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合集下载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考试时间:3月9日9:00~11:30】2023年重庆高2023届3月月考语文试题卷(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根据《周礼·保氏》的记载和历代相关注疏,文字教育首在明解“六书”,即通过六种构形方式和原理来了解文字形体、读音和义项,明确用法,一一和语言中的“词”对应,也称之为“小学”。

文字教育始于识读,重在应用,应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按照既定的方法、标准来书写,要进行贯穿小学教育始终的长期训练,以及持续进行的考核。

传统“六艺”中列具“书”的内容,足见其重要性。

书,书写。

《说文解字》释云:“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著”,指文字的具体应用,如记事记言、属文作、著述等,竹帛指书写材料。

“如”,《说文解字》释云“从随也”,意渭书写要恪守字形结构和书体样式,亦即后世“正字”和“正体”的标准,兼有文字与书法两方面内容。

析言之,一是准确地把握文字的形音义,代表了知识的传承与理解;二是认识和把握书体样式的意义,从观念上、书写心理上打好基础,如造字本原与文化涵义、象形字与“画成其物,随体诘屈”的书写特征等等;三是在书写方法、标准的潜移默化下,理解并认同秩序和法度之美,随着书体演进而调整认知,推演新的书写审美旨趣和技术标准,这就是大篆、小篆、隶、楷诸正体规范的先后确立与书法审美的发展主线。

如果说商代的象形装饰文字和甲骨文所代表的原始书法美出于“集体无意识”的创造,那么由西周金文建立起来的正体大篆所代表的秩序之美则出于礼乐文化陶冶化育的自觉审美。

从商周时代开始,书法即已深深地打上文化的烙印,实缘乎此。

正体的产生及其对秩序之美的崇尚,表明书法作为文化的象征符号,与日益高涨的人文精神有直接关系。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卷注意事项:(答案在最后)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散文的特点是自由与真实,唯一的不自由是不能任意虚构。

真实是它的最基本要求和最可贵品质。

虽不一定是客观上的真人真事,但作者在主观上起码不能有意虚构,更重要的是文中所写的必须是真情实感,尤其是作者在文章中坦露的人格来不得半点虚假。

在小说中,真实的作者可以隐藏起来,借叙事者与虚构人物来表达,戏剧由舞台上的角色来说话,而散文的表达没有凭借,只有作者自己。

在散文中,真实的作者始终在场,在这个意义上,散文是不折不扣的个人文体。

因而,如果追问散文的真正核心是什么,只能说是“人——文”。

在散文中,“人”与“文”一体两面,“人”是散文作者自己,而“文”是“人”的创造物,亦是“人”得以呈现的文本符号。

对散文来说,“人心”即“文心”,“人——文”就是散文的“心”,“神”“形”是“心”的显现,“心”统“神”“形”。

散文之“散”,“心散”才是根本。

基于此,我们必须建立起以“人——文”为核心的散文理论体系和评价话语体系。

以“人——文”为核心,散文文体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知识与经验层面,二是思想与情感层面(理性与情感),三是精神与境界层面,四是文体与语体层面。

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情感、精神与境界、文体与语体这四个层面是一种分析性的分类,由具象到抽象,由形式到精神,同时,它们之间又具有相互渗透的关系。

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情感、精神与境界三个层面是散文的内涵层面,由具体到抽象层层叠加、内化和升华。

重庆市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校高三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传承了上千年的瑰宝书法,从材料的选择到书写方式都体现出独属于我们东方的人文精神。

中国书法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也显示出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以及赞扬。

考试研究所说过:“书法教育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中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希望、传统文化的维承人,需要从小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学习书法的过程就是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

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其艺术价值不可言喻。

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书法取法自然,在每件作品的字体结构和线条中都蕴含着大自然的美。

正如卫夫人《笔阵图》中所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撤陆断犀象;折百钓弩发;竖万岁枯藤;捺崩浪雷奔。

”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观察、临摹名家作品,最后用以创作,从而从形式美到内涵美,均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书法是一门人文性十分强的学科,书法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

人们常说的“字如其人”的“人”就是指的人文素养。

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不仅在书法上有着很高的成就,还在人品方面也同样值得后人学习,如我们常说的“颜筋柳骨”,其中“颜”就代表了颜真卿。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麻姑仙坛记》等都透露出一种苍劲雄浑、质朴浑厚的风格,这也显示出颜真卿性格中正气凛然的一面。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书法技巧,更要让学生学习书家的品质。

