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PPT优秀课件_公开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内结构出家门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文章结构现实出去走在路上月下荷塘月色江南旧俗推门进来四周颇不宁静淡淡喜悦淡淡哀愁淡淡喜悦淡淡哀愁无限慨叹惦记江南无法回避幽雅宁静朦胧弥望田田出水很高比喻零星点缀拟人比喻缕缕颤动比喻拟人看不见的脉脉荷叶荷花荷香流水结构详解月光月影如流水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浮起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灌木的黑影杨柳的倩影光和影的和谐像名曲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的乍看像烟雾般杨柳树梢远山灯光树上2塘上月色月光
( 月影 )
实 虚
杨柳
荷 塘 的 四 面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的 乍看像烟雾般
树梢
树缝
远山
灯光
整 体 的 风 光
树上
水里
蝉声
蛙声
由远及近、由静及动
1、 月下荷塘
叶: 花: 香: 波:
田田 多姿 缕缕 凝碧
上 静 下 动
→ →
素 淡 宁 静
朦 胧 和 谐
2、塘上月色
月光: 泻 青雾:浮 (正面描写) 叶花: 洗 (侧面烘托) 月影:和谐
1932年与英国友人摄于伦敦,二排右二为朱自清。
1932年8月4日,朱 自清与陈竹隐在上海结 婚。
朱自清与陈竹隐赴普陀山度蜜月。右二 为朱自清,右三为陈竹隐。
1939年8月,朱自清与夫人陈竹隐、三子朱乔 森、幼子朱思俞(前右)摄于昆明翠湖公园。
清华大学中国文学会同人合影 (左起第七人为朱自清)
1921年冬,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时与友人合影。 (左为朱自清)
1921年12 月31日,欢送 俞平伯赴美国 考察时在杭州 合影。右起: 俞平伯、朱自 清、叶圣陶、 许若昂。
1931年8月赴英国留学前与清华大学中国文学会 全体师生合影,前排右一为俞平伯,右二为朱自清。 送行的有胡秋原、林庚、等十余人。
文章结构
观荷塘
带门 出去
走在 路上 淡淡 喜悦 淡淡 哀愁 淡淡 喜悦 月下 荷塘
颇不 现实 宁静 无法 回避
幽雅 宁静 朦胧
惦记 江南 江南 旧俗
淡淡 塘上 哀愁 月色 无限 慨叹
推门 进来
塘的 四周
结构详解
( 荷叶 )弥望 田田 出水很高 (比喻)
月 下 的 荷 塘
( 荷花 ) 零星点缀 (拟人、比喻) ( 荷香 )
猜一猜下面的诗句,写的都是什么花?
• • • • • • • 唯有 牡丹 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 一段香。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 向日倾。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别样红。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 村。 桃花 流水突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2、综合、归纳。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4—6段显然是文章 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前三段,写夜赏的缘 由。7、8两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 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10段)写“月下遐思”(情)
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 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也有人认为是 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 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 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 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 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 答案。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 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 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 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
朱自清与家 人,自1903年定 居扬州后,曾居 住过多处。开始 住天宁门街,后 迁居弥陀巷、南 皮市街、东关街、 仁丰里等。现在 保全下来的为安 乐巷27号故居。 图为故居门口。
1916年12月15日,朱自 清在扬州琼花观街朱宅与武 钟谦女士完婚。武钟谦曾随 朱自清辗转杭州、台州、温 州、白马湖、北京等地,夫 妻感情甚好。1929年11月26 日,武钟谦因肺病逝于扬州 家中。朱自清有小说《笑的 历史》、《别》、散文《给 亡妇》和一些旧体诗词记述 了他们美好而深厚的感情。
相关图片
1978年秋,清华大学纪念朱自清逝世三十周年时, 将原清华园内的古亭命名为“自清亭”,以示纪念。
清华园中的荷塘
近春园(朱自清《荷塘月色》原址)
月下荷塘
题解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 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 所。 月色:月光。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 夜晚。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 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 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去》)“这几天 心里似乎有些异常„„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 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 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 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 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 中。
1948年与清华大学中文系师生合影。前排左起第 一人至第四人为朱自清、余冠英、李广田、许维遹。
1948年6月18日, 朱自清在拒绝“美援” 和“美援面粉 ”的声 明上签名。 6月19日平津各大 报纸刊登朱自清等一 百一十名教师签名的 严正声明。 1948年8月12日, 朱自清因病医治无效 不幸逝世。
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 地的时候。 面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是“人的 意想所赶不上的”。他认为:“在旧时代正在崩坏, 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 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 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 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
3.文章结构表
第一段:月夜前往荷塘的缘由 第一大段落 (不宁静→静) 第二段:前往荷塘的小路景物
荷 塘 月 色
第三段:心境的转折─由不宁静渐渐平静 而自由,方可仔细观察荷塘的夜景
第四段:以极细腻的文笔描写荷叶、荷花、 及微风吹拂过荷塘的景象 第五段:月光下荷塘的景象与气氛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再以蝉和蛙的 吵闹作一转折 第七段:由荷塘的色联想到江南采时 的流风余韵,热闹喧哗的场景与此时 幽静荷塘形成对比。
