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中医治疗
中医内科学案例教学法-心悸

●(4)感受外邪:风寒湿热合而为痹,痹证日久舍心;温病、疫毒伤及 心营。
●(5)药物中毒: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损及于心,可引发心动悸、脉 结代。
2.病机
●(1)基本病机:气血阴阳亏虚,或痰浊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 心脉不畅。
●(2)病位:主要在心,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相 关。
●二诊:4月22日。心慌、气短明显减轻,睡眠易惊,汗多,加炙 黄芪30g,炒白术
●15g,浮小麦30g,五味子15g,龙骨加至30g。继服10剂,诸症皆 平。
●(2)问题设置 ●1)本案例的辨证依据是什么? ●2)发病有何特点?对辨证有何帮助? ●3)本案例的病机是什么? ●4)分析处方用药,心虚胆怯证的治法、主方是什么? ●5)处方用药有何特点?二诊时调整药物的目的是什么? ●6)临床出现气虚自汗或气虚血瘀、心气不敛者如何加减用药?
●(2)问题设置 ●1)本案例的发病诱因是什么? ●2)本案例辨证为心脾两虚型心悸的依据是什么? ●3)分析本案例的病机是什么? ●4)心脾两虚为什么会出现瘀血阻络? ●5)根据案例处方,心脾两虚型心悸的治法、方药是什么? ●6)心脾两虚型心悸并发阴虚、多汗、失眠者如何加减用药? ●7)本证型心悸平时如何调摄?
●2)诊断为肝肾阴亏证的根据:心悸眠差,头晕耳鸣,伴心烦急 躁,手心发热,盗汗,腰酸,双目干涩,大便干,舌红而少津, 苔少,脉沉细数。
●3)案例方中山萸肉、熟地黄、枸杞子滋补肝肾;白芍、麦冬、 知母滋阴润燥泻火;酸枣仁、茯神宁心安神;黄柏配知母清泻 相火;佐以火麻仁润肠通便,五味子敛阴生津,少量川楝子疏 肝理气,使滋而不腻。治以滋补肝肾,养心安神。方用一贯煎 或左归饮合酸枣仁汤加减。
窦性、房性心律失常从中医分型辨治

窦性、房性心律失常从中医分型辨治作者:王付发布时间:2012-06-14 新闻来源:浏览次数: 47 根据窦性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特征分为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性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
从中医诊治窦性、房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分型有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心脾两虚证,心阴虚证,心肾虚热证,心阳虚弱证,阳虚水凌证,痰热扰心证,寒瘀脉络证,热瘀脉络证,气虚郁滞证,气虚寒痰证,气虚痰热证,阴虚气郁证,阴虚血瘀证,阴虚痰热证等。
一、西医诊断及治疗方法㈠窦性心动过速频率超过100次/次。
【病因】致病主要原因有如发热性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
【临床表现】以心悸,头晕目眩等为主要表现。
【检查与诊断】1.心电图检查 P波在Ⅰ、Ⅱ、aVF层联直立,aVR倒置;ST段上斜型下降及T波低平。
2.根据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而诊断为窦性心动过速。
【治疗方法】1.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25~100mg,每日2次,缓释片95~190mg,每日1次;或选用阿替洛尔12.5~25mg,每日1次。
2.钙通道阻滞剂可选用口服维拉帕米,开始时1次40~40mg,每日3次;维持剂量为1次40mg,每日3次。
㈡窦性心动过缓频率低于60次/次。
【病因】致病主要原因有如颅内疾病,甲状腺机能减退,阻塞性黄疸,窦房结病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以及应用拟胆碱药物,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
【临床表现】以心悸,头晕目眩等为主要表现。
【检查与诊断】1.体征检查听诊心脏频率在60次以下。
2.根据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而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
【治疗方法】可选用阿托品0.5~2.0mg静脉注射;或选用麻黄碱,或选用异丙肾上腺素。
㈢窦性停搏是指窦房结不能产生冲动。
【病因】致病主要原因有如脑血管意外性疾病,窦房结变形与纤维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以及应用乙酰胆碱类药物,洋地黄类药物。
心动过速的中医辨证及治疗是什么

心动过速的中医辨证及治疗是什么
心动过速的中医辨证及治疗是什么
心动过速中医辨证可以分为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等,主要的治疗为口服中药治疗。
心动过速在中医属于心悸(心跳加快,常伴有心慌)的范畴,可分为以下证型来治疗。
1.心虚胆怯: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慌不宁、易惊恐、坐立不安、失眠多梦、食欲不振,一般服用安神定志丸来治疗。
2.心血不足: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慌气短、头晕目眩、面色不佳、失眠健忘等,一般服用归脾汤治疗。
3.阴虚火旺(体内阴精亏损,出现虚火亢盛):主要临床表现为五心烦热(两手心和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盗汗(入睡后汗出异常,醒来后汗出停止)、口干等,一般口服天王补心丹及朱砂安神丸治疗。