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人们的心理状态越来越浮躁。

书者在进行书法创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凝神静心,意在笔前,同时书法创作的过程也是抒发情绪的过程,书法创作的作品多数情况下反映了作者当下的心情,因此学习书法有助于青少年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其次,书法学习过程要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头正,腰直,臂展,脚平。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教育集团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教育集团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我认为( )图不合主题,因为。

(3)在“小说人物大家谈”环节,同学们对于《故乡》中杨二嫂这一人物形象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全下面的对话。

小凤:我不喜欢杨二嫂这个人物,因为她。

小鸣: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杨二嫂同样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可怜人,她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乙】《送孟秀才①序》韩愈今秋,见孟氏子琯于郴(地名),年甚少,礼甚度……其十月,吾道于衡潭(地名)以之荆(地名),累累见孟氏子焉,其所与②皆尽善人长者,吾益以奇②之。

今将去也,而随举于京师,虽不有请,犹将强而授之,以就其志,况其请之烦③耶。

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④所不有,吾常折肱⑤焉。

其要在详⑥择而固⑦交之。

善,虽不吾与,吾将强而附;不善,虽不吾恶,吾将强而拒。

苟如是,其于高爵⑧犹阶而升堂,又况其细者耶?【注释】:①孟秀才:即孟琯。

孟琯是孟子的第三十八世孙,著有《岭南并物志》一卷。

②与:结交、交往。

奇:看重。

③烦:多次。

④靡:无、没有。

⑤折肱(gōng):降低身份,屈己下人。

⑥详:审慎。

⑦固:坚定,坚决。

⑧高爵:通过科举求得的功名富贵。

8.下列文言文句子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益慕圣贤之道吾益以奇之B.从乡之先达京师之进士以千数C.以中有足乐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主人日再食日侍坐备顾问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善,虽不吾与,吾将强而附。

10.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甲文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求书之难、求师之难和生活之苦,但他依然勤奋求学。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

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

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

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

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我们的朋友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颜色,感受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道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

极平常的知觉都是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

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

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先说实用的态度。

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

“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

我们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

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

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捉,他烧痛了,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对于他于是有了意义。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渝北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全卷共四大题22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3.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

4.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影视作品为求创新灵动,往往无法完全避免其有悖史实之处。

尽管《长安三万里》在零星细节的处理上有不符合李白等人创作实际背景的地方,但无论从审美、典故、历史背景上已力求真实还原。

在将基于史实的现实主义叙事手法和想象建构的浪漫主义色彩结合的同时,影片多处埋下细微的历史伏笔,展现了创作团队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创作素养。

在人物造型上,中老年李白的建模大体遵照《唐名臣像册》中的李白相,而在船上纵情歌舞的舞姬婉罗姑娘脸上的桃花妆则借鉴了《簪花仕女图》中的唐代妆容。

瓜子形的黛画短眉,眉间饰以花形点缀,展示出唐代中晚期妇女审美的流行趋向。

在剧情设计上,岐王府设宴颇具看点。

席间,王维与李龟年的相遇其实暗指王维曾作诗《江上赠李龟年》(即其著名诗篇《相思》),以表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而少年杜甫的出现也是《江南逢李龟年》中“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的典故借用。

实际上,杜甫写这首诗时已是安史之乱之后,岐王府昔日繁华不见。

此时二人在江南的落魄重逢,也是世道衰落、时代沧桑的追忆。

而多次在镜头中出现的高适翻阅的那本《河岳英灵集》,是唐玄宗时期殷璠编选的诗人选本,其中汇集了当时24位诗人的234首诗歌(今存228首),电影中出现的李白、王维、王昌龄等人的诗词均收录其中。

而最后高适的小侍从问集子中为何没有杜甫的诗句,也暗指杜甫在世时都没有等来他名冠天下的时刻。

但高适一句“将来别的集子里会收的”,也给了杜甫一个迟到的辉煌与认可。

重庆市2023年高三上半期语文月考测验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重庆市2023年高三上半期语文月考测验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的家训文化最早产生于周代,之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代表著作。

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

古人一方面强调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向贤德之人学习;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能够代代相承。

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

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家风重陶与个体自觉并举。

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的全体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

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

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

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古代家训强调礼法并重,既有劝导性教育,更要加之以强制性的惩罚,以训诫没有遵循家规之人,从而维护家训的尊严。

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

这与古人在教育方面讲求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致的。

他们都是通过言传身教,营造正面而健康的家庭氛围,以期对晚辈的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风熏陶深深融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影响颇为深远。

