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县实验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 2 蚕姑娘教案2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2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这句话把比作,“它"是指。五、书写指导
1.出示“指、针、碰、积、助、特”,引导学生观察结构、高低关系。
2。师范写“碰、助”,生书空。
3。学生练习,师巡查、点评、展示。4。白天的“向导”是,黑夜里的“指路灯"是。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利用字词卡片,指读字词。一名学生任读一词,其他学生书写。
四、书写指导
1。认读生字,自主分析。
2。交流写字要领,教师相机指导。
3.重点指导:
导:横画要长,上部竖弯钩要写得扁长。
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教学ຫໍສະໝຸດ 书]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先用故事导入并留疑,让学生能够饶有趣味地去朗读课文,去课文中搜寻答案,找寻“宝藏”——在野外迷了路,如何寻找方向.当学生从文中找出了大自然中的指南针,随即又抛出问题:那么,这些指南针是如何为我们指引方向的?引导学生学习第二、三、四节,自学第五、六节的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会让课堂教学结构紧凑,学生学习氛围会特别浓厚。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你们迷过路吗?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你会害怕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找找诗歌中有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这些小朋友指明方向。(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四、合作学习,研读课文
1.师范读第2节,思考:这里的天然指南针指什么?它是怎样帮我们辨别方向的呢?
(3)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呢?同桌相互交流.
4.学生反馈自学情况,师补充总结。
预设:雪化得快的一边是南方,还是北方?(根据生活经历来引导)
5.总结:只要细心观察,我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男女生合作读课文)(3)迷路后千万不要慌张,要镇静。
三、学习第6节
1.自由读第6节。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分组比赛读。
穿-—( ) 新-—( ) 嫩—-( )
瘦-—( ) 黑——( ) 睡——( )
2、我们知道蚕姑娘在蚕床上经过四次睡眠,身体渐渐发亮,那么睡了四次的蚕姑娘还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呢?
二、学习第6段。
1、看课件后读课文,思考:蚕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重点理解“蚕山”,“盖间新房”。
⑴、看课件理解“蚕山”。
⑵、在课件的画面中找找,哪些是蚕姑娘盖的新房?蚕姑娘的新房是用什么盖的?“盖间新房”究竟是指什么?
(2)小组讨论:为什么同一棵大树一边枝叶稠,一边枝叶稀?(因为大树的生长靠阳光,朝南受光强,枝叶就长得稠;朝北受光弱,枝叶就长得稀)
(3)“大树也会来帮忙”是什么意思?(大树也来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3.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5节,同桌相互交流感受。
(2)这些天然的指南针教给我们辨别方向的方法是什么呢?
一群小朋友到野外去郊游,玩得可高兴了!可是走着走着,树林越来越密,渐渐地他们找不到集合的地点了--迷路了,大家非常着急。你们能想出好办法帮助他们吗?(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组织学生交流)1.如果在野外迷了路,你能想到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圈出课后的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标注小节号。
⑵、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
⑶、质疑问难,理解“蚕床"等词的意思。[蚕床就是蚕匾](说—问—读)
⑷、指导朗读.
5、学习第二次换衣服.
⑴、按上面的方法自学。
⑵、交流。
6、学习第三、四次换衣服。
⑴、自由读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写法上与前两段不同,划出来.
⑵、理解“渐渐长胖”和“渐渐长亮”中的“渐渐”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2。分小节指名读课文,让学生说出上节课的学习收获。
二、合作学习,研读课文
1.指名读第3节,思考: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北极星)
(1)出示: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2)游戏互动,师戴北极星头饰,学生指出方向。
2。指名读第4节,你知道了什么?(大树是指南针)
(1)教师:谁来说说大树是怎样为我们指点方向的?(指名说)
1、听课文录音,课文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
2、听后交流。
三、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学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2、反馈自学情况。
音:卵、床、裳、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新词。
2、给生字扩词找朋友。
3、课堂作业:抄写生字,特别是注意“嫩"右边与“赖”字区别.
