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牵引适应症
颈椎牵引的注意事项
![颈椎牵引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b6d90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c.png)
颈椎牵引的注意事项颈椎牵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颈椎病的物理疗法,通过施加适当的牵引力来减轻颈椎间盘压力,并促进颈椎的恢复和治愈。
然而,颈椎牵引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以下将详细介绍。
1. 适应症和禁忌症:颈椎牵引适用于较为轻度的颈椎病,如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关节突出或颈椎型头痛等。
但对于严重的颈椎病,如颈椎骨折、颈椎感染、颈椎肿瘤等,应禁止使用颈椎牵引。
2. 负重控制:使用颈椎牵引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负重,以避免对颈椎造成过大的牵引力。
一般来说,初始阶段的牵引负重为1-3公斤,逐渐增加到5-6公斤,但不推荐超过8公斤。
3. 牵引角度:牵引角度的选择也很重要。
较小的角度可以减少颈椎韧带张力和肌肉收缩,有助于缓解颈椎的压力。
一般来说,牵引角度应控制在10-30度之间,具体角度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4. 牵引时间和频率:牵引时间和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每次牵引的时间为15-30分钟,每天1-2次。
但应注意,长时间的连续牵引可能会对颈椎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控制牵引时间和频率。
5. 牵引方式:颈椎牵引可分为静态牵引和动态牵引两种方式。
静态牵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施加恒定的力量,动态牵引是通过改变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模拟日常生活中的颈椎活动。
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牵引方式。
6. 安全性和舒适度:在进行颈椎牵引时,安全性和舒适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应选择适合患者的牵引器械,并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感受和反应调整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7. 注意力和监测:在进行颈椎牵引时,医护人员需时刻关注患者的状况,并密切监测变化。
如出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牵引并就医处理。
此外,应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调整牵引参数和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总之,颈椎牵引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手段,在适用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的症状和疼痛。
颈椎牵引知识点总结
![颈椎牵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bb1f28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6.png)
颈椎牵引知识点总结颈椎牵引的适应症主要包括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颈椎痉挛、颈椎疼痛、颈椎神经根病变等,适合于这些疾病的患者进行。
在进行颈椎牵引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患者的适应症和确保牵引术的安全性。
颈椎牵引术的治疗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缓解颈椎疼痛、改善颈椎功能、促进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减轻颈椎神经根受压症状等。
在进行颈椎牵引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力度的控制、持续时间的安排、牵引方式的选择等,以确保牵引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颈椎牵引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颈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进行颈椎牵引术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操作技巧,以确保牵引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在接受牵引术的过程中也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进行颈椎牵引术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患者的适应症和确保牵引术的安全性。
对于有以下情况的患者,不宜进行颈椎牵引术:1.严重的颈椎损伤,如颈椎骨折、脱位等;2.颈椎恶性肿瘤;3.严重的颈椎关节炎;4.颈椎稳定性受到严重威胁;5.颈椎手术后的患者。
在进行颈椎牵引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适当的力度。
牵引力度应该适中,一般不宜超过患者体重的1/10,以免造成颈椎的额外损伤。
2.持续时间。
牵引的持续时间应该掌握在15-30分钟之间,一般不宜超过30分钟,以免造成颈椎的疲劳和不适。
3.牵引方式。
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动牵引、机械牵引、重力牵引等不同的牵引方式。
颈椎牵引术的操作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手动牵引。
由专业的医护人员通过双手施加适当的力度进行牵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牵引的力度和持续时间。
2.机械牵引。
通过专门的牵引装置进行颈椎牵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牵引的力度和持续时间。