4.心阳不振:临床表现为心慌、胸闷气短、形寒(身体寒冷)肢冷等,一般服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及参附汤。
5.水饮凌心(水饮向上泛溢,阻遏心之阳气):临床表现为眩晕心悸、渴不欲饮、小便短少、可伴有下肢浮肿,一般服用苓桂术甘汤治疗。
6.心脉瘀阻:临床表现为心神不宁、胸闷偶有胸痛,痛如针刺,口唇青紫等,一般服用桃仁红花煎治疗。
若出现心动过速,应立即到医院就医,遵医嘱口服药物,切勿自行服药,以免延误病情。
黑龙江中医全科模拟题2021年(72)_真题-无答案

黑龙江中医全科模拟题2021年(72)(总分97.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对室性心动过速描述错误的是A. 可出现融合波B. QRS波增宽C. 可发展为心室颤动D. 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的机制是触发活动E. 左后分支室性心动过速占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大多数2. 心房颤动发生后易引起的并发症是A. 严重心力衰竭B. 心源性休克C. 体循环动脉栓塞D. 神志模糊、抽搐E. 肺部感染3. 男性,72岁,心肌梗死后反复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3天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伴晕厥,晕厥最可能的原因是A. 阵发性心房扑动B. 阵发性心房颤动C.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D.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E.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 某患者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宜选用治疗的药物是A. 奎尼丁B. 普罗帕酮C. 胺碘酮D. 利多卡因E. 丙吡胺5. 阵发性房颤的治疗原则是A. 预防复发,发作时控制室率B. 抗凝治疗,发作时控制室率C. 抗凝治疗,发作时转复窦律D. 转复窦律,发作时控制室率E. 预防复发,发作时转复窦律6. 男,20岁,因阵发性心悸2年,急性发作2小时入院,查心电图显示:心率180次/分,节律规则,QRS波群时限0.11秒,可见逆行P波,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B.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C. 窦性心动过速D. 心房扑动E. 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心动过速7. 快速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发生机制是A. 儿茶酚胺释放过多B. 折返机制C. 房室旁路D. 心肌细胞内外阳离子的不平衡E. 心肌细胞自律性增高8. 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范围多为A. 150~180次/分B. 100~200次/分C. 130~170次/分D. 120~160次/分E. 100~150次/分9.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因除了以下哪项A. 电解质紊乱B. 甲状腺功能减退C. 交感神经张力增高D. 心肌病E. 淀粉样变性10. 根治房扑最有效的方法是A. 直流电复律B. 静注西地兰C. 胺碘酮口服维持D. 射频消融E. 颈动脉窦按摩11. 心脏病患者,反复发作心悸不适,来诊当天自觉较好。
2017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第二单元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7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第二单元考试真题(中西医结合专业)(总分150, 考试时间150分钟)A1型题1. 确诊助结核的最主要的方法是A 血常规B 胸部 CTC 结核菌素试验D 结核分支杆菌检查E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答案:D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郁肺证的中医治法A 温肺散寒,逃痰降逆B 宜肺降气,化瘀止陵C 宣肺散寒,化痰止咳D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E 解表散寒,止咳化痰答案:D3.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死亡的首要原因是A 体克B 肺性脑病C 心律失常D 消化道出血E 酸碱平衡失调答案:B4. 易形成肺大泡或囊状气肿的肺炎是A 链球菌时炎B 病毒性肺炎C 支原体肺炎D 葡萄球菌肺炎E 军团肺炎答案:D5.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医基本病机是A 外邪内侵:化热生痰酿毒于肺,久成癫积B 正气成弱,痨虫乘虚耗阴伤肺,久成癫积C 正气虚弱,毒恋肺脏淤阻络脉,久成癫积D 外然内饮,痰浊淤血互结阻肺,久成癫积E 本虚标实,痰邪夙根伏隐于肺,久成癫积答案:C6. 中央型肺癌通过 X线检查表现的直接征象是A 肺不张B 阻塞性肺炎C 局限性肺气肿D 一侧肺门肿块E 继发性肺囊肿答案:D7. 治疗脑血栓形成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 天麻钩藤饮B 真方白丸子C 星萎承气汤D 不痒还五汤E 镇肝熄风汤答案:C8. 