家训文化展现了道德的力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内在一致性,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价值追求。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阅读理解与欣赏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①开学已近一月,时光匆匆流逝,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新芽冒尖,春花吐蕊,空气中弥散着自然的香气。

我们跟着语文课本穿越时空:同江南水乡的小伙伴们一起月夜行船,在乡间摆脱一切束fù(_______)和jī(_______)绊,怅wǎng(_______)烟消云散;唱着“信天游”回延安一睹革命圣地的岁月变迁,欢喜的眼泪眼眶(_______)里体悟吴伯箫愿为马前zú(_______)的意志和热情;跟着靖节先生寻访世外桃源;见证君子对淑女的思mù(_______)与追求。

②探民俗□学经典,这一切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也增进了我们对文化的理解。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

不同的历史与地域铸就了不同的文化与风情□福建的游神,铜梁的舞龙;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轻柔婉转的越剧,高亢嘹亮的信天游□无一不是民俗风情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人心驰神往。

1.补全①段的汉字或拼音。

A.束fù(_______)B.jī(_______)绊C.怅wǎng(_______)D.眼眶(_______)E.马前zú(_______)F.思mù(_______)2.文段中加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叹为观止B.弥散C.戛然而止D.人情世故3.下列标点符号依次填入第②段 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B.、——;。

C.、:;......D.,:。

......4.①段中画线的句中含有两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

请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写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得抄袭例句)示例:安塞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2020年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反观网红建筑,则不难发现,网红建筑的走红往往是凭借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

其走红原因可以很简单,或是体现了某一时刻、某一角度的美感,或是展现了一种特殊的风情,或是形成了某种奇特的效果,这些都可能触发人们的喜爱、好奇或者惊叹。

对照地标形成的过程和原因,网红建筑照片反映的是瞬时、片面、局部的信息,其真实性存疑。

网红建筑的形成不一定来自于人们的真实体验,不需要时间积淀,甚至可以与当地市民无关,推动其成为网红的流量,完全可能来自不同地域。

如此便可以理解,为什么不能简单地把网红建筑与城市地标画等号。

网红建筑确有其价值与意义,但由于其形成过程和原因过于简单,照片可能变成“照骗”,打卡可能成为廉价的炫耀。

同时,网红的另一特征往往是转瞬即逝,在网上迅速走红后,可能很快就被人淡忘。

在建设成本巨大的建筑领域,这些问题值得警醒。

人类社会自进入现代以来,经历了大规模的高速城市化进程,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国际建筑领域曾围绕这些议题进行过讨论。

有人认为,现代建筑的大量涌现破坏了城市整体性,大规模建设也造成了“千城一面”的问题,城市文化传统未能得到充分尊重,城市个性被削弱,城市辨识度下降。

正因如此,城市地标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性和普遍性的课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呈现为对网红效应的盲目追求。

城市建设是一项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矛盾性的议题,其解决方案也不可能简而化之。

许多城市都曾举办过评选城市新地标的活动,最后往往不了了之,原因就在于此。

近期,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要求治理“贪大、媚洋、求怪”等建筑乱象,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新时期建筑方针,探索建立城市总建筑师制度,为城市建筑设计进一步指明方向。

针对超高层地标建筑建设,《通知》列出明确规范,以遏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摩天楼”之风。

2020-2021学年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综观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人类不断抗击灾难的历史。

不同的灾难对人类文明的意义也不一样。

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方式,文艺也在对灾难的表现中不断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优秀的灾难文艺总是能超越局部灾难的表现,接通人类有关灾难的思想传统,不断攀升精神与审美的高度。

所以,如何真实地描绘灾难,刻画灾害中的人物,挖掘特殊情境中人性的复杂性,并进而对灾害进行反思,从而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更理性地面对自然和人类自身,是文艺家们应该长久探索的问题。

可以想见,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灾害将长久地留在中国和世界人民的记忆中,对它的书写也将继续下去。

②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如果对世界文艺史上优秀的灾难文艺进行考察,它们大概体现出如下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可以作为此次抗疫文艺创作的参照。

③首先是强烈的现场意识。

现场感最能体现出文艺在灾难面前的人类担当意识。

在富于现场感的灾难文艺作品中,灾难仿佛就发生在读者自己的身边。

它们以逼真的方式将灾难告诉世界,为人们的记忆提供了完整的灾难地理坐标,复现出真实的灾难场景,特定的事件、人物、气氛如在眼前,从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强烈震撼。