3、怎样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 了”? ①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 写荷塘月色。它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 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 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 的段落)。 ②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 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 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喜欢丁香,因为她结着淡淡的愁怨,似乎了解我满腹的心事,是我的知己。
喜欢兰花,因为她于空谷中幽幽绽放,是花中之君子,淡泊而致远。 喜欢海棠,因为她珍重芳姿,亭亭玉立,婀娜多情, 喜欢梅花,因为她凌寒怒放,梅花香自苦寒来。 喜欢昙花,因为她不与百花争艳,于静默夜中独自开放,美得惊艳又特立独行。 喜欢雏菊,因为她象征着花中隐逸者,平淡却自有韵味。 喜欢薰衣草,因为她唯美的紫色,馥郁的香气,凝聚在一起,就是一片壮观的花海。
3、四周景色
树色、树姿 树梢、远山 树缝、灯光 蝉鸣、蛙声
静 → 动
清 幽 热 闹
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 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 基调。所谓“文眼”,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验总结。 古人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片首,或在片中,或在片 末。”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 隐现。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 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 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 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 安在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采莲图
荷 花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 铁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 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 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 气概”。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 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朱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 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
作者简介
2、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 处的妙处”? 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在内心活动。 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 ①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 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 楚心态—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 在清冷的环境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 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②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 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自然段是同步的。 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 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 处”之情呢?
6、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 “这”是指什么? “这”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 是不行的”。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 的“莲子清如水”而来。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 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 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 晴却有情。” 在文章中,这句话起着行文转折过渡的作用,如 果究其深味,就有必要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江南是 作者的故乡。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 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 感”。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 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 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 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 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 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 比如,说某位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 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 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 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 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一带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 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 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 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 灭》、诗集《踪迹》、散文《背影》 等。
整体把握
1、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 的) 第7-9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10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荷塘月色
朱自清
目录
导入课文 作者简介 结构详解 问题探究
创作背景
相关图片
艺术表现手法
课堂练习
题解
整体把握
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被罩,窗帘上印着花,家 具上刻上花,衣服上绣上花,看病人送花,病人去世献花 等等,可以举出许多,人们为什么喜欢花?
