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广安市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20高一下·明水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

《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

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

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

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

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

“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

“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

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

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

“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

“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

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

“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

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信。

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

(摘编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B . “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C . 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

D . “中庸之道”可以完全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

B . 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C . 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论,旨在强调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

D . 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B . 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

C . 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D . 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有益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

二、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29分)
2. (11分) (2017高一上·宜昌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

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佑二年,试礼部。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①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②。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

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

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

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

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

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

”光不以为然。

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

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

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

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磔裂诡异之弊:割裂文辞,追求怪异的流弊。

磔(zhé):分裂。

②避此人出一头地:回避这个人,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B .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C .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D .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礼部:中国古代官署。

南北朝北周始设。

隋唐为六部之一。

历代相沿。

长官为礼部尚书。

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B . 比冠:等到成年。

古代男子十八岁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C . 神宗:庙号即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起源于商朝。

此处“神宗”正是庙号。

D .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 苏轼是眉州眉山人,在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游学于四方,同时跟随母亲学习。

刚成年,就已博通经史。

B . 嘉佑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一篇《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惊叹不已,特录他中乙科,并发出感叹:“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C . 苏轼调到徐州任知州时,恰逢黄河决口泛滥,他身先士卒,率领军民奋力抗洪,修筑长堤,最终保全了全城。

D . 当初,宋太祖时实行差役制度,日久生弊。

王安石担任宰相时改为免役制。

后司马光担任宰相,知道免役的害处,却不知它的好处,想要恢复差役制。

苏轼坚持己见,说两种制度都有弊端,司马光很不高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②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3. (10分) (2017高三上·河北月考)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1)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4. (8分) (2019高一上·潍坊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诗歌的本质是对生命的独特发现与表达。

李白宁可被赐金放还,也不阿附权贵,屈心抑志,大声疾呼
①“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活得脊梁愈挺,豪情满怀;陶潜挂冠归隐,如俊鸟出笼,任意西东,一句②“_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充分表达了他重获自由的愉悦;白居易谪居浔阳,醉听琵琶,发出③“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的感慨,同病相怜,惺惺相惜,自有一见如故的惊喜;不管是李清照的酒淡愁浓,还是辛弃疾遥想当年④“______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壮怀激烈,都满溢了生命的诗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8分)
5. (18分) (2015高二上·齐齐哈尔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王嫂
沈从文
厨房中忽然热闹起来,问一问,才知道帮工王嫂的女儿来了。

年纪十八岁,眼睛明亮亮的。

梳一饼大大的发髻。

脸圆圆的,嘴唇缩小如一个小荷包。

头上搭了一片月蓝布,围裙上绣了一朵大红花,还钉上一些小小红绿镜片。

说话时脸就发红,十分羞涩,在生人面前总显得不知如何是好。

问问王嫂,才知道女儿刚出嫁五个月,丈夫在乡下做田,住在离昆明四十里的乡下,穿的衣还是新娘子衣服。

主人说:“王嫂,你大姑娘到这里来是客,炒几个鸡蛋,留她吃饭去!”王嫂就望着那女儿痴笑:“太太说留你吃饭,不要走!”女儿也笑着。

一家大小知道王嫂有个好女儿,都来看看,都交口称赞王嫂福气真好,闺女可长得俊俏逗人爱。

王嫂只是笑,做事更热心了一些。

王嫂不特有个好女儿,还有个好儿子!儿子十二岁,已到城西区茶叶局服务当差,净挣十五块钱一个月。

局里管教严,孩子长得干净清秀,穿上一件灰色制服,见过的人都说相貌有福气,长大一定有出息。

王嫂怕他不学好,一来就骂骂,装成生气样子,要孩子赶快回去。

孩子虽是她唯一宝贝,可并不娇惯,守规矩,从不胡乱花钱。

王嫂在这一家中的工作是洗衣烧饭,间或同卖鸡蛋清茅房的乡下人嚷嚷,一切动机无不出于护主。

为人性情忠诚而快乐,爱清洁,又惜物不浪费,所以在一家中极得力,受一家重视。

这点重视为王嫂所感觉到时,引起她的自
尊心,事情便做得更有条理。

有一天,另外一个乡下妇人来了,带了些新蚕豆来看王嫂,两人一面说一面抽抽咽咽。

来人去后,问起原因,才知道一年前那个作新媳妇的女儿,已在两个月前死掉了。

来的就是那女儿的婆婆。

女儿生产,在乡下得不到医药照料,孩子生下地两天,女儿流血不止,家里人全下了田,想喝水不得水喝,喝了些水缸脚沉淀,第二天就腹痛死去了。

孩子活了两个月,也死去了。

经过这样大变故的王嫂,竟还是一切照常,用来稳定她的生命或感情的,原来是古人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八个字。