当然,这一切要经过精心的选择、剪裁,力求将有代表性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与事件呈现出来,从而构成完整的灾难叙事。

优秀的灾难文艺总是能提供令人难忘的人物与故事,尤其是那些堪称中流砥柱的英雄,他们可能本身就是杰出人物,但也可能是平头百姓。

许多作品都将镜头对准了“草根”阶层,普通的、来自各行各业的平头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平凡得让人无法记得住他们的面孔,但当灾难来临时,他们却迸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和智慧人民创造历史,正是他们在灾难中的人生轨迹、性格命运,灾难中的生存与死亡、希望与绝望,彰显出人类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④其次是自觉的超越意识,在发现与反思中建构人文精神。

2021届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泽乡茅盾算来已经是整整的七天七夜了,这秋季的淋雨还是索索地下着。

昨夜起,风又呼呼地吹,鸣呜地像远处的悲笳;那雨声便腾腾地宛然是军鼓催人上战场。

中间还夹着一些异样的声浪:是尖锐的,凄厉的,有曲折抑扬,是几个音符组成的人们说话似的声浪,据说是狐狸的哀嗥。

军营早已移到小丘上。

九百戍卒算是还能够捆一堆干燥的稻草,只这便是那两位终天醉成泥猫的颟顸军官的唯一的韬略。

军官呢,纵然说不上身经大小百余战,但是他们的祖若父①却是当年铁骑营中的悍将,纵横奋战扫荡了韩、赵、魏、楚、燕、齐,给秦王政挣得了统一的天下;他们在娘肚子里就听惯了鼙鼓的声音,在戎马仓皇中长大,他们是将门之后,富农世家,披坚执锐作军人是他们的专有权,他们平时带领的部卒和他们一样是富农的子弟,他们中间有阶级的意识作联络。

然而现在,他们却只能带着原是“闾左贫民”的戍卒九百,是向来没有当兵权利的“闾左贫民”,没有一点共同阶级意识的“部下”!落在这样生疏的甚至还有些敌意的环境中的他们俩,恰又逢到这样闷损人的秋霖,不知不觉便成为酒糊涂,说是“泥猫”,实在已是耗子们所不怕的“泥猫”。

半夜酒醒,在雨声风鸣中感着砭骨似的秋夜的寒冷,两位军官恍惚觉得已在万里平沙的漠北的边疆。

闻说他们此去的目的地叫做什么渔阳。

渔阳?知否是大将军蒙恬统带三十万儿郎到过的地方?三十万雄兵都不曾回来,知否是化作了那边的青磷蔓草哟!想不得!酒后的愁思,愈抽愈长。

官中的命令是八月杪②到达防地,即今已是八月向尽,却仅到这大泽乡;而又是淫淫秋雨阻道。

误了期么?有军法!听说昨天从鱼肚子里发见一方素帛,书三个字:陈胜王!陈胜?两屯长之一,一个长大的汉子,总算是“闾左贫民”中间少有的堂堂仪表。

“王”?怎么讲?突然一切愁思都断了线。

两军官脸色变白,在凄暗的灯火下抬起头来,压倒了呜咽的风声,腾腾的雨闹,从远远的不知何处的高空闯来了狐狸尖厉的哀嗥。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D.作品围绕祥子的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展现了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2)有同学搜集了不同时期的文学评论名家对《骆驼祥子》的评论,你最认同哪一种评价?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明理由。
洋车夫、老妈子、便衣警探、车厂老板、妓女、摆小摊的,他们出没的场所是大杂院、小茶馆和街边巷口。在老舍的笔下,他们都有了生命,有了灵魂,使我们了解了他们也有梦想,也有奋斗,也都活鲜鲜的,惹人爱、惹人怒,可歌和可泣。——(司马长风)
【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①,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②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③甚多,恐人人皆恃④恩私,足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⑤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⑥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注]①解任:解除任职。②上:皇上,指李世民。③中外:朝廷内外的故人。④特:依靠,依仗。⑤纳:接受。⑥私:偏袒。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期
初2023级语文第一次定时作业
(全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家国情怀,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里亘古不变的基因。家国情怀是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在艰险的山谷行进时,还能酣然入梦的那种乐观与顽强;是坚韧的志愿军战士在马革裹尸的战场上挺起胸膛奋勇杀敌时,目不窥园的殊死搏斗……从古至今,无论是妇孺皆知的名家伟人,还是微不足道的普通工作者,都在不懈奋斗地弘扬着家国情怀。你看!陆游忧心忡忡盼北定,沥尽心血著诗篇;鲁迅弃医从文针时弊,锲而不舍勉国人;张桂梅无怨无悔扎深山,鞠躬尽瘁育英才;医护人员气冲斗牛赴险境,舍生忘死克病魔。
⑦我喜欢爬上枣子树,回头看妈妈坐在厢房门一边车衣服,一边吃着清脆香甜的枣子。那时的妈妈青春正盛,有一种秀气而坚毅的美。由于妈妈在生活中表现得坚强,常使我觉得生活虽然贫乏素朴,心里还是无所畏惧的。

