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九下第4课外国诗两首 (4)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外国诗两首》黑人谈河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黑人谈河流》教案设计【教材分析】莱蒙托夫的《祖国》,写的是诗人对祖国执著的“爱情”。
在对“爱情”的阐释里,诗人没有选择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是不同寻常的场面,只描写了自己在祖国土地上看到的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农家生活。
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平淡描述的背后,是诗人对祖国俄罗斯的真挚感情。
在兰斯顿·休斯的《黑人谈河流》中,“河流”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意象。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历史的象征。
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这首诗显示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
在诗人生活的时代,种族歧视的恶习在美国还没有根除,诗人代表自己的种族写下了这样的诗篇,无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另外,从这首诗中我们还能感受到诗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这种忧伤源于黑人悠久的历史和深重的苦难。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鉴赏外国诗歌的能力。
2、了解外国诗歌的风格特点,掌握诗歌所蕴涵的情感。
3、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
【教学建议】1、这两首抒发爱国思乡情怀的外国诗歌,各有各的特点。
来蒙托夫的《祖国》,在平实中见真情。
休斯的《黑人谈河流》,在深邃中现自豪。
由于是外国人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种族,教学时要适当结合两位诗人各自国家和种族的特点来帮助学生理解。
2、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给学生演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俄罗斯的风情,以便更好的理解这首诗。
3、休斯是美国黑人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的诗的特点之一就是意象凝练,表意深刻。
这首《黑人谈河流》,在短小的篇幅里表达了黑人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意识、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
同时,在当时种族歧视的恶习尚未根除的美国,这首诗还起到了一定的号召作用,即鼓励黑人同胞不要放弃希望,要对自己的种族充满信心。
【教学重点】体会《黑人谈河流》一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探究诗歌的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祖国》一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直接导入。
二、研读《黑人谈河流》1、初读诗歌,了解内容:⑴学生自由朗读,标出停顿、重音,解决字词。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下册目录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下册目录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2雨说3星星变奏曲4外国诗两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第二单元5敬业与乐业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7傅雷家书两则8致女儿的信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第三单元9故乡10孤独之旅11我的叔叔于勒12心声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青春随想第四单元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短文两篇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好读书读好书第五单元17智取生辰纲18杨修之死19范进中举20香菱学诗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第六单元21陈涉世家22唐雎不辱使命23隆中对24出师表25词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课外古诗词背诵名着导读附录第269页:后记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明1诗两首2我用残损的手掌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4外国诗两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第二单元说明5孔乙己6蒲柳人家(节选)7变色龙8热爱生命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第三单元9谈生命10那树11地下森林断想12人生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第四单元13威尼斯商人14变脸15枣儿16音乐之声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乘着音乐的翅膀第五单元17公输18《孟子》两章19鱼我所欲也20《庄子》故事两则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第六单元21曹刿论战22邹忌讽齐王纳谏23愚公移山24《诗经》两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课外古诗词背诵从军行月下独酌羌村三首(之三)登楼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望月有感雁门太守行卜算子别云间名着导读《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附录谈谈散文后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生字汇总
九年级(下)册生字词总复习第1课诗两首一、重点字词嘶哑(sīyǎ) 喉咙(hóu lóng) 汹涌(xiōng yóng)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一、重点字词锦幛zhàng 荇xìng藻zǎo 蘸zhàn (qiáo cuì) 憔悴(lóu yǐ) 蝼蚁第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重点字词干瘪biě纤qiàn绳簇cù新笑涡wō绯fēi红淤yū滩第4课外国诗两首一、重点字词虔qián信镶嵌xiāng qiàn 深邃suì晨曦xī瞰kàn望第5课孔乙己一、重点字词羼chàn水阔绰chuò绽zhàn出拭shì模mú样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孔乙己》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
写出我们学过的他的任意两篇课文的篇名《雪》、《故乡》。
第6课蒲柳人家(节选)一、重点字词痱fèi子擀gǎn面杖梆bāng 腌臜āzā捯dáo气咯kā吧隐匿nì名讳huì戏谑xuè荣膺yīng 跳跶da 檎qín 嘬zuō捎shào马子断壁残垣yuán 2.解释下列词语。
