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统计初中教案怎么写

统计初中教案怎么写

统计初中教案怎么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了解统计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统计学的概念及意义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 统计表的绘制4. 统计图的绘制5. 统计分析方法6.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彩票中奖概率、天气预报等,引出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统计学的定义、意义及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框架。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学校运动会成绩、班级学生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

4. 方法讲解:讲解统计表的绘制方法,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以及统计图的绘制技巧。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运用所学知识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在实践操作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商品销售数据分析、学习成绩分析等,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8.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统计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课后实践项目,评估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统计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源。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统计学学习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统计学基础课程设计

统计学基础课程设计

统计学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统计学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术语;(2)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方法;(3)熟悉频数分布、图表制作、概率计算等基本统计分析方法;(4)了解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场景。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2)能够运用图表、公式等工具解决实际问题;(3)具备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4)学会如何提出统计问题、假设检验和制定预测模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4)使学生认识到统计学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学定义、统计学的基本术语、统计学的作用;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方法、数据的清洗;3.描述性统计分析:频数分布、图表制作、概率计算;4.推断性统计分析: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5.统计软件应用:Excel、SPSS、R语言等统计软件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统计学的本质;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统计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3.实验法: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交流分享,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统计学教材,如《统计学原理》、《应用统计学》等;2.参考书:提供相关统计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和论文,供学生拓展阅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知识;4.实验设备:配置统计软件和计算机,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和统计有关的课程设计

和统计有关的课程设计

和统计有关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

2.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的方法。

3.学会使用统计图表来描述和分析数据。

4.能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能够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6.能够解释和分析统计图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

2.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3.描述性统计分析。

4.推断性统计分析。

5.统计软件的使用和数据分析。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周: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第二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第三周: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四周:推断性统计分析。

第五周:统计软件的使用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讲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操作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实践。

4.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统计学原理》2.参考书:《应用统计学》3.多媒体资料:统计软件的使用教程、实际案例的视频等。

4.实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统计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调整,以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统计学课程设计

统计学课程设计

统计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2. 学会使用图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3. 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理解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2. 熟练运用图表、统计量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3. 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数据背后的规律;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分享和交流统计学知识;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们明白统计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统计学基础知识,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形成良好的数据意识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统计学基本概念:-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图表的制作与解读;- 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2. 数据描述与分析:-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变异程度及趋势分析;- 相关性分析。

3. 概率初步:-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计算;- 独立事件与条件概率;- 概率分布及应用。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统计学基本概念,数据收集与整理;第二周:统计图表的制作与解读;第三周:统计量的计算与应用;第四周:数据描述与分析;第五周:变异程度及趋势分析;第六周:相关性分析;第七周:概率初步;第八周:独立事件与条件概率;第九周:概率分布及应用。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涵盖了《统计学》教材第一章至第四章的核心内容。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系统地掌握统计学基础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际案例,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讲解,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知识。

(2024年)《统计》教学设计(精选)

(2024年)《统计》教学设计(精选)

《统计》教学设计(精选2024)CATALOGUE 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教学环节设计•考试评价与成绩评定•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教师团队建设与培训提高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统计》课程简介《统计》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本课程将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实验设计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技能。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具备基本的统计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据分析和统计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选用及特点选用教材《统计学》(XXX主编,XXX出版社,2024年版)。

该教材系统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适合作为本课程的教材。

教材特点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语言简练、案例丰富。

通过大量实例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的应用。

同时,教材还配备了丰富的练习题和思考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02教学内容与方法主要教学内容统计指标介绍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等统计指标的计算与应用。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讲解数据的来源、收集方法、数据整理与显示等内容。

统计基本概念包括统计学的定义、作用、研究对象等基本概念。

时间数列分析阐述时间数列的概念、种类、编制原则,以及时间数列的水平分析、速度分析和长期趋势的测定与预测等方法。

统计指数讲解统计指数的概念、作用,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编制原理、计算方法和应用。