癫痫持续状态伴有肝功能不全,首选的治疗措施是A 地西泮静注B 丙戊酸口眼C 苯妥英钠口服D 异戊巴比妥口服E 10%水合氯醛 30ml 灌肠答案:E肝功能不全9. 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B 咳嗽、咳痰C 咳血D 乏力、疲倦E 劳力性呼吸因难答案:E10. 治疗心力衰竭痰饮阻肺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 四逆汤合五苓散B 参附汤合炙甘草汤C 真武汤合三子养亲汤D 生脉饮合五苓散E 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答案:C11. 治疗窦性心动过速,应首选的药物是A 维拉帕米B 地尔硫卓C β受体阻滞剂D 胺碘酮E 三磷酸腺苷答案:C12. 下列各项,不属缓慢性心律失常病因病机的是A 心阳不足B 肝郁化火C 心肾阳虚D 气阴两虚E 痰浊阻滞答案:B13. 心原性猝死最常见病因是A 冠心病及其并发症B 扩张性心肌病C 先天性心血管病D 电解质失衡E Q-T 间期延长综合征答案:A1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主要是A 低血钾B 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C 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D 体位性低血压E 刺激性干喷和血管性水肿答案:E15. 下列各项,不符合典型心绞痛特点的是A 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或上段之后B 防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感C 常由体力劳动成情绪激动所诱发D 持续时间一般超过 15 分钟E 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答案:D16. 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除的治疗措施是A 立即脱离中毒现场B 洗胃C 导泻及灌肠D 使用特效解毒药E 血液连析答案:E利尿、吸氧、血液净化17. 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蕴热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 四君子汤B 柴胡疏肝散C 益胃汤D 失笑散E 三仁汤答案:E18.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是A 腹水,黄疸,脾肿大B 腹水,黄疸,侧支循环建立及开放C 腹水,牌肿大,肾功能衰竭D 腹水,脾肿大,侧支循环建立及开放E 黄疸,牌肿大,侧支循环建立及开放答案:D19. 溃疡性结肠炎的腹痛特点是A 疼痛-便意-便后缓解B 转移性右下腹痛C 膈下钻顶样腹痛D 夜间隐痛,阵发性加剧E 腹痛-餐后缓解答案:A20. 下列各项,属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贫血是A 缺铁性贫血B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 再生障碍性贫血E 地中海性贫血答案:D21. 下列各项,不属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特点的是A 全身皮肤出现瘀点B 女性可表现为月经量过多C 脾脏显著增大D 牙龈出血E 血小板功能正常答案:C22. 治疗急性白血病热毒炽盛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 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B 黄连解毒汤合清营汤C 六味地黄汤合茜根散D 龙胆泻肝汤合犀角地黄汤E 白虎汤合知柏地黄丸答案:B23. 具有"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窜胀痛"特点的病证是A 血臌B 气臌C 痞满D 积证E 聚证答案:E24. 治疗肾病综合征,应首选的药物是A 泼尼松B 环磷酰胺C 氮芥D 环孢素E 麦考酚吗乙酯答案:A25. 治疗尿路感染脾肾亏虚,湿热屡犯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 八正散B 丹栀逍遥散C 无比山药丸D 知柏地黄丸E 越婢加术汤答案:C26. 治疗慢性肾衰竭湿浊证,首选的方剂是A 小半夏加茯苓汤B 黄连温胆汤C 五皮饮合五苓散D 桃红四物汤E 天麻钩藤饮答案:A27. 急性肾衰少尿期出现的电解质紊乱主要表现是A 高钠血症B 高氯血症C 高钾血症D 高钙血症E 高镁血症答案:C28. 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的溃疡是A 幽门管溃疡B 球后溃疡C 复合性溃疡D 巨大溃疡E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答案:C29. 治疗糖尿病并发雀目,首选的方剂是A 玉女煎B 麦味地黄汤C 六味地黄丸D 金匮肾气丸E 杞菊地黄丸答案:E30.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主要临床体征是A 晨僵B 对称性关节痛C 关节肿胀D 关节功能障碍E 关节畸形答案:C31. 疼痛轻微,皮色不变,压之酸痛的原因是A 风B 气C 湿D 痰E 寒答案:D32. 适用于医院环境内物品表面的消毒剂A 乙醇B 碘伏C 过氧乙酸D 环氧乙烷E 碘酊答案:C33. 下列各项,不属蛛网膜下腔麻醉并发症的是。
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用法则分析

