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学案为载体进行小组有效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导学案为载体进行小组有效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李立珂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3年第6期

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实验中学(315191)李立珂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寻求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因势而生。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以导学案为载体,进行小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追寻的是学生思维、情感和能力的碰撞,遵循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下面以华师大版八上第四章第一节《密度》(第一课时)为例进行阐述。

一、导学案编写

二、教材分析和导学案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华师大版教材七下第一章《水》的教学中有所体现。学生已初步解了水的密度的相关知识。但学生了解的只是水的密度的个性问题,本节课要让学生了解的是物质密度的共性问题。

针对以上学情,编写导学案。课前预习部分以水的密度为参考对象,对密度知识做外围的预习,为课内探究做铺垫,所以设计时以学生前期掌握的知识为主。课内探究部分,考虑到学生对教材的预习量和实验器材的有限性,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把其中一部分重点内容安排在课内,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完成,比如活动——探究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还有一部分学习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有能力在课前预习中解决,那么在设计时把内容问题化、层次

化,让学生在预习中自主解决,比如活动二查找常见物质的密度。课内真正要解决的是学生在

独立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和在课内对学、群学及小组展示中,当堂生成的相关问题,以及教

师在课前预设的典型题例等。在大展示环节,通过生生、师生的质疑、补充、点评,让学生在

思维和情感的碰撞中达成学习目标。

三、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学生参考导学案的学习目标,结合教材预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自主完成导学

案中课前预习部分内容及课内探究中力所能及的内容,比如活动二查找常见物质的密度。并且

用双色笔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关注学生

的自主学习行为,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还应了解学生在导学案中对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

课内活动:整节课教学都以小组为单位,一般每组4~6人,采用组长负责制,组内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每人都有事做,高效达成学习目标。

1.完成活动——探究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通过实验,及时记录数据并分析数据,完成导学案中相关内容。2.对整张导学案进行小组讨论,补充完成导学案中所有内容。3.组长组

织小组成员开展活动,组内展示学习成果,并向教师汇报学习成果及尚未解决的问题。教师巡

查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的情况,对课前生成的或当堂生成的问题及典型的题例进行灵活安排,确定大展示内容,确定展示的小组和点评的小组。4.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内进行学习成果

展示或问题展示。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展示、质疑、点评等引导工作。教师还应适时介入,及时

进行点拨、追问、即时评价等。

课后整理:学生完成导学案整理,主要对知识的整理和对知识的系统梳理;完成达标测评,主要让学生自我检测及对知识的书面应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个性和共性问题,对症下药对学生进行及时指导。

四、教学反思

1.导学案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教师在设计的时候应关注学生的学情,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学习,学习目标清晰,学生能合理把握课堂教学

内容。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应情景化、层次化,要有一定的梯度,让学生在完成导学案的同时,离不开对教材知识的详细阅读和深刻理解。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寻找快乐,增强学生

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生成相关问题。实验设计要常态化,让学生容易找

到实验器材,建议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用橡皮、木块等一些容易找到的物体来代替铁块和铝块。

实验步骤设计应细化,让学生明白本实验要探究的问题及方向,并且容易操作。

2.小组学习模式更接近于开放式教学,相信学生的能力会有意想不到的提升。比如班内大展示环节,展示组整组上台,分工明确,合作展示,讲解思路清晰,脉络分明,通过实验获得

数据,分析数据,得出密度概念,由概念导出计算公式,再用公式导出单位。又如学生对实验

中记录的数据的质疑,关注到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关注到估计数,从而矫正了一些学生对刻度

尺的错误读数,也使实验数据更具有说服力。小组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加精细化,也使学生的知

识与能力达到了更大化,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双螺旋上升。

(责任编辑易志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