重点与难点解析重点统计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指标的计算与应用。

难点时间数列分析中的长期趋势测定与预测,以及统计指数的编制原理与应用。

统计学课程设计

统计学课程设计
▪ 二、对调查内容的客观描述 满意度的整体情况 满意状况的结构、平均满意 情况
▪ 三、调查问题的分析和预测 发展变化和预测 模型分析
▪ 四、调查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满意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不同性别、不同职业、 不同地区是否满意度有差别
(六)调查问卷的要求
▪ 设计过程中要求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调查问题在20个左右
95% Confidence Interval Sig. Lower BoundUpper Bound
.804 -12.3756 15.7090
3
-17.00000* 6.58815
.021 -31.0423 -2.9577
2
1
-1.66667 6.58815
.804 -15.7090 12.3756
分析步骤一
分析步骤二
步骤三 选择输出的统计量
SPSS
的 输 出 结 果
SPSS
的 输 出 结 果
3 spss计算描述统计量
▪ 录入原始数据《产量》 ▪ 利用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 —
—descriptives ▪ 把产量点入 variable ▪ 点击options 选择所需统计量 ▪ ok
2.根据统计设计要求进行统计数据的调查和 收集,根据所选题目实地收集相关资料
3.对统计资料进行筛选和录入 对数据进行甄 选,有效录入数据并分析
4.撰写5000字以上统计报告并答辩
(三)统计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 所选题目统计调查的策划方案(2000字左 右)
▪ 调查问卷
▪ 统计分析报告 (3000字左右)
数学1 99.00 88.00 79.00 59.00 54.00 89.00 79.00 56.00 89.00 99.00 23.00 89.00 70.00 50.00 67.00 78.00 89.00 56.00

统计学实践课程设计

统计学实践课程设计

统计学实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统计学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进行数据描述和分析。

2. 培养学生运用图表、频数分布直方图等方法整理和展示数据的能力,了解数据背后的信息。

3. 使学生掌握概率的基本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

2. 提高学生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能,如Excel、SPSS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问题解决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认识到统计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有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数据和分析结果要有批判性思维。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运用统计学知识对社会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针对高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统计学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对课程目标进行有效分解和落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统计学基本概念: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进行讲解。

2. 数据整理与展示: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饼图等,引用教材第三章案例进行分析。

3. 概率初步:概率的定义、计算方法,条件概率,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进行教学。

4. 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引用教材第五章实例进行讲解。

5. 统计软件应用:Excel、SPSS等软件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的应用,结合教材第六章内容进行操作演示。

初中统计教案

初中统计教案

初中统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数据的描述和分析4. 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调查学校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引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统计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总体、个体、样本等,让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术语。

3. 讲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如调查问卷、观察记录等,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技巧。

4. 讲解数据的描述和分析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让学生学会用统计学方法描述和分析数据。

5.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市场调查、科学研究等,让学生感受统计学的实用价值。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统计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实例。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学生的统计学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3. 实例:收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用于教学。

4. 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统计》课堂设计

《统计》课堂设计

统计课堂设计一、引言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数据已成为各个领域决策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因此,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就统计课堂设计进行探讨,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统计学知识。

二、课堂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 - 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学会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基本方法; - 掌握基本的统计分析技巧; - 培养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统计学基础概念•什么是统计学?•数据的种类和测量尺度•总体和样本2. 数据收集和整理•抽样方法•数据收集工具:问卷、观察、实验等•数据清洗和整理3. 数据描述•描述性统计量: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数据可视化工具:条形图、饼图、直方图等4. 概率基础•基本概率原理•概率分布:离散分布和连续分布•正态分布及其应用5. 统计推断•抽样分布•假设检验:单样本和双样本情况•置信区间6. 数据分析实践•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解读实际案例中的数据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统计学知识,通过问题驱动学习。

2.合作学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通过合作讨论加深理解。

3.实践应用: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利用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4.讲解和演示:教师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进行示范讲解。

5.提问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加深对统计学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统计学教材•统计软件(例如 SPSS)•实际案例和数据集合•板书和白板笔六、课堂评估1.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参与度和质量。

2.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反馈。

3.课后作业和考试。

七、延伸活动1.参观相关机构或企业,了解其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2.组织学生小组进行统计调查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3.参与相关竞赛或科研项目,提高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八、结语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够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统计学教学课程设计方案