(1)出示: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指导朗读,“忠实"重音)
(2)课件演示太阳一天的变化。师生配合问答,太阳从(东)升起,到(西)落下。(生答括号中的内容)
过渡:太阳每天都会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从不会改变,因此它成了我们忠实的向导.
(3)指名读第2节.
2。小结:自然界里还有哪些像太阳这样的向导为我们指引方向呢?下节课我们再接着学。3.读一读,做一做。
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成了、成了"。
三、学习第7段.
1、字句: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
“开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儿?
2、看图:说说蛾姑娘在干什么?(产卵)告诉学生:蛾姑娘把卵产在蚕纸上,产完卵就死去了。
3、指导朗读,“变了、变了”作重点指导。
四、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稠、稀”的意思.
2。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难点:让学生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变化。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要求会写7个,会认7个。理解“姑娘、桑叶、茧子”等词的意思。
2、初步理解课文。理清层次,了解茧生长的整个过程。
3、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①理解“稀”和“稠”,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比较常见的“稀",知道“稀”指枝叶少,树叶之间的空隙大。
②结合语境,来猜“稠”的意思.
③课件出示枝繁叶茂的大树图片,进一步形象感知“稠”是指枝叶多而密,从而学习借助反义词来理解新词的方法.
(1)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2)看看哪边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课件演示: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1、课件出示“蚕”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2、揭题:教学“蚕",想一想,为什么叫它“蚕姑娘”呢?
1)、出示一块丝巾,这块丝巾漂亮吗?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块又软又滑的丝巾是用什么织成的?
2)、出示课题:2、蚕姑娘
教学生字“蚕”,读准字音.
3、你知道关于蚕姑娘哪些知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双休提升练习(二)
1。把音节补充完整。
2.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冈—(刚)-(刚才)
良—(浪)—(浪花)
告—(造)—(造福)
中—(冲)-(冲茶)
3。照样子,写一写。
例:(迅速)地离开
(飞快)地跑 (大声)地说
(聪明)的办法(可爱)的小姑娘
1.“沙滩天使”中的天使指的是(B)。
A。阿曼达 B.蒂莉
2 蚕姑娘
教学目标:
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要求会写7个,会认7个.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
3、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
4、能通过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字词,会仿照例句写话,能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3、课文中哪段写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哪段写又黄又瘦的蚕姑娘,哪段又是写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的蚕姑娘?指名读,共换了几次衣服?(四次)。[蚕不吃不动,这种睡叫“眠”我们叫它头眠、二眠、三眠、大眠]
4、学习第一次换衣服。
⑴、自由读课文,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
2.认读生字词。
(1)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我们来读准并牢记这些词语吧.(出示词语)
(2)自由读。同桌互读。全班交流怎么记住“忠、盏、稠”等重点字词。
①利用熟字加偏旁识记:中+心=忠巳+寸=导禾+只=积
禾+周=稠禾+希=稀
②利用熟字换偏旁识记“盏”:浅—氵+皿=盏
③利用形近字的区别识记“慌”:谎-慌
4、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
5、图文对照,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歌,歌声在林中回荡。牧童突然想捉住树上正在鸣叫的蝉,就一下子停止唱歌站在那儿.
二、读儿童诗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内容。
2、学生自由练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怀疑—(相信)
危险—(安全)
3.用“"画出文中蒂莉发现海啸就要来了的句子.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语文天地中的教学练习。
教学目标:1、读背古诗,体会出农村孩子的乐趣.
2、读一读儿童诗,体会玩具给“我们”一家人所带来的快乐。
2。《曹冲称象》中曹冲用(B)的办法称象。
A。把大象宰了,分开称。
B.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划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划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导学号62124015〛
妈妈感到很惊讶,蒂莉(急忙)向妈妈解释。原来,她发现海面上出现了很多气泡,而且海水突然快速后退。这正是老师在课堂上描述过的海啸到来时的情形。妈妈相信了她的话,并马上告诉周围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海滩上的人们都得知了蒂莉的警告,迅速离开了这里.游客们刚跑到安全地带,骇人的巨浪就猛烈地扑上了海滩。
1、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总结:蚕儿是个宝,蚕结的茧,可以缫(s āo)丝,织绸.我国栽桑养蚕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的丝绸就已卖到国外,丝绸是我国的骄傲.