3.重力牵引。
让患者自身的重力进行颈椎的牵引,可以通过调整牵引床的倾斜度来控制牵引的力度。
颈椎牵引原理
![颈椎牵引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917d6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c.png)
颈椎牵引原理颈椎牵引是一种适用于颈椎疾病的治疗方法,它通过牵引颈椎,改善颈椎的血液循环和代谢,达到缓解疼痛、改善神经功能和促进恢复的目的。
颈椎牵引原理包括牵引力的大小、牵引的时间、牵引的方式等方面,本文将就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一、牵引力的大小颈椎牵引的牵引力大小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
牵引力太小不能起到效果,牵引力太大则会引起坏处。
一般来说,颈椎牵引的牵引力大小在10%~15%的头部重量之间较为合适。
过大的牵引力会引起颈椎肌肉痉挛、过度伸展等不良反应,过小的牵引力则无法牵拉到颈椎,无法起到治疗作用。
二、牵引的时间颈椎牵引的时间也对治疗效果有影响。
一般来说,颈椎牵引的时间应为20~30分钟,每日1~2次,每次间隔至少2小时,连续1~2周。
时间过短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时间过长则会引起颈椎神经根和血管等组织的损伤,产生反效果。
三、牵引的方式颈椎牵引的方式主要分为手动牵引和机械牵引两种。
手动牵引:由医师或护士手动进行,适应于颈椎病程轻、症状较轻、肌肉松弛者。
手动牵引要注意动作轻缓、稳定、柔和,避免发生突然的颈椎旋转、侧屈、前屈、后仰等动作,以免造成患者的不适甚至加重病情。
机械牵引:运用设备进行牵引。
机械牵引主要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牵引两种,其中移动式牵引又称为间歇式牵引或脉冲式牵引。
机械牵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且力度比手动牵引更加均匀和准确,能够更好地刺激颈椎神经根和血管,进而改善血液循环和代谢。
四、注意事项1. 病情诊断准确:颈椎牵引不适用于所有的颈椎疾病,病情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如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均可以采用颈椎牵引,但是颈椎骨折、颈椎肿瘤等情况不适用颈椎牵引。
2. 选择合适的牵引方法:手动牵引和机械牵引各有优劣,应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和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牵引方法。
3. 观察病情变化:颈椎牵引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反应,若发现不适、剧烈疼痛、头晕、恶心等情况应及时停止牵引治疗。
颈椎牵引实验报告
![颈椎牵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0b045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b.png)
一、实验目的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颈椎牵引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颈椎牵引对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30名颈椎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18名,女性12名,年龄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且无其他严重疾病。
2. 实验分组将3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
实验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3. 实验方法(1)实验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具体方法如下:① 牵引方式:采用枕颌布带牵引法,坐位牵引。
② 牵引角度:根据病变部位,采用颈前屈15-20度成角牵引。
③ 牵引重量:从体重的1/10开始,逐渐增加,每次牵引重量为2-3kg。
④ 牵引时间:每次牵引20分钟,每天牵引2-3次,每周5天。
⑤ 治疗周期:共治疗4周。
(2)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消炎镇痛药、肌肉松弛药等,具体药物及用法遵医嘱。
4. 实验指标(1)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2)颈椎功能评分: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对患者的颈椎功能进行评估。
(3)影像学检查:采用颈椎X光片或MRI检查,观察颈椎病变情况。
三、实验结果1. 疼痛评分实验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6.2±1.5)和(2.3±0.8),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5.8±1.6)和(3.5±1.2)。
实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 颈椎功能评分实验组治疗前后NDI评分分别为(30.2±6.8)和(14.5±3.2),对照组治疗前后NDI评分分别为(29.5±7.2)和(20.8±4.5)。
实验组颈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颈椎牵引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颈椎牵引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c1366d5b8f67c1cfbd6b833.png)
颈椎牵引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1、定义应用牵引器械或徒手牵引力治疗颈椎疾病的方法称为颈椎牵引治疗技术。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神经根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症状较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寰枢椎半脱位无手术指征者,斜方肌筋膜炎急性发作期。