统计学教学课程设计方案

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

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设计本统计学教学课程。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3. 能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课程内容1. 绪论- 统计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描述性统计- 集中趋势的度量:均值、中位数、众数;- 离散趋势的度量:极差、四分位数、标准差;- 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饼图。

3. 推断性统计- 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单样本检验、双样本检验、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4. 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5. 统计软件应用- SPSS、Excel等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 数据录入、数据清洗、数据转换;- 统计分析、结果展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统计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4. 实践报告:考察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统计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 参考书籍:《应用统计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网络资源:统计学相关网站、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

统计学教程课程设计

统计学教程课程设计

统计学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呈现和分析的学科。

它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统计学家、科学家、医生等领域,也被企业界广泛应用于方案训练、生产控制等领域。

因此,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于培养各类领域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教程旨在通过讲授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帮助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让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3.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3.1 基本概念1.统计学的定义、作用及与概率论的关系;2.总体、样本、样本容量、抽样的概念;3.频数分布、频率分布、累计频数分布、累计频率分布的概念;4.均值、中位数、众数及其计算方法。

3.2 描述性统计1.数据的集中趋势分析:均值、中位数、众数等;2.数据的离散程度分析:范围、标准差、方差等;3.数据的分布情况分析:偏度和峰度等;4.箱线图、散点图等数据图表解析。

3.3 参数估计1.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概念;2.正态总体均值和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3.单总体均值、比例的区间估计;4.两个总体均值、比例差的区间估计。

3.4 假设检验1.假设检验的基本流程和概念;2.正态总体均值和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3.单总体均值、比例的假设检验;4.两个总体均值、比例差的假设检验。

3.5 非参数检验1.独立性检验;2.相关性检验;3.多样本检验;4.适度分布检验。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统计学的理论知识;2.翻转课堂法:把课堂讲解的内容放到网络上,让学生自由选择时间、地点,在网络上学习统计学的理论;3.问题导向的学习法:提出实际问题,由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解决。

五、课程评价1.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统计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课堂作业:检验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运用能力;3.实际应用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通过所学的统计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并进行报告。

南安统计学课程设计

南安统计学课程设计

南安统计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推断的方法。

2. 学生能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实际问题进行数据分析,解释数据的内在规律。

3. 学生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并能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或合作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运用图表、统计量等方法描述数据。

2. 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推断和预测,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统计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统计学,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数据观念。

2. 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交流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统计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南安七年级统计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为主,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可能对统计学的概念和方法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具体案例激发兴趣,逐步引导。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1. 统计学基本概念:包括数据、变量、频数、频率等基本统计量的定义及运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统计与概率基本概念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分类、排序和编制频数分布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3. 图表表示方法:掌握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图表的绘制方法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4. 统计量度:学习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统计量度,并了解其应用。

大学生统计课程设计

大学生统计课程设计

大学生统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如平均数、标准差、概率分布等;2. 学会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掌握数据可视化技巧;3. 了解统计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经济学、生物学、社会学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2. 掌握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图表制作的能力;3. 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和热情,认识到统计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其在讨论和分析统计问题时能够积极参与、互相学习;3. 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和实证精神,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科学决策。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生统计学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统计学基础,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统计学的实际应用和价值认识不足。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据敏感性,使其能够将统计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二、教学内容1. 统计学基本概念:包括统计学定义、数据类型、变量等基础知识;-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统计学导论2. 数据收集与整理:学习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清洗、数据整理技巧;- 教材章节:第二章 数据收集与整理3. 描述性统计:研究数据的中心趋势、离散程度、图表展示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描述性统计4. 概率与概率分布:探讨随机事件、概率计算、概率分布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概率与概率分布5. 假设检验与推断统计:学习假设检验原理、两类错误、参数估计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假设检验与推断统计6.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研究变量间关系,掌握线性回归模型;- 教材章节:第六章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7.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学习时间序列基本概念、模型建立与预测;- 教材章节:第七章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8. 统计软件应用:实操Excel、SPSS、R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教材章节:第八章 统计软件应用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每章分配2-3个学时,共计16周完成。