吃晚饭时,王嫂加添一碗新蚕豆,就是白天那亲家送来的。

两亲家说起女儿时,心酸酸的,眼睛湿莹莹的,都念着女儿。

王嫂死了女儿,儿子却好好的。

一个月必来看她一次,就便把工薪全部缴上,王嫂点清了数目,另外送他两块钱作零用。

这家里同别的人家一样,有鸡,有狗,有猫儿。

这些生物在家中各有一个地位。

这一切却统由王嫂照管。

把午饭开过,锅碗盘盏洗清楚后,王嫂在院中石碌碡上坐下喂鸡,看鸡吃食。

看见横蛮霸道的大公鸡欺侮小母鸡时,就追着那公鸡踢一脚,一面骂着:“你个良心不好的扁毛畜生,一个小小肚子吃多少!我打死你!”公鸡还是大模大样不在乎,为的是这扁毛畜生,已认识了王嫂实在是个好人。

每天大清早,家中小黑狗照例精神很好,无伴侣可以相互追逐取乐,因此一听公鸡伸长喉咙鸣叫,就似乎有点恶作剧,必特意来追逐公鸡玩。

这种游戏自然相当激烈,是公鸡受不了的。

因此这庄严生物,只好一面绕屋奔跑一面咖呵咖呵叫唤,表示对这玩笑并不同意,且盼望有人来援救出险。

这种声唤自然引起了一家人的关心,但知道是小狗的恶作剧,谁也不理会,到后真正来援救解围的,照例只有王嫂一人。

那时节王嫂也许已经起床,在厨房烧水了,就舞起铁火钳出来赶狗,同小狗在院中团团打转。

也许还未起床,小狗恶作剧闹到自己头上,必十分气愤,从房中拿了一根长竹竿出来打狗。

这支竹竿白天放在院子中晒晾衣服,晚上特意收进房中,预备打狗。

小狗聪明懂事,食料既由王嫂分配,对王嫂自然相当敬畏,眼见那根竹竿,是王嫂每天打它用的。

只是大清早实在太寂寞了,兴致又特别好,必依然折磨折磨大公鸡,自己也招来两下打,因此可好像一个顽皮孩子一般,跑到墙角去撒一泡尿,不再胡闹,乐意结束了这种恶作剧。

尽管挨骂,挨打,小狗心中还是清楚明白,一家中唯有王嫂最关心它。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A . 王嫂的儿子在城西区茶叶局服务当差,他一来,王嫂就骂骂,这并不是因为他犯了错,而是因为王嫂怕他学坏。

B . 王嫂的女儿来看王嫂,大家都来看她并称赞她可爱俊俏,就连主人也热情地留她吃饭,这说明王嫂的生活环境淳朴。

C . 王嫂的女儿生产后因大出血去世了,生的孩子不久后也没了,但王嫂在主人家还是“一切照常”,这表现了她的麻木。

D . 小说第四段一方面交代了王嫂的女儿去世的具体原因,另一方面暗示了全文的主题:小人物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奋力抗争,但无能为力。

E . 这篇小说以自然朴实的语言记叙了一个旧社会底层人物王嫂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

(2)小说首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王嫂这一人物形象。

(4)小说后半部分写王嫂对待公鸡和小狗的情况,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
6. (12分) (2016高三上·黄冈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再听一段梅葆玖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这是京剧《大唐贵妃》中的一段唱词,也恰唱尽梅葆玖一生:一生为艺,一生为戏。

1934年,梅葆玖出生在上海思南路57号“梅宅”,是梅兰芳第九个孩子。

梅兰芳原本选定的接班人是第三子葆琪,可惜葆琪8岁患白喉病去世。

梅葆玖10岁时,父亲让他试演一段《三娘教子》,“一看嗓子、扮相都可以”,决定让他继承梅派。

被命运选中,梅府最小的孩子不得不收起心来,一边读书上学,一边拼命学戏。

13岁,梅葆玖正式登台演出。

2016年3月29日,梅葆玖的最后一个生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青年学生一起度过。

每次大家鼓掌时,他都起立双手合十并微微欠身。

这天,最小的梅派男旦巴特尔为梅葆玖演唱《麻姑祝寿》,梅先生很是高兴。

没想到,两天后,梅葆玖因突发
支气管痉挛,导致脑缺氧送医院抢救。

亲友在他耳边放《大唐贵妃》,他一度有心率反应。

但奇迹没有出现,4月25日上午,梅葆玖病逝,享年82岁。

梅葆玖一生培养了多个弟子,他曾说:“我给父亲有了交代,也给了梅派、给了京剧一个交代。


梅葆玖幼年学戏,父亲是名角,但并不亲自教他,而是延请名师王幼卿为他开蒙。

梅兰芳看老师教儿子,从来不插手,他对儿子说,老师教你的都是对的。

在梅葆玖的回忆里,父亲是一个狂热爱学习的人,每周两次,下午四点以前学习英语。

每天请俞振飞先生来,向他学习昆曲。

梅葆玖也犹记得,父亲当年追着盖叫天学一个动作,还跟荀慧生学眼神,跟程砚秋学水袖。

梅兰芳对佛学也相当有研究,他自创的《天女散花》,每一个手势无不从佛学中而来。

梅兰芳研究服饰学,演出的服装都自己设计,然后让妻子到大栅栏去买料子。

他喜爱花卉园艺,据说研究出如何嫁接培植4000多种牵牛花的技术。

他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并擅长写诗填词……
梅兰芳教育孩子们,传统的东西要学,西方的东西要懂。

