要居于淮河北岸。
在“十五”和“十一五”流域水污染防治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有效地遏制了淮河水污染的加剧。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淮河流域蚌埠段水污染防治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一些主要支流污染比较突出;治污项目市场化程度不高,运转资金落实困难;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意识差,执法难度大;治污体制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理顺等,治理的预期目标尚未实现。
因此,有必要对淮河流域蚌埠段水环境综合治理进行研究探讨,制定有效措施,与整个流域水污染防治协调一致,进一步遏制和治理淮河水污染,改善水质,使其更好地为整个流域经济发展服务。
1 自然地理淮河流域蚌埠段区域主要包括:蚌埠市区(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怀远县、五河县部分,境内流域面积约2120平方公里,河流主要有:淮河及左岸汇入的有黑河(蚌埠-淮南边界河道)、茨淮新河、芡河、涡河、北淝河下游等支流,右岸汇入的有独山河、天河湖(天河)、八里沟、席家沟和龙子湖(龙子河)等支流,主要蓄水洼地及湖泊有:芡河洼、天河湖、龙子湖。
淮河流域蚌埠段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兼有两个气候带的特点。
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
该区域属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全年四季以东北风最多,另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
历年平均风速每秒2.5米,相当于2级风力。
2 水资源根据统计,该区域多年(1956~2000年)平均降水量为872 mm、地表径流深为221 mm、地表径流系数为0.37,产水模数为32.22万m3/km2。
2009年该区实际地表水资源量约为4.74亿m3。
蚌埠市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3.26亿m3,地下水资源模数15.20万m3/km2·a,可开采资源模数为9.80m3/km2·a,平均可开采系数0.645。
3 社会经济现状淮河干流蚌埠优先控制单元辖4区2县,含市区两个开发区合计57个乡镇和街道,详见表1-2。
其中,五河县城关镇紧邻怀洪新河与淮河干流之间,考虑到城关镇污水处理厂排向怀洪新河,因此不将城关镇纳入优先控制单元。
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2012年末总人口367.81万。
4 水环境现状蚌埠市2005-2010淮河干流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淮河干流水质明显好转。
由表2-1可见,2005年至2007年均是在淮河干流新铁桥下和沫河口断面水质超标,主要超标因子是氨氮。
根据2005年-2010年全年12个月的监测数据,选用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两个指标来分析“十一五”水质变化趋势,见表2-1和表2-2。
表2-1 淮河干流蚌埠段化学需氧量年均变化(mg/L)表2-2 淮河干流蚌埠段氨氮年平均值(mg/L)5 环境问题识别与压力分析5.1问题识别5.1.1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突出淮河为蚌埠市城市饮用水水源,以粪大肠菌群超标为表征的水质问题突出,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
监测表明,2005年至2008年饮用水源地的超标因子主要集中在氨氮、溶解氧、粪大肠菌群三项指标。
虽然随着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的推进,近两年饮用水源地水质明显改善,但目前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不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普遍存在未脱氮除磷和未消毒的问题,特别是丰水期上游支流污染水团下泄对水源地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在饮用水安全保障还存在以下问题:(1)受上游支流入淮污染物汇入影响较大蚌埠市饮用水源地取水口位于蚌埠闸上,距离涡河入淮口下游约2km,距离怀远县城下游约2.5km。
因此涡河入淮水质的好坏和怀远县废水排放对取水口水质影响较为明显。
(2)缺乏联动管理机制淮河流域蚌埠段区域内主要污染物排放口均位于取水口下游,因此饮用水源地水质主要受上游淮河淮南段及涡河、茨淮新河水质影响。
目前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域和陆域管理牵涉到许多单位,属于多头管理,造成管理权限不明确,难以进行有效管理。
因此,淮河流域蚌埠段区域水安全保障既需要上下游水环境管理协调控制,更需要多部门协同管理,占在流域管理的角度,建立水源地联动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较低上游怀远、淮南乡镇生活污水、农村污水和雨水排放系统还不完善,村庄排水多为地表漫流,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就近排人沟渠、河道、渗坑,最终流入淮河及主要支流,对水源地水质影响较大。
5.1.2水污染防治仍面临的巨大挑战(1)工业污染防治压力加大根据《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十二五”时期蚌埠市经济预期年均增长14%以上,经济总量五年翻一番,工业主导地位将进一步突出,工业化率超过50%。
这无疑将给工业污染控制带来较大压力,如何实现工业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将成为“十二五”期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城镇、乡镇生活污水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蚌埠市将加快城镇化进程,预计城镇化率超过55%,市区人口增加到130万。
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已不能适应未来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需要,部分无污水处理设施的工业园区其相应配套污水处理设施急需投入建设;由于配套管网建设滞后等原因,部分已建成污水处理项目不能稳定达标运行,减排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和配套管网建设急需进一步完善。
(3)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村人居环境亟待改善,乡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基本空白,乡镇生活污水多通过暗渠、排水沟直排水体,对控制单元地表水影响较大。
畜禽养殖粪水无害化处理率不高,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排沟渠或农田,污染当地水源和农田;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较大,利用率较低,大量农药和化肥随地表径流渗入地下和流入地表水体,带来严重的面源污染问题。
5.2压力分析5.2.1工业污染新增量预测根据预测“十二五”GDP增长数据,按照单位GDP排放强度法测算,工业废水增加量为2932.9万吨,工业COD新增量为3197.2吨,工业氨氮新增量585.9吨。
(注:根据环保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规定的取值原则)。
5.2.2城镇生活污染预测根据预测“十二五”城镇常住人口增长数据,按照人均综合产污系数法测算,生活废水新增量为897.8万吨,COD新增量3314.1吨;根据预测“十二五”城镇常住人口增长数据,按照人均综合产污系数法测算,生活氨氮新增量354.3吨。
5.2.3农业源污染预测根据预测“十二五”各类畜禽养殖数量增长数据,按照各类畜禽排污系数测算,农业源新增量为12.4万吨,COD新增量为237吨;根据预测“十二五”各类畜禽养殖数量增长数据,按照各类畜禽排污系数测算,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氨氮新增量为17吨。
6 治理措施6.1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生产源头控制污染实行强制淘汰制度,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不得新上、转移、生产和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工艺和产品,严格控制限制类工业和产品,禁止转移或引进重污染项目,鼓励发展低污染、无污染、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项目。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工艺改造等措施,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有效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减轻流域内水环境压力。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鼓励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和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建立节水型工业。
6.2治理工业和生活污水,有效削减排污总量加快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及固体废弃物的处置设施,以及污水处理厂的配套管网。
所有的污水处理厂要配套脱氮工艺,确保达到一级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与供水、用水、节水与再生水利用统筹考虑。
省级以上的工业园区必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工业企业要在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治理,鼓励企业集中建设污水深度处理设施。
按流域总量控制要求发放排污许可证,把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污染源,实行持证排污。
6.3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高水质达标率全面开展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核查,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根据不达标水源地实际情况,制定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实施方案。
严格依法执行排污口关停、垃圾清运处理、水产与畜禽养殖控制等各项环境管理措施,坚决取缔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6.4修复河流生态系统,有效消纳污染物协调林业、水利等部门,依法保护好区域内的林草植被、湿地和自然保护区,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减少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