大学统计相关课程设计

大学统计相关课程设计

大学统计相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核心理论知识;2. 学会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图表绘制和数据分析;3. 了解统计学在实际应用领域的案例,如经济学、生物学、社会科学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2. 掌握基本的概率分布、假设检验等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 能够熟练使用统计软件,如Excel、R、Python等,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数据背后的规律;2.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思维,使他们认识到统计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在学术研究中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本科统计学相关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他们在实际应用中运用统计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大学本科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动机,但对统计学的实际应用可能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后续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统计学基本概念:概率、随机变量、分布函数、期望、方差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概率论基础2. 描述性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图示和描述性度量;教材章节:第二章 描述性统计3. 概率分布:离散分布、连续分布、多变量分布;教材章节:第三章 概率分布4. 假设检验与推断性统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置信区间;教材章节:第四章 推断性统计5. 回归分析: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回归诊断;教材章节:第五章 回归分析6. 统计软件应用:Excel、R、Python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教材章节:第六章 统计软件与应用7.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结合实际案例,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材章节:第七章 统计学应用案例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前四周:概率论基础和描述性统计;2. 第五至八周:概率分布;3. 第九至十二周:推断性统计和假设检验;4. 第十三至十六周:回归分析;5. 第十七至二十周:统计软件应用及实际案例分析。

关于统计的课程设计

关于统计的课程设计

关于统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 学生能掌握数据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的方法,如制作频数分布表、条形图、折线图等。

3. 学生能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数据进行合理的描述和推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计算器或手工计算方法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如调查、实验等,收集数据并整理成清晰的统计图表。

3. 学生能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撰写简单的统计分析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统计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统计学的兴趣和认识。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培养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对数据的探究,培养实证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形成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

本课程设计针对学生年级特点,结合统计学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掌握统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初步的统计学素养,为未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统计基本概念: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

2. 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来源、调查问卷设计、数据录入与整理。

3. 统计图表:条形图、折线图、饼图、频数分布表等。

4. 数据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概率初步、简单推断。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介绍统计学基本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第二课时:讲解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让学生参与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并实施。

第三课时:教授制作条形图、折线图等统计图表,学会运用图表展示数据。

第四课时:深入学习频数分布表,探讨数据分布特征,引入方差概念。

第五课时:介绍概率初步,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知识对数据进行简单推断。

统计学课程设计

统计学课程设计

统计学课程设计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经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

统计学课程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和工具,具有一定的统计分析和解释结果的能力。

课程目标统计学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概率、随机变量、正态分布、假设检验等;2.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和工具,如 t 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3.在具体问题中如何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解释结果,例如调查数据、实验数据等。

课程计划第一章统计学导论1.1 统计学的定义和历史 1.2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 1.3 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方法第二章概率论基础2.1 概率的定义和性质 2.2 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 2.3 条件概率和贝叶斯公式2.4 常见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等第三章统计描述3.1 描述性统计学和推论统计学的区别 3.2 数据集的测量中心和离散度 3.3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分析第四章参数估计4.1 参数估计的概念和应用 4.2 置信区间和置信水平 4.3 样本量的选择和样本误差第五章假设检验5.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5.2 单样本和双样本 t 检验 5.3 F 检验和卡方检验第六章方差分析6.1 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6.2 方差分析的应用场景 6.3 方差分析结果的解释和报告第七章回归分析7.1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7.2 回归分析的应用场景 7.3 回归分析结果的解释和报告第八章实验设计8.1 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8.2 实验因素和水平的选择 8.3 实验设计的类型和分析方法课程考核1.平时作业:包括理论题和数据分析题。

2.课堂互动:主要是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3.统计分析报告: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具体问题,运用所学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撰写报告,说明分析结果和解释方法。

4.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

大学统计学课程设计

大学统计学课程设计

大学统计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2. 学会运用概率论知识分析随机事件,理解概率分布、期望、方差等概念;3. 能够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掌握常用的统计图表绘制方法;4. 了解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技能;2. 学会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2. 使学生认识到统计学在日常生活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严谨、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民生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大学年级学生,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统计学基本概念:讲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数据类型、变量、总体与样本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描述性统计:介绍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描述性统计量,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概率论基础:讲述随机事件、概率计算、条件概率、独立性等概率论基础知识,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概率分布:学习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包括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统计推断:介绍假设检验、置信区间、回归分析等统计推断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五章和第六章内容。