(2)禁忌证:年迈体弱、全身状态不佳者,有脊髓受压症状的颈椎病,颈椎骨质有破坏者,如怀疑有结核、肿瘤等骨质破坏和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颈椎骨折脱位者,心肺功能差及精神不正常者。
3、设备与用具颈椎牵引椅、简易牵引带和牵引支架。
4、操作方法与步骤颈椎病的牵引方式一般采用坐位牵引,仰卧位牵引适合寰枢椎半脱位或颈椎骨折的患者。
(1)体位:一般采用坐位牵引,牵引带分别托住下颌和后枕部。
(2)角度:根据颈椎病变部位及颈椎曲度选择,可以采取中立位、前屈位或后伸位,其中中立位和前屈位比较常用。
使用时应根据颈椎病的类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及其病变的节段决定牵引的前屈角度。
上位颈椎疾患采用中立位,下位颈椎疾患多采用前屈位牵引,角度10°~30°,椎动脉型和较轻的脊髓型颈椎病采用中立位牵引。
(3)时间:颈椎牵引的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时间太短达不到牵引的力学效果,时间过长容易产生头痛、头麻、下颌关节疼痛、心悸、胸闷、恶心等不良反应。
一般牵引重量愈大,牵引时间应愈短。
带有间歇牵引的牵引设备,牵引时间可稍长些,一般不超过40分钟。
治疗每日1~2次,10~14次为1个疗程。
(4)重量:一般以体重的8~10%开始牵引。
根据患者体质及颈部肌肉发达情况逐步增加牵引重量,通常每3~5天增加1kg。
如症状有改善,可维持此重量,如果没有改善,可适当增加,最大可达10~12kg。
5、注意事项(1)牵引中应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体位、重量及时间,开始时可以是小重量、短时间,逐渐增加重量和延长时间。
(2)坐位牵引结束时,缓慢解除牵引力后取下牵引带,患者静坐片刻后,再站起离开。
牵引疗法操作常规
![牵引疗法操作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174520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4.png)
牵引疗法操作常规牵引疗法牵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对某些肢体,腰部或颈部急性、慢性损伤,肌肉痉挛与挛缩、骨折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及畸形等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牵引种类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皮肤牵引、布托牵引和骨牵引种。
在康复中,主要应用布托牵引疗法,治疗颈椎及腰椎的损伤和病变。
一、颈椎牵引疗法【适应证】1.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对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及颈型更为有效。
2.无移位的颈椎骨折。
3.颈椎小关节半脱位、错位。
4.颈椎间盘突出、膨出。
5.颈肌纤维织炎。
6.落枕。
7.脊髓型颈椎病早期颈椎管矢状不小于12mm者。
【禁忌证】颈椎肿瘤、肺尖部肿瘤、恶液质、结核、严重的心脑血管病、颈椎滑移严重者、对牵引不能耐受者。
【操作程序】1.常用的是颌枕布带牵引。
2.可取卧位或坐位两种方法牵引。
(1)卧位:一般认为在卧位下牵引,机体全身肌肉容易放松,牵引效果较好,对年老、体弱及颈椎病椎动脉缺血型较合适应用,但卧位时配合应用其他治疗则有一定限制,且占场地面积较大。
1)患者取平卧位,头高脚低,将枕颌布带套人患者头部后枕及下颏部,床头置一牵引架,附有滑轮将布托系在牵引绳上,通过滑轮,系上所需重锤或沙袋进行牵引。
2)牵引重量一般以3~4kg开始,根据体质、颈肌发达程度逐步增加牵引重量,通常可达到体重的1/12~1/8。
①长时间持续牵引:牵引重量可略减轻,每牵引2h后可休息15min再继续牵引,一般在牵引2~3d后,症状开始缓解,继续牵引直至症状消失。
若需24h持续牵引者,则牵引重量以2kg为宜,并根据患者病情、反应随时调整。
②间断性牵引:重量可达5~15kg,以患者的耐受量而调整,每日1~2次,每次0.5~1h。
(2)坐位:在临床上,常用的是坐位颌枕布带牵引。
坐位牵引占地较小,但牵引时间过长,常可使患者不能耐受。
坐位位置有挪动时,易产生牵引重量不均匀及不稳定。
①牵引时,患者取端坐位,颈部套入颌枕布带,用绳穿过吊在头顶上支柱的滑轮,牵引重量一般由3~4kg开始,逐步增加至5~15kg。
颈椎角度牵引及其相关注意事项
![颈椎角度牵引及其相关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82f607f7fd5360cba1adb98.png)
颈椎角度牵引及其相关注意事项一、颈椎角度牵引的作用1、牵引制动休息;2、纠正颈椎小关节错缝、牵引复位;3、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4、扩大椎间隙或椎间孔,减轻神经受压;5、纠正颈椎曲度或序列异常;6、改变突出物与受累神经的位置关系,加速水肿、炎症的消退;7、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使其部分回缩变小。
二、颈椎牵引的主要方法(为前两种)1、坐位或站立位牵引:多用于门诊治疗,适用于病情较轻者,无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或是疼痛剧烈,不能平卧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该牵引方法方便、简单;但其不足之处,是体位难以维持,角度不易把握,牵引时间较短,舒适度相对欠佳。
2、卧位牵引:即现在常用的床头架牵引。
该牵引适用于大多数颈椎病患者,体位较为舒适,易于被患者接受,特别是头晕严重的椎动脉型患者,另也可方便其他治疗的同时进行,如静脉输液等;3、其他:如徒手牵引、气囊式牵引法、“龙抬头”式牵引等。
三、颈椎角度牵引的四大关键因素1、牵引角度:一般是上颈段(C1-2)为水平位或前屈5度左右;中颈段(C3-5)为前屈5-15度;下颈段(C6-7)为前屈15-30度。
另有特殊的需区别对待如颈曲反弓的,则需要分步牵引,开始需顺势牵引,继而水平位牵引,再之行背伸位牵引。
再如颈椎有失稳的,则需根据功能位片,来确定牵引的角度等。
另脊髓型颈椎病者若需牵引,则行水平位小重量(2-4kg)牵引为好等。
2、牵引时间:坐位牵引一般为20-30分钟;但卧位牵引时间以40+10分钟为宜。
另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重量较大、时间较长,故其牵引时间要求小重量维持一段时间(10-30分钟)后方可去除牵引,不宜牵引时间一到,立即就将牵引重量全部去除,否则很可能给患者造成不适或加重病情。
3、牵引重量:原则要求从小重量(3-4kg)开始,根据具体情况,适度增减牵引重量。
一般要求是:(1)从体重而言为:1/18—1/10患者体重;(2)就年龄来看为:小于7岁:2kg;7—10岁:3kg;10—14岁:4kg;14—60岁:4-6kg。