喜欢牡丹,因为她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国色天香,被誉为花中之王。 喜欢玫瑰,因为她的美丽带着不容接近的坚刺,象征着纯洁美好的爱情。 喜欢葵花,因为她始终在夏日里绽放出着最真的笑脸,永远追求阳光。 喜欢百合,因为她独具一种矜持含蓄的气质,洁白典雅。
4、“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 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 因为“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 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 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 处”。
第二大段落 (静→受干扰)
第三大段落
(由想象的动态作结)
第八段:由江南采莲想到家乡而行至 家门口,迎接他的仍是一片寂静。
求宁静
小径 不 宁 静 家 得 宁 静
小径
出宁静
出家门
明线:游踪(外结构) 暗线:情感(内结构) 赏 四 周 失 宁 静 不宁静 寻 宁 静 踱 小 路
淡淡的哀愁
淡淡的喜悦
得宁静
静 幽 雅 宁 静 动
缕缕 (通感)
颤动 ( 荷波 ) (比喻、拟人) ( 流水 ) 看不见的 脉脉
如流水 静静地泻 ( 月光 ) 薄薄的青雾浮起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 荷 乳中洗过一样,又 塘 像笼着轻纱的梦
实
虚
Hale Waihona Puke 上 的 月 色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灌木的黑影 杨柳的倩影 光和影的和谐 像名曲
朦 胧 优 雅
( 月影 )
实 虚
杨柳
荷 塘 的 四 面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的 乍看像烟雾般
树梢
树缝
远山
灯光
整 体 的 风 光
树上
水里
蝉声
蛙声
由远及近、由静及动
1、 月下荷塘
叶: 花: 香: 波:
田田 多姿 缕缕 凝碧
上 静 下 动
→ →
素 淡 宁 静
朦 胧 和 谐
2、塘上月色
月光: 泻 青雾:浮 (正面描写) 叶花: 洗 (侧面烘托) 月影:和谐
1932年与英国友人摄于伦敦,二排右二为朱自清。
1932年8月4日,朱 自清与陈竹隐在上海结 婚。
朱自清与陈竹隐赴普陀山度蜜月。右二 为朱自清,右三为陈竹隐。
1939年8月,朱自清与夫人陈竹隐、三子朱乔 森、幼子朱思俞(前右)摄于昆明翠湖公园。
清华大学中国文学会同人合影 (左起第七人为朱自清)
1921年冬,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时与友人合影。 (左为朱自清)
1921年12 月31日,欢送 俞平伯赴美国 考察时在杭州 合影。右起: 俞平伯、朱自 清、叶圣陶、 许若昂。
1931年8月赴英国留学前与清华大学中国文学会 全体师生合影,前排右一为俞平伯,右二为朱自清。 送行的有胡秋原、林庚、等十余人。
文章结构
观荷塘
带门 出去
走在 路上 淡淡 喜悦 淡淡 哀愁 淡淡 喜悦 月下 荷塘
颇不 现实 宁静 无法 回避
幽雅 宁静 朦胧
惦记 江南 江南 旧俗
淡淡 塘上 哀愁 月色 无限 慨叹
推门 进来
塘的 四周
结构详解
( 荷叶 )弥望 田田 出水很高 (比喻)
月 下 的 荷 塘
( 荷花 ) 零星点缀 (拟人、比喻) ( 荷香 )
猜一猜下面的诗句,写的都是什么花?
• • • • • • • 唯有 牡丹 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 一段香。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 向日倾。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别样红。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 村。 桃花 流水突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2、综合、归纳。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4—6段显然是文章 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前三段,写夜赏的缘 由。7、8两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 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10段)写“月下遐思”(情)
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 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也有人认为是 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 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 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 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 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 答案。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 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 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 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
朱自清与家 人,自1903年定 居扬州后,曾居 住过多处。开始 住天宁门街,后 迁居弥陀巷、南 皮市街、东关街、 仁丰里等。现在 保全下来的为安 乐巷27号故居。 图为故居门口。
1916年12月15日,朱自 清在扬州琼花观街朱宅与武 钟谦女士完婚。武钟谦曾随 朱自清辗转杭州、台州、温 州、白马湖、北京等地,夫 妻感情甚好。1929年11月26 日,武钟谦因肺病逝于扬州 家中。朱自清有小说《笑的 历史》、《别》、散文《给 亡妇》和一些旧体诗词记述 了他们美好而深厚的感情。
相关图片
1978年秋,清华大学纪念朱自清逝世三十周年时, 将原清华园内的古亭命名为“自清亭”,以示纪念。
清华园中的荷塘
近春园(朱自清《荷塘月色》原址)
月下荷塘
题解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 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 所。 月色:月光。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 夜晚。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 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 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去》)“这几天 心里似乎有些异常„„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 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 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 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 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 中。
1948年与清华大学中文系师生合影。前排左起第 一人至第四人为朱自清、余冠英、李广田、许维遹。
1948年6月18日, 朱自清在拒绝“美援” 和“美援面粉 ”的声 明上签名。 6月19日平津各大 报纸刊登朱自清等一 百一十名教师签名的 严正声明。 1948年8月12日, 朱自清因病医治无效 不幸逝世。
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 地的时候。 面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是“人的 意想所赶不上的”。他认为:“在旧时代正在崩坏, 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 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 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 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
3.文章结构表
第一段:月夜前往荷塘的缘由 第一大段落 (不宁静→静) 第二段:前往荷塘的小路景物
荷 塘 月 色
第三段:心境的转折─由不宁静渐渐平静 而自由,方可仔细观察荷塘的夜景
第四段:以极细腻的文笔描写荷叶、荷花、 及微风吹拂过荷塘的景象 第五段:月光下荷塘的景象与气氛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再以蝉和蛙的 吵闹作一转折 第七段:由荷塘的色联想到江南采时 的流风余韵,热闹喧哗的场景与此时 幽静荷塘形成对比。
3、怎样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 了”? ①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 写荷塘月色。它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 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 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 的段落)。 ②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 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 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喜欢丁香,因为她结着淡淡的愁怨,似乎了解我满腹的心事,是我的知己。