6. 统计软件应用:教授常用的统计软件(如SPSS、R等)操作,进行数据处理、图表绘制和统计分析,对应教材第七章内容。

统计学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统计学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统计学2. 课程代码:XXX3. 学分:XX4. 授课对象:XX年级XX专业5. 授课教师:XXX6. 授课时间:XX周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熟悉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3)学会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决策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1. 绪论:统计学概述、统计学的发展历程、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等。

2. 数据收集与处理:(1)数据来源与类型;(2)数据收集方法;(3)数据整理与处理。

3. 描述性统计:(1)频数分布;(2)集中趋势;(3)离散程度;(4)图形表示。

4. 推理统计:(1)参数估计;(2)假设检验;(3)方差分析;(4)相关分析。

5. 应用案例分析:(1)社会经济统计分析;(2)生物医学统计分析;(3)工程与管理统计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作业与实验: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

5. 在线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源。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40%。

2. 期末考试:以笔试形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对统计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60%。

3. 评价方式:采用百分制,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大学统计课程设计

大学统计课程设计

大学统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大学统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概率论等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性,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

2.技能目标:学生会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展示和分析的方法;能够运用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统计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统计学在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概率论和统计软件应用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描述统计: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展示和分析,常用描述性统计量及其应用。

2.推断统计:包括概率分布、假设检验、置信区间、回归分析等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概率论:包括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期望和方差等基本概念,以及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等基础知识。

4.统计软件应用:学习和使用统计软件(如SPSS、R等)进行数据分析,熟悉基本操作和功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统计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统计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讨论法: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4.实验法: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实验,使学生掌握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统计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统计学著作,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生动展示统计学知识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21世纪是一个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脑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各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特别是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绝大多数在生活和学习中都有使用个人电脑,其中笔记本电脑占到93%,只有极少的本地学生会选择使用台式电脑。

大学生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是一个铁定的消费热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没有自己的收入,但他们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渴望认识外面的世界,同时大学生活也是枯燥、乏味而充满激情。

大学生的笔记本电脑的购买状况是怎样的?其中能否看出大学生购买笔记本的偏向和笔记本电脑市场发展的趋势?对于以上问题,本人制定了一份问卷调查,针对大学生购买笔记本电脑的动机,用途,品牌,价格等做了一定的调查与分析。

本文以沈阳理工大学2010届大学生购买笔记本电脑为例,首先分析了我们目前大学生购本消费行为的特点, 并针对这些特点, 以多种优惠方式拓展市场,开发有针对性的笔记本产品。

然后总结了当代大学生的笔记本市场现状,指出了在开发大学生笔记本市场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最后分别从政府及教育部门的政策,及树立新的营销理念等方面对今后大学生电脑市场的拓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这将有助于大学生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发展,并且对于发展我电子产品行业来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笔记本电脑;大学生;购买;大学生笔记本电脑市场拓展目录摘要 (I)1. 统计调查方案 (1)1.1 调查目的、任务和意义 (1)1.2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 (1)1.3 调查提纲 (2)1.4 调查时间和方法 (3)1.5 制定调查和组织实施计划 (3)1.5.1 组织实施 (3)1.5.2 参加调查单位及人员 (3)1.5.3 培训及调查地点 (3)1.5.4 文件准备及经费预算 (4)2. 统计分析报告 (5)2.1 大学生笔记本电脑市场的特征 (5)2.1.1 了解渠道 (5)2.2 购买的着重点 (6)2.3 品牌倾向 (8)2.4 购买方式 (10)3 案例分析 (12)3.1 案例内容 (12)3.2 具体操作 (13)3.3 预测分析 (15)3.4 经济分析 (15)3.5 建议及意见 (15)4 参考文献 (16)沈理大二购本情况统计调查与分析报告1. 统计调查方案1.1 调查目的、任务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上网冲浪、购物逐渐成为一种休闲方式、一种时尚、一种精神需求、一种可塑性文化。

在校的大学生都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越来越普遍。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有近九成的大学生表示希望拥有个人笔记本电脑,其中非常迫切的人占37%,仅次于其他人群。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渴望认识外面的世界,因此旅游的愿望非常强烈,但他们囊中羞涩,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所以相对于他们认为不可靠、没保障的网购来说,他们似乎更喜欢通过熟人介绍去购买。