(1)断壁残垣: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2)如坐针毡:形容坐立不安,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
(3)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第7课变色龙一、重点字词蜥蜴xīyì醋栗lì赫hè戳chuō魁梧(kuíwú) 荒huāng唐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作者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第8课热爱生命(节选)一、重点字词狼嚎háo 苔藓tái xiǎn咀嚼jǔjué巉chán岩舐shì鲦tiáo鱼骸hái骨吹毛求疵cī3.解释下列词语。
语文人教彩色版九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品赏
《外国诗两首》品赏
方法引路
两首诗的语言,长句、短句互相交错,参差跌宕;排句、偶句整齐而不失变化,既有诗行形式上的跳跃,又不失节奏上的宫商之声。
品味这两首诗的诗句,要紧扣特征找规律,紧扣规律挖内涵。
这样才能深入地理解诗句里饱含的思想感情。
1、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品析:这一诗句在诗中出现两次,是本诗的中心诗句。
它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积淀。
这句诗是诗人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
诗歌中两次出现该诗句,形成结构上的前呼后应。
2、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品析:爱情之“奇异”,正是有别于“一般”。
1839年,代表保守的贵族地主阶级利益的斯拉夫派诗人何米亚科夫
曾经写了题为《祖国》的诗,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就在于俄罗斯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提出了一种虚伪的、华而不实的、脱离人民的爱国主义观点。
诗人所言的“奇异”就表现为不同于统治阶级传统的说教。
诗人的爱国热情是经过自己的心灵对祖国的感受,把自己炽热的爱国感情融
化在俄罗斯生活的动人画卷中。
那是一种真实的、有血有肉、深入人心的爱国主义情感。
九年级下人教版语文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下】【语文】【作业本】【浙江教育出版社】【人教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诗两首1.汹柔坟喉惆黎2.B3.示例:故乡是一杯浓浓的酒,故乡是一轮圆圆的月。
4.悲欢、无情、蹲踞、冷眼看人间恩怨。
5.由长城联想到祖国多灾多难的历史,表达对长城复杂的情思。
6.C7.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8.略2我用残损的手掌1.(1)憔(2)逐(3)躏恒2.戴望舒雨巷3.示例:春天,河堤上杨柳依依,各种花争奇斗妍,如一道锦幛展现在我们面前。
4.指祖国母亲(或:热恋爱人、兄弟姐妹、亲朋好友)。
5.使情感表达更加形象,突出“你的名字”给人的深刻印象。
6.一连串的“轻”字,形象地展露出诗人温柔的心情。
7.略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1)熏惫(2)扉惘2.舒婷朦胧诗3.略(提示:古诗或现代诗均可)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小草为大地可以舍弃一切的精神。
5.喻指祖国。
6.歌颂为了祖国可以舍弃一切、抛弃一切的献身精神。
7.略(提示:利用对话式,表现抒情对象的内在精神)4外国诗两首1.B2.(1)莱蒙托夫俄国(2)休斯美国3.A4.法国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5.百折不挠、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革命者形象。
6.六月、叫骂、嘲笑、波拿巴、狂飙、仇恨。
7.人都是应该有自己的精神信仰的,有了崇高的精神信仰,生活就有了明确的目标,遇到任何艰难困苦,甚至要牺牲生命,也会无所畏惧。
8.略单元复习1.瓣魂烬绚2.D3.(1)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大陆(3)胜作一书生(4)独酌无相亲对影成三人(5)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示例:凝在目光里望着它情深深5.诗人以北方特有的“手推车”作为意象进行聚焦。
6.枯干了的河底、阴暗的天穹、冰雪凝冻、灰黄土层。
7.加强诗歌的抒情意蕴,凸显诗歌的主题,表现下层劳动者的悲苦生活。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第1课诗两首一、重点字词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īyǎ) 嘶哑(hóu lóng) 喉咙(xiōngyóng) 汹涌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3)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三、段背记知识清单1.默写《我爱这土地》第一节。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默写《乡愁》第四节。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是诗人(称谓)。
2.《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锦幛zhàng 荇xìng藻zǎo 蘸zhàn(qiáo cuì) 憔悴(lóu yǐ) 蝼蚁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2)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3)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2.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永恒的中国!”一段诗。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是戴望舒,诗人(称谓)。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 外国诗两首课时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
4 外国诗两首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智.(zhì)慰藉.(jiè)冷漠.(mò)惦.念(diàn)B.潺.潺(cán)瞰.望(kàn)沐.浴(mù)镶嵌.(qiàn)C.虔.信(qián)黝.黑(yōu)深邃.(suì)晨曦.(xī)D.缓.慢(huǎn)颤.抖(zhàn)苍.茫(cāng)灵魂.(hún)2.选用恰当的词语填入下列诗句横线处。
(1)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装饰镶嵌)(2)河水潺潺催我入眠(催伴)(3)在夕阳下闪耀金光(闪耀闪烁)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深刻..B.我爱乘着马车奔上村落间的小路,/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渺茫..的夜色高尚..的虔信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神圣的传言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4.下列诗句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D)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C.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D.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5.(2017·海淀九年级期中练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桃李生长在春日里,也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
