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元勋”邓稼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弹元勋”邓稼先
1985年7月的一天,在解放军三○一医院的走廊上,国防部长张爱萍正焦急地等待医院的化验结果。
几天前,他的亲密战友、中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同志被诊断为癌症。
他多么希望这只是误诊哪!
几分钟后,化验结果再一次击碎了他和人们的美好愿望。
张爱萍握着化验单的手颤抖了,他走到邓稼先的床前,难过地问:“老邓,有什么要求吗?请尽管提出来。
”
邓稼先微笑着说:“没有。
组织上不要再为我麻烦了,也不要给国家再浪费了。
”
在场的人都哭了。
邓稼先却平静地对妻子说:“我知道这一天总会到来的,只是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
三个月后,北京红叶正浓,到处是秋天的景色,到处洋溢着国庆的欢乐气氛。
邓稼先被深深地感染了,对警卫员说:“走,去看看北京。
”
他们悄悄溜出了医院,伴着川流不息的人群,上了一辆公共汽车。
邓稼先身上挂着导尿瓶,穿着土里土气,不时亲热地向陌生人微笑。
拥挤的车厢内,谁能知道这位瘦削、虚弱的老人就是“中国的原子弹之父”哇!
久违的天安门广场,终于在他们面前出现了。
邓稼先显得异常兴奋。
他走走停停,一切都那么让他陶醉,让他迷恋,也不由得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
那是1950年6月,他与“留美科协”总会的人们聚集在邓肯湖畔,大家高唱《团结就是力量》的歌曲,畅谈对新中国的向往。
两个月后,他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
那一年,他只有二十六岁。
取得学位的第九天,他就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那一次,他只带了两样礼物:几双当时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和满脑袋的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一件是要送给他朝思暮想的父亲,另一件准备送给他日夜思念的祖国。
八年后,他真的用上这些知识——研究原子弹。
从那时起,他告别了妻儿,离开了温暖的家。
为坚守国家的保密制度,他不能同亲人通电话,也不能写信。
相濡以沫的妻子不知道他的实际工作内容,只是隐隐感到丈夫在干一项惊天动地的事业;慈爱的母亲不知道他的真实去向,只知道儿子是在尽忠报国。
那是建国后中国最为困难的一段历史时期。
全国许多地方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公开撕毁合同,撤走专家。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中国核武器研究的领头人,他多次向同志们表示:
研制核武器,是中国人民的利益所在。
国外对我们封锁,专家也撤走了,现在只有靠我们自己了!我们要甘心当一辈子无名英雄,还要吃苦担风险。
但是,我们为这个事业献身是值得的!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罗布泊腾空升起了一朵蘑菇云,全世界都为中国原子弹的成功爆炸所震惊。
此后,他又马上投入到氢弹的艰难研制工作中去了。
?
一晃三十五年过去了,往事仿佛像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样,还是那么新鲜,那么让他激动不已。
望着共和国的旗帜在祖国蔚蓝色的天空高高飘扬,他的胸膛涌动着强烈的自豪感。
但是癌症扩散的阴影,又将他拉回到现实中。
他预感到这是最后一次来天安门,最后一次向共和国国旗告别了。
警卫员心疼地问他:“您……能行吗?”
邓稼先点点头,说:“怎么不行?你不知道今天是国庆节?”
说完,邓稼先从远到近,从东到西,围着那杆国旗奔跑起来。
那种喜悦之情,真像孩童一般。
他轻声低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他举手致意,把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全部交给国旗。
这是一颗科学家的心,永远鲜红,永远跳动。
啊,国旗,这是他的心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