3、完成课后作业题.
板书: 蚕姑娘 ABAC
卵 又黑又小
又白又胖
蚕 茧 又黄又瘦
蛾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1.会认“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9个生字.
教学重点:读背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玩具给“我们”一家人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读背古诗。
1、出示挂图,指导观察。
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在什么地方?
⑵小朋友在干什么?想想他可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范读古诗,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1—5自然段,了解蚕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变化,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变化。理解“蚕床、渐渐”等词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
3、会仿照句子用“渐渐”写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完成课后“描红临写",按要求写笔画。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蚕卵”(蚕姑娘产下的卵)。
2。寻找“天然的指南针”靠什么?(一靠“细细观察”;二靠“多多去想”)
3。这一节有什么作用?(揭示主题,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四、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用你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1.根据树的年轮知方向:南面由于阳光充足,植物生长迅速,因此年轮稀疏,北面则相反,年轮较密集.
2。根据建筑物特征:房屋,一般门向南开,我国北方尤其如此,庙宇通常也向南开门,尤其庙宇群中的主体建筑。
⑶、齐读4、5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
四、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积累运用”的照样子说一说。
2、用“渐渐”写一句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6、7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
2、朗读课文.
3、知道“穿、新、嫩、瘦、吞”等词的反义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2、齐读这一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读懂的?(春天,暖洋洋、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
三、学习课文的第2-5自然段。
1、蚕姑娘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课文2—5自然段。
读完后用“ABAC”的蚕姑娘来说一说,还可以“AABB”的蚕姑娘,或蚕姑娘是“”来说一说。
2、蚕姑娘真奇怪,为什么有的说是又黑又小,有的说是又白又胖的呢?
这句话把比作,“它"是指。五、书写指导
1.出示“指、针、碰、积、助、特”,引导学生观察结构、高低关系。
2。师范写“碰、助”,生书空。
3。学生练习,师巡查、点评、展示。4。白天的“向导”是,黑夜里的“指路灯"是。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利用字词卡片,指读字词。一名学生任读一词,其他学生书写。
四、书写指导
1。认读生字,自主分析。
2。交流写字要领,教师相机指导。
3.重点指导:
导:横画要长,上部竖弯钩要写得扁长。
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教学ຫໍສະໝຸດ 书]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先用故事导入并留疑,让学生能够饶有趣味地去朗读课文,去课文中搜寻答案,找寻“宝藏”——在野外迷了路,如何寻找方向.当学生从文中找出了大自然中的指南针,随即又抛出问题:那么,这些指南针是如何为我们指引方向的?引导学生学习第二、三、四节,自学第五、六节的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会让课堂教学结构紧凑,学生学习氛围会特别浓厚。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你们迷过路吗?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你会害怕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找找诗歌中有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这些小朋友指明方向。(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四、合作学习,研读课文
1.师范读第2节,思考:这里的天然指南针指什么?它是怎样帮我们辨别方向的呢?
(3)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呢?同桌相互交流.
4.学生反馈自学情况,师补充总结。
预设:雪化得快的一边是南方,还是北方?(根据生活经历来引导)
5.总结:只要细心观察,我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男女生合作读课文)(3)迷路后千万不要慌张,要镇静。
三、学习第6节
1.自由读第6节。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分组比赛读。
穿-—( ) 新-—( ) 嫩—-( )
瘦-—( ) 黑——( ) 睡——( )
2、我们知道蚕姑娘在蚕床上经过四次睡眠,身体渐渐发亮,那么睡了四次的蚕姑娘还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呢?