文人墨客由桃李花开时的①(生机盎然兴味盎然)联想到人的青春年华,从此青春有了一个花样美称“桃李年”。
而从《诗经》中的那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开始,“投桃报李”就成为了互相馈赠、礼尚往来这一传统礼仪的形象表达。
同时,桃李花朵芬芳果实甜美,虽默默无言,但仍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树下因此被踩出一条小路来。
司马迁便借此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美飞将军李广的美德。
当然,更②(鲜为人知广为人知)的是,桃李可以代指弟子门生。
白居易就曾用“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来表达对裴令公弟子满门的赞誉。
在文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A.生机盎然鲜为人知B.生机盎然广为人知C.兴味盎然鲜为人知D.兴味盎然广为人知6.导学号08704009(2015·某某某某中考)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第(1)~(2)题。
九年级语文外国诗两首4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
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2.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3.体会诗歌或平实中见真情,或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
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安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1.了解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
3.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是民众。
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
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和美国诗人休斯的吟唱。
(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1.密哈依尔bull;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
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
由于对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
莱蒙托夫在短短十三年的创作生涯里,一共写下了四百多首抒情诗,名篇有《帆》《浮云》《祖国》,长诗二十余部,以《恶魔》《童僧》为代表,还有剧本《假面舞会》和出色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
2.休斯(1902~1967)美国黑人诗人、小说家,美国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黑人桂冠诗人”。
三、生字新词预习虔信():慰藉():深邃()潺潺()瞰望()晨曦()黝黑()整体感知诵读课文,感知大意:第一节诗人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直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节诗人通过描绘祖国土地上的美丽风光,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
第三节诗人通过描绘俄罗斯人民平常的生活,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
讨论解惑《祖国》1。
怎样理解“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一句的内涵和作用。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外国诗两首》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
转折词“但”和接连的两 个破折号,表明“爱”是 强烈的、不可动摇的。
教学小结
在诗中,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 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谈谈你的看法。 平实中见真情 诗人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还详细 描述自己在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受,以及和农民一 起欢乐的场景。诗人没有使用激烈昂扬的口气直接 抒发对祖国的爱,只让自己的情感在寻常的生活里 缓缓释放。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里,我 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俄罗斯祖国深切的爱,这 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黑人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种族。在现存的 几类人种中,黑人是最早在地球上留人沦为奴隶,并被贩卖到美洲从事艰 苦的体力劳动,肉体和精神都饱受欺凌。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废除奴隶制度, 黑人获得自由 。
黑人谈河流
我熟悉河流: 我熟悉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已变得象河流般深邃。 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 河水潺潺催我入眠。 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 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 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 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教学小结:
这首诗显示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 在诗人生活的时代,种族歧视的恶习在美 国还没有根除,诗人代表自己的种族写下 了这样的诗篇,无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另外,从这首诗中我们还能感受到诗人 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源于黑人悠 久的历史和深重的苦难。
这是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回顾历史,“我”的身影掠过亚、非、 美三大洲,从古代到现代,在每一个地方都有令“我”难忘 的河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外国诗两首4
人教版语文九下第4课外国诗两首