牵引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效应与相关因素的探讨
![牵引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效应与相关因素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ff73f3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c.png)
牵引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效应与相关因素的探讨牵引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效应与相关因素的探讨引言: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群中发病率逐年上升。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头痛、肩背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牵引疗法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康复治疗中。
本文将就牵引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效应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一、牵引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效应牵引疗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颈椎进行适当的牵引,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颈部疼痛、松解颈椎关节、放松肌肉,促使椎间盘复位,增加颈椎的运动范围。
研究表明,牵引疗法能有效减轻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感,提高颈椎的功能状态,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牵引疗法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1.非手术治疗:牵引疗法适用于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尤其是对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颈椎病患者最为有效。
2.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痛,牵引疗法有助于缓解神经根痛症状。
禁忌症:1.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症:由于骨骼强度较低,牵引疗法容易导致进一步的骨折风险增加。
2.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由于牵引疗法对心肺功能有一定的负担,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患者不宜使用牵引疗法。
三、牵引疗法的治疗方式与常见并发症治疗方式:1.手动牵引:医生或物理治疗师通过手法操作,对颈椎进行牵引,可调节牵引力量和角度,更加精确地治疗。
2.机械牵引:通过牵引设备对颈椎进行牵引,可以控制牵引力量和角度,更加稳定。
常见并发症:1.患者不适感:部分患者在牵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颈部不适感,如颈部酸痛、紧张等,但绝大多数是暂时性的,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影响。
2.颈椎骨折:部分颈椎病患者存在骨质疏松等因素,过度牵引可能导致颈椎骨折,因此在进行牵引疗法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
四、牵引疗法治疗的注意事项与效果评估注意事项:1.牵引力量:在牵引过程中,力量的大小需要医生或物理治疗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过强的牵引力量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颈椎牵引操作规程
![颈椎牵引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3529d3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a.png)
颈椎牵引操作规程
【适应症】
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病、颈椎综合症。
【禁忌症】
颈椎结核、肿瘤、椎管狭窄高龄且骨质疏松者。
【操作】
(一)向患者说明牵引要领及注意事项。
(二)位取坐位或仰卧位,将衣领解开取下眼镜、活动假牙,颈间肌肉放松。
(三)将牵引带系好。
(四)牵引方向是颈椎前屈10・20度。
(五)牵引重量从4kg开始,逐渐加量,无不适时可加至10-15kg o
(六)牵引时间15分钟一日1次。
(七)电动牵引有持续牵引和间隙牵引,重量、时间均可自动调节。
(八)牵引结束时,逐渐减少牵引力,取下牵引带,稍休息后离去。
【注意事项】
(一)牵引中有头晕等不良反应时应中止牵引,平卧休息。
(二)牵引时有牙痛者,在上下齿间咬上一块小纱布。
(三)牵引中患者躯干应靠在椅背上,以免改变牵引角度。
颈椎牵引治疗技术
![颈椎牵引治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5fd4a31bb68a98271fefa38.png)
阆中市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张勇
一、颈椎牵引的适应症和禁忌证:
• 1、适应症:颈部肌肉痉挛、颈椎退行性椎间盘疾病、颈椎椎间 盘突(膨) 出、颈脊神经根刺激或压迫、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炎、 椎间关节囊炎和颈椎前后纵韧带病变。
• 2、禁忌症:如肿瘤、结核、严重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 严重颈椎失稳、椎体骨折、颈椎病术后、脊髓压迫症(脊髓性颈 椎病是否牵引有争议)急性损伤或炎症在首次治疗后症状加重、 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等。
•
提示还存在神经生理效应的依据。这种生理效应可进 一步促进肌肉放松和缓解疼痛。
1、颈椎椎间隙的增大