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用法则分析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指窦房结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和窦性心动过速等,常常需要使用心律调节药物和植入心脏
起搏器等治疗手段。
针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腧穴刺激治疗。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加味建中汤、
保和丸、宁心安神丸等,这些中药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缓解心血管病症状,改善窦
房结功能。
加味建中汤:该方以黄芪、白术、茯苓为主药,加减选用当归、熟地、枸杞等多种药材。
该方具有益气固表、健脾祛湿、利水消肿、调和气血等作用,可缓解病态窦房结综合
征患者的心脏症状,改善窦房结功能。
宁心安神丸:该方以黄芪、五味子、丹参等10种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安神、活血化瘀、调和心气等作用。
适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因神经衰弱、情绪波动等所致的心脏病病症状,可调整窦房结功能,缓解病情。
二、腧穴刺激治疗
腧穴刺激治疗是一种针灸疗法,可通过针刺、按摩、灸热等手段刺激特定部位的穴位,调节人体的脏腑气血运行,缓解心脏疾病症状。
常用的腧穴有心俞穴、足三里、合谷等。
心俞穴:心俞穴是常用的心脏相关穴位之一,位于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1.5寸,可用大、中型针刺入穴内,以激发穴位气血,缓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的心脏症状。
总之,中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除了药物治疗外,腧穴刺激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病人可以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治疗方法,同时还需要注意调整作息、保持良好心态,
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小针刀治疗窦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小针刀治疗窦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姚永红,姚思琪,史琦(高陵区医院湾子分院康复科,陕西西安710200)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小针刀结合传统针灸治疗窦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 收治的20例窦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小针刀配合中医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 状、体征及心电图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心电图显示不同程度的好转;随访显示,治愈15 例(75.00%),显效4例(20.00%),无效1例(5.00%),治愈率达95.00%。
结论小针刀配合中医针灸治疗窦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心电图表现,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小针刀;窦性心律失常;传统针灸;心电图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 .issn .1006-1959.2021.04.046文章编号= 1006-1959(2021)04-0168-03Clinical Effect of Small Needle Knife on Sinus Arrhythmia YAO Yong -hong,YAO Si -qi,SHI Q i(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Wanzi Branch,Gaoling District Hospital ,Xi 'an 710200,Shaanxi ,China )A bstract : O bjective T 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pplying sm all needle knife com bined w ith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to treat sinus arrhythm ia . M 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20 patients w ith sinus arrhythm ia adm 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 ctober 2019 to O ctober 2020.A ll patients w ere treated w ith a sm all needle knife com bined w ith traditional C hinese acupuncture and m oxibustion therapy . The clinical sym ptom s , signs and