重庆市202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质量监测试卷

重庆市202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质量监测试卷

重庆市202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质量监测试卷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红楼梦》,那可说而未经人说的就是那悲剧之演成。

悲剧为什么演成?辛酸泪的解说在哪里?曰:一在人生见地之冲突,一在兴亡盛衰之无常。

我们先说第一个。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余者皆无大异。

”仁者秉天地之正气,恶者秉天地之邪气,至于那第三种却是正邪夹攻中的结晶品。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便是这第三种人的基型。

普通分三种人为善恶与灰色。

悲剧之演成常以这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惟《红楼梦》之悲剧,不是如此。

《红楼梦》里边,没有大凶大恶的角色,也没有投机骑墙的灰色人。

悲剧之演成,既然不是善恶之攻伐,然则是由于什么?曰:这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

在为人上说,都是好人,都是可爱,都有可原谅可同情之处,惟所爱各有不同,而各人性格与思想又各互不了解,各人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说话,不能反躬,不能设身处地,遂至情有未通,而欲亦未遂。

悲剧就在这未通未遂上各人饮泣以终。

这是最悲惨的结局。

在当事人,固然不能无所恨,然在旁观者看来,他们又何所恨?希腊悲剧正与此同。

国王因国法而处之于死地,公主因其为情人而犯罪而自杀,其妹因其为兄长而犯罪而自杀。

发于情,尽于义,求仁而得仁,将何所怨?是谓真正之悲剧。

善恶对抗的悲剧是直线的,显然的;这种冲突矛盾所造成的悲剧是曲线的,令人失望的。

《红楼梦》写悲剧已奇了,复写成思想冲突的真正悲剧更奇,《红楼梦》感人之深即在这一点。

2021年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大行书”,是苏轼最有名的即兴创作诗词,也是他被贬黄州第三年寒食节时的人生感叹。

内容伤感孤独,诗帖苍凉多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一场文字狱被贬黄州三年。

在元丰五年(1082)三月的寒食节,他联想到了当时失意的政治和窘迫的生活,于困乏中触景生情写下了此帖: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庭坚曾评价苏轼书法的结字特点,戏言“公之字固不敢轻论,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

”“石压蛤蟆”的比喻,形象地勾画出了结体扁平的特征。

整体上来讲,《寒食帖》的整体结构非常有苏轼的特点。

从第一个字“自”到“起”有很大的区别,并且在中间,当作者写到关于家乡的思念时,字体突然变大,以示他突发的感情。

苏轼的这部诗帖在布局和章法方面,行距宽、字距紧,但整体又看起来让人舒服。

一行一行读下去时,我们就能通过作者的字体布局进行简单分析。

比如,通篇书写的节奏由慢到快,在开头部分还能压抑住内心的情感波动,字的大小保持得比较均匀,但当想起悲伤的事,便肆意挥洒,当时悲壮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寒食帖》整体可以从右向左分成三个部分来体现作者创作时的感情波动,第一部分只包括了两行字,因为这里的字还只是大小均匀;第二部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一段体现出了苏轼的情感变化——由压抑到放肆;而第三部分的“破灶”二字开始了整个诗帖的高峰,以示自己的悲痛之情已达到极致。

《寒食帖》里的每个字眼都有自己表达的含义,而这些令它们独一无二的特点是苏轼那厚重而灵动的线条。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秘密★启用前2022年重庆高2023届12月月考语文试题卷(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议题,文化强国也成为中国的文化战略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

现在国际舆论格局总体是西强我弱,别人就是信口雌黄,我们也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话语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不少方面还没有话语权,甚至处于‘无语’或‘失语’状态,我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还没有转化为话语优势。

”长期以来,不少从事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学者认为,有了法国学派所提出的影响研究和美国学派所倡导的平行研究,整个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就是一座完满的大厦。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通常,没有学过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人,在比较文学研究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比较文学是既求同又求异的,比较就是求同中之异,异中之同。