调查发现,大学生拥有笔记本是市场份额很大,只是商家没有对整个大学生市场进行具体规划管理,导致缺乏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安全电脑产品。

全国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在大一时很少购买个人电脑,大一相对课余时间比较少,学习劲头比较足,再加上学校强制性要求不准带电脑,所以在校大学生购买个人电脑的时间是大二。

本次统计实践调查主要针对沈阳理工大学2010届110名在校大学生的购买或即将购买个人电脑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通过对这110名大学生的旅游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大学生电脑市场的基本特征和市场现状,对大学生电脑市场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给电脑销售商提出几点建议。

这次统计实践调查能给电脑销售商对于在校大学生的个人电脑市场规划管理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对于大学生电脑的拓展和促进电子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2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本次统计实践调查的调查对象是沈阳理工大学2010届大学生的个人电脑消费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在沈阳理工大学2010届中各各院校各专业中共抽取11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具体调查对象。

调查单位是被抽取的每一名在校大学生。

报告单位是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级市场营销专业二班江成1.3 调查提纲本次统计实践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形式,问卷调查的具体内容如下:大学生个人电脑消费情况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为不记名调查,感谢大家百忙中抽空来答我们的问卷,谢谢您的合作!学院:专业:宿舍楼号:1.您的性别是?◇男◇女2.您一个月的流动资金是?◇600以下◇600—800 ◇800—1000 ◇1000—1200 ◇1200以上3.您买电脑的钱来自于?◇父母◇兼职◇亲戚◇奖、助学金◇其他4.您购买笔记本电脑的用途是(多选):◇专业学习◇影音娱乐◇玩游戏◇商务活动◇其他5.您对于笔记本电脑的了解是来自哪里?◇互联网◇朋友◇商家广告◇社会宣传6.您会选择的购买方式:◇专卖店直接购买◇网上商城购买◇通过学校代理商购买◇其他7.假如您要购买笔记本电脑,您比较愿意接受的价格区间是:◇3000以下◇3000--4500 ◇4500—6000 ◇6000--7500 ◇7500--9000 ◇9000以上8.选购手提电脑时,下面哪些因素会对您的购买决策有较大的影响(多选):◇价格◇外观设计◇品牌◇性能◇宣传广告(如代言人) ◇商务功能◇娱乐功能9.你所希望的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尺寸是:◇10英寸◇12英寸◇14英寸◇15英寸以上10.您比较喜欢哪些品牌的笔记本电脑◇惠普◇华硕◇苹果◇戴尔◇联想◇宏基◇索尼◇其他11.您选择该品牌的原因是(多选):◇性价比高◇外观时尚◇品牌出名◇售后服务◇其他12.您买电脑时是否在乎赠送配套的电脑用品(如电脑包、鼠标垫、U盘等):◇必须送◇不需要◇无所谓13.对于笔记本电脑,您主要通过那些方式收集或了解其信息:◇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电台◇海报◇活动赞助◇周围的人介绍14.哪种促销方式更能使你产生购买欲望◇打折优惠◇名人代言◇广告宣传◇赠送礼品◇抽奖活动◇其他15.如果价格与性能差距不大的情况下,你购买的时候是否先考虑进口品牌:◇是◇否◇无所谓1.4 调查时间和方法调查工作的具体时间是2012年6月21日至2012年6月25日,问卷调查法。

1.5 制定调查和组织实施计划1.5.1 组织实施参加本次统计实践调查组织的一共有10人,全部是沈阳理工大学2010届在校大学生,其中有8号楼4人,9号楼和14号楼分别有3人。

本人负责主要的调查方案的设计,其他的9名同学利用自己的同学关系网协助自己在自己所在宿舍楼进行调查。

1.5.2 参加调查单位及人员参加调查的单位只有沈阳理工大学2010届在校大学生,从这一届大学生中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共抽取110名学生作为具体调查单位。

1.5.3 培训及调查地点由于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因此无需进行太多培训,调查地点均选择在相应的宿舍楼。