• 牵引重量9.08~11.35kg时颈椎的生理前凸开始变直,20.43kg时椎 间隙增大值达到最大。在牵引中椎间隙增大值最大的节段通常为 C6~C7,其次为C4~C5。上颈段不如下颈段那样容易分离。椎间隙 分离最大部位位于后部,且随着屈曲的角度增大而加大。椎间隙 增大效应通常发生在牵引的最初几分钟,并不随着牵引的时间延 长而进一步增大。有研究证实11.19kg的牵引力作用7秒即可使颈 椎椎体后部出现分离,并且在牵引停止后不久这种生理效应就基 本消失。间歇牵引所产生的分离效应是同样牵引重量持续牵引的 2倍。
二、颈椎牵引生理效应:
机械性拉长,使椎间隙增大
生理效应 影响因素
肌肉放松
生理 效应
缓解疼痛
关节突关节 等椎体小关节
的松动
神经生理效应
神经生理效应
• 徒手颈椎牵引可降低自主活动,可改善运动功能;对 α运动神经元库刺激性的抑制影响了脊髓疼痛信息的
传递,缓解了肌肉痉挛和疼痛的恶性循环
• A、颈椎的位置 屈曲24度是保持牵引时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而不 出现反弓的最大角度。一般不提倡后伸位牵引,因为这种情况不 仅不产生椎间隙增大,而且还使椎间关节面间隙增大而椎间隙减 少,这极有可能增加椎节不稳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患者发 生意外的危险性。但屈曲位颈椎牵引不适用寰-枕关节和寰-枢关 节,欲在这一水平获得椎间隙分离的最佳角度是使正常颈椎前凸 保留的中立位或0度位。
颈椎病的牵引疗法颈椎病的牵引治疗方法和适应症
![颈椎病的牵引疗法颈椎病的牵引治疗方法和适应症](https://img.taocdn.com/s3/m/0d0b40e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6.png)
颈椎病的牵引疗法颈椎病的牵引治疗方法和适应症进行颈椎病牵引疗法治疗时要遵循“从轻到重、循序渐进、不断观察、适时调整”的治疗原则进行并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避免出现意外。
小编整理了颈椎病的牵引治疗方法和适应症,欢迎阅读!颈椎病的牵引治疗方法颈椎牵引疗法是颈椎病较为有效并且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此疗法适用于大多数的颈椎病患者,对早期病例更为有效,也可适用于颈项肌肉劳损的保健治疗,但不适用于颈椎椎管狭窄或并发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者的脊髓型颈椎病人。
牵引是通过外力或者人体自身的重力将颈椎椎体之间的间隙通过牵引而增宽,同时限制颈椎的活动,这样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消退,有利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从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
增加椎间隙和椎间孔的高度,恢复正常椎体的排列,使神经根、脊髓及交感神经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解,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张;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缓解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压力,并有利于已经向外突出的纤维环组织消肿。
家庭自我牵引在家庭中进行颈椎牵引是既方便又可行的好办法。
用两条小方毛巾缝一个前后两片的牵引头套或使用枕颌布带,以吊带把牵引头套或枕颌布带悬挂在牵引架上,注意在牵引头套或者枕颌牵引带内最好垫上一层柔软的毛巾,以免刺激颌面部皮肤。
牵引架可以用木制衣架或其他铁架改制而成,牵引架的上端用结实的尼龙绳连接沙袋或砖等重物,并使尼龙绳通过一个固定在高处的滑轮。
一块普通砖的重量约2.5千克,可以根据不同牵引的要求,选用不同的重量。
安装就绪后,就可以进行坐位牵引了。
把牵引头套的前后两片分别套在下颌和枕部,使牵引力沿着颈椎椎轴方向牵拉。
坐的椅子应稍向后一些,使牵引架上的绳子与垂直线成10°至30°。
除坐位牵引外,也可以在床头设牵引架,于卧位情况下做持续牵引,牵引的方向和重量大致与前面所述的相同。
病人卧床持续牵引时,应当把床头用砖头或其他物品垫高10~15厘米,运用病人自身的体重做反向对抗牵引。
牵引疗法名词解释
![牵引疗法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b06792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c.png)
牵引疗法名词解释导论牵引疗法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施加外部力量来改善人体骨骼、肌肉和软组织的功能和结构。
这一疗法通常用于解决脊椎相关疾病和损伤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本文将深入探讨牵引疗法的定义、机制、类型、治疗效果以及适用范围。
一、牵引疗法的定义牵引疗法,又称牵引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施加外部力量来拉长或分离骨骼、肌肉和软组织,以减轻压力和改善结构和功能。
牵引疗法可以应用于颈椎、腰椎和其他部位的脊椎疾病。
二、牵引疗法的机制牵引疗法主要通过施加外部力量改变机体的力学状态,从而实现治疗效果。
具体机制如下:1. 骨骼分离牵引疗法可以通过施加足够的拉力来分离骨骼,从而减轻关节压力。
这对于椎间盘突出等脊椎疾病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2. 肌肉松弛通过牵引疗法,可以拉长肌肉,从而减轻肌肉的紧张和痉挛。
牵引能够释放压迫肌肉或神经的张力,从而缓解疼痛和不适。
3. 减轻压力牵引疗法可以消除压力因素,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通过拉伸和分离组织,可以减少神经和软组织的压力,改善血液循环,并促进组织修复。
三、牵引疗法的类型牵引疗法可以根据施力方式和治疗位置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牵引疗法类型:1. 手动牵引手动牵引是一种由医生或疗法师通过手动操作施加外部力量的牵引疗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颈椎疾病的治疗,包括颈椎间盘突出和颈椎关节紊乱等。
2. 机械牵引机械牵引是利用专门的设备施加外部力量的牵引疗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腰椎疾病的治疗,包括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等。
3. 水牵引水牵引是在水中进行的一种特殊牵引疗法。
患者被放置在水中,并利用水的浮力来减轻压力和提供支撑。
水牵引常用于治疗脊椎损伤和疼痛。
