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与实务2版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章答案
1,如何理解管理的定义?
答: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其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定义具有以下三层含义:
(I)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服务并服从于组织目标
由于任何组织都是为实现某种目标而组成的人和技术的系统安排,而管理活动又恰恰是围绕组织目标进行的,所以,管理是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有意识的活动过程,管理对任何组织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2)管理是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
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就是管理者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过程。

由于这一系列职能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从而使得管理过程体现为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

在管理过程中执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项职能以及对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无不体现出管理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3)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
在开放的条件下,任何组织都处于千变万化的环境之中,复杂的环境成为决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管理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不能不充分估计环境对组织活动的影响,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审时度势,机智应对,以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2.管理为什么具有双重属性?
答:(1)管理具有双重属性,即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从根本上讲,管理之所以具有双重属性,是因为其对象——社会生产过程本身就具有双重性。

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生产过程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这就决定了对生产过程所进行的管理相应的具有双重属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①管理是适应共同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管理具有组织、指挥与协调生产的功能,是社会劳动过程的普遍形态,只要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就必然需要进行管理,这就是管理的自然属性。

它反映了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是各种不同生产方式下共有的一系列经验和相关科学方法的总结。

也就是说,管理的自然属性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的社会化程度,不取决于生产关系,因而它是管理的一般属性。

②管理是适应一定生产关系的要求而产生的,具有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目的的功能,由此决定了管理的社会属性。

它表现为劳动过程的特殊历史形态,为某种生产方式所特有。

管理的社会属性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直接相关。

劳动的社会结合方式不同,管理的社会性质也就不同,管理的社会属性是管理的特殊属性。

3.如何理解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答: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1)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

强调管理的科学性,旨在表明管理是一门科学。

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蕴涵着客观规律,成功的管理总是遵循客观规律办事的结果。

如果管理者掌握了系统的管理知识、方法及其运行规律,就可能针对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正确的思路,做出科学的决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取得令人满意的管理效果;反之,则可能凭孤立的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不但不能很好地解决管理中的问题,甚至可能因决策失误而给组织造成严重损失。

(2)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是一门艺术。

强调管理的艺术性,目的在于让管理者意识到,管理科学并不能为人们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掌握了管理理论,并不意味着管理活动就一定能够成功。

管理者要想实施有效的管理,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必须以管理科学提供的一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指导,根据组织面临的内外环境,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抽象的管理理论与具体的管理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采用适当的方法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如果管理者掌握了娴熟的管理技巧,而不是单纯依靠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僵化的管理,则可能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

(3)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统一的、互补的
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管理实践中,科学性与艺术性都不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的,片面强调哪一方面都可能导致管理的失败。

如果只讲管理的科学性,不讲管理的艺术性,难免导致僵化管理;相反,只讲管理的艺术性,不讲管理的科学性,则难免犯经验主义错误,缺乏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的后劲。

因此,现代管理者应当努力实现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在系统学习管理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掌握创造性地运用管理理论知识的技巧和技能。

1.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答:(1)管理职能是指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功能与职责。

人们对管理职能的认识已经基本统一,认为管理具有以下四项基本职能:
①计划职能
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对将要实现的目标和应采取的行动方案做出选择及具体安排的活动过程。

其主要内容涉及:分析内外环境、确定组织目标、制定组织发展战略、提出实现既定目标和战略的策略与作业计划、规定组织的决策程序等。

②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是指管理者根据既定目标,对组织中的各种要素及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的过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组织结构、建立管理体制、分配权力、明确责任、配置资源、构建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等。

③领导职能
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其具体途径包括:激励下属、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之间以及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冲突等。

④控制职能
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运用事先确定的标准,衡量实际工作绩效,寻找偏差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的过程。

为了保证组织工作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管理者必须对组织绩效进行监控,并将实际工作绩效与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如果出现了超出一定限度的偏差,则需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组织工作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2)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
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何一项职能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其他职能的发挥乃至组织目标的实现。