1.5.4 文件准备及经费预算本次统计实践调查的文件主要是我们针对大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预计印120份,预计需要12元,水预计25元,预计经费一共需要37元。

2. 统计分析报告2.1 大学生笔记本电脑市场的特征2.1.1 了解渠道大部分的大学生是通过搜索互联网的介绍来选择自己的笔记本。

在深入了解中,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是在有了购买笔记本的意向之后,去询问了解或者已经购买笔记本的同学。

询问的内容包括:现阶段的配置平均水平或高端水平,现阶段的基本功能配置,和品牌的信用度等等。

同时,仍有10%的同学是通过海报和活动赞助了解各笔记本的性能以及当前趋势的。

这部分的同学表示网络作为咨询最快最广的媒介可以帮助他们全面迅速的了解性价比等重要数据,同时于各品牌的体验者交流也可以更真实的了解笔记本电脑。

图2.1 在校大学生对电脑的了解渠道条形图从中不难看出,商家把重点放在互联网和社会宣传广告上确实可以昭告天下自己的新产品和新科技或是新设计。

但是,新产品往往比较贵,所以学生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相反,学生了解某品牌或型号的笔记本电脑从其他消费者的口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信任度,在购买之前并非直接接触商家。

所以,随着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的增强,加之笔记本电脑本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商家要想赢得消费者,首先就要加强自身的产品质量,营造良好的口碑。

图2.2 在校大学生对电脑的了解渠道饼形图2.2 购买的着重点35%的同学表示,在购买的时候,最看重性价比。

作为大学生,学费和生活费都由父母支付,因此,在购买的时候经济实惠是最能吸引学生顾客群的。

而且还有人表示,现在科技更新的速度异常地快,想要永远走在科技的前沿是不图2.3 在校大学生流动资金饼形图可能的,而且学生使用笔记本电脑几乎就是学习和娱乐,几个专业的软件在学校的机房都可以运行,因此,一般配置的笔记本是完全可以满足的。

而这部分人所能接受的价格范围是4000到6000,他们认为此价格就可以提供一个很不错的配置。

另有29%的学生表示他们更在意时尚的外观,如显卡,显存,CPU等他们不是特别在意。

不少男同学使用笔记本玩“魔兽世界”等大型网络游戏,因此,好的配置可以让他们更流畅的行走于虚拟的冒险乐土。

这部分学生的价格接受可以高达10000以上。

但相反,许多女生们并不经常玩这种大型游戏,她们主要用于上网聊天或者看电影,所以她们大都在乎自己的笔记本是否有漂亮外观。

图2.4 在校大学生笔记本价格区间条形图图2.5在校大学生笔记本价格区间饼形图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会偏向信誉好以及售后好的笔记本电脑。

在这部分同学看来好品牌就等同于好的性能加好的售后服务。

他们会担心性价比过高的产品,因为这些笔记本很可能忽略了防水,防辐射或人性化设计等因素。

而且在宿舍相对拥挤和公共的场合,笔记本很容易遭受意外,这时,一个良好的售后服务就是一个很大的安慰。

如此大的差距可以看出,学生顾客之中因使用用途的差别也应划分相应的针对市场。

2.3 品牌倾向有大部分的学生倾向于欧美系笔记本品牌,如戴尔,苹果等。

人们普遍认为欧美系的笔记本以其较高的性价比,良好的品牌和先进的科技赢得了较大的市场。

图2.6 在校大学生电脑购买用途饼形图图2.7 在校大学电脑品牌倾向条形图2%的学生偏向日系,因为细化日系笔记本的精致和美观。

以及30%以上的学生信赖大陆系。

原因还是性价比较欧美系更高,甚至不少同学还有抵制日货之类的想法。

图2.8 在校大学电脑品牌倾向饼形图作为以前的硬件供给商,台系和大陆系笔记本制造商一直在苦心研究技术并等待时机,扎实的技术和低调的作风,加之因为进口关税的原因,使二者又相对于欧美系和日系有更高的性价比,都为新兴的台系笔记本以及老牌大陆系笔记本赢得了光辉的市场前景。

2.4 购买方式通过条形图可以明显看出,去专卖店购买的人数远远高于其他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