二、学习第6段。
1、看课件后读课文,思考:蚕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重点理解“蚕山”,“盖间新房”。
⑴、看课件理解“蚕山”。
⑵、在课件的画面中找找,哪些是蚕姑娘盖的新房?蚕姑娘的新房是用什么盖的?“盖间新房”究竟是指什么?
(2)小组讨论:为什么同一棵大树一边枝叶稠,一边枝叶稀?(因为大树的生长靠阳光,朝南受光强,枝叶就长得稠;朝北受光弱,枝叶就长得稀)
(3)“大树也会来帮忙”是什么意思?(大树也来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3.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5节,同桌相互交流感受。
(2)这些天然的指南针教给我们辨别方向的方法是什么呢?
一群小朋友到野外去郊游,玩得可高兴了!可是走着走着,树林越来越密,渐渐地他们找不到集合的地点了--迷路了,大家非常着急。你们能想出好办法帮助他们吗?(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组织学生交流)1.如果在野外迷了路,你能想到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圈出课后的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标注小节号。
⑵、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
⑶、质疑问难,理解“蚕床"等词的意思。[蚕床就是蚕匾](说—问—读)
⑷、指导朗读.
5、学习第二次换衣服.
⑴、按上面的方法自学。
⑵、交流。
6、学习第三、四次换衣服。
⑴、自由读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写法上与前两段不同,划出来.
⑵、理解“渐渐长胖”和“渐渐长亮”中的“渐渐”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2。分小节指名读课文,让学生说出上节课的学习收获。
二、合作学习,研读课文
1.指名读第3节,思考: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北极星)
(1)出示: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2)游戏互动,师戴北极星头饰,学生指出方向。
2。指名读第4节,你知道了什么?(大树是指南针)
(1)教师:谁来说说大树是怎样为我们指点方向的?(指名说)
1、听课文录音,课文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
2、听后交流。
三、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学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2、反馈自学情况。
音:卵、床、裳、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新词。
2、给生字扩词找朋友。
3、课堂作业:抄写生字,特别是注意“嫩"右边与“赖”字区别.
(1)出示: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指导朗读,“忠实"重音)
(2)课件演示太阳一天的变化。师生配合问答,太阳从(东)升起,到(西)落下。(生答括号中的内容)
过渡:太阳每天都会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从不会改变,因此它成了我们忠实的向导.
(3)指名读第2节.
2。小结:自然界里还有哪些像太阳这样的向导为我们指引方向呢?下节课我们再接着学。3.读一读,做一做。
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成了、成了"。
三、学习第7段.
1、字句: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
“开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儿?
2、看图:说说蛾姑娘在干什么?(产卵)告诉学生:蛾姑娘把卵产在蚕纸上,产完卵就死去了。
3、指导朗读,“变了、变了”作重点指导。
四、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稠、稀”的意思.
2。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难点:让学生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变化。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要求会写7个,会认7个。理解“姑娘、桑叶、茧子”等词的意思。
2、初步理解课文。理清层次,了解茧生长的整个过程。
3、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①理解“稀”和“稠”,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比较常见的“稀",知道“稀”指枝叶少,树叶之间的空隙大。
②结合语境,来猜“稠”的意思.
③课件出示枝繁叶茂的大树图片,进一步形象感知“稠”是指枝叶多而密,从而学习借助反义词来理解新词的方法.
(1)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2)看看哪边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课件演示: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1、课件出示“蚕”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2、揭题:教学“蚕",想一想,为什么叫它“蚕姑娘”呢?
1)、出示一块丝巾,这块丝巾漂亮吗?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块又软又滑的丝巾是用什么织成的?
2)、出示课题:2、蚕姑娘
教学生字“蚕”,读准字音.