这种直觉,实际上是正确的。

但是,在欧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是求同的,而不是求异的。

事实上,不承认异质性与变异性的比较文学,不可能是真正的全球性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话语。

而对异质性与变异性的重视,也正是比较文学变异学超越前人学科理论的创新之处。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与中外各领域交流的不断深化,比较文学“中国话语”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目前中国学者正在倡导建设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创建比较文学的中国话语。

在建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前,首先亟须解决的问题在于是否承认“异质性”,即跨文明文学间的可比性是否能够成立。

在西方话语体系建构下的比较文学理论,一直是以西方求同式比较为框架,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文学比较的合法性是受到怀疑的。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半期语文试题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半期语文试题

说,辛亥革命之后,四叔骂新党骂的却还是康有为,足见其消息闭塞。

另外,逻辑对于写作也是有意义的。

中学生写作时大多选择写议论文。

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指导学生想一个“虚拟论敌”。

这位“论敌”可能会针对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

面对这些,我们需要再进一步考虑怎样使自己的论证免于受到攻击或能抵御攻击。

例如,让学生构思“兼听则明”的论证提纲,可以先让他们找出反例,再让他们限定前提、构建框架。

反例可以有“三人市虎”“父子骑驴”,表明听得越多越糊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听“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评价还不能形成正确认知,可李世民有时只听魏征一个人的建议就够了。

学生可在充分思考以上反例的基础上指出论证关键——“兼听”在“多”,更在“异”(听到不同观点),并由此限定前提——听者要有胸怀,善辨别,从而总结出“兼听则明”的原则——独立思考,为我所用。

逻辑,说到底是对有效思维规则的概括,学生努力遵守逻辑来思考,就仿佛在聆听高于自己的声音,心灵会逐步走向作品的核心,甚至拓展出未曾有过的境界,生成未曾有过的观点。

(摘编自徐飞《讲逻辑,把语文思维教育落到实处》)材料二:无数生动的例证足以说明,如果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知识,人就容易被谬误和诡辩所糊弄,就不能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说理,就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

先看几个简单的例子:例1:如果我想出国工作,我就必须学好外语;我不想出国工作,所以,我不必学好外语。

这个推理是不正确的,因为“想出国工作”只是“必须学好外语”的充分条件,却不是必要条件。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也随着中国搞市场经济,有许多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有许多外国人来中国工作或经商,即使有些人不出国,也有很多机会与外国人打交道或做生意,因此,若可能的话,仍有必要学好某门外语。

例2:你不能证明你没有患癌症,因此,你患了癌症。

我这里有治疗癌症的特效药,你赶快掏钱买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期第三次月考高2020级语文试题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试总分:150分3.试卷页数:8页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俗语说,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正说出了性格的千差万别。

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一个独特的系统,这个系统非常复杂,由多种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和排列而成,因此也表现出复杂性和差异性。

刘再复认为“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所构成的”。

这种两极包括动物性和社会性,肯定性和否定性,有善有恶,有真有假,有美有丑,有悲有喜,有刚有柔,有粗有细……任何性格或心理状态都是两极性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的表现。

文学作品中塑造成功的人物性格既有美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缺陷,难以界定好坏,无法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殆尽。

性格的二重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两极性的元素简单相加,而是“杂多归一”,具有整体性。

这种两极性的元素并不简单叠加在一起,而是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中互相融合、不断转化,组成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人的性格并不是静态性的,而是通过两极性的元素不断斗争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性格的二重组合并不是指性格中仅仅存在一组两极性的内容,而是存在一组或多组由具体的性格元素构成的对立统一的内容。

由于排列组合方式或形式、比重的不同,会形成千差万别的二重组合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各组性格元素互相依存、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并形成自己的结构层次,使性格呈现出复杂而有序的运动状态。

不管如何组合,性格中都有一个决定其运动方向的主导因素。

说到性格二重组合原理,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指每个人的性格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有美有丑,有善有恶,不可能完全单一。

然而这只是表层的、狭隘的理解,只能简单揭示性格中存在两重内容。

这种表层意义上的二重组合很容易被庸俗化,或作为一种公式照搬套用。

而二重组合的深层意义,则是指性格内部深层结构中,即人的内心世界中的矛盾搏斗,以及这种拼搏引起的不安、动荡、痛苦等复杂情感,强调多种性格元素在性格内部世界中的复杂动态过程。

文学史上有很多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安娜·卡列尼娜、哈姆莱特等,从表象上看,他们的性格是杂多的,从本质意义上看,都是二重组合性格。

