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发真情实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此讲侧重描写、抒情、议论)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它们与记叙相结合,使文章文情并茂,所叙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所写事件细致生动,文章的思想感情更加鲜明突出。阅读记叙文,理解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的作用,是我们把握文章内容和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

二、知识讲解

一、知识梳理

“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真”即真诚,“挚”即诚挚。

从字面意义讲,真情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抒发的真挚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是不得不抒发的感情;实感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以及真切体验。真情实感是一切真正作文的生命。季羡林先生说:“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散文的真精神在于真实。”

“感情真挚” 是在感情真实的基础上的升华,它是文章的灵魂。文章贵在真挚,情真还是情伪是文章能否动人的关键。只有发自于作者肺腑的真情才是有感染力的,而虚情假意、矫揉造作只会败人胃口。只要我们大胆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擦亮尘封的眼睛,观察高山流水,感知风花雪月,体验世态炎凉,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采撷真情的花朵,就能在中考中写出

“感情真挚”的文章。

二、方法归纳

(一)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类的文章往往会打动人心,给人深刻的印象。我们八年级上学期学过的第二单元,是深深感动我们的一些经典文章。《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在作品中流露出对长妈妈深切的同情和真挚的怀念;《背影》中,这种父子间相爱相怜的感情中渗透着一抹淡淡的哀愁;《信客》中,信客待人宽容。他在发财的同乡那里遭遇了凶险,他不想让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回乡后也没有挑事,保护了一个家庭。正是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深深地震撼了作者。这几篇课文,篇篇都感人至深,都是因为感情真挚。

所以,感情真挚无疑是记叙写作的最大考点,也是文章的灵魂。掌握了考点,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那么,阅读作文中会考查我们一些什么东西呢?

1.材料独特,情感出新意

真实的材料是写好情感类文章的基础。对中学生来说,真情的抒发首先应该建立在叙述自己最熟悉、最了解的亲人、朋友、老师等人物的基础上。当然,让我们印象深刻或感动的事也许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独辟蹊径,从众多的材料中把独特的内容写进自己的文章。如写《家里的故事》时,思路局限在生病、做饭、洗衣这一类事件上,就落入了俗套,写作水平较好的同学恐怕也难以写出二类文章。倘若我们从下面这些方面下功夫的话,可能就不同了。一位同学以《家庭“一把手”之争》为题,写的是妈妈不服爸爸这位家庭“一把手”,决定一显身手,挽回“家庭地位”的故事,文中有一种浓浓的家庭氛围,也有一种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情趣;《醉酒的爸爸》讲述的是爸爸当上干部之后的变化,作者把这种变化放在爸爸喝酒前后来展现,既新颖又深刻。这样的文章,一般可以评为二类文,语言、结构较好的话,完全可以评为一类文。《家庭之战》、《家丑外扬》、《为笑苦恼》、《小弟出丑》、《妈妈比较笨》、《老师认错》等都是考场上涌现出来的佳作。

2.角度小巧,情感见真挚

摄像时,角度选得越大,照片中的人和景物就越不清晰;选取的角度越小,则越可以把人物的性情或景物的特征在细微之处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我们所说的“于细微处见真情”就是这个道理。角度为何还要“巧”呢?因为一个题材,可供立意的角度有很多,但并不一定每一个角度都能写好文章,只有选取最能拨动读者心弦的角度,才能让人心头一亮,看到事物精彩、引人的一面。如一位同学在《一碗面条》一文中,讲述的是妈妈生病时照样给我准备一碗面条的故事,作者透过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写出了一份感人的母爱;《一根红头绳》讲述的则是自己在家庭贫困时,老师在我生日那天送“我”一根红头绳作为礼物的故事,作者通过小小的红头绳,写出了一份让人感动的师生之情。这些考场作文,选取的事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角度小巧,于细微之处写出了真情。像《感动一瞬间》、《难忘那一声“谢谢”》、《一张纸条引出的故事》等文章都具有这一特点。

3.情节曲折,情感显动人

中考作文一般只要求写五六百字,在情节上稍加用心,掌握一些“尺水兴波”的技巧,

效果就会与众不同。一位同学在《那一刻我好幸福》一文中,写的是作者在中考前一天晚上,渴望在医院上晚班的妈妈能陪一陪自己的故事。文章中说:“在这种关键时刻,我竟然无法得到父母的特殊关照,谁会想到,一个所谓的幸福之家还有着如此的不幸?”当考生无奈之时,妈妈回来了,而且回来了三次。第一次回家取钥匙时,作者的“心凉了半截”,第二次回家是由于天雨回家取伞,当作者彻底失望时,不料,粗心的妈妈第三次出现在自己面前。一件小事写得波澜曲折,真实感人,鲜明地反映出了自己由怨--恨--爱的过程。这样富有创新意识的文章,在中考作文中很受阅卷老师的青睐。情自心生,心诚则灵。同学们应该加大阅读量,拓展知识面,养成观察、感悟生活的习惯,正所谓“平时多积‘粮’,考试不慌张”。写作时才能激情荡于胸中,珠玑露于笔下。

初中学生在考试中下笔最慎重的就是作文。因为作文的得分直接影响全卷的总分。为此,不少学生都是力求稳定。多数阅卷老师在总结高考作文评卷情况时也说,四平八稳加书写漂亮,得分不会低。值得肯定的是,稳是写作的基础和大局,不可忽视。

(二)解题思路和技巧

古人云:“言为心声。”文章要想打动别人,首先要有真情自作者的心底流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灵魂。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是苍白无力的,甚至是荒唐可笑的。

文章如何表达真情实感呢?当然,选用的材料一定要是真实的。

有的学生苦于经历的事太少,认为可以入文的内容太少,觉得一定要“编”材料才行。似乎只有编的材料才能打动读者。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材料,只是缺少了发现和感悟。不一定轰轰烈烈的大事、感天动地的人物才可以写,把小事情、小人物写好就是好文章。我常提倡学生以小见大来写。因为唯有真实,才有魅力。

在真实材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这样流露真情实感:

1.直抒胸臆,画龙点睛。

一般来说在文章中少不了直抒胸臆的句子,它往往会借助一些修辞出现,比如:排比、比喻、设问等。或于开篇处,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或于结尾处,深化升华,给人最直接的触动。

2.细节刻画,借景抒情。

文章感情的抒发当然不能口号似的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更应该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只有这样,直抒胸臆之句才水到渠成。

情感的自然流露离不开细节的刻画,细微之处见真情。可采用多种描写方法,细腻传神地展现情境,流露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适当的景物描写可以很好地烘托心情,抒发感情。

3.对比显情,活用出情。

文章还可以运用对比、欲扬先抑等手法将情感表达得更突出,更自然。

巧妙地借助诗句、歌词等既能为文章增添文采,又能使情感表达得温婉含蓄。若能灵活地化用诗词名句、经典歌词、名言警句等通常会让读者眼前一亮。因此,在作文中不妨恰当化用镶嵌。当然,要注意引用、化用要恰当、适度,切忌变成了名句的堆砌。

文章具有了真情实感,自然就有血有肉有灵魂。这样的文章自然就是好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