3、你知道关于蚕姑娘哪些知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双休提升练习(二)
1。把音节补充完整。
2.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冈—(刚)-(刚才)
良—(浪)—(浪花)
告—(造)—(造福)
中—(冲)-(冲茶)
3。照样子,写一写。
例:(迅速)地离开
(飞快)地跑 (大声)地说
(聪明)的办法(可爱)的小姑娘
1.“沙滩天使”中的天使指的是(B)。
A。阿曼达 B.蒂莉
2 蚕姑娘
教学目标:
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要求会写7个,会认7个.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
3、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
4、能通过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字词,会仿照例句写话,能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3、课文中哪段写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哪段写又黄又瘦的蚕姑娘,哪段又是写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的蚕姑娘?指名读,共换了几次衣服?(四次)。[蚕不吃不动,这种睡叫“眠”我们叫它头眠、二眠、三眠、大眠]
4、学习第一次换衣服。
⑴、自由读课文,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
2.认读生字词。
(1)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我们来读准并牢记这些词语吧.(出示词语)
(2)自由读。同桌互读。全班交流怎么记住“忠、盏、稠”等重点字词。
①利用熟字加偏旁识记:中+心=忠巳+寸=导禾+只=积
禾+周=稠禾+希=稀
②利用熟字换偏旁识记“盏”:浅—氵+皿=盏
③利用形近字的区别识记“慌”:谎-慌
4、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
5、图文对照,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歌,歌声在林中回荡。牧童突然想捉住树上正在鸣叫的蝉,就一下子停止唱歌站在那儿.
二、读儿童诗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内容。
2、学生自由练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怀疑—(相信)
危险—(安全)
3.用“"画出文中蒂莉发现海啸就要来了的句子.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语文天地中的教学练习。
教学目标:1、读背古诗,体会出农村孩子的乐趣.
2、读一读儿童诗,体会玩具给“我们”一家人所带来的快乐。
2。《曹冲称象》中曹冲用(B)的办法称象。
A。把大象宰了,分开称。
B.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划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划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导学号62124015〛
妈妈感到很惊讶,蒂莉(急忙)向妈妈解释。原来,她发现海面上出现了很多气泡,而且海水突然快速后退。这正是老师在课堂上描述过的海啸到来时的情形。妈妈相信了她的话,并马上告诉周围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海滩上的人们都得知了蒂莉的警告,迅速离开了这里.游客们刚跑到安全地带,骇人的巨浪就猛烈地扑上了海滩。
1、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总结:蚕儿是个宝,蚕结的茧,可以缫(s āo)丝,织绸.我国栽桑养蚕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的丝绸就已卖到国外,丝绸是我国的骄傲.
3、完成课后作业题.
板书: 蚕姑娘 ABAC
卵 又黑又小
又白又胖
蚕 茧 又黄又瘦
蛾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1.会认“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9个生字.
教学重点:读背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玩具给“我们”一家人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读背古诗。
1、出示挂图,指导观察。
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在什么地方?
⑵小朋友在干什么?想想他可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范读古诗,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1—5自然段,了解蚕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变化,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变化。理解“蚕床、渐渐”等词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
3、会仿照句子用“渐渐”写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完成课后“描红临写",按要求写笔画。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蚕卵”(蚕姑娘产下的卵)。
2。寻找“天然的指南针”靠什么?(一靠“细细观察”;二靠“多多去想”)
3。这一节有什么作用?(揭示主题,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四、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用你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1.根据树的年轮知方向:南面由于阳光充足,植物生长迅速,因此年轮稀疏,北面则相反,年轮较密集.
2。根据建筑物特征:房屋,一般门向南开,我国北方尤其如此,庙宇通常也向南开门,尤其庙宇群中的主体建筑。
⑶、齐读4、5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
四、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积累运用”的照样子说一说。
2、用“渐渐”写一句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6、7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
2、朗读课文.
3、知道“穿、新、嫩、瘦、吞”等词的反义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2、齐读这一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读懂的?(春天,暖洋洋、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
三、学习课文的第2-5自然段。
1、蚕姑娘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课文2—5自然段。
读完后用“ABAC”的蚕姑娘来说一说,还可以“AABB”的蚕姑娘,或蚕姑娘是“”来说一说。
2、蚕姑娘真奇怪,为什么有的说是又黑又小,有的说是又白又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