正确认识四项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要把握以下两点:
①从理论上讲,管理的职能是按一定顺序发生的,计划职能是首要职能
管理过程是先有计划职能,之后才依次产生了组织职能、领导职能和控制职能,体现出管理是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a∙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和保证计划方案的实施,必须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权力体系和信息沟通渠道,因此而产生了组织职能。

b∙在组织保证的基础上,管理者必须选择适当的领导方式,有效地指挥、调动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解决组织内外的冲突,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效力,于是产生了领导职能。

c.为了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者还必须根据预先制订的计划和标准对组织成员的工作状态与结果进行衡量,并及时纠正偏差,即实施控制职能。

②从不断持续进行的实际管理过程来考察,管理过程是一个各种职能活动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的过程
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各种职能之间经常相互交叉,例如,在执行控制职能的过程中,为了纠正偏差往往需要重新编制计划或对原有计划进行修改完善,进而启动新一轮管理活动。

4.管理者主要扮演哪些角色?
答:20世纪60年代末期,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色,这些角色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1)人际角色
人际角色产生的根源在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基础。

管理者只要在组织中处于一定的管理层级,拥有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在处理与组织内部成员和其他利益关系者的关系时,就要扮演人际角色,包括代表人角色、联络者角色和领导者角色。

①所有管理者都要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义务,在正式场合,代表一个组织的领导人,扮演代表人角色。

②当管理者与组织成员一起工作,或在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外部利益关系者建立良好关系时,是在扮演联络者角色。

③当管理者出于促使员工努力工作,以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动机而对组织成员进行教育与培训、激励或惩罚时,是在扮演领导者角色。

(2)信息角色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任何组织都变得非常重要,管理者的信息角色包括监听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和发言人角色。

①任何组织的管理者都要有意识地从组织内部或外部接收和收集信息,以便及时、全面地了解市场变化、竞争者动态以及员工需求等,这时,管理者扮演的是监听者角色。

②当管理者将自己掌握的重要信息向组织成员进行传递时,是在扮演传播者角
色。

③当管理者代表组织向外界发布信息或表态时,是在扮演发言人的角色。

(3)决策角色
决策是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能,管理者的决策角色包括企业家角色、混乱驾驭者
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和谈判者角色。

①当管理者密切关注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及事态的发展,随时准备发现有利机会并利用机会进行投资时,是在扮演企业家角色。

②当管理者采取措施全力应对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时,是在扮演混乱驾驭者的角色。

③管理者负有对组织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责任时,是在扮演资源分配者角色。

④管理者必须与其他团体讨价还价,以便为自己所在的组织谋取更大的利益时,是在扮演谈判者角色。

5.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在管理技能上有哪些异同?
答:(1)管理者的技能
①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又称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简言之,是指管理者的综观全局,把组织看作一个整体,认清左右形势的重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并据此准确地分析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②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又称人际交往技能,是指与人共事、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具体说来,是联络、处理、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创造一种使人感到安全并能畅所欲言的氛围,从而激励和诱导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的能力;正确地指挥和指导组织成员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

③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时所需要具体运用的技术、方法和程序的知识及其熟练程度。

(2)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在管理技能上的异同
①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在管理技能上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需要具有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只是不同的技能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影响程度不同。

②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在管理技能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各种技能在组织不同管理层次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越是高层管理者越要有较强的概念技能,因为他们是影响决策的主体,他们的战略眼光、战略思想与战略决策关系着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及事业的成败。

b∙人际技能对于所有管理者都很重要,因为任何管理者所实施的管理及其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他人的积极配合与协作。

c∙越是基层管理者越要有较强的技术技能,否则,就难以随时随地给予下属以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但对高层管理者而言,技术技能则处于次要地位,因为高层管理者完全可以有效地利用下属的业务技术能力来实施管理。

2章答案
1.怎样评价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答:(1)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①
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家意识到管理的核心在于调节人际关系,管理人的行为,引导
人的心理反应,以实现管理目的;人在本质上是基本相同的,但人的行为能力却千差
万别;人的行为能力产生于良好的教育和环境。