四、牵引疗法的治疗效果牵引疗法在治疗脊椎相关疾病和损伤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牵引疗法的治疗效果:1. 缓解疼痛牵引疗法可以通过减轻神经和软组织的压力,缓解疼痛和不适。
患者往往会感受到明显的疼痛缓解和舒适感。
2. 恢复功能通过拉伸和分离骨骼、肌肉和软组织,牵引疗法有助于改善结构和功能。
颈椎牵引参数
![颈椎牵引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efadaef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f.png)
颈椎牵引参数一、引言颈椎作为人体重要的支撑结构,承受着头部的重量和各种外力的作用。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者不良姿势,会导致颈椎疲劳、僵硬、疼痛等问题。
而颈椎牵引作为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
本文将主要介绍颈椎牵引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二、颈椎牵引参数及其定义1. 颈椎牵引参数颈椎牵引参数是指在进行颈部牵引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因素,包括牵引力度、时间、频率和角度等。
2. 牵引力度牵引力度是指施加于颈部的拉伸力大小,通常使用公斤(kg)或者牛顿(N)来表示。
根据不同情况,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
3. 牵引时间牵引时间是指进行颈部拉伸治疗的时间长度,通常以分钟(min)为单位。
根据不同情况,可分为3-5分钟、10-15分钟和20-30分钟等多个时间段。
4. 牵引频率牵引频率是指进行颈部拉伸治疗的次数,通常以每周的次数为单位。
根据不同情况,可分为1次/周、2次/周和3次/周等多个频率。
5. 牵引角度牵引角度是指颈部与身体的夹角大小,通常以度(°)为单位。
根据不同情况,可分为0°、15°和30°等多个角度。
三、影响颈椎牵引参数的因素1. 年龄年龄是影响颈椎牵引参数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骨质密度下降,软组织弹性降低,肌肉力量减弱等因素会导致牵引力度、时间和频率等参数需要适当调整。
2. 疾病类型不同的疾病类型对颈椎牵引参数也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对于颈椎间盘突出或者神经根型颈椎病变等需要较大力度和较长时间进行拉伸治疗;而对于颈椎肌肉劳损或者僵硬等则需要较小力度和较短时间进行拉伸治疗。
3. 牵引设备不同的牵引设备也会对颈椎牵引参数产生影响。
例如传统的手动牵引和机械牵引等方式,需要根据不同的设备调整相应的参数。
4. 患者体重患者体重也是影响颈椎牵引参数的因素之一。
较重的患者需要施加较大力度进行拉伸治疗,而较轻的患者则需要适当减少拉伸力度。
5. 治疗目标不同的治疗目标也会对颈椎牵引参数产生影响。
颈椎牵引器标准
![颈椎牵引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b38595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9.png)
颈椎牵引器标准
颈椎牵引器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最大牵引距离:一般来说,最大牵引距离在70mm左右。
2. 牵引角度:牵引角度一般可分为前倾0°~15°,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节。
3. 牵引力工作范围:一般在0~300N之间,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节。
4. 结构组成:颈椎牵引器由ABS工程塑料及所附软垫由合成革、呢绒带制成。
牵引器由调节螺栓、牵引带、升降旋纽、升降拉杆、立柱、肩托、上下固定带、枕托、下颌托等组成。
5. 适应症:颈椎牵引器主要用于治疗颈椎病,特别是神经根型颈椎病。
6. 执行标准:颈椎牵引器的执行标准一般为YZB/冀,批准文号一般为冀食
药监械(准)字2012第号。
7. 使用方法:在转动手柄逐渐增加牵引力的过程中,用左右手大拇指按压设定的弹片,当该弹片发生弯曲时,说明已达到该弹片所能提供的最大牵引力,停止转动手柄,保持牵引状态15-30分钟。
解除牵引,双手同时向身体外
侧转动手柄,使升降管下降至最低点。
8. 注意事项:初用者应从选用最窄的弹片开始,1~2周增加一个弹片级别。
牵引后颈椎部位应感到轻松、舒适,如牵引后有不适感,应退回到前一个弹片级别。
请注意,具体标准可能因产品型号和品牌而有所不同。
在选择和使用颈椎牵引器时,请遵循产品说明书和医生建议。
颈椎牵引试题及答案
![颈椎牵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20d71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d.png)
颈椎牵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颈椎牵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缓解肌肉紧张B. 矫正颈椎曲度C. 促进血液循环D. 以上都是2. 颈椎牵引治疗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A. 颈椎骨折B. 颈椎病急性期C. 颈椎不稳定D. 颈椎病慢性期3. 进行颈椎牵引时,正确的体位应该是:A. 仰卧位B. 俯卧位C. 侧卧位D. 随意体位4. 颈椎牵引的牵引力大小通常控制在:A. 5-10kgB. 10-15kgC. 15-20kgD. 20-25kg5. 颈椎牵引治疗的持续时间一般为:A. 5-10分钟B. 10-15分钟C. 15-20分钟D. 20-30分钟二、多选题6. 颈椎牵引治疗的适应症包括:A. 颈椎间盘突出B. 颈椎管狭窄C. 颈椎骨折D. 颈椎病引起的头晕7. 颈椎牵引治疗的禁忌症包括:A. 颈椎严重畸形B. 颈椎感染C. 颈椎手术史D. 严重心脏病8. 颈椎牵引治疗时应注意的事项包括:A. 保持呼吸顺畅B. 避免颈部过度扭曲C. 牵引力不宜过大D. 牵引时间不宜过长三、判断题9. 颈椎牵引治疗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
()10. 颈椎牵引治疗适用于所有颈椎病患者。
()四、简答题11. 简述颈椎牵引治疗的基本原理。
五、案例分析题12. 患者,男性,45岁,因颈椎病导致颈部疼痛,医生建议进行颈椎牵引治疗。
请分析颈椎牵引治疗的可能效果及注意事项。
答案:一、1.D 2.D 3.A 4.B 5.C二、6. A, D 7. A, B, C 8. A, B, C, D三、9. × 10. ×四、颈椎牵引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牵引力作用于颈椎,使颈椎间隙增大,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五、颈椎牵引治疗可能缓解患者的颈部疼痛,改善颈椎功能。