electrocardiogram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 ent w ere observed .Results A fter treatm ent , m ost of the patients ' clinical sym ptom s and signs disappeared , and the electrocardiogram show ed different degrees of im provem ent ;Follow-up show ed that 15 cases w ere cured (75.00%), 4 cases w ere m arkedly effective (20.00%), 1 case w as ineffective (5.00%), and the cure rate w as 95.00%.Conclusion The sm all needle knife com bined w ith traditional C hinese m edicine acupuncture has a definite effect on sinus arrhythm ia , w hich can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 ptom s and signs of the patients , and im prove the EC G perform ance of the patients . Itis w 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 ord s :Sm all needle knife;Sinus arrhythm ia;Traditional acupuncture;Electrocardiogram■第34卷第4期 医学信息 V 〇1.34N 〇.4中医中药2021 年 2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b. 2021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均属窦性心律失常。
朱进忠中医的医案

中医瑰宝苑朱进忠中医的医案(3)结核性胸膜炎1.胶于悬饮,泥于结核,久久不效宋××,女,成。
胸满胸痛7个多月。
医诊结核性胸膜炎。
先以抽水、抗痨药、激素治之,胸水已明显改善,但至今仍不见全部吸收。
为此曾反复穿刺以抽水,但只能抽出少量胸水。
后又邀中医以攻逐水饮法治之,然10天后,诸证非但不减,且出现恶心泄泻。
细审其证,右侧胸痛,气短,舌苔白,脉沉弦涩。
综合脉证,思之:此久病已人血分也,不可但从气治。
拟疏肝理气,活血化痰。
处方:柴胡10克,赤芍10克,枳壳10克,白芥子10克,陈皮10克,降香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
服药2剂,胸满胸痛,气短均减,继服10剂,诸证消失,愈。
某医云:包裹性胸水竞如此之速效,其故何也?答曰:其久治不效者乃病在血分但治气分之故也,今从血分论治,故速愈也。
2.胶于悬饮,不思辨证,久治不效高××,男,22岁。
持续高热,汗出,胸满,气短50多天。
医诊结核性胸膜炎。
先以西药治疗30天不效,后又配合中药清热解毒、攻逐水饮等治疗20多天亦不效。
细审其证,寒热往来,体温39.9℃,胸满气短,恶心欲吐,舌苔白,脉弦数。
因思寒热往来者,少阳之证也,宜予和解少阳。
处方:柴胡28克,厚朴10克,草果10克,摈榔10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菖蒲10克,苏叶10克,甘草6克。
服药4剂,诸证大减,体温37.5cc,继服4剂,体温正常,饮食增加,胸水明显减少。
审其脉弦紧小数。
处方:柴胡10克,赤芍10克,白芥子6克,桔梗10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
服药30剂,诸证消失,愈。
某医问:何不用攻逐水饮法?答曰:本病证见少阳,当以和解。
仲景在《伤寒论》中列述少阳有三禁,其中即有禁下一条,今所以不用攻逐者即宗仲圣之训也。
3.三阳合病,反与清解,表里不和,其病难愈于××,男,2l岁。
持续高热胸痛40多天。
医始终未确诊,与西药抗生素等治疗20多天,体温一直持续在39℃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性心动过速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是讲究辨证施治,针对症状的调理治疗会比较多一些。
在中医上,窦性心动过速症状常表现为心悸气促,所以中医治疗上多以药物调养心肺。
下面看看中医如何辨证治疗的。
1、心血虚
【症见】心悸不宁,头晕乏力,面色不华,心烦意躁,舌淡苔白,脉细数。
【治法】补养心血,清心安神。
【方药】丹参、川芎、赤芍、当归、熟地、茯神、酸枣仁、远志、龙齿、莲子芯。
2、气阴两虚
【症见】心悸气促,动则尤甚,体倦懒言,自汗口渴,舌红少津,脉沉细数。
【治法】益气滋阴,养心安神。
【方药】西洋参,天冬、麦冬、五味子、山萸肉、酸枣仁、远地,炙甘草。
3、痰火扰心
【症见】心烦不安,怔忡烦闷,头晕失眠,口苦痰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茯苓、龙齿,半夏、陈皮、竹茹、枳实、远志、酸枣仁,黄连、甘草。
其他疗法
针灸
(一)取穴
常用穴:内分泌、心、交感、神门。
备用穴:皮质下、小肠、肾,心动过速加耳中,心房颤动加心脏点。
心脏点位置:屏上切迹微前凹陷后下缘。
(二)治法
一般心律失常均取常用穴3~4个,酌加1~2个备用穴。
中强刺激,留针1小时。
如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取耳中为主穴,配常用穴2~3个,留针30分钟~1小时;心房颤动取心脏点为为穴,加配2~3个其他穴位,留针30分钟,手法应轻,以防晕针。
留针期间,均宜行针2~3次。
每日治疗1次,重者日可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