②协调人际关系的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家对人际关系做出过深刻的阐述,并有一套协调人际关系,使
人们同心协力工作的规范和方法。

它提出要以“礼”的秩序来规范人的行为,人与人
之间应“仁”,获得群体内的“和为贵”、“交相爱”,而一个领导者对于群体内人
际关系的协调应“不偏不倚”,做到“中庸平和
③“利”、“义”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家认为,人固然出于生物属性的本能要谋“利”,但也有社会属性的本性,即有时也会产生“舍生取义”、“君子不言利”的行为;人改造自然的创造性行为能力,只有在社会群体的协作中才能全面发挥出来,从而实现其追求“利”的目的。

它要求人们的行为应符合社会、集体所要求的协作取利的“义”,而不仅仅是人作为生物本能的“见利忘义”和单纯求利。

古人在大局与局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选拔机制和用人机制都有过丰富的阐述。

他们提出,对人才的选拔要注重以仁义道德文章为选拔标准,同时考察其能力。

⑤提高管理者素质的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家认为,管理的本质在于“修己”,即管理者自己要重视自身修养,重视自己的行为规范,在下属面前以身作则,然后才能去管理他人,即“安人”。

(2)中国早期管理思想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
为基础的,其影响包括:
①这些思想不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推进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演进,而且广泛地影响着其他国家及其企业。

②深入挖掘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家和管理者的早期思想,古为今用,既有利于提高中国管理思想在整个世界管理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也有利于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变革与创新。

2如何认识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和“经济人”观点及其重要意义?
答: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经济人的观点,对系统的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劳动分工”和“经济人”的观点及其重要意义如下:
(1)劳动分工的观点
①劳动分工观点的内容
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
&分工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简单的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增进技能;
b.分工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通常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
c∙分工使劳动简化,从而可以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较简便的工作方法,促进工具的改革和新机器的发明。

②劳动分工观点的意义
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适应了当时社会对迅速扩大劳动分工、推进工业革命的客观要求。

(2)经济人观点
①经济人观点的内容
a.斯密认为,所有的经济现象都是由具有利己主义的“经济人”的活动所产生的:
b∙理性的“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追求的完全是个人利益,但是每个人的私人利益又受到他人利益的限制;
只有当他意识到给别人做事有利于自己的时候,他才肯去帮助别人;
d∙利益上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迫使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必须顾及其他人的利益,因此而产生了相互的共同利益,进而产生了社会利益。

社会正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

②经济人观点的意义
经济人观点不仅对企业管理而且对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1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具有什么意义?
答:(1)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工作效率和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匹配、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等五个方面。

①工作定额
泰勒为了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工作定额,进行了动作和时间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把工人的操作分解为基本动作,将每一个动作、每一道工序所使用的时间记录下来,去掉多余的动作和不必要的时间,得出必要的工作时间并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即完成该项工作所需要的标准时间,据此定出一个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

②标准化
泰勒认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用科学方法对工人的操作方法、工具、劳动和休息时间的搭配、机器的安排和作业环境的布置等进行分析,消除各种不合理的因素,把各种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形成最好的方法,这是管理当局的重要职责。

标准化是指要让工人在工作时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的工具、机器、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③能力与工作相匹配
泰勒认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人具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天赋和才能,一个人对完成某项工作可能是一流的,但对另一项工作就不一定合适。

只要工作对他合适而且他也愿意做这项工作,他就能够成为第一流的工人。

管理人员的责任就在于使工人的能力与工作相匹配,为每项工作找出最适合这项工作的人选,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用科学的操作方法来提高经过科学选择的“第一流的工人“,使他们严格按照最佳方法进行工作,激励他们尽最大努力去工作。

对那些体力和智力不适合做分配给他们的工作的人,应重新安排到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上去。