《外国诗两首》课文原文祖国[俄]莱蒙托夫我爱祖国,但却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诚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但是我爱……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它那随风晃动的无尽的森林,它那大海似地汹涌的河水的奔腾,我爱乘着车奔上那村落间的小路,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苍茫的夜色,惦念着自己夜间住宿之处,迎接着道路旁点点微微颤动的灯火。
我爱那野火冒起的轻烟,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那一对闪着微光的白桦。
我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望着堆满谷物的打谷场,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草房,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而在有露水的节日夜晚,在那醉酒的农人笑谈中,观看那伴着口哨的舞蹈,我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
(1841)黑人谈河流我熟悉河流:我熟悉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奔腾在人类血管里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已变得似河流般深沈。
我沐浴在幼发拉底河中,在晨光微明的时分。
我把小屋盖在刚果河畔,潺潺的水声诱我进入梦乡。
我观赏尼罗河,在河边建立金字塔。
我听见密西西比河的歌唱,当埃布尔.林肯顺流直下新奥尔良,我看见它浑浊的胸膛在夕照中闪着金光。
我熟悉河流:古老、苍茫的河流。
我的灵魂已变得似河流般深沈。
《外国诗两首》学案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感受诗的节奏。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3.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4.学生爱国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学习重点 1.了解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
学习难点: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关于写作背景:《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
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外国诗两首》教案【7篇】
《外国诗两首》教案【7篇】外国诗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资料。
2、了解作品说理的技巧和象征的手法。
(二)潜力目标:1、感悟诗人以真情说理征服读者的技巧,领会诗歌象征的手法,提高鉴赏潜力。
2、体会诗人对生活和人生道路的思考,提高分析诗歌资料的潜力。
(三)情感目标: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资料。
2、了解诗歌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到自读、自学中去。
(二)难点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三、教学设计思路诗歌教学不宜多讲,重在体会,但本课的两首诗歌都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在指导自读、自学的过程中还是要有教师的适当点拨。
当然这种点拨并不是简单灌输,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用心性。
四、教学方法朗读、讨论五、教学媒体投影仪六、课时安排1课时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⑴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⑵ 写景诗的特点。
⑶ 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2、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1、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2、整体把握: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3、问题研究: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4、课后练习一: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国诗两首》(莱蒙托夫《祖国》;休斯《黑人谈河流》)课文原文及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国诗两首》(莱蒙托夫《祖国》;休斯《黑人谈河流》)课文原文及赏析课文原文:祖国(俄)莱蒙托夫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还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神圣的传言,还是那沉思中的无限的眷恋,——我对你一往情深,更加炽热,更加深沉。
我并不懊悔诞生在这个世界,纵使这世界欺凌我,压迫我,噬碎我的心,噬碎我的脑,我也爱这个欺凌我、压迫我的世界。
虔诚地祈求上苍:让我纵情地生活,热爱我所爱,永不懊悔,哪怕是在痛苦、烦恼的时候,也发自内心地倾吐真言。
黑人谈河流(美)休斯我了解河流: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我沐浴在河流的奔流之中。
夕阳倒映在河流之上,如我的父亲一般温暖而深沉。
我在河流的涌动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韵律。
河流带走了我的忧愁,带来了我的希望。
河流是我心灵的母亲,哺育我成长。
我了解河流: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它们流淌在我心中,如歌曲一般激昂而动人。
它们是黑人的灵魂,是我们的历史和传统。
我在河流的歌唱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我了解河流: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它们是我生命的源泉,是我精神的寄托。
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想起那流淌的河流,那是我永恒的家园。
赏析:这两首诗都是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莱蒙托夫的《祖国》用深情的语言描绘了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无论祖国给他带来什么痛苦和烦恼,他仍然坚定地爱着祖国。
休斯的《黑人谈河流》则以河流为象征,表达了黑人对历史和传统的珍视和传承,同时也展现了生命的韵律和精神的寄托。