喜欢兰花,因为她于空谷中幽幽绽放,是花中之君子,淡泊而致远。 喜欢海棠,因为她珍重芳姿,亭亭玉立,婀娜多情, 喜欢梅花,因为她凌寒怒放,梅花香自苦寒来。 喜欢昙花,因为她不与百花争艳,于静默夜中独自开放,美得惊艳又特立独行。 喜欢雏菊,因为她象征着花中隐逸者,平淡却自有韵味。 喜欢薰衣草,因为她唯美的紫色,馥郁的香气,凝聚在一起,就是一片壮观的花海。
3、四周景色
树色、树姿 树梢、远山 树缝、灯光 蝉鸣、蛙声
静 → 动
清 幽 热 闹
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 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 基调。所谓“文眼”,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验总结。 古人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片首,或在片中,或在片 末。”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 隐现。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 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 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 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 安在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采莲图
荷 花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 铁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 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 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 气概”。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 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朱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 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
作者简介
2、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 处的妙处”? 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在内心活动。 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 ①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 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 楚心态—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 在清冷的环境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 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②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 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自然段是同步的。 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 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 处”之情呢?
6、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 “这”是指什么? “这”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 是不行的”。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 的“莲子清如水”而来。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 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 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 晴却有情。” 在文章中,这句话起着行文转折过渡的作用,如 果究其深味,就有必要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江南是 作者的故乡。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 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 感”。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 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 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 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 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 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 比如,说某位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 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 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 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 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一带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 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 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 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 灭》、诗集《踪迹》、散文《背影》 等。
整体把握
1、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 的) 第7-9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10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荷塘月色
朱自清
目录
导入课文 作者简介 结构详解 问题探究
创作背景
相关图片
艺术表现手法
课堂练习
题解
整体把握
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被罩,窗帘上印着花,家 具上刻上花,衣服上绣上花,看病人送花,病人去世献花 等等,可以举出许多,人们为什么喜欢花?
喜欢牡丹,因为她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国色天香,被誉为花中之王。 喜欢玫瑰,因为她的美丽带着不容接近的坚刺,象征着纯洁美好的爱情。 喜欢葵花,因为她始终在夏日里绽放出着最真的笑脸,永远追求阳光。 喜欢百合,因为她独具一种矜持含蓄的气质,洁白典雅。
4、“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 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 因为“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 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 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 处”。
第二大段落 (静→受干扰)
第三大段落
(由想象的动态作结)
第八段:由江南采莲想到家乡而行至 家门口,迎接他的仍是一片寂静。
求宁静
小径 不 宁 静 家 得 宁 静
小径
出宁静
出家门
明线:游踪(外结构) 暗线:情感(内结构) 赏 四 周 失 宁 静 不宁静 寻 宁 静 踱 小 路
淡淡的哀愁
淡淡的喜悦
得宁静
静 幽 雅 宁 静 动
缕缕 (通感)
颤动 ( 荷波 ) (比喻、拟人) ( 流水 ) 看不见的 脉脉
如流水 静静地泻 ( 月光 ) 薄薄的青雾浮起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 荷 乳中洗过一样,又 塘 像笼着轻纱的梦
实
虚
Hale Waihona Puke 上 的 月 色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灌木的黑影 杨柳的倩影 光和影的和谐 像名曲
朦 胧 优 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