注意事项包括:确保牵引力适宜,避免过大导致颈部损伤;牵引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肌肉疲劳;治疗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牵引并咨询医生。
颈椎牵引器的使用流程解
![颈椎牵引器的使用流程解](https://img.taocdn.com/s3/m/dbbea75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d.png)
颈椎牵引器的使用流程解1. 引言颈椎牵引器是一种常见的辅助治疗颈椎病的设备,通过拉伸颈椎,缓解颈椎疲劳和压力,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本文将介绍颈椎牵引器的使用流程。
2. 颈椎牵引器的选择在选择颈椎牵引器之前,应首先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并了解自己的颈椎问题类型。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颈椎牵引器,常见的类型有充气式、固定式和可调节式等。
3. 使用前的准备在使用颈椎牵引器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清洁并消毒颈部皮肤,确保安全和卫生。
•检查颈椎牵引器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松动或破损等情况。
4. 正确的使用方法正确的使用颈椎牵引器是确保疗效的关键,以下是正确的使用方法:1.调整颈椎牵引器的高度和宽度,使其适应个人颈部尺寸。
2.将颈椎牵引器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确保其稳定性。
3.根据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设置合适的牵引力度。
4.缓慢开始牵引,逐渐增加力度,但不要超过个人的耐受范围。
5.牵引的时间一般为15到30分钟,每天使用1到2次,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频率和时间。
6.牵引过程中,保持舒适的姿势,避免用力过猛或扭动颈部,以免造成损伤。
7.牵引结束后,缓慢松开牵引器,让颈部恢复自然状态。
8.使用完毕后,将颈椎牵引器进行清洁和储存,保持干燥和整洁。
5. 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在使用颈椎牵引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和禁忌症:•请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颈椎牵引器。
•适应症: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颈椎滑脱等颈椎病症状。
•禁忌症:颈椎骨折、严重颈椎狭窄、颈椎脱位、肿瘤等情况下禁止使用颈椎牵引器。
•在使用颈椎牵引器过程中,如出现头晕、呕吐、恶心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6. 使用效果和注意事项使用颈椎牵引器可能会取得以下效果:•缓解颈椎疲劳和压力,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促进颈椎间盘的营养供给,加快康复和恢复过程。
在使用颈椎牵引器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如有不适症状或恶化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颈椎牵引仪之适应症和禁忌症
![颈椎牵引仪之适应症和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106cbacd192e45361166f53e.png)
颈椎牵引仪之符合症战禁忌症之阳早格格创做
一、符合症:
1.神经根型颈椎病:尤更加适用果椎节没有稳制成脊神
经根刺激症状者;果髓核超过或者脱出引起脊神经根受压者.
2.脊髓型颈椎病:适用于果椎节没有稳或者髓核超过等
制成脊髓前圆沟动脉受压;
3.椎动脉型颈椎病:对于勾椎闭节没有稳,或者陪随骨
量删死所致的椎动脉供血缺累的患者.
4.颈型颈椎病:颈肩部肌肉很紧,简单疲倦,肌肉酸痛
等.
二、禁忌症:
1.年老体强、齐身状态短安者;
2.颈椎骨量有损害者;
3.颈椎骨合脱位者;
4.拟真施脚术者;
5.枕-颈或者寰-枢椎没有稳者;
6.齐身慢性炎症患者;
7.牵引后有大概加沉症状者.。
颈椎牵引仪之适应症和禁忌症
![颈椎牵引仪之适应症和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91238dc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a.png)
精品文档
. 颈椎牵引仪之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症:
1.神经根型颈椎病:尤尤其适用因椎节不稳造成脊神经根刺
激病症者;因髓核突出或脱出引起脊神经根受压者。
2.脊髓型颈椎病:适用于因椎节不稳或髓核突出等造成脊髓
前方沟动脉受压;
3.椎动脉型颈椎病:对勾椎关节不稳,或伴有骨质增生所致
的椎动脉供血缺乏的患者。
4.颈型颈椎病:颈肩部肌肉很紧,容易疲劳,肌肉酸痛等。
二、禁忌症:
1.年老体弱、全身状态不佳者;
2.颈椎骨质有破坏者;
3.颈椎骨折脱位者;
4.拟实施手术者;
5.枕-颈或寰-枢椎不稳者;
6.全身急性炎症患者;
7.牵引后有可能加重病症者。
颈椎病牵引治疗方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颈椎病牵引治疗方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f71a7e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4.png)
颈椎病牵引治疗方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当前时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常常忙于工作、学习,因为不正确的坐姿及工作方式,都会对颈椎造成伤害,近年来,颈椎病逐渐年轻化,并且每年的发病率都在逐年增高,颈椎病已经成为困扰当代人们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治疗颈椎病会根据病情的轻重,治疗方法也有很多种,今天让我们一同了解一下牵引方法治疗颈椎病有哪些注意事项!颈椎牵引治疗是治疗颈椎病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主要适合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对改善患有颈椎病早期症状患者,治疗效果最有效果。