见过梅葆玖的人都说,无论是长相,还是做派,他都似足了父亲梅兰芳。

梅葆玖讲话的声音轻轻的,但声音的位置偏高,这或许是一个男旦演员常年保存的讲话习惯。

那些字正腔圆的语调,听了让人浑身一激灵,仿佛北京的四合院、城墙根儿、老槐树都盛放在那一个字节一个字节上。

作为梅家在世唯一活跃在梨园界的孩子,梅葆玖努力扛起梅家这面树起了百年的旗帜。

时代发展,传统戏种没落,让年轻人接受古老的戏曲成为梅葆玖常思考的问题。

他豁达面对时代的选择,努力让京剧靠近时代步伐。

一次和唱片公司合作、跨界流行乐坛,录制《贵妃醉酒》《太真外传》等唱片,外界有不少物议。

但梅葆玖仍坚持有保留地革新:“像《太真外传》这些唱腔里最传统的东西,我原封不动。


2013年,梅葆玖最后一次在上海登台演出。

工作人员感叹:“玖爷西装翩翩但盈盈下拜的模样,真是难以形容的优雅。

”梅葆玖先生说普通话、上海话都很好听,尤其上海话用词老派,比如年轻人都已经不会用了的“交关”,他说出来有一种别样雅致。

应观众要求给海报、书籍签名,不管多累,他都有求必应。

台湾作家陈念萱感叹:见过梅家人,你会懂得什么叫教养。

一分来自与生俱来的音色,三分来自家学渊源,而最重要的部分,却是那万金不换的教养与门风。

难怪梅兰芳先生会要求梅葆玖,四十岁以前,不许演出《贵妃醉酒》。

梅先生向来主张,生活里的晶莹剔透,才能让舞台上的演出不是表演,而是自然呈现。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因梅兰芳三子葆琪的夭折,继承梅派艺术的重担便落在了年幼的梅葆玖身上。

梅葆玖扮相、嗓音俱佳,加之后天的不懈努力,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B . 梅葆玖的长相、做派以及字正腔圆的语调,无不体现出梅派旦角的神韵,他不仅扛起了梅派旗帜,还豁达面对时代选择,坚持有保留地创新。

C . 为让古老的戏曲更接地气,靠近时代,每次演出时,面对观众的掌声,梅葆玖都起立双手合十并微微欠身;只要观众要求签名,不管多累,他都有求必应。

D . 文章以“再听一段梅葆玖”为题,既契合了传主的身份,讴歌了梅葆玖艺术的一生,也表达了人们对一代京剧大师的景仰和深切怀念之情。

(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3)这篇传记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梅葆玖的?请简要概括。

五、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3分)
7. (2分) (2020高一上·深圳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是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

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如《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中的“君子”即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B . 在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

如《师说》一文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C . “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技艺。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指前者。

D . 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文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盛行于宋代。

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

8. (2分) (2016高一上·赣州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委内瑞拉加拉沃沃省,两位华裔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打劫,他们的头部被打得头破血流,店铺被洗劫一空。

B . 当消费者和许多饭馆为“蒜你狠”叫苦不迭时,山东一带的储蒜商却因蒜价高而弹冠相庆。

C . 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用过清心寡欲的日子,但是那种一掷千金的“豪爽”也是我们应该
唾弃的。

D . 《人民日报》评论认为,日本排放核废水,不能独断专行,应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保护海洋环境,切莫以邻为壑,对其他国家造成损害。

9.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 在那个年代,农民虽然胼手胝足地劳作,却不免饥寒交迫。

B . 在鱼龙混杂的好莱坞,派克总是那样谦逊,与人为善,人们提起他都赞不绝口。

C . 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写作的高超技艺,更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体味深刻。

D . 望霞亭依山傍水,漱石枕流,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其间,酝酿出多少有趣的故事。

10. (2分) (2019高三上·佛山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能否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应用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于全社会落实国家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的措施的力度。

B . 自 1993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

据统计,我市 60 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45.6 万,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C . 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 10 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 1 万公里、在建规模 1.2 万公里,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D . 随着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到 2017 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交易、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11. (5分)(2020·和平模拟) 为更好地治疗新冠肺炎,以中国速度建设完成的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让人赞叹不已,网友纷纷给这两座医院设计标志,下面是其中的两个标志,请你任选其一,写出标志中图形的构图要素,来并说明该标志的寓意。

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