人物性格深处的动荡、不安、痛苦、挣扎,深深地矛盾和斗争正是人物魅力所在。

正如歌德评价莎士比亚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奥赛罗等人物形象难以说尽,深不可测,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正是因为从哈姆莱特身上体现出的忧郁与延宕中可以听见他内心世界的挣扎,深沉的思索以及对人类灵魂的拷问,从而产生情感上的颤动,才能产生各种不尽相同、常读赏断的强烈审美体验。

文学作品中熠熠生辉的一些人物形象都具有丰富的个性,具备了人类某些普遍性的情感和特征,因而往往被称为艺术典型。

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所寻找的道路正是通向个性丰富性的道路,也是通向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塑造的道路。

优秀的创作者也许不能完全界定什么是典型,但他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在作品中追求人物个性的丰富性。

(摘编自王琪《高中语文教学中二重组合性格人物教学研究》,有删减)材料二:对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中国古代小说比较薄弱,《红楼梦》却取得巨大进步。

首先,《红楼梦》写出人物心灵深处情感因意与理性因素的真实搏斗。

宝钗一方面想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淑女形象,这是她真实的社会欲求,但是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有生命的人,她不能摆脱生命赋予的本性;于是两种欲求便在心灵深处发尘冲突!一方面,作为一个少女,面对着神采飘逸的富贵公子宝玉,产生爱慕之情是很自然的;另一方面,又用理性原则掩埋爱的心迹。

在探望宝玉时,她“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忙又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感情与理性两股潜流在内心冲突,使人们看到人物心灵深处。

其次,作者善于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

宝黛之间的爱情,可谓心心相印,刻骨铭心。

然而,他们却爱得那样痛苦,那样哀怨:欲得真心,却瞒真心,以假意试探,结果求近之心,反成疏远之意,求爱之意,反成生怨之因。

如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二十九回“痴情女情重愈斟情”等都是描写心理活动的杰作。

四十五回,宝玉冒着雨去探望黛玉,穿着蓑衣戴着大斗笠,黛玉说:“哪里来的一个渔翁!”宝玉说将来也送黛玉一套,黛玉笑道:“我不要他。

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表演的渔婆了。

”及至说出来,想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而“宝玉却不留心”。

这里的黛玉说错了话当然是“无心”,后悔与害羞是“多心”,但这种害羞又包含着她的“有心”。

后来宝玉要走了,她劝他拿自己的玻璃绣球灯,千般叮嘱宝玉要小心,不要摔了,表现了对宝玉的“关心”,联系上面的描写,表现她的无心,又是平时“有心”的流露。

宝玉走后,当夜深人静时,听到窗外的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幕,想到自己没有父母兄长,婚姻大事无人主张,又不觉滴下泪来,感到伤心。

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后又转为伤心,心理流程描写得十分真切动人。

(摘编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四卷,《<红楼梦>的人物塑造》)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任何人的性格都是由两极性的元素,如善与恶、刚与柔、粗与细等,按照一定的力工入组合和排列而成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独特的系统。

B.性格的二重组合结构,有一组或多组两极性的元素,这些元素并不是简单叠加在一起,而是互相融合、不断转化,使人的性格具有了动态性。

C.薛宝钗在探望宝玉时“不觉的就红了脸”与第四十五回林黛玉“羞的脸飞红”《都是因为她们说的话不小心流露出了、心疼宝玉的情感。

D.《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的黛玉从无心到多心,多心含有心,后又转为伤心,真切的心理流程体现了她纯真可爱又敏感多情的二重组合性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两个人的性格元素完全相同,那么他们呈现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也是一致的。

B.因为人的性格是由两极相反的元素排列组合而成的,所以,性格是复杂和分裂的。

C.宝钗、黛玉等这些二重组合性格的艺术典型,可以使人产生常读常新的审美体验。

D.个性丰富的文学形象往往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作家应该摒弃性格单一的文学形象。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冷酷的周朴园面对曾经的恋人,面对自己的儿女,有时候也会流露出那么一丝温情。

B.《水浒》里的林冲,是个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人,也是嫉恶如仇、极富正义的人。

C.阿Q既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既争强好胜但又忍辱屈从,既憎恶权势却又趋炎附势。

D.在京剧里,红脸的关羽忠义、耿直、英勇,白脸的曹操奸诈、多疑,两人忠奸分明。

4.薛宝钗是《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塑造得极为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