④差别计件工资制
泰勒发现,报酬制度不合理是引发工人“磨洋工”的重要原因。

在对原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等报酬制度的弊端进行剖析之后,泰勒提出了建立在科学工作定额基础上的刺激性差别计件工资制,即根据工人完成工作定额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工资率来计算其应得报酬。

如果工人没有完成定额,就按低于正常单价20%的标准计酬,即对其实行的工资率仅相当于正常工资率的80%;如果工人超额完成定额,则按高工资率付酬,为正常工资率的125%,不仅超额部分按高工资率计算,而且定额内部分也按此单价计酬。

⑤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泰勒主张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

经验工作方法,是指工人自己按照其经验和习惯来确定自己的工作方式,包括作业顺序、工具的选择等,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他们的操作方法与使用的工具是否合理,以及个人的熟练程度与努力程度。

科学
的工作方法,是指在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标准的操作方法,采用标准的工具、设备。

泰勒提出,应该明确划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所有的计划职能都由计划部门来承担,而执行职能则由部分工长和所有工人承担。

(2)科学管理理论的意义
①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最大贡献是提倡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

由于科学管理方法的逐步普及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促进了当时工厂管理的根本变革。

其意义是历史性的,科学管理是管理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它的提出也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开始形成。

②泰勒对科学百折不挠追求的勇气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

泰勒几乎将一生献给了科学管理事业,一直到晚年他还在宣传、推广他的科学管理。

泰勒科学管理的提出不仅是管理方法的革命,也是管理思想的革命,不仅在当时的社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对以后的管理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贡献是巨大的、历史性的。

4组织管理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具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1)组织管理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内容上、创立的背景上和研究的视角上。

①研究内容上:
a∙科学管理论论的内容是:
第一,工作定额:根据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标准时间,定出一个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
第二,标准化:让工人在工作时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的工具、机器、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第三,能力与工作相匹配:为每项工作找出最适合这项工作的人选,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用科学的操作方法来提高经过科学选择的“第一流的工人“,使他们严格按照最佳方法进行工作,激励他们尽最大努力去工作。

第四,差别计件工资制:根据工人完成工作定额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工资率来计算其应得报酬。

第五,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计划职能都由计划部门来承担,执行职能由部分工长和所有工人承担。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后,现场的工人只从事执行职能,且必须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方法、工具和指示从事实际操作。

b∙组织管理理论的内容包括:
第一,企业的六类经营活动: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和交换;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
和人员的安全保护;会计活动,指财产盘点、资产负债表制作、成本核算、统计等;
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也就是管理的五项职能。

第二,管理的十四条原则是:劳动分工原则;权力与责任对等原则;纪律严明原则;统一指挥原则;统一领导原则;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报酬合理原则;集
权与分权原则;等级链与跳板原则;秩序原则;公平原则;人员稳定原则;首创精神
原则;集体精神原则。

②研究的视角:
a.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的问题;
b.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

③创立的背景:
a∙泰勒在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工作期间,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落后的管理是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工人缺乏训练并“磨洋工”、劳资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

为了改进管理,他进行了大量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

b∙法约尔一直位居高层管理者职位,并在法国多种机构中从事过管理方面的调查和教学工作,所以,他关注的是所有管理者的活动,研究对象是企业整体及整个组织的管理问题,他的管理理论不仅适用于工商企业,而且适用于政府、教会、慈善机构、军事组织以及其他各种事业单位。

(2)组织管理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的相同点主要是:
①都是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组织的效益;
②都有劳动分工的思想。

泰勒提出能力与工作匹配,法约尔直接提出劳动分工原则;
③初步提出了管理的职能。

泰勒提出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项职能。

④提倡制度的约束。

泰勒认为工作必须实行标准化。

法约尔提出纪律严明原则。

⑤提出了有效激励的方法。

泰勒主张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法约尔提出报酬合理原则。

⑥意义相同,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管理思想的完善和发展。

5“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具有哪些特征和作用?
答:“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柏林大学教授马克斯・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