1.颈椎牵引的作用要知道1.做颈椎牵引治疗时,主要目的是限制颈椎活动,这样可以减退或者是减轻组织充血、水肿的程度,缓解颈椎病症状。
2.还能够有效的解除颈部肌肉的紧张和痉挛,从而减轻颈部肌肉组织对颈椎间盘的压力。
3.颈椎在牵引力作用下,椎间隙和椎间孔之间的距离会增大,能够减轻颈椎对神经根所承受的压迫和刺激,也能够松懈神经根和周围组织之间的黏连。
4.颈椎在牵引过程中,可以使处于扭曲颈椎突间的椎动脉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从而减少椎动脉的痉挛。
5.在颈椎牵引时,有利于椎间关节紊乱时候,被卡顿的关节滑膜组织之间的恢复。
1.颈椎牵引的角度选择好1.X片显示颈椎曲度消失时,可以采用垂直或者是曲度牵引。
2.如果颈椎呈反弓状态的时候,采用垂直或者是后伸位牵拉、曲度牵拉。
3.中立位牵引、前屈位牵引,轴向力量会集中作用于椎间盘以及椎间盘后缘,能够有效缓解椎间盘对周围组织压力的挤压。
4.后伸位牵引力量主要作用在后侧小关节,能够调整小关节,解除关节滑膜嵌顿,有效的缓解椎间盘对周围组织的挤压。
5.牵引角度利用动态成角牵引治疗颈椎病要比单纯的单一角度效果更好,在相同条件有效牵引力作用下,颈椎会因为牵引的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颈椎移位,牵引的角度呈屈曲位0°和30°时,颈椎的椎前后间隙都可以牵开,如果是处于后伸15°时,能够最大程度的牵开椎间孔,处于后伸位牵引时,牵引力可以直接作用于颈椎,不会导致损伤颈部肌肉和韧带,对维持颈椎弧度和调节锥孔内外平衡最为合适。
牵引治疗
![牵引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71b441777232f60ddcca1bc.png)
牵引治疗一.颈牵适用于各种类型颈椎病,尤其是神经根型,对椎动脉型、年老病程长者和脊髓型疗效有时不确定,有时有加重其症状的可能性。
1.牵引体位可取坐位或卧位2.牵引角度可采取中立位、前屈位或后伸位。
◆N根型多采用前屈位牵引(15°~25°),椎A型和脊髓型(硬膜囊受压或脊髓轻度受压)多采用中立位(0°)。
◆上颈段病变C1-4采用0°位牵引;C5-6病变时,牵引角度为15º;C6-7病变时,牵引角度为20º;C7—T1时,牵引角度为25º;◆对生理弧度消失甚至出现反弓的患者可采用后伸0°~15º位牵引。
3.牵引重量一般以体重的8%~10%开始牵引,通常每3—5天增加1㎏。
若有改善可维持此重量,没改善可继续增加,最大可达10—12㎏。
4.牵引时间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
每日1~2次,每周3~5次,10~14次为一个疗程,持续4~6周。
5.牵引方式分为持续与间歇牵引2种方式。
间歇牵引中牵引与放松时间比为3:1。
6.注意事项◆牵引中根据患者反应及时调整体位、重量及时间。
◆坐位牵引结束时,先取下牵引套,静坐片刻,再缓慢转动颈部,然后站起来。
◆若牵引中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或症状加重,应停止,并进行相应处理。
二.腰牵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脊柱小关节紊乱、良性的慢性下腰痛。
1.牵引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当腰椎上段病变时,可采用直腿平卧牵引;下段病变时,可采用屈髋、屈膝90度牵引,此体位可更充分地放松腰部肌肉,使腰椎正常生理前屈变平,椎体后部结构更易于受牵引力作用而延伸。
2.牵引重量初始一般不低于自身体重60%,通常每3~5天增加2~4㎏,增至体重的100%。
3.牵引时间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次,10~14次为一个疗程,持续4~6周。
4.牵引方式(1)持续牵引:多适用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关节紊乱或急性腰痛者。
(2)间歇性牵引5.注意事项◆经过5~6次的牵引,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应停止牵引治疗,重新评定患者或改换其他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牵引适应症
⑴神经根型颈椎病:尤其适用因椎节不稳造成脊神经根刺激症状者;因髓核突出或脱出引起脊神经根受压者;根性症状波动较大者。
⑵脊髓型颈椎病:适用于由于椎节不稳或因髓核突出等造成脊髓前方沟动脉受压所致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由于此类型的患者在牵引时易发生意外,因此要求有经验的医生负责实施牵引,并密切观察锥体束征的变化,一旦病情恶化则应立即终止牵引。
⑶椎动脉型颈椎病:对钩椎关节不稳,或伴有骨质增生所致的椎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疗效较佳。
⑷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休息等一般疗法就可获效,颈椎牵引可酌情用于症状持续不消的患者。
禁忌证
①年迈体弱、全身状态不佳者
此类病人在牵引时易于发生意外,宜慎用。
尤其颈椎严重退行性改变,骨桥形成的患者。
对年龄超过50岁,病程较久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使用牵引疗法可能会加重病情,故不宜使用。
②颈椎骨质有破坏者
为防止发生意外,此类病例应于牵引前常规拍摄颈椎正、侧位线片,以排除结核、肿瘤等骨质破坏和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③颈椎骨折脱位者
颈椎牵引易引起颈椎骨折脱位或加重因颈椎骨折脱位引起的瘫痪,禁用。
④拟施行手术者
此类病例多伴有明显的致压物,不仅在牵引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且大重量牵引后易引起颈椎椎旁肌群及韧带的松弛,以致在手术后造成内固定物或植入骨块的滑脱。
⑤枕颈或寰枢椎不稳者
⑦其他
凡牵引后有可能加重症状者,如落枕、颈部扭伤、心血管疾病、椎管严重狭窄及精神不正常者慎用,以防病情加重或发生意外。
颈椎牵引禁忌证
腰椎牵引禁忌症
①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双下肢疼痛、麻木,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及鞍区麻木者。
(如下胸腰段脊髓受压、马尾神经综合征等)②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峡部不连或伴有滑脱者。
的患者,不宜用牵引治疗,因牵引可使这些疾病蔓延扩散;
控制的高血压病)
⑤经确诊后可以进行牵引治疗,但牵引后即感症状加重,疼痛剧烈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