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宝钗成为富有魅力的艺术典型的原因。

(4分)5.西方有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

”这句话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丁请根据材料一的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飞翔的故事(三)李浩[注]她没有父亲,她的父亲早早地在战争中死去。

在她四岁那年她的母亲也殒命于狼群。

这个年幼的孩子,竟然提着一根折断的树枝追打一只受伤的老狼,“打死它!打死它!”当她满身血污、气息奄奄地被炎帝从地上抱起的时候,手还在努力地伸着,眼睛里满是愤怒。

她成为了部族之王炎的女儿,住进王庭,同时获得了一个新名字,精卫。

多年以后的一天早晨,用过餐后,精卫决定去海边。

喝鱼羹汤的时候她记起梦里的情景:巨浪和波涛翻滚着向她压下来,雪白的浪花骤然地变成了狼牙。

“我倒要看看,海浪里面是不是真的藏着可恨的狼!”女仆试图阻拦,毕竟,到海边要走三天,而且炎帝曾反复嘱咐过他们一定要看护好精卫,别让她磕着碰着……精卫拉下脸:“我又不是笼子里的鸟!你们谁也不用告诉!我们现在上路,马上!”精卫的脾气不好,想想吧,从那么小就经历那么多的变故……·没有谁敢忤逆她,她要是发起火来……一阵叮叮当当的忙乱之后,他们出发了。

他们来到了海上。

海风吹拂,海浪汹涌,白色的海鸥在海面上翻涌,如同被打成了碎片的布。

“走,我们靠近些!”女仆阻拦:小公主啊,可不能啊,你看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浪......“让开!”精卫脱下靴子,径直朝海边走去,海风忽然变小,海浪也安静了许多。

精卫踩在沙子上。

翻滚的乌云在她头上聚集。

精卫朝着远处的一大团海浪跑过去。

“小公主,别,不要!”女仆在岸边呼喊。

“你们不用管!”奇怪的是,不安的海浪再次变小变得平静,只有海鸥和海燕的叫声尖锐,它们跳着奇怪的舞蹈。

“小公主,不要再往里面走啦!太危险啦!”侍卫长冲着精卫的背影大喊。

“不用你们管!”海浪又一次退后,远处,它们汹涌翻滚,几乎要和压低的乌云粘在一起了。

海鸥们、海燕们像离弦的箭,它们插入到云层然后急速地坠落,即使离得那么远,女仆和侍卫们也能听得见这些水鸟骨头碎裂的声音。

“求求你啦,小公主,千万不要向里面再走啦!海龙王已经退了三次,他绝不可能再退啦!”“我偏要他退,我偏要他再退!看他能把我怎样!他一定知道,我是炎帝最娇惯最纵容的女儿!哼,在梦里,我看到在海浪的里面竟然藏着狼牙!你们说,他是不是觉得我软弱可欺?难道,他不知道我最最痛恨的就是狼吗?”精卫昂着头,一步一步,朝着迎面的巨浪走过去。

……得到消息的炎急忙赶往海边。

他见到的是女儿精卫的靴子、漂浮在水面上的尸体,以及冲至沙滩上的狼牙项链。

傍晚时分。

炎帝命人向龙王献祭。

深夜,炎帝的营帐里多了一个赤发赤须的人,那个人自称是龙王,此处的海神。

他告诉炎帝,他可以归还炎帝这个女儿。

他说,当海水淹没了精卫,他赶在死神到来之前取了她的魂魄留在了水中,保护了她。

“但我怕把她还给你之后她依然不依不饶,那样我的龙宫就会永无宁日。

”炎帝向龙王致歉,说自己平日里实在繁忙而很少关心和关注这个孩子,让她有些娇惯任性,不合群。

无论她做了什么做错了多少,他这个名义上的父亲都应当有更多的承担。

“您放心,我来劝她不许与您为敌。

”“好吧,”龙王点头,“如果你能劝得住她,我会在明天把她完整地还给你。

如果你劝不住,我只能……”龙王没有再说下去,而是朝着炎挥了挥手。

“父亲!”红着眼珠的精卫出现在炎帝面前,“马上去调您的兵马!龙王实在欺人,我们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孩子,你不能这样......”“父亲,难道连你也不肯帮我吗?就任凭他这样欺侮你的女儿?”“孩子,不是,你先听我说……”“父亲!如果你不肯帮我,我为什么要听?难道,你宁可相信他也不肯体谅我?我知道,我不是你的亲生女儿……”炎帝和精卫不断地争执,越争执,炎帝就越感到愧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