两首诗都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电子课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明1 诗两首2 我用残损的手掌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4 外国诗两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第二单元说明5 孔乙己6 蒲柳人家(节选)7 变色龙8 热爱生命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第三单元9 谈生命10 那树11 地下森林断想12 人生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第四单元13 威尼斯商人14 变脸15 枣儿16 音乐之声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五单元17 公输18 《孟子》两章19 鱼我所欲也20 《庄子》故事两则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第六单元21 曹刿论战22 邹忌讽齐王纳谏23 愚公移山24 《诗经》两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课外古诗词背诵从军行月下独酌羌村三首(之三)登楼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望月有感雁门太守行卜算子别云间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附录谈谈散文后记艾青《我爱这土地》原文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歌评析】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沐浴:洗头和洗身。泛指洗澡。
祖
国
莱蒙托夫
结构 第一节:强调诗人自己对祖国的 “爱情”是无法替代的,总领下文。
第二节:铺叙俄罗斯河山风景 和俄罗斯人民的生活。
第三节:诗人怀着人所不知的快 乐详细描写农家生活的场景
主题 《祖国》:运用丰富的意象,在流动、 变幻中描写景物和民俗,融会了诗人 忧郁和欣喜,叹惋和赞美等复杂的感 情,仿佛对俄罗斯的乡村大地,作了 一次有趣的巡礼。通过对俄罗斯河山 风景和俄罗斯人民生活的热情讴歌, 抒发了对祖国强烈执著的“爱情”。
黑人谈河流
我熟悉河流: 我熟悉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已变得象河流般深邃。 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 河水潺潺催我入眠。 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 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 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 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教学小结:
这首诗显示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 在诗人生活的时代,种族歧视的恶习在美 国还没有根除,诗人代表自己的种族写下 了这样的诗篇,无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另外,从这首诗中我们还能感受到诗人 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源于黑人悠 久的历史和深重的苦难。
特色
⑴这首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着严密的 思想逻辑。我们如果仔细分析诗歌表象,似乎可以 判断出这样一种思维逻辑:我认识河流——它亘古 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 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 生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 一样深沉。 ⑵这首诗在语言结构上,长句、短句互相交错; 四个排比句,上半句结构相似,下半句发生变化, 均不相同。这样的变化既有诗行结构整齐均衡的一 面,又不失之呆滞化一;既有诗行形式上的跳跃, 又不失节奏上的韵律之声
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节):强调黑人对 “河流”(历史)的见证。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节): 以夸张手法回顾历史。 第三部分(第五节):强化突出 主题,黑人种族因见证了历史而显 得深邃。
主题: 《黑人谈河流》:诗人以“河 流”这一高度凝练的意象回顾 了人类的历史,突出了黑人种 族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地位, 显示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 感,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外国诗两首
生字
虔信(qiá n) 镶嵌(xiāngqiàn)
深邃(suì ) 沐浴(mù )
晨曦(xī) 潺潺(chá n)
黝黑(yǒu)
瞰望(kà n)
多音字 晃:huǎng(明晃晃) huà ng(晃动)
宿:sù (宿舍)
xiù (星宿)
xiǔ(一宿)
颤:chà n(颤抖)
zh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颤栗)
特色
笔调平实,情感真实。诗人以平实的笔调 描写了俄罗斯原野的景色,还详细描述自 己在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受,以及和农民 一起欢乐的场景。诗人没有使用激烈昂扬 的口气直接抒发对祖国的爱,只让自己的 情感在寻常的生活里缓缓释放。在对原野 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里,我们处处可以 感受到诗人对俄罗斯祖国深切的爱,这种 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我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 望着堆满谷物的打谷场, 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草房, 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 而在有露水的节日夜晚, 在那醉酒的农人笑谈中, 观看那伴着口哨的舞蹈, 我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
第三段,诗人将笔触深入 到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中。 他以“我怀着人所不知的 快乐”开头,详细描写了 农家生活的场景:“堆满 谷物的打谷场”“覆盖着 稻草的农家茅房”“镶嵌 着浮雕窗板的小窗”。到 了“节日夜晚”,农人们 尽情地饮酒、谈笑、舞蹈。 诗人则同他们一起欢乐到 深夜。
“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幼发拉底河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曾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 “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河水潺 潺催我入眠。/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 建造了金字塔。” 刚果河是非洲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 域也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
“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我听到密西西 比河的歌声,/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 /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林肯在 担任美国总统时,废除了奴隶制,使美国 的黑奴获得解放。 以上是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回顾历史。 “我”的身影掠过亚、非、美三大洲, 从古代到现代,在每一个地方都有令 “我”难忘的河流。
朗读《黑人谈河流》,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诗人想通过谈“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应该怎样理解? 这句诗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
1.在《黑人谈河流》一诗中,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 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 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国和 故土的寻根。
露:lù (露水)
lò u(露出)
gè ng(更加)
更:gēng(夜半更深) 了:liǎo(了解)
le(来了)
舍:shè (茅舍)
shě(舍弃)
词义
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 的感情和行为的能力。 虔信:恭敬而又可信任。 神圣:形容极其崇高、庄严。 慰藉:安慰、欣慰。 深邃:深远。 晨曦:太阳初升时的微光。
历史的象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节诗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承上启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节诗列举了四条河流,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回顾历史,“我”的身影掠 过亚、非、美三大洲,从古代到现代,在每一个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都有令“我”难忘的河流。 .黑人的历史 4.“古老的黝黑的河流”比喻: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是诗人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 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强化突出了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小结
在诗中,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 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谈谈你的看法。
平实中见真情
诗人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还详细 描述自己在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受,以及和农民一 起欢乐的场景。诗人没有使用激烈昂扬的口气直接 抒发对祖国的爱,只让自己的情感在寻常的生活里 缓缓释放。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里,我 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俄罗斯祖国深切的爱,这 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我了解河流:/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第四节,在句式上与第一节相仿,但是 句子更短,表意更简明。“黝黑的河流” 可认为是喻指黑人的历史。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最后一节,是第二节的重复,结构上前 后呼应,意在强化突出主题。黑人种族 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史,黑人的“灵魂” 里容纳着人类的文明,历史的积淀,因 而显得“深邃”。
作业:
1.比较两首诗歌,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 特色。 2.课外搜集一些关于爱国之情的诗歌, 试赏析品味。
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样深邃”,可以理解为由 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 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积淀。这句诗是作 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 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人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 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1.你怎样理解“河流”这一高度凝练的意象?
但是我爱---自己不知道为什么 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 它那随风晃动的无尽的森林, 它那大海似地汹涌的河水的奔腾, 我爱乘着马车奔上那村落间的小路, 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苍茫的夜色, 惦念着自己夜间住宿之处,迎接着 道路旁点点微微颤动的灯火。 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 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 那一对闪着微光的白桦。 诗人截取的几幅祖国的土 地上常见的、令他感动的 画面。正是这些寻常景物, 在日厮夜守中唤起了诗人 对祖国的“爱情”。
诗歌赏析
我了解河流:/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诗中的“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 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 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 先和故土的寻根。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第二节只这一行,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上一节对河流的认识仅限于“了解”, 到了这一节,“我”已经深入地用“灵 魂”去感受河流。换句话说,黑人的 “灵魂”因见证“河流”(历史)而深 邃。下面一节,则是由此开始的历史回 顾。
黑人谈河流
兰斯顿· 休斯
作者简介
兰斯顿· 休斯是“哈莱姆(纽约黑人聚 居区)的桂冠诗人”,是美国黑人文学 最优秀的代表。他的作品主要是诗,也 有小说和评论。他写作的题材大多是黑 人的生活和种族问题,为黑人文学开辟 了现实主义道路。出版有诗集《困倦的 布鲁斯》《给犹太人的漂亮衣裳》等。
黑人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种族。在现存的 几类人种中,黑人是最早在地球上留下 自己的足迹的。但在近代史上,黑人生 存的土地受到殖民统治者的侵略,许多 黑人沦为奴隶,并被贩卖到美洲从事艰 苦的体力劳动,肉体和精神都饱受欺凌。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废除奴隶制度, 黑人获得自由 。
诗歌赏析 1.统摄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2.奇异表现在何处? “无论鲜血换来的光荣, 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 虔诚的宁静, 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 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几个表示让步的句子,强调诗人对祖国的这种 “爱情”是无以替代的。
“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 转折词“但”和接连的两个破折号, 表明“爱